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辛亥大军阀-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第一舰队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中国海军主力,里头包括了中国海军中所有能够进行远洋作战的军舰,比如原名为海圻号现名为华杭号的重巡洋舰,比如原来的海字三舰也就是现在的三艘夏级轻巡洋舰,再比如去年回国的五艘中级驱逐舰都是归属于第一舰队。

以此为基础,第一舰队建成了第一巡洋舰大队,下辖四艘巡洋舰。分别为华杭号重巡洋舰(海圻号)夏级轻巡洋舰三艘(海字三舰)。

并准备以即将回国的美制巡洋舰组建第二巡洋舰大队,以两艘兴级重巡洋舰为主。同时组建第三巡洋舰大队,以四艘复级轻巡洋舰为主。

另外建成两个驱逐舰大队,第一驱逐舰大队辖中级驱逐舰五艘以及国湖号(飞鹰号);第二驱逐舰大队则是辖岁级驱逐舰六艘。

全部编组完成后第一舰队就会拥有三个巡洋舰大队,两个驱逐舰大队,包含三艘重型巡洋舰,七艘轻巡洋舰,十二艘驱逐舰。

而到时候的第一舰队将会成为中国最强大的海上力量,虽然还不足以和各国海军主力相比,但是已经有了基本远洋作战的能力。

就在中国海军将领天天盼望着军舰回国的时候,陈敬云则是为了接待美国商务代表团而忙碌着,这一次的接待可不仅仅是举办个欢迎晚宴就可以的,更为重要的是,陈敬云要给这批美国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不但是他个人的,还有他的统治区内的印象。只要让这批美国人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所在,才能够让他们放心的进行投资。

为此,当科林议员率领着一大群商务代表的成员抵达南京时,政务院的院长郑祖荫和工商部总长洪子泰率领一大批高级官员亲自前往火车站迎接,而陈敬云为了代表团的安全,还特地派了警卫师的部队进行一路上的保护,避免遭到激进组织的谋杀或者捣乱之类的。

当天晚上,陈敬云就是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宴,众多军政要员出席。当然这欢迎晚宴的背后,更重要的是陈敬云和科林议员的一些交谈。

和伍廷芳这种职业外交家不同,陈敬云在会议室里见到了科林议员后,直接就是开口:“不知道代表团准备了多少资金用于投资呢?”

科林议员显然对陈敬云的直接有些意外,一愣之后道:“这就要看贵国政府办事能力和贵国的投资潜力了,这一次代表团中汇集了我国众多大型企业的负责人,这些人手里头钱很多,就是欠缺了投资机会!”

第〇四三五章 全军动员

陈敬云问的直接,科林的回答也是够直接,直接就是说钱我们有,但是缺的就是投资机会而已,只要南京共和政府能够拿出足够的诚意来,那么大批资金的投入完全不是问题。

陈敬云道:“想必阁下也是看过了我国提出了工业发展初纲,不知道贵方对此有何看法!”

科林道:“这个当然,早在来中国之前,包括我在内的诸多人已经看过贵国提出的工业发展初纲,不可否认的我们对其中一些项目的确是很有兴趣,尤其是马鞍山铁矿开发和东南钢铁的第三期建设计划,我国的部分钢铁企业已经对此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然而我们也存在着一些疑问,比如马鞍山铁矿是否有着充足的储量,再者具体的合作方式是怎么样,是采取合资模式还是用贷款?如果是合资的话双方的控股比例又如何?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当然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国政府准备如何保证我国企业家的投资安全?”

其实说起来,什么控股比例,合资还是贷款这些都不是问题,就算有分歧也是可以谈,影响不了大局。实际上美国人真正关心的并不是这些项目的具体合作,他们真正关心的是,自己如果投资了,陈敬云该如何保障他们的投资安全?

要知道现在中国可是一个处于内战的混乱时期,在没有一个稳定中央政府的情况,贸然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投资可不是一个很理智的事情,毕竟现在可不是之前的美国政府和陈敬云签订的两轮军事援助条约,这可不是什么援助,而是正儿八经的商业投资,拿钱出来的可是各国商人,而且就算是贷款的话也不可能和上次一样由美国政府担保,这拿出钱来投资的话要是失败了,这些美国商人的钱可就打水漂了。

陈敬云自然知道这一次商务谈判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次能否吸引到大量的美方资金投入,除了项目本身以及各种优惠条款外,更加重要的就是陈敬云要让他们知道,他陈敬云手下的国民军是有能力,有信心统一中国,并维持中国的平稳发展。

这些美国商人们需要的是陈敬云的一个承诺:保持中国稳定的承诺!

而这种承诺用嘴巴说了不算,他们要看到的是实际行动,而且是需要看到类似江北大捷的那种实际行动,实际上也正是因为陈敬云取得了去年的江北战役胜利,才让这些美国人远涉重洋来到中国,但是仅仅是这样还不够的。国民军的实力虽然越来越强大,但是控制区还只限于中国东南部,单就地图面积而言,连小半个中国都还没有占领,周边还盘踞着北洋军、北洋支系、桂军、滇军等一大批军阀势力。美国人要看到的是,陈敬云把这些势力一一扫掉或者收复,建立起一个真正统一的中国,而只有那样的中国所拥有的市场才是能够真正的吸引到美国商人投入重资。

对此陈敬云很明白,所以在美国商务代表团刚抵达上海的时候,陈敬云就让第十一师给他们进行了一场小规模的军事实弹演习,为的就是把国民军的战斗力展现给这些美国人看。

而现在嘛,他们似乎还不满足,他们是需要看到国民军在战场上的实际胜利,在得知国民军即将发动春季攻势的时候,科林议员表示代表团将会在中国继续停留一段时间,以便让代表团的各企业负责人更深入的了解国民军控制区的各个地区,同时更深入的了解到那些大型项目的潜力,当然也免不了会进行各种项目的前期谈判。至于能不能谈出结果来,那就是要国民军在战场上的表现了!

面对这种事实,陈敬云已经给沈纲等人下了命令,短期内我需要一场胜利,一场足以换来无数美元投资的巨大胜利!

如此情况下,也就让国民军所策划的春季攻势把作战目标定的更庞大,而且重点还是集中到了津浦线上来。陈敬云不但要求部队攻克徐州,而且还要求部队一路北上山东,甚至威胁北京!

现在这个局势,军事已经演变为政治服务,而政治已经为了经济服务。

1914年2月5号,陈敬云在总统府举行除夕晚宴,和往年一样来参加的都是国民军体系里的军政要员,郑祖荫、洪子泰、安华林这批国民军文官体系的老人就不说了,今天来的还有南京共和政府新贵的经济发展司司长马寅初等一批文官要员。军队体系里的也不少,基本上在南京的高级将领都来了,而在外地的高级将领中,在交通便利地区的会来但是那些距离过远交通不便利的就不来了。

如此的除夕晚宴可谓是集中了国民军体系里的大多实权人士了,如此多的权贵集中在一起,除了口头上问好之外,自然是三句话不离公事。而南京共和政府里头说起大事就两件,军方的春季攻势,而政府的则是工业发展初纲,而这两件事又有着直接联系。

陈敬云也是趁着这个机会给手下们打气:“这几年来那么辛苦的日子我们都走过来了,现在我们已经是正迈向胜利的道路了!不过借着这个机会我还是要对大家说一句,今天上半年,我们的工作核心就一个,那就是把工业发展初纲落实下来,而要落实工业发展初纲,那么军队中的春季攻势就尤为重要,我们的美国朋友可是等着我们什么时候拿下北京的!所以近期内,我希望军队方面要注意这一点,尽快取得胜利,而政府方面,诸位也要全方位的配合军队方面,尤其是民政部等部门要做好牺牲战士的家属安抚工作和现役士兵家属的照顾工作,为军队解决后顾之忧。”

春节后第一天,陈敬云就给数大军长发去了私人电报,并暗示谁要是能够在春季攻势中获得重大胜利,我陈敬云就不会吝啬高官厚禄!这一番许诺自然是为了让手下的将领们用心用力。除了激励高级军官的士气外,陈敬云为了进一步激励军队普通士兵的士气,同时颁布了最新的命令:凡是从福州起义后加入国民军的军人服役四年后,可选择继续服役也可以选择退役,而退役后一律由政府安排就业,从事警察、政府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等工作。如果不愿意就业而选择务农,那么政府将会免费分发一块国有土地给退役士兵。

这个命令一发出来,即刻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安排就业对于许多希望往城市发展的士兵来说有着极大的诱惑力,而免费分发土地更是让无数农村子弟为之疯狂。而且这份条例是临时的,其中分发土地的对象是1911年10月到1914年10参军的士兵,换句话就是指在今年10月份前参军的士兵才有资格获得免费的土地。

后世人是无法想象免费分发土地对于农村子弟的吸引力的,这年头只要陈敬云喊出免费发放土地,那么绝对就有无数的农村无土地的人跟着他后面参军打仗。

陈敬云为了笼络手下的军队,为了增加部队的战斗力和士气以及忠诚,可谓是想了诸多办法,安排就业、免费发放国有土地、受伤抚恤,牺牲抚恤等等。而这些措施也对财政造成了庞大的压力,比如未来的抚恤金绝对是一批庞大的数目,相对而言引起巨大反响的免费发放土地倒是没让陈敬云担心,因为这种福利以后并不会普及到大多数国民军士兵身上。

哪怕是1911年10就跟着陈敬云起兵的那些士兵,也要到1915年10月后退役才能领取到一块免费土地,这一部分的人数不会太多。再加上现在的参军收入可是非常高的,假如退役了去当农民的话,一年也挣不到当初一个月的军饷,所以很多士兵都会继续服役,不会轻易退役,就算是退役的话,大多数也是会选择去政府安排的职业,比如警察,比如普通的公务员,工厂的工人,这些士兵参军后都是参加了扫盲班,大多数都是认识了字的,这对于未来的中国工业来说,他们就是最好的产业工业来源,而且就算是当工人收入上也比种田好很多啊!

所以这安排就业解决一部分后,剩下的少部分认为土地才是一切的农村退伍兵才会选择国家免费发放的土地。

经过诸多分化后,未来数年后会选择领土土地的退伍士兵应该不会太多,对于财政而言是可以承受的。

再者,本来陈敬云就打算慢慢进行土地改革,到时候政府手中将会拥有大量的土地,所以也不用太过操心以后没有土地分发。

然而这种考虑外人是不知道的,尤其是身为当事人的士兵们暂时还没有去考虑这些问题,而对于普通士兵来说,这些农村出身的士兵对于土地的渴望任旧非常大,尽管他们拿着八块、十块的军饷早已经看不上一年累死累活才赚几块钱的务农,然而这依旧无法阻挡他们最土地的渴望。

所以这种宣传大过实际意义上的免费发放土地政策在普通士兵之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加上国社党适当的配合宣传,把这一福利的功绩完全放到了陈敬云身上,进一步在国民军当中对陈敬云进行神化。

不管方式对不对,也不管洗脑还是愚昧的方式是否会让后世人反感,但是就现在来说这种宣传却是极为有效的,很多国民军士兵也许连父母的名字都不知道,但是他们一定知道陈敬云的名字,也许他们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是他们一定会写陈敬云的名字,也许他们连自己的容貌都不认得,但是他们一定认得陈敬云的身穿军服、驻着军刀的半身相片。

长此以往后,这种洗脑式的宣传已经让诸多士兵下意识的把陈敬云当成了衣食父母,更把他当成了效忠的唯一对象,在战场上一边喊着“陈大帅万岁”一边跳出战壕冲锋的国民军士兵不在少数。

这一点和国民军当中诸多军官喊着国社党万岁是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这也可以大体上可以看出来,国民军的军官阶层,尤其是大量从福州军校出身的中低级军官他们信奉的是华夏复兴,推崇的是国社党,而对于领袖陈敬云保持的是个人的崇拜,他们是把陈敬云当成了偶像,但绝不是唯一的效忠对象,他们追随的是国社党而不是陈敬云个人。

所以很多年轻军官上阵的时候喊的大多数国社党万岁或者是华夏万岁,统一万岁之类的口号。

而普通士兵很多虽然加入了国社党,不过连国社党的党章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所知道的只有一个陈敬云而已,这些士兵并不崇拜陈敬云,他们只是把陈敬云当成了衣食父母,唯一的效忠对象。

这两者的分别是相当明显的,不过在并不影响陈敬云成为他们的领袖!因为陈敬云能够给予他们各自所需要的,普通士兵需要军饷养家,需要土地陈敬云给了他们,军官们需要华夏复兴的理想,需要看到国家强盛,陈敬云同样给了他们希望。

在国民军发不出军饷、在国民军彻底看不到统一希望之前,陈敬云的个人权势就不会动摇,陈敬云的权势不动摇,以他为核心的国民军就不会崩溃。

在陈敬云进行了几乎全军规模的士气动员后,在1914年2月9日,也就是的大年初四,津浦线的国民军第一军、第三军各部队再休整了将近两个月后,终于发动第一场大规模攻势!

第〇四三六章 春季攻势

随着1914年的春天到了,北方冬天的严寒慢慢消失之际,国民军和北洋军之间的大规模战事将会再一次爆发。

这一次的春季攻势不但是美国人希望看到,更是无数国人希望看到的,而国民军体系内的军政要员们全都眼睁睁的等着大军北上,最后统一中国。

这些人的期盼甚至比陈敬云个人还要大的多,1914年春天国民军和北洋军之间的战争不但关系到陈敬云的权势,更关系到了诸多人的利益,国民军军政要员们一个个都是想着当开国功臣,那些文官们都想要统一中国后名留青史,而那些将军们更实际一些,他们想要登上上将,当上元帅。

除了国民军体系内的军政要员外,就算是那些普通的公务员乃是南方诸省的商人阶层也是希望国民军能够在北伐中快速取得胜利,最后将会给普通官员到来更多的升官渠道,将会给工商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

就算是普通民众们也是希望陈大帅取得胜利,尤其是已经开始进行土地改革的福建和浙江两省来说,大批分得了土地的农民阶层对你陈敬云个人的拥护上到了更高的一个阶层,分得了土地的他们自然是希望陈敬云胜利,不然陈敬云一旦败了北洋军重新南下的话,他们刚得到的土地就会被化为泡影。

当然反对陈敬云的人也不是没有,而且还很多,比如福建和浙江两省内一些顽固不化的地主阶层,这些人死活都不愿意放弃土地,对共和政府引导他们进入工商行业的措施嗤之以鼻,更对共和政府收购土地的多年付款计划大为不满,甚至是有好几个有影响力的乡绅利用宗族势力暴力对抗,然而被驻防的守备团部队无情的剿灭,参与叛乱的一律剿灭,没收全部家产。国民军体系下的地方守备团虽然不咋地,但那时和国民军的野战部队以及和北洋军相对比的,已经统一装备汉阳造或者88式步枪的他们甚至还有一些旧式的火炮,如此用来对付土匪、民众的叛乱那是绰绰有余,甚至某些地方守备和其他军阀的正规部队打起来也丝毫不落下风,比如安庆守备团可是一直在安庆前线配合第十五混成旅进行作战的,装备了机枪和迫击炮的安庆守备团野战能力不比国民军的一个野战步兵团差多少。

陈敬云在福建和浙江两省进行土地改革的时候,采用的是强力推行的方式,那些地主们要么听从政府的建议放弃土地换成部分项目的股份从事工商业,要么放弃土地换了钱混吃等死。当然还有第三条路可走,那就是死守土地不动摇,迎接他们的就是国民军送给他们的子弹!

国民军的军纪素来以严酷著称,但是这种严厉指的是服从命令,而不是说什么不扰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之类的。国民军从来都不是一直什么爱民如子的军队,陈敬云也不是有着什么妇人之仁的人,国民军现在之所以没有传出残暴的名声,那是因为军队的指挥官们没有命令士兵去屠杀民众,但是那天陈敬云要是真脑袋发烧了,下了屠城之类的命令,那么前线的国民军大多也是会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的执行。

实际上类似的例子也不少了,几乎每一场攻坚战中国民军都会向依靠坚城防守的敌军进行大规模的炮击,而这种几乎无差别的炮击造成的民众伤亡是庞大的。

正是因为战争会让民众伤亡巨大,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失,所以这几年的内战才让中国的民众生活苦不堪言,不在战区的民众还好,而处于战区当中的民众则是苦不堪言,为了逃离战争,安徽和江苏一带的民众去年就已经大规模的逃亡,少数去北方,而大多数去了南方尤其是上周、南京、杭州这一带的长江三角洲。

大批逃亡的民众也给长江三角洲近两年膨胀发展的工商业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不得不说这世界上的事情多少有些奇妙的。

和去年的合肥、滁州一样,几乎在国民军抵达徐州城下的时候,徐州城的民众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逃亡,他们大多数都已经是听到了合肥、滁州、江北等地区民众面临战火时的惨况,在两军投入十余万部队进行在战略决战的地区里,夹在中间的民众永远是死伤最多的。不想死的人们,不管是昔日的达官贵人还是市井小民都已经在去年冬天的时候陆续离开了徐州,有些是逃到了乡下躲避战乱,而有些人干脆直接往苏南、浙江而去。

报纸上经常说福建、浙江、苏南那边如何如何,那里没有战乱,那里有着无数的工作机会,这些都吸引了众多生活无着的穷苦民众。

而上海、南京、杭州表现出来的繁华同样也是吸引了众多达官贵人前往,一方面是躲避战乱另外一方面也是下意识的往这个政治经济中心地区汇集,寻求更多的发财机会。

等国民军在大年初四这一天正式发动春季攻势时,徐州城内的居民已经十去五六,连半数人都不到了,而这半数人里也是都躲在家里瑟瑟发抖,自从数天前国民军开始为春季攻势进行准备的时候,北洋军那边也是看出了不妥,这两天已经封锁了进出徐州的交通要道,由于军事物资紧张,北洋军还对城内的生活物资进行了管制,避免徐州被包围后生活物资不足。

徐州城仅仅十里外的官桥镇,这个平日里不起眼的小镇如果是在往日时分是不会引起人们注意到,但是今天,这个名字却是被大多数的军方将领所知,原因很简单,因为国民军第一军的军指挥部就设立在这里。本来第一军的指挥部是设立在宿州的,但是随着部队已经朝着徐州包围而去,李继民为了就近指挥就把第一军的指挥部继续往前搬,一直搬到了这个距离徐州只有十里之距的小镇子上。

李继民看着手中的战报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担忧神色后放下战报,然后又是对着桌上的徐州周边的地图看了起来,半晌后才抬起头来:“第二师走得太快了些,让他们停一停,让他们左翼的第九师进入预定地区后再进军,避免孤军深入遭遇集中打击!”

身边的上校副官听罢立即拿出纸笔记了起来,然后立即就出去准备电报室让通讯营的人发出李继民的最新作战命令。

李继民这个时候也是拿出了外套,披上后就是出去,尽管已经立春,但是现在还是太冷,和深冬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李继民看着地上的积雪面露忧色。

本来按照他的意思,这春季攻势是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发起的,至少也要等这场雪停了再说,可是参谋部那边为了发起全国范围的春季攻势,给李继民下了全线进攻的命令,他李继民虽然有心反对但是也不得不执行。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看法,参谋部的沈纲考虑的可比他多很多!

这说起春季攻势呢,但是绝不能真的等到春雨飘零的时候发动全线攻势,到时候大地化冻加上春雨延绵,到时候的道路问题将会成为国民军最大的敌人,在雨季发动攻势所遇到的麻烦国民军在去年皖赣战役里已经遇到过一会了,国民军进军皖南的时候因为遭遇连绵雨季导致行动缓慢,尤其是重武器装备迟迟不能到位。

而这一次,沈纲可不会让这种情况再一次出现的!所以赶在天气彻底变恶劣之前把徐州拿下才是正事。而等拿下徐州后,国民军再一次重创北洋军后,沈纲实在想不出来袁世凯还能用什么挡住国民军大军北上了。

除了天气原因外,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所谓的政治原因了。陈敬云不愿意前线拖得太久,他需要短时间内的胜利,他需要巨大的胜利来安定民心,他需要巨大的胜利来让美国人下定决心投资,而这些都是不能等下去的。

徐州城外,扬大大声喊着“啊”“啊”“啊”把步枪上的刺刀从一个穿着青灰色军服的北洋军士兵身上拔了出来,然后端起了步枪上的刺刀寻找着下一个对手,可是放眼望去,这阵地周围却已经是没有站着的人了,没有穿着青灰色军服的北洋军,没有穿着棕绿色军服的国民军,炮弹的爆炸声还在陆续传进耳边,爆炸的声浪让扬大的耳朵嗡嗡作响。

他茫然的四处寻找着,可是附近没有哪怕一个站着的人,入眼的遍地都是尸体,有穿着棕绿色军服的战友,也有身穿青灰色军服的北洋军。

他已经不知道自己拼杀了多久,他只知道当初随着李排长口中的哨子吹响了后,他就和其他战友一样跳出了战壕,然后朝着百米外的北洋军阵地冲去,他清楚的记得当时李排长就跑在自己的身前,然后下一瞬间,李排长整个人就向地面扑去,扬大看得很清楚,无数的鲜血已经从李排长的脖子上喷涌而出,他死了。

扬大和李排长并不熟悉,扬大是前年在宁波报名参的军,当时不为别的,就为了把十五块的安家费和国民军征兵站里的人说去了军队后饭管饱。他家里兄妹众多,除了他自己外,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老父母累的天天直不起腰来也是养不活这么多的弟妹,为了给家里省下一副碗筷扬大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加入了国民军。这两年来扬大和同乡一起参军的三个年轻人一样,通过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后,就是被补充到了国民军第九师下属第91步兵团,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步枪手。这两年来扬大跟着第九师转战皖南、安徽、滁州、江北再到今天的徐州,两年前和自己一起参军的两个好友一个在合肥战役中阵亡,另外一个在滁州战役中被炸断了腿,就连当年他所在的这个排的士兵们,至少是换了半数人。扬大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会成为下一个阵亡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和那个同乡一样被炸断了腿或者炸断了手而退役回乡后依靠军队发放的伤残抚恤金了却残生。

他的运气还算很好,两年来不但活的好好的,而且还因为积功慢慢升迁到了上士,当上了班长,每个月给家里寄回的军饷也让家中的老父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家中的五个弟妹也是终于能够吃饱饭了。

他的经历就和大多数国民军士兵差不多,现在的他要么继续战斗一直到阵亡或者伤残为止,要么就是突然下了大功后被升为军官,成为军官的一员。

而那个李排长呢,这个人才到这个排一个月而已,是个刚从福州军校毕业的菜鸟少尉,他很年轻只有十八岁而已,而更让扬大不理解的是,这个李排长家里不愁吃穿,年纪轻轻抽的烟可是最贵的哈德门金装,这种两块五钱一包的烟可不是少尉军官能够抽得起的,就连扬大认识的最大的官他们91团的团长程子贤抽的都是一块钱一包的烟而已。而他自己也说家里不缺钱,当时扬大就开玩笑似的说:你傻啊,家里大把钱还来参军!

那只有十八岁的李排长只是笑了笑,然后说了一句很多年轻军官们都会说的一句话:“为了华夏复兴嘛!”

华夏复兴是个什么玩意扬大不知道,更不理解李排长这样的富家公子为什么嫌命长了来打仗。

他只知道,就在不久前,这个李排长已经死了,为了他心中的所谓华夏复兴!

扬大继续四处寻找着,可是他找不到任何站着的人,踉跄着迈过数具尸体,他提着步枪茫然地走着,他不知道该去那里,他的上司李排长已经死了,后来接替指挥的副排长少尉现在已经不知道哪里去了,估计也是在延绵遍野的近百具尸体当中。

走了两步,扬大看到了不远处有个人动了动,似乎正要挣扎着爬起来一样,扬大看到了连忙过去,这个时候他觉得看到一个活人感觉很好,不管这个活人是国民军士兵还是北洋军士兵。

扬大走了过去,入眼的是一个身穿青灰色军服的北洋军,这个北洋军士兵受的伤似乎很重,腹部有着一大滩的血迹,而且右腿上还在流血,这人显然也是发现了扬大正在过来,抬起了头用着惊慌的神色看向了扬大。

扬大可以很清晰的从他眼中看出来那种恐慌的眼神,扬大端起了步枪慢慢的靠近!

那个北洋军士兵更恐慌了,然后转身就是一瘸一瘸的向前跑去,说是跑呢,但是速度之慢还不如寻常步行。

举起了步枪的扬大并没有去追,而是把手中的福造12式步枪低在了肩膀上,然后把步枪的准星套在了那个北洋军士兵的后背上,扬大开始平缓呼吸,他对自己的设计技术非常有信心,用手中的这支步枪他完全能够一枪把那个不远处对北洋军士兵撂倒。

可是他迟迟没有扣下扳机,他也不知道自己在迟疑什么,说是仁慈的话那就可笑了,死在他手下的北洋军至少也有十几个了,就在刚才的拼刺刀里,死在他刺刀下的北洋军士兵就高达五六人,可是他依旧没有扣下扳机!

兴许是一瞬间,也许是更久一些,突然一声枪响传,扬大眼中的那个北洋军士兵背后冒出一朵雪花然后倒了下去。

扬大回头,看见五六个身穿棕绿色军服的国民军士兵正向着他快速小跑而来,其中一人的枪口似乎还能看见冒出的青烟。

零头的是一个中士,这人来到扬大身前后看了看扬大的上士军衔,然后道:“上士,我们是二排的,刚才掉队了!”

扬大看了看这五六个人,然后面无表情的道:“我是一排的,你们二排的就在前面不远!”

中士看了看扬大然后问:“哦,大哥你是一排的啊,对了,你们其他人呢!”

扬大放下了步枪,然后蹲了下来从上衣口袋内掏出了香烟,这种配发普通军人的军供烟自然比不上李排长抽的那种两块五一包的好烟,抽起来有些辛辣,深吸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