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葬清-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娘,你今天好漂亮啊。”龙轩由衷地赞叹一句,然后双目瞬间由失神转为清明,再现小孩子的通透明亮,向着站在孟安安身后的孟氏家主孟凡恭敬行礼。

“这位就是孟伯伯吧,父亲大人时常在轩儿面前提起你。”

孟凡本身也只是觉得龙辰这个第二子长得可爱俊美,但当对方居然主动向自己问安并且谈吐如此正式之时,他看向龙轩的目光中有了些不同的意味。这小家伙不过二三岁年纪罢了,心智已然若斯乎?

“轩儿侄,这是伯伯带给你的见面礼。”孟凡很是和煦地向龙轩走去,从自己腰间解下一块玉佩,并且蹲下身子,亲自给挂到了龙轩的腰间。

“小侄谢过孟伯伯。”龙轩很是知礼数,恭敬向长辈道谢。

“安安,走吧,莫让他们等着了。”孟凡站起身,向着自己妹妹点了点头。

大元帅府正门口,龙傲已经牵着自己母亲李凝的手等着了。今日的李凝以淡粉色华衣裹身,外披白色纱衣,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和清晰可见的锁骨,裙幅褶褶如雪月光华流动轻泻于地,挽迤三尺有余,使得步态愈加雍容柔美,三千青丝用发带束起,头插蝴蝶钗,一缕青丝垂在胸前,薄施粉黛,只增颜色,双颊边若隐若现的红扉感营造出一种纯肌如花瓣般的娇嫩可爱,整个人好似随风纷飞的蝴蝶,又似清灵透彻的冰雪。虽说今日李凝也是婚礼的主角之一,但她毕竟已经早已为人妇,即使在龙辰的坚持之下非要跟着一起“老妻聊发少年狂”也在着装上稍显素雅一些,尽量不去抢了安安的风头。再说了,她也是三个孩子的阿母了,本身那种气韵也无需再倚靠多少外在打扮去烘托。

“让姐姐久等了。”孟安安来至门口,向李凝微微欠身一福。

“这说的哪里的话,咱们姐妹俩就不必这般生疏了。”李凝牵起孟安安的手,说话得体自然,那种大妇之风俨然。

孟凡目光也只是微微扫过李凝便收回,自家妹子虽说是平妻的身份,本身不逊于李凝,但李凝毕竟是翁主出身,再兼着是龙辰三个孩子的母亲,地位已然无可动摇。自己的妹子似乎也没什么争宠的心思,也好,出于哥哥的立场考虑,只要自己的妹妹过得舒心就好。

就这样,龙傲牵着李凝,龙轩牵着孟安安,双方一齐走下了台阶,站在外面早就等候多时的仪仗队立刻吹打起来,还有侍女们抛洒花瓣,场面好不热闹。

“新娘子真美啊。”

“废话,不美能配得上咱大帅?”

场外传来人们由衷地赞叹声,对于这般美丽的女子,无论是男女,都鲜能再生出任何猥亵的念头,基本上都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赞叹。

两名新娘子都走进了花轿,每个花轿都由十六个大汉扛着,规制和排场确实够大气,反正在这朝鲜,龙辰已经是无冕之王,什么规制使不得?

龙傲呼喝一声,向着身旁的一匹花马跑去,随后单脚蹬地,右手抱马头,就这样轻松上马,他毕竟还是小孩子,蹬不上马镫,只能这般上马。

“二弟,来!”上了马的龙傲向龙轩招手。

龙轩点了点头,也是一路小跑到马下,抓住哥哥龙傲的大腿,整个人就这样牵引着坐到了龙傲身后。

兄弟俩这一出迅速博得了周围一阵喝彩声,到底是大帅的儿子,年纪轻轻就可以跨马而行了。

德叔在一旁砸吧了下嘴,“那个大公子,当真是天生练武奇佳的根骨。”

孟凡补充道:“那个二公子也是个难得的心智秉性。”

德叔扶了扶须,叹道:“老夫倒是很好奇,小姐生下来的孩子,到底能有多不凡。”

孟凡舒了一口气,“我孟氏好歹也是传承千年的大族,李氏也只是传承两百年的王族罢了,不见得差到哪里去。”

“对,是这个理,是这个理。”德叔忙点头附和着。

待得新娘子入了轿,便有人给另一个街角等候的龙辰通报了。

今日的龙辰身穿一身浑黑蟒袍,敛去了往日的武将之风,但其威严却在这蟒袍加身后更甚。

“出发。”龙辰挥手之下,八百甲胄上戴着红花,兵刃上缠着红绳的直属军兵士排着两列方阵,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大元帅府门口行去。

“都板着脸干什么,都给俺笑起来,咱们是去接两位夫人去的,不是去打仗,都把身上的杀气给俺收干净了,可别冲撞了别人!”胡猛在外面骑马吆喝着。

这些直属军兵士都是从战阵中摸爬打滚出来的厮杀汉,只要排阵一起,就情不自禁地做好了冲阵杀敌的准备,那骨子杀气也迸发而出,在胡猛的训斥下,他们不得不在脸上挤出了比哭还难看的笑,步伐也放轻了些。

“大帅,俺就说这仪仗队还是从王宫侍卫那里选才是,他们反正做惯了样子。但你看这帮家伙搞的,大喜的日子搞出来像是出征似的。”胡猛嘟囔着,对这帮直属军兵士的表现很是不满意。

“无妨,本帅的大婚,自然得有本帅的直属军来充当依仗。”龙辰摇头一笑,目光便投射到那两台花轿之上。

“禀告大帅,大娘二娘已经上轿了。”龙傲骑着马带着弟弟龙轩来向龙辰禀报。

“命我儿为开路先锋!”龙辰端拿着架子向龙傲下令。

“末将遵命!”龙傲向着龙辰抱了抱拳,随后策马走到队伍的最前头,好不神奇。

“起轿!”

“起轿!”

“起轿!”

“起轿喽!”

在仪仗队的护送下,这支迎亲队伍向着王宫开去,而在此时,李澄已经亲自在王宫门口等候了。看着愈来愈近的队伍,李凝向着身旁的宦侍吩咐道:“起乐。”

乐调之声响起,司仪报礼之声不绝于耳,王宫之地,今日成为了专属龙辰的婚宴场地,而朝鲜君上李澄,成了龙辰的专属司仪。

李澄站在王宫门口拦门,大声吟诵道:

“仙娥缥渺下人寰,咫尽荣归洞府间。今日门阑多喜色,花箱利市不须悭。

拦门礼物多为贵,岂比寻常市道交。十万缠腰应满足,三千五索莫轻抛。”

这是向新郎官讨喜钱,李澄虽说权力被架空了,但好歹是一国君上,自是不缺这点儿礼钱,但既然他是司仪,这些流程还是要走的。

“方仲何在?”龙辰轻吟一声,这种事儿自然是由方仲负责答对。

早就在宫门边等候着的护龙军宰辅方仲来到龙辰马下,向着李澄那边高呼道:

“从来君子不怀金,此意追寻意转深。欲望诸亲聊阔略,毋烦介绍久劳心。

洞府都来咫尺间,门前何事苦遮拦。愧无利市堪抛掷,欲退无因进又难。”

当然红包还是不能少发的,不是发给李澄,而是发给在场的所有的兵士大臣以及看热闹的百姓,钱不多,但也是个意思不是,大家就图个喜庆。

第十二章   龙帅大婚(下)

这一章感觉更可以,大家慢慢品一品,也不枉小龙收集这么久的资料,古代结婚还挺有意思。

…………俺是罪恶的分割线………………

李澄让开路后,李凝的母亲,当今朝鲜王太后便端着一碗饭出来,先走到头一顶轿前,自有侍女替她掀开轿帘,李母笑道:“小娘子,开口接饭。”

李凝掀开盖头,和一旁妯娌表情怪异的对视一眼,然后羞羞的被母亲喂了一口饭,这是表示新人入门之初,吃夫家饭,成夫家人。但作为早已为人妇的李凝来说,这也确实有些羞人,自己不光早就吃过夫家饭了,都已经替夫家生了三个娃娃了。

李太后也不换碗,又走到后一顶轿边,侍女掀开轿帘,李母同样微笑道:“小娘子,开口接饭。”

孟安安掀开盖头,向着李太后恭敬一笑,也吃了一口。

这时地上已经铺好了红毡毯,龙傲和龙轩两个童子立刻上前,分别扶二位夫人下轿,更多的侍女则拿着盛五谷、豆钱、彩果的花斗,向门首撒去,孩子们争着捡拾。

这是为了压青羊、乌鸡、青牛这‘三煞’。此时习俗认为,三煞在门,新人不能入,若入则会损尊长及无子。撒谷豆,三煞则自避,新人方可进门。

二位新娘子在龙傲龙轩兄弟俩的搀扶下,下了花轿。踏着毡席行走,先跨过放在地上的马鞍,叫做‘平安’。

龙辰等在马鞍之后,蟒袍上已是披红挂绿,手持槐树木所制的木筒,牵着同心结,面向二位娘子而立。这同心结是三家各出一根彩绦编制而成的,两端也比寻常婚礼上用的长。

侍女将同心结的两端,送到二位新娘子手里,便悄然退到一旁,随后由龙辰牵着她们进了宫门,直入大殿。

进入大殿,孟凡的妻子徐氏手持金秤,为二位新人挑开盖头,新娘方才露出花容。只见一个体态轻盈;粉妆玉琢、一个高挑婀娜、风姿绰绰;一个鬓发玄髻,光可以鉴,一个皓齿朱唇,星眼晕眉。端的是春兰秋菊、各胜擅场,皆是一顶一的大美人,美娇娘。

大殿里坐着的来宾,几乎就囊括了如今朝鲜的上层建筑,文官武职,数不胜数,世家门阀,不胜枚举,冉义、朴正恩、赵一名、大仁、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等大将也是坐在一旁,脸上也挂着笑容。

“大帅,真是艳福不浅啊。”大仁拍腿笑道。

“那是当然。”赵一名捻须笑道:“也不看看谁的大帅”

“老赵,没想到你去全罗道看了两年红毛鬼,倒是学会了怎么自夸啊,”胡猛笑道:“不过你这话说着也对我胃口。”

众大人闻言纷纷点头,说得实在太对了。

夫妻三人先到大殿中央供桌前,拜祭了天地,然后入宗堂中,拜祭了李氏祖宗,这才再转回大殿。李凝毕竟是李氏王族的翁主,按照规矩来讲,确实要去李氏诸位先王面前拜上一拜,李澄今日当起了龙辰的司仪,龙辰也不会不给李澄这个面子。

乐止,李澄诵唱道:“香烟缥缈,灯烛辉煌,新郎新娘齐登花堂!”

新人就位,李澄仪诵唱‘一拜君上,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如仪依序行礼。众来宾兴致勃勃,早就想看看,他们仨人怎么个对拜法?

谁知人家来了个三足鼎立,头冲头深深施礼拜下,看上去十分和谐。

再向来宾行礼后,新郎便将新娘送入后宫寝殿,进行婚礼的下半场,大殿间,则大开筵席、款待宾客。

~~~~~~~~~~~~~~~~~~~~~~~~~~~~~~~

三人坐在新房的婚床上,女眷们便用盘盛着金银钱、杂果,在房中撒掷,这叫‘撒帐’。它与‘撒谷豆’禳三煞不同,是寄寓着祝愿得子、长命富贵吉祥。只听她们一边撒一边唱道:

“洒帐东,帘幕深围烛影红,佳气葱笼长不散,画堂日日醉春风。

洒帐西,锦带流苏四角低,龙虎榜中标第一,鸳鸯谱里稳双栖。

洒帐南,琴瑟和鸣乐且耽,碧月团圆人似玉,双双绣带佩宜男。

洒帐北,新添喜气眉间塞,芙蓉并蒂本来双,广寒仙子蟾宫客。

洒帐中,一双云里玉芙蓉,锦衾洗就湘波绿,绣枕移就琥珀红。

洒帐毕,诸位亲朋齐请出,夫夫妇妇咸有家,子子孙孙乐无极。”

撒帐之后,侍女们奉上金剪,三人各铰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这是‘合髻’,意味生死相随、患难与共、白头偕老的信物。

而后女傧相又奉上四个紫金钵,钵底用红、绿丝线打着同心结——这是新人行‘合卺’礼,亦即双双喝酒。‘卺‘是一个瓠分割而成的两个瓢,但时人也常用酒杯代替。也幸亏如此,否则还真没法弄。

“玉女朱唇饮数分,盏边微见有坏痕。

仙郎故意留残酒,为惜馨香不忍吞。”

女傧相们齐声唱着诗,催促新人两两喝下交杯酒。在欢呼声中。龙辰先和李凝一起把酒碗扔到床下,李凝的那个落地后跳起,龙辰的落地后寂然不动。观礼的众人大喜道:“好兆头!”

龙辰再和孟安安一起掷,这次两位高手更是玩出了花,竟教两只碗稳稳扣在一起,好似一体,引来一片惊叹。

等欢呼声平息,两排侍女端着托盘上来,盘中是所谓的‘定情十物’。

最前排的侍女先奉上第一定情物——手镯,一边吟唱着:“何以致契阔?绕腕双玉镯。”一边给两位娘子戴上,套在李凝手腕上的,是一对翡翠玉镯,浑体翠绿,没有一点杂色。套在孟安安手腕上的,是一对玛瑙手镯,通体火红,亦无一点杂色。

套上玉镯后,两名侍女退下。第二对侍女走上前来,奉上托盘,吟唱道:“何以致拳拳?绾臂双跳脱。”

伴娘从盘中取下第二件定情物——臂钏,吟唱道:“何以致拳拳?绾臂双跳脱。”

钏属镯类,戴在手腕处的叫手镯,佩戴在臂上的叫钏。比起样式简单的手镯,臂钏则样式繁丽的多。

龙辰送给李凝的,是一对玉臂钗,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浑然无缝,以九龙绕之,功侔鬼神。仅这一件,价值不知凡几。

他送给孟安安的,是一对金跳脱,如弹簧状,盘拢成九圈,两端用金银丝编成环套,用于调节松紧,一点不妨碍运动,同样价值不菲。

轮到第三件定情物——戒指,奉上托盘的侍女吟唱道:“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情的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地分量却是最重的。

戒指需要新郎给新娘带上,因为戒指最重要,所以要在场的女性合唱,以示叮咛与祝福:“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

龙辰取下一枚银色的戒指,众女子的眼睛一下就亮起来,她们都是识货之人,发现那并非银戒,光泽要更加绚丽,显得无比高贵。还镶嵌着闪闪发光的透明宝石。她们还从没见过这样既洁白又晶莹的宝石戒指呢,贵妇们心中暗叹,和这种戒子相比,家里那些镶着宝石的金戒指,简直俗不可耐。于是暗暗打定主意,回头找新娘子打听,从哪能买到这样的戒指?

这可难买得到,这可是镶钻白金戒!也只有龙辰,才能靠着弗朗机商人那强大的贸易能力从埃及弄到白金、从印度弄到钻石,然后请王京内最好的首饰工匠,精心心制作而成。

他拿起李凝柔若无骨的白皙小手,与她含情脉脉相对,将戒指轻轻套在她纤细的无名指上,然后在她的手背上深情一吻,引来一众妇女的尖叫欢呼。

龙辰又拿起另一枚白金钻戒,执起安安羊脂白玉般的小手……这半年安安也不怎么出去跑动了,安心在家宅着管账,安安妹子的象牙色肌肤也褪色了。给安安戴上戒指后,陈恪缓缓举起她的小手,就在众人以为他会重复时,谁知他一把将她拉到面前,便朝着安安的小嘴深深吻了下去……

女人们先是傻了眼,然后爆发出十倍的欢呼,惊得外殿的人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一番流程走完,龙辰不自觉地伸了一个懒腰,直觉骨节作响,这结婚,当真是比昔日亲自上阵冲杀还累几分。

换下了便衣,龙辰换上了李澄让人准备的金丝蟒袍,这已经算是亲王的规格了,龙辰也只是一笑了之,将其穿了上去,侍女们再见龙辰时,近乎有一种天威压人的感觉。

大殿上摆了酒席,武将们一拨,文官们一拨,互相吃喝起来,气氛还很是融洽。

就在此时,龙辰大步走进了大殿,殿内上千人霎时间全部噤声,只因为他们见了自家大帅身穿金色,心里不觉一惊,但随后才看清楚这是蟒袍,不是龙袍,心下也就淡然,也有着些许失落。

“直娘贼,我还以为大帅今日穿了龙袍了呢!”胡猛大叹可惜。

“迟早有这么一天,你急什么。”赵一名很自然饮下一杯水酒,仿佛日后龙辰问鼎之事已是注定似的。

称王辽东

第一章  为天地喝,为大帅喝!

李澄见龙辰穿着他特意准备好的金色蟒袍,心头不禁舒了一口气,如果自己这个姐夫真有那个心思,那日后他也不会再在意朝鲜这块小地方了吧。这朝鲜,在日后,至少在名义上还是李氏的子孙坐在君上这个位置上。

就在此时,孔有德、李九成、耿仲明三人在对视一眼后同时离开了座位,缓步走到了龙辰面前。

军方一系的人自然知道这三人的来历,倒也没怎么吃惊,倒是文官一系以及朝鲜门阀一系的人有些纳闷了,忍不住在私下里询问开来,当得知孔有德就是那个把山东搅动得翻天覆地的“魔王”时,不得不倒吸一口气,同时心中也暗叹:到底是自家大帅有能耐,连这种人也能收服。

龙辰是以兵戈起家,也因此文官一系中有些地位的也就是方仲一人而已,其余巨头皆是领兵一方的大将,方仲没有去争这个第一个道喜的资格,军方也乐得卖孔有德三人的面子,其余人在这些巨头没有上前向大帅道喜之前自然不敢妄动,以免逾越了身份。

只见孔有德三人一齐向龙辰单膝下跪,低头诚声道:“末将孔有德(李九成、耿仲明),参见大帅!大帅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人同时高呼了三声“万岁”,声音高亢,余音回旋在整个大殿之上,在场千人皆是听了个清清楚楚。

方仲情不自禁地摇了摇头,心里暗道:这孔有德,到底还是心急了些。

大仁惋惜道:“这孔老狗,这事儿居然让他抢了先!”

冉义耸了耸肩,双眼微闭,“不见得,如今可不是大帅行那事的时候。”

赵一名补充道:“不过先预预热,将那层窗户纸捅得更薄一些倒是无妨。”

听着这“万岁”二字,李澄自己仿佛回到了两年前的那一天,龙辰亲率铁骑冲进朝鲜王宫的一幕,那时护龙军将士一同欢呼万岁,场面极其宏大,声势十分骇人。

龙辰双手分别扶起耿仲明和李九成,最后再虚扶起孔有德,大声道:“得汝三人,本帅何愁大事不成!”

没有正面回应孔有德三人的话,却也没有反对,因为龙辰知道,自己此时自立绝对不是好时候,至少得等女真被灭或者辽镇易主两个条件中达成一件,那自己才真正有争鼎的资格。但是他也不反对将这件事捅得更通透一些,让大家也好有个心里准备,到最后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走到那一步。并且在自己给孔有德三人的信笺中,自己是清楚表达了打算问鼎的意向的。

冉义、朴正恩、大仁、赵一名纷纷起身,向龙辰抱拳喝道:“为大帅喝!为孔将军喝!为李将军喝!为耿将军喝!为大事喝!”

在场诸将也迅速起身相应,纷纷抱拳高声喊道:“为大帅喝!为孔将军喝!为李将军喝!为耿将军喝!为大事喝!”

军将们字字铿锵,夹杂着浓郁的肃杀之音,一时将整个大殿的气氛给带动下去,让在做诸人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战阵之间。

既然军方表态了,作为文官一系唯一巨头的方仲自然不会怯场,抖一抖长袖,先仰望楼穹道:“为苍天喝!”接着俯身面向地板道:“为大地喝!”最后向龙辰一拜,道:“为大帅喝!”

在场所有文官也纷纷起身,向龙辰大礼一拜,同声道:“为天地喝!为大帅喝!”

龙辰从胡猛手中接过酒杯,扫视满殿诸人,傲然道:“为护龙军喝!”

“为护龙军喝!”

声音直冲云霄!

……

大殿的宴席一直开到了半夜,诸人刚开始还有些拘束,到最后也慢慢放开了,气氛也热闹起来。不过,这其中的酣畅笑容究竟有多少是真心的,就有些耐人寻为了。

朝鲜剩余的一些门阀是只能选择匍匐在龙辰脚下,李氏族人也因为护龙军的存在失去了往日的地位,不过这一切只要龙辰在,只要护龙军在,就能维持下去,而且他们笑容,也会永远比别人更加灿烂。

席间,从孙德正那里传来了一份情报,龙辰短暂地离席去了签押房。

“徐光启要初出使朝鲜了。”龙辰目光中出现了沉思色,随后再度恢复到淡然,“胡猛,这件事交给你办吧。”

胡猛一直对龙辰形影不离,接过了那份密函看了一遍,有些拿不准地道:“大帅的意思是让俺派护龙卫杀了这钦差?”

龙辰摇摇头,怅然道:“徐光启已经七十一岁了,也没几年好活,就让他进不了朝鲜就是了,别伤其性命。必要时,可以调动义州的兵马扮作女真八旗兵,将他的随行队伍给截了,切莫伤了他就是。”

“大帅放心,猛子明白。”

……

“一为义州,一为东江,两处地方都已经被护龙军经营得成了气候,我八旗军不善水战,拿东江的护龙军没有办法,而义州城上据说有着四十多门红衣大炮,更有无数火器兵助战,城坚兵广,其难攻程度,犹在锦州之上。两处朝鲜屏障,皆是堪称无法可解,对于朝鲜的护龙军,我八旗军如今只能无能为力。”多尔衮耐心地分析着形势。

而在他旁边站着的,赫然是据说已经昏迷许久的皇太极,此时皇太极虽说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精神状态还是不错。

“咳咳,本以为将本汗病重不醒的消息放出去,护龙军应该会有些动向的,可以将他们引诱到我满洲地界上决战。只是本汗万万没想到,护龙军居然完全止戈息兵,开始了修生养息。不简单啊,不简单啊。”皇太极说话时脸色泛起了阵阵潮红。

皇太极听闻朝鲜会战大败的消息后,确实是晕过去了,当时消息也被封锁得很彻底,随后在老萨满的救治下皇太极醒了过来,骚动不安的女真部终于安定下来,多尔衮和豪格的矛盾并没有来得及爆发。随后,在皇太极的命令下,自己“昏迷”的消息开始慢慢传出来,本想着可以引诱护龙军从朝鲜出来,但护龙军根本毫无反应。

“大汗,孔有德他们几个可是被护龙军接到朝鲜去了。”多尔衮提了这一点。

皇太极又咳嗽了几声,平复了下胸口,点头道:“接着说。”

“孔有德是大明朝廷眼中的叛逆,但护龙军却敢明目张胆的招揽,大明朝廷会怎么看护龙军?那个可以逼死袁蛮子的大明皇帝会怎么看护龙军?”多尔衮语速故意放慢了些,留给在场诸位贝勒多一些思考时间。

“这和咱们又有什么关系?”豪格显然是还没有想透多尔衮话中的意思。

皇太极却抬头盯着多尔衮,问道:“你认为,这有几分把握可成?”

“先前,我大金是大明的最大敌人,如今那个打败了我八旗军护龙军则是大明更大的敌人,只要我们主动提出,最多不至于接受明国的册封,到时候和明庭一起解决朝鲜的护龙军也不是不可能。”多尔衮的话一说完,在场的诸位贝勒贝子以及固山额真们纷纷惊出声来。

“荒谬,大明朝廷和咱们可是打了数十年的仗,又怎么可能和咱们联合!”豪格第一个站出来否定多尔衮的计划。

多尔衮看都不看豪格一点,这个政治白痴,若非没有皇太极的扶持,根本和自己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

“豪格,你想错了,父汗我认为,大明会答应和咱们联合一起对付护龙军。那帮子汉人眼中,眼睛里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最喜欢窝里斗了。”

皇太极这句话似乎意有所指,多尔衮明白,这是在敲打自己和豪格,切莫学了汉人的习性自家内斗。

“护龙军杀我和硕贝勒阿敏,和硕贝勒多铎、岳托以及济尔哈朗生死不知。这份血仇,已经彻底结下了了,再也解不开了。再说,我女真一族要想真的崛起,就必须拔掉护龙军这颗钉子!”皇太极说话太过用力,又剧烈咳嗽起来。

多尔衮看着皇太极这番病态,神态依旧,但是内心中却有着惊涛翻滚,他终于老了,他终于病了!

“多尔衮,联络明廷之事,就由你去负责。在大义上咱们可以让点步,反正那些虚名又不值钱。本汗可以接受明廷的官职赐封,可以派一个小儿子去大明当人质。只要大明解开对我大金的封禁以及向我大金提供一些火器即可。呵呵,这些不值钱的名头,汉人们最喜欢,也最在意了。你可要给本汗卖个好价钱。”皇太极笑着说着,嘴角中隐隐可见血丝。

多尔衮低下了头,将自己母妃被逼死的画面尽量从脑海中压下去,他清楚,女真一族这时候还离不开皇太极,八旗军还离不开皇太极。自己这个四哥,在某方面确实比自己更有魄力,更有担当。

“多尔衮明白,可是,就得使大汗在史书上名誉受损了。”

“这个没什么,到时候等朝鲜的护龙军灭了,我八旗军挥师入关,定鼎中原之后,史书上怎么写,还不是咱们自己说的算?”

…………俺是罪恶的分割线……………

感觉这章最后一句不错,哈哈。

第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自龙帅大婚之后,护龙军进行了一系列上层军官的调动调整,原本掌控东江镇的李聚被调回了朝鲜王京,担任起朴正恩之前所担任的京畿道兵马大将军,并且李聚的防务区域涵盖了京畿道周围的几个道,朝鲜护龙军的心脏防卫工作,正式交接到李聚手中。

朴正恩在这修生养息的半年时间内,倚靠朝鲜剩余门阀的帮助下大力扩军,朝鲜如今虽说汉民大量涌入,但原住民朝鲜人人口基数上还是占着比较大优势的,而且如今朝鲜人想去当兵的话也只能去朴正恩的军中,使得朴正恩部兵源极为充足,朝鲜会战半年后的今天,其兵力已经过万。朴正恩部被整个调动到了义州附近,建起了数座营寨,屯兵备战。

原本就驻军义州的大仁部则是进行了一批军械的更替,大帅直属军还未进行新一批的军械更替,就先给大仁部更替了,其用意可见一斑。而在吸收了原义州袁鹏旧部的基础上,大仁部在这半年时间内也扩军到了五千人,并且老兵悍卒占据着大多数,战力惊人。

赵一名部约有三千多兵士,其部以前主要任务是在全罗道防备弗朗机人,故而经历的战事比较少,但赵一名治军严谨,故而其部依旧有着比较强的战斗力,也被调动到了义州附近进行备战。

孔有德、耿精忠、李九成三人被派去了东江镇,整合其旧部,这次从山东带回来的两万人马中,一万出头是妇孺老弱,剩下的七八千皆是丁壮,而且都是跟着孔有德转战山东的老兵,稍加整训下战力也是惊人。并且孔有德熟悉火器战术,尤其是火炮运用,在护龙军充足的红衣大炮的配备下,孔有德的指挥才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东江镇的力量递交给尚可喜掌管,尚可喜性情很辣,但忠心还是有的,毕竟是龙辰给了他这个位置,给了他建功立业的机会。东江镇在他统属下,开始加大对大金方面的战略挤压,牛二在陆地上的向满洲推进一百里战略已经将女真原本就脆弱的经济商贸摧残得即将崩溃,而尚可喜的那种从海上到陆地的战略压迫更是将整个满洲的脖子给勒住了。

如果女真一族不想被彻底钳制在白山黑水间,就必须有所动作,但不知为什么,在这种蹬鼻子打脸的态势下八旗军居然除了做一些防备,没有任何主动出击的动态,就像一个胆小的小媳妇儿,受了气只感偷偷呆在房间里哭似的。

但女真鞑子是一头凶狼,绝不是绵羊,尚可喜曾三次上书龙辰,言明女真一族在做着最后的战斗准备,似乎是在准备着最后的决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