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葬清-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植赖牡腥耍
而后,随着更多详尽的情报传来,更是将朱由检惊得后背全是冷汗,情报上说在去年女真大军破关进入大明时,护龙军曾派出一支接近万余的兵力进入大明,近乎吞掉了镶白旗而且击败了正白旗!
然而,作为统治者的崇祯,其思维角度自然和常人不一样,他没有着重看那个护龙军对八旗军的战果,而是注意到了,护龙军居然可以堂而皇之地穿过宁锦防线进入大明!
第二章 大明“新患”
试想一下,一支不属于大明军队体系的强大军事力量居然可以轻松穿过被整个大明视为最强屏障的宁锦防线,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那护龙军究竟和辽镇有着怎样的联系?又是谁在掌控着这种联系?这种联系究竟有多紧密?
朱由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个被自己逼得跳下城墙自杀的袁崇焕,似乎也就只有他能够有那种力量庇护护龙军的发展,刚愎自用的人都有个习惯,一件事情,他只要想到某种可能就会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所想到的这种可能是唯一真理。
自从那一次辽镇官兵聚集在京师脚下示威,要求朝廷释放袁崇焕后,朱由检对辽镇势力就已经深深忌惮上了。他是天子,是大明的主人,但是他更是老朱家的人,这个天下是他老朱家的天下。
家天下的局限性思维,让朱由检的思维模式无法站在整个国家大局上看问题,他的第一出发点就是这件事或者这个事物会不会动摇他老朱家的统治。
也正是这样,朱由检几乎没有思考护龙军的存在对替大明分担来自大金压力的重要性,他只是知道,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忽然出现了一支能够随意进出自家家门的强大力量。此时的朱由检,还太急躁且稚嫩,眼光和心气儿确实不够高。
一支能够打败八旗军的存在,而且可以随意穿梭宁锦防线,如果这支所谓的护龙军的统治者想来个问鼎,那谁能挡得住?
其实,当朱由检第一次听说“护龙军”这个名字时,他还以为这是朝鲜某支以汉人为主体的义军组织,打得也是迎奉自己这个天子的旗号,那自己只要许下官爵,说不得就能够轻松松地将这支军队收归国有。护龙,护龙,当今天下除了自己这个大明真龙天子,还有什么龙可护?
随后,当朱由检知道了这支军队掌控者的名字后,他的脸瞬间变成了猪肝色,龙辰!龙辰!护龙!护龙!朱由检算是明白了,这支护龙军所要护卫的绝对不是自己这个真龙!
为了斩断辽镇和护龙军的那种联系,朱由检不得不派出了刘文镜,这个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将领。
在朱由检想来,刘文镜是京师将门的嫡系子弟,京师将门和朝廷向来是荣辱与共,谁能反,谁能叛,反正朱由检认为京师将门不可能。再加上京师外面的那场“胜利”,也证明了刘文镜的能力。
反正朱由检现在只能拿活马当死马医,去年八旗军入关劫掠,加大的削弱了大明朝廷的剩余底蕴,为了应付这个局面,大明朝廷征调一切能够征调出来的力量,当八旗军撤入关外后,轰轰烈烈地流寇之火终于彻底燃烧起来。
勤劳的朱由检的注意力不得不投向那些个农民军,对辽镇那边也只能寄托于刘文镜的能力了。
……
大捷的讯息被传遍了整个朝鲜,朝鲜各地都张贴起了大捷告示,其落款不再是朝鲜王上的大印而是变成了护龙军大元帅府。
民众的眼睛从来就没有雪亮过,这些已经在这几年被战乱和沉重的赋税压得苦不堪言的朝鲜民众一点都不关心自家啊君上的处境,也没有意愿去深究为何告示的落款变成了大元帅府,他们的注意力只是集中到告示的最后几条:
为贺大捷,朝鲜诸道视情况减免赋税,并且在一年内不再征调朝鲜劳役。
这一条,足够这些朝鲜苦哈哈们兴高采烈很久了,也让他们对未来的日子出现了盼头。
其实,即使这场战事护龙军是主场作战,但是为了支撑这数路大军作战消耗,整个朝鲜的战争潜力几乎被压榨到了极限,而即使这场战事打赢了,护龙军一方也是损失惨重。除了镶蓝旗是被骗进义州城从而以极小代价歼灭,像两红旗,基本上是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消耗战打赢的。
护龙军累了,朝鲜百姓也累了,为了尽可能缓解这种阶级矛盾,方仲向龙辰建议进行全朝鲜性的减税和免除劳役,以此来稳定朝鲜局势。
减税,也就意味着护龙军在这段时间内很难再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像龙辰所想的那个组建一支过万的护龙铁骑的计划也只能无限推迟。主动向女真进攻的攻势也必须无限推迟,反正在可以预见的一年乃至两三年内,护龙军都会尽可能避免战事的爆发。
不过,即使这样,龙辰也是同意了方仲的意见,自己如今的地盘是朝鲜,虽然他龙辰绝不是那种爱民如子的人物,但他也知道涸泽而渔的道理,朝鲜大地给护龙军的生存发展提供给养,本身就是相辅相生的关系,前几年为了应付女真鞑子的强大压力,护龙军对朝鲜进行血腥压榨,导致朝鲜各地义军频出,大仁这支兵马就是专门负责剿灭朝鲜义军的,其头上也被冠以了“人屠”的外号。只是如果再将这种压榨政策进行下去,那么朝鲜百姓的反抗将不会结束。
有些事情,真的很难说得准,别看如今朝鲜义军在护龙军面前不堪一击,大仁率领他的兵马可以随意横扫一切乱民军队。但是若是天长日久下去,朝鲜义军的反抗将会变得更熟练和专业。
就像历史上的那个大明,前期基本上是官军追着农民军打,打了十几年后,农民军也从业余造反变成了职业造反,涌现了一大批的专业造反人士,如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他们在无数次造反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愈战愈勇,最终彻底撬动了大明社稷。
即使朝鲜的民族性格有些懦弱,但是也保不定在这种持续高压和不断暴·动之下,让朝鲜也出现李闯之流,那护龙军日后其他事儿就别干了,整天一起剿匪玩吧,至于反攻女真鞑子,得了,到时候就希望女真鞑子别趁着机会来捡漏子。
而且随着这一战的结束,护龙军暂时不必担心来自女真方面的压力,相信只要女真上层没昏了脑子就不会在丧失了一半军事实力的前提下带着剩下来的军队来朝鲜找护龙军拼命。
如今的局面更有点像是三足鼎立,女真蒙古一方,大明一方,朝鲜护龙军一方,在现在,由于辽镇和护龙军那源自于袁督师亲自缔造出来的信任关系,联手一起让女真鞑子吃了个大到不能再大的一个亏。但是,国与国之间没有永久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开始时,女真鞑子就像三国时的曹魏,而护龙军和辽东军则像吴国和蜀国,在女真鞑子的强大压力下,后两者自然而然地联合在一起。等真的应付完了女真鞑子的威胁,那来自外部压力的联合条件就不再存在,护龙军和辽镇的蜜月期也将宣告结束。
“刘文镜担任了寂寥督师,这算是哪一号人物?”龙辰拿着孙德正搜集来的邸报问道,龙辰是真的对刘文镜没什么印象,像刘文镜那次所取得的“胜利”和辽东军或者护龙军比起来的你简直就是毛毛雨。
“朱由检面前的新红人,深得其信任,并且据说也是有点能力。”孙德正在一旁耐心地向龙辰介绍着。
“就他,也配当蓟辽督师?他连给袁督师提鞋的资格都不配。”龙辰将邸报丢到桌上,语气中很是不屑,隐隐间还有着愤怒。辽镇如今需要的是安稳,是一种从袁崇焕死后辽镇由混乱到再次被整合的过度。无论满桂和祖大寿之间有多少竞争和摩擦,等一段时间后他们也会必然发展处一种契合,辽镇也会重新安稳下来,继续充当大明屏障。可是,刘文镜一来,无疑是加剧了辽镇的混乱,三方势力的纠葛最为稳固也是最为头疼的事情。
“大帅,依我之见,我们已经可以着手准备防备辽镇了。”孙德正将他的看法说了出来,他是护龙军里面负责大明情报收集的负责人,对于大明朝堂上的风向多少可以把握一些。
方仲也是点头道:“如今没了袁督师,辽镇不可能替咱们遮盖住来自大明朝廷的目光,那些个在朝堂上自以为是的大头巾们天知道会出些什么对策,女真鞑子暂时被咱们打了缩了回去,我们可不能在这个关口对大明掉以轻心。”
“如今那个刘文镜还没掌控辽镇局面,满桂我不清楚,祖大寿定然是心里向着咱们的,毕竟督师在的时候我们还有一段像火情在。不过,女真鞑子被我护龙军打痛了,短时间内怕是不可能对大明发动什么攻势,没了来自女真鞑子的压力,辽镇独立性就会大大降低,朝廷的手也就能深得更长。末将也是怕那祖大寿撑不了多久。”冉义眉头微皱,也是说了他的看法。
“大帅,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女真鞑子虽说此次损失惨重,但依旧有着极强的战力,这个时候我们护龙军绝不能先和辽镇关系搞破裂,否则岂不是白白让女真鞑子捡了便宜?如果辽镇和我护龙军不和,女真鞑子也就有了休养生息重新发展的机会。”牛二提出了和众人相反的意见。
第三章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直娘贼,究竟谁才是朝廷?究竟谁最应该去防备女真鞑子?老朱家坐拥着这么大的地盘,却这么不经事,为了自家权位那年轻的草包皇帝居然将袁督师逼死,依俺看呐,老朱家这时候定然是想着法子来对付咱们呢!”大仁大大咧咧地吼出了自己的不满,虽说护龙军游离于大明军队体系之外,并且全军上下对大明也没什么归属感,但大部分还是在心底认同大明朝廷的地位的,当然,如果龙辰现在就来登基为帝,这些护龙军军汉们定然会毫不犹豫地保着自家大帅杀到大明京师去,去将那劳什子的朱家皇帝拉下皇位。
今日的会议上,绝大部分护龙军高级统帅都在场,朝鲜会战重创了八旗军,让护龙军在朝鲜乃至在整个东亚都有了一席之地,日后护龙军该如何去面对“变脸”中的大明以及依旧“死而不僵”的大金,是整个护龙军上层最为关心的事情。
当然,诸将都发表了意见后,大家都会下意识地去等待龙辰的话,因为龙辰的权威在整个护龙军是超然的,他的命令甚至可以直接决定整个护龙军动态。
“诸位,我们能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不容易,多少儿郎为了今天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才能在这朝鲜站稳脚跟,才能将这朝鲜打造成我汉民生存的家园。无论是谁,本帅都不允许他去破坏它!”
龙辰语气猛然提升,下令道:“大仁部改囤义州,凡是敢越境挑衅的,无论辽镇或者女真一方,杀无赦!”
大仁单膝下跪领命道:“末将遵命!”
大仁部是出了名的嗜杀之军,让他去驻守义州等于是放一条暴戾的藏獒到辽镇身旁,只要辽镇敢生出什么坏心思,定然会被大仁“咬”得遍体鳞伤。
“对于女真部,我们不能放松,牛二,让你的哨骑军辽东纵身推进一百里,除非女真主力敢出来,否则你就给我牢牢控制那片区域!”
“末将遵命!”
推进一百里,这是直接将女真人的生存空间给压榨到了一种恐怖的地步,这也意味着护龙军哨骑和女真轻骑将在那片区域进行无休止地惨烈厮杀。当然,牛二坚信,除非女真鞑子动用主力人马,否则他的哨骑还是有着很大把握完成这一任务,如果女真主力军队出来,护龙军又岂是吃素的?大不了再开一仗就是。
安排了大仁部和牛二的哨骑军,等同于分别向着大明和大金施压表明姿态,而其余像龙辰直属军、冉义麾下兵马以及赵一名部和火枪兵连同袁鹏战死后留下来的义州兵,这些护龙军中大部分实力并没有什么新的动向。大军开动是要花费巨大的钱粮的,哪怕是将一支军队从平安道开到全罗道,从朝鲜北行进到朝鲜南,大军行军途中所需消耗也是巨大的。
如今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事,而且接下来的“国策”是让朝鲜休养生息,那大军就尽可能不要动。
龙辰的命令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一种姿态,护龙军的主要敌人是女真鞑子,当然,若是大明方面出一些小动作,那护龙军会毫不犹豫地向大明发起攻势。
……
陈继胜领着东江镇兵马在大金腹地和多尔衮狠狠的打了几仗,虽说没占到什么便宜,甚至还屡屡在多尔衮的指挥下吃了不少苦头,但是战场是在大金腹地,本身就对大金是一种极大的消耗。而且陈继胜的任务是牵制留守的女真鞑子,也没打算和多尔衮死磕,就这样打打闹闹,传来了朝鲜会战大捷的消息。
陈继胜即刻率兵撤回,以免被从前线撤回来的八旗军包了饺子。
朝鲜会战的大捷,不仅让朝鲜的护龙军舒了一口气,抹去了八旗军在朝鲜所投射来的阴影,也让东江镇诸将舒了一口气。八旗军不精·水战,但是他们一直在尝试和摸索水战方式,相信只要再给他们两三年时间就能够拥有从水上击败东江镇的力量。然而,这次大捷之后,八旗军元气大伤,对于发展水师,他们定然是有心无力了。没有水师的配合,女真鞑子不可能从根本上奈何得了东江镇。
而在此时,陈继胜收到了来自龙辰的亲笔信,信中的内容却让陈继胜整个人脸色一变。
信中的内容是关于孔有德的,而自己所接到的命令居然是帮助孔有德从登州脱困!
孙元化当初随孙承宗镇守山海关,三月加山东按察副使,五月升登、莱二州巡抚。後袁崇焕杀毛文龙,於皮岛的毛文龙旧将哗变,孙元化接收了皮岛的叛将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李应元诸将。孔有德被任命为骑兵参将,耿仲明则被派往登州要塞。
崇祯四年八月,皇太极率清兵攻大淩河城(今辽宁锦县),那场战事也是八旗军第一次破关入寇大明的战役之中,祖大寿在接到袁崇焕的信后带着义愤出走的辽东军重新回来参战,保卫京师,开始修筑大凌城。随后,皇太极领兵将祖大寿受困城内。孙元化急令孔有德以八百骑赶赴前线增援,然登州辽东兵与山东兵素不和,孔有德抵达吴桥时,因遇大雨春雪,部队给养不足,又部队行抵吴桥时,与山东人屡有摩擦,县人皆闭门罢·市。
有一士兵强取山东望族王象春家仆一鸡,该丁被“穿箭游营”。於是士兵击杀该家仆,事後象春之子不肯罢休,要求查明真相,李九成把孙元化给的市马钱花尽,恐遭非议,於是抢·劫哗变。既然明目张胆地开抢了,那就继续玩下下,闹得大一些。
孔有德受李九成、李应元父子的煽动,在吴桥发动叛变,在山东境内连陷数城,黄龙遭叛兵割去耳鼻,史称“吴桥兵变”。
广东道御史宋贤上疏抨击山东巡抚余大成、孙元化:“登莱抚臣孙元化侵饷纵兵,贪秽已极。其所辖士卒,数月间一逞於江东,则劓截主将;再逞于济南,则攻陷城池,皆法之所不赦者。”,广西道试御史萧奕辅指责孙元化放任孔有德,又说张焘“卸罪於波涛,借词于风汛”。此时整天闲着没事儿做的御史们开始得瑟起来,发挥他们极强的想象力,愣是将和孔有德叛乱没有直接关系的几员将领给“连坐”了进去。先是批了孔有德上级孙元化,再是批了孔有德好友张焘。事实证明,这些个乱扯淡的御史的确为孔有德叛乱规模迅速扩大有着不小的功劳。人家明明还没想着和孔有德一起反叛呢,可能依旧想着当自己大明的忠臣,或者是在犹豫之中,被那帮闲得蛋痛的御史们一阵脏水一泼,你就是不跟着孔有德反,你们也是叛军!
得嘞,既然反不反都没出路了,那干脆反了!
当孔有德倒戈杀回山东半岛时,那可是势如破竹啊,连陷临邑、陵县、商河、青城诸城,率兵直趋登州。
孙元化急令张焘率辽兵守登州城外,遗总兵官张可大发兵抗击,以两路成合击之势。但张焘部与孔有德旧职,而且这时候张焘已经收到风声,朝廷已经开始着手对自己定罪了,那好,没别的话说,孔哥哥,我不打你,咱一起来闹腾。张焘的兵卒随即投入孔有德行列,而忽然被队友临阵倒戈的张可大部自是大败。
与孔有德是旧交的登州中军耿仲明、陈光福等人,立即举火开门,孔哥哥,你终于来了;兄弟们等得你好苦啊。
崇祯五年一月登州便告失陷,孔有德掳获了旧兵六千人、援兵千人、马三千匹、饷银十万两、红夷大炮二十馀位,西洋炮三百位。总兵张可大斩杀其妾陈氏後,上吊自尽,孙元化自杀未成,不向叛军妥协,这里来看孙元化确实还算很是有气节的。因为孙元化是孔有德等人的老上司,而且孔有德虽说在历史上当了汉奸,但他确实是个讲情义的人。如果孙元化肯和孔有德一起闹腾,孙元化定然在这股乱军中能够拥有极高的地位。
城中葡萄牙人有西劳经、鲁未略、拂朗亚兰达、方斯谷、额弘略、恭撒彔、安尼、阿弥额尔、萨琮、安多、兀若望、伯多彔等12人死亡,15人重伤。孔有德念旧,五年二月将元化和宋光兰、王徵、张焘等人放还。孙元化与余大成、张焘回到京师,为政敌陕西道试御史余应桂、兵科给事中李梦辰所陷害,元化送镇抚司,狱中遭到酷刑。“手受刑五次,加掠二百馀”。
后世读史之人总是有着自己的一套道德标杆来要求古代历史人物,但往往会忽略当时的实际情况。历史上孔有德反叛,最后成了汉奸,然后在满清入主中原的战事中战死,只留下女儿孔四贞还活着。这是他罪有应得,但是孙元化等将领呢?他们的遭遇又如何去评判?
(写到这里,小龙忽然想到了《第一滴血》中兰博的一句话,“我爱的我的祖国,但我的祖国却不爱我。”)
如今孔有德被诸路明军困于登州,作困兽之争,从情感方面来讲,陈继胜是希望孔有德这种叛贼可以被明军绞杀,但是来自龙辰的命令却让他陷入了沉思。
第四章 龙辰的犹豫
“不行,本将得跟大帅去一封信,孔有德之流决计不能救,否则就会彻底和大明撕开脸面,后果不堪设想。”陈继胜下了决断,向着身旁的副将说道:“给我拿纸笔来,”
副将叫钱进,算是一直跟着陈继胜的老人,对陈继胜绝对算是忠心耿耿的了,只是这一次副将却没有按照陈继胜的命令去做,而是说道:“将军,您又不是不知道,在整个护龙军中,只要是大帅的命令从来都无法质疑,也没人敢去质疑,我们本身就是降将的身份,更是不方面去质疑了,否则护龙军上下会怎么看您?大帅会怎么看您?”
陈继胜叹了一口气,道:“那我总不能看着护龙军和大明彻底交恶了吧?说到底,咱们底子也是大明旧将,相信我们护龙军日后之路也是得到朝廷的承认,天子再给元帅封个爵位,若是在这个时候为了一个孔有德而和整个大明站到对立面,才是真正的不值得。”
钱进知道自家将军还是心里念着大明,知道自己人微言轻,也不再劝说,奉上了纸笔。
陈继胜迅速洋洋洒洒写了一篇长信,在里面详细分析了若是救出孔有德等人后护龙军将会所面临的局面,还有着对护龙军未来的展望。
“送去吧。”陈继胜将信滴上封漆,交给了钱进。
钱进领了信,出去没多久就回来了,脸色还有点讪讪。
陈继胜看着再次走进来的钱进,疑问道:“怎么回来了?”
“是我叫他回来的,信不用送了。”屋外传来李聚的声音,接着李聚整个人走进了屋。
陈继胜见是李聚,也不得不按捺住心头渐起的火气,问道:“这是为何?”
李聚当初也只是聚风寨的大当家,自从被龙辰收服后也是独当一面多年,虽说在攻伐方面比之冉义袁鹏差之许多,但在守城方面可以说不逊于朴正恩。而且这两年养气功夫到家,整个人身上已经出现了那种不怒而威感觉。
“老陈,我只问你,大帅的命令你收到了么?”
这一年多来,李聚的军队前期一直配合着陈继胜收拢整合东江镇势力,之后更是一同深入金国腹地去牵制女真兵马,替朝鲜会战分担压力,两人也因此有了些交情。
“大帅的命令,我自是收到了,只是……”
“既然收到了,那就唯大帅之名是从就是了。”李聚一口将这件事咬死。
“不可,我认为还有些不妥,这才要给大帅去一封信,将我的看法再呈递给大帅过目,我相信大帅会重新思虑的。”
李聚嘴角出现一丝玩味的笑容,“等你的信到了大帅眼前,再等大帅的新命令,少说也得个把月吧,你能确定孔有德那帮人能在登州再守一个月?”
“这……”陈继胜略微犹豫,随即又道:“不管怎样,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个屁,陈继胜,你可别忘了,当初是谁救你出来的,当初又是谁在你被东江镇排挤时收留你的,又是谁护着你重新坐上这东江镇有实无名的总兵位置上的!”一声相当桀骜的呼喝声从外面传来,接着走进来一个满脸横肉凶相毕露的大汉,不是胡猛又是谁?
“胡猛!”对于胡猛的忽然出现,陈继胜很是吃惊,护龙军上下都知道胡猛是龙帅的亲卫头子,一直是跟龙帅形影不离的,深得龙帅信任,除非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否则龙帅绝不会让他来这里。
“哼,陈继胜,老子看你就是还留着做大明忠臣的念想,真是个吃里爬外的东西,枉顾冉将军当初收留你的恩情了!”胡猛一上来就不停数落着陈继胜。
陈继胜好歹也是为将多年,岂能忍受的了别人指着自己鼻子骂?当即怒喝道:
“够了!胡猛,你是个什么官职,本将又是你能评论得了的?大明天子在上,我看就连大帅也否认不了,大帅日后也少不了走招安封爵之路,护龙军日后不也是大明的护龙军么!”
胡猛只是摇了摇头,笑道:“护龙军会是大明的护龙军?直娘贼,这支护龙军从最开始小小一寨子到如今这般壮大,跟个大明鸟这个朝廷没半点关系!护龙军是咱们护龙军自己的,要管也是大帅他来管,又岂会交由那个年轻毛躁的蠢皇帝!大帅有令在此,陈继胜还不上前接令!”
胡猛从怀中掏出了一封折子,向陈继胜斥咄着。
陈继胜心里生出了一丝不详的预感,似乎在这之前,也是在自己这个位置上,毛文龙被袁崇焕矫诏直接杀了,自己今天会不会也是?
但当陈继胜目光扫过李聚后,他也知道,龙辰今日是否真的要杀自己,他陈继胜也没有反抗和翻盘的机会,李聚的人马已经和东江镇原本属于他自己的力量混在一起,而且护龙军火枪兵中大部分还是他陈继胜的嫡系人马,此时这支人马还在义州,眼下的东江镇,绝大部分力量完全掌控在他李聚受众。
“末将接令!”陈继胜只得上前单膝下跪,接令。这是护龙军中的规矩,凡是接到来自大帅的命令,所有将官无论官阶都需要单膝下跪行礼。
“陈继胜自接令之日起,即刻起身,领五百兵士,速去全罗道替换赵一名的防务。”
陈继胜不禁舒了一口气,只是将自己发配去朝鲜最南部的全罗道,让自己去看着那帮弗朗机人,至少比自己想象中的最差的结局要好多了。
而同时,一丝警兆出现在陈继胜心中,护龙军这一举措究竟是意味着什么?清洗那些对大明有着忠诚和好感的高级将领,为的又是什么?再回想一遍如今护龙军中的高级将领,近乎全是草根出身,和那大明基本上没什么联系。若是日后大帅当真是想逐鹿天下,怕是这支护龙军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吧?
罢了……罢了,这些事情不是自己能左右得了的。
……
“就知道陈继胜这老东西不识好歹。”胡猛依旧对陈继胜的表现很是不忿。
“算了,他也是有些将才的,没有他,东江镇也不能被收整得这么妥帖。”
陈继胜走后,李聚随即成了东江镇的一把手,他的势力早就彻底掌控了东江镇,陈继胜的离去也没对这里造成什么动荡。
“还是大帅高明,料定他会对孔有德见死不救。”胡猛笑着打了个哈哈。
“孔有德也是有些本事的,凭着手下这几百人,就能将整个山东闹翻了天,而且如今登州里面可是有着二十几门红衣大炮以及一大批的原本属于明庭的弗朗机造炮师。眼下孔有德走投无路,谁救了他,谁就能得到这些大炮和技师,大帅怎么可能放过?”李聚随即又补充道:“就是我东江镇派出船只去接他孔有德,怕是也不可能将孔有德整支人马都接出来,那些红衣大炮定是运不回来的,真是可惜了啊。”
“大帅的意思俺也不完全清楚,可能大帅自己还在犹豫着吧,不过俺得先去这登州和孔有德那帮人接上头。到时候大帅是否真的直接出兵登州,就看他自己的意思了。”胡猛押了一口茶水,一脸风轻云淡,似乎对他来说,穿过明军的包围进入登州城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儿似的。
“若是直接出兵击溃围困登州的明军,那算是真的等同于和大明开战了。”
“怕啥?这些年能把大明欺负得死死的女真鞑子,不也是咱护龙军的手下败将?放眼大明,除了一个辽东军,其它的倒真没几支军队可以有资格当咱们护龙军对手的。”
“战便战吧,我们这些丘八倒是怕大帅学那个袁督师,老朱家对功臣是个什么狠厉法子,咱都看明白了,到咱们大帅这种地步,就已经没有退路了。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你这话可说到俺胡猛心坎儿里去了,咱们不怕大帅没野心,就怕大帅没野心,天大地大,咱护龙军怕过谁?”
东江镇开始预备船只,在李聚的统筹下,各路船只被聚集起来,其一次运输能力就已经达到了近万人。
……
气候逐渐进入深秋了,夜里凉意还是很重的,龙辰就这么倚栏而站,神情有些凝重。
他在考虑,登州之事究竟如何去做,究竟该怎么去做。
孔有德这一系的力量定然不能再去被女真掌握,那时候自己好不容易和女真拉开来的火器距离就会被迅速拉近。但如果要将这支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得直接和大明站到对立面上。
虽然心底一直做着这个准备,甚至龙辰也曾幻想过自己坐到那个椅子上的情形。
但真的要做决定时,心里还是有些彷徨。
一切,都来自一个人,那个人为了这个大明社稷,自愿从京城城墙上跃下,了结了自己的生命的人。
袁崇焕誓死都要保护的是这大明,而自己却将要选择站到大明的对立面。
第五章 为了守护
“夫君,外面天寒了,小心着些。”李凝走出屋,替龙辰披上一件毛毯。按理说龙辰身体素质绝对不会在意这点寒意,想当初龙辰还在铁山时,别人都穿着棉衣,他一个人就一件短褂子披着,有一点儿也不觉得冷。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一个妻子对丈夫的关爱。
转身轻轻握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