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辛亥大军阀-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现了自1911年福建军政府时代以来首次下跌,去年1922年的财政收入预算是十九亿华元,虽然只比1921年的十八亿八千万只多了两千万,但是好歹保持了增长,但是1923年的财政收入预算中只有十八亿六千万,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是比去年的十九亿少了四千万,甚至比1921年都少了两千万。而财政收入的直接降低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的是战后经济危机已经开始大范围的影响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开始下滑,中国的邻国日本更好不到那里去,他们1919年就开始出现下滑了,1920年日本政府虽然通过发展军备刺激经济使得出现了少有的比欧洲战争期间还要好的繁荣经济,但是仅仅保持了一年到了1921年经济就是大幅度暴跌,1922年战后经济危机更加严重影响日本。美国经济危机的出现不但让中国生丝出口受阻,同样也让以生丝和洋布为主要出口商品的日本出口贸易出口遭受重创。

当1923年中国再一次提高布匹等纺织品进口关税用来保护本国纺织业的时候,原本就在中国市场苦苦挣扎,不但要和中国洋布还要和英法美洋布进行竞争的日本洋布在中国的出口量更是直接暴跌到谷底,生丝和布匹的出口受创让日本的进出口贸易几乎陷入了不可逆转的危局,没有出口就没有外汇,没有外汇就不能进口机器设备。

1923年初,中日两国和世界上的其他工业国家一样,都深受战后经济危机的困扰,受此影响,甚至中国海军的第四期海军发展计划都是被迫拖延,在建的众多军舰也是拖延了竣工时间。日本也是好不到那里去,改装航母原本是1924年就要服役的,现在已经是把计划调整到了1927年以后了。

为了保护本国工商业,中国不但提高的轻工业品的关税,更是在国内提倡使用国货的运动,此举遭来了日本的强烈反对,这两年两国就已经因为贸易冲突而矛盾重重了,而到了1923年,当旅大租借条约到期之际,中国向日本要求按照旅大租借条约收回旅顺时,被日本严词拒绝,此举直接引发了中国众多大城市的反日大游行,甚至打出了武力收复旅顺的口号。中国国内爆发的大游行实际除了旅顺这个直接原因外,也和1923年中国经济受到重创有关,连上海这个经济重地都有着大量工人失业,民众这几年因为经济下滑而产生的不满情绪借着这一次机会是彻底爆发了出来。

中国爆发反日大游行,抵制日货的行动也是让日本国内反应强烈,日本国内也是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叫嚷着要再来一次日清战争。

这个时候深受经济危机影响而苦苦支撑的两国政府似乎都看到了解决经济危机的最好方法!

那就是战争!

第〇五五三章 旅顺!动员!

1919年后所呈现的战后经济危机让中日两国的进出口贸易都是受到了极大影响,中日两国的传统进出口贸易是极为相似,都是通过出口生丝等农产品以及初级工业品获取外汇,然后再用这些外汇进口机器设备。

在一战期间,日本和中国的外贸结构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欧洲战争期间,英法俄三国把大量的轻工业品订单交给了中国和日本,甚至部分武器订单也是交给了中日两国,比如英国就在战争期间向日本订购了多艘驱逐舰,此外中日两国的造船业也获得了不少来自欧美国家的商船订单。更加不用说中国获得了大部分俄国军事物资订单了。

这些战争期间的订单给两国经济提供了腾飞的动力,使得中国的财政收入从战前的十亿攀升到十九亿之多,几乎增长了200%。然而战争一结束后,没有了大量外部订单的支撑,各企业的营收迅速暴跌,尤其是军工企业更是深受打击。

为了保护国内工业,对于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业上面,陈敬云毫不犹豫的采取了提高进口关税的措施,相对比前清时代5%的进口关税,通过这几年的逐次提高已经达到了35%的比例。这种比例已经接近了奢侈品关税比例了,而这么高的关税比例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贸易壁垒了。

陈敬云弄这个贸易壁垒就是为了阻挡国外纺织品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英国和日本的洋布,战前英国几乎占据了中国80%的洋布市场,一战后英国几乎全部退出了中国洋布市场,日本则是逐步扩大比例,中国的国产洋布虽然也抢占了一部分市场但是并不多,而一战后英国洋布卷土重来,给日本洋布和国产洋布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面对着国内纺织业危机,为了避免大量的纺织工厂倒闭造成大规模的失业,陈敬云在1923年初把洋布的进口关税从15%一口气直接提到了35%。这一举措几乎让进口洋布瞬间失去了价格竞争力。

陈敬云保护本国工商业而抬高关税,尤其是抬高纺织品的关税让日本的纺织行业更是深受打击。

而中国纵然抬高了关税,但是也只是缓解危机,但是并没有真正的解决危机。

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有很多,而现阶段而言最有效的拉动国内需求,轻工业还好,国内并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国内企业需要和进口商品竞争这个市场。但是对于中国的重工业来说,尤其是军工相关行业来说,失去了战争刺激没有了订单就根本活不下去,为了让这些军工企业活下去陈敬云也是想了很多办法。

除了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外,陈敬云也是采取了见效最快,耗时最短的方法,那就是通过军备来拉动重工业的需求,给造船厂下军舰的订单,向飞机厂采购新一代飞机,向国内的其他数家兵工厂采购大量的武器。

中国陆军从1915年开始实施整编,1917年后又进行了旅改师,直接让兵力增长到了一百五十万以上。尽管当年的计划很庞大,但是历尽四五年后的整顿,各部队早已经满编满员,不管是枪支还是火炮都已经是不缺了,甚至连地方守备部队都已经全面换装1916年式步枪了,原有的7。92毫米口径的1912年式、88式、汉阳造等步枪已经从中国陆军中全面退役。

换句话说,到了1923年的时候陆军已经是没有什么需要大量投入的地方了,可是失去了陆军的订单,也失去了俄罗斯国防军的大量订单后,国内的大量军工企业的生存就成为了问题。

为了让陆军花钱养活这些企业,陈敬云甚至不等陆军方面主动要求,就是要陆军对现有编制进行改动,要求以欧洲战争、俄国内战的经验进一步增加部队的火力,而且明确要求将轻机枪下放到班,单单是这一条就会让每个师的一百多挺轻机枪直接增加到三百多挺,而中国现在有步兵师和骑兵师、摩步师以及装甲师等部队六十几个,此举就能够给国内军工企业带来高达两万多挺轻机枪的订单,足够那几个生产机枪的兵工厂度过好几年的困难时期了。

增加大量轻重机枪外,也是要求增加重火力,60毫米迫击炮就从之前的六十多门增加到九十多门,要求每个连辖有三门的60毫米迫击炮。

此外更重要的就是给每个师增加一个十二门制的105毫米榴弹炮营,陆军方面一直都想把105榴弹炮装备到师。以前受限于军费限制一直没能得到实现,现在为了扶持军工行业陈敬云也是终于决定再各师中配属105榴弹炮。

陆军大规模增加火力就是给陆军的相关军工企业带来了大量订单。

陆军根据战后经验大规模增加火力和改动编制,空军也同样如此。中国空军目前的主力依旧是一战之前研制,在1916年服役的F1战斗机已经服役了七八个年头了,性能早已经落后于世界列强的新式战斗机,这几年虽然空军和海航没有停下研发,但是却是一直都没有大规模装备新式飞机,只是少量的装备几架或十几架的新式飞机多用于飞行测试,实验的目的大于实战目的。

以前空军没有大规模替换新式飞机,那是因为远东地区的中国空军实在没有对手,日本空军虽然也购进了不少飞机,但是性能也好不到那里去,规模上也远不如深受陈敬云重视的中国空军。当时为了避免出现大规模装备一种新式飞机后不到一年时间就落伍的尴尬情况,所以空军和海航都是一直没有大规模换装新式飞机,而是准备等欧洲战争结束后来个一次性到位。

欧洲战争结束后,中国空军立即根据欧洲空战的经验,着手战后飞机换装计划,并且启动了新式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等一系列机种的研制计划,根据这些年不间断的技术积累和欧洲空战的经验,中国的战后第一款战斗机,也就是F1战斗机的后继机型F2战斗机从1919年开始设计,在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设计、试飞后于1922年正式定型,并一定型就是获得了空军高达三百架的订单。而根据空军F2战斗机改进而来的舰载版F2战斗机也是获得了海航高达上百架的订单,准备用于取代在中国三艘航母上服役的F1战斗机。

F2战斗机并没有延续F1战斗机以及众多欧洲各国空军的木制飞机结构,而是采用了全金属的结构。全金属飞机在1915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在了德国,而德国在一战中也服役了不少全金属飞机,本来这技术是相当保密的,不过随着德国战败,各国分割德国技术的时候中国也是得到了德国的铝合金技术,从而解决了中国制造全金属飞机最为困难的技术,要知道这几年中国空军虽然建立了铝厂,对铝合金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铝合金这玩意说起来简单,但是没有详细的培养但是自己一点一点的去试验,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研发出来,而有了铝合金技术后,制造全金属飞机也就不是问题了。

全金属飞机取得了突破后,不但应用到了战斗机上,更是应用到了轰炸机上,中国空军从建立的那天起就是极为重视轰炸机,不但空军如此,而且海航同样如此,要不然也不会在极为原始的B3轰炸机上进行各种改装试验了,海航部队的两个鱼雷轰炸机中队就是B3轰炸机改装而来,尽管多次的海上鱼雷轰炸试验中结果非常令人失望,面对着战舰上越来越密集的防空火力,慢腾腾的B3轰炸机根本就无法有效突破军舰上防空火力,而且就算靠近后投下了鱼雷,那航空鱼雷也很少能击中目标。鱼雷轰炸机没有发挥出海航将领们所期待的威力后,他们又是把希望放在了水平轰炸上,由于高空轰炸飞机是安全了但是炸不到军舰,所以还是利用B3轰炸机装载了重型航空炸弹后实施低空轰炸,以接近军舰桅杆的高度驶入并投弹,这个高度命中率上来了,但是海航的军官们很绝望的发现,实施低空轰炸的飞机根本就突破不了军舰上的防空网,甚至鱼雷轰炸机都比它容易突防。

不得不说这些实验是让海军相当沮丧和失望的,要不然陈敬云坚持的话,海军那群人早就放弃海上轰炸的计划,而是把航母当成纯粹的侦察航母,只为战列舰提供侦察以及实施对陆固定目标的轰炸了。

而在陈敬云的坚持下,海军继续海上轰炸试验,但是现在已经是把希望寄托在陈敬云口中的俯冲轰炸机上,全金属飞机技术取得突破后,第一个是应用到了F2战斗机上,而第二个就是应用到了海航的俯冲轰炸机项目上,不过相对于F2战斗机项目的顺利进展,俯冲轰炸机项目的进度却是很缓慢,因为虽然俯冲轰炸机已经是变成了全金属制造,但是在俯冲后拉起的过程中,机体所承受的庞大拉力可不是说着玩的,哪怕是全金属制造的飞机一个搞不好也是要当场解体的。而实际试验中,海军的一架全金属俯冲轰炸试验机再进行了从三千米高度以垂直七十五度的俯冲投弹试验中再一次解体,导致试飞员牺牲。这一事故让海航部队极为无奈,只能是暂停试验,检讨设计漏洞和技术缺陷,这些事情拖延下来,空军和海航的F2战斗机都已经服役了,但是海航的俯冲轰炸机依旧是遥遥无期。

不管是水平轰炸还是鱼雷轰炸机靠他们自己都无法突破军舰的防空网,而俯冲轰炸机又遥遥无期,这就造成了海军中的轰炸机部队发展极为缓慢。相对于海航轰炸机部队的缓慢发展,空军中的轰炸机部队发展却是极为顺利,尤其是陈敬云对空军提出需要更大载弹量,更远航程的轰炸机后,空军对大型轰炸机的研发力度非常大,对B3轰炸机进行了多次改进后已经是弄出来了好几种的改型,可以说1923年的最新型号的B3轰炸机已经和一战前的B3轰炸机是两码事了,载弹量和航程乃至速度都有着大幅度的提高。

不过受限于B3轰炸机的基本机构,已经是服役了十年之久的B3轰炸机已经无法满足空军对未来轰炸机部队的需求了,为此空军也是设计了新一代B4轰炸机。

B4轰炸机和其他新一代飞机项目一样采用了全金属制造,拥有两个大功率的发动机,而载弹量达到了空前的一千五百公斤,而更关键的是B4轰炸机的航程达到了一千五百公里。如此远的航程使得B4轰炸机进行远距离轰炸时,护航的F2战斗机那才八百公里的航程根本就无法为其提供全程护航。为了增加自卫能力,B4轰炸机不得不装备了多挺自卫机枪。

由于需要军方的订单继续维持着国内军工企业的生存也就使得1923年度的财政预算中军费依旧保持了35%的比例,总军费预算达到了六亿五千万。

而这个比例在和平时期,尤其还是经济危机时期算得上是非常高了,中国利用军费投入以及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来拉动内需,而日本同样也是采用了类似方法,虽然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现在不准造战列舰了,但是其他小军舰可是没限制,于是乎日本海军给国内的船厂下了大量万吨重巡,轻巡和驱逐舰以及其他辅助舰的订单。发展海军之余,日本也是给陆军增加了众多军费用以采购新式装备。

本来就是大力发展军备了,而1923年初两国因为旅顺争端而爆发的大规模游行更是加剧了这一局面。两国原本只是正常的军队建设迅速被战前动员所代替。

“昨天广州那边又是爆发了游行,学生们冲进了不少日本企业和商行,死了二十几个日本人!”陈彩恭恭敬敬的在陈敬云面前回报着。

陈敬云听着也是皱了皱眉头:“事态的矛头要控制好,也要避免这些学生们被有心人利用!”

旅顺事件导致中国各大城市中都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和抵制日货行动,这里头没有官方的默认和支持根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前几年刚收回威海卫和广州湾的时候,也是爆发了游行场面一度失控,而当时陈敬云可是直接下令当地驻军平息事态,并且全面禁止报纸刊登相关新闻。这就已经可以看出了如果陈敬云不想看到这些游行出现,那么他完全有能力和手段把这场游行给压下去,可是他没有这么做。

近几年的经济下滑已经让民众积累了不少情绪,而这一次旅顺事件民众就是找到了一个情绪的宣泄口,把矛盾转移到日本人身上总比让他们把矛盾对准自己和国社党要好的多。

而且这次的旅顺事件也是非常敏感,陈敬云要是在这件事上略微退让的话,这么多年来陈敬云一直保持的强硬对外态度就会化为乌有,甚至让人怀疑陈敬云是否有带着华夏复兴的能力和决心。所以这种紧要关头,不管会不会爆发战争陈敬云都不能缩回来。

而更关键的一点就是,经济发展司给他提交的经济预测报告里的说中国未来的经济状况很不乐观,按照这些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国内经济问题这才刚刚开始,未来三年到五年内都会有所波动,而经济问题将会随着土地改革还会变的更严重,因为土地改革前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小农经济体系,对外贸易乃至国内贸易都不会对国家经济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随着土地改革的慢慢完成,工商业慢慢发展,工人数量逐渐增加,城市化比例越来越大那么就越容易受外界经济危机影响。加上因为经济危机的源头不在中国,也不再日本身上,而在于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的最大贸易国,美国的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进出口贸易萎缩的话国内的工业发展也就会停滞不前,企业没有订单,赚不到钱就会裁员,实业率就会增加,城市居民失业没钱没东西,农民的农产品就卖不出去,企业的商品就更卖不出去,如此就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

要解决经济危机,除了直接抬太高关税制造贸易壁垒外,剩下最重要的就是拉动内需了,拉动内需基础建设是一方面,不过要想更快见到效果,没有什么办法比战争更有效了。

通过战争拉动内需,收复旅顺,彻底把日本赶出大陆,这些想法不断的出现在陈敬云脑海里以至于让陈敬云无法抵制这些诱惑。

旅大条约即将在五月份到期,而日本依旧拒绝归还旅顺并向朝鲜增兵一个师团的情况下,陈敬云四月份就已经命令东北地区的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各部队由和平编制转入战时编制,增加后勤辎重人员,使得部队达到满编制。

1923年4月25号,陈敬云发表署名文章,重申旅顺乃是中国领土,日本必须按照旅大条约归还旅顺。作为回应日本派出了包括两艘战列舰在内的舰队驶入旅顺港,还为旅顺带去了一个旅团的援兵和大量看军事物资补给。

1923年5月1号,陈敬云签署二级动员令!

第〇五五四章 战前会议

“父亲,是不是要打仗了?”陈华天站在陈敬云面前,递上了自己的考卷后偷偷看了自己的父亲一眼,然后才低声问着。

陈敬云没有抬头,接过了这个长子的考卷然后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道:“怎么,学校那边有这些流言?”

“嗯,昨天在学校的时候听同学们说起旅顺那边的事情!”陈华天面对父亲陈敬云的时候,总是有些拘谨,这些年来陈敬云所扮演的严父形象是非常成功的,不但长子陈华天见了他害怕,次子陈华俊见了他也是说话不利索。这让陈敬云相当无奈,他的本意不过是既然这两个儿子都有着他们的母亲宠着了,那么自己要是在不严厉些,这两个小子还不得把尾巴翘上天去啊。更何况自己这个家庭太过特殊,虽然说是共和了,但是陈敬云自己掌权多年,只要陈敬云不倒台那么陈家就永远是中国的第一家庭,而以后等陈敬云死了,谁去继承陈敬云名字那庞大的财富遗产和政治遗产呢?虽然陈敬云才三十几岁,但是这些问题已经是成为了现实,要不然的话政府里那么多军政要员的嫡系子弟也不会挤破头也要挤到陈氏子弟就读的志诚学校去了。自认为眼光长远把视线放在这两兄弟上的阴谋家们可不少,稍微疏忽些就会可能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只是自己严厉了这些年后,搞的父子三个连和气说话的时候都很少,说实话这让身为父亲的陈敬云也是很无奈。

陈敬云并没有在意志诚学校里的流言,也没在意陈华天口中的所谓打仗,这些事情乃是国家大事,开不开战关系到中日两国的国运,在陈敬云以及国家军事委员会以及政务院的军政要员们没有彻底决定之前,陈敬云对自己的儿子也是不会乱说的。

“这文章做的还是不错的!”陈敬云把陈华天的考卷放下,这话虽然是夸赞但是陈华天却是可以看见自己的父亲脸上那闪过不经意的皱眉。

陈敬云继续道:“不过以你现在的年龄去探讨所谓共和和民主这种命题还是太早了些,以后把功课专注到实用性的学业来!”

这孩子其实才十岁呢,虽然营养好长的高大一些看起来有十三四岁了,但是终究是个十岁的孩子,如果不是胜在陈敬云这种特殊家庭里,别说应答得体,也更别说去探讨什么共和民主了,估计都还在野地里玩泥巴呢。不得不说环节对于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等陈华天出去了后,他弟弟陈俊华也是近来了,同样是让父亲陈敬云考察功课,而当陈敬云看罢这个次子的国文考卷最后的文章时,把右手的手指已经是习惯性的在桌面上敲击了起来,哪怕是只有九岁的陈华俊都知道自己父亲考虑事情的时候会有这个习惯。

陈敬云并没有沉思太久,而是点了点头后道:“嗯,做得不错,前头不是说想要学钢琴吗,嗯,和你母亲说一声,就说我准了,不过前提这功课还是要保持好!”

陈华俊听罢大喜,小脸蛋上展了开来:“谢谢爸爸……”

陈敬云点头就是让他出去了,陈华俊想要学钢琴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去年的时候就在学校里见到了钢琴,然后学上了瘾。而多才多艺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兴许是好事,不过身为陈敬云的儿子,这些所谓的才艺实际上就是浪费他们宝贵的青春。身为陈敬云的儿子,以后注定是要继承陈敬云名下那庞大的财富遗产和政治遗产的,不管他们愿不愿意。这现在不好好学,跑去画画弹琴的话等长大了还不得被政治对手一口给吞了。

女儿的话受限于现今观念,长大了就嫁人,所以只要过的开心就可以了,而对于儿子的学业始终是非常重视的,刚开始的时候陈敬云还想过让他们一边上学一边待在自己身边,从小开始学习处理政务,不过后来觉得这种想法实在太过偏激,加上影响也不好,所以干脆就自己专门办了个志诚学校,然后从全国乃至外国请来了诸多大师级的人物任教,为了给这两个儿子找同学,所以也在一些心腹手下的家庭里选了部分人也进去就读,这说起来其实就跟古代的大臣子弟给皇子伴读的模式。尽管不知道以后陈敬云会不会把政治遗产交给自己的后代,但是先做了总是没错的,于是乎一大群军政要员都是拼命为自己的儿子或者侄子之类的争夺那只有三十几个的陪读名额。

只是现在看自己两个儿子上的文章都谈及了民主这个问题,陈敬云就是心理不舒服了,当即就是叫来了于世峰:“志诚学校那边的国文课换老师了吗?”

于世峰开始是一愣,然后想到刚才的陈家两兄弟来过就以为学校出了什么问题当即是小心翼翼的道:“没换呢,还是余老!”

陈敬云手指略敲击了会桌面,然后道:“把他辞了,国文课是教人子弟写文章的,不是教人学习什么叫做民主和共和的!不但是他,学校里其他所有的老师全都给我审查一遍,任何有政治倾向的人都必须辞掉!”

于世峰听罢更有些愣住了,半晌后小心翼翼地问:“那几个加了我们国社党的?”

“辞掉!”陈敬云丝毫都没有考虑继续道:“把这些人都辞了,然后重新找老师!”

于世峰听到陈敬云这么说,心中暗道恐怕志诚学校里那二十几个老师得辞掉一大半啊,不过这重新找的老师要怎么样的,于世峰也是不敢专断,随即问:“那新老师的标准?”

“要有学问,不要有思想!”陈敬云直接道出了这句话,自己儿子是不需要什么思想的,所谓的思想和政党只是陈敬云手里的工具,全中国人都可以是国社党的信徒,但是他陈敬云不可以是。就跟那些宗教一样,信徒们信奉上帝,但是谁见过上帝信仰上帝的?其实儿子们真要信了国社党也没什么大碍,但是陈敬云最怕的就是自己的某个儿子那天信了社工党那一套。

如果真这样的话,中国第一独裁者的儿子是个社工党,那不得笑掉斯大林的门牙啊!

所以,陈敬云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有什么政治上的信仰的!玩政治玩的就是赤裸裸的利益,利益才是政治家的最好信仰,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接陈敬云的班,不敢是财富还是政治都不行。

于世峰记下了陈敬云的话,尽管他理解不了陈敬云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他要是能理解陈敬云全部做法的话,那么今天坐在陈敬云位置上的就不是陈敬云而是他于世峰了。

“总统,联合会议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您看!”

陈敬云看了看怀表,见已经是下午一点了,知道会议时间已经到了当即道:“人都来齐了?”

于世峰点头:“嗯,都在会议室候着呢了!”

陈敬云站起身来:“那就过去吧!”

不多时陈敬云就是出现在了总统府办公楼的那间巨大会议室里头,会议室里的人并没有太多,穿着西装的有七八个,穿着军装的也有五六个,然而这十几个人却是无一例外都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势的人。

军方的来人都是国家军事委员会的中央委员们,包括参谋部总长沈纲、海军部总长萨镇冰、参谋部作战次长左玉刚等军方高层。

而对面的政府官员以唐绍仪为首,下面是财务部总长庄楠,经济发展司的马寅初,工商部的洪子泰等人。

这些人也都是老面孔了,见了陈敬云进来后唐绍仪首先开口:“总统,您来了!”

陈敬云过去直接坐下:“让诸位久等了,都坐下吧!”

陈敬云发了话后,这群人才是相继坐下,随同陈敬云一起进来的于世峰也是极为难得的担任起了书记员的工作,拿起纸笔在一进行会议记录。今天这场会议要讨论的事情可是对日开战等相关事项,这种关系到国家战略层面的绝密会议自然不能让普通人进来,会议室里头除了这些大佬外没有其他人在,就连端茶倒水都是资历和年纪最轻的经济发展司马寅初来做,而会议记录这种事也是只能让于世峰这个秘书处处长来亲自做了。

话说马寅初因为年纪和资历的关系,每当进行战略会议的时候他都得担任这淡茶倒水的工作,这仔细算起来已经是有七八年的时间了,而这也可以说明,在座的这群人已经掌权多年,下面的人在这七八年里都没能够爬上来。

众人坐定了后,陈敬云环视一圈然后道:“唐院长,你先介绍介绍情况!”

唐绍仪点头道:“是!”然后才是朗声对众人道:“众所周知,我国前清时代和俄国签署的旅大租借条约以及续约到今年5月7号,也就是三天后会到期。当年因为日俄战争俄国把旅顺租借地以及部分铁路收益转给了日本方面,而四月份我国政府已经向日本提出了按照旅大租借地条约收回旅顺,但是遭到了日本方面的拒绝!”

“日本方面不但拒绝了我国收回旅顺的要求,而且还向朝鲜、旅顺持续增兵,其中妄图长久霸占旅顺的心思已经是路人皆知。受此影响,四月份开始我国各大城市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日游行,不但有学生参与,也有的工人和大量的普通民众参与。各地爆发反日游行后看,造成了累计一百多人的国人伤亡,另外还有三百多人的日本人伤亡,两国的进出口贸易也是受到了重大影响,工商业上的事情还是请洪老来说一说!”

洪子泰这么些年过去了,不但头发发白而精力早已经是不复当年了,满是皱皮的手拿起了面前的一叠文件,然后是先咳了声,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后才道:“从去年和今年第一季度的情况来看,受第四期工业发展计划中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的影响,各地企业尤其是钢铁行业发展尚可,避免了战后经济危机的影响,去年全国的钢产量再创新高,达到了一百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