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走私大明-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慌乱,急忙低下头不敢再也周重对视。

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洋镇千户所

周重对四个倭女的打扮看不惯,但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商会里的不少人都对这四个倭女十分感兴趣,比如他才刚让人把自己准备将四个倭女送人的消息传出去,结果不但商会里有人主动跑来索要,甚至连锦衣卫中的马亮也乐呵呵的跑来想要一个,这让周重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口味还真是特别。

不过既然有人肯要,周重自然也不会把几个倭女留下浪费自己的粮食,而且留她们在家里还容易引起自己家中的矛盾,所以很快周重就把四个倭女全都送人了,其中马亮一个,剩下的三个全都分配给商会里的人,至于其它没得到的也没关系,周重已经与金文贤和足利一辉商量好了,让他们分别组织一批朝鲜和倭国的年轻女子,用来解决商会光棍比较多的问题。

说起来商会中的人很多都是光棍,这是因为他们之前大都是穷苦人出身,否则也不会冒险参加走私,虽然在走私之后他们挣到一些钱,但是在一般的大明女子看来,走私的人冒的风险太大,因此很少有愿意嫁给一般的走私人员,再加上走私的人有今天没明天,所以很多人都是挣多少花多少,钱都扔到妓院、赌坊里面了,想结婚也没有钱。

对于商会中的这种情况,周重也看在眼里,虽然别人对那些走私人员的生活状态习以为常,但是周重却认为这并不正常,况且商会成员大都没有正常的家庭,这也不利于让商会成员对商会忠诚度的培养。而且有了家庭之后,商会成员的孩子就可以统一学习,使他们成为商会的后备成员,所以解决商会成员的婚姻问题简直就是一举多得。

也正是因为如此,周重在年前招收商会成员时,就准备招收一些贫困人家的年轻女子来岛上,一方面是做一些杂事,比如缝缝补补之类的,另外也能让商会中的人和这些女子多接触一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促成几对。

周重的这个办法倒是很好,开始时也的确招收了一些年轻女子,甚至还有不少是灾民之中的女子,这些女子来到港口后,平时与商会里的一些人接触多了,难免日久生情,不少人都嫁给了商会里的人。

但人家这些女子也不傻,嫁的人都是商会里那些品性比较不错的,但是干走私这行的男人,很多都是脾气暴躁,或是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这些人虽然操船的本事不小,但却很少有女子愿意嫁给他们,而且更糟糕的是,这种人占了商会人员的一半还多,周重从朝鲜和倭国引进的女子,也正是为这些讨不到老婆的人准备的。

当然周重的这种做法对于那些朝鲜和倭国女子来说可能不太公平,但她们国内的情况也都是一团遭,那些敢来大明的女子也都是在国内实在活不下去了,所以才冒险出海寻一条活路,对于她们来说,能够吃上一顿饱饭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更别说在这里还能嫁人生子,而且在商会的照顾下,日后的生活肯定是衣食无忧。

双屿港南方不远的一处小平原上,一座新崛起的小镇已经耸立在这里,这里本来是周重为了解决商会人员的住宿问题而建造的一片聚集居住区,开始的时候只有几百户人,而且又都是南洋商会的人,所以这里被称为南洋村,但是后来随着商会人手的增加,这里的住户越来越多,再加上这里有商会组织的人手巡逻,是双屿港最安全的居住区,所以开始有不少其它商会的人在附近建造住所,于是南洋村的规模越来越大,现在已经有近两千户的人住在这里,所以这里也被更名为南洋镇。

短短大半年时间,南洋镇从一个仅有几百户的小村子一下子扩张到一个城镇,导致这里也成为双屿港的繁华之地,每天这里都有不少人赶来这里做买卖,早上是卖鱼、卖菜的最多,之后则是各种小商贩,在南洋镇的街道摆摊叫卖,吸引不少镇子上的居民购买,不少淘气的孩子成群结队在街道上跑来跑去,更是给南洋镇平添了几分活力。

但是南洋镇扩张的速度实在太快了,这也给镇子的发展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原来的南洋村只是南洋商会组织一些人员管理,但是现在升级成镇子后,那些管理人员严重不足,虽然周重后来又增加了一些管理的人手,但因为缺少管理城镇这方面的人才,因此导致整个南洋镇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最突出的,就是原来很好的治安开始恶化,打架斗殴甚至是偷盗抢劫的事开始多了起来。

不过这种治安问题在前段时间忽然一下子绝迹了,这主要是因为在镇子里面忽然出现了一个锦衣卫千户所,马亮和吴石带领的一百多个锦衣卫天天在镇子上巡逻,帮着南洋商会管理镇子,结果在这些凶神恶煞的锦衣卫打击下,再也没有人敢在镇子上闹事,治安更是大幅度提升,甚至一度超出原来治安最好时的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周重也感到十分意外,本来马亮这些锦衣卫是住在南洋商会驻地的旁边,每天就是吃吃睡睡,要么是平时的操练,周重觉得自己不能白养着这些人,刚好南洋镇这边缺人,所以他就把马亮这些锦衣卫调来了,没想到效果竟然出奇的好,现在不但南洋镇的治安好了,而且锦衣卫还负责对镇子上的商铺、小贩收税,这样一来,商会也就多了一条收入,虽然不算很多,但至少能让养活这些锦衣卫的收支相平,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

周重今天接到纳德教士的通知,说是已经造好了一门试验用的火炮,今天就打算试放一下火炮,于是就请他前来参观,周重高兴之下来没吃早饭就跑来了,结果发现纳德教士他们还正在准备,估计最快也要到中午才行,所以他干脆跑来锦衣卫千户所吃早饭。

千户所虽然刚刚建立没多长时间,但这里却已经成为整个南洋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周围的街道上也是热闹无比,大清早就汇聚了各种各样的商贩,但唯独没有卖早餐,这是因为千户所里有专门的食堂,而且周重给锦衣卫定的伙食标准也很好,根本没有人愿意出来花钱吃外面的东西。

周生带着旺财等跟班进到千户所后,遇到他的锦衣卫纷纷向他行礼,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大部分的锦衣卫都已经认识了他,周重也能叫上来不少锦衣卫的名字,再加上他又对这些锦衣卫十分优待,因此很多锦衣卫都对他很是客气。

等到周重来到千户所里的食堂,结果发现马亮和吴石等几个锦衣卫军官坐在一起正准备吃早饭,当下他也笑着走过去与众人打了个招呼坐下来,一边与他们聊天一边等着旺财等人则去帮着打早饭。

不过还没等周重与马亮他们聊上几句,却见一个身穿青色长裙的年轻美貌妇人端着个盘子,上面放着不少早饭,然后一脸温柔的放在马亮身边,惹得周围的吴石等人都是一脸的羡慕。

刚开始时周重并没有认出来,直到这个女子微笑之时露出里面乌黑的牙齿,这才让他忽然想起来,原来这个女子就是马亮从自己那里要来的倭女,不过没想到这个倭女洗干净了脸,然后穿上大明女子的服饰,看起来倒也十分漂亮,可惜就是牙齿太黑了,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变白?

“公子,您那里还有没有倭女,什么时候给我们每人送一个?”这时一个锦衣卫校尉一脸讨好的对周重问道。

“对啊,公子您什么时候再搞些倭女,我们不奢求像马嫂子这么漂亮,只要是一般的就行,当然最好牙齿能白一点。”这时人高马大的吴石也紧跟着开口道,他们刚见到马亮带回来的倭女时,都纷纷讥笑马亮重口味,但当马亮让倭女洗干净脸,然后穿上大明女子的衣服后,立刻就让吴石这些人后悔了,特别是这个倭女温柔无比,马亮在家里几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下更让他们眼红无比,现在终于忍不住拉下脸向周重讨要了。

不过还没等周重说话,旁边正在被倭女伺候着喝粥的马亮却是哈哈一笑道:“你们这帮小子现在知道眼红了,早告诉你们倭女温柔体贴,可是你们这帮人却不识好人心,反而说我口味重,现在后悔去吧!”

听到马亮的嘲讽,吴石这帮人是纷纷怒骂不已,他们都是一帮粗人,平时打打骂骂的惯了,周重对这种情况也早已习惯,当下笑呵呵等到吴石和马亮等人骂的差不多了,这才开口道:“吴石兄弟你们也不要眼红马百户,前段时间我已经买了些年轻女子,而且这次不但有倭女,还有朝鲜女子,你们想要的话,就得给我努力干活,把南洋镇的治安和税收都搞好了,到时谁的功劳大,我就让他第一个挑!”

听到周重的许诺,这下吴石他们也不再争了,纷纷拍着胸脯让周重放心,有他们在,南洋镇的治安肯定差不了。等到吃过早饭后,周重又在千户所里呆到快要中午时,这才离开去观看纳德教士的第一次试炮。

第一百八十八章 试射佛郎机炮

在纳德教士的指导下,双屿港的第一门火炮终于铸造完成,今天就要准备试炮了,不过铸炮的作坊虽然在南洋镇,但试炮的地方却不能在这里,一是地方太小,二来也太危险,毕竟连纳德教士都不敢保证这门火炮能成功。

另外周重试炮的时候并不是一个人去的,而是把吴石和马亮都给带去了,说起来私铸火炮可是大罪,周重无论如何也该瞒着锦衣卫,不过双屿港本来就这么大,他试炮的声音一响,整个港口差不多都能听到,根本就瞒不住,而且之前他已经用言语试探过吴山,结果对方很直接的告诉他,若是别人肯定会引起朝廷的猜疑,但是周重却不用担心,只要他铸造的这些火炮不运回大明境内,那么就没有问题。

也正是有了吴山的保证,再加上也根本无法隐瞒,所以周重干脆十分大方的把火炮作坊亮了出来,而且让他没想到是,吴石与马亮在京城时竟然接触过火炮,听到周重这里的火炮竟然是佛郎机人所造时,也都十分感兴趣,当下非要跟着来看一看与大明的火炮有何不同。

试炮的地点是在南洋镇东边的一处小山谷里,这里人迹罕至,两边又有山崖阻隔,这样火炮的声音传出去也会变小许多,不至于惊扰到普通人。

当周重和马亮等人赶到这座山谷时,纳德教士正带着几个参与铸造火炮的工匠对火炮进行最后的调整,周重他们也就没有上前打扰,而是站在一边打量着眼前的火炮。

“公子,这个佛郎机人造的火炮怎么如此奇特,与咱们大明的火炮看起来完全不同,不过倒是轻便了许多。”还没等周重看明白火炮的结构,旁边的马亮却率先开口道,他有个兄弟在禁军中的神机营当差,神机营则是大明专门的火器部队,因此他对火炮和火枪都不陌生,因此这才看了不一会,就发现眼前的火炮与大明火炮之间的差别。

周重这时也终于把整个火炮上上下下打量了几遍,然后又看了看火炮周围摆放的几个零件,虽然他不懂火炮,但却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几百年的见识,因此很快就搞清楚了整个火炮的运作原理,同时也明白了这个火炮与大明火炮的区别之处。

简单来说,周重眼前的这个佛郎机炮其实是个后装滑膛炮,而大明的火炮却是最原始的前装滑膛炮,两者的结构上自然有着巨大的区别。

比如大明火炮最重要的就是一根炮管,然后上面有火门,用的时候把炮弹和火药放到炮管里,火炮的射速很慢。但是周重眼前的这个佛郎机炮的结构却要复杂许多,整个火炮是由炮管、炮腹和子炮组成,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

相比大明的火炮,后装的佛郎机炮炮管较薄,口径较小,重量也就轻了许多,当然威力也相对差一些,不过这种火炮实现了定装弹药,一门火炮备有多个子炮,用的时候可以连续发射,射速比普通的前装火炮快上数倍,而且子炮同样也是铁铸的,发射时承担了火药爆炸的压力,减少了炮腹的损坏,就算是子炮损坏了也可以立刻用其它的子炮替换,提高了火炮的寿命和可操作性。

对于眼前这种佛郎机炮,周重在后世的历史书上看到过,不过据他所知,这种火炮好像是在万历年间才被引进,而且大明一般称其为子母炮,这种火炮使用起来比较安全,关键是不容易炸膛,这对于铁质很差的大明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因此在明朝中后期时,这种子母炮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与红夷大炮一起成为大明军队最常用的火炮。

周重等了不一会儿,纳德教士终于和工匠们调整好了火炮,然后只见他走到周重面前躬身行礼道:“尊敬的公子,火炮已经调试完毕,随时都可以发射,现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这个火炮的结构!”

周重听到这里点了点头,虽然他对这个佛郎机炮的结构十分熟悉,但是身边的马亮和吴石等人却还不清楚,周重已经计划将这种佛郎机炮做为礼物送给正德皇帝,现在让马亮和吴石了解一下这种火炮,日后也好为自己做个证明。

接下来只见纳德教士指着佛郎机炮讲解了一下火炮的结构,基本上和周重知道的差不多,整个火炮三个部分分别铸造,最后才组成一个完整的火炮。马亮等人却对眼前这个奇特的火炮很感兴趣,甚至还询问纳德教士几个问题,最后又迫不急待的催促纳德教士快点试射。

周重也很想看看这门刚刚试制成功的火炮威力如何,纳德教士看到他点头后,立刻拿起火炮旁边的子炮,然后将其装入火炮的炮腹之中,然后又将一根极长的火药引线在火门里放好,这才让周重等人退后。

因为这次试谢连纳德教士都没有把握,甚至很可能会引起炸膛,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周重他们全都退到几十步外,这里有一个临时建造的土墙,十分的厚实,就算是火炮炸膛也不会伤到土墙后面的人。

等到周重他们全都在土墙后面藏好后,独自呆在火炮旁边的纳德教士立刻点燃引线,然后扔下火把撒腿跑了过来,就在他刚在土墙后面藏好,就听不远处的火炮发出“轰~”的一声响,当周重从土墙后面伸出头来时,却发现整个火炮已经被硝烟包围起来,根本看不到火炮的情形。

“怎么样,成功了没有?”周重这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的观看火炮的射击,自然不知道火炮是否成功,因此他立刻对身边的纳德教士追问道。

只见纳德教士伸着头看着火炮射击的方向,然后又扭头看了看被硝烟包围的火炮,当下有些奇怪的道:“启禀周公子,听火炮射击的声音应该是成功了,但我却没看到炮弹落到预期的落点,这就有些奇怪了!”

纳德教士说着站起来,第一个向火炮走去,周重他们也想看看是怎么回事,当下也全都跟上,这时硝烟也散的差不多了,当周重他们走到火炮前才发现,整个火炮表面看起来完好无损,并没有发生事先他们担心的炸膛问题,这让所有人都是松了口气,无论火炮试射是否成功,至少这门火炮本身还是十分坚固的。

不过相比周重的乐观,纳德教士却是眉头紧皱,只见他走到火炮前将里面的子炮取出来仔细的看了看,然后又观察了一下炮管的炮口,甚至在等到炮管冷却之后,伸手在炮管的两头分别摸了几下。

看到纳德教士的表现,周重也很是担心的问道:“纳德教士,火炮也是好好的,而且炮弹也射出去了,这样看来火炮的试射还是很成功的吧?”

听到周重的话,纳德教士却是哭笑不得的道:“周公子,火炮是一种武器,我们需要把炮弹射到我们需要它的地方去,而不仅仅只是射出去就行了。”

周重其实也明白纳德教士说的这些,只不过他对第一次试射本来就不抱太大的希望,在他看来,只要这次能把炮弹安全的射出去,那么这次试射也就成功了,至于有什么其它的问题可以放在以后再想办法解决,不过现在看来,纳德教士对这第一次的试射期望远比他要高的多。

当下纳德教士和其它几工匠对火炮又认真的做了一次检查,这时跑出去寻找炮弹的人也终于回来了,同时也把打出去的炮弹扛回来了,这枚试射的炮弹只射出去两百多步,远小于纳德教士估计的一里到三里之间的射程,难怪他没看到炮弹落到预估的落点。

纳德教士这时也对火炮检查完了,只见他有些沮丧的走到周重面前道:“启禀周公子,这次试射失败了,炮弹虽然成功的谢了出去,但是射程却是极短,而且没什么威力,结果我们的检查发现,是子炮与炮管之间的衔接处有问题,出现了漏气等问题,结果炮弹出膛的速度没有达到预期,射程自然也就短了许多。”

听到纳德教士的解释,以及看到对方和几个工匠都是垂头丧气的样子,周重却是笑着安慰道:“纳德教士你们也不必太过灰心,虽然这次试射在你们看来失败了,但却已经达到我预先的期望,毕竟这只是我们试制的第一门火炮的第一次试射,只要能把炮弹射出去,我就已经很满意了,至于出现的问题,你们已经知道了原因,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了,我相信你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这个问题!”

周重边说上面的话,边走上前拍了拍纳德教士和几个工匠的肩膀,这是一种对人信任的表现。纳德教士等人听到周重安慰的话后,脸色果然好看了许多,当下向周重保证,他们在一个月内,肯定会解决这次发现的问题,争取早日将火炮投入实用。

第一百八十九章 归来的欧洲工匠

双屿港南方百里外的海面上,一支由十几艘大船组成的船队正在浩浩荡荡的向双屿港的方向赶来,在这支船队每艘船最高的桅杆上,都挂着一面白色的三角形旗子,上面写着两个“南洋”两个大字,海上走货的人看到这面旗子,立刻就会知道这是双屿港霸主之一南洋商会的船队,一般人根本不敢招惹,甚至就连那些无法无天的职业海盗,看到南洋商会的船队也要三思而行,若非有必胜的把握,他们也轻易不敢对南洋商会的船队下手。

这支船队是周重继任南洋商会会长之后,第五趟发往南洋的船队,整个船队其实并不都是南洋商会的船,真正属于南洋商会的船其实只有两艘,剩下的十几艘全都是都是双屿港中小商会提供的船只,这些中小商会经过南洋商会的考察合格后,不但获得了与其它货主合作走私的资格,同时也能打着南洋商会的旗号,与南洋商会的船只组成船队出海,这样船队的规模大了,出海的安全性也高多了。

这支船队已经出海几个月了,之所以到现在才回来,主要是因为他们这次的航程很远,他们第一站先是到了满剌加,也就是马六甲城,去年葡萄牙人企图占领马六甲城,结果被当地的苏丹带着军队打退,虽然那场冲突不是很大,但却引起马六甲人的警惕,同时也增加了来往船只的税收,这也严重影响到马六甲城的商贸,幸好今年马六甲城又解除了警戒,税收也降低到原来的水平,因此趁着这个机会,南洋商会组织了这批货物,在马六甲城抛售了一部分,结果是大赚了一笑。

这支船队在马六甲城交易了一段时间后,带着剩下的货物穿过马六甲海峡,然后来到了锡兰,也就是后世的斯里兰卡,当年郑和下西洋时,就曾在这里停留过。这支船队在斯里兰卡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将这里做为一个基地,分批到达印度的东西海岸将船上的货物交易出去。

说起来这段时间印度的西海岸十分热闹,葡萄牙人的到来侵犯了穆斯林商人的利益,两边现在正打的热闹,不过葡萄牙人利用当地小国林立,而且彼此敌对的关系,已经联合当地一个小国在印度西海岸建立了港口,与穆斯林商人的争斗也处于上风之中,可谓是风光无限,南洋商会运来的大明货物大多也被葡萄牙人高价收走。

也就在这支船队的交易期间,很少有人注意到随船队而来的竟然有一位天主教神父,这位神父也就是受周重所托,前来招收各种工匠到双屿港的若望神父。

若望神父虽然是西班牙人,西班牙与葡萄牙两国之间也是矛盾不断,不过那只是世俗之间的争斗,对于天主教会来说,宗教根本是没有国界的,这也是相当一部分欧洲人的共识,所以若望神父打着天主教会的招牌,在葡萄牙建立的港口中来去自如,甚至还帮南洋商会的船队解决了一些交易上的麻烦。

当然若望神父也没忘周重交给他的任务,这段时间他在葡萄牙人港口里接触到不少欧洲的工匠,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葡萄牙本国的人,另外还有一些其它国家的人,据他估计,印度西海岸的欧洲人已经将近有两千人,在这些人中自然有不少周重需要的种类工匠,当然这些工匠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工作,很多并不愿意跟着若望神父冒险前往未知的大明。

不过有混的好的就有混的差的,也有一些在这里过的不如意的人,他们听到若望神父可以带他们到达富饶的大明,而且还被若望神父许下高额的报酬,这使得很多人都十分心动,毕竟在这个时代敢从欧洲跑来印度,说好听点是这些人具有冒险精神,说难听点就是一帮赌徒,他们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和前途做赌注,希望可以在海外发笔横财,然后风风光光的回到欧洲。

也正是这些人的赌徒特质,使得他们对于马可波罗书中描述的,那个遍地都是黄金的中原地区充满了无限的幻想,再加上若望神父略带着夸张的描述,所以很快就让他招到不少周重需要的工匠,等到船队的货物卖光,并且装满了印度当地特产的货物后,这些欧洲工匠也一起上了船,然后经过一段漫长的旅行后,终于到达了大明的海域,而且马上就要到双屿港了。

船队中间属于南洋商会的一艘大船上,若望神父站在船头看着北方的海面,虽然现在还看不到双屿港,但他的心却早已经飞到了那里,确切的说是飞到了他走之前,在双屿港设计建造的教堂之中,当时他离开时,整个教堂就已经开始建造,现在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教堂也应该建好了,这可是天主教在大明领土上的第一座教堂,日后他的名字必定会载入史册!

想到这里,若望神父的心情也不禁激动起来,现在他恨不得立刻就赶到双屿港,将自己带来的欧洲工匠安置下来,然后在自己的主持下,带着这些工匠们在大明的领土上做第一次礼拜,有了这些人做引导,说不定很快就能发展出一些大明的天主信徒,日后说不定整个大明教区的主教都是自己的。

就在若望神父畅想着自己日后的风光时,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个稳重的男子声音说道:“若望神父,听说我们马上就要到大明了,同时也要见到这次雇佣我们的那个年轻富商了,只是不知道你答应给我的报酬他是否会同意?”

听到这个男子的声音,只见若望神父转过头笑着看了看对方,然后很礼貌的道:“奇拉瓦先生,这个你放心好了,你是欧洲一流的造船大师,这也正是周公子最需要的人材,只要你愿意为周公子工作十年,为他设计出欧洲最流行的海船,到时周公子肯定愿意将一船的瓷器送给你做为报酬,到时你将这些瓷器运到欧洲,绝对可以一举成为欧洲有名的大富豪!”

只见被若望神父称为奇拉瓦先生的男子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身材矮壮,一头浓密的棕色卷发,碧蓝的眼睛高挺的鼻子,有着典型的罗马人血统,身上的衣服虽然有些破旧,但却十分干净,而且用料也比较考察,看的出来,这位名叫奇拉瓦的中年人以前应该是个有地位有身份的人,这点也可以从若望神父与他说话时表现出来的尊敬体现出来。

奇拉瓦先生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若望神父如此保证了,不过他在听过之后,脸上担心的神色并没有减少,反而露出一种忧心忡忡的样子,若仅仅只有他自己,奇拉瓦还不至于如此担心,但他却是船上唯一带着家眷上船的人,除了他之外,他的妻子和女儿也在船上。

说起来这位奇拉瓦可以算是若望神父此行的最大收获,因为对方是周重最需要的造船人材,而且奇拉瓦对造船十分精通,就算在整个欧洲的造船界来说,也属于一流的造船大师。

本来以奇拉瓦的地位,他自然不用像那些普通的工匠一样随若望神父冒险来大明,事实上奇拉瓦在印度西海岸的葡萄牙人港口中最大的造船厂工作,报酬也十分的丰厚,甚至为此他还把妻女接到那里,准备在印度度过自己的下半生。

但是哪里都会有不公平的事发生,奇拉瓦有一个十分漂亮的女儿叫茜拉,在整个港口中都十分有名,追求茜拉小姐的年轻人足有上百人,几乎占了整个港口人口的十分之一,但有时候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却并不是件好事,比如茜拉小姐就给她父亲惹来了大麻烦。

事情的经过其实很老套,茜拉小姐应邀参加一个舞会,结果舞会上有个追求过她的年轻人喝醉了,竟然当场对她动手动脚,这让茜拉小姐十分生气,在舞会上怒斥了对方一顿,使得那个年轻男子丢尽了面子,结果后来这个男子恼羞成怒之下,再加上又借着酒劲,竟然半夜翻墙跑到奇拉瓦家里,想要对茜拉小姐实施强暴。

然而幸运的是,茜拉小姐表面上虽然是个淑女,但却极喜欢运动,跟着父亲学习过拳击和击剑,结果那个倒霉的家伙非但没有得手,反而还被茜拉小姐暴打一顿,最后奇拉瓦也赶了过来,刚想和女儿一起将对方制服,但这时对方已经吓破了胆,慌不择路的准备逃跑,却没想到失足从楼房上的窗户上掉了下来,结果一下子摔死了。

本来若是对方是个普通人,奇拉瓦父女自然也就没事了,但是死的那个小子却是刚刚被葡萄牙国王任命为印度总督的弗兰西斯科·德·阿尔梅的侄子,在对方的授意下,法官也已经准备判处奇拉瓦父女有罪,结果刚好这时若望神父听到这个消息,于是就偷偷的找到对方,并用重金引诱奇拉瓦跟着自己去大明。

本来奇拉瓦和女儿就面临着被监禁的局面,现在有了若望神父这个救命草,再加上对方许诺的重利,于是最后奇拉瓦带着一家在若望神父的帮助下逃了出来,然后上了若望神父的船,来到了前途未卜的大明。

第一百九十章 奇拉瓦一家

奇拉瓦一家的遭遇毕竟是少数,像他这样的人才也是可遇可不可求,所以若望神父也只招到他这么一个高级人才,其它的工匠虽然也有各方面的专长,但是与奇拉瓦相比却要差的多,不过这也没关系,周重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造船,毕竟大明经过多年的海禁后,造船技术退步了许多,当年郑和的宝船现在根本没有人会造,只能吸收欧洲的造船技术,希望可以让大明的造船业重要焕发出活力。

若望神父虽然并不清楚周重的苦心,但是他却知道周重对造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