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走私大明-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见赶车的是个老仆,周重曾经在王伦身边见过一次,是王家的心腹家人,这个老仆将车停稳后,下了马车向周重和镯儿行了一礼,然后这才从车上拿下一条凳子,低声对里面道:“小姐,码头已经到了,周公子和周小姐正在车前等候!”

“嗯。”随着车厢里一个少女的声音响起,紧接着车厢门打开,一个身穿葱绿色长裙的少女走下车子,因为天色很暗,所以暂时看不清长相,但是从苗条的身段上来看,应该不会太差。

周重本以为对方就是王瑾萱,正想上前行礼,但没想到紧接着车厢里又走出一个身穿白裙的少女,然后在那个绿衣少女的搀扶下走下马车,这时周重才明白过来,原来那个绿衣少女是丫鬟,后面的白衣少女才是王瑾萱。

“瑾萱姐姐!”镯儿看到下来的白衣少女,立刻欢呼一声跑上前去见礼。而那位瑾萱小姐见到镯儿亲自迎接自己,也是十分高兴,欢快的与镯儿聊了几句,不过周重却从她的声音中听出几分疲惫与无力。

“周重见过瑾萱小姐!”这时周重也主动上前行礼,虽然对方是他的未婚妻,但之前却没有见过面,彼此之间的礼数自然也要做周全。

“多谢周世兄援手之恩,小女子在这里代家父谢过了!”看到周重,这位身穿白裙的瑾萱小姐也立刻回礼道,声音干净温柔,让人听着感觉十分舒服。

“瑾萱小姐不必多礼,天色已晚,咱们还是船上谈吧!”这时都已经快二更天了,码头上虽然有些烛火,但大部分都是黑暗一片,再加上天气又比较冷,因此周重才如此说。

“咯咯~,瑾萱姐姐你也真是的,我哥哥不就是你未来的夫君吗,你还和他客气什么?”这时镯儿也开口取笑道,结果让周重和王瑾萱都是脸色大窘,幸好现在天色很暗,使得彼此看不到对方的脸色,这才让两人稍微好过一些。

接下来周重在前面带路,引着王瑾萱和镯儿上到船上,这时王姨娘她们也得到消息,纷纷走出船舱迎接,不过王瑾萱显然没想到船上有这么多人,特别是看到还有白氏姐妹这两个如此美貌的女子时,不禁有些怪异的扭头看了周重一眼。幸好镯儿十分机灵,一直观察着自己这位未来嫂子的表情,看到她脸色不对时,立刻向开瑾萱低声解释了几句,这才让她有些羞赧的低下了头。

等到进了船舱之后,周重这才看清这位瑾萱小姐的真容,只见对方长着一张标准的鹅蛋脸,细眉弯弯琼鼻玉口,大大的眼睛中似有水波流转,看上去说不出的灵动,竟然也是个难得的美女,若是与谢灵芸站在一起,甚至也不差半分。不过现在王瑾萱灵动的眼睛中却有些微红,看样子好像在马车上哭过一般,估计她也是在为自己的父亲担心。

王姨娘见到王瑾萱也是十分高兴,拉着她是嘘寒问暖,朵儿同样歪着脑袋看着这位未来的嫂子,不过她对王瑾萱却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亲近,因为在她的小脑袋瓜里,认为这个大姐姐会把哥哥抢走,所以她不喜欢对方。

王瑾萱不愧是出身于书香门第,一言一行都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对王姨娘和镯儿、朵儿也都是十分亲热,但却又极有分寸,这点倒是和白氏姐妹十分相像,她们身上的气质几乎是如出一辙,估计这也是所有大家闺秀的共同特质,不管她们真正的本性如何,光是这处外在的气质就不是一般女子能够相比的,难怪那么多男人都梦想娶这种女子为妻。

周重在船舱里呆了没一会儿,就被王姨娘和镯儿赶了出来,其实她们倒是想给周重和王瑾萱创造独处的机会,但现在天都已经这么晚了,孤男寡女同处一室实在不太好,更何况王瑾萱还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对这种事更是在意,为了不给王瑾萱留下坏印象,因此只好把周重赶了出来。

被赶出船舱的周重来到甲板上,抬头看了看天空挂着的一轮明月,他也就没有急着回自己的船舱,而是走到一侧的船舷处看着波光粼粼的海面。这时船只已经缓缓的离开了港口,虽然是晚上,但因为今天的月色很好,再加上船工对这一带的海域早就烂熟于心,因此晚上行船也丝毫没有任何问题。

看着今晚漂亮的月色,以及面前平静的海面,周重双手扶着船舷,心中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平静。

现在压在周重心中的有三件事,第一件就是与谢灵芸之间的关系,谢达让自己在一个月内与王家退婚,可是现在王家遇难,无论如何他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提出退婚。第二件事就是便宜老爹周海的神秘身份,以及他的身份可能会给家中带来的麻烦,特别是周海还和锦衣卫扯上关系,这更让周重心中十分的不安。

最后一件就是商会的事,年前他已经与何显这些商会的老主顾商议了入股商会的事,另外还有商会在走私模式上的一些改革,现在商会那边正在紧张的筹备这些事,只要等到订购的船只和训练的人手一到位,立刻就可以进入实施。

周重烦恼的这三件事两件是自己的私事,只有最后一件是公事,但是相比起来,周重对最后一件事最有信心,反而是前两件私事却让他感到头痛无比,第一件事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第二件事却让他无比担心,而且这两件事都让他没有任何解决的办法。

想到这些烦心事,站地甲板上的周重也不禁长叹一声,正想转身回自己的船舱的休息,但没想到身后忽然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当他回头时,却看到一袭长裙的白珺婉走了过来,同时轻声笑道:“周公子怎么不回船舱休息?”

看到白珺婉走到自己身边,周重也就打消了回去的念头,同时开口笑道:“没什么,只是看到今晚月色不错,所以就站在这里欣赏一下月色,顺便想一些心事。”

听到周重如此说,白珺婉也没有追问周重想些什么心事,只见她轻轻的把耳边的秀发抚到耳后,这才开口道:“听说王小姐家中受到阉党诬陷,现在情况十分不妙,所以只能随公子躲到海外,不知公子对这件事怎么看?”

王家的事周重已经告诉了镯儿,以镯儿和白氏姐妹要好的关系,肯定会告诉对方,所以周重听后也不奇怪,只见他双目远眺大海,声音低沉的道:“现在阉党权倾朝野,我只是一个市井小民,朝堂上的事不是我这种人可以管的。”

对于周重如此消极的回答,白珺婉好像并不满意,只见她娥眉轻皱道:“公子身为读书人,自然要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怎么能因为阉党势大就退缩呢?”

周重这时也听出白珺婉语气中对阉党的痛恨,这让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当下开口笑道:“白夫人如此痛恨阉党,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逼着你们姐妹逃离大明的,肯定也是阉党中人,而且能有这样实力的,肯定是阉党之中的重要人物……”

“不是,周公子你也不必猜了,因为你肯定不会猜到的。”周重的话还没有说完,却被白珺婉打断道,而且看对方的样子,似乎很不想提起那个逼着她们姐妹远走高飞的人。

不过很快白珺婉又觉得自己打断周重的话很没有礼貌,只见她满是歉意的对周重笑了笑道:“周公子,我虽然是个女子,但却也懂得盛极而衰的道理,现在阉党的权势已经达到顶点,甚至连皇帝陛下的命令他们都敢篡改,所以我觉得阉党的好日子恐怕也要到头了,不知公子认为小女子的猜想可对?”

周重听到这里先是一愣,因为白珺婉的话倒是提醒了他,若是自己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刘谨好像仅仅在正德的前几年威风了一阵,然后就被一帮大臣给杀了,而且还是以谋反篡位的名义,天知道一个太监怎么会想做皇帝?

想到刘谨之死,周重立刻在脑子中回忆关于刘谨的事,之前他听说王家的事后,脑子一直很乱,根本没想过这件事,现在他仔细一回忆,立刻找到前世看过的一些明史资料,结果竟然让他发现一个十分震惊的事,同时也想到一个或许能够救王伦一命的办法。

第一百一十七章 拖延时间

松江城王伦府上,在送走女儿王瑾萱后,王伦独自坐在书房之中认真查看着往来的信件,这些都是这段时间他与一些官场上的亲朋好友来往的书信,其中有许多机密之事,关系到他能否从这次危机之中脱身,因此不得不认真。

只见王伦将书桌上的信件一一看完,然后认真的给每一封信写了回信,这才躺在椅子上长长的出了口气,脸上却露出几分疲惫颓丧之色。因为从这些好友的书信之中,王伦感觉身上的危机再次加深了几分。

这次要整治王伦的人名叫孙聪,此人时任礼部司务,只是一个从九品的小官,按说只是一个小人物,但这个孙聪却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刘谨的妹夫,而且刘谨只是个太监,对政务不是十分精通,因此很多事情都喜欢与孙聪商量,这也使得孙聪虽然职位很低,但权势却比内阁大臣都要大。

孙聪此人性格狭隘,以前王伦在京城做御史时,曾经与孙聪有过冲突,结果此人一直对王伦记恨在心,后来王伦被贬官,孙聪就是其中最主要的推手,甚至他还主张将王伦抓入狱中杀掉,可惜因为王伦的官声不错,再加上当时与王伦一起贬的人太多,法不责众之下,孙聪也只好任由王伦回乡。

不过孙聪并没有放下对王伦的仇恨,这次刘谨想要整治谢迁,他也趁机向王伦发难,买通传旨的太监假造宫中的记录,诬陷王伦少交了一件官服,并且以此小题大做,说通了刘谨要治王伦的罪。

刘谨虽然对王伦没有什么太大的印象,但经过孙聪的提醒,知道对方是因为弹劾自己而被罢官的,这让他对王伦也没什么好印象,于是也就做了顺水人情,让孙聪放手去做。

幸好王伦之前在朝中为官多年,也积累了不少的人脉,特别是他与内阁大臣李东阳有旧,两人可以说是知交好友,所以对于王伦这件事,李东阳自然是力保王伦,虽然处于下风,但暂时孙聪也不敢拿王伦怎么样。

不过朝中的局势瞬间万变,本来孙聪借着刘谨之势,已经将李东阳压的死死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来持中立态度的内阁首辅焦芳却忽然转变了态度,开始支持孙聪共同对付李东阳,这下使得李东阳是压力大增,同时也让王伦的处境一下子危险起来。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所以王伦才让周重把女儿王瑾萱带走,这样一来,家里就只剩下他自己,就算是被孙聪把罪名扣在自己头上,他也是了无牵挂,大不了把自己这条老命送给对方解气罢了。

考虑到朝中危急的情况,半躺在椅子上的王伦也不禁长叹了口气,前天他才刚刚接到好友李东阳发来的消息,内阁首辅的焦芳已经说动了另两位阁臣,对他的处置决议很快就会决定下来,到时就算是李东阳再怎么反对,恐怕也没什么用。

“阉党误国!阉党误国啊!可叹老夫辅佐大明数十年,最后竟然也落得如此下场,陛下,您的所做所为实在让老臣寒心啊!”最后王伦忽然从椅子上坐起来,怒发冲冠的大骂以刘谨为首的阉党,甚至连正德皇帝也捎带上了,可惜这里只有他一个人,更不可能传到皇帝陛下的耳中。

不过就在王伦大骂阉党之时,忽然书房外面传来一阵轻轻的敲门声,紧接着一个老仆的声音在外面响起道:“老爷,周重周公子派人送来一封书信,说是务必要交到您手上!”

王伦听到周重竟然派人送信来,这让他也是心中奇怪,算算时间,周重应该已经带着自己的女儿瑾萱上了船,怎么会在这个时候送信来?

“进来吧!”王伦虽然心中奇怪,但还是开口吩咐道。紧接着书房的门一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仆双手捧着书信送到王伦的面前,然后又退了出去。

王伦伸手把书信拿起来看了一下,发现的确是周重的笔迹,而且字迹有些潦草,看样子写的十分匆忙。只见王伦把信封撕开,抽出里面的信看了一下,开始时他还不是很在意,但是很快就皱起了眉头,脸上也露出不解的表情。

原来周重在信上只说了一件事,那就是千叮万嘱的告诉王伦,让他发动一切力量为自己拖延时间,只要能够拖延到今年四月底,那么王伦就安全了,再也不会有人找他的麻烦,甚至可能还会有大机遇。

对于周重信上叮嘱自己拖延时间的事,王伦却是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周重在信上也没有太多的解释,只是顺带着提了一句,告诉他今年四月份将一有件大事发生,这件事将会改变许多人的命运,至于到底是什么大事,周重却没有在信中具体解释。

“这……这小子在搞什么鬼?”王伦拿着信百思不得其解,现在刘谨一党权倾朝野,自己就算是想办法拖延时间,最后依然难逃孙聪这种小人的算计,区别只是早死晚死罢了,这对于他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王伦当然不可能想通周重为什么会让他拖延时间,因为按照原来的历史上,刘谨就是在正德五年的四月份伏株的,当时甘肃的安化王谋反,都御史杨一清和八虎之一的张永被派去平定叛乱,结果军队还没走到那里,叛乱就已经被平息了。

不过安化王叛乱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影响却是极大,因为在杨一清和张永回到朝中复命时,两人结成联盟,忽然在朝堂上历数刘谨的十七条大罪,结果使得正德大惊,派人去捉拿刘谨后抄家,竟然抄出不少谋反的物证,这让正德皇帝大怒,再加上李东阳等人的鼓动,终于让正德皇帝下定决心把刘谨凌迟而死。

这段历史周重在后世的书上看到过,但却一直没怎么在意,所以上次见到王伦时,也没有想到刘谨在四个月后就要被杀,幸好在船上时与白珺婉交谈,这才让他忽然想起这件事,所以匆匆忙忙的写了信,然后派小船回到松江给王伦送信。

王伦虽然正处于绝望之中,但是对于周重提出的这个莫名其妙的拖延时间,却还是有些不太相信,所以一开始也并没有放在心上,甚至在看完信后,就把周重的信扔到一边,并没有打算按周重的话去做。

不过周重也早就知道,以王伦在官场上的阅历,自己要想要仅仅靠一封书信说动他,实在有些不切实际,因此他在将镯儿和王瑾萱等人送到双屿港并做了简单的安排后,立刻再次乘着船回到松江府,准备亲自面见王伦说服他。

“贤侄,你在信中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要让老夫想办法拖延到今年四月?”王伦刚一见到周重,也是立刻开口问道,他虽然没有按照周重的话去做,但也对他信上的那些话十分好奇。

“王伯父,这件事小侄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不过您一定要相信小侄,尽可能的把事情往后拖,只要到了四月份,就一切都可见分晓了!”周重则是一脸严肃的道。他当然不可能告诉王伦自己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熟知这段历史,因此只能一而再的保证自己的办法有效。

不过王伦听后却是摇了摇头道:“周重,不是我不相信你,只是你的这些话实在没有让人信服的理由,现在阉党权倾朝野,刘谨、孙聪这些小人对老夫是怀恨在心,难道到了四月份时,他们就会放过老夫一马吗?”

看到王伦依然不信,周重也是苦笑连连,自己一片好心想要救王伦的性命,但对方却根本不信自己的话,若不是王伦对自己有大恩的话,恐怕他早就一甩袖子离开了。

不过为了报恩,周重还是耐着性子劝解道:“王伯父,这件事我有绝对的把握,而且只需要拖延到四月份,以伯父您在朝中的人脉,想必这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而且就算是小侄猜错了,但对伯父您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多了这四个月的时间,说不定还会有其它的变数,到时伯父能留下有用之身,这样不但是我大明之幸,同时我和瑾萱这些晚辈之幸啊!”

周重为了劝说王伦可谓是苦口婆心,最后不但高捧了一下王伦,同时也把王瑾萱和自己这些晚辈搬了出来,希望能够用亲情打动王伦。

果不其然,王伦听到这里也有些迟疑,本来在他看来,自己这次恐怕是在劫难逃,连内阁之中的李东阳都保不住自己,更何况是别人?既然是在劫难逃,他也就不想再欠别人的人情,甚至心中已经做好了放弃反抗的准备,可是周重的这些话,却让他又燃起几分求生的欲望,若是能有活下去的希望,谁会去愿意死啊?

想到这里,王伦最终点了点头,一脸沧桑的道:“好吧,既然贤侄你如此坚持,那老夫就厚着脸皮再求一求那些知交好友,让他们想办法拖延一下时间,不过四个月还是有些太长了,恐怕到时还是免不了一场牢狱之灾,但愿四个月后,老夫还能活着。”

关于刘谨之死,老鱼查到几个版本,有说他是四月死的,有说他是五月死的,甚至还有八月死的,最后老鱼按照情节需要,选择了四月这个版本,特此在这里说明一下。

第一百一十八章 豹房内的朱厚照

大明北京城已经完全被夜色笼罩,距离西便门不远处的一座府邸内,已过花甲之年的李东阳坐在书房之内,只见他的身材瘦长,皮肤有些黑,相貌也十分普通,看起来丝毫没有任何过人之处,若是第一次见到他的人,恐怕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这个须发花白的老者会是以智谋名动天下的李东阳。

李东阳这时正在专心致志的看着眼前刚刚收到的一封书信,手拿书信的双手指节粗大,看起来根本不像是一双拿笔杆子的手,反而像是拿锄头的手。这主要是和李东阳小时候的生活有关,他父亲虽然也是个饱学之士,但因家中贫困,经常给人家打工,甚至还做过摆渡的船工,李东阳小时候也经常跟着父亲一起干活,因此养出一双指节粗大的手。

书房中除了李东阳外,另外还有一人与他相对而坐,只见这人国字脸,浓眉大眼容貌威严,虽然身穿着文士长袍,但看起来却像个武人。这人名叫杨一清,比李东阳小了近十岁,以前官拜陕甘总督,总领着三镇军务,也算是半个武人,后来晋升为右都御史,也就是王伦的顶头上司,可惜他和王伦一样,对刘谨这些阉党十分讨厌,结果最后也同样被罢官,不过他并没有回老家,而是依然住在京城。

“滨之兄,汝言兄信上怎么说?”杨一清好不容易等到李东阳把手中的信放下,立刻有些急不可耐的问道。汝言是王伦的字,当初王伦任副都御史时,刚好是杨一清的副手,两人不但公事上合作默契,私交也是不错,现在王伦出事,他比任何人都关心。

看完信的李东阳却是露出一种疑惑的表情,这在号称多谋的他身上可是十分少见。接着只见李东阳开口道:“汝言这次的态度十分奇怪,他希望我们能够尽量将事情拖延,最好能一直拖延到四月份,到时他的困局就可以解开了?”

“拖延?”杨一清听到信中的内容也是一愣,紧接着又追问道,“那汝言兄解释过原因没有,为何要我们帮他拖延,他是不是有什么计划?”

李东阳却是缓缓的摇了摇头,眉头紧皱的道:“没有,汝言在信里并没有说什么计划,只是提到这是一个名叫周重的年轻人向他提的建议,而且还保证只要到了四月,就会有一个大变数出现。”

“大变数,什么大变数,汝言是不是糊涂了,光靠拖延时间有什么用,更何况还是一个毛头小子给他出的主意,难不成对方是孔明转世,能掐会算不成?”杨一清显然十分不理解王伦让他们拖延时间的做法,对周重更是有些不以为然。

让杨一清没想到的是,李东阳这时却是诡异的一笑道:“说不定这个周重还真的能掐会算。”〖TXT小说下载:。。〗

“呃?”杨一清看到李东阳的样子吓了一跳,当下开口道,“滨之兄,你怎么也糊涂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年轻人的话,骗骗汝言兄那种老实人也就罢了,怎么连一向号称多智的你也相信那种没凭没据的鬼话?”

对于杨一清的话,李东阳却是哈哈大笑道:“应宁,这个周重可不是什么来历不明的年轻人,他是汝言的准女婿,另外除了这一层的身份外,最近在京城掀起极大风浪的西游记,就是这个周重所著,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竟然能写出西游记这样的奇书,若有人说周重真的能掐会算,那老夫也会相信!”

去年腊月中旬时,西游记前十回的手抄本就从南方流传到京城,立刻在所有读书人中引起巨大的轰动,可以说只要是有读书人的地方,就能听到关于西游记这本书的议论声。

随着西游记这本书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本书的作者周重同样也让不少人牢牢记在心里,特别是对于他十五岁的年纪,更是引起许多人的兴趣,开始时大部分人都不相信周重真的只有十五岁,但是随着南方关于周重的消息传来,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已经知道,原来西游记的确是一个十五岁的神童所写。

西游记本来就是一本神话小说,而周重年仅十五岁就完成了这本恢宏巨著,本身就像是一个神话故事,这也使得书借人名、人借书势,两相呼应之下,更让周重和西游记的大名传遍了整个京师,甚至听说连大明那位不务正业的正德皇帝也在派人寻找全本的西游记。

“原来是他!”杨一清听到周重竟然是西游记的作者时,脸上也露出震惊的表情,他也同样是西游记的书迷,而且已经来来回回的把前十回卸好多遍,可惜一直没能找到下面的内容,心中也很是遗憾,没想到写书的人竟然是老朋友的准女婿。

就在李东阳与杨一清讨论周重与西游记的同时,距离他们不是很远的皇城西苑,大名鼎鼎的豹房就坐落在这里,自从正德二年后,大明的皇帝陛下就从死气沉沉的紫禁城中搬了出来,每日居住在豹房中嬉戏玩闹,偶尔也会在这里处理一些政事,可以说从正德皇帝搬到豹房后,这里就成为大明的真正的政治、军事中心。

这时天色已经很晚了,但是豹房之中却依然是灯火通明,只见一处大殿之上,大明皇帝朱厚照带着一班心腹正在大排筵宴,其中八虎之中的刘谨、张永、谷大用等八人全都在,一群人一边欣赏中间的歌舞,一边大声着聊着天,看起来好不热闹。

朱厚照是个相貌英挺、身材强壮的青年人,今年他刚满二十岁,正处于精力最为旺盛的年纪,虽然白天已经玩乐了一天,但现在丝毫没有任何倦意,依然坐在那里神采飞扬的与刘谨这些心腹说说笑笑。

“刘伴伴,今天可有什么有趣的事发生?”只见年轻的正德皇帝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这才笑着对坐在自己右首边的刘谨问道。

自从搬到豹房后,正德皇帝就彻底自由了,朝中大臣虽然多次进谏,但他表面上答应,实际依然我行我素,后来朝中的大臣索性也就不再管他了,正德更是求之不得,再加上豹房之中吃喝玩乐应有尽有,所以他每天就是呆在豹房里,对于外界的消息也只是通过刘谨这些人传达。

“启禀陛下,今天朝堂上依然是老样子,京城里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若真要说什么有趣的事,那就只有从南方传来的一个消息,陛下一直想要寻找的西游记全本已经刊印成书,很快就要在市面上销售,到时陛下就可以一睹为快了!”只见刘谨站起来十分恭敬的回答道。

刘谨虽然才五十多岁,但因为太监一向都老的比较快,因此现在他看起来头发花白,背部也有些佝偻,若说他有七十岁也有人相信。不过刘谨现在位高权重,在坐的八虎之中又以他为首,因此说话之时自有一股威势。

听到刘谨提起西游记,朱厚照也立刻提起十分的精神,很是兴奋的开口道:“太好了!我正被西游记的那只猴子搔到痒处,可惜只有前面的十回,看着实在不过瘾,等到西游记的全本上市之时,你们立刻给我弄来一套,到时我非要看看这只猴子是不是能把老天捅出个大窟窿来?哈哈哈哈……”

看着大笑中的朱厚照,刘谨等人也都是纷纷陪笑,不过也就在这时,坐在朱厚照的左首边,在八虎之中地位仅次于刘谨的张永忽然站出来,一脸笑嘻嘻的说道:“陛下想看西游记,哪里还用得着等上一段时间,奴婢前些日子派人去了松江,然后找到印刷西游记的书商,已经从那里买了一套西游记的全本,今天下午才刚刚送到,正想请陛下御览!”

张永身体强壮,以前还练过武,可以说是个不学无术的粗人,但是在说到最后时,心中得意之下,竟然还拽了句文,惹得所有人都很是惊讶。

“好!太好了!还是张伴伴想的周到,快让人把书送进来,今天晚上我也要挑灯夜读,让外面的那帮大臣看看,朕也是个勤勉的天子!”只见朱厚照听到西游记的全本已经被张永提前寻来,这让他兴奋的一下子站了起来,对着张永更是连连夸赞。

听到皇帝陛下的夸赞,张永也是高兴的眉开眼笑,别看他们八虎平时威风凛凛,但其实他们手中的权力都是来自于朱厚照,谁与朱厚照的关系更亲密,谁手中的权力也就更大,现在他抢一步把西游记的全本送上,自然更能得到朱厚照的信任。

刘谨看到对面的张永那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却是心中暗恨,他们八虎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彼此之间也有矛盾,比如他就和张永很不对路,上次因为一些矛盾,两人还在朱厚照面前打了一架,而且因为张永身体强健,他还吃了不小的亏,后来虽然经过朱厚照的调解,两人表面合好,但其实关系早已经破裂,张永这次抢先献上西游记,其实就是要与他争宠。

想到这里,刘谨也不禁有些懊悔,自己这段时间太过注意朝堂上的事,反而对皇帝陛下的喜好有些疏忽了,不过现在还来的及,自己要想个办法再次夺得陛下的欢心,绝对不能让张永这个武夫抢了自己的风头!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一百一十九章 开放海禁的真正阻力

正德是个想什么就来什么的性子,在看到张永让人送上来的西游记后,他立刻抓起来就看,也不管众人都正在喝酒。不过刘谨他们也早就习惯了朱厚照的性子,更不敢打搅他,因此一个个坐在那里等着,谁也不敢擅自离开。

可惜朱厚照这个人天生对读书十分排斥,哪怕是他很喜欢西游记的内容,但是看了一会就感觉全身不舒服,当下指着八虎之中的一人道:“大用,你来给我读书,朕看的眼睛疼。”

“奴婢遵命!”谷大用看到朱厚照点名让自己读书,立刻是眉开眼笑走上前拿起书本读了起来,这下惹得刘谨等人是大为不满,其中张永更是狠狠的瞪了谷大用一眼,明明是他把西游记找来的,但读书的差事却落到谷大用身上,白白让他捡了个便宜。

正德坐在那里听着谷大用读书,时不时的还拿起酒杯品一下美酒,眼睛也眯了起来,看起来格外享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