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竟已知道武卫军?”闻言张珏不由大骇道:“你却是从何处知晓此事的?”
张珏的话音刚落,便在议事厅中掀起了一片不小地波澜。我与徐格等人终于可以确认了我的推断是正确的,如今成都要面临的,将是来自宋、蒙两面,超过八万余人的联军。
见此张珏也猛然醒觉,知道中了我投石问路之计。一时苦笑着摇头道:“好你个郑言,我张珏自愧不如,不过你却也别想再从我口中探得半点风声。若你还念我等昔日之情,便给张珏来个痛快吧!”
“不。”我摇了摇头说道:“郑言不会杀你的,君玉信也好,不信也好。总之郑言作反是迫于无奈。当初郑言在成都若不组建民兵抗蒙,成都一百四十余万百姓必难幸免。结果君玉想必也知道发生了何事?成都义军尸骨未寒,赵昀便下旨以不战而逃之罪欲置郑言于死地。”
“那是皇上受小人蒙蔽。”张珏不屑地回答道:“皇上随后不是很快便将赵彦呐治罪了吗?而且皇上不但为你平反了,还封你为西川置制使,而你在如此皇恩之下却依然要作反。迫于无奈!哼,哪个反贼不是口口声声如是说?”
“这厮确是不想活了。”李庭芝怒喝一声,抽刀上前道:“便让李某来送这厮一程。”
“祥甫且住。”见此我忙制止住李庭芝,转身对张珏说道:“以君玉之智,难不成还看不出赵昀早有杀我之心?赵昀封郑言为西川置制使,只是想让郑言对他毫无防备而已。”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张珏再次冷哼一声说道:“闲话休提。我张珏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与你这等反贼为伍的。郑言你便省些力气,想想该如何应对付际将到来的八万大军吧!若你此时已心生悔意。却还不算晚。张珏与你一同回京面见皇上,如此张珏便还当你是兄弟,张珏在此立誓必会与你同生共死。”
“这个便不劳君玉费心。”闻言我笑道:“郑言已想好了应对之策,君玉该担心地是那八万联军才对。”
“哈……”张珏再次发出几声怪笑道:“子恒兄若是想以那新研制的抛石车克敌,那君玉劝你还是趁早投降为好。子恒兄不该如此信任君玉,让君玉参与制作抛石车的,如今那制成的数百辆抛石车,全都被君玉做了手脚,恐怕它们连一颗石弹都抛不出了。
“这厮可恶。”李庭芝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看他额上青筋暴跳的样子,若不是因为有我在场,他早就上前一刀将张珏砍了。
闻言我与徐格的脸色也变了变,因为任谁都知道攻、守城利器首推抛石机,即便是火炮也不如抛石车好使,特别是守城。原因很简单,那便是因为抛石车有一个弯曲地弹道。这个优点使得守城一方,完全可以将大量的抛石机安置在城墙内抛射石弹,而不必将抛石机搬至城墙上占用空间。这对守城一方来说,便意味着可以在城墙上安置更多的军士。
“无妨。”我低头思考了半晌,重又抬头笑着对张珏说道:“多亏君玉提醒,否则到时郑言必会因此而措手不及。不过即便没有了抛石车,郑言也有信心打胜此战,君玉便为此战做个见证吧!”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四十七章 分而制之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四十七章 分而制之
“蒙军、武卫军、骁骑军三军之中,以骁骑军最易对付,也必须最先对付。”我对张珏笑了笑说道:“君玉派出载击郑言的军队,想必还没回到嘉定吧!郑言回到成都时便想到,郑言曾任过骁骑军统制,且骁骑军中将郑言视为兄弟的军士不在少数,是以不可能所有的骁骑军都参与此事的。若郑言所料不差,想必骁骑军中大多知情者都在载击郑言的那只队伍之中。而嘉定只有少数几个知情者在主持大局,这几位知情者,可以在局势有所变化之时,以骁骑军在临安的亲属作为要胁,并以此控制骁骑军。”
“你将吴欲刚等人怎样了?”闻言张珏不由骇然向我望来。
“哦,原来吴欲刚也在载击之列。”闻言我不由颇感意外地笑道:“想不到吴欲刚也有此胆量前去载击郑言,不过如此便更加好办了,君玉放心,郑言只不过是请他们来成都作客罢了。算算时侯,此刻他们也该碰面了吧。”
————————————
在昏暗的天色下,一支近千人的部队正踏着厚厚的白雪,深一脚浅一脚的朝嘉定方向直奔而去。为首之人一面小声地催促着军士加快速度,一面警惕地向四周眺望。终于,嘉定城远远地出现在他们朦胧的视线中,为首之人不由暗暗地松了一口气,但这口气他却只能松到一半。
没有任何预兆,四周的雪地里。突然齐刷刷地冒出了无数个雪人将他们团团围住。这些雪人手里,端着地全是上好弩箭的神臂弓,箭簇上的森森寒光,让地上的白雪也显得黯然失色。
“置使大人有令。”为首的一位雪人对着他们高声叫着:“请各位骁骑军的兄弟到成都府饮茶,违令者,杀无赦!”
隔不了多久,在茫茫的夜色中。便有一支神色慌张地队伍出现在嘉定城的合浦门北门。这支队伍地为首之人脸上蒙着一块白巾,他借着火光对把守城门的军士打了个奇怪的手势。吊桥便“咯咯……”地放了下来。
但让那些把守城门的军士想不到的是,在一刻钟之后,他们便会被绑成一个“棕子”,嘴里塞着破布。
————————————
“从一支近千人的队伍里套出进城暗号,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我悠闲地喝了一口手中地热茶,接着对张珏说道:“所以接下来,骁骑军便会为吴统领在成都任武德军统制一事而欢呼。李庭芝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成为骁骑军统领了。当然,第二天一早,李统领便会命令骁骑军走上街头,为百姓清除街道上的积雪。当他们回来之时,便会发现他们的兵器都被送去修理。而城头之上站着的,将是七千余人的武德军。”
张珏的表情还是一脸的无奈,与刚才有所不同地是,此时在他的身旁还多了一位同样是一脸无奈的吴欲刚。
“接下来便是武卫军了。两位统领请喝茶,无需拘束。”望着尴尬地举起茶杯的两人,我呵呵一笑,说道:“对付武卫军却是此战的关键,首先,我不能让汪世显与武卫军会合。此点相信王统领不会让我失望的。其次,便是要让武卫军在没有与蒙军会合地情况下,便贸然对成都发动攻势。”
“呵呵……此点只怕要让子恒兄失望了。”张珏终于在此时露出了笑脸,说道:“子恒兄想要做到此点只怕不易,因为子恒兄不知道武卫军领军的是何人,他是不会这么轻易上当的。”
“哦,正想请教这位是何方神圣?”我不置可否地说道。
“他就是……”说到这里张珏突然意识自己差点再次上当,忙深吸一口气将刚要说出口的话生生咽了下去。
“呵呵。”见此我不由一阵好笑地说道:“君玉不说也罢,其实无论来者何人,郑言都有七分把握让他上当。”
“只怕未必。”张珏冷哼了一声便闭口不言。生怕再次说错了话。
“郑言说出来与君玉知道也无妨。”我笑道:“武卫军至成都之后。必会找人联系骁骑军吧!到时,武卫军便会得到一个消息。那便是汪世显已先于武卫军四日到达了成都,且随后便发动了攻势。攻城的结果,便是双方都死伤惨重,汪世显在无奈之下只得撤军。在此种形势之下,君实以为武卫军会攻打成都吗?”
“子恒兄当那领军之人是三岁小儿乎?”张珏打了个哈哈道:“不对,如此笨拙的谎言,便是连三岁小儿也能一眼看穿的。”
“此谎言确如君实所说,稍显笨拙。”我点了点头说道:“但是如果成都城墙上一片狼籍,再加上城外四处都是羌兵的尸身,君实以为如何?”
“羌兵的尸身。”闻言张珏与吴欲刚两人全都骇然向我望来。
————————————
黑夜中,几点不住跳动的火光引起了站岗地几位武德军地注意,他们知道这是在马上不住跳动的火把。若不是因为制使大人特别告知,这几日陆续都会有这样地兄弟回城,这些军士想必便会因此而敲响警戒的铜锣。
随着越来越明亮的火光,这些军士看清了眼前的情景正如制使大人所描绘的那样,几名全身雪白的军士驾着数十匹战马,每匹战马后面都毫无例外的拖着一具尸身。站岗的武德军军士们互相对望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口令。”虽然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但他们还是一丝不苟地对来者喊话。
“驱逐鞑虏,还我河山。”来者带着颤抖的声音喊道:“我是骁骑军骑军部将程巍,快快打开城门。”
“原来是程部将,快快进来喝杯热茶。”随着吱呀的一声,城门大开,很快便有几名武德军军士迎了出来。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四十八章 攻城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四十八章 攻城
随着一声声若有若无的命令声,一排排有如兵马俑般的武卫军军士,巍然不动地站立在浓雾与白雪之间,攻城的战鼓不出意外的在这一天的拂晓响起。冷兵器作战时代,攻城的时间大多会选择在清晨,原因很简单,那便是因为攻城之战并不是在短时间内便能结束的,它往往需要几天甚至是十余天的时间才能分出胜负。而假若在夜晚攻城,那显然是对攻方极为不利的。攻方的火把无法照亮城头不说,攻方也无法手举火把、盾牌再扛着一杆长枪或是大刀攻上城头的。而要照亮城脚下的敌人,对于守城的军士来说只不过是发些力气丢下几根火把而已。所以攻方为了有足够的攻城时间,往往会选择在清晨发动攻势。
“有了羌兵的尸身,谎言也可成真了。”站在观战台上,我转身对身旁的张珏与吴欲刚说道:“二位统领请看,即便是以徐敏子徐将军为帅,还是免不了中计,如今武卫军之败只是时间问题了。”
“大人何以得知武卫军是以徐敏子为帅。”闻言吴欲刚不由奇道:“难不成是由武卫军中的徐字大旗猜得?”
“千仞吴欲刚的字兄此言差矣。”我摇了摇头说道:“在此之前郑言连这个名字都不知晓,如何又能以徐字大旗猜得武卫军是由徐敏子挂帅?”
“子恒兄能够得知此事,想必是由嘉定的武德军传来地消息吧。”张珏冷冷地说道。
“不错。君玉兄的智谋果然略高一筹。”我笑道:“嘉定的武德军在武卫军的眼中,便是大宋的骁骑军了,所以郑言想知道任何有关武卫军的消息,比若武卫军有多少弓弩手,多少刀牌手,那还不是易如反掌之事?”
“子恒兄历害。”张珏寒着脸说道:“不过子恒兄也莫高兴得太早了,徐敏子将军并非泛泛之辈。况且以三万武卫军进攻一万武德军,胜负还是未知之数。”
“嗯。”我点了点头说道:“据说这位徐将军是赵葵赵置使帐下与余玠齐名的猛将。如此说来,端平入洛之战时,郑言或许还与他一同进驻汴京呢!只可惜赵置使到汴京地当日郑言便挥师洛阳,这才失却了结识这位悍将的机会,没想到今日却是在此种场合下会面地。”
“子恒兄莫不是怕了吧!”张珏不屑地一笑道:“如今就算子恒兄能打败徐将军的三万武卫军,想必也是惨胜。到时子恒兄又拿什么来对付汪世显的四万精兵?与其便宜了汪世显那条蒙古走狗,倒不如……”
“有一处君玉兄却是说错了。”我打断了张珏的话。说道:“此时在我等面前的攻城军不是三万人,而是三万五千人。”
“三万五千人?”闻言张珏与吴欲刚全都疑惑地向我望来。
“不错。”我点了点头,笑道:“二位统领可真健忘,嘉定不是尚有一万骁骑军么?那么武卫军攻城,骁骑军岂有不助其一臂之力的道理。所以那五千人,便是骁骑军了。”
“你,你……”闻言张珏立时便明白了我的意图,他脸色惨白地指着我。气极败坏地叫道:“郑言,既然如此你又为何唤我等前来观战,你是要我等看着你如何屠杀大宋将士吗?”
“非也。”我长叹了一口气,痛苦地说道:“君玉还不明白郑言地意图吗?郑言是想让二位统领看看眼前的武卫军,看看他们手中的坚兵利器,看看他们的整齐而有力的步伐。看看他们坚强而无畏的勇气。二位统领可知西川是如何践踏于蒙古人的铁蹄之下的吗?赵彦呐不战而逃,成都以北数百里地,数十雄关、坚城不足一月便尽皆失守,数百万百姓尽遭蒙军屠戮。郑言想问问二位统领,那时地武卫军又在哪里?徐将军又身在何处?难不成大宋的好男儿,都是用来打自家兄弟的不成?”
说到这里,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气愤,一拳击在面前的一根横木上,横木应声而断。几乎与此同时,几声炮响传来。武卫军阵营中的火炮与抛石机齐发。漫天地巨石呼啸着朝成都城墙飞奔而来。一时巨石相撞之声,女墙碎裂之声。碎石叩碰之声不绝于耳。
我转头望向张珏,张珏略感羞愧的低下了头。因为我们都知道,若不是因为张珏破坏了数百辆我新研制的抛石车,那么以那些新式抛石车的射程和精度,武卫军的这些抛石车与火炮根本就没有发射的机会。不过好在我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所以守城的军士大多都隐藏在坚固的城楼里或是城墙内侧,他们只待武卫军抛石车的石弹打尽后,便抢步登城防守。
终于,在约两刻钟的狂轰滥炸后,轰鸣之声才渐渐平息下来,此时虽然偶而还会有几颗石弹不甘心地砸上城墙,但任谁都知道那已是强弩之末了。武德军地军士们在第一时间便登上了已被砸得破烂不堪地城墙,当然,登上城墙的军士不过只有一千五百余人。这对于武卫军来说,更能充分证明了先前得到地消息是正确的——成都守军在汪世显的攻势之下,已是所剩无几了。
从攻城器械来看,武卫军的准备十分充足,尖头木驴、撞车、云梯一个不少。虽然我没有看到填壕桥,但我并不怀疑他们没有装备。他们之所以没有将填壕桥推上前来,是由于此时的成都已没有护城河了。成都的护城河早在数月前的成都之战中,便被蒙古人给填平了。而且在此之后,痛恨护城河的我并没有将其掘开,反而将它填得更平、更彻底。就为这个,还曾有不少将士与我争论过,他们无法理解我这种可以说是自毁长城的做法,但在我力排众议之下,成都的护城河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
而今天,我将以实际行动证明我的做法是对的。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四十九章 思想斗争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四十九章 思想斗争
“成都共有四门,按东、西、南、北的方位分别为迎晖门、清远门、虹桥门和大安门。”我像一个导游般地对张珏与吴欲刚介绍道:“此次武卫军的攻势便是选择在二位所看到的迎晖门东门,此段城墙外的地形空旷平坦,确是一个数万人展开攻势的好地段。不过让徐将军没想到的是,这种地形却也正是最容易遭受攻击的。不过这也并不能怪徐将军,在此种形势下,任谁也想不到被攻的成都不选择守城,反而会选择反攻的。”
“只怕这其中还有子恒兄的诡计吧!”张珏咬牙恨恨地说道。
“君玉的才智确是出乎郑言的意料。”闻言我点了点头说道:“确如君玉所想,武卫军攻击迎晖门的选择,与其说是徐将军的决定,倒不如说是郑言替徐将军做的决定。因为种种迹象都表明,四天前的汪世显正是在此段城墙上攻城的。那么徐将军会选择此门攻城,自然便是情理之事。而更重要的一点是,迎晖门偏北,当八千余武卫军从此门杀出之时,自然而然地便会形成西有一千五百人镇守的城墙,北有八千余武德军主力,东有五千装扮成骁骑军的武德军军士。此种三面合围之势,使三万武卫军反被一万五千余名武德军包围,君玉会否觉得有些可笑?”
“子恒兄何时也学会了鞑子的围三厥一了?”
“若不是围三厥一,三万武卫军做困兽之斗。则无论如何也是个两败俱伤之局。”我笑道:“鞑子的此法确是高明,它能以最小地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只可惜那些武卫军军士却不知道这些。”
我指着面前正奋力搭云梯攻城的武卫军军士说道:“这些武卫军军士原是由丁黼所训,素质果非寻常宋军可比,而且其中大多想必还是西川人,今日却要葬身于成都城墙之下,君玉不觉得可惜吗?”
此时的攻守双方已进入弓战阶段。虽然城上城下四处都是羽箭乱飞,但由于双方都有相当好的保护措施。所以伤亡极其有限。当然,城下武卫军的伤亡无论如何也要比城头上武德军要大。
“子恒兄倒底想说什么?”张珏见此面色一寒,说道:“子恒兄带我等前来观战,不会只是想在我等面前耀武扬威一番吧!”
“自然不是。”闻言我笑道:“其实君实心中早已猜到郑言要你做什么了,武卫军是生是死,全在君玉一念之间。”
“不可能。”张珏想也不想,便断然拒绝道。
“武卫军的生死却与张统领何干?”闻言吴欲刚不由有些摸不着头脑地问道。
我望了望吴欲刚。心中暗道难得吴欲刚能收起了他奉迎拍马地那一套,不由浅笑一声回答道:“驻嘉定的武德军,以骁骑军地身份前去打探武卫军主帅的身家来历之时,却无意间打探到徐敏子徐将军竟是一位孤儿,而将其养大并授之兵法的却与张统领是同一个人,那便是张统领的父亲张瑞。换而言之,徐将军几乎便可以称得上是张统领的兄长了。”
“哦。”闻言吴欲刚恍然大悟地说道:“大人是欲让张统领前去劝降?”
“这便要看张统领是否原意了。”我故作轻松地说道:“适才郑言已将武德军的布署,以及进攻计划合盘托出了。若是按照常理。武德军虽是占尽各种优势,但武卫军毕竟人数占优且实力不俗。所以武德军虽可以大胜武卫军,却至少也要死伤数千人。不过张统领还应想到另一点,此时的武德军人人都装备有新式地霹雳火球要点火的木柄手雷,张统领该不会不知道此种武器的利害吧!是以此战郑言可以大胆断言,武德军死伤不过千余人便可成功地击溃武卫军。张统领以为如何呢?或是张统领以为武卫军还有获胜的希望,欲以武卫军三万将士的性命来作一场豪赌?”
喊杀声响起,武卫军已成功地将数十座云梯搭上了城墙,蚁附已经开始。一队队士气高昂的武卫军刀牌手,在弓箭手的掩护下一手执盾一手举刀,踩着宽厚的云梯奋不顾身地朝城头攻来。
一桶接着一桶地生石灰自城头倒下,城墙上下立时便掀起了厚厚的粉尘,咳嗽声惨叫声也随之响起。生石灰虽没有多大的杀伤力,却是一种十分实用的守城之物。它不但可以让敌方弓箭手找不到目标,而且还可以让攻城军士无法呼吸。更可以烧灼他们的眼睛。使那些刀牌手即使攻上城头,也会像一只只无头苍蝇一样毫无作战能力。
张珏无声地看着这一切。双手紧握着面前的横木,豆大地汗珠不住从他的额上滑落。
“战争是残酷的,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我侧身不忍看眼前这一切,痛苦地说道:“若武卫军不降,郑言为了生存只能将其彻底的击溃。以郑言先前的布置和武德军手中新式的霹雳火球,君玉当知这《奇》并不是难事。郑言甚至《书》可以说,此战只不过是武德《网》军的一次练兵而已。”
滚木、擂石一颗颗抛下,惨叫声,甲片碎裂声、人骨折断声随之成片响起,而最让人难以忍受的,还是那滚烫的火油倾泄而下带起的声声有如历鬼般地嚎叫。
张珏脸色惨白,这种种来自地狱地声音,一波又一波地折磨着张珏的灵魂,敲击着他地信念,使他不能自已地浑身颤抖着。
“当武卫军即将攻上城头之时,便是其侧翼防备最薄弱之刻。”我咬着牙继续说道:“那时便是武德军打开城门反攻之时,君玉不必奢望武卫军会攻上城头,因为对付此种云梯,武德军只需丢下几颗新制的霹雳火球便可轻松解决了。”
张珏依然默不作声,他那发青的脸色与牙关处传来了咯咯直响,使他已是形同历鬼了。
良久,随着轰、轰几声爆响,我不由心中一沉,长叹了一口气,反攻开始了。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五十章 归降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五十章 归降
战局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八千余武德军自迎晖门倾巢而出,像一把尖刀一样斜插入武卫军毫无防备的右翼。而他们能做到这一步,还多亏了我当初填平护城河之举。不难想像,填平了护城河之后,一个城池便由原来的只防不攻而转变成了可攻可守了。
而此时的武卫军,甚至还有许多人正攀爬在云梯之上,那种上也不是下也不是的无奈和辛酸,却只有他们自身才能体会得清楚明白了。几乎与此同时,处于武卫军后方,扮作骁骑军的武德军军士也起兵响应,只杀得武卫军一片大乱,哀声不绝,不由自主地成片往南面退去。
但武卫军却不愧是武卫军,或者可以说徐敏子不愧是与余玠齐名的骁将。武卫军在此种三面无路且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并没有出现兵败如山倒的情景。就在武卫军被武德军杀得措手不及往南退却之时,武卫军阵营中忽地突出了一支头戴红巾,手握朴刀的数百人,几刀便砍杀了一片正后退的军士,硬生生地将武卫军后撤之势止住。
见此我不怒反喜,因为若是武卫军若是在此时被武德军一击即逃,那么出城作战的武德军便如骑上了虎背,只得紧紧追赶一路狂杀而下,直至将武卫军击溃。而此时武卫军却能暂时站稳脚跟,那无疑给他们自己创造了一次生的机会。
“徐将军果然不同凡响。”我不动声色地对着身旁面色稍有好转的张珏说道:“徐将军想必也十分明白这是围三厥一之术,明白大军一旦往南退却。便只有被武德军追杀至死伤殆尽一途,是以宁愿选择三面对敌也不愿往南逃生。但他却并不知晓武德军拥有郑言新制地霹雳火球,一旦武德军向武卫军中投出成百上千个……”
“够了。”张珏大吼一声,双目尽赤地狠盯着我说道:“郑言,你历害。此战我等认输了,张某答应前去劝降,不过你却要答应张某两个条件。否则……”
“没问题。”闻言我大喜,连忙向高处暸望塔上的军士打着手势。不久。暸望塔上便有两面红旗朝前方挥舞着。
望着城外停下动作的武德军,张珏疑惑地说道:“子恒兄难道就不用听听张某所求的是何条件吗?”
“不必了。”见张珏答应前去劝降,我的心情一时极好,笑着回答张珏道:“君玉的条件郑言一慨应承下来。此刻时间紧迫,条件容后再说也不迟。万一武卫军攻击武德军,武德军被迫抛出霹雳火球,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君玉这便去罢。塔下已备好了快马,郑言在此静侯佳音。”
“终于可以不用再手足相残了。”望着张珏的背影,我有些得意忘形地说道。
张珏好似听到了我地自言自语一般,身形明显的一顿,尔后便以更快地速度朝马匹奔去。
————————————
“败军之将徐敏之,拜见置使大人。”一个时辰的漫长煎熬,一位浓眉大眼,膀圆肩粗的武将便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见此我才终于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连忙走上前扶起徐敏之说道:“徐将军请起。将军无需多礼,此战我等还不曾打完,胜败实属未知之数,将军又何必以败军之将自称?”
“败便是败了,大人无需为徐某留存颜面。”徐敏子惭愧地对我一拱手道:“此战徐某以多打少不说,还暗中与蒙军结盟。便是胜了脸上也无光彩,何况还是大败!此战徐某输得心服口服。不过心服是一回事,投降却得另当别论,据张贤弟所说,大人答应了张贤弟两个条件,不知是否属实?”
“自然是真的。”我点了点头。
“如此甚好。”闻言徐敏之决然说道:“徐某与张贤弟二人齐心,若大人不答应张贤弟的条件,我徐敏之却也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待徐某回营与置使大人再战三百回合。”
“徐将军却也忒小瞧我郑言了。”闻言我不由苦笑道:“在徐将军至此之前,君玉地条件我便已应承下来。此时焉有反悔之理。”
说到这里。我又哈哈一笑,说道:“闲话休提。还请君玉说说到底是怎样的两个条件,该不会是要郑言的脑袋吧!”
“大人说笑了,张珏又岂敢有此种非份之想?”张珏苦笑一声道:“其一,张珏希望大人能尽释骁骑军万余人马回京,毕竟其家人尽在临安,若大人将他们强留在西川,则其家眷必遭牵连。”
“没问题。”我想也不想便应声道:“骁骑军家眷在临安,则他们必定不能为我所用。郑言可不想留他们在西川吃着白饭,还得日夜提防着他们再次因家眷而叛我。”
“其二。”张珏见我答应,便又接着说道:“武卫军归降之后,大人不得以之与朝廷作对。换言之,便是武卫军只打蒙军,不打宋军。”
“这个……”闻言我不由迟疑了一下,这与我想像的有些不一样。
“大人难道想反悔不成?”徐敏子哼了一声说道:“徐某还道大人是位英雄,想不到也是位出尔反尔的小人。”
“郑言并没有想过反悔。”我摇了摇头道:“只不过郑言心中却有另一种想法罢了。在此之前,郑言便已决定,若徐将军归降,郑言会在此战之后尽释武卫军回宋境,以成全徐将军与张统领的爱国之心。”
“大人何故如此?”闻言徐敏子与张珏不由面面相觑。
“大人如此岂不是放虎归……”张珏话才刚出口,便又惊觉失言,忙尴尬地住口不说。
“放虎归山!”闻言我不由失笑道:“君玉与郑言相处时日已不可以月计,却还是不了解郑言。对郑言来说,西川只有一个敌人,那便是蒙古鞑子。是以二位将军无论是效力于我郑言,还是效力于大宋,只要宋廷不再作兄弟之争,便无甚区别,二位将军以为然否?”
闻言徐敏之与张珏不由对望一眼,便轰然拜倒在我的面前叫道:“属下等,愿效犬马之劳。”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五十一章 意外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五十一章 意外
“何以竟会如此?”汪世显一收手中的缰绳,望着成都城外的一片狼籍和空无一人的旷野,大惊道:“难道四万宋军当真在三日之内便被郑言击溃了不成?”
“汪将军。”麻尼酩匆匆策马跑至汪世显跟前拱手道:“适才属下得闻探子回报,成都方圆二十里内不见一名宋军,只在往南之处发现了一些遗弃的军器,宋军此时想必已败逃回宋境了。”
“看来郑言大破宋军,还无需三日啊!”汪世显闻言面带惭色地叹道:“不想这个郑言竟历害如斯。如若果真如此,则大事不济矣。全怪汪某刚愎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