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葬清-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鞑子,而且追击了很久,最后迫于鞑子增兵而选择了战略性撤退的战绩,定会被各路军的探马获得,到时候京军将门上下活动,自己这一场胜利就会被确立下来!在打字入关以来,明军连战连败的背景下,自己这一场“胜利”绝对是一枝独秀,会为自己取得耀眼的荣光!

若是有人问鞑子首级呢?笑了,你可以自己去城外找啊,我们可是击杀了数百鞑子呢,(这时候满洲还没有大规模使用汉军,所以不像几年后分什么真奴首级和假奴首级),只要你别怕城外还有着十万鞑虏,你就去找首级啊。正在意淫着子虚乌有的战果的刘大人,还没发现,自己带出去的半万人马,只回来了三千多一点,其余一千多人要么被鞑子砍了,要么就自己跑散了。

不过,这场所谓的遭遇战,已经被各路探马获悉目睹,都以飞快的速度传回去,给自家主子。当后金军队和辽东军真正的京师决战之前,一场不逊于这场即将展开的大战的风暴已经开始了肆虐,大明朝在面对鞑虏兵锋前,自身再次打了个寒战,寒冷刺骨!

第二十章   胜利引发的震动

两军对垒,气氛都很凝重,辽东军和后金军的气势已经对上了,两支亚洲强军都在蓄势待发,来一场龙争虎斗。可是,一场风暴却突然降临,颤动了大明,颤动了这支正在备战的辽东精锐。

“大人,你说奇不奇怪;咱们的哨马回来说刚刚打我们后面这德胜门出来的京军,走了没多少里,竟然就遇到了鞑子两红旗人马!”参将掀开军帐,急匆匆地禀报。

“啥子哟,哈,遇到鞑子两红旗?那,这批倒霉的龟儿子还剩下多少建制了?”满桂想当然地认为这支京军定然被鞑子两红旗给打残了,可能建制十不存一,一群只躲在京师里从没上过战场的兵老爷,怎么和人家精锐鞑子对抗?

满桂现在已经想着自己能从这支打散了建制的京军身上捞点武器装备啥的。(满桂是蒙古族人,大明边军有个赏罚制度,就是你取了敌人首级,领功时你可以选择是拿赏钱或者升迁。满桂这怂货不知道在华夏自古以来,有官就有钱的道理,次次傻乎乎地选择拿赏钱,要不是努尔哈赤当年将辽东明军势力一股脑扫除,满桂头顶的上司们都没了,也不会有满桂这小子出头之日了)

参将苦笑着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家大人的老毛病又犯了,肯定是在打着京军装备的主意。

“大人,奇就奇怪在这里,探子回报说,似乎这支京军将两红旗打败了,还追着人家赶了好一段路,直到鞑子援军上来了。他们才被迫撤退!”参将自己说得都有点不自信了,这探马来报,也太扯了吧。

正拿着牛皮囊喝水的满桂直接被呛了一气,连忙低下头使劲儿打了几个响鼻,将鼻腔里的水都弄了出去,这才接着问:“干你老母的,你再把这情报给老子说一遍!”

参将无奈地耸了耸肩:“大人,我们数路探马都探到了,京军追着两红旗打,在那儿转了好多圈呢,打得可欢了。”

“这……干他娘的,这京军难道还出能人了?不带这么回事儿的啊!”满桂不停地摇着头,嘴里不停嘟囔着不信。

“快,将这消息快马传给督师!速度快!”

满桂一拍桌子,吼道。虽然满桂心里不大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可是他有种预感,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没有顾忌与袁督师的死人恩怨,还是急忙将自己的情报送与袁崇焕。

当鞑子的兵马真正的来到京城外后,京城内的锦衣卫除了要维稳的力量还保留着,其余力量都出城了,涌向了京畿,在鞑虏铁蹄下探听消息。

一直以来,锦衣卫都被冠以朝廷鹰犬的形象,他们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残害忠良,构陷忠臣,以及残酷的刑罚和深深的大狱。历史是被文人写的,文人最恨的就是锦衣卫这种皇权的触手,外加大部分文人都很自私,因为自己的喜恶,往往将一件事物写的非常片面。

就如现在锦衣卫的各种探哨都被散出去,为朝廷侦探消息,这件事史书上很难见到,也没有文人会喜欢到将这个记录下来,与其赞美这些鹰犬,还不如赞美莲花的圣洁来得高雅。

京城外差不多快成了无人区了,这对锦衣卫刺探情报来说更加困难,现在冯管你化妆成哪一类人只要是能直立行走的,都会被满洲军队关注,只要不会说满语或者蒙古语的,都会遭遇剿杀,没有例外。

可是大明锦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一直以来,锦衣卫在边塞也有户所,也会向塞外渗透,所以也有着一批擅长蒙古语的探子,甚至这些探子由于长期经受着三外苦寒,在气质上已经和那些个塞外之民差不多了。他们还能在鞑子活动区行动稍微方便点,也有点能力探听点消息出来。

可惜大明朝已经今不如昔,自成祖三扫漠北之后,对外间谍力量时逐年减弱,因为国势衰颓,国家机器也就开始萎缩滞缓,对外侦缉力量也是逐年下滑,不过朱由检接过他的天启阿哥皇位后,决心彻底解决辽东问题,强力支持袁崇焕是其一,对外发展间谍力量是其二。

前年土伦汗与大明联盟,向后金施压,也是锦衣卫在蒙古的眼线从中拉线的。所以此时的崇祯不需要依靠京师将门或者城外勤王军,更不需要依靠辽东军的情报系统,他也能得到最新最快的战报。

这些情报,都是浸染着锦衣卫鲜血的战报,每时每刻都有锦衣卫探哨被发现,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与鲜血谱写着一首鲜为人知的悲情赞歌。此时的他们,无愧于大明好男儿的身份,与十余年后,打开城门迎李自成逆贼进城的文官们相比,他们显得更加崇高。

满桂在德胜门外,京军与岳托导演的戏台也是离德胜门边的满桂驻军最近,所以当别的探马还没将这次遭遇战的情报回馈给主家时,满桂已经收到了第一手消息。可是锦衣卫竟然也能在同一时刻,将他们对此次遭遇战探查的情报,传递给了大明皇帝朱由检。面对国难,锦衣卫们都牟足了劲,他们本身就是好汉子,只是看当权者将他们往哪里用罢了!

城墙上最是风大,坚硬枯燥的石头,更给了这冬天增添了些许凉意。

赵公公所说是新官上任,可却找不到一把火,有着只是寒冬带来的寒气以及鞑虏兵锋上夹杂的寒气。

“奶奶的,死人的天气,奶奶的,死人的鞑子。”赵公公忍不住地抱怨着,要不是这天杀的鞑子打来了,他赵公公现在还在宫里等着机会服侍着万岁爷呢,可以在暖宫里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哪需要跑到这里来吃冰渣。

“是啊,公公身子娇贵,您看,咱这城墙垛子也巡视完了,咱还是赶紧下了城头,找间有火炉的屋子,喝点小红烧,暖暖身子吧。”

吴定诚在一旁劝说着,没法子,这皇帝派了监军太监来,你吴家作为京师将门领头羊,自然得派人伺候着,这不,吴家中生代领军人物吴定诚就跑来陪着赵公公巡视城垛子。还好,这赵公公也不通军事,外加京师将门已经对这里进行过处理,赵公公呢,是肯定看不出什么虚实的。

“这怎么行!万岁爷派杂家来这里监军,杂家怎么能懈怠,吴都尉,陪我再去那边看看吧。不都转一圈,看一遍,杂家不放心啊。”赵公公吸了吸鼻涕,却仍摆手反对。朱由检准备重新配置内廷宦官势力,而宦官们也准备好好变现,为自己的未来尽力。

“呵呵,公公说得对,圣命不可违,咱就听公公的,将这城楼都巡视一遍。”吴定诚嘴上这么说,心里可是早就骂开了:你这没卵子的货,在这鬼天气还这么带劲,连同你吴爷爷都得陪着你遭罪!

正当吴定诚准备着陪这工作热情高涨的赵公公再遛遛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有数骑来到城楼下,都举着自己的兵刃,发疯似得吼道:

“大捷!大捷!京军大捷!”

城上众人都将头探出了城垛子,好奇地看着下面的那数骑。

“二毛,我没听错吧,大捷?”

“你傻啊,下面都喊了,咱们京军大捷了,打胜仗了。”

“对啊,你还别说,这两天咱京军有点身手的都被选了出去了,别提,可能还真是他们打了胜仗。”

“哈哈,咱京军也不是软柿子,也是能打的嘛。”

赵公公也听到了城下的喊声,尖声问道:“大捷,什么大捷?难道是辽东军动了?”赵公公是不知军事,但是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大明现在只有辽东军能打仗他可是知道的。

吴定诚强忍着心中狂喜,话音颤抖地回道:“公公,你错了,不是辽东军,是咱们京军,咱们京军打了胜仗。”

“啥?京军?你们!是你们打胜仗了?”赵公公打了个激灵,要知道前阵子才传出来京军已经废了,不堪一战的消息,自己被万岁爷派来,也有彻底摸清京军如今状况的意思,可现在,原本被大家都不看好的京军,就这么不声不响地打了个胜仗!要知道,自从鞑子入关以来,这大明军队可没打过一场像样的胜仗。整个大明,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很压抑,都迫切需要一场胜利之雨,哪怕只是一场毛毛细雨,来滋润大明的信心。

“是的,是我们京军。”吴定诚此刻已经恢复了将门世家中生代领军人物的气质,不再对着这个太监奴颜婢膝奉承着。

“你们大胆!本公公奉皇明监军,为什么不告知本公公,你们居然敢私自出兵!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本公公,还有没有圣上威严!”马公公急了,同时他也陷入了慌乱,他脑子已经迷糊了。

既然京师将门和鞑子演的戏真的成了,也就是说京军将门已经有了一场胜利撑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门世家的地位是不可动摇了。之前小心侍奉这酸臭太监已经够让吴定诚恶心的了,此时腰板挺直的他已经不屑去再在一个太监面前装孙子了。

“赵公公,听我句劝,这大捷是定下来了,是你赵公公赞成下,京军抓住机遇果断出击,赢得一场大捷,振奋军心呢,还是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京军擅自行动,赢得了一场大捷呢?您心里,自己掂量掂量吧。”

阴沉沉地说完,吴定诚就笑着转身下城楼去了,担心了这么久,终于盼来了这大捷,还折腾个什么劲儿,回家去找小娘暖暖被窝才最舒服。

赵公公愣住了,吴定诚的话很明了,不管怎么样,京军这场大捷在这里,跑不掉,即使擅自出兵这种罪过也会被各方刻意忽略,无限缩小。而自己是乘着这场大捷分润点功劳呢,还是被冠以尸位素餐的名号?

想通其中关节,赵公公立马追上吴定诚的背影,“哎哟,吴都尉,杂家有事再和你商量商量啊……哎哟,等等杂家啊……”

Ps:翻天覆地三百六十五度求红票

第二十一章   “似胜”的情报

对比下两方将领,后金方面统帅皇太极,当天命汗努尔哈赤草创基业时就开始打理家中产业,年岁稍长后就同哥哥们一起陪父汗出征,是一名在血与火中成长的统帅,心机谋略在少数民族中,不,放眼天下也算是逆天的人杰。

袁崇焕仕途上起初不算顺风顺水,不过弃笔从戎后被大明老帅孙承宗视为亲传弟子,将毕生所学尽数教授于他,接着袁崇焕更是在辽东独挡一方,整合了一批辽东猛将。

等朱由检上位,年轻气盛的皇帝大力支持袁崇焕,袁督师一时风头无俩。

就算携逆天之势崛起的皇太极碰上顺应天命的袁督师,也只能在锦州城下吃了半年灰,愣是崩碎了几口好牙,拿这宁锦防线没法子。

一个传承于草原少数民族崛起气运逆天之人,一个顺应天命维系汉家气运之人,一方有着气运滔天的八旗铁骑,一方有着自己亲手缔造的关宁铁骑,将在大明京师下,上演最为绚烂的一次对决!

此时的袁崇焕正在帐内对即将到来的战斗进行最后的推演,千万虎贲在他脑海中厮杀,万千铁骑在他心中奔腾,少顷,袁崇焕睁开了眼睛,流露出一丝的疲惫,可嘴角处还有着欣慰。

“皇太极,有本帅在,这京师你破不得!”仿佛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天起誓,他袁崇焕将与这大明京师同在。

不过,袁督师却忽略一点没有推演,也无法推演,那就是战场之外的朝堂,一个虽然见不到血,却仍然比战场更加危险残酷的地方。

皇太极比袁崇焕强在哪里?皇太极是大汗,可袁督师只是将帅,皇太极虽然有着众兄弟的制肘,可仍能掌控大局。袁督师的一切都建立在那个坐在金銮上的那个人,他支持,袁崇焕就可以意气风发,指点千军万马如玩物。他不支持,袁督师所拥有的一切都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可是这方面的事情,袁崇焕现在不敢想,曾经在官场摸爬滚打过的他,深深知道大明将领最大的悲哀,不是输在战场上,而是在败在了朝堂上,没有被敌人打倒,却被朝堂的暗箭刺伤。

但愿,圣上还能再信老夫这一回,让老夫将这眼前危机解了吧。

冥冥之中,袁崇焕已经感受到自己的处境越发不妙,自己身边有自己亲手缔造的关宁铁骑,就算皇太极对自己也无可奈何,那么,自己所感觉到的危机,也就是来自……

“大帅,满桂那厮派人传来一份情报。”祖大寿亲自进帐来传交这份情报。

朝野皆知满桂与袁崇焕不对付,因为袁崇焕提倡集权,想将整个辽东军事力量集合在自己手里,避免发生天启年间各部互相猜忌不救援而被鞑虏各个击破的惨剧。可满桂就是个愣头青,就是和咱们袁督师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为此,官司是没少打。

可人家满桂确实是个将才,最后,袁崇焕也就放任之了。因为辽东系上下都知道,这满桂虽然有点愣,可关键时候不会掉链子,也不会在战场上跑路出卖战友。这货,还是有着蒙古族特有的憨直,还是很靠得住的。不然,就算你再能打,袁督师也会咔嚓了你,毛文龙能打嘛?不也被咱袁督师提着尚方宝剑咔嚓了。

“呵呵,满桂送来的情报?这可是难得啊,来,复宇,你念念吧。”袁崇焕将毛巾浸入盛满冷水的脸盆里。

“探子得报,京军在德胜门外三十余里处与鞑子两红旗部相遇,京军胜,追敌甚远,鞑子后兵至,京军方撤退??????”祖大寿手上捏着情报,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大帅,这满桂蛮子在胡扯吧!也太能瞎掰了!”祖大寿将情报直接扔到了地上。

袁崇焕恍若未闻,依旧自顾自地将冷水浸润过的毛巾贴在脸上,刚才脑子推演着战事,整个脑子滚烫滚烫的,现在一下子被冷敷一下,有股子说不尽的舒爽。

将毛巾上最后一丝凉爽榨干净后,袁崇焕将毛巾重新扔入脸盆中,自个儿弯腰捡起刚刚被祖大寿扔在地上的信笺,仔细看了一遍。

“满桂这人虽然犟了点,但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这上面的消息,应该是真的。”将信笺放到了帅桌上,袁崇焕喃喃道。

“怎么可能,就凭那些个一直窝在城里的兵老爷?这也太可笑了吧。”祖大寿是打死也不信这种荒唐事儿。

“是不是真的,等会儿我们自己的哨骑就会来禀报了,也无需去争了。”

袁崇焕话音刚落,吴襄的声音就传了进来。

“直娘贼!什么破事嘛,鞑子居然被京军打败了,还被撵着跑!”

祖大寿眼睛瞪得如铜铃,袁督师只是轻微地摇了摇头,吴襄掀开了军帐,手中拿着就是自家哨马得来的情报,见到祖大寿也在,也懒得寒暄,张口欲嚷。

“我们知道了。”祖大寿哼了一声。

“啥?知道了?”吴襄张大了嘴巴。

“大帅!就是杀了末将,末将也不信!”祖大寿还是重复着这句话,常年在辽东和鞑子过招的老将,最清楚鞑子的战力了,犹在关宁铁骑之上,更是比京军强到天上去了。

“就不能京军也出个人才?”袁崇焕笑着拍了拍桌子。

吴襄和祖大寿心里大是不信,就算出个将才,可带着一群京兵,哪怕你再将帅之才,也不可能打出这种逆天的仗啊。除非京军自己练了一支铁血精锐,呵,这可能吗?

祖大寿深吸一口气,又重重地吐了出去。对着袁崇焕行礼道:“大帅,末将觉得,我们该将诸将召集起来,商议一下接下来俺们的行事了。”

“呵呵,商议什么?有这必要吗?咱们不都商议好了吗,就在这京师城下,与鞑子决战。这才是对我们最有利的战法,无需再议了。”袁崇焕很果断地拒绝了这个提议,语气中有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你说,这情报上,到底是什么个意思?”朱由检用指关节点了点龙案上的密信。

“回万岁爷的话,臣也看不懂。”骆养性这可不是怕惹祸上身而选择沉默,是他真的也看不懂这个情报。

锦衣卫在外的探子下午传回了一份情报,写得很简略:京军与后金两红旗战于野,似胜。后因鞑子增兵,京军撤退,似败。

“你这是什么探子!搞得这种让人摸不清头脑的情报回来,这都什么废物?”朱由检很窝火,非常窝火,他早就已经知晓了京军的举动以及京军偷偷出城,并且还故意放任他们。朱由检在赌,他在赌京军到底还有多少战力,是否同前阵子奸细案中查获的情报中所说:京军已经彻底废了!

所以,从京军出城后,朱由检就在担心着他们,他们会遇到什么?会给自己带回来一场渴望已久地胜利还是又是一场大败?胜了,他朱由检便可以有了依仗,收拾尾大不掉的那个人时就更加从容,败了,他就可以横扫京师将门,将京军抓到自己手中,自己练出一支强军,看这朝廷百官如何同自己斗!但是,下一步到底如何,得先看京军这次的战绩再说,可锦衣卫的情报怎么这么个云里雾里,根本就看不懂嘛。

“圣上放心,等这组回来,臣必定收拾他!”

“算了,你退下吧。这种废物,你看着收拾吧。”朱由检对着骆养性挥了挥手。

“臣告退。”骆养性赶忙跪安,伴君如伴虎啊,故人诚不我欺。

……

“张头,太危险了,你还是回来吧。”

“虚,不靠近点怎么能看得清,探得了情报。”

“可这鞑子不知道发的什么鬼疯,怎么一下子撒开了这么多游骑,前面不知是哪支部队?和鞑子对上了,咱们都瞅不清楚。”

“那就更得跟上去看看了,你们都呆着别动,我蒙语好,混得进去。”

老张就这么摸上去了,过了数个时辰,同伴们发现老张回来了,只是黑夜中的他显得那么步履蹒跚,

“快,拿纸和炭笔给我!”

“张头,给。”同伴们赶忙递上纸和炭笔。

老张匆匆写了两句,就将这纸递给了身旁的同伴。

“你们把这情报,送回去吧。”老张似乎在忍耐着什么,不停地倒吸凉气。

“什么我们啊,你不回去?”

老张苦笑着将自己的棉大衣解开,在腹腔处有着两根铁簇,鲜血早就将棉大衣内部染红了一片。

“呵呵,我回不去了。”寒风中,老张慢慢闭上了眼睛,他的眉头还揪着,他很不解自己看到的一切,非常不解,可是,他的意识已经无法坚持他的不解了,逐渐消散。

京军与后金两红旗战于野,似胜。后因鞑子增兵,京军撤退,似败。

一名锦衣卫,透过鞑子封锁区,用自己的生命,探测出了最具有真相的情报。比其余各路部队探马探得的情报更加精确,前提是,付出了生命!

第二十二章   交锋开始

黄昏如血,如今却像人为般地染上了些喜庆,可那喜庆却依旧显得那么虚幻与不真实。

就如得胜归来的刘文镜部,没有张灯结彩地欢迎,也没有民众出城三十里的风光,有的只是匆忙。

他们静悄悄地出城,此时也是静悄悄地回城,各方都已经收到了消息,可各方都保持着沉默。

一方面是这京军胜利的消息来得太突兀,使得各方都没准备好,原本准备着趁京师将门风雨飘摇之际,推他一把,从中渔利的势力们都不得不得重新规划自己的计划,因为京师将门有了这一场胜利,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傲视一切敢于挑衅自己的势力!因为他们是京师将门,他们的底蕴就是这京军,京军能战,京师将门就敢战!

京军进城之后就全部集中于校场,不允许各自回家,并且整个军营戒严。

与此同时的是京师将门第一世家家主吴英松携刚刚“大胜归来”的刘文镜入宫面圣,而且刘文镜还是负荆请罪!

这一切都是那么的低调,可是有些事儿,不是想低调就可以低调起来的,各方眼睛都注视着你呢。

现在,这场胜利基本山可以确定下来了,京军的确打了一个胜仗,即使再小的胜利,在这明军一直大败的前提下,都可以被无限放大。而那个据说领兵出战的刘家年轻后生,也可能自此平步青云,蒙君上青睐,甚至可能成为第二个袁崇焕。

至少,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的。

京师将门私自调兵,私自出城,私自出战,已经算是泼天大罪,但是人家打赢了,就可以轻飘飘地将这大罪消于须弥。

不过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崇祯并未出来接见得胜之将,并且还出人意料地降旨斥责了刘文镜以及相干卷入此事中的人,罚俸,离职的更多。

刘文镜领旨谢恩,就回去面壁思过了。

各方势力都迷糊了,这万岁爷到底唱的是哪一出?

不过,仍然是有人看出了其中的猫腻,只是,他们只是笑笑,没必要说出来。

京军将门费尽一切心思才鼓捣出这么一出“胜利”就这么的虎头蛇尾般的结束了,但是,真的结束了吗?

今晚,很平静,平静地不可思议,平静的令人心中充满了压抑,只有久经沙场的老将才会知道这平静究竟意味着什么。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了下来,原本令人喜爱的温暖化成了死神的抚摸,满蒙联军与关宁军开始了第一次交手!

“干他奶奶的,皇太极那鸟厮动了吗?”满桂边擦拭手中的大刀边嚷嚷着。

“还没呢,不知道那家伙在鼓捣什么东西,都排开阵势了,却他娘的不动。”大战在即,参将也不再拘泥上下级说话的规矩,开始变得随便起来。

谁都知道,这场仗,不好打,最后能剩下几个弟兄都不知道,命都准备豁出去了,还拘泥个什么劲儿。

满桂本身就是个豪爽的汉子,对这些个虚礼本身就很不感冒,都是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的军汉,老是琢磨这些个虚礼也没意思。

“砰!”得一声,感觉这地震了下。接着又是一连串的“砰!”

“干他奶奶的,啥玩意儿?”满桂扔下手中擦拭刀的绢布,提着刀问着身旁的亲卫。

“大人,鞑子,鞑子da炮呐!”未等亲卫前去询问,前线一名偏将已经跑到满桂这边来禀报了。

“什么玩意儿?你说鞑子da炮了?”满桂摸了摸脑袋,这他娘的以前只有大明军拿着火炮欺负鞑子的份儿,如今自己被鞑子拿炮轰,反而被打蒙了。

“是啊,有十几蹲炮呐,先前末将还以为鞑子摆出来糊弄人的,谁知道它真的打响了,把弟兄们都吓坏了。”偏将说话时脸上还挂着心有余悸的表情。

满桂上去对着这个偏将就是一脚踹,“弟兄们都吓坏了,你他娘的还跑回来干啥!不去安抚弟兄们,你还有时间往这边跑!”

其实这种汇报消息,只需要派个哨兵回来传报下也就行了,这偏将之所以自己亲自跑来也只是为了寻个空挡,自己平复下心绪。这下子被满桂一个大脚丫子踹倒,也就脸红着憋在那儿,没话说。

“他娘的,还像个小姑娘似的,扭捏个什么样儿,还不快滚回去!鞑子打完炮,就得冲上来了。”满桂上前又是一脚,直将这个偏将直接又踹起来。

被自家总兵这么踹了两脚,偏将心里对大炮的恐惧感反而没了,有的只是对自家总兵的敬畏。飞快地站起身来,也顾不得拍下身上的尘土,就这么直愣愣地跑回去了。

满桂将大刀在手中舞了个旋儿,对着地上啐了一口痰,“娘的,这仗,不好打啊。”

满洲,在努尔哈赤手上是一个满洲,在皇太极手上又是另一个满洲。不提在农业和政治构架上进行改革,就论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酋长,对火炮技术的重视程度绝对非常高。硬是给他在辽东鼓捣出了火炮!后金军队每次劫掠都会尽量保护铁匠这类技术型人员,将他们都带去辽东,为后金造铠甲兵器,至于火器人才更是趋之若鹜,当然,也不会有什么火器人才会傻乎乎地跑去辽东苦寒之地。不过,这没关系,你不来,我可以抓你去啊。

所以后金军队看到明军火炮兵和火器匠师比看到大妈级女人还要兴奋,怎么着也得把人家抢过来。

就这样子,从无到有,皇太极愣是给八旗鼓捣出了火炮部队!

这一轮火炮将满桂军给打愣了,因为满桂军不是在京城城墙上守城,而是在京师外面筑造了一些简易工事守城,这群辽东汉子,硬是打算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一座新的城墙,在这京师之下,与满洲八旗精锐来场酣畅淋漓的对决!

“大汗,这火炮威势可真不小啊。”济尔哈朗不动声色地夸了一句马屁,说火炮厉害,也就是说皇太极的大力发展火炮的政策好。

“依我看,这大炮中看不中用啊。”岳托倒是个实在人,他发现了这火炮打得是够响,可也仅仅够响,还真是没多少杀伤力。

代善狠狠地瞪了自己儿子一眼,可岳托却毫无反应。愣是自顾自地说开了:

“再好的大炮,也没咱们八旗的刀枪好使,那明军当年不也是仗着火炮鸟铳犀利嘛,可到最后还不是被我们八旗精锐拿着手中的兵刃打败!”

“臭小子,给我闭嘴!”代善实在听不下去了,踹了岳托一脚。

“哈哈,没事儿,我们的小贝勒倒是说对了。”皇太极倒是说话了。

“大汗,这臭小子不会说话。”代善连忙解释。

“哎。”皇太极果断地打断代善的话,“岳托啊,我们现在的这个可不算什么大炮,锦州城上的红夷大炮,那才叫大炮。可惜啊,现在造不出来。不过,明军即使有了这些犀利的火器,可照样打败仗,在我们八旗铁蹄之下也只有崩溃,崩溃,再崩溃。

可你想过没有,若是我们有了我们可以和明军相当的大炮,那这大明的城池,我们岂不是可以轻易破开?那些个只会龟缩在城池里的明军,我们就可以拿大炮轰开他们的城,杀进去!到那时候,我们八旗就不会再只能劫掠一下就必须得退回去了,而是可以彻彻底底占住这汉家江山!”

对于岳托,皇太极是真心喜爱,也是下意识去培养的。爱新觉罗家要想真正带领满洲崛起,第三代,非常重要!

“大汗之雄心,就如这翱翔天际的苍鹰,吾等永远不可及啊。”济尔哈朗忙不及的又是一记马屁。身为舒尔哈齐之子,济尔哈朗不像其兄阿敏那般跋扈,非常善于明哲保身,就像一条活泥鳅,不过却依然可以翻江倒海。

“大汗,岳托受教!是岳托短视了。”岳托到很干脆,认错就认错。

“那,我们的小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