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以后的这些天里,孙纲等人挨个儿回访了其它国家的代表团,向各国政要表示,中国和朝鲜历经两次对日作战,物质和人员方面都损失巨大,战后的重建工作非常重要,希望能够得到各国物质和技术方面的帮助,对此各国的反应都很热烈(美国人为最),纷纷表示愿意鼓励民间来中国和朝鲜投资建设,“帮助中国和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为什么要和他们这么说?我觉得这些洋人好象都没安好心。”金舜姬对孙纲说道,

“说这话的意思有两层,一是向列强表明中国现在没有对外扩张的野心,让他们放松警惕。咱们才好有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和时间;二是中国和朝鲜目前确实面临战后重建的经济困难,如果能够借助一下外国资本,也是不错的。”孙纲对美女学生“循循善诱”地讲解着,她现在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怎么回事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如何让国家在战后重新在废墟上站起来,还是所知甚少。

引进外资,是后世的中国多少年以后才开始实施的,现在的人哪里会想得到?可能还会觉得是“引狼入室”呢。

其实。在这个时代。真正懂得利用这些的人,也并不太多。

几天后的1898年7月31日,历史上被称为“东京和会”地“七方会谈”正式结束,与会各国共同签订了《东京和约》。这个条约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各国共同监督和维护重新建立的日本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二。日本天皇作为日本国家的象征。不再参与国家政治,由世袭地日本德川幕府“定国大将军”执掌国政。

第三,废除日本原来的行政区域,将日本全国划分为六十六个藩国,藩主为世袭,在本藩内享有自治权,治理本藩属地,同时接受德川幕府管理。

第四。日本明治政府海陆军队全部解散。陆军返回各藩后由各藩自行收编留用。并规定陆军总数不能超过十万人,日本海军正式取消。所有地剩余舰船由除美国外地六个参战国瓜分,作为战争赔偿的一部分。

第五,日本向参战六国共计赔偿兵费5800万日元,其中向中国赔偿1500万日元(约合1000万两白银),向朝鲜赔偿600万日元,向英国赔偿1200万日元,向法国赔偿800万日元,向德国赔偿700万日元,向俄国赔偿1000万日元。赔款分三年偿清,首期付款为三分之一,现金偿付不足的部分以实物或“别的恰当方式”补足。

第六,为了保证日本履行条约,并确定各国在日本的势力范围,由各国海陆军队在日本各军事要地(主要是军港)分别驻扎,“帮助维持日本的秩序,并保证日本的安全”,由日本各藩承担驻在国军队的费用。条约规定,英国远东舰队占领横须贺和横滨,俄国太平洋舰队占领佐世保、长崎和室兰,法国远东舰队占领马关、吴和广岛,德国远东舰队占领大阪和八幡滨。日本将对马岛和隐岐岛交由朝鲜管理,将屋久岛和种子岛交由中国管理。

第七,日本承认北海道独立为“虾夷共和国”。

第八,日本各藩全部遵照“门户开放,利益均沾”地原则,对各国开放。

第九,日本承认各国在日本地势力范围和利益,保证“以与友邦敦睦为立国之唯一基础”。

看完了这份长长的条约,孙纲长出了一口气,也不由得为日本赌输了地命运而深深叹息。

如果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不这么急于对外扩张,动不动就“皇国兴废在此一举”,每一次都把国本全都押在了赌桌上,而是走一条相对稳健的道路,是不是就会免于这种“不是瓜分,胜似瓜分”的命运呢?

决定国家地位的,永远是绝对的实力。

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显得无能为力。

《东京和约》公布的那一天,日本陆军大将山县有朋,大山岩,大鸟圭介等一批陆军将领纷纷在家中切腹自尽,孙纲知道后只是冷笑了一声,没有说什么。

这些军国主义的“早期创始人”,早就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现在,日本这个心腹大患已经去掉了,另一个心腹大患俄国,一段时间内还不会马上对中国造成威胁,中国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努力发展国力,争取面对下一次挑战时,能有充分的准备!

这边的事就算告一段落了,在正式签字后,孙纲一行人开始准备回国了。

在回国之前,孙纲私下和英国人商量能不能把英军俘获的日本那几艘巡洋舰给中国(这些船不在条约瓜分之列)一二艘,那些船反正也是英国人淘汰下来给日本人的,英国人自己留着应该没有什么用,可对中国来说,还算是好东西滴。

英国人考虑再三后,同意将其中的一艘大型巡洋舰“河泉”号和另外一艘较小的巡洋舰“龙田”号“赠送”给中国,做为中英两国海军“友好合作”的表示,英国人这回这么大方,可是让孙纲眉开眼笑了好久。

由于英国人同意将杀害明成的凶手交给朝鲜方面处理,孙纲安排“海陵”号装甲巡洋舰护送朝鲜使团及朝鲜国王李熙等王室成员回国,将人犯也一并带回,“至其国公审后处置”,因为日本的高级将领死了这么多,从他们身上可能也揪不出什么政要来了,干脆交给朝鲜人带回去在明成坟头前剐了算了。

可朝鲜人后来居然真的这么干了,就不是他能想到的事了。

“回去后想着我吩咐你的事。”送金舜姬走之前,孙纲私下里对她叮嘱道,“不要让朝鲜王族和外戚势力再掌权了,一定要保证,所有的权力都在我们的人手里。”

孙纲已经得到朝鲜国王的告知,回国后他将认金舜姬为“义女”,册封为“翁主”(怎么听着这么别扭),感谢她对朝鲜王室做出的“贡献”。

说白了,这也是朝鲜国王向孙纲和北洋方面示好的意思,这个什么头衔反正也“惠而不费”,又不花多少钱。

但这样一来,金舜姬在自己国家的政治地位将因此而大大提高,有助于孙纲对朝鲜进行“遥控”,是以孙纲很高兴地向国王陛下表示了“谢意”。

“我明白。”她郑重地点了点头,经历了这一次国际谈判,她比以前要成熟多了。

朝鲜使团乘坐“海陵”号出发回国后,孙纲等一行人乘坐“开远”舰,带着“河泉”号和“龙田”号踏上了归程。

“这一个多月可是收获甚丰,”张荫桓意气风发的对孙纲说道,“自打办理外务以来,数这回痛快,此约一签,十数年和平,总可得也。”

“也不尽然,”罗丰禄说道,“若不趁此数年之和平奋起直追,一旦有事,日本今日之命运,难保不落在我大清身上。”

“所以皇上现在痛下决心,变法图强,”张荫桓说道,“只要我辈扫除积弊,使国家面目一新,国富兵强,列强纵敢来犯,亦难保不碰得头破血流。”

“可要是老康这么个搞法,怕是要出乱子的。”伍廷芳担心地说道,“樵野先生回去后得多多规劝于他才是。”

(二百二十七)美好蓝图

到了十九世纪,东南一带是中国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人口密聚和财富最为集中的地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为什么英国军舰开到了南京江面,清政府就放弃了抵抗,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曾经让学生时代爱好历史的孙纲百思不得其解,等到后来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孙纲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南京当时是南北漕运的枢纽,英国军舰开到了这里,南方的粮食和饷银运不到北方,就等于切断了清廷的大动脉,如果英国军舰就这么一直在这里和清廷耗着的话,用不了多久,大清王朝自己就得崩溃。

万般无奈之下,道光皇帝才忍痛同意了英国人的条件,并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充满苦难和血泪的中国近代史,就从那时候开始。

英国后来将长江流域划为他们的“势力范围”,也是有想控制中国的经济中心的意图的。

现在,孙纲的爱妻马,中国国内最大的“官商资本结合体”的首脑,“雌心勃勃”地将目光瞄向了这里。

由于北洋舰队在战争中捕掠了大量的日本商船在孙纲那里,如何将这些船有效的利用起来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些船除了一部分被孙纲改装成了扫雷舰和运输舰外,按照“常例”,交由马的“北洋商贸集团”下的船运公司作为商船,可目前北方地海路和内河航运都被“北洋商贸集团”垄断了。一时间用不了这么多船,这时,马看好了中国南方的航运事业。

“我派人在海关查过注册记录了,到今年为止,南方的外国船运公司,加上中堂大人的轮胎招商局,还有一些民营的小公司,一共才有不超过100条船在进行运输,市场空间是相当大的。”那天。在枕头边,马对他说道,“咱们现在有了这么多船,人手也够,可以把船运公司的生意开展到那里。南边可比咱们这里富多了,如果那样的话,即使朝廷以后不给你这个船政大臣造船的钱了,我们从南方得到地收益,也足够你再造一整支北洋舰队了。”

“中堂大人不会认为是咱们在和他们抢生意吗?”孙纲一听大喜过望,但又想想了一个问题。不由得问道,

“不会,他们现在正苦于资金周转不灵,无法进一步扩大业务,我们有这么多闲船,正好可以帮他们渡过难关,让他们和咱们合作,”马说道,“船多不碍江,有比着的。才见长进嘛。”

“打仗,卿不如我,作生意,我不如卿,”孙纲听得十分兴奋,立刻就此拍了板。“听你的。就这么着了如果这一步能够成功,那么,他的海军经费问题,应该可以说彻底得到解决了。

甚至,那支未来属于他“自己”的陆军的军费,也将有了着落。

“但是你知道,如果想在那边做生意,没有官府的配合是根本不行的。”马说道。“军情处那里可以给我们想办法,但最好能不让朝廷发觉。在下面做,而且让更多的人参与并支持,将来朝廷就是知道了,法不责众,也没有办法。”

孙纲明白了她的意思,不由得连连点头。

“我记得你和我说过,要把这个以农为本地国家变成以工商为本的国家,”马又补充道,“要是依我现在的经验,眼下就是个机会,航运业可以促进国内的商品交换,带动商业的繁荣,而且为了能让内地更多的货物及时运送到港口城市,不用咱们说,肯定有很多官员和商人会自动把主意打到铁路和公路这块儿的。公路还好说,建设铁路需要钢铁,会自动的促进炼钢工业和矿业的发展。按你说的,这些又都是蝴蝶效应了。”

孙纲听了不由得拍手叫好,她说地一点不错,如果国内有更多的人想从事航运业,会间接的带动造船工业的兴盛,那样的话,说不定还会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速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其实,对现在地中国经济来说,铁路和航运这两项才是最关键地!

铁路和航运的兴盛,可以直接带动国家经济其他各方面的发展,这些,是后世许多国家总结出来的发展经验。

“你上次拟的那个拯救名单里有部分南方官员,他们都愿意帮咱们,但还很不够,四洋提督现在全都出自北洋,不如让他们想想办法,上下联络一下,”马又说道,“提督是一省最高武职,说话很有份量的,让他们出头再好不过了。”

“你说的对,再说了,海军现在虽然是北洋最强,但南方的三支舰队地力量也应该加强,战时可以作为北洋地强助,必要时还可以编成联合舰队作战,”孙纲说道,“他们肯定也会为经费问题发愁,我们可以从这一点上入手,把他们拉进来。”

经过这次著名的“枕边对话”,他们俩后来地工作,就围绕着这个主题开始了。

这回不光是“养蓄私兵”的问题了,而是“上升”到要把国家军队纳入“私人体系”的层面了。

这其实可以说是“不是造反的造反”,或者说叫作“隐性造反”!

只是,四洋提督到现在还蒙在鼓里。

这回,正好可以趁着其他三洋提督来旅顺接收战列舰并悼念牺牲的战友的时候,从国家和个人利益以及私人感情方面“三管齐下”,暗中将四支海军舰队紧密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隐性”军事和经济集团,进而影响全国!

话说回来,经济和军事两方面都可以自己说了算的话,朝廷存不存在,似乎就可以忽略掉了。

到那时,本来对地方的权威和控制就已经下降了很多的清朝中央政府,即使发觉到了这个集团的存在和对自己的威胁,恐怕也会无能为力了。

那时候,自己是不是就可以“变天”了呢?

那个时候的中国,又会以一种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孙纲让自己的这个想法给吓了一大跳。

想得有些远了,至少现在,他自己还没有当“皇帝”或者“总统”什么的心理准备。

还是把眼下的事情先处理好吧。

“北洋船运公司的生意扩展到南方后,在南方所得的收益一部分用作业务周转资金外,大部分将作为海军经费,用来给大伙儿添新舰,我已经让船政局又设计了一种新式的7000吨级大型装甲巡洋舰,如果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局同北洋一起开工,我准备咱们最少每家装备一艘,”孙纲说道,“如果赚的钱够多,一家再添一艘铁甲巨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也许是他构画的这个“美好蓝图”实在是太诱人了,四洋提督全都倒吸了一口冷气,用怪怪的眼神看着他。

坚甲巨炮威风凛凛的战列舰,哪个舰队指挥官不想要是傻子!

有了足够的财力,中国也可以和西方列强一样,拥有一支无比强大的海军!

有强大的海军防卫海疆,中国的经济建设就可以进入一个和平大发展的时期,国力上升后,反过来又可以加大对国防的投入,进入“良性循环”,那样的话,强国,就真的不再是一个梦了!

“手里有了银子,战舰的维修保养和军士的饷银就都不成问题了,还帮助朝廷解决了财力困难的问题,与公与私都有大利。”孙纲说道,

“孙大人一心谋国却拙于谋身,”林国祥笑道,“有了银子我们也不能声张,还是得装穷向朝廷要,不然的话,朝廷好问咱们这银子都是从哪里来的了,说不定还想从咱们手里倒刮一些。”他说这话就等于赞同了孙纲的计划了。

不过,这种话能从林国祥嘴里说出来,证明他这几年提督干得还是很有成绩的,中国的官场,实在是太锻炼人了。

“广东大船太少了,那个7000吨的巡洋舰,我要两艘。”程璧光看了看孙纲,眨了眨眼睛,也狡黠地说道,

“放心好了,”叶祖圭好笑一瞪了他一眼,说道,“少不了你的!”

“一会儿大伙儿去我的船厂看看,这艘新舰我准备近期就开工,我已经给船命名为海昌号,以纪念世昌兄。”孙纲说道,

“好,就这么办!”刘步蟾看着他们,忽然挥了挥拳头,恶狠狠地说道,“到那时候,咱们也可以打出去,向列强证明,敢犯我中国者,虽远必诛!”

(二百二十八)新鱼雷和火炮

刘步蟾的话让大家心中的热血全都跟着沸腾起来!

是啊!当中国海军的四支舰队都有了万吨级的战列舰,将没有哪一个列强敢于再象葺尔小国日本一样,向中国挑战!

那样的中国海军,才是国家和人民真正的钢铁长城!

“国家兴亡,就在吾辈身上!”林国祥也有些激动地说道,

“当趁此千年未有之剧变时,做成一二件经世济民顶天立地之功业,方不负平生所学,众位以为如何?”孙纲激动地对他们说道,“咱们不求千载之后青史留名,有谁记得咱们。咱们只求能亲眼见到国富民强,则一生之愿足矣!”

“有你在,我想,我们会看到的。”刘步蟾微微一笑,向孙纲伸出了手掌,孙纲伸出手和他干干脆脆地击了三下!

嗬!好疼啊!

叶祖圭,林国祥和程璧光看着孙纲微微发红的手和脸上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明白了他们的意思,都笑着伸出手来,恶作剧一样的挨个和孙纲击过。

这件大事,就此定了下来。

他们几个又商议了一下这件事的细节,从“旌忠塔”上下来,孙纲揉着差不多拍肿了的手,领着他们去北洋船政局的造船厂参观。

望着正在建造中的“龙乡”号战列舰的巨大舰体,刘步蟾等人的眼中都露出了羡慕之色,虽然从现在起,中国海军的四支舰队都拥有战列舰了。但看着这种最新式地万吨级巨型战舰,他们心里说不痒痒那是假的。

“再过一阵子就能完工了,希望能赶上今年的海军会操。”孙纲说道,

“真想现在就有啊。”程璧光两眼放光的说道,

“其实江南局和闽局(福州船政局)也都差不多有这个能力,只是他们的船台不够大,要不然,北洋提供给他们技术资料后,咱们就可以同时开工了。”孙纲说道。

“我去看过,江南造船所的船台是不够大,最多只能建500吨级的船,”林国祥点点头说道,“我回去后请张香帅想想办法,让他们加大船台,扩建船坞,争取早日开工建造万吨船,尊夫人的船运分公司,还得早日进驻才好。”

“是啊。我们那里也是等米下锅呢。”程璧光说道,

“台湾丁老大人那里也会替我们想办法的,我去和他说,”刘步蟾笑着对孙纲说道,“先筹之款用于闽局扩建船台船坞,后续地款,恐怕就得靠尊夫人了。”

“放心好了。”孙纲点了点头,船台这件事其实也是他计划当中的一部分,要是福州船政局和江南造船所也拥有了建造万吨巨舰的能力,用不了多久。中国海军的实力就将在远东首屈一指,那时候,恐怕就是列强害怕中国打上门来了!

在孙纲的陪同下,林国祥、刘步蟾和程璧光又参观了北洋船政局的鱼雷工厂,技师和工人们正在试制一种用酒精作燃料的小型发动机驱动的新式钝头长射程鱼雷,定向陀螺仪是根据赵春泽的设想由工人们自己研制出来的。刘步蟾对这种新式鱼雷地雷头是圆的表示惊奇。工程技师杨金怀给他解释了其中的原理,在水中尖头鱼雷和钝头鱼雷的速度其实是一样的,钝形雷头可以加大战斗部装药量,增大鱼雷的威力,如果试制成功,这种鱼雷的最佳发射距离可以达到800码,比原来的黑头鱼雷提高了将近一倍,航速也将达到惊人的40节!而且新鱼雷将基本不受水流的影响。能够准确地击中目标。

“这种新鱼雷弄成了的话我也要啊。”刘步蟾对孙纲说道。在“纪伊海战”中,“经远”舰在有效距离内向日舰“鸟取”连发两枚鱼雷。因为水流的影响,都没有命中,这件事曾经让他大为光火,这次听说新鱼雷可以不受水流的影响,他立刻就跃跃欲试要第一个装备,以“弥补”上回的“遗憾”。

“见者有份,我们都要啊。”叶祖圭笑道,他其实也很想试试这种新鱼雷的效果到底怎么样。“要不你们就多等几天再走,看一下新式鱼雷地试射。”孙纲对他们说道,“反正你们来接舰地官兵水手还得熟悉一下船情,试射成功的话就先带几条走,钱可以回头算。”

“那感情好,呵呵。”林国祥立刻接上了话,替其他人答应了下来。

在鱼雷厂参观完毕,孙纲又领着他们参观了新成立的制炮厂,就建在北洋船政局原来的舰炮试验区附近,这座新工厂是以李鸿章送到德国埃森克虏伯兵工厂留学的学生为技术班底,由法国加纳公司帮助培训的火炮加工和维修人员及李鸿章从江南制造总局调来的部分人员组成,又培养了一些技工,这里本来是专门生产和维修舰炮的,后来在留德学生龚照珑地建议下,开始比照舰炮,参考以前地经验,试制大口径榴弹炮和要塞炮,已经试制出了从45毫米的机关炮到88毫米地榴弹炮等数种型号,现在正在试制的是105毫米的大口径新式榴弹炮。

如果那些清流言官们知道北洋船政大臣又在“不务正业”,异想天开的在以舰炮为基础制造陆战用的榴弹炮和要塞炮,不参他一个“居心叵测,意图不轨”才怪。

他这么做的目的,其实是在为将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做准备。

中国海军目前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可陆军相比于海军,可就差得太远了。

这个时代,在可以灵活机动并拥有强大火力的坦克没有出现之前,“陆战之王”的桂冠,当仁不让的是戴在火炮的头顶上的。

中国本来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炮的国家,火炮的制造和使用一直领先于世界,可是中国人哪里能想到,几百年后,西方列强会用这种中国人发明的武器,重新轰开了中国的国门呢?

远的不说,到明朝的时候,中国的火炮制造和使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明军有的火炮为了提高射击精度甚至装上了瞄准镜!可到了清代,曾经帮助满洲八旗铁骑夺取天下并立下了赫赫战功的火炮不但没有得到发展,而且竟然就此停滞不前了!

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后,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为什么下令清军禁止使用缴获的大量俄军使用的扳击式火枪,后来又说“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断乎不可,此事不准行。”不允许火炮在全国装备,孙纲就曾经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在查阅了大量的史籍后,他才了解到,康熙为什么会明知道西方火炮技术的发展迟早会威胁到中国而就是不肯让中国人去了解和学习了。

说到底,还是那个“防汉”的思想在作怪。

作为上层的少数民族统治阶级,处于人数众多的汉人被统治阶级当中,有一种天然的不安全感,而由汉人发明并掌握着的火炮的使用,使得战争成为平民的职业,(就象恩格斯说的:“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火炮的采用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政治关系起了变革作用。要获得火炮就要有工业和金钱,而这两者都为市民所占有。因此火炮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对付封建贵族的武器。”),康熙曾经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临御多年,每以汉人为难治,以其不能一心之故,国家承平日久,务须安不忘危。”他其实已经意识到西方强大的对手就要来临,但为了“防汉”,只能选择了消极封闭。

由此可见,大清王朝对火炮的认识,远比后人想象的要清醒得多。

清廷对火器的禁用,其实是经过了深谋远虑的。

可时光到了十九世纪末,已经完全接受了汉文化的满人,思想行为上已经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了,还有必要分得“满汉”这么清楚吗?

列强炮火之中,倭寇屠刀之下,还有满汉之分吗?

现在,为了防止侵略,中国人又不得不从头向西方学习现代的火炮技术,用来保卫自己。

为了这个满汉之分,民族之见,中国人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些?

如今的大清陆军,虽然也装备了一定数量的火炮,自己也能够部分生产,但在满清朝廷的“防汉”思想下,火炮这个“陆战之王”,在眼下的中国,注定得不到真正的发展。

(二百二十九)北洋1898式迫击炮

如果说,因为“兵轮不能上陆”,军舰不能开到陆地上,就没法子造反,朝廷对海军还能放心一些的话,那么对于以火炮为主要武器武装起来的陆军,朝廷是绝对不会掉以轻心的。

这也就是孙纲为什么要在海军的“虎皮”底下的研制陆军的各种口径火炮的原因。

即使不能立刻大规模投产,这样也可以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作好技术储备。

陆地战场上的亲身经历告诉他,大口径的榴弹炮在战斗中起的作用非常大,除非是轻过特殊加固专门修筑的水泥复合装甲炮垒,一般的防御工事在它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

各种不同口径的火炮组成的弹幕可以有效的掩护步骑兵进行冲击。

能够快速移动的炮兵部队一样可以实施机动突击,战斗的胜负往往是由交战双方的炮兵“决斗”所决定的。

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在那支“属于自己”的陆军中,建立一支强大的“野战炮兵”!

而大口径的要塞炮,如果配置在由水泥、钢筋和混凝土构成的堡垒中,在目前来说,几乎是坚不可摧的。

虽然旅顺和大连已经构筑了坚固的要塞防线,但孙纲觉得,这些还是不够。

甲午丁酉两役,日军因兵力不足,又缺少重型火炮,都没有能旅顺和大连造成太大的威胁。

可如果换成了拥有强大兵力和火力的俄国人呢?

俄国人擅长修筑坚固的堡垒,炮兵战术的运用也比日军灵活得多,在攻坚作战方面尤其非清军和日军可比。

看似粗鲁的斯拉夫民族在战争方面其实拥有精细的头脑,有些地方甚至不亚于严谨细密的德国人。

从雅克萨战争到现在,清军已经逾二百余年没有同俄军交过手了,时光流逝,昔日能征惯战的八旗铁骑早已雄风不在,而现在的俄军已经今非昔比,“众寡之势已易”,如果中国和俄国再次发生战争。中国军队能否再一次经受住近现代战火地考验,还很不好说。

而且,大清陆军即使有了先进的武器,这个部队的作战意志和对国家的忠诚度,也是个大问题。

这一切问题,都是中国的软肋。需要他这只小小蝴蝶,在下一次可能发生的战争到来之前,全都予以解决。

“江南局现在造地要塞大炮已经和定远的主炮差不多了,三十公分半,吴淞口炮台就装了一门,火力十分凶悍,”林国祥说道,“外国人见了都吓了一跳呢,可惜银子不够,没法子给炮台多装。”

“啊?!我这边最大的克虏伯要塞炮也就二十四公分。”孙纲吃了一惊,没想到江南制造总局的造炮技术就已经如此高超了,他立刻说道,“正好,我这边也要两门用用。”

“这是什么?不是抬杆吧?”刘步蟾指着不远处的一门怪怪的小炮问道,

这门小炮的口径不大,没有轮子和炮架。只有一个细长的两脚支架,斜斜的矗立在那里。炮尾处是一个奇怪的钢制圆盘,显得很是另类和怪异。

孙纲看了后不由得欣慰地一笑,因为自己的关系。这帮“高材生”已经按照他的设计思路,把迫击炮的实物给弄出来了。

据史书上讲,世界上的第一门迫击炮就诞生在旅顺,是在日俄战争时间,为了消灭堑壕中的日军,俄国炮兵大尉尼古拉耶维奇便试着将一种老式的47毫米地海军臼炮改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一种长尾形炮弹,结果消灭了大量日军。取得了很好地战绩。这种在战场上“应急”诞生的火炮。当时被叫作“雷击炮”,被史学界公认是世界上最早的迫击炮。

现在。因为孙纲地关系,历史的进程发生了改变,日俄战争现在好象已经不会再发生了,世界上第一门迫击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