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4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算没白来一趟。”张凌云打了个哈哈,“只是他们要是碰上印度人,下场只怕会很惨。”

“祝那个美女和她的孩子好运吧。”王汉林显然也有同感。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驾机调头向另外一个方向飞去。

那位伫立在公路上的白人妇女默默地注视着两架中国战斗机的离去,拉着孩子的手继续向前走去。

“中国飞机以后也不会向我们开枪吧?”小男孩看着那些咒骂着从壕沟里爬出来的灰头土脸的男人们,天真的向母亲问道,“我们下一次是不是不用躲了?”

“差不多吧。”那位心烦意乱的母亲回答道,“希望会是这样。”

刚刚的激烈战斗和公路上发生的一幕只是印度战役的一个小小的插曲。

5月10日,华军轰炸机出动了2000架次,在印度海岸各登陆正面投弹轰炸,进行长达2小时的火力准备。10时,华军空降集团军各个空降师分乘几千架大小运输机从锡兰岛起飞。华军运输机采取密集队形前进,有赖于对印度洋的天气预报准确,在飞行途中天气状况一直良好。到达印度上空后,由于空降前的轰炸行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只有少数飞机编队遭到英军防空火力的射击,全都按照计划投入战斗中。

华军在登陆印度的空降作战中,共空降了6万余人,还空降了400多门大炮,100余辆轻型突击炮和装甲车。使用运输机两万余架次,滑翔机5000余架次。在战斗中空降兵伤亡约1000余人,大大低于战前的预计。在整个行动中,华军运输机被击落17架。

华军在印度实施的大规模空降作战取得了很大成功,在登陆的最初时间里夺取了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桥梁、海滩通路,破坏了英军海岸防线的稳定性,牵制了英军的预备队,使英军处处陷于被动局面,为华军登陆部队的顺利登陆和以后取得的胜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华军在印度南部地区登陆后,便开始快速向纵深推进,在得知华军登陆之后,兵力不足的英军开始向中部地区撤退,以图收缩防线,节次阻击华军。但由于华军空降集团军行若无事动速度,很多英军撤向印度中部地区的通路都被华军切断,由于英军撤退时携带了大量的白人平民,更迟滞了英军的撤退速度,结果使得大量英军被华军分割歼灭,仅有少数英军逃出生天,到达印度中部地区。

华军在肃清印度南部地区的英军之后,便开始向北推进,并同前来接应的印度解放军会师。在华军占领印度南部地区的行动中,英军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没有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

1944年6月6日,北京,居仁堂,华夏共和国大总统府。

“‘自由印度’临时政府已经准备迁往班加罗尔。”看着坐在躺椅上的年迈的父亲,孙晨硕尽量用简洁的语言向父亲汇报着,以便少占用父亲的休息时间。

孙纲闭着眼睛,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在报告结束后,房间里一时间安静了下来,孙晨硕正打算向父亲告辞,孙纲却忽然问道:“我要你注意的那件事,现在怎么样了?”

听了父亲的问话,孙晨硕先是微微一愣,不过他立刻就明白过来父亲问的是什么,脸上不自觉的现出了一丝奇怪的微笑。

“我本想过些日子再向父亲汇报的。”孙晨硕说道,“但父亲既然问起,我就把现在已经掌握的和父亲简单说说,有荒诞不经的地方,父亲不要奇怪。”

孙纲睁开了眼睛,看着面前的小儿子,微微一笑:“你是在说我的想法荒诞不经是吧?就象秦始皇汉武帝一样,晚年都开始相信这些能让自己长生不老的事?”

“儿子不敢,”孙晨硕也笑了起来,“不过,刚一开始,我的确有父亲刚刚说的这些想法。”

“我都看出来了,”孙纲大笑起来,“你当时就是一副将信将疑的表情。”

“但现在情况似乎有了些变化。”孙晨硕说道,“德国人和苏联人也都在找这个地方。”

“噢。”孙纲止住了笑容,脸上现出了专注的神情。

“这个世界上没有巧合,德国人和苏联人竟然在这一点上取得了一致,肯定是有什么原因的。”孙晨硕说道,“我觉得事情可能不象我以前想的那么简单,关于这件事可能只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所以我决定亲自抓这件事。到现在为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只是‘洞穴’到底在哪里,现在还不知道。”

“说说你已经知道的事。”孙纲说着,又闭上了眼睛。

“德国人早在1928年就开始秘密潜入西藏进行考察,以1940年的探险队规模最大,其领队是一位名叫欧内斯特。谢弗的生物学家——他们进入我国也是以科学考察的名义,尽管我国和德国是盟友,但德国人对西藏的兴趣如此浓厚已经引起了我们在西藏的人的警惕,因此对德国人的行动进行了监视,据西藏方面报告的情况,德国人进入西藏后,受到当地不知情的领主们的热情款待,在领主们的帮助下,他们一共对1000多个藏民和尼泊尔及锡金居民进行了骨骼测试,对这些人的身体特征也进行了详细记录。”孙晨硕说道,“他们测量了很多西藏人头部的尺寸,并将这些人的头发与其他人种的头发样本进行比对;他们还通过被测者眼球的颜色,以此来判断其种族的纯净程度;为了保存数据,他们还用生石膏对十几个藏族人进行了面部和手的翻模,制作了这些人的头部、脸部、耳朵和手的石膏模型。他们研究后还得出结论,认为西藏人身上结合了蒙古人和欧洲人的特征。”

“看上去他们是在进行无害的科学研究,但实际上,从那时起,德国人一直在藏区深入活动,并且打听一个叫‘沙姆巴拉’的地方,据说那里是一处洞穴,里面隐藏着强大的能量,可以使时光倒流,又可以使人刀枪不入,长生不死。”孙晨硕说到这里偷眼看了看父亲的表情,嘴角现出一丝笑意,“据我们的调查,这些德国人都是党卫军成员,直接听命于党卫军首领希姆莱,希姆莱如此痴迷于寻找这个地方,也可能是得到了希特勒先生的命令。”

孙纲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苏联人的情况有些特殊。”孙晨硕说道,“据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苏联人派出探险队的时间比德国人稍晚,但似乎活动更有成效,而且苏联人的探险队直接听命于斯大林本人,据说斯大林的目的是想借此力量使时光倒转,回到战争爆发开始前时候,斯大林想改正此前苏联所犯的一切错误,并使苏联成为这场战争的真正胜利者。”

“这件事虽然荒诞怪异,而且听起来有秦皇汉武求仙药长生不死的味道,但苏德两国如此下力气,咱们华夏当然也不能落后。”孙晨硕的嘴角仍然带着笑意,表明他直到现在,仍然不相信这个什么“沙姆巴拉洞穴”和“时光倒流”“长生不老”的种种传说,“目前这些到咱们华夏境内探险的人都处于军情处的监控之下,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惊动他们。”

孙晨硕没有告诉父亲,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想看看,德国人和苏联人最后到底能够找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作为孙纲比较宠爱的小儿子,孙晨硕当然不知道,他的父亲,能够出现在这个时空,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你做得很好。”孙纲满意地点了点头,“不管这件事听起来如何荒诞,但也许个中隐藏着其它的阴谋,所以你一定要把这件事查清楚。”

“父亲放心。”孙晨硕答道,“这件事情,我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不过,苏联人也许没有机会知道结果了。”孙纲的目光落在了墙上的日历上,“除非斯大林现在就能让时光倒流。”

西伯利亚前线,华夏共和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

华夏共和国陆军总司令蔡锷上将正坐在一张巨幅地图前,仔细地观看着,在地图周围,数名女军官正用长木杆将一个个作工精巧的小模型——它们当中有坦克,大炮,各种各样的飞机,以及很多站立着的小人——摆在地图的各个不同位置上,哪怕是对战役指挥一窍不通的人,仅凭这些小模型所在的位置,就能够看出,一场前所未有的宏大战役即将展开。

此时在地图东西伯利亚的方位上,密密麻麻的排满了小坦克和小火炮,以及各种各样的小飞机,蔡锷的目光注视着地图,突然忍不住剧烈的咳嗽起来。

“后备部队已经陆续就位。”作战处长蒋方震中将有些担忧的看着面色憔悴的蔡锷,说道。

蔡锷费力的点了点头,好容易才止住了咳嗽,一位女军官上前接过蔡锷那带有丝丝血红的白手帕,用另外一方手帕替他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松坡要不回去休息一下吧!”看着蔡锷额头涔涔而下的冷汗,蒋方震关切地说道。给蔡锷擦汗的女军官也轻声劝说着。

蔡锷坚决地摇了摇头,站起身来。

就在今天,伴随着华军在印度的“罗摩”行动的开始,对苏联发动全面反攻的“醒狮”作战计划,也已经悄悄的开始了。

德军自莫斯科兵败之后实力大损,停止了攻势,而苏军也因为伤亡惨重,无力乘胜追击,苏德战场开始呈现出胶着状态,为了打破僵局,希特勒进一步从国内征兵,加强德军的实力的同时,一面向中国告急,要求中国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缓解德军的压力。

由于对苏作战初期,华军在突破斯大林防线后,一直表现不力,战果很少,陆军总司令蔡锷上将一度受到了国内舆论的指责弹劾,甚至于连总参谋长单轲威上将和“大司马史”也挨了不少“清流”的骂。众口铄金之下,体弱多病的蔡锷一度想要退位让贤,甚至于连辞职报告都写好了。华夏共和国大总统孙纲得知后,极力挽留蔡锷,并亲往国会发表演讲,平息了外界的议论。

在接到德国方面的求援要求之后,孙纲郑重向德国方面做出了保证,一定在1944年夏季天气转暖之时,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为了表明兑现诺言的诚意,孙纲同意在进攻开始后,让德国战地记者及观察员前往西伯利亚前线采访。

可能是德国人的求援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有指责的意思刺痛了中国军方,德国观察员们很快便发现,中国这一次不是在开空头支票,而是动了“真怒”。

尽管冬季华军的对苏军事行动并不多,但增援西伯利亚前线的华军却通过铁路源源不断的开到,西伯利亚前线的华军总兵力很快便增加到了令德国人瞠目结舌的500万人。

在集中了庞大的兵力的同时,各种武器装备也大量的运抵西伯利亚前线,到1944年5月,华军在西伯利亚的坦克已经达到了10000余辆,各类装甲车辆为30000余辆,空军和陆军航空兵的各类作战飞机达到了32000架左右。各种作战物资在西伯利亚前线的堆栈、战略储备仓库堆积如山,哪怕是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人,也能感受到即将来临的战争氛围。

~~~~~~~~~~~~~~~~

继续求月票……

第五卷:铁血拒俄复故疆 (一千三百三十四)突击!突击!

经过多日的紧张准备,如今华军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进攻行动即将开始。

当华夏这头猛醒的狮子发出怒吼时,其吼声必当震惊世界!

“我们不用再等了。”蔡锷看了看墙上的日历,又看了看自己腕上的手表,用低沉沙哑的声音说道,“可以开始了,发信号吧。”

听了蔡锷的命令,整个指挥大厅顿时开始忙碌起来,数台大型的电子通讯设备在围座在它们周围的一个个头戴耳机的军官们的操纵下,不断的发出信号,上面的指示灯在不停的闪烁着。蒋方震中将看着这一切,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

为了向苏军展开全面进攻,力量得到大大加强的华军沿鄂毕河流域展开了担任第一梯队的三个集团军群,分别是第一集团军群,第二集团军群和第三集团军群。其中第一集团军群的总兵力为80万人,装备坦克2283辆,各型火炮20725门,飞机1456架,由魏铁成上将指挥;第三集团军群的总兵力为70万人,装备坦克1765辆,各类火炮18252门,飞机1273架,由何宗德上将指挥;第二集团军群总兵力为100万人,装备坦克4264辆,各类火炮30725门,飞机3245架,由张梓忠上将指挥。华军的战略总预备队兵力为100万人。

除此之外,随同华军作战的还有总兵力约150万人的盟国军队,其中由全世界各地流亡白俄和经过改造的苏联红军战俘组成的“俄罗斯解放军”50万人,  3个日本集团军的总兵力为80万人,以及总兵力为20万人的朝鲜集团军,这些军队分别附属于华夏三个主力集团军群。

为了保证各军战役目标的顺利达成,华夏共和国陆军总司令蔡锷上将亲临前线坐镇指挥。

“德军目前正在猛攻苏联北方重镇列宁格勒,”蒋方震对蔡锷说道,“苏军正同德军全力进行争夺,咱们这一回等于帮了他们的大忙,他们应该是没什么话可说了。”

蔡锷听了蒋方震的话,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1944年6月8日,9时20分。

在一处山坡上,张仲甫少校迎风而立,望着山坡下面黑压压一片的坦克,面对这一历史时刻,心里的感受,和远在司令部的蒋方震中将一样激动不已。

此时,华夏共和国第一集团军群第1骑兵集团军第2重骑兵师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

“时间到了,长官。”一位军官跑过来,敬礼后向张仲甫少校报告道,“行动信号收到,已经确认完毕。”

张仲甫少校看了看手表,点了点头,抬起头看了看有些阴暗的天空,在心里默默地数着。

不一会儿,随着3颗红色信号弹划破天空,随着大炮的轰鸣,远处的天际竟然现出了晚霞般的血红色!

张仲甫少校知道,那是集团军的炮群在为进攻进行火力准备。

伴随着重炮的轰鸣,很快,远方的苏军防线便陷入到一片火海之中,张仲甫少校举起了望远镜,看到苏军经过一个冬季加强的防线当中,时不时的爆开一个个巨大的火团,接着便腾起高大的烟柱。

华军的火箭炮群也展开了进攻,无数流星一样的火箭弹飞向天空,挟带着毁灭一切的能量落到苏军的战线上,天空中仿佛在下流星雨,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张仲甫能够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在不住的颤抖,仿佛承受不住这样可怕的打击,要马上裂开一样。

这是人类自有火炮这种武器以来,所能进行的规模最为宏大和最为壮丽的合奏!

3万门火炮(不算迫击炮)进行的合奏震撼了所有的华军官兵,一些将身子探出坦克的指挥官们望着这壮美的景象,一个个面色凝重,紧握拳头,感受着这历史性的一刻。

此时,在另一个方向,安娜斯塔西娅站在一辆“猫熊”式轻骑兵战车里,望着已经变得火红的天空,蓝色的双眸瞪得圆圆的,身子不住的发抖。她紧紧抓住扶手的双手因为过度用力,甚至于有些发白了。

此时,一名来自于德国的战地记者捧着摄像机,正一脸兴奋地记录着这令他终身难忘的一刻。

“妈妈!您没事吧?”孙岩胜拉过母亲的胳膊,握住了母亲的手,他感觉到母亲的手以前从来没有这么用力过。

“我没事……”安娜斯塔西娅回过神来,有些抱歉地看了看儿子和女儿,“只是感觉有些害怕。”

“我也是。”孙悦嘉吐了吐舌头,说道。

“这可能是全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炮击,陛下。”站在安娜斯塔西娅身边不远处的一位胡子拉渣的俄罗斯解放军少将说道,“我从1914年开始,参加过许多次战争,但象这样的炮击场面,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

“我见过咱们华夏海军战列舰队演习时的炮击,不过也不能和眼前的景象相比。”一位女护卫在安娜斯塔西娅身后回答道。

听到了“华夏海军”这个词,安娜斯塔西娅的心里升起了对远在海外指挥华夏海军作战的丈夫孙晨钧的强烈思念,当她突然想到自己的丈夫也可能置身于这样的可怕环境当中,心里又禁不住难过起来。

“时间到了,陛下。”一位神父对安娜斯塔西娅说道。

安娜斯塔西娅忍住了内心的恐惧之意,她镇静地点了点头,和一双儿女下了“猫熊”式轻骑兵战车,和两位峨冠华袍的大胡子神父一起来到了俄罗斯解放军的官兵阵前,当他们的身影一出现,伴随着声声欢呼,处在前排的官兵们率先脱帽,然后一手抚胸单膝跪了下来,很快,仿佛波浪涌动一般,大片大片的人群接二连三的单膝跪了下来。

想到一会儿这些人就将要以自己的名义投入到血与火的战斗中,安娜斯塔西娅的心中不知怎么,感觉到一丝莫名的沉重。

但当她的面前又浮现出已故的父母姐弟的音容笑貌时,她的内心立时变得坚定起来,远处的炮火轰鸣带给她的感觉也不象刚开始那样可怕了。

10时30分。

此时华军的炮击已经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几十万发炮弹落到了苏军的阵地上,已经将那里化成一片火焰和浓烟。

张仲甫少校看了看表,转身下了山坡,跳上了他那辆炮塔上焊接了一根普通钢管假炮的“天狼”指挥坦克。在接到了“突击行动开始”的信号之后,军官们纷纷将身子缩进了“天狼”坦克的炮塔里,将顶盖合上,而张仲甫少校却并没有象他们一样,他站在座椅上,探出了身子,拿起了话筒,下达了战斗命令。

伴随着阵阵坦克履带的“轧轧”声和发动机的轰鸣,成片成片的华军坦克开动了起来,仿佛海浪拍击着海岸一样一波*向前冲去,张仲甫少校望了望周围呼啸着奔驰的一辆辆铁骑,深深吸了一口混有油烟和硝烟味道的空气,看着身边由坦克组成的海洋,感觉到周身的血液都一点点的沸腾起来。

大队的“天狼”坦克冲上一道山坡,然后向下快速冲去,张仲甫望着远处一望无际的俄罗斯广袤平原,举起了望远镜。

此时华军的炮击仍然没有停止,天空中时不时的飞过成群结队的华军轰炸机,张仲甫知道,这些飞机将对苏军的纵深防线实施进一步的轰炸,他现在担心的,不是遭到敌人的阻击,而是很可能会无仗可打。

任凭是钢筋铁骨,也没有人能够在这样的炮击和这种程度的轰炸当中幸免。

很快,张仲甫少校的这种担心便被苏军的炮击打消了。

直到华军坦克展开集团冲锋后20分钟左右,苏军的炮火才试图加入到刚才的“合奏”当中,和气势磅礴地动山摇的华军炮击不同的是,苏军的炮火显得稀稀拉拉十分零落,根本无法对华军构成有效的威胁,而且不一会儿就被华军的炮火和轰炸机压制得没有了声息。

华军坦克快速的前进着,很快,前方出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

一发炮弹呼啸着飞来,在张仲甫少校座车前方不远处爆炸,飞溅起的泥点从天而降,有些溅到了张仲甫少校的军帽上,张仲甫少校骂了一句,放下了望远镜,将身子缩进了坦克的炮塔里,并熟练地合上了顶盖。

张仲甫的座车放慢了前进的速度,身后的多辆华军坦克快速冲了上来,将张仲甫的座车夹在了中间。

作为没有火炮的指挥坦克,本不应该如此的冲锋陷阵的,但多年战火的熏陶使张仲甫不愿意呆在后面指挥作战,而是宁愿和部下一起参加战斗。

此时苏军的炮火开始变得密集起来,但准头仍然很差,张仲甫少校通过观察窗看到一棵大树被苏军射出的炮弹拦腰打断,刚好挡在了他的座车前,只是华军坦克手们对此根本视而不见,而是猛地冲了上去,将断裂的大树狠狠的撞开。

“小心了,前面可能有红毛子们的122毫米自行火炮。”一位坦克手说道。

张仲甫也从刚才苏军的炮击中做出了同样的判断,他全神贯住地看着观察窗,果然,在火光和硝烟中,几辆形状完全不同于苏军常用的T34/76坦克在西伯利亚遭到中国“天狼”式主战坦克的沉重打击,损失惨重而战果寥寥,受德军用来作为坦克紧急替代品大量装备的3号突击炮启发,在朱可夫的建议下,苏联军工人员将大量的T85。于是西伯利亚东线的苏军坦克部队多数装备的是固定战斗室的自行火炮(突击炮),而西线苏德战场的苏军则以炮塔式坦克为主。  与T85有了很多明显的改进,装有一个车长指挥塔(和真实历史有异),车长视野大副改善。固定战斗室工艺简单,可迅速大量装备坦克部队,由于这个重要因素,在T34/76无法相提并论的战术优势,它不仅可在防御中成为核心,也可掩护步兵突击。改进后的…85总重为29吨,成员4人(车长、驾驶、炮手和装填手),装甲厚度车体正面45毫米40度倾斜角,火炮防盾75毫米,武器为一门85毫米51。6倍径炮(在500米距离内可击穿110毫米垂直装甲,1000米距离内可击穿100毫米垂直装甲),1挺7。62毫米DT坦克机枪(位于车顶,学德国3号突击炮的,真实历史中没有)功率500马力,最大公路行程400公里(包括车外油箱),最大公路时速55公里。

此外,为了对付拥有威力强大的88毫米坦克炮的华军“天狼”坦克的威胁,苏联人在原来的KV坦克底盘上安装了一个固定战斗室,配备了1门1931/37式(A122自行火炮能够在远程上击穿华军“天狼”坦克的炮塔正面,苏军终于摆脱了“中国坦克恐惧症”,敢于同华军坦克部队正面交手了。

由于距离的迅速变近,伏击的苏军自行火炮炮击的准确度明显上来了,伴随着一声巨响,张仲甫看到一辆自家坦克起火爆炸了,可能是引起了车内弹药殉爆,这辆坦克的炮塔都被掀翻开来。

“开火!给这些红毛些厉害尝尝!”张仲甫恶狠狠地下令道。

很快,华军坦克纷纷停车开火,树林里一时间火光冲天,华军坦克炮的射击准确度要比苏军高得多,而且数量也多的多,张仲甫在自己的指挥车里看到,那辆…122的装甲防护却根本无法和华军坦克相比,只要被华军坦克击中,基本都是个“一炮死”。

阻击华军的苏联坦克瞬间被打得七零八落,华军坦克在短停开火数轮之后,仍然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向前猛冲,数名全身是火的苏军坦克手从着火的一辆辆…122里爬出来,还没有站稳,便被呼啸着冲上来的华军坦克上演了70码事件,碾成了肉饼。

突然,一辆安装了1门长身管107毫米炮的KV…2重型坦克笨拙地旋转着方形炮塔,瞄准了张仲甫的座车,却突然“轰”的一声爆炸了,巨大的方型炮塔被一下子掀飞,摔出了老远。

“是头‘笨犀牛’,长官。”内部通讯频道里一位坦克手笑着回答道。

张仲甫从车长指挥塔的潜望镜向后望去,看见了一辆  “天狼”坦克的炮口正冒着烟,不由得轻笑了一声。

张仲甫将目光重新集中在了眼前的战况上来,此时苏军感觉到了华军坦克远距离凶狠准确的炮火压力,纷纷开始发动反冲击,同华军坦克展开了近距离拼刺刀式的战斗。两股钢铁洪流迅速绞杀在了一起,汇成了铁与火的奏鸣曲。

“11点钟方向!敌人坦克!开火!”

“打中了!”

“那边又过来一辆!7点钟方向!”

“开火!打偏了!快!再来一发!”

“小心!4点钟方向!发现敌人反坦克炮!打掉他!”

“该死!我们被打中了!”

不远处的一辆KV…85在坦克手们的大呼小叫当中,一下子裹进了火焰和浓烟当中。

“小心!敌人的反坦克步兵!他娘的!”一位炮手咬牙切齿的大叫了起来,操纵坦克并列机枪不断的扫射,张仲甫看到数名拿着粗长的美援“巴祖卡”式火箭筒的苏军步兵一个接一个的被打翻在了地上,然后一辆华军坦克毫不客气的碾了上去。

“他们在这里摆了不少的坦克,看样子这头一天斩获不小啊!”张仲甫自言自语的说着,“只是怕要耽搁时间了。”

情况似乎变得比他想的有利的多,过不多久,枪炮声便渐渐的沉寂下来。

华军坦克仍然在快速前进,看着周围一辆辆被击毁的苏军坦克,以及反坦克炮,张仲甫少校长吁了一口气。

此时,在西伯利亚前线司令部中,蔡锷上将看了看表,目光又落在了地图上。

几位女军官用长木杆推动着地图上的小坦克,将它们推到地图上的一个个位置停下。从地图上看,这些小坦克分成了三个大的集群,而在这些大的集群当中,又分为数个小群,这些坦克群现在都已经分散开来,象一把把尖刀,将苏军的阵线切割开来。

~~~~~~~~~~~~~~~~~

继续求月票……V

第五卷:铁血拒俄复故疆 (一千三百三十五)兵临乌拉尔山

“各军都已按计划顺利实现了突破。”蒋方震对蔡锷说道,“第二集团军群遇到的抵抗较为强烈。”

蔡锷点了点头,“苏军也许会用坦克发动反冲击,”他站了起来,“这是一场坦克对坦克的大战,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苏联的“T…34海”和“自走炮海”,久经战阵的蔡锷认识得还是非常清楚的。

“苏军的防御虽然坚固,但现在缺口已经打开了。”蒋方震说道,“他们的反冲击不会有什么效果。”

“苏联人并不傻,他们会用大纵深来迟滞我们的进攻,消耗我们的力量,等我们力量衰落的时候,再发动反攻,这是他们的一贯打法。”蔡锷的眼睛盯在地图上,此时,根据前线的报告,几位女军官正捧来一盘盘的涂成红色的小坦克,用长木杆放置在地图上,表明敌人的位置和方向。“所以我们这一次的进攻一定要有连续性,要用连续不断的打击粉碎敌人的力量,彻底剥夺他们的反击能力。”

“不错,我们要连续出拳,不给他们以喘息之机。”蒋方震点头表示同意蔡锷的意见,他的目光也落在了地图上,“经过这一个冬天的准备,他们的力量也很强,据情报显示,他们的防御纵深达300公里,共有5道防御阵地,内有数以十万记的掩体和工事,堑壕和交通壕长达数十万公里,不但埋设有数百万枚地雷,其防御地带内还密布配有机枪和火炮的反坦克支撑点,以及大量的坦克部队。对咱们的部队来说,进行这样的连续突击并不是很容易。”

看到蒋方震那对胜利充满期待却又有些忧心忡忡的样子,蔡锷不由得微微一笑。

“苏联人惯于用数量优势来抵消质量上的差距,但这一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咱们华夏占有优势。”蔡锷象是在安慰蒋方震,又象是在对自己说话,“所谓的胜于庙堂之上,其实这场战争的结果,在开始之前就已经决定了,我们无非是在演出一场已然写好剧本的电影罢了。”

“这不是电影,是史诗。”蒋方震面色庄重地说道,“是我华夏民族崛起的史诗。”

德国,柏林。

在柏林的广播电台,一个播音员拿着稿子站在了麦克风前,在窗口后面的操纵员向他打了个手势之后,这个播音员便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