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辛亥大军阀-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火控雷达。
其中的对空搜索警戒雷达发展比较早,而对海搜索雷达受限于技术限制则是比较缓慢,因为相对来说对海搜索雷达的技术要求比较高。
要对海进行搜索,因为地球曲面的限制以及海面风浪的影响,使得要对海进行搜索变的极为困难,而这也就导致了中国的第一代对海搜索雷达发展很不理想,一直到微波雷达成熟应用后才在对海雷达领域上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
而仔细说起来的话,这个微波雷达当初的研发目标是为空军防空兵以及海军的防空火力提供超低空目标的探测,不过如此情况下也就让海军得到了合适的对海搜索雷达。
中国微波对海雷达发展到现在,直到今天已经广泛的装备了几乎所有现役作战舰艇之上,不过也分为早期的第一代和后期的第二代,具体性能相差比较大,复凉号作为复烟级巡洋舰中的一舰,建造时间比较晚,所以不同于前面的几艘复烟级巡洋舰那样装备的是第一代对海搜索雷达系统,而是装备的第二代对海搜索雷达系统。而正是这复凉号上的雷达比较先进,才能够比其他船只更早的发现日本舰队。
当中国海军第25分舰队开始转向朝着这支日本运输舰队高速靠近的时候,正在严格执行静默航行的日本舰队还没有任何的察觉,这不能怪他们,此时的海面那么漆黑,根本不可能用目视的方式发现数海里以外的敌军船只,至于雷达,日本人的雷达真不咋地。
日本的雷达发展也有好多年了,好几年前他们也已经搞出来了微波雷达,只不过日本人所做出来的雷达在性能上却是远远无法和美国以及中国或者英国的相比,整体性能上甚至都还比不上中美的第一代雷达。
这主要还是受到了日本国内电子工业的基础薄弱,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够和中国一样那么重视电子产业的发展,也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够和英美那样具备强大的基础产业和研发实力,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短时间内就拿出产品来。日本的电子产业水平一般,自然也就不能指望他们能够研发出来多么先进的雷达系统来了。
而说起日本电子产业的水平低下,这又和中国有着极大的关系,自从二十年代开始中国的各种电子产品就开始推向了全球市场,包括各种民用产品中的收音机,电风扇,电冰箱甚至电灯等基础电力设施。
要知道中国的福乐电气可是全球最为庞大的电气化产业巨头,比起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的规模都要庞大,也许福乐电气不可能在所有技术上都领先于全球其他同行,但是福乐电气所涉及的领域绝对是最多的,规模最为庞大,产品线更是最为广阔。
在福乐电气的率领下,在福乐电气提供的各种先进核心零部件的支持下,中国的电气产业发展非常快速,各种电气化产品不但独占国内市场,更是在美国和通用电气竞争,在欧洲和德国西门子等企业竞争,至于在日本,更是没有竞争对手。
而这种竞争不但体现在民间市场中,更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军用产品市场上,在二战前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希腊等多国的军用通讯设施都是从福乐电气采购的,而还有更多国家的电气设备,比如发电站的发电机组等都是从福乐电气采购。
由此可见,在二战前这些托拉斯的超级企业具备了多么庞大的市场竞争力,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会极力的支持这些超级企业发展,不但有福乐电气,还有东南钢铁、太平洋航运等、福杭汽车、三石化工等企业经过数十年的扶持,都已经是成长为了举行的超级跨国企业。
而正是这些超级企业的竞争,尤其是福乐电气的竞争,使得日本国内根本就无法发展出成规模的电气产业。在电气产业上,东南亚市场一直都是福乐电气的领地,中国国内的就更不用说了,甚至日本那边的各种电气产品大多数也都是福乐电气的产品。
这并不是说日本不想进行竞争,而是在技术以及成本上相差极大。
而且日本和中国哪怕在二十年代以及三十年代进行了两场战争,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日本和中国彼此间是重要贸易国的关系,而双方在第二次中日战争结束后的签署的中日商贸互惠条约等一系列的条约,更是把中日两国的商贸关系紧密的联系起来,日本固然能够得到中国一部分的轻工业产品市场,比如对应于日本来说至关重要的纺织产品的最大市场就是在中国。而另外一方面同时也是把日本广大市场对中国产品开放,使得中国的各种工业产品充斥了日本的每个角落。
在这种商贸环境下,日本根本就不可能发展出大规模的电气化产业,因为某一段时期里,日本人连军用通讯系统都是从福乐电气采购的,由此可见数十年的商贸联合对于日本而言,好处和坏处都是极为明显的。
好处是让日本经济得到了振兴,使得日本能够在三十年代里缓过气来并支撑着大规模扩军,最后积攒起了掀起太平洋战争的家底。但是另外一方面,也使得日本的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轻工业中以纺织业为代表发展迅速,而重工业里头比如重要的国防产业发展的也不错,但是在一些核心产业却是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比如汽车、钢铁、石油、电气等。
有着如此缺陷的日本,也就自然很难拿出性能优越的雷达来,而缺乏性能先进的雷达也就让日本海军在作战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之前和英美海军的一系列作战中就是凸显了这个缺陷,日本海军虽然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也服役了大批量的雷达,只不过这些雷达性能依旧远远不如其他国家的同期雷达。
这种情况在今夜里再一次得到了体现!
当中国海军第25分舰队发现了日本运输舰队后,日本舰队以及毫无反应!
丝毫不知道不远处的中国海军各舰已经是杀气腾腾的扬起了炮口,准备着对日本舰队发动致命的一击!
第〇八五二章 奄美海战(下)
黑夜中,第25分舰队的十多艘战舰迅速靠近,此时杨坤林已经下令舰队进入战斗状态,各舰航速都已从十六节的巡航速度经提高到了二十五节的战时速度,作为最前锋并最靠近日本舰队的复凉号上的船首斩破风浪,急速的朝着日本舰队靠近,高速航行下,海面的浪花不断的扑上船首甲板。
在波浪中高速航行,让复凉号剧烈的颠簸着,舰桥上的陈冉兵此时已经着装整体,带着白色手套的双手抓着栏杆,以便让身体在颠簸中保持平稳。此时的海浪似乎越来越大,加上船速非常高,使得复凉号这艘作战排水量高达八千五百多吨的巡洋舰都剧烈的上下起伏,要想在今夜的海浪中保持平稳航行,也就只有那些高达数万吨的航空母舰和战列舰们才能够保持平稳航行了,那些几千吨的驱逐舰和巡洋舰都不可避免的受到极大的颠簸,如果造舰工艺不过关的话,就极有可能出现船体断裂的事情。
当然这种情况对于工艺要求极高的军舰来说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别说此时的风浪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哪怕是风浪更大的大西洋,尤其是英德之间的北海海域,军舰的强度也足以抵抗巨大的风浪,甚至在剧烈的风浪中开炮作战。
当然了,至于命中率有多少就得看运气了。
“长官,雷达发现了另外的四艘敌舰!”此时,裴傲上尉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入了舰桥。
陈冉兵听罢道:“是运输船吗?”
“虽然雷达无法识别具体船型,但是根据敌舰高达二十节的航速来看,这四艘在东北方向的敌舰应该是军舰,而且体型比较小,应该是驱逐舰或者巡洋舰!”裴傲上尉道:“加上这四艘,已发现的敌舰就已经达到了十六艘了!”
陈冉兵道:“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运输船队,护航的军舰就已经到达了六艘之多,后面肯定还有更多的敌人军舰,雷达室继续保持警戒关注!”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凌晨四点零八分,复凉号已经靠近了日本船队约十海里外,这个距离如果是在白昼,那么军舰上的瞭望员就能够发现十多海里外的敌舰了,但是现在天色依旧漆黑,目视距离根本无法及远,一切的侦察甚至火控指引都得依靠雷达。
凌晨四点十二分,自攀号发现报告,在自攀号一点钟方向十五海里外发现另外一波敌舰队,初步判定至少拥有二十艘以上的敌舰!
得到了这一报告后,杨坤林知道,自己这一次是逮住了一条大鱼,而且还是一条实力强大的大鱼。
“这么庞大的一支舰队,其中运输船至少二十艘,护航船只至少十艘以上。而且后面和北面处于侦察的空白区域,我军还不明确这一区域是否有更多的敌舰!”一个上校在海图上用各种工具标注着。
杨坤林道:“立即把相关情况汇报给机动舰队方面!”
杨坤林说罢后沉思了会继续道:“命令二十七驱逐支队转向西南,继续进行侦察!”
随着双方的距离越来越靠近,杨坤林是越来越冷静,他已经察觉到对面的船队规模庞大,而如此庞大的一直船队的护航兵力绝对是不会少的,而且极有可能有着日本海军主力舰存在。
己方的第25分舰队虽然也不弱,但是主力却只有一艘世广号,另外还有两艘轻型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想要吃掉这么大的一支敌舰队是有些困难的,甚至一个搞不好可能还会崩掉自己的牙齿。
“机动舰队方面的援军什么时候才能抵达?”杨坤林道。
发现日本大编队的时候,杨坤林就已经向机动舰队方面进行了回报,而机动舰队也已经派遣了部分舰艇增援而来。
“根据机动舰队司令部的通报,帝喾号、尧帝号、复烟号、复宁号等舰已经前往我舰队的途中,预计在凌晨五点会出现在我舰队南方的二十海里处。另外舰队的舰载机部队已经准备好,等天亮就会起飞。”
杨坤林听罢点了点头:“有了舰载航空兵的后续支援,有着帝喾号等舰的支援,把这支敌舰队留下应该不成问题了!”
杨坤林还不知道,此时在日本的这两支编队后方,还有着一支规模更庞大的舰队,依稀星光中可以看出舰队中有着巨型战舰,十六寸的舰炮在黑夜中若隐若现!
凌晨四点三十分,陈冉兵望着外面漆黑的海面,心中默默计算着双方的距离。
而身边的裴傲则是道:“长官,现在距离敌军不足十海里了!”
陈冉兵深吸了口气,点了点头道:“是时候了,命令各单位立即进入战斗状态!”
命令下达后,复凉号上的雷达火控式,火控官正在紧张根据火控雷达的指示给火控计算机输入各项数据,半分钟后炮术官放下了电话,然后神情严肃道:“各炮组注意,开火!”
随着炮术指挥官的一声令下,复凉号上的九门六寸主炮齐齐开火,三个炮塔上的九门六寸主炮以极小的间隔实施了齐射,这齐射虽然是对住了敌舰的一艘数千吨大小的军舰,但是齐射的具体目标是有所差别的,前后落点会相差数十米之间,如此的射击是为了增加命中率。
复凉号上的桅杆上,瞭望兵站在顶端,用着巨大的望远镜看着九发炮弹形成道道光线飞向远方的海面上。
经过炮弹的长时间飞行后,其中的一枚炮弹突然爆炸,然后散发出来了剧烈的光芒,六寸主炮发射的照明弹如同太阳一样落在了对面日本舰队的上空,使得海面上的日本舰艇第一次显出了身影。
下一瞬间,其他炮弹相继落在了海面上掀起了巨大的水柱。
第一轮齐射,毫不意外地的没有取得命中!然而陈冉兵对此却是没有任何的在意,因为在实战中很少能够在首轮齐射中就取得命中,甚至连跨射都非常难形成,在这个海战主炮命中率只有个位数的年代,往往需要进行多轮齐射,发射上百枚炮弹后才能够取得有效命中。第二次中日海战中,中日两国的战列舰队进行了长达八个小时的夜战,而且距离非常近的情况下中国海军发射了超过五百枚的十六寸炮弹,才取得了不到十多枚的命中弹而已,命中率只有区区百分之三而已。
陈冉兵所在意的却不是这些,他的复凉号首轮发射的炮弹中,有多枚都是照明弹,而照明弹降临在敌军舰队上空,不但能够为己方提供准确的炮弹落点,更加可以让己方的光学火控系统发挥作用。
尽管这年头的雷达火控系统已经发挥了极大作用,但是必要时候光学系统依旧更加准确。
很快,在取得了初步的炮弹落点数据后,复凉号再一次发出了齐射,又是九枚炮弹落向了敌人舰队之中,而这一次复凉号的主炮瞄准的是其中一艘像是驱逐舰的敌军舰艇。
复凉号的六寸主炮射速非常快,连续数论的齐射没有任何的停顿,这些炮弹在空中划出了道道明显的弹痕,如同流星一样飞行了敌人舰队。
那智号上,山野井川匆忙的走进舰桥:“敌舰在什么方位,距离多少?”
那智号作为日本海军中的一款经典条约型巡洋舰,虽然已经服役多年,但是和中国海军中的条约型重型巡洋舰和世广号等巡洋舰一样,目前依旧服役在日本海军中,而且还是主力重型巡洋舰。
旁边的中佐回答:“敌舰在我方西南海域,距离大约十三海里,我舰队外围的驱逐舰已经遭到了敌舰的猛烈火力袭击!”
山野井川大佐立即道:“本舰立即向左转向七十度,支援友军!”
随着复凉号的开炮,正式宣示着这场海战拉开了序幕,而复凉号上的陈冉兵上校和那智号上的山野井川大佐都不会想到,他们之间的交战只不过是这场大战的一个起点,更大规模的海战即将展开。
复凉号上,桅杆上的瞭望员正在紧张的通过望远镜观察远方的敌舰,他可以清晰地看见敌舰周边不断落下炮弹,但是却是没有一发命中。
“怎么还不命中!难道那些炮手们都没有吃饱饭吗!”瞭望员心中着急着。
然后一分钟后,他突然脸色大喜:“中了,中了!”
舰桥,炮术参谋官立即向陈冉兵回报:“命中敌舰一发!”
与此同时,远方海面上,一艘日本驱逐舰此时已经是燃起了光火,复凉号的一枚六寸高爆弹准确的命中了日本这艘驱逐舰的舰桥位置,爆炸的火光甚至让好几海里外的人都能够看见。
敌舰被命中后发生大火,而这些火光比复凉号不断发射的照明弹还管用,几乎是把敌舰整个都暴露在复凉号的炮火之下,复凉号甚至都不用再根据火控雷达来进行指引,可以用光学火控系统准确的把一枚枚炮弹送到敌舰之中。
很快,第二枚炮弹又是命中了敌舰,爆炸的火光更浓郁了!
与此同时,日本军舰的反击火力也是陆续落在了复凉号周围,掀起了道道水柱。复凉号的多次发射已经是暴露了己方的位置,日本人那边虽然没有良好的火控雷达,此时海况也比较复杂,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日本军舰对复凉号展开反击!
当复凉号和敌舰交战的时候,第25分舰队的其他舰艇也已经是陆续靠近,然后陆续开火,和迎战的日本护航舰队展开了激烈交火。
与此同时,在上方交战海域的东南方海域,以帝喾号为首的第24分舰队正在急速赶往,在更远的第二机动舰队下属第21分舰队,三艘航空母舰已经是灯火通明,他们此时已经是顾不上灯光管制,因为他们要进行紧张的战机整备工作,大批的战机在甲板上加油装弹,而更多的飞机正在机库了做着整备工作并陆续通过升降机升上甲板。
他们就等着天亮后出击了!
而在交战海域的东北海域,日本的主力护航舰队也已经是得到了消息,并正在高速朝着交战海域驶来。
奄美群岛以及琉球群岛上,日本的岸基航空兵也已经是得到了消息,同样正在进行紧张的准备,就等着天亮出击!
第三次中日战争的首次大规模海空大战即将全面展开!
第〇八五三章 复凉号苦战
中国对日本宣战前,为了更好的进行海上战斗获取制海权,海军方面是在三大舰队下属中特设了数支机动舰队,作为海战的主力舰队。这是因为海军对比陆军和空军都有着极大的特殊性,指挥体系是比较复杂的,战时很难做到和陆军那样把编制给固定下来,总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配属不同的战舰。
中国海军机动舰队的设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展开的,由于设立机动舰队的核心目标是争夺制海权,因此机动舰队的核心以航空母舰为主,然后再配属各类防空舰,反潜舰等组成数支航空母舰战斗群以及炮舰支援群。
而根据中国目前现有的航空母舰,共设立了五支机动舰队,分别是第一舰队下辖的第一机动舰队、第二机动舰队、第五机动舰队。第二舰队下辖的第三机动舰队、第四机动舰队。而在印度洋那边因为目前只部署了两艘航空母舰,所以没有特设机动舰队,以第三舰队直辖一个航空母舰战斗群。
各支机动舰队的力量也不是完全对等,有的只有三四艘航空母舰,而有的则是有六艘甚至九艘的航空母舰。
而作为部署日本南部海域,负责争夺制海权,切断日本本土和南洋地区联系的第二机动舰队则是这些机动舰队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支机动舰队。下辖第21。22。23。24。25共五支分舰队,其中的第21分舰队、第22分舰队、第23分舰队乃是航空母舰战斗群,各辖有三艘舰队型航空母舰,此外还有一艘大型巡洋舰、三艘舰队轻型巡洋舰,两艘作为驱逐舰队旗舰使用的雷击轻型巡洋舰(驱逐舰领舰)以及十二艘驱逐舰,这三大分舰队也就是第二机动舰队的绝对主力。
分舰队中以第21分舰队为例子,辖有第三航空大队三艘航空母舰,第五巡洋大队一艘大型巡洋舰以及三艘轻型巡洋舰,第十七驱逐大队以及第十八驱逐大队共两艘雷击轻巡以及十二艘驱逐舰。
此外还有第24分舰队这个炮火支援舰队,第25分舰队这个前卫侦察舰队。
第二机动舰队在编成之初,也就是开战时状态共辖有九艘航空母舰,两艘战列舰,三艘大型巡洋舰,两艘重型巡洋舰,十三艘轻型巡洋舰,十艘驱逐舰领舰,六十艘驱逐舰。
可以说第二机动舰队的力量占据了整个中国海军的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力量,总体实力超过日本现存海军的所有兵力。
作为第二机动舰队的前卫侦察舰队,第25分舰队的总体实力并不算强,旗舰是世广号重型巡洋舰,此外还有两艘轻型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其中的世广号乃是二十年代初期建造的老舰了,1923下水服役的世广号到现今已经是服役了整整二十一年,如果没有战争的话它就已经是该退出现役了,然而中国海军扩张的需求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备需求,使得世广号和世南号这两艘均衡性重型巡洋舰一直都是在坚持服役,并且在二十年代以及三十年代都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改装,改装主要是增加防空火力以及更新增加电子设备,比如雷达以及四十毫米和二十毫米的防空炮之类的。
战斗力比服役之初自然是要强悍很多,但是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服役了二十多年的老船了,在一票同行面前尤其是和美国在二战期间造的重型巡洋舰比起来,除了电子设备外,其他的硬件包括动力、装甲和主炮性能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世广号上,杨坤林皱着眉头:“看来敌人比我想象的还要强得多!”
“现在复凉号的情况已经比较危险了,已经遭到了敌军至少两艘舰艇的火力打击,而且根据复凉号的通报来看,敌舰至少有一艘是重型巡洋舰,他们的八寸炮弹对复凉号威胁很大!”旁边的中校参谋也是皱着眉头道:“长官,现在距离天凉还有一个多小时,你看我们是不是先保持距离?”
杨坤林也是有些犹豫,他之前已经接到了来自第二机动舰队司令吕健中将的命令,机动舰队方面要求第25分舰队摸清楚敌军的规模以及数量,同时进行火力侦察,寻找敌军潜在的主力舰队,为天亮后的第二机动舰队的舰载航空兵出动的攻击群提供侦察情报。
他非常清楚,如果自己没有把敌军主力舰队给找出来,那么一个多小时后机动舰队方面的舰载机就不能够及时出击,必须先派遣侦察机搜寻敌军主力舰队所在后才能够发出攻击波,而这样一来就会拖延至少一个甚至两个小时以上。
如果说没有找到敌军主力舰队,后方的航空群就派出攻击群攻击眼前的这波日军运输部队的时候,如果日本后方没有主力舰队也就罢了,如果有主力舰队存在的话,那么日本舰队就会撑着中国的舰载机群攻击运输部队的时候,对第二机动舰队的主力发起攻击。
尽管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但是海战的复杂性导致了任何的一个细节疏忽就有可能导致正常海战的失败,所以第二机动舰队司令吕健中将非常谨慎,命令第25分舰队继续前行侦察,以确定后方是否有日本主力舰队的存在。只有确定了这点后,吕健才能够有把握派出舰载机前往攻击。
吕健如此下了命令的时候,就代表着杨坤林的第25分舰队必须突破日本这一股前卫舰队的拦截,再深入十海里以上进行侦察。
杨坤林沉思着,最终他还是下了决心:“命令自攀号、自林号不要于敌军纠缠,立即突破敌军封锁,放弃攻击敌军运输舰深入侦察。命令复凉号坚持住,本舰与复安号将立即抵达支援!”
杨坤林非常清楚,凭借世广号和复凉号以及复安号的航速,是很难突破日舰队高速驱逐舰的拦截的,只有凭借驱逐舰自攀号那高达三十七节的航速才有可能突破敌军拦截,而且自攀号虽然也是自梅级驱逐舰,但却是属于最后一批的型号,1943年才服役的它拥有中国海军当中最为先进的对海搜索系统,其包括对海搜索雷达以及等电子设备是和中国海军最新一代通用驱逐舰由韶级驱逐舰是相同的。以其高速性能和突出的雷达性能,将拥有最大的可能性发现敌舰主力舰队。
而在这个时候,己方的巡洋舰队将会担任掩护任务,通过大规模交战来吸引日本舰艇的注意力。
与此同时,复凉号正在面临着它有生以来最为激烈的战斗,大量的炮弹不断的落入复凉号附近的水面上,而复凉号船身上也已经是被命中多发炮弹,大量的外围设备被摧毁,但是复凉号依旧在坚持战斗!
又是轰的一声,一发日军的120毫米高爆弹命中了复凉号的舰桥上,舰桥上的薄弱装甲虽然挡住了大部分的弹片,但是依旧让舰桥内部一片狼藉,鲜血瞬间流满了舰桥的甲板。
陈冉兵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摇晃着头的他试图让自己尽快的清醒过来,深吸了口气抓着栏杆的他站直了身子,把头上的军帽重新戴整齐,他没有去分心管地上的数名伤员,而是面色冷峻地道:“炮术参谋!”
一个年轻上尉手臂已经受伤,按住了还在流血的手臂走到陈冉兵身边大声地喊着:“长官!”
“命令一号和二号炮塔继续保持对十点钟方向的敌舰射击,命令三号炮塔转移目标,全力射击十点钟方向的敌舰!”陈冉兵的话没有任何迟疑:“右转向十二度!”
眼下陈冉兵的复凉号是一对二,而且敌舰中有一艘是重型巡洋舰,直接硬抗是不理智的,陈冉兵是要继续转向,然后绕过敌舰的那艘驱逐舰那边去,然后是先集中火力把这艘驱逐舰给废了,至于那艘日本人的重型巡洋舰则是留待后方的世广号增援上来后再打!
此时的陈冉兵身上的军服已经站上了鲜血,但是他没有丝毫的在意,他眼中看到的只有那两艘敌舰!
三号炮塔里,一个年轻少尉有些紧张站着,身边的炮塔成员正在紧张忙碌着,而身边已经躺下了两人。这个刚从海军军官学校毕业没有几个月的少尉原本只是个实习炮术官,但是刚才的战斗力第三号炮塔的炮术官已经阵亡,此时的三号炮塔里只剩下他这么一个军官,所以他没有任何的选择,必须担任起指挥的指责!
抓紧的拳头,略微颤抖的小腿都在表明他此刻很紧张,但是他此时依旧按照着在军校里所学和实习时所学到的那样,一丝不苟的按照标准程序执行作战。
装弹、瞄准后他毫不犹豫的下了开炮的命令!
再一次,三发六寸炮弹从三号炮弹里陆续发射而出,而紧接着没有任何的停顿,三号炮塔里再一次重复装弹、瞄准的过程,他们一直在战斗!
此刻海面上的复凉号,九门主炮以惊人的速射喷射炮弹,每门主炮的射速在每分钟八发到十发之间,而在短短两分钟内,复凉号上的九门主炮就对七海里外的日本一艘驱逐舰倾泻了上百枚炮弹。
哪怕是命中率不高,但是在短短两分钟内也是命中了超过五枚的命中弹,遭到了复凉号密集火力打击的那艘日军驱逐舰传来了数阵巨大爆炸火光后,火力就是一下子弱了下来。
而这个时候,突然复凉号传来了一声剧烈的震动,舰桥上的陈冉兵这一次没有摔倒,而是牢牢地抓住了栏杆,开战至今都是保持神情严肃冷静的陈冉兵这一次无法冷静,因为他知道这一种绝对是敌军八寸以上的炮弹,只有八寸以上的炮弹才会如此威力,剧烈的爆炸似乎要把复凉号炸成两半!
第〇八五四章 黎明到来
“复凉号的情况怎么样了?”杨坤林看着远方海面上复凉号腾出的巨大爆炸火光,脸色急变!
身为一个老资格的海军将领,杨坤林只是看这爆炸的火光就知道,这一次击中复凉号的绝对是八寸以上口径的炮弹,而考虑到复凉号对面的一大一小两艘敌舰,那么复凉号所承受的那颗炮弹应该就是日本海军的一艘重型巡洋舰所发出来的。
而八寸炮弹的打击是复凉号所无法承受的。
复凉号的吨位虽然也不算小,作战排水量高达八千多吨,但是防空水平还是轻型巡洋舰的水平,根本无法有效防空八寸舰炮的打击。要想防护八寸炮弹的打击,至少也得是作战排水量一万八千吨以上的重型巡洋舰,比如中国的世广级,美国的得梅因级,又或者是中国海军里头的那些两万多吨的大型巡洋舰,伏羲级、长江级以及美国的阿拉斯加级。
而轻型巡洋舰,不管是中国造的还是美国人的又或者是其他国家的,都是无法有效防御八寸炮弹的打击。
复凉号乃是中国海军的复烟级B型的一员,而且还是后期型号,具体设计布局已经和之前的复烟级B型有所不同,因为根据当年第八期和第九期的海军发展计划中,轻型巡洋舰是分成了两个方向,一个是侧重防空能力,一个则是侧重炮战能力。而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成本,所以在具体设计以及建造上,采取的是通用化船体。
其中的A型则是航空母舰战斗群所需的防空舰,配属八座双联装共十六门的五寸四十倍炮。而B型的则是配属三座三联装共九门六寸五十五倍炮。此外两个型号在具体的防空武器,反舰武器以及航速上都有些一些差别,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