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走私大明-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正德宠信江彬也没什么,毕竟正德身边的宠臣本来就不少,但是这个江彬却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竟然天天向正德夸耀边军的战力无双,远不是京营可比的,结果喜好军事的正德一高兴,竟然要调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的边军入京,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等人的怎么劝都没用,按照周重接到消息的时间来算,估计那四镇边军已经被调到京城了。

对于江彬这个影响了正德一生命运的人,周重自然十分的熟悉,毕竟正德之死也与这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毫不夸张的说,若是没有江彬的话,体格强壮的正德绝对不会在正当壮年时就去世,毕竟像正德这种不喜欢政务,每天吃喝玩乐,没事还喜欢练武强身的皇帝,绝对符合养生之道,最少也能活过五六十岁。

可惜正是因为江彬的影响,正德才刚过三十岁就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南京,正史上说是落水染病而亡,但是以正德强壮的身体,这家伙别说是落水了,就算是冬天下水冬泳都不会有问题,怎么可能因为一次落水就会病死,而且正德死的时候只有江彬等人在身边,甚至连什么时候死的外人都不知道,这里面的疑点简直太多了。

本来按照原来的历史上,江彬应该早在几年前就与正德结识,然后在京城呼风唤雨,力压钱宁成为正德的第一宠臣,不过因为周重的影响,使得江彬失去了进京的机会,周重也就把江彬抛在脑后,以为对方应该不会像历史上那样与正德结识,但没想到历史的惯性竟然如此之大,自己明明已经将大明的历史引入到一条岔路上,但最后依然无法阻止江彬的崛起,而且正德也依然像历史上那样,把边军四镇调入京城,如此一来,江彬也就有了依仗,权势自然是更胜一筹。

想到这里,周重也不禁叹了口气,看到吴山依然小心的站在书房中,当下挥了挥手让他退了下去,毕竟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他需要自己一个人静一静。吴山也知道周重的这个习惯,当下小心的退出书房,并且轻轻的关上门。

周重坐在书桌之后,手指无意识的轻轻敲击着桌面,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性动作。说起来江彬在史书上恶名昭著,不过周重穿越来了之后,发现大明史书上的记载并不能全信,比如像焦芳,虽然这个老头对南方官员十分厌恶,而且也曾经与刘谨联手,但大体上来说,他还是一个忧国忧民之人,做官时也是一名能吏,至少可以做到造福一方,根本不像史书上说的那不堪,甚至连正德也与正史上的记载相去甚远,所以史书上对于江彬的描述,应该也做不得数。

不过史书上对江彬的记载虽然不能算数,但至少有一件事没有说错,那就是江彬得势之后,先是与钱宁争权,结果后来利用宁王造反的机会,一举把钱宁给搞死了,甚至连张永这些鼎鼎大名的八虎,也被江彬所压制,使得江彬成为正德最为亲信的人。

说起来周重虽然是正德的亲兄弟,但他的身份并没有公开,表面上看来,周重也是正德的宠臣,如此一来,周重担心江彬会像对待钱宁一样,卖力在正德面前排挤他,虽然他与正德是亲兄弟,但毕竟他远离京师,与正德几年也见不了一次,如此一来,两人之间的感情仅仅靠着血脉的亲情维护,时间一长,总会有些淡漠,再加上周重手中有财又有人,可以说是大明最具备造反资格的人,万一正德被江彬说动,日后对自己起了疑心,那可就麻烦了。

另外除了对自己安危的担心外,周重也在担心正德,说起来自从正德知道了自己还有个一母同胞的弟弟活在世上后,整个人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以前他觉得自己不可能有子嗣,所以对政务也不怎么上心,反正这个皇位日后也会落入到他那些叔伯家的堂兄弟或侄子手中,所以对他来说,大明的好坏根本无所谓。

但是现在却不同了,周重的出现给了他无限的希望,毕竟再怎么说也是亲兄弟,两人血脉上几乎一质,如此一来,周重的儿子其实和他的儿子没什么两样。也正是因为有周重,所以正德才感觉自己的皇位有了继承人,日后从自己亲兄弟那里过继一个孩子做太子就是了,万一自己早死,大不了将皇位传给周重也行。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正德才会一改之前的荒唐,慢慢的开始把注意力放在朝政上,比如番薯、玉米这两种高产作物的推广,对周重海外布局的支持,以及军校的开办等等,这些都是正德为改变大明现状做出的努力。

不过正德虽然在慢慢的发生变化,但从性格上来分析,他依然是个缺乏自制力的人,平时依然喜欢玩乐,经不起任何诱惑,而且正德极重感情,很容易被身边亲近的人所左右,也正是因为正德的这种性格,所以他身边的宠臣一旦得势,很容易就会成为把持朝政的权臣。

现在江彬就已经成为正德身边最为亲近的臣子,据吴山得到的消息,现在正德与江彬经常同进同出,两人都是穿着同样的铠甲,一般人看到他们,根本分不出哪个是皇帝,哪个是江彬。另外江彬为了迎合正德,暗中搜刮了不少美女送到豹房,结果这使得正德再次恢复了原来的那种荒唐模样,现在虽然偶尔还是会过问一下朝政,但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勤快了。

想到这里,周重也不禁叹了口气,本来正德都已经在慢慢改正了,可惜他又遇到江彬这个损友,结果自己之前起到的作用现在全都白费了,而且若是再任由江彬这么下去,恐怕历史上那个荒唐的正德皇帝会再次出现,历史也会走到原来的轨道上。

除此之外,周重还在担心着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正德现在已经把宣府等四镇的边军调入京城,按照时间来算,历史上正德出走宣府的事情也快要发生了,据说正德出走的原因就是因为江彬告诉正德,宣府那边的乐工之中有许多美女,结果正德屁颠屁颠的跑过去了,于是在那里遇到了刘良女,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李凤姐,只是不知道李凤姐长的什么样子,竟然能够成为正德最为宠爱的女人?

第四百四十二章 要入京吗?

边军入京,朝中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周重自然不能把消息捂住,当下他立刻赶往总督府,同时也让人把焦芳和王守仁等官员召集到府中,并且把这个消息通报了一遍,结果府中的官员大都是痛骂江彬蒙蔽圣上,甚至当场表明自己要写奏折弹劾江彬。

对于这些官员的反应,周重并不感觉意外,他最关心的是焦芳、王守仁和张彩三人的反应,所以他从一开始就在观察着对方,结果他让他失望的是,焦芳和张彩听到江彬引边军入京的消息后,仅仅只是一愣,然后脸上就恢复如常,王守仁倒是露出一丝气恼之色,但也很快止住了怒气,低下头露出沉思之色,看样子他是在思考边军入京带来的影响。

周重等到下面的各级官员把胸中的怒气发泄的差不多时,这才让众人都散去,不过他自己却来到总督府中的书房等人,因为他知道,焦芳三人肯定会来找自己的。

果然,不一会的功夫,焦芳三人就陆续来到周重的书房,而且他们彼此看到对方也没有什么惊讶的表情,毕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焦大人,你对宣府那一带的情况应该比我们了解,现在边军被调入京,会不会对边疆造成什么影响?”周重第一个对焦芳问道,这也是他担心的问题之一,毕竟蒙古人和辽东的女真人都不是什么善茬,现在边军被调走这么多,周重最担心大明的边疆出问题。

只见焦芳听到周重的问题后,低头沉思了片刻,这才开口回答道:“大人请放心,这次从宣府等四镇虽然调集了四万边军,不过这四镇留守的边军依然还有数万,而且那里边民强悍,若是加紧时间招募兵丁的话,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再加上去年时鞑靼小王子被宣府的大军打的大败,导致蒙古人元气大伤,今年应该没有力气南下,等到明年之时,我大明的边军应该可以恢复过来!”

“不错,总督大人不必为边疆之事烦恼,随着朝廷对火器的重视,现在火炮和火枪已经开始慢慢的装备到边军之中,使得边军的战斗力大增,比如上次的宣府大败鞑靼小王子,火器就从中出力不少,所以哪怕现在边军被抽调了一部分,但以蒙古人的兵力,就算是南下也只会吃亏!”王守仁这时也开口道,他在兵部干了多年,对于军事方面的事情最有发言权。

“只要边疆没事就好!”周重听到焦芳和王守仁都做出相同的判断,这才放下心来,无论正德和江彬再怎么胡闹,只要没有危及到大明朝廷的安危,那一切都还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大人,现在不是考虑边疆的时候,这个江彬来势汹汹,竟然能够把锦衣卫的都指挥使钱宁都给压制下去,如此一来,下官担心此人会对大人下手。”这时张彩忽然一脸担忧的开口道,他一身的富贵全都系于周重的身上,自然不希望看到周重失势,至于什么边疆是否安全的事,在看来根本不值一提。

虽然王守仁和焦芳对张彩不顾边疆的话很是反感,不过他们也知道,现在大明在海外能够打下如此大的局面,与周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而周重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大的能量,除了四海总督这个职位外,最重要的还是皇帝陛下的宠信,若是没有正德对周重的信任,恐怕现在的四海总督早就不知道被朝堂上的重臣弹劾成什么样子了。

也正是想到这一点,所以焦芳和王守仁也都是露出沉思之色,片刻之后,焦芳忽然神色一动,抬头刚想说些什么,不过他刚张开嘴巴,却忽然又是一惊,当下扭头看了一下张彩,结果发现对方眼睛似闭非闭,正在暗中打量他与王守仁,这让焦芳不禁心中气恼,幸亏他的反应够快,否则就落入到张彩的圈套之中了。

对于焦芳和张彩的动作,周重都是看在眼里,这让他也立刻明白过来,这两人肯定对他有什么建议,只是因为自己不知道的原因,使得这两人斗起了心眼,竟然谁都不敢主动讲出来,这让他是又气又恼。

不过周重很快就知道焦芳和张彩想说什么了,因为王守仁已经替他们讲了出来,只见王守仁向周重行了一礼道:“总督大人,现在江彬气焰嚣张,虽然总督大人不在京城,但毕竟深受陛下信任,而江彬想要完全蒙蔽陛下,就肯定会对大人进行污蔑,若是大人不早做准备的话,恐怕日后真的会被江彬生出事端!”

“哦,那不知伯安兄觉得我该如何准备?”周重也是追问道,他现在对江彬的事也感觉十分的棘手,毕竟此人结识正德,又调边军入京,可以说羽翼已成,再加上他这里距离京城又实在太远了,平时连正德的面都见不到,更别说与江彬争锋了。

听到周重的问话,焦芳和张彩都是低下了头,而王守仁却是挺直了胸膛道:“大人,现在南洋已定,三大舰队也已经组建大半,剩下的也只需要时间来完善,有了这三大舰队,我大明在南洋等地就拥有足够的兵力,哪怕葡萄牙人再次前来,恐怕也只会败的更惨。另外倭国的石见与江户也已经平定,倭国内部征战不休,谁也没胆子敢与我们大明做对,所以总督大人在倭国的布局也不必担心安全的问题。”

说到这里时,只见王守仁长吸了口气,然后一脸正容的道:“换句话说,我大明在海外的布局几乎已经完成,接下来就需要时间慢慢的消化了,那么如此一来,四海总督这个职位也就不需要大人亲自坐镇了,所以下官认为,大人应该打算一下到京城担任官职的事情了!”

周重听完王守仁的话,开始先是一愣,紧接着他就明白了焦芳与张彩刚才为何都不愿意说这件事了,毕竟是周重一手把四海总督府打造成现在的这副模样,而周重的权势也同样来自于总督府,再加上他在大海上的影响力,可以说只要周重担任着四海总督一职,那么他就相当于大海之王,就连朝廷都拿他没办法,所以从常理上推断,周重肯定不会愿意放弃总督的职位,毕竟哪怕是去京城做内阁首辅,却也不及四海总督来的自在。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焦芳和张彩虽然都想到了让周重调任去京城,但却不肯开口,因为在他们看来,周重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这件事,毕竟没有谁会放弃自己好不容易才打下来的基业,现在周重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但若是他放弃总督的职位去京城任职,那就相当于之前的努力全都给别人做嫁衣了。

不过相比焦芳和张彩,王守仁却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因为在他看来,周重不是一个好权重利的人,甚至王守仁觉得周重好像对名利二字并不放在心上,只是心中牵扯着大明的百姓,所以才会辛辛苦苦的在海外布局,为的就是解决大明现在的困局。另外王守仁为人方正,遇到事情就事论事,他觉得现在总督府的各方面都已经走上正轨,周重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已经很小了,与其让周重浪费时间继续担任总督,还不如让周重想办法调任到京城,这样说不定能为大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只见周重听完王守仁的话却是沉默下来,他倒不是舍不得四海总督这个职位,而是在考虑着自己的身份,毕竟他不是普通的官员,而是正德的亲弟弟,当初正德之所以让他继续担任四海总督一职,就是因为被周重说动,觉得与其让周重恢复本来的身份,还不如继续以四海总督的身份为大明做些事情,将大明内部出现的一些危机转嫁到海外去。

现在周重这个四海总督能做的都已经做完了,平时的公务自然有王守仁这些人去处置,根本用不到他亲自出面,这也是他这段时间比较悠闲的原因。换句话说,周重已经完成了当初对正德的承诺,若是再这么紧紧抓住总督的职位不放的话,恐怕还会引来正德对自己的猜疑。

不过若是周重放弃四海总督这个职务去京城,恐怕正德会立刻把他的身份诏告天下,宣布他是大明皇室最为尊贵的一位藩王,甚至直接封周重的长子为太子都有可能。只不过按照现在大明的规矩,所有藩王在成年后都只能呆在自己的封地,没有圣旨的话,根本连门都不能出。

如此一来,周重恢复了本来的身份,但他不但不能呆在京城,同时还要把刚刚两岁的儿子送到宫中,由张太后和正德的那位夏皇后一起抚养,虽然周重相信张太后肯定会十分疼爱自己的亲孙子,但是皇宫那里是世间最为污秽的地方,阴谋诡计勾心斗角无所不用其极,周重担心自己的儿子在那种地方长大,恐怕性格也会有所扭曲,甚至说不定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毕竟张太后的两个女儿不就让周海给暗害了吗,甚至连周重也被偷出皇宫,所以从一个父亲的角度考虑,周重也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自己的儿子置身于危险之中。

第四百四十三章 谣言

对于王守仁对周重提议,让他放弃四海总督一职,想办法调到京城任职的事,当时周重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毕竟这件事关系重大,他需要时间认真考虑一下。对此王守仁和焦芳、张彩三人都以为周重是不舍得放弃总督的官位,但他们却不知道,周重根本不在乎现在的位置,而是担心自己恢复了亲王的身份后,会给家中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对于是否进京这件事周重也是一直拿不定主意,回到家中后考虑半天,最后却是发现自己脑中已经乱成一团麻,根本没有任何头绪可言,而且这件事他也不能找外人商量,毕竟连焦芳都不知道他的真正身份。

最后周重实在没有办法了,于是来到瑾萱住的院子,这时都已经是夜间时分,瑾萱刚刚照顾她和周重的大女儿夏夏,以及他们两人的长子载垣睡下,说起来周重是大明的亲王,所以他的名字也必须按照大明皇族的族谱起名,周重的这一辈为“厚”字辈,而他的儿子名字中就必须带个“载”字,而且第三个字中必须有土字,比如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叫载垣,另外一个就叫载圳。

“夫君怎么回来的这么早,往常若是与府中的各位大人议事,可都要三更才能回来?”瑾萱小心的给一双儿女盖好被子,这才轻声问道。

周重先是一脸溺爱的看着熟睡中的儿女,轻轻的在他们额头上吻了一下,这才伸手握住瑾萱白嫩的手指道:“这段时间府中本来没有什么事情,只是今天京中传来一个消息,所以我才召集众人商议一下,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虽然周重说的轻松,不过瑾萱与周重已经成婚多年,对他的脾性再是了解不过,当下只见她微微一笑,接着夫君的手来到外厅,让周重的婢女退下后,这才开口道:“夫君有心事,不妨对瑾萱说出来,虽然瑾萱可能帮不上什么忙,但总归比夫君憋在心里强。”

周重就知道自己瞒不过瑾萱,当下叹了口气,就把今天发生的事情都讲了一遍,特别是王守仁给他的建议,现在让他是左右为难,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所以他想听一听瑾萱的意见,毕竟知道自己真正身份的人,也就只有瑾萱和灵芸了,只是灵芸的功利心比较重,所以这种事周重更喜欢和瑾萱商量。

瑾萱安静的听完周重的讲述,脸上也露出沉思之色,过了好一会儿,这才见她抬起头对周重道:“夫君,本来当初我们成亲之时,瑾萱是不希望夫君入朝为官的,但是后来情势所逼,使得夫君不得不接受朝廷封赏的官职,后来又与陛下相认,如此一来,身份更加不同,日后无论如何都少不了一个亲王身份。”

瑾萱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这才又道:“亲王的身份固然尊贵,甚至咱们的孩子日后还可能继承皇位,按说我也应该知足了,但是不知为何,我总在为咱们一家日后的生活担心,特别是夫君的身份若是诏告天下,那就是我大明的藩王,按例是要呆在封地中不能外出,另外载垣却要留在皇宫中由太后和皇后抚养,一想到要和儿子分开,我这个做娘的就感觉心都要碎了。”

瑾萱说到最后,眼泪也止不住流下来,她不像谢灵芸的功利心那么重,在瑾萱看来,一家人平平安安的生活在一起,比什么功名利禄都要强的多,至于什么亲王不亲王的,她也根本不放在心上,毕竟当初她嫁给周重时,周重还仅仅只是一个身份低下的走私商人。

听到妻子的话,周重也不禁叹了口气,瑾萱的性格其实和他很像,两人都是十分顾家的性子,若是没有其它的事情,他们两人都是宁愿一天到晚呆在家里陪伴儿女,所以瑾萱听到周重要入京的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对自己家中的影响,特别是自己的儿子也要送入宫,虽然日后自己的儿子很可能成为大明的皇帝,但瑾萱依然不愿意与儿子分离。

夫妻二人都想到一块去了,但是很可惜的是,周重的身份却让他们都有些身不由已。本来在前几年看来,周重与正德是兄弟这件事还算是一件好事,至少周重做事不用顾忌太多,反正背后有正德的大力支持,可是现在看来,任何好处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周重现在,就面临着一个选择,要么是继续在上海这里做他的总督,日后很可能引起正德的猜忌,要么就是放下现在的一切,恢复身份去听朝廷的安排。

想到这里,周重也不禁叹了口气,当天晚上他陪着瑾萱说了一晚上的话,到了天快亮时,才好不容易才瑾萱哄睡,相比之下,周重却是一直睁着眼睛直到天亮,等到太阳升起来时,周重忽然做出一个决定。

焦芳昨天晚上也是一晚上没能入睡,年纪大的人本来就睡少,另外他也在考虑周重现在所面临的困局,毕竟他这段时间一直担当着周重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不过他想来想去,最后发现能够解决周重现在所处困局的,就只有入京这一条路可走,只是看昨天周重的样子,他似乎对入京一事思虑重重。

早上起来的焦芳刚刚吃过早饭,正准备去找周重再劝说一下,没想到周重派来的马车却是来接他了,这让焦芳心中一喜,以为周重已经已经想通了,所以才派来找自己前去商量。

当下焦芳乘着马车来到周家大宅,在书房中见到同样精神不佳的周重,当下他也是心中苦笑,看来这位年轻的总督大人昨天晚上也没能休息好。

“焦阁老请坐,大清早把你请来,实在是有重要的事情要与你商量。”周重有些歉意的看了焦芳一眼道,毕竟对方这么大年纪了,周重却还要时不时的劳动人家,心中实在有些过意不去。

“呵呵,大人太客气了,焦某这一把老骨头能够在这最后几年为朝廷做一些事,实在是一件开心之极的事情,人一高兴,甚至感觉这身子骨比在老家里还要结实许多,所以大人不必为此事介怀!”焦芳笑呵呵的道。

周重听到焦芳如此说,当下也是再次客气了几句,接下来忽然只见他语气一转,一脸严肃的道:“焦阁老,今日周某找你前来,其实是有一件事天大的机密想要告诉你,然后请你帮周某参详一下,只是这件事机密之事太过重大,所以还请焦阁老千万不能告诉其它人!”

焦芳本以为周重是来找自己商量进京的事,可没想到周重竟然说要告诉自己什么机密之事,这让他也是有些吃惊,不过最后还是开口道:“总督大人请放心,老夫知道轻重,若是大人不让老夫外传,那老夫就会把这件事带到棺材里去。”

得到焦芳的保证,周重当下叹了口气道:“焦阁老,想必你也知道,我本来只是一介商贾,后来见到陛下后,才忽然得到陛下的重用,只不过对于我为何会忽然得到陛下的重要,外面却有许多的传言,有人说我给陛下带来巨额的财富和许多海外美女,也还有人说我是为陛下寻找长生不老药,甚至还有人胡说八道说我是陛下身边的……”

说到最后周重也是气的满脸通红,甚至他都不想把那个名词说出来,不过这也不怪别人,毕竟正德本身就有毛病,而且不但正德在性取向上有问题,整个大明的士人阶层都有问题,喜好娈童的人可不止一个两个,而是整个士人阶层都喜好此风,甚至还被当做一件雅事,正德身为皇帝也不例外,再加上周重忽然被重用,于是外面的谣言自然也就不好听了。

焦芳自然知道周重想说什么,当下他也有些苦笑,说起来他在大明的大臣中还算是好的,毕竟他不好男风,不过其它人就不同了,比如张彩好色,可不仅仅是好女色,男色他也同样喜欢,另外还有现在的兵部尚书王琼,虽然为官不错,但据说与正德皇帝也有不一般的关系。

“总督大人不必理会外界的那些传言,所谓清者自清,日后世人自然知道,总督大人能够得到陛下的重用,自然是因为总督大人有着过人的才能,比如现在我们总督府在海外的做为,已经为我大明解决了许多难解的问题,那些因海外而发家致富之人,同样也记得总督大人的恩德!”焦芳这时开解道,他以前也有这方面的误会,但是随着对周重的了解,使得他早就明白过来,周重能够做上总督的位置,的确是因为他有着过人的才能,这也说明了皇帝陛下的确有着识人之能。

不过周重听到焦芳的话时,却是轻轻的摇了摇头道:“焦阁老的话对也不对,我之所以能够得到陛下的重用,并不仅仅是因为我的才能打动了陛下,而是有着另外一层原因!”

第四百四十四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

焦芳本以为自己已经十分了解周重了,但是他实在没有想到,周重身上竟然还背负着如此大的一个秘密,眼前这位总督大人其实并不姓周,而是姓朱名厚炜,也就是先帝与太后的次子,皇帝陛下的亲弟弟!

“这……这……”焦芳听到周重亲口讲出他真正的身份后,一时间也是瞠目结舌,对于这则宫廷秘闻,他实在是不知道该做何反应?

周重看到焦芳的样子,以为对方还在怀疑他的身份,当下从自己的书桌下的暗格中抽出一张圣旨,当下只见周重递给焦芳道:“焦阁老,这是皇兄亲笔书写的圣旨,用来证明我的身份,另外母后那里也有一份同样的圣旨,而且据皇兄所说,当年我被贼人偷出皇宫的事,除了宫中的一些人外,李东阳、刘健、谢迁这三个老臣也都知道,而且皇兄在回到京城后,已经将我的身份告诉了李东阳,这也是内阁为何对我总督府一向不怎么过问的原因之一。”

依然在震惊中的焦芳本能的伸手接过圣旨,随手打开看了一下,结果发现的确是正德手书的圣旨,半分也做不假,而且周重既然说连太后和李东东阳都能为他做证,那么周重刚才所讲的也就更加可信了。

想到眼前的周重竟然是正德皇帝唯一的亲弟弟,而且正德又一直没有子嗣,这让焦芳猛然间感到一阵狂喜,若是周重或他的儿子能够继承皇位,那他身为周重身边最为亲近的谋臣,日后很可能再次位列内阁,到时他焦芳也就能东山再起,甚至比以前更加的辉煌。

想到这些,焦芳也感觉心中一片的火热,别看他年纪大了,但是名利心却没有半分的减弱,甚至哪怕他明天就要死了,但只要能够在今天做上一天的内阁首辅,那焦芳也会心甘情愿,只不过以前看来,这只是焦芳的奢望,但是现在因为周重的身份,却让他看到实实在在的希望,同时焦芳也终于明白了当初正德皇帝将他和张彩安排到周重身边的原因,估计很可能是让他们借助周重的身份东山再起。

周重看到焦芳里上那副狂喜的表情,哪里会不明白对方在想些什么,不过这是他早就预料到了,当下也只能无奈的笑了笑,只能等着焦芳自己冷静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焦芳这才终于从激动中清醒过来,当下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周重一眼,当下拱手道:“总督大人勿怪,焦某刚才失态了。”

“呵呵,无妨,周某只所以把这件事告诉阁老,其实是想听一听阁老的意见,毕竟按照我现在的情况,入京倒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入京之后,肯定会被皇兄公开本来的身份,如此一来,我也就成为在大明的藩王,按照大明的律法,就只能去外地就藩,没有征召永世不能入京,如此一来,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江彬得势了!”周重苦笑两声道。

他把自己的身份告诉焦芳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周重现在已经是拿不定主意了,瑾萱也不能给他一个好的建议,相比之下,焦芳在官场上打滚多年,可谓是见多识广,本身又是老奸巨猾之辈,所以周重相信焦芳肯定会给周重一个合理的建议。

焦芳果然没有让周重失望,只见他听完之后沉思片刻,最后忽然轻笑一声道:“总督大人实在是多虑了,按照我大明的律法,藩王的确需要到外地就藩,但是陛下现在的情况特殊,宫中一直没能诞下子嗣,而且又没有其它的兄弟,如此一来,总督大人就是除太后外,陛下身边唯一的亲人,所以只要征得陛下的同意,总督大人日后想要留在京城并不是一件难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