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辛亥大军阀-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俄罗斯共和国擅自进攻苏俄,就是对中国的背叛。

而更退一步来说,在陈敬云心中俄罗斯共和国从来都不是盟友,而是自己扶持起来的一个棋子,它的唯一作用就是分裂俄国,保障中国漫长的北方边境线安全,并把防线推向西伯利亚和中亚一线,俄罗斯共和国擅自进攻苏俄则是违背了这一点。

当然了,当初中国的这种选择却是再一次受到了英美两国的默认甚至欢迎,因为中国进攻俄罗斯共和国也就是代表着,中国站在了苏俄一边,而苏俄则是对抗德国的主力存在,所以苏俄的存在对于英美来说非常重要。

中国吞并中亚以及西伯利亚后,由于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些新领土,加上当时日本已经向英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使得中国暂时停止了向外扩张的步伐,为此和英国签订了一系列的协议,缓解了中英两国自从三十年代后就一直保持着和的紧张关系。

而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和英美两国的关系缓和并持续升温。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一个问题始终让中国和英美的关系回归到正常化,更别说达成联盟关系了,那就是中日贸易。

中日贸易让日本得到了几乎无限量的资源供应,让日本的军工生产不会停止下来,而这些飞机坦克就是对抗英美的根本。

可以说,中国一天不停止对日本的供应,那么这场战争就一天停不下来。

第〇八四四章 太平洋公约(下)

尽管前几年的中英两国签订的协议中,中国已经明确承诺不会向日本提供各种军事装备以及军事技术,但是执行的力度并不大。

在前两年里,中国虽然没有向日本提供大量成品军事武器,但是其他物资却是提供的不少,石油、钢材以及各种工业原料就不用说了,甚至为了缓解日本的坦克飞机的产量不足,中国甚至向日本提供了大批量的飞机发动机以及坦克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当然不可能是中国的最先进产品,然而即便是二线产品的性能也不输于日本的最先进产品,而这些核心零部件的输入让日本的飞机和坦克产量保持了比较稳定的生产,各种产量尤其是坦克的产量可比历史上多多了。

可以说日本之所以能够支撑到现在,完全是依靠中国在输血的,为此中国也是榨干了日本国内的几乎所有黄金白银的库存,而日本攻下的殖民地里大量原料也是被中国所收割,比如南洋地区的石油和橡胶产量,尤其是橡胶更是被中国包揽,支撑着中国滂湃发展的工业。

而这也就不能不让英美认为,他们和日本的战争,实际上就是和中国的代理人进行战争了。

因此到了1944年,中国和英美的谈判核心,那就是英美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来换取中国停止向日本输入工业原料以及各种战争物资。

“缅甸必须彻底独立!”陈敬云看着从美国华盛顿发回来的最新谈判进展文件,脸色平静道:“缅甸已经独立近三年,而仰光等几个缅甸海军基地已经成为了我国在印度洋地区的重要基地,如果不是为了这几个海军基地,我们花费大代价修通的中缅铁路能有什么用处!”

“另外在马六甲海峡那边,新加坡是绝对不能够被西方国家所掌控的,既然我们提出的代管马来西亚的建议被他们拒绝,那么就必须争取马来西亚独立,如果这一点无法达成,那么我们还和他们谈什么?”

“我们中国不是去帮他们收复殖民地的,我们是为了亚洲人民的独立事业而努力!”陈敬云看着马寅初,深吸了口气后道:“告诉顾维钧,对美国人说,如果他们不答应,下个月我们就开始向供应飞机,然后是坦克,如果他们还不答应我们就卖给日本人航空母舰!”

马寅初听罢皱眉:“这样会不会太过了!”

陈敬云冷哼一声:“我们不强硬他们就会以为我们是求着他们去了,必须让他们明白,是他们在求我们,想要不付出足够的代价是不行的!”

以往的时候中国都是向日本供应零部件的,而这一次如果中国能够向日本供应成品军事装备,那么对于日本来说,战斗力就会直接飙升,最后英美联军就不是和日本在作战,而是和中国在作战了。

当顾维钧在华盛顿的谈判上婉转的把陈敬云的话转达了后,让在场的英美谈判人员面色剧变,英国的谈判代表贾利侯爵更是直接拍案而起:“你们这是要对大英帝国宣战!”

美国的谈判代表马克汉则是要冷静的多,不过那脸色也是不太好看:“如果贵国执意如此,那么对这一次的谈判本人表示极大的遗憾!”

遗憾不遗憾什么的顾维钧不管,他只知道,这一次的谈判底线在那里,那就是英美两国必须承认中国在印度支那半岛上的特殊利益。如果这一点无法达到,那么中国联合英美进攻日本的企图就会化为泡影,那么接下来等于中国的就是,要想保住印度支那半岛就必须面对英美的反对,那么到时候中国就不是联合英美对日本作战,而是要继续支持日本甚至直接联合日本对抗英美联军了。

而这种事情往小了说,会让中国的民族情绪很难接受,毕竟中日敌对已经百年,大小战争都打了好多回了,让中日真正的结盟联盟会遇到极大的阻力,这种阻力并不是两国利益上的冲突,而是来自民间的反对。

而往大了说,和日本的彻底结盟,就会让中国彻底的陷入和英美的消耗战当中,到时候中国的军人就必须在广阔的太平洋战场上和英美联军进行残酷的消耗战,而那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中国在这个时候已经是没有了其他选择,但是对于英美来说他们也是没有第二个选择,同时在太平洋上对付日本和德国就已经让他们应接不暇了,如果说把中国也变成敌人的话,那么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很难承受的,即便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但是同时应付日德中三国也是力不从心的,更加不要说中国的战争潜力完全不在美国之下,甚至某种程度上比美国还要强悍,一支装备不输于美国,人数比美国还要多的陆军,一支比美国海军还要庞大的中国海军。

任何一个自傲的美国人都不认为他们能够彻底的击败中国。

中英美之间的谈判,实际上大家的选择都没有多少,现在的坚持不过是徒劳的而已。美国见中国态度如此强硬,而且现在对于美国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击败德国和日本,并且避免和中国的战争,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至于缅甸和新加坡的问题,对于美国利益来说损失的不算大。

因为缅甸独立与否,对于英国来说是威胁到印度安全的存在,但是美国人也是希望印度独立啊,而且一旦和中国达成协议,只要印度不会落入中国手中,那么对于美国来说就代表着一个数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而新加坡,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马六甲海峡了,这马六甲海峡对于日本和中国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对于美国来说虽然也重要,但是也不是说非要掌控的。面对英国的强烈反对,美国给英国施加了强大的外交压力。

昔日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面对美国的外交压力,最后是不得不屈服,表示可以有限度的接受中国提出的一部分要求,但是大英帝国绝对不会接受缅甸以及马来西亚被中国接管的情况,所以大英帝国提出了,独立与否可以由当地人民在战后决定。也就是说大英帝国是不会直接接受中国的要求而直接让缅甸和马来西亚独立,但是允许他们在战后通过全民公决的模式决定独立与否。

而这种情况并非是唯一的,因为一见英国低头,中国和美国立马就见到了事情有可乘之机。对于中国和美国来说,赢得这场战争并不是什么有难度的事情,现在要做的就是,趁着这个机会彻底打破英法荷等国的殖民地体系。

如此情况下,中美两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极其微妙的状态,两国竟然是联起手来,然后向英国,自由法国,荷兰流亡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印度、印度尼西亚在战后也允许独立建国。

而实际上,英国为了印度人站在英国一边对抗日本和德国,早就已经答应了在战后允许印度独立,荷兰流亡政府那边也是做过类似的承诺,不过这种承诺只是他们自己说,却是没有得到中美两国的保障,而这一次中美两国联合起来向英法荷三国施压,试图要求英法荷等国公开对中美两国承诺会在战后允许这些殖民地独立。

这是一个打破旧世界的最佳机会!

当中美两国联合起来想要撕破旧世界的铁链束缚,没有任何国家和任何人能够阻挡这一切。

殖民地,将会在这一次世界大战过后成为历史名词!

1944年1月24号,中英美三国秘密签署“太平洋公约”,太平洋公约有三点,第一点:亚洲人民的独立和自由不可侵犯,第二点:英国承诺在战后各殖民地有权利进行全民公决以确定独立与否。第三点:中国保持彻底中立。

以上这三点说的堂而皇之,一般人可能还不了解里头的具体含义,而通俗来说就是第一亚洲人民的独立和自由不可侵犯,大体上可以理解为英国和美国承认中国在亚洲地区的特殊利益存在。第二点英国承诺在战后各殖民地有权力进行全民公决以确定独立与否,里头准确的说是包括了印度、缅甸、印度支那半岛上的马来西亚地区的独立问题,其他英国殖民地不在此列。第三点:中国保持彻底中立,就可以理解为中国即日起断绝和日本的一切贸易往来。

这个太平洋公约一出,世界各国哗然,因为这份公约一出几乎就代表着中国已经和英美两国就亚洲利益的划分达成了一致,其中又以日本的反应最为强烈,日本国内得到这个消息后洋溢着一片浓浓的悲观气氛。

“他们这是背叛,这是赤裸裸的背叛!”东条英机愤怒的撕碎着手中的文件:“当初他们背叛俄罗斯共和国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天生就是属于背叛者,是靠不住的!”

东条英机这个时候忘记了,中国和日本可是没有签订任何的同盟协议,虽然之前在外人看来中国和日本已经有着类似准同盟的关系,那也仅仅是类似而已。

尽管中国在1943年年底就已经决定要对日本宣战,并抢在英美之前攻占日本本土,不过哪怕是决定早已经下了,但是真正的要对日本宣战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进行的,中国必须先停止对日本的各种资源供应,等日本和英美联军的战争中再一次削弱之后,中国才会在日本最虚弱的时候宣战进攻日本。

在敌人最弱小的时候发起致命的一击,这是成功的最大关键。

所以在中国秘密准备对日作战,并且和英美达成了太平洋公约的时候,中国另外一方面也是安抚日本,避免日本狗急跳墙来个抢先攻击中国或者直接投入英美的怀抱来个投降啊什么的。

如果有人想起1941年的6月到10月这段时间,那么就会发现,1944年的上半年和这一段时间惊人的相似。

第〇八四五章 超级航空母舰

1944年1月24号,中英美签署的太平洋公约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里头具体说了什么实际上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透过这份公约,中国已经向世界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表明了自己立场,那就是中国不会和日本结盟,而是会保持中立。而这一点对于英美联军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一旦中国如同它承诺的那样保持中立停止对日本供应各种资源的话,那么就等于废掉了日本一半还多的战斗力。

当然更关键的是,这份公约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代表了中国不会和英美爆发战争!

要知道,之前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属于比较暧昧的,一方面中国支持苏俄对抗德国,但是另外一边中国又支持日本对抗英美,偶尔还会给德国送点战略物资,比如钨矿啊什么的,此外加上之前中国在东南亚以及中东地区的强硬外交正常,就不得不让英美两国对中国保持了极大的警惕,甚至这两年美国那边一直都是抱着独自对抗全球的打算,不仅要对付日本和德国,同时也在准备对付中国。而这也就导致了美国国内几乎是进入了全面的战时经济,各种军工品产量节节攀升,美国1943年的飞机坦克产量占据了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由此可见,美国准备独自对抗全球的打算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如果有必要的话,他们是真打算这么干,而且有能力这么做的!

现在中国和英美两国达成了这个太平洋公约后,尽管他们还不知道陈敬云已经是打算着不久的将来主动进攻日本了,但是他们却是知道,中国已经不是敌人。

中国要对日本宣战是在1943年低就已经决定下来的事情,在随后的时间里不管是各种军事部署还是说外交策略的安排包括太平洋公约在内,都是中国对日作战之前的所做的准备中的一部分。

诸多准备当中,外交的准备工作虽然闹的沸沸扬扬,但对于中国的整体备战环节来说,远不如海军的备战那么重要。

陈敬云对海军的要求是,不但能够击溃日本海军剩余的战斗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和英美海军相对抗的实力,如果没有一直强大的海军,凭什么和美国讲条件,到时候美国凭什么眼睁睁的看着日本和亚洲其他岛屿落入中国之手。

不管是不是和美国发生战争,中国都需要一直庞大的海军!这不是争霸太平洋或者印度洋所需,而是保证中国战略安全线的必须,只要有了一直庞大的海军才能够把战略安全线向前推移三千公里以上,避免敌人从海上发起的战略轰炸。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所以尽管中国海军自从二战爆发后还没有和英美日任何一国海军交战国,但是中国海军的造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中国海军的第八期发展计划,第九期发展计划,第十期发展计划,第十一期发展计划中,加起来的青山级航空母舰达到十四艘,从青山级航空母舰改进而来的三万吨斜角甲板五台山级航空母舰四艘。除了这些中型舰队航空母舰外,中国海军还发展了三款超级航空母舰,分别是标准排水量四万七千吨天山级航空母舰两艘,自天山级航空母舰被发展出来后,中国的喷气式战斗机发展迅速,虽然在前几年由于技术限制喷气式战斗机还远远无法做到上舰的地步,但是海军依旧是在陈敬云的支持下,做出了极具远瞻性的计划,那就是发展专门用于搭载喷气式飞机的超级航空母舰。而这一决定就促使了九连山级航空母舰的建造。

如果说天山级航空母舰还属于比较传统的航空母舰,其设计之初还只是用来搭载螺旋桨飞机,那么是发展出斜角甲板但是也没有更改天山级航空母舰的设计初衷。然而九连山级航空母舰就是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喷气式飞机作战平台来设计的,而当时九连山航空母舰设计的时候,中国的核弹已经引爆,这个消息虽然还处于绝密状态,但是身为海军高层的关时杰还是知道的,并且给海军舰政司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求新式航空母舰不但要能够搭载喷气式飞机作战,同时也需要具备起降大型轰炸机的要求。

而这个要求海军内部的众多人虽然无法理解,但是面临着关时杰的硬性要求,舰政司的诸多设计人员依旧是为了满足这个要求而扩大了原设计的船体,把标准排水量提高到了五万五千吨,而预计满载时的作战排水量高达七万多吨,使得九连山级航空母舰具备起降大型轰炸机的能力。

甚至有些意思的是,当时九连山级航空母舰设计之初,中国的核弹量产化还没有完成,而海军也没有可用来搭载的大型轰炸机。

但是不管怎么说,九连山航空母舰已经不单单是一艘可以用来起降喷气式战斗机的超级航空母舰,同样还是一款可以起降大型轰炸机的超级航空母舰。

为了满足喷气式飞机的起飞要求,九连山级航空母舰甚至准备装备还处以研发中的蒸汽式弹射器。

九连山级航空母舰的首舰九连山号与1942年处就完成设计,1942年中正式动工,而二号舰也在1942年的7月份动工,到了1944年的今天,这两艘超级航空母舰还处于紧张施工当中,距离服役还有一段时间,而且具体服役时间也没有确定,因为九连山级航空母舰的施工船体只是最基础的部分,还设计到了蒸汽弹射器的研发,换句话说九连山级航空母舰的正式服役时间取决于中国蒸汽式弹射器的研发完成时间。

尽管九连山级航空母舰还在施工当中,但是中国海军在1943年在最新制定的第十一发展计划中,再一次野心勃勃的提出了两艘超级航空母舰的计划,准备根据九连山级航空母舰的基础设计,进行扩大化设计,想要建造一艘标准排水量达到六万吨的超级航空母舰。

可以说从1942年开始,中国的航空母舰发展重心已经从三万吨左右的中型航空母舰从超级航空母舰发展。

当然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停下三万吨左右的中型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毕竟喷气式舰载机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大批量服役谁也不知道,一旦爆发大规模战争时又无法用上,就得需要用螺旋桨飞机了,而用螺旋桨飞机的话,用五六万吨的超级航空母舰完全是浪费,用三万吨左右的中型航空母舰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性价比。

这也就是中国海军为什么在青山级航空母舰之后,又根据青山级航空母舰发展了三万吨的五台山级航空母舰,并在设计之初就采用了斜角甲板。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五台山级航空母舰就是青山级航空母舰斜角甲板型的终极改进版本。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青山级航空除了前面六艘采用传统的直通甲板外,后面的八艘都是采用了斜角甲板。

中国海军大规模采用斜角甲板也是让其他国家的海军注意非常,并且进行了相关性的研究,除了美国展开了相关性的研究外,英国那边更是用心,这是因为英国那边的航空母舰普遍吨位偏低,而且数量也少,为了能够让手中的航空母舰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为了能够让手中的航空母舰顺利起降美国那边支援的重型舰载战斗机,英国比美国更加注重斜角甲板的应用。

其他国家的发展暂且不提,还说中国海军到了1944年的时候,二战后1939年到1940年之间制定的第九期发展计划陆续完成并进入了尾声,三艘长江级大型巡洋舰先后在1942年到1943年期间服役,而第九期计划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十艘青山级航空母舰也是已经服役了八艘之多,而剩下的两艘CV22以及CV23也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海试训练阶段,一旦完成海试和训练后,就会在两到三个月内相继服役。

到了那个时候,中国将会拥有新旧舰队型航空母舰二十二艘,此外还有改装的护航航空母舰约二十艘。

中国并没有和美国一样发规模发展护航航空母舰,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不像美国那样,需要横跨太平洋以及大西洋,而且还面临着德国潜艇战的威胁,而且美国向澳大利亚运输大量物资的时候也需要大量的护航航空母舰。而中国之前并没有对海上运输有太多的急迫性,哪怕是即将发动对日本的战役,也不需要横跨多远的距离,所以中国改装的护航航空母舰更多是作为舰队航空母舰的补充,必要时候是支援舰队决战的。而美国人的护航航空母舰更多是用来护航运输船队的。

这里从双方的护航航空母舰吨位以及航速就可以看得出来,中国的护航航空母舰大多数在一万五千吨以上,半数更是达到了两万吨以上,航速普遍二十节以上,一部分更是达到了二十五节以上。而美国的护航航空母舰普遍是一万吨左右,航速十六节到十八节之间。

有着如此庞大的海军,才是中国进攻日本的底气,才是挑战英美在太平洋以及印度洋势力的根本所在。

第〇八四六章 中日大战,起!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中国正在对进攻日本做着最后的准备时,在欧洲德国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

虽然苏俄已经比历史上削弱太多,不过这没能够改变德军在东线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在1943年的冬季反攻中,德国被迫转入了战略防御状态。

而在北非,尽管有着德国的大力支持,但是意大利还是节节败退,到现在已经是彻底退出了非洲,意大利只能是转入了固守本土。

可以说,欧洲的德国和意大利联盟已经失败在即了,而事实上他们已经比历史上表现好了很多,所面临的压力也比较小。一方面是因为苏俄比历史上弱小很多,而另外一方面就是日本进攻澳大利亚的行为让美国感受到了庞大的威胁,为此不惜不断在澳大利亚投入庞大的资源,而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看用于欧洲的力量。

当然这里头也有着美国自身的用心,那就是美国人现在也不希望太早的登陆欧洲,而是希望让苏俄继续消耗德国的实力。

这场战争,哪怕是同为盟友都是有着各自的小心思的。

而这些小心思,或多或少都是考虑到了战后局势,因为到了1944年的今天,谁都可以看得出来,不管是德国还是日本,他们的失败都已经不可避免,现在他们包括中国在内所考虑的是,如何在日本和德国战败的时候捞取更多的利益。

欧洲那边的局势对于陈敬云来说已经是属于次要的,陈敬云现在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即将发动的对日作战上,尽管海军已经再三的拍着胸脯保证,开战之后海军绝对能够毫无悬念的消灭日本的残余海军,从而彻底掌控日本周围海域的制空权,从而为登陆部队提供充足的安全保障。

然而陈敬云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日本人的战斗意志也不是可以用寻常国家来比较,一个搞不好日本人就会来个玉碎,而这个时候,陈敬云就会毫不犹豫的使出中国在这场世界大战当中最大的杀手锏:核弹!

纵然中国目前还无法做到核弹的量产化,但是通过这几年的积累,已经是囤积了不少的核弹原料,制造出来了十多枚的核弹,作为核威慑是非常有效的。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中国的庞大陆军部队已经汇集本土东部地区,朝鲜半岛、上海等众多的沿海港口里已经汇集了大量准备登陆日本的部队,而空军的轰炸机部队也已经是汇集沿海各个空军基地,海军的也已经从第三舰队、第二舰队抽调了部分力量加强第一舰队,毕竟第一舰队才是对日本作战的主力舰队。

1944年6月,南京总统府里头,陈敬云和十几个海陆空将军们汇集一堂!

“诸君,此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能够真正完成华夏复兴伟业,关系到我华夏百年气运,其中的重要性已经无法我多言,想必你们也都知道!”陈敬云口中缓缓说着,并把目光环视着周围的众人。

说罢后的陈敬云翻开了手中的文件,文件名为“复兴计划”乃是对日作战的最终代号,在文件的下方,陈敬云迟疑了一会,最后还是签下了自己的大名,龙飞凤舞的“陈敬云”三个字就如同死神一样,最后会给中日两国带去无数的生命死亡。

正式签署了这份作战计划后,陈敬云道:“下面的详细计划由赵总长你来说!”

说罢,下方的赵之科站了起来,赵之科陆军上将在这一群的军政大佬面前,也是属于比较后进的将领了,不过他的资历也够深,能力也不错,历任参谋部作战次长、第三集团军司令,最后被陈敬云调入参谋部担任参谋部总长,并第一次成为国家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由此迈入了真正的核心决策阶层。

赵之科面色冷峻,站起来后道:“根据主席之指示,根据国家军事委员会常务会议讨论,决定成立‘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下辖陆军第三集团军、陆军第七集团军、陆军第八集团军、陆军第三装甲集群、陆军第三炮兵军、陆军第六炮兵军。全面负责对日本本土包括琉球的登陆作战!

空军之第一航空军、第六战略航空军、第七战略航空军负责配合制空权的争夺以及对日战略轰炸!”

赵之科说罢停顿了会然后继续道:“成立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下辖陆军第一集团军、陆军第九集团军、陆军第四装甲集群、陆军第二炮兵军、陆军第四炮兵军。全面负责对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支那半岛地区的地面作战事宜的。

空军之第三航空军负责空中掩护任务!”

赵之科虽然只是参谋部总长,外人看来只是陆军参谋部总长而已,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中国的参谋部这些年来已经发展成为了海陆空三军联合参谋部,赵之科虽然只是个上将总长,但是现在的他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海陆空三军最高指挥官,虽然下面的海陆空三军是单独作战,但是相互之间的配合却是由参谋部来协调的,哪怕是关时杰这个海军大佬和伍世钟这个空军大佬都得听从参谋部制定的战略计划。

“海军方面,第一舰队负责参与日本本土周围海域的制海权争夺,力争短时间内消灭日本海军残余力量,掩护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的登陆部队顺利登陆并提供登陆初期的空中支援!

第二舰队负责南太平洋的作战事宜,不过要注意的是第二舰队请勿插足爪哇海一带,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的作战范围也不包括印度尼西亚地区以及澳大利亚,避免和英美发生直接冲突!”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是没有和英美达成了一个正式的军事同盟关系,而实际上中国也不打算达成这种关系,因为一旦成为了正式同盟的话,那么中国到时候攻占了菲律宾后,还是不是要还给美国呢?所以陈敬云是打算造成既成事实,攻占了菲律宾后就扶持当地人独立并建立政府,试图这样来避免和美国的直接冲突。

实际上以上的安排都是复兴计划里头的既定内容,在座诸位都已经了解的,今天之所以开这个战略会议,第一是把复兴计划正式确定下来,第二嘛,陈敬云是准备在今天宣布晋升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一批元帅。

中国的海陆空三军军衔制度中,早就有了元帅这一军衔,但是除了陈敬云本人外,从来就没有授予过,而在三十年代后陈敬云再一次设立国家元帅这个军衔,并作为国家军事委员会主席的特有军衔,也就是说这个军衔只限于颁发给陈敬云。陈敬云设立国家元帅的军衔,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把元帅军衔给腾出来,用来授予给下属的海陆空三军将领。

自从1940年后,中国历尽数次战争为了表彰有功将士,陆续晋升了好几批的上将,到目前为止,陆军已经拥有了三十六位陆军上将,十八位海军上将,九个空军上将,这些都还是现役上将,那些预备役上将可不算在内。

有着如此多的上将,也就有了必要晋升更高一级别的元帅来负责更高级别的战役。比如这一次设立的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和南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这两个职位就是属于元帅职位。

在座的诸位都是得到了这个消息的,而且也都是隐约猜到了这一次的晋升会是谁。

对于高级将领的军衔晋升,向来都是陈敬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