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这一次中国将俄国势力踢出了太平洋二对于俄国人等于白送给美国人的阿拉斯加(尽管俄国人卖的便宜,但美国人到最后也没付钱),美国人现在虽然兴趣不大。但也不想看着这片幅员辽阔的雪原在未来被中国夺走(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

除了杜威,英国第一海务大臣费希尔和德国海军大臣提尔皮茨也都来了信,虽然信的内容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孙纲知道,他们想表达的其实是一个集思。

孙纲虽然没有回到北京,却也已经得到了消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英国首相尼维尔张伯伦都给李鸿章写了亲笔信,内容不用说孙,纲也能猜出来。

法国人这一次没有跟着凑这个热闹,很可能是因为“法俄同盟”的关系使法国人的身份比较尴尬,怕影响不好,但法国公使萨兰为俄国人的事一直在各国公使间奔走,表现活跃,也是很说明问题的。

现在这个“英法美德”四国联合“利停”的局面,应该是已经形成了。

这一次能有这么多的西方列强跳出来帮俄国人说话,俄国人的“面子”还真是不小。

而孙纲心里明白,之所以出现了这样的局面,是因为中国崛起的速度超过了西方国家的预料,他们担心强大起来的中国在战胜俄国后会威胁到自身的利益,所以才这么“热心”的要表示“调停”的。

“反正你也不想打下去了,正好给他们个面子得了。”马月看着孙纲笑道,“再打下去,咱们全家就好喝西北风了。”

孙纲笑着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爱妻的意思,爱妻虽说是在和自己开玩笑,情况还没有严重到需要自己一家老小喝西北风的地步,但因为战争的支出过于巨大,中国的经济已经出现了难以支撑的局面,因此他现在也在考虑,在对中国最有利的情况下,结束这场同俄国之间的战争。

关于种田,大家多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继续求收藏推荐订阅点击月票!

(八百零八)开始“要价”

日从孙纲亲自到台湾坐镇之后。北方陆路战场的战事虽攒,仇有停止。但并没有发生象“满洲里奥洛维伊安纳亚战役”和“海参葳战役”那样的大规模战斗,中国方面在赤塔及乌兰乌德一线的五十万大军同近六十万人的俄军处于对峙状态。由于枪炮弹药和军需物资开始缺乏。加上中**队的补给线过长,段棋瑞和聂士成及作战参谋们商议后(也得到了孙纲的首肯),没有贸然发动新的进攻,而俄军虽然将损毁的西伯利亚铁路修复并继续从欧州调来大量的援兵,但俄国人同样受到军需物资匿乏的困扰(很多新到的步兵团连一支步枪都没有),因此俄军最高指挥官阿列克谢夫将军也聪明的没有发动进攻,只是坚守乌兰乌德和贝加尔港,防止中国骑兵部队的袭扰和破坏。

俄国人的心里其实很明白,他们现在已经无法把战争进行下去了。

虽然中国的情况要比俄国好的多。而且中**队在海陆两个战场都占据着优势和主动,但孙纲出于要为中国保存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国家经济考虑,因此才没有继续发动不计代价和损失的大规模进攻,而是开始着手巩固已经到手的领土。

因为现在,中**队不但收复了清朝时期被俄国人强占的领土,而且深入到了俄国东西伯利亚境内,目前中**队实际占领的区域到底有多大,甚至于连孙纲本人都不十分清楚。

“听说张作霜的骑兵军有的部队已经打到了贝加尔湖附近,我现在其实很是担心,战线拉得太长,容易给俄国人造成可乘之机。”孙纲看了看车厢壁上的地图,“一下子夺回来这么多的土地,怎么消化也是个大问题。”

“都打到贝加尔湖了,厉害马月笑道,“贝加尔湖听说汉代的时候叫“北海”就是当年“苏武牧羊,的那个地方。”

“没错,老张说要把贝加尔湖打下来,改名叫“月海。”孙纲看着马月笑道,“说是这湖在地图上看起来象月亮,耳我怎么觉得他有讨好你的嫌疑呢?”

“本来就是,他以前就和我说过。说那个湖美极了,要是能拿回来。正好可以用我的名字命名,意思是湖和人一样美。”马月开心的一笑。“他这么下力气,一方面是因为我的关系让他发了大财,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想讨好你的。”

“这个老张,难怪会生个风流儿子,瞧他这话说的,一听就是情场老手。”孙纲笑道。“既然他这么有心,我们同俄国人谈领土的问题,就从用你名字命名的这个湖开姑姑了。”

马月听了他的话吓了一跳,“你想把整个东西伯利亚都并入中国?”她看着他说道,“这样能行啊?咱们能一口吃掉这么多地方吗?再说了,俄国人能干吗?西方列强也不会同意吧?”

“我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虽然知道现在是不太现实的,而且象你说的,中国要是现在就过度的表现出了对领土扩张的野心的话,会引起西方列强的警觉,弄不好招来联合绞杀。但我想了斤,别的办法,咱们一点一点的吃,天长日久的,不怕吃不干净。”孙纲看了看地图,嘴角不自觉的现出一丝冷笑,“再说了,咱们现在“漫天要价”他们才好“坐地还钱。啊。”

“你心里有数就行,谈判这块儿我帮不了你太多。”马月说着,象是突然想起来了什么,又问道,“对了,你上次答应罗家公主的事。这回其实没有办到,听说你又向人家许了一个愿,能做到吗?要是兑现不了的话,可是有你好看的

她这会儿想起来了,在另外一个车厢里,自己的儿子正在陪着他的

“菲儿阿姨”。

“这个我有把握,以前想这么干还不行,但这回咱们打败了俄国人。又从海参葳捞了一堆俄**舰。时机就成熟了。”孙纲不动声色的一笑,“这件事,用这几艘旧军舰就可以格定。”

“那些旧军舰好干什么用?”马月奇怪的问道,“你不是已经开始启动咱们自己的“无畏舰。建造计划了吗?”

“对咱们来说,用处是不大。可对土耳其人来说,却绝对是好东西。”孙纲说道,“他们现在十分害怕俄国人把矛头转向他们那里,可他们手里的那些破船现在都快烂掉了,咱们弄的这些旧船,正好可以给他们应急。”

“你不是想用这些旧船去把圣城耶路撒冷给犹太人赎回来吧?”马月似乎明白了他想要干什么,又问道。

“那不可能,可是如果换成是中国人在那里居住和经商的权利,到还

“俄国人的那艘“纳瓦林。号战列舰,我还以为你要拿去送给你秘书呢。”马月笑着说道,“这一次打北海道,还得你秘书帮你出兵东征,你拿什么感谢人家?”

由于中国海军在巴士海峡全歼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在北海道的俄军已经成了孤军,形势本来对日本非常收复北海道有利,但日本国小力弱。日军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因为在战争初期就已经耗尽了物资储备,加上海军又打没了,因此无力收复北海道的另一半,没有办法。德川庆喜只得再次向中国求援,孙纲同意了日本人的请求,答应出兵相助,因为对他来说,现在日本人正好给了中国一个介入北海道的机会。

但由于目前中国陆军的主力都集中在了北线,加上军需也出现了匿乏。因此孙纲希望朝鲜能出动陆军帮助中**队进行这次远征,分担中**队的压力,朝鲜政府很爽快的同意了,因为对曾经饱受日本人斯凌的朝鲜人来说,这次远征不但可以为朝鲜捞到好处和名声,而且在日本人的土地上打仗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快意”的事情。

随后中朝联军在朝鲜海军的掩护下在北海道登陆(为了在实战中锻炼朝鲜海军,因此这一次远猛的海道的海上护航运兵任务完全朝鲜海军负责),北海道俄军残部的覆灭应该是指日可待了。

“朝鲜海军用不上这样的大型战列舰,他们也不想要这样的老船。再说了,他们现在自己已经能够制造军舰了,不用总捡咱们的破烂。”孙纲想起了远在朝鲜的金舜姬,强压住自己内心的思念之情,“他们现在其实对潜艇最感兴趣。”

珠江口一战后,中国潜艇部队的威名传遍了世界,虽然一些保守的海军专家(比如说马汉)对潜艇的作用仍然表示怀疑,但一些主要的海军强国都开始把目光悄悄的集中在了这种水下进攻兵器上,象在英国第一海务大臣费希尔的推动下,英国海军已经加大了对潜艇的研制力度。

“潜艇的出现将使海军的近岸活动能力大大的削弱,中国人用潜艇在珠江口消灭了一整队的俄**舰就是对此的最有力的解释。

费希尔在给大英帝国“防御委员会”和情报总监路易斯亲王的报告中是这么写的,“潜艇将很快成为海战中的重要力量,潜艇及大威力的鱼雷将使海军战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我认为应该削减战列舰的建造并适度的增加潜艇的研制和建造经费。”以前的商业运输和军事行动可以用一支强大的战列舰队来护航,任何对手都必须先与护航舰队交手再对船队发起攻击,但现在,发生在珠江口的战斗告诉我们,事情正在发生变化,即使是在昼间的某些水域。战列舰队也将对潜艇的袭击毫无防护能力!而在夜间的任何地方都是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战列舰唯一的作用就是被击沉”

费希尔当然想不到,自己的这些报告的内容,中国的“副国王”是怎耸知道的。

其实孙纲知道的远不止此,因为在海闻鹏的努力下,他还清楚的了解到了德国人对中国潜艇在珠江口的优异表现是什么样的态度。

“珠江口之战和巴士海战表明,战列舰只能用于同敌方的战列舰交战,而无法对付那些轻型的高速舰艇和在水下发动攻击的潜艇,而且也无法担任其它掩护任务。”德国海军大臣提尔皮茨是这样向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报告的,“携带威力强大的鱼雷的驱逐舰和潜艇将使战列舰完全不适合在狭窄的海域内活动。”潜艇的优势在于它的隐蔽性。只要投入很小的力量,就可以使在一定水域内活动的敌方舰队官兵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紧张和不安我们的战列舰队规模的不足。甚至可以考虑用瓒艇来弥补”

其实不但是英国和德国这两个海军强国因为珠江口之战对潜艇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连法国海军和美国海军也对潜艇的作用刮目相看,而一些较小的因为经费原因不愿意给自己装备大型战列舰的国家当然就更感兴趣了,而受中国海军耳濡目染的朝鲜海军,当然更不例外。

关于潜艇,大家有好的建议吗?

接着求收藏推荐订阅点击月票”(未完待续)

(八百零九)不是美差

孙纲夫妻俩正在说着话,位军官讲来敬礼后说道。巾长。执政发来急电。”

马月听了他的报告不由得愣了一下,孙纲接过电报看了一下,点了点头,军官立正转身出去了。

“老头子说什么了?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马月看着孙纲问道。

“那位罗斯福大总统似乎有些等不及了,现在就从幕后跳出来了。”孙纲淡淡一笑,说道,“他直接给老头子拍了电报,要求咱们和俄国立即停战。”

“虽然说正中咱们下怀,但美国人这个“世界警察。的角色,扮演的可是够快的啊。”马月从孙纲手中接过了电报,看了一眼,“他居然还建议在他那里举行和谈?。

“没错,他提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朴茨茅斯军港举行谈判。

孙纲笑了笑,说道,“他这是想急着拿诺贝尔和平奖啊。可他难道不知道,哪儿有了诺贝尔和平奖。哪儿就没了和平吗?”

“凭什么非得听他的?”马月杏眼一瞪,有些不服气的说道,“在军港谈是什么意思?想象咱们显摆?”

“这是由国家实力决定的。”孙纲平静地说道。“美国的国力蒸蒸日上,所以他们是不会甘于寂寞的。”

“这大老远的,谁能去啊?道上出事怎么办?”马月问道,

“让唐少川和李伯行去就可以,我和老头子们谁也不去。”孙纲说道,“本来我打算在北京再好好当面折磨俄国人一把来着,这次怕是不行了,但就象你说的,凭什么要听他的摆布?派外交部的人去就算是给他个面子吧。”

“弄不好是俄国人和美国人商量好的也说不准。”马月想了想。说道,“上次俄国人让咱们折磨惨了。这一回学乖了。”

“俄国人就是跑到美国去,这回也躲不了。”孙纲取过纸笔,说道。“我现在就拟个条款出来,一会儿给老头子发回去。”

北京,居仁堂,华夏共和国政务院。

“这敬茗的胃口也太大了吧?”张之洞看着电报说道,“以我军实际占领区为界,据前线战报,我军斥候侦骑已经深入鲜卑利亚腹地,难道要让俄国人把他们国土的一半都割给我们?”

“香帅勿急,敬茗应该是想借此机会羞辱俄人,是以提出来的条件才如此苛刻”谭钟麟说道,“这也是对泰西诸国恃强助俄压迫我国的回敬,我们不妨就在这个基础上和俄国人谈,争取对我国最为有利的结果。”

“不错,其实若真论起来,敬茗开出来的条件并不算过份,当年俄国趁我国内有洪杨之乱,外有英法联军迫境,以“兵端不难屡兴。危言恫吓,强占我国土以百万里计,这一回,咱们可以把这一巴掌狠狠的打回去。”李鸿章说道,“即使不能将鲜卑利亚之地尽收为我国所有。最少也得将两国疆界恢复到清初立国之时。”

“少茶说的有理”刘坤一说道,“其实鲜卑利亚元时即为岭北行省及辽阳行省辖境,明时奴儿干都司辖境亦包括其以东之地,敬茗这次狮子大开口。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的。”

“开疆拓土我当然赞成,但我们如果不见好就收,就此招来列强的联合干涉,恐怕就得不偿失了。”张之洞说道,“塞北苦寒之一,民众多不愿至,我国留之无益,且鲜卑利亚距我国本土过远,控守为难,以无用之地招列强之深忌,恐怕于我国当有大害。且我国此番与俄国大战之本意,乃为阻其侵略我国之野心。为我国赢得长久和平,而如今却不惜民力,穷兵默武,以割地杀戮为能,大违初衷,非爱民之举也。”

听了张之洞的话,李鸿章想了一想,说道:“这样吧,一会让外务部通知各国公使,我国同意接受调停,在敬茗到京之后先行签订停战协定,咱们先把这个草案让他们转给俄国人,表示我国收复故土之决心。先吓他们一吓,造造声势,等到具体谈的时候,咱们让步也能显得大方些,让俄国人说不出话来。”

“这样也好,省得这些西洋人总觉得咱们中国人好说话。”王文韶说道,刘坤一谭钟麟和林绍年都纷纷表示赞成。

“不过,美国总统邀请咱们到他们那里去谈,妄该如何回复?。陈宝筏问道。

“敬茗建议谁也不去,由外务部派人去即可”李鸿章笑着答道,“我觉得也是,咱们都一大把年纪了,走那么远的路,别去了以后就回不来了,还是听敬茗的吧,咱们也可以少操些心。”

“那外务部谁去最好?我觉的伯行就可以。”张之洞显然对精熟外交止个的李鸿章大儿子李经方很看好,他想了想,又说道,“焦”。原先以为敬茗可能愿意跑一趟。”

“敬茗军务娴熟,这外交可就差得远了,他自己也知道,所以他提出来建议让唐少川和我那不成器的儿子一起去。”李鸿章笑道。“我考虑了一下,觉得让伍文爵(伍廷芳)和唐少川一起去比较合适,伍文爵久驻俄国,且外务精熟,此番当可不辱使命。”

听了李鸿章的话,张之洞略一沉吟。点头称好,其他人也都表示了赞成,他们又商议了一番后,李鸿章派人把伍廷芳和唐绍仪请了过来,通知他们二人将以中国全权代表和外务部副部长的身份在中俄双方正式停战后去美国谈判。并且将孙们拟的和谈草案给了他们俩,同时又交待了他们政务院全体刚才商量好的让步的最后底线,伍廷芳和唐绍仪知道后显得很激动,他们当即表示,“当充分准备,全力以赴,订立与国家最为有利之和约。”

散会后,李鸿章回到了居所。想了想,叫来了一名亲随,对他说了些什么,让他去自己的电报房给孙纲发加密电报。

“这么晚了,父亲怎么还不歇息?”看着父亲的脸上尽是憔悴之色。菊藉替李鸿章端过一杯热茶。关切的问道,“是不走出了什么别的事情?”

自从张佩纶殉国后,菊藉夫人就回到了父亲身边,在生产之后,和儿子一起住在了父亲这里,对她来说,最亲的人,除了丈夫,就只有父

了。

“外患网平,内忧便有渐起之势”李鸿章接过茶喝了一口,放下茶杯,有些疲惫的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我华夏想要真的站起来,还是有很远的路要走啊。”

“父亲在担心什么?”菊藕看着父亲问道,“敬茗之才略,就象父亲当年一样,如今战胜俄人,万民仰望。国家后继有人,父亲息肩之时。也是国家强盛之时,您还愁什么呢?”

“只怕有人不容我打这等如意算盘。”李鸿章叹息了一声,“敬茗行事果决,但心地仁厚,重情重义,我一直担心他会遭到自己人的暗算。果然,现在,他这边仗还没有打完,已经有人在背地里想要向他动手了。”

“父亲这么一说,女儿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聪慧的菊籍象是明白了什么,说道,“张壹公明知对俄无论是和是战,皆甚棘手,即便竭其有智,也未必能办到好处。是以开战时便提议授敬茗军事全权,如今敬茗海陆皆获大胜,便又居间巧为播弄,以见其心思精密,高出全权之上,落得置身事外,收天下之清议,贪天功为己有而已。他这点心思,欲瞒过父亲和敬茗,怕是休想。

“这一回恐怕远不止此。”李鸿章正说着,突然看见自己的大儿子李经方正气哼哼的走了进来,二儿子李经述在一旁劝解着,当李经述看到父亲和妹妹时,便不再说什么了。

“你有什么话就赶紧说!别拿出这副嘴脸给我看!我老头子一把年纪了,现在不吃这个!”李鸿章怒道,看到父亲发了火,李经方也吓了一跳,他来到父亲面前一下子跪在了那里,李经述见父亲动了真怒。也跟着跪下了。

“儿绝无责怪父亲之意,儿只是想知道,父亲因何不让儿去美国同俄国人谈判。”李经方看着气喘吁吁的父亲,委屈地说道,“军事非儿所长,上次要求带兵之事,儿现已知错了,儿熟捻外务,如今我国大胜俄人,正是儿一展所长,为国尽忠之时,父亲却不让儿前去,却是为何?自古举贤不避亲,父亲如此办理。儿甚是不解,故有刚才之举,求父亲宽宵,儿只想知道个中缘由,并无它意。”

听了李经方的解释,李鸿章长叹一声,眼睛里闪过一丝爱怜之色,“你啊!怎么到现在还不明白,我这是为了你好!”他示意李经述扶他哥哥起来,“你在外务部这么多年。怎么还是不长进,唉!”

李经方吃惊的看着父亲,慢慢站了起来,“儿子愚钝,请父亲明示。”李经述替哥哥说道。

“你以为张香涛会那么好心,提议让你去得这份和戎大功?。李鸿章冷笑了一声,说道,“你真觉得那是一份美差吗?我为什么要让唐少川和伍尖爵去?我告诉你,对他们俩来说,这一趟出国谈判的差使是好事。换了是你,你就死定了你!”

继续求收藏推荐订阅点击月票!(未完待续)

(八百一十)原来如此?

呼经方和李经述对望了一眼,好象明白了什么。 “哥哥是不是还不知道,张香涛在“己亥之乱,后让父亲来出头收拾这个烂摊子,是什么用意?”菊藕看了看还有些木愣愣的哥哥,笑着

道。

“当时不是他们公推父亲为,只李经方听妹妹这么一说,象是突然想起来了什么,脸色不由得变了起来。

“如果不是敬茗派兵入京救下我们,你想想看,等到“己亥之乱。平息,应该是谁主持国家?”李鸿章苦笑了一声,看了看站在那里手足冰冷的儿子,“只可惜,他算错了一步,不知道北洋还伏有敬茗这一支奇兵,当然,我在这之前,也不知道这孩子做了这么多的事。”

“棋差一看,步步失着。”菊藕说道,“张香涛毕竟是清流出身,看不起出身低微的人,如果他能早点意识到,这个小小的北洋船政大臣甚至比北洋水师提督还厉害,可能现在的局面就是另外一个样子。”

“你办理外务很久了,在官场混的时间也不短了,可有时候,你真的连你妹妹都不如。”李鸿章叹息了一声,摆手示意两个儿子也坐下。

“我经常和孙夫人在一起,因此有些事情,知道得就比哥哥多一些。

可能是怕李经方的脸上挂不住,菊兼笑着说了一句,“其实父亲可能还不知道,孙夫人也是一个厉害角色。”

“我怎么会不知道。”李鸿章笑着点了点头,“有时候,我是真想不明白,他们两口子是怎么凑在一起的。”

“当时国家陷入战乱,若无敬茗伏在北洋这一支奇兵,将来主持国家的,除了他南洋张大人,够资格和他争的,还真就不多。”李经方似乎想明白了,不由得连连点头。“坤翁等人恐怕也无法相比。而他后来发现北洋军力强盛,无法相争,因此才推父亲上台

“当时为情势所迫,我也就勉为其难了,因为我知道,他这个提议。敬茗肯定是会赞同的”李鸿章说着,似乎又沉浸到了往事的回忆当中,“敬茗心中只知有国,不计较个人得失,因此是不会多想的,但我当时就猜出来了,事情决计没有这么简单!”

“自共和以后,香帅对国事也是十分上心,并且和父亲及敬茗一直相处得很好,俄人举兵犯我,香帅也是不遗余力的支持敬茗抗敌,而且是香帅最先提议为了防止“糜军误战,之事发生,授予敬茗军事全权,现在敬茗已获大胜,他似乎没有理由”李经述小心地看着父亲,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毛病恰恰就出在这斤小“军事指挥全权,上。”菊藕说道,“看起来是集全**权于一身。显赫无比,实际上这是一个谁都不愿意接手的热山芋,打了胜仗倒还好说,若是战事稍有挫折,群情汹汹,众口标金之下,敬茗可能就会身败名裂。甚至有性命之忧。别忘了,菱斋当年在马江的前车之鉴。”她看了看自己的大哥,眼圈不由得有些红了,李经方歉疚地看着妹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自己的妹夫张佩纶,不正是因为马江之战而身败名裂的吗?

“他张香涛一开始主张全力对俄开战,叉弄出来这么个提议,看起来是在一心支持敬茗对俄作战,实际上是把敬茗推进了火坑,因为他张香涛不相信,敬茗能够打赢这场前所未有的海陆大战。”李鸿章说道。“而一旦对俄战败,那么敬茗就是当仁不让的替罪羊,可能连我也脱不了干系,这样他张香涛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出来主持和局了。”

“敬茗一心为国,以他的性格。一旦战败,是很可能接受这样的结果的。”菊藕说道,“只是,我有一点没想明白,对张香蒋来说,与其让如此英才就此沉沦,何不招致旗下。他应该知道,敬茗心中只有“强国。二字,心中从无派系之见。父亲能给敬茗的,他张香涛要做起来也差不多少,他为什么要一心致敬茗于死地呢?”

“他当年那一句“中体西用”就已经说明了,他注定和敬茗走不到一起。”李鸿章冷笑了一声,说道,“他觉得中国现在已经“完全西化”变得不象是中国了。”

“原来如此。”李经方点了点头,“而今敬茗海陆皆得大胜,俄国人的失败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他还有什么招法?”

“这一次同俄国人谈判收回故土,如果收回的国土过多,必然引起列强猜忌,而如果收回的土地少,与战果不相称,国内必然群情大哗。这样一来,去谈判的这个人,无论是你还是敬茗,都讨不了好。”李鸿章说道,“曾文正公办理天津丰大业一案的教,你忘了么?”

“儿明白了。”李经方额头汗下,点头说道。 “他张香涛也想强国,这一点和咱们一样,我知道得很清楚,可如果真按照他那套办法来,是根本行不通的”李鸿章叹息了一声,“严几道不止一次和我说过,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不可一概而论孰优孰劣,他张香涛还坚持什么“中体西用”真是笑话。”

“父亲当年办理洋务时,可没管它什么体用不体用的。”菊蔫应该是想起来了以前的往事,不由得轻笑了起来。

“我当初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哪管得了那么多,只想着尽可能的多做一些事,虽然在后人看来,都是皮毛,但由表及里,天长日久,未必不会使咱们中国发生有益的改变”李鸿章说道,“敬茗和我说过,世界各国文化无优劣之分,只有强弱之别,而凡是能吸收包容外来文化,海纳百川,不断进取者,则国家强盛,民众富实,文化繁盛,遍观中外,雄汉盛唐,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美利坚诸国,莫不如此。我也是想了很久才明白这个道理。”

“那我们用不用提醒敬茗一下”李经方有些着急的看了看父亲。“他要是现在还蒙在鼓里的话岂不是很危险”

“敬著重情重义,他对张香涛给他的支持一直心存感激,这件事对他来说有些难以接受”。李鸿章说道。“我们再等等看,静观事态变化。做好准备。不过,其实我现在也不清楚,敬茗本人知不知道,至少。他手下的那些人,我想肯定有人知道。”

“敬茗若是不在,我们也就完了。”菊藕笑了笑,说道,“我们的帮他才行,他这个大福星,恐怕不会总这么顺风顺水的。”

“坤翁谭翁他们是不是也和”李经方擦了擦额头的汗,小心地问道了一句。

“这就不好说了”李鸿章叹息了一声,“唉,想不到在前清时我们同僚一场,现在还在一起共事,却出了这等事情,实在是让人心痛。”

“父亲也不必太难过,历来江山兴替,群雄逐鹿,这样的事是免不了的,现在容不得武们有半分心慈手软”。菊藕说道,“若不然,只怕不但父亲和敬茗前功尽弃,父亲就是想归隐田园,终老林下,也是不可能的。

“可是得等到什么时候,咱们中国有能用不着总这样的群雄逐鹿啊?”李鸿章长露出了一个苦涩的笑容,“天道无常,有德者居之?哼。还是敬茗那句话说得好:天道无常,人尽可夫。”

听了有“痞子翰林”之称的父亲嘴里居然崩出这么一句粗话来,而且好象还是始自军务部长之口,菊藕的脸不由得一红,而李经方兄弟好笑之余,也禁不住叹息起来。

而就在此时,在东交民巷的英国公使馆内,英国公使欧格讷将一份文件点燃后投进了壁炉里,看着壁炉内跃动的火光,他身边的一位四十多岁的英国人说道:“对我们来说,这份协议的失效,不一定是件坏事。”

“噢?说说你的看法,约翰。”欧格讷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