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走私大明-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装力量。当然光有人还不行,船上必须还有武器,那些普通的刀剑当然不成问题,但是一般的武装商船上必须还要有其它的大型武器,其中最理想的当然是火炮,不过大明对火器的管制很严,所以走私船队之中能装备火炮的极少,大部分都是从沿海千户所里淘汰出来的旧炮,至于铸造火炮的工匠,整个双屿港都找不出来一个。
听完周重对自己描述的美好场景,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也都是露出一种心动的表情,若是真的像周重所说,他们能够在双屿港这里建造一所教堂,然后有一些欧洲来的信徒经常来教堂做礼拜,等到时常长了之后,肯定能够吸引一些大明人信教,到时他们也就在大明传教的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甚至很可能因此而载入史册!
第一百五十章 招聘欧洲工匠
周重向若望神父描述的美好景象的确打动了他们,虽然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明明知道周重并不仅仅是想帮他们,最主要的还是想要借助他们的力量招揽一些工匠,但是他们并不介意,毕竟这件事对于他们双方来说都有好处,大家各取所需罢了。
也正是如此,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听完周重的话后,两人又低声商量了半天,最后终于同意的点了点头道:“周公子,您的这个传教办法的确比我们要高明的多,虽然有些地方违背了我们的教义,但是为了传播主的荣光,一切都是值得的,所以我们愿意与您合作,帮助南洋商会寻找需要的工匠!”
若望神父在说话之时,特意加重了“合作”这两个字,周重对此也不在意,当下接着又道:“若望神父不愧是多明我会的会长,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做出一些小小的变通也是必须的,只是我想问一下,你们有多大的把握招揽来造船的工匠?”
“这个不成问题,在前几年就已经有不少葡萄人到达了印度等地,其中不少人都懂得一门手艺,想要从中找到懂造船的人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这些人大都怀着到东方发财的美梦,只要我们告诉他们是到传说中的大明来做工,他们肯定是求之不得,毕竟在我们欧洲人看来,大明可是一个遍地都是黄金的富饶之地!”若望神父这时神情很是轻松的道。
周重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现在欧洲经过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后,正处于文艺复兴的前期,这时的欧洲人受到《马可波罗游记》等书籍的影响,对于中原地区抱有无限美好的幻想,在他们看来,中原地区是片文明昌盛的古国,那里人人穿着贵重的丝绸,用着洁白的瓷器,而且国家的军事力量极端强大,可以说是不少欧洲人心目中的天堂。也正是在这种美好幻想的推动下,西班牙和葡萄牙才会不遗余力的想要打通到达大明的航线。
另外周重也知道,幻想再美好也不可能变成事实,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欧洲人的脚步遍布世界,但中原地区却在固步自封,而且当欧洲人看清中原地区的真面目时,立刻有不少欧洲人在幻想破灭之下,对中原地区报有无限的敌视和鄙视,于是后来就出现了欧洲列强入侵中国,导致了中国近百的屈辱史。
想到这里,周重也不禁叹了口气,不过他紧接着笑着站起身,对着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道:“好,事情就这么定了,接下来我会派人和你们商量一下我们需要哪些工匠,以及这些工匠的待遇问题,只要你们能够把人招回来,我立刻让人在双屿港兴建大明的第一座教堂!”
听到周重如此承诺,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也都是露出了兴奋的表情,不过这时纳德教士忽然开口道:“周公子,其实我在做教士之前,曾经做过很多工作,也懂得不少的技术,您看这样好不好,我现在把我的技术贡献出来,然后让若望神父一个人去招人,而您现在就帮我们建造教堂,这样等到若望神父把人招来了,教堂也差不多可以投入使用了!”
听到纳德教士的建议,周重也很感兴趣,他发现这个不太喜欢说话的教士还真是自己的幸运星,之前送给自己辣椒种子,现在竟然还懂不少技术,只是不知道纳德教士懂的东西会不会对自己有用?
想到这里,周重就让纳德教士将他懂的东西讲了一遍,结果周重发现对方竟然也是个苦命人,从小就没有了父母,为了养活自己,纳德教士做为理发师、铁匠、鞋匠、农夫等等,甚至他之前还参加过雇佣军,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里,他才去了美洲呆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更是差点死在那里。
当周重听到纳德教士做为铁匠,而且还做过雇佣军时,心中不禁一动,当下开口问道:“纳德教士,现在我们商会除了船只之外,最需要的就是武器,不知道你会不会靠火枪或火炮?”
听到周重要造火枪和火炮,纳德教士也是一愣,不过他还是十分诚实的回答道:“火枪我倒是会造,以前做铁匠时,我们曾经被征调进军队中制造武器,不过那时我主要负责制造火枪,对于火炮的制造我虽然知道一些,但却没有真正参与过,而且火炮的铸造也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完成的。”
听到对方只会造火枪,周重也不禁有些失望,现在的火枪最多也就是火绳枪,在船上使用时并不是很方便,甚至还不如冷兵器可靠,他现在最需要的是能够威胁船只安全的火炮,可惜纳德教士虽然懂一些,但却没有实际的经验。
不过周重很快就从失望中醒悟过来,同时暗骂自己太贪心,纳德教士能够懂得火炮的铸造原理,已经是十分难得了,大不了自己多投入些时间和财物,另外让若望神父多留意一下这方面的人才,相信肯定有一天能够把火炮造出来。
想到这里,周重立刻同意了纳德教士的话,让他这几天把铸造火炮的流程研究一下,自己会给他准备几个助手,到时会全力协助他铸造火炮。当然周重也同意立刻开始教堂的建造,这让若望神父欣喜若狂,熬夜将教堂的图纸画了出来。几天之后,教堂的筹划工作终于完成了,这时刚好有一批船队要去南洋,于是若望神父搭乘着这支船队离开了双屿港。
南洋商会居住聚集区南面新建了一座作坊,里面不时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用问就知道这里是一片打铁铺子,南洋商会也的确是对外宣称这座铁铺是用来给商会之中打造兵器的,毕竟海上使用的兵器很容易损坏,光靠购买实在不划算。
不过这座打铁铺在建造之初时,就受到周重的重视,而且在铺子的中心位置,则是一片相对封闭的区域,除了一些相关的工匠外,其它人是严禁进出的,这里就是周重划出来给纳德教士研究火炮的区域。
今天周重还是和往常一样,大清早起来后就直接离开了住处,然后径直来到这座刚刚建成的铁铺。随着商会势力的扩充,周重觉得有必要增加商会的武装力量,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持商会的超然地位,在遇到变故之时,也能更好的应对。
只见周重带着旺财几个跟班来到铁铺之后,外面那些打铁的师傅见到周重,都是频频的与他打招呼,这些铁匠很多都是军户出身,主要为军队打造兵器,手艺都十分不错,可惜他们的田地全都被上头的军官侵吞了,在老家实在活不下去,所以就铤而走险的逃到海外,结果受到了周重的重用,以他们现在的待遇,一个人就能养活一大家子,因此他们都是对周重十分的感激。
对于这些铁匠,周重也很是重视,笑着他们打过招呼,遇到几个认识的人,还会问一下对方在商会中过的怎么样,这种收买人心的手段虽然低级,但却很有效,至少周重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这么做的,而这也让他在商会中赢得了平易近人、没有架子的赞誉。另外周重也不担心这样做会失去上位者的威严,之前他刚接手商会时,就一连灭掉两个中型商会,甚至还在众人面前亲手砍掉了全罗商会几个重要人物的脑袋,这也让不少人对他都十分敬畏,暗地里甚至有人称他为“灭门公子”。
穿过铁铺的外围,在中心位置则是一片独立的区域,四围用高大的土墙围着,唯一进出的大门前还有守卫把守,一般人根本进不去,当然周重是个例外。
进到这片独立区域后,映入周重眼帘的则是一座高大的炼铁炉,只是现在并没有点火,纳德教士和几个炼铁师傅打扮的人正围着炼铁炉指指点点,也不知道在讨论什么?
和外面的铁匠不同,现在纳德身边的几人是炼铁师傅,另外还有一帮年轻的小徒弟,这些人全都被调拨到纳德教士手下,打算炼出一种比较好的钢铁。这主要是因为火炮对钢铁的质量要求较高,而周重从市面上找到的钢铁根本无法满足纳德教士的要求,幸好纳德教士懂得炼铁,再加上大明的炼铁技术,所以他建议周重从头做起,先炼出一种符合要求的钢铁来。
其实铸炮的材料最好用铜,因为铜炮比铁炮要轻,而且也比较安全,但是大明的铜价实在太高了,别说周重这样的小财主了,连大明的军队里用的都是笨重的铁炮。另外周重铸炮主要是用在海船上,笨重与否根本不重要,所以从一开始周重就没有考虑过铜炮。
周重看到纳德教士和身边的炼铁师傅讨论的十分激烈,而且好像是纳德教士一个人在和那几个炼铁师傅在争吵,这让周重也不禁有些好奇,当下走过去听了一下,结果却让哑然失笑,没想到他们争论的竟然是这个。
第一百五十一章 焦炭与木炭之争
“不行,火炮使用的钢铁质量要求极高,必须使用木炭来炼铁,这样炼出来的钢铁才符合要求!”只见纳德教士很是认真的道。
“为什么不行,我们炼铁一直都是使用的焦炭,这种燃料火力很猛,很容易就能从矿石中炼出铁来,但要是使用木炭的话,一是价格太贵,二是烧出来的火力比不上焦炭,铁矿石不容易出铁,怎么算都不划算!”对于纳德教士的话,其中一个身材魁梧的炼铁师傅很是不服的道,这个炼铁师傅名姓赵,因为身材魁梧,所以别人都叫他赵铁塔,是这群炼铁师傅里手艺最好的人,同时也是几个汉人工匠的头。
“当然不行,虽然我不知道这种焦炭是怎么炼制的,但却知道它原来是煤,我们欧洲的铁匠早就已经试验过了,用煤炼出来的铁太脆,根本不能用,所以这种焦炭肯定也会对铁质有不好的影响,绝对不能使用!”纳德教士十分固执的道。
纳德教士的话让赵铁塔等几人都十分不服气,他们几代人都是用焦炭炼铁,现在却被这个佛郎机人说焦炭炼出来的铁不行,这简直是对他们手艺的侮辱,刚想再反驳几句时,却被走上来的周重笑着打断道:“赵师傅,你们不必再和纳德教士争辩了,他说的的确没错,你们就按照纳德教士所说,使用木炭炼铁吧!”
看到周重竟然来了,赵铁塔几人立刻向他行礼,他们这些人现在能吃上饱饭,全都要感谢周重,因此赵铁塔等人也不敢再争辩,当下全都点头称是,而这时纳德教士的脸上也露出几分得意,因为他感觉自己的意见受到周重的重视。
其实周重不是不知道焦炭才是炼铁最好的燃料,但是他之所以同意纳德教士的意见舍弃焦炭,主要是因为他知道大明的焦炭大都是土法炼制,很多都不合格,焦炭中含有不少的硫、磷等元素,用这种焦炭炼出来的铁自然质量不好。
说起来以前在唐宋之时,炼铁大部分也是使用的木炭,比如倭国从大唐学习的炼铁技术,打造出来的倭刀就十分锋利,但是随着中原人口的增多,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木炭供应自然就跟不上来,所以在无奈之下,才使用其它燃料,而且中原百姓还十分聪明的把煤炼成焦炭,可惜因为技术不过关,焦炭中含有一些杂质,用焦炭炼出来的钢铁质量也不行,这也是大明的兵器为什么比不上倭刀的最主要原因。
除了炼铁的燃料外,炼铁炉也有许多方面需要修改,纳德教士平时虽然不喜欢说话,但却是个十分严谨的人,做事也务求尽善尽美,所以哪怕有一丝的毛病,他也会要求工匠们做出修改,这让周重有些怀疑对方不是西班牙人,而应该是德意志人。
周重今天难得有空闲,所以就在铁匠铺呆了一上午,中午时还和纳德教士以及炼铁师傅们吃了顿饭,大碗的米饭加新鲜的海鱼,虽然大米的质量不太好,海鱼更是有些腥,但至少管饱,能吃多少就自己盛多少,绝对不能剩饭。
趁着吃饭休息的机会,周重找到蹲在墙角和几个炼铁师傅一起吃饭的赵铁塔,然后笑呵呵的道:“赵师傅,今天让你们使用木炭炼铁,你们有没有什么看法?”
看到周重亲自来找自己,就是为了上午炼铁燃料的事,赵铁塔也是心情激动,放下手中的饭碗向周重抱拳行礼道:“东家,纳德教士在炼铁打铁方面的确懂得不少,有些东西也让我们大开眼界,不过对于炼铁的燃料上,我觉得还是使用焦炭比木炭要划算!”
周重也知道赵铁塔说的都是他的心里话,只可惜因为见识有限,所以无法理解周重舍弃焦炭的原因。想到这里,周重觉得有必要给他们上一堂课,于是就把焦炭和木炭的区别简单的讲了一遍,当然他可没敢讲什么元素,而是尽量用大明这个时代能够理解的语言讲出来。赵铁塔和身边的几个炼铁师傅虽然不认识字,但毕竟和钢铁打了半辈子交道了,因此对于周重讲的那些东西,他们倒也能吃的懂。
“东家,没想到您竟然还懂得炼铁,而且知道的比我们这些炼铁师傅还多,怪不得别人都想读书,读书人就是比我们这些大老粗懂得多!”听完周重的讲述后,其中一个炼铁师傅很是羡慕的道,他们这些人大字不识,对读书人本就有一种天然的敬畏,现在听到周重对炼铁侃侃而谈,自然而然的把功劳归到读书的身上。
周重听后则是笑了笑,他当然不可能告诉对方这是自己从后世带来的知识,不过这时赵铁塔却忽然开口道:“东家,按你所说,焦炭并不是不能炼铁,主要是因为把煤炼成焦炭时,里面还是有一些对铁质有危害的杂质,所以炼出来的铁质量很差,那是不是我们想办法把焦炭里面的杂质都除去,这样炼出来的铁就不比木炭炼出的铁质量差?”
对于赵铁塔这个问题,周重则是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道:“这是当然,焦炭燃烧的温度要比木炭高很多,若是能把里面的杂质去掉,炼出来的钢铁非但不比木炭炼出的钢铁质量差,甚至还会强上许多,再加上焦炭的价格也比木炭要低,自然还是使用焦炭划算!”
“嘿!那就简单了,东家我看不如这样,我们在帮纳德教士的同时,也研究一下如何炼制出更好的焦炭,若是真的能炼出不比木炭差的焦炭,商会也能省下一大笔钱!”只见赵铁塔一拍大腿,很是兴奋的道,其它几个炼铁师傅也都是纷纷点头赞同。
“你……你们还懂得怎么炼焦?”周重听到这里也很是惊讶的道,他请赵铁塔这几人来主要是看重他们的炼铁才能,根本没想过这些人竟然还会其它的技术。
看到周重惊讶的样子,赵铁塔却是摸着后脑勺和几个炼铁师傅笑了起来,接着开口说道:“东家看您说的,炼铁的哪能不会炼焦?我们炼铁使用的焦炭全都是自己动手炼的,以前我们还不知道焦炭还有这么多的讲究,不过现在知道了也不晚,我们回去琢磨一下,看能不能把焦炭炼的更好一些。”
周重这时才终于想起来,自己现在是位于大明朝,虽然这个时代的社会分工已经十分明确,但毕竟无法与后世相比,一些比较近的工种都没有分离开来,比如炼铁使用的焦炭,一般很人有人会去买,大都是炼铁师傅自己搭个土窑炼焦,毕竟这样可以节省不少钱。
想到这里,周重也是精神一振,若是真的能提高炼焦的技术,这绝对是个划时代的改革:“好,赵师傅和几位既然愿意研究炼焦的技术,我身为会长,自然也不能让大家白出力气,这样吧,我以商会的名义出一千两白银,只要你们能够炼出合格的焦炭,那么这一千银就是你们的了!”
周重说到这里怕赵铁塔这几人不相信,于是招手叫来旺财,让他给自己准备笔墨,白纸黑字写下了两张奖励文书,然后自己亲自签上名,把其中一份交给赵铁塔道:“这份赵师傅你收着,若是你们研究出焦炭我不出钱,你们可以用这份文书向我讨债!”
“这……这可千万使不得!”赵铁塔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在他们看来,自己这些人都是商会里的人,给商会出力也都是应该的,而且奖钱也就算了,但是周重竟然把这件事写成文书就实在让他有些震惊了。
周重也知道自己这样的做法在赵铁匠他们看来,可能会有些想不通,不过这却能够让他们完全信任自己的承诺,因此无论赵铁塔等人再怎么推辞,周重还是坚持要让他们收下文书,最后对方拗不过他,只好由赵铁塔伸出颤抖的双手接过文书放在怀里。
不过周重虽然知道炼制焦炭的意义重大,但现在对于他来说,火炮才是自己急需的,因此接下来他也没忘告诫赵铁塔,让他们这段时间先帮纳德教士用木炭炼铁,等到炼出合适的炮用钢铁时,才能开始焦炭的研究,这点赵铁塔他们也知道,所以也都是同意的点了点头。
吃过午饭后,周重又在铁铺里呆了一个多时辰,本来他是想看一下纳德教士是如何炼铁的,说不定他有些地方可以提出一些意见,但是看纳德教士的样子,估计光是炼铁的炉子就要经过几天的修改,根本不可能升火,所以最后周重索性也就先离开了。
离开铁匠铺的周重先是去了码头一趟,看着船只往来不停的北港,周重也很是满意,相比他第一次来北港时,这里已经繁华了数倍,相信在自己的带领下,北港只会更加兴盛。接下来周重又来到北港茶楼,打算在这里消磨一下时间,不过就在他刚到这里时,却接到两个让他惊喜万分的消息!
第一百五十二章 刘谨倒台
“少爷,王老爷已经派人回来了,他现在已经官复原职,因为一些事情要回来处理,所以现在他已经离开京城,正在向松江府赶来,最迟在下个月就能到达松江。”又黑又丑的富贵躬身向坐在交易中心亭子中的周重禀报道。
听到这个好消息的周重也禁不住一下子从石凳上站了起来,然后在亭子里来回走动几趟,这才很是兴奋的道:“很好,你们要一直关注王伯父的动向,等到他快要到达松江时告诉我,到时我要亲自去迎接!”
富贵听后也是答应一声,然后又向周重禀报了第二件事,这件事对于周重来说也是个好消息,那就是刘谨终于倒台了,王伦再也不必担心被刘谨算计了。
刘谨倒台的消息看似十分突然,但事实上的确如此,正德五年的刘谨正处于人生的顶峰,整个朝堂都由他的党羽把持,可以说无人敢违抗他的命令,甚至在他倒下之前,几乎没有人想过刘谨会在突然之间倒下,但最后他却的确就这样忽然之间倒台,大批刘谨的党羽被清算。不过一些有心人却发现,刘谨倒台的经过却处处都透着诡异。
宁夏的安化王叛乱后,杨一清和张永奉命带着大军平叛,不过他们的大军还没到达宁夏,杨一清的老部下仇钺就已经平定了叛乱,如此一来,杨一清和张永等到的任务就由平叛变成了安抚地方,以及处理叛乱留下的一系列后事。
也正是在宁夏安抚地方的这段时间里,杨一清这个外臣和张永这个内臣有了交集,最后更不知为何竟然勾结在一起,准备齐心协力搬到刘谨,不过这正是刘谨倒台的第一个诡异之处。
杨一清以文臣统御大军,本身就是个性格刚烈之人,而且还做过大明的都御史,对八虎中人向来都看不惯,再加上他与张永之前也没有什么交情,两人几乎可以说是第一次见面,但也正是在两人初次相识之下,竟然商议起除掉刘谨这种天大的事,史书上虽然做了解释,但却指明是杨一清和张永自发的联合在一起,根本没有其它人参与,可是这种解释于情于理都无法让人信服。
初次见面的两人商议除掉刘谨的事在情理上说不通,不过因为杨一清和张永两人却是死咬住不松口,而且史书上也是这么记载的,所以这个疑问恐怕没有人能够解答。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就更诡异了,杨一清和张永在安抚过宁夏地方后,他们手下的大军都是从各地征调而来,本来这时也该解散了,让这些各地的军队回转自己的驻地。但事实上杨一清和张永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带着大军再次回到北京,而且他们回京的日期本来是刘谨亲自定的,但是最后杨一清和张永却忽然提前回到京城。
提前回到京城的杨一清和张永把安化王等俘虏献给正德皇帝,同时还有这次平叛过程中有功之人的名册,但是也就在这时,杨一清忽然开口,把安化王叛乱的原因全都归到刘谨身上,并且列出刘谨的十几条大罪,最严重的一条竟然是刘谨有不臣之心,想要造反自己做皇帝,天知道刘谨身为一个太监做皇帝干什么?
本来像杨一清和张永这样没凭没据的弹劾刘谨,而且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匆忙,按说应该是不可能搬倒刘谨的,毕竟再怎么说刘谨现在大权在握,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牵扯到大明政局的稳定,再加上刘谨又深受正德皇帝的信任,所以若没有确凿的证据,正德皇帝是不可能轻易动刘谨的。
但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正德皇帝好像忽然之间对刘谨不再信任一般,竟然真的被杨一清和张永两人的话说动,他先是以自己的名义召见八虎,然后为张永归来庆功,但是在宴会之后,正德皇帝忽然下令将刘谨囚禁在宫内,同时命张永亲自去查抄刘谨的家。
刘谨家中被抄可以说将整件事情推上了高潮,同时也是处处都透着诡异,因为在查抄刘谨府的过程中,朝野内外忽然出现了许多关于刘谨谋反的传闻,同时在刘谨的府上,也发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甲胃武器和通往宫内的通道,甚至还发现了刘谨谋反的“铁证”,那就是一套龙袍,以及刘谨日常所用的扇子中藏有利刃,据说这是他准备刺杀正德皇帝的凶器。
除了刘谨之外,像孙聪、张彩等刘谨的党羽也全都被捕入狱,而且这些人在锦衣的召狱之中受尽折磨,很快就有许多人亲口承认刘谨谋反的事实,这下人证也终于有了,刘谨谋反几乎已经被定死了,再也没有翻案的可能。
刘谨的倒台和当初他上位一样,全都是迅猛异常,几乎是在很多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一切就已经成为定局,刘谨和他的党羽已经被押入大牢,李东阳正式成为内阁首辅,之前那些被刘谨迫害的官员也陆续得到平反,至于刘谨之前对朝政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无论好坏全都被抹除,丝毫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
对于刘谨的倒台,周重开始时还是十分高兴的,毕竟这意味着他不用再担心王伦再受到刘谨的迫害,不过很快他又想到一个问题,却让他又不禁皱紧眉头。
刘谨倒台了,之前一直被刘谨压制的谢迁肯定可以东山再起,就算是谢迁自己不会再出仕,但他身为南方士林的领袖,又是余姚官员之首,拥有的潜势力可以说十分庞大,如此一来,肯定会对谢家商会和洪家商会也产生相应的影响,甚至说不定还会影响到自己的南洋商会,这种影响有好也有坏,自己需要找个时间好好的筹划一番。
王伦要回来了,周重自然要把这个消息告诉王瑾萱,只是他一想到要去见对方,也不禁感到很是头疼,不过再头疼他也得去亲自把这个消息告诉她,希望这个消息可以让她高兴一些。
想到这里,周重让富贵下去继续去打探消息,他则从亭子中站起来准备离开,不过就在他刚走出没几步时,忽然看到前面有一个熟悉的身影迎面走来,对方这时也看到他了,当下很是惊喜的道:“东家您怎么在这里,这是要准备回去吗?”
看到眼前这个人,周重也很是惊讶,当下开口道:“吴山,你怎么在这里,我听驼叔说你不是被派去管理港口了吗?”
迎面而来的正是多日不见的吴山,上次因为周府失窃的事,使得周重对吴山的真正身份起了怀疑,但毕竟没有任何的证据,所以就把他暂时安排到驼叔手下做事,这样一来即尽到朋友之义,又可以让目光老辣的驼叔帮着观察一下。
不过经过这几个月来的观察,驼叔也没有发现吴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平时也很努力的跟着驼叔学着做事,深得驼叔的喜欢,现在驼叔已经开始真正的培养吴山,让他接手港口的一些管理工作。
听到周重的问话,只见吴山扬了扬手中的一叠文书笑道:“义父他老人家已经把我从港口调回来了,现在开始在交易中心核对托运货主们的货物信息,这不刚把今天的所有货物核对完,正准备回来把货物信息交上来,没想到竟然遇到东家了!”
“义父?你真的拜驼叔为义父了?”周重听到这里很是惊讶的道,驼叔对吴山十分喜欢,再加上两人都姓吴,驼叔又没有儿子,所以最后他也就起了收吴山做义子的心思,之前还请示过周重,而周重觉得这是驼叔的私事,所以一切让他自己拿主意,没想到几日不见,吴山真的成了驼叔的义子。
看到周重吃惊的样子,吴山却有些不好意思的憨笑两声,接着开口道:“义父他老人家对我很好,再加上我也是父母早亡,从来没有人对我这么好过,所以……嘿嘿~”
吴山还是以前那种憨厚的样子,这让周重不禁心中怀疑之前的猜测,若是吴山真的是锦衣卫的话,那他的演技就实在太好了。
接下来周重又询问了一下吴山最近在商会里过的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结果吴山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至于困难更是没有,毕竟有驼叔照顾他,有什么困难也都被驼叔解决了。
最后周重叮嘱吴山这几天多去看一下素娘和徐管家,算算时间,素娘的孩子也快要出生了,不过可能因为怀孕的原因,素娘的脾气变得不太好,这段时间徐管家什么事也没干,就全都在家陪着素娘,但就算是这样还是经常惹素娘不高兴,吴山是素娘的干弟弟,他去探望素娘的话,应该可以让素娘的心情变好一些。
和吴山告别之后,周重这才出了交易中心的大门,带着旺财等几个跟班回到自己的住处,这时已经是黄昏时分,估计王瑾萱现在应该在王姨娘那里吃饭,所以周重进到内宅之后,径直向王姨娘的院子走去。
第一百五十三章 平妻?
周重勾头勾脑的来到王姨娘的院子,这些天他不但躲着王瑾萱,而且连王姨娘和镯儿也都躲着,她们现在也都站在王瑾萱那边,每次见到周重都要数落他一番。当然王姨娘生气归生气,对周重还是十分关心的,好几次让他来家吃饭,但周重却怕见到王瑾萱尴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