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白甲苍髯-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神武侯似乎听出了他的敷衍,干咳一声,声音浑浊好像夹着浓痰,挣扎再三开了口:“三王爷,十数年来,你我多有隔隙……实,非是老臣所愿……咳咳……先皇托孤之语,老臣……老臣……不敢相负……”
  神武侯话中所指,是北辰胤治军之能明明在他之上,却多年来困居皇城,手无兵权。长孙太后当年转述先皇遗旨,带着元凰跪倒在地,求他答应打压牵制北辰胤的势力。此后神武侯虽然从未与北辰胤正面冲突,言谈举动上却难免有所暗示,见面时候常有得罪。两人间的隔阂防备自那时开始,由来已久,日久愈坚,彼此心知肚明,如今神武侯自知时日无多,才会不顾一切将话语说破:“老臣一介武夫,做不成……辅君治国的贤臣,总要,总要做个忠臣……”。
  “老将军的意思本王明白。”北辰胤毫无勉强地应承道:“本王此来,暂代老将军行军出令。三军令牌仍由将军保管——老将军一生忠直,不负先皇所托,本王又怎会陷老将军于不义。”
  神武侯闻言摇了摇头,喘息片刻,费力举起的手臂因为力气不济打落在床沿上,将统策三军的铜牌一寸寸推到北辰胤的手边。北辰胤犹豫着没有伸手去接,神武侯望着他,张大嘴巴形成一个空洞的口型,好不容易才发出声音:“王爷误会……皇上此番派王爷来,便是信任王爷……老臣……怎有不交令牌的道理。……只望……从前种种,王爷勿,勿要介怀……我受元昭皇帝重恩,无以为报,对皇室子孙,从无……不敬。”
  他口中所称元昭,便是北辰胤父皇所用的年号。神武侯少时便受元昭皇帝赏识,以弱冠之龄统领皇城禁军,可算得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却生就荣辱不惊的沉静性子,不曾在乎顶戴花翎,侍奉君王全凭一片赤诚,尔虞我诈没有半点沾染。他在皇帝身边红极一时,遭来无数羡眼,数年之后却自请戍边外放,交还原先封赏的良田美宅,只愿穷尽一生保国为家。元昭皇帝准了他的奏请,自此对他愈发欣赏敬重,临终之际特意将他召回皇城,生前身后细细托付。他感激元昭皇帝知遇之恩,只恐有负所托,不敢丝毫懈怠,忠君体国四字之下,换来一生倥偬,四时戎马,直到今日才得真正得闲。
  神武侯拖沓地说完这些话,眼睁睁盯着北辰胤拿起令牌握在手里,嘴角动了动,放心似的咳嗽一声,沉默半晌,精神逐渐好转,说话也比方才条理顺畅许多:“先皇在时……曾笑言道……文官卒于案牍,武官殁于军中,各尽职守,则国可无忧……老臣惶恐,幸而终不负当日所言。”
  北辰胤闻言皱眉道:“父皇爱民如子,怎忍见将军劳累至此。你且安心修养,切莫再说此等丧气言语。圣上年少,日后还要多方倚仗老将军。”
  这虽是句冠冕话,北辰胤却说得真心。神武侯轻轻“哼”了一声,并不回答,也不再看北辰胤,而是直盯着军帐帐顶,眼珠失了灵动,逐渐浮起浊白。北辰胤眼见他神志渐失,赶紧要叫军医进来,忽听得神武侯慨然长叹,吐字甚是丰沛清晰:“烦王爷代告陛下……臣……再不能临阵讨贼。”
  北辰胤唤了声“神武侯”,正要叫他放心,低头只见老将军双目圆睁,拳头紧握,仿佛要从榻上直坐起来,去夺北辰胤手中令牌。北辰胤不知何意,伸手去扶,却见他双拳一松,胸口起伏乍平,眼中两点萤火倏然消逝,上前探其气息,果已张目而薨。
  明知神武侯已经不会回答,北辰胤还是又叫了声“老将军”,然后举手覆上老人蜡黄的面孔,将手掌下不瞑目的眼睛合上。神武侯一生为国尽忠,不曾婚娶,亦无子嗣,病中无人榻前尽孝,临去时心中所念仍是边关战事。北辰胤念了一句“老将军放心吧”,随后站起身来向帐外走去。神武侯副将萧宇夜非二人就候在帐外,见北辰胤面色凝重而出,手握神武侯从不离身的三军将令,知道老将军已然辞世。夜非面露哀切之色,低头跪倒,一丝不苟朝帐内拜了三拜,萧宇也随他跪下,在一旁默默垂泪。旁边的军医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忙不迭跑去帐中探视,片刻之后出得帐来,眼眶绯红,在周遭肃穆氛围的感染下不敢大声嚎啕,依例向北辰胤哽咽禀道:“王爷节哀。”
  北辰胤点点头,重重叹一口气,嘱咐道:“收殓候爷遗体,停于偏帐。待我等讨贼功成,告慰老将军在天之灵,再将灵柩送返皇城厚葬。”
  军医应了一声,派人将神武侯的死讯通传下去。北辰胤随后命两名副将召集全军训话。士兵们显然已经听说了神武侯的死讯,不禁担忧起本已摇摇欲坠的边城防守,以为数月死守过后终要初露败象。队伍集结虽然仍旧迅速齐整,军中无数道不安张望的目光却交织成带刺的罗网,将数万将士雀鸟似的围困其中。北辰胤登上将台,昂首而立,晴空之下银铠烁烁,宛若高原白雪。有常年戍边的军士认得他,兴奋的同身边伙伴窃窃低语:“果然是三王爷来了。”全军的视线于是在片刻之后,默然无声地投射到阵前男人的身上,只等他吐出只言词组,许下一己回天的承诺,为他们吹响期待已久的胜利号角。
  士兵们在军旅呆的久了,自然晓得将领们为了要稳定军心激昂斗志,常常说些言不由衷的大话,避实就虚。——毕竟一场战争的失败,对于统帅而言大多不过是削官去爵,许多还能获得重整旗鼓的机会,若是反败为胜便可迎来百折不挠的美名。而士兵们则往往没有这样的幸运,一个战略的错误便能导致数千人的死亡,鲜活生命蜕落成无定尸骨河边荒冢,再也没有第二次尝试的可能。对于冲锋陷阵的军士而言,战争不是运筹帷幄,不是羽扇纶巾,不是谈笑若定,而是一场顺手压上生死的色子游戏,开大开小全由庄家做主。他们因而对北辰胤即将到来的许诺宣告抱持怀疑,私下里开始谋划算计,绝不轻易将身家性命全全交托。
  北辰胤望定眼前,从容摘下肩上的苍龙弓放在一边,沉声开口,说得却不是鼓舞士气的豪言壮语:“北嵎军律,凡家中独子,戍边不得超过两年。本王方才询问萧宇,才知今秋正逢边关动荡,军中轮转不及,尚未有人还乡归田。”他注意到队伍里有人频频点头,又有人翘首倾听,将声音提高了些:“本王虽无家小,亦略知父母殷切之心——众人听令,家中独子役满两年者出列,领取盘缠即日还乡。”
  大敌当前,临阵减员,不仅萧宇铁常焕等人面露难色,军中更是不可置信地一片哗然。军士们神情紧张地互相探看,听到北辰胤又言辞恳切地重复一遍:“此乃军律所定,非是本王一人之言。家中独子役满两年者,按律还乡侍亲。”
  兵丁们消除了疑虑,互相推搡指点,小声商议,却无一人站出队前。这时候听见队中有人扯着嗓子喊道:“我家就在五里之外,家中只有一个老娘。前几个月西豳军队钻了空子打秋风,金银首饰不说,还把我娘辛苦种的果树糟塌了。不打退这班贼人,我同娘亲哪来的活头?——我不走,跟着王爷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他话音落下,军中一片沉寂,干冷的利风刮起沙砾扑打在脸上,将每一张年轻的面孔都遮掩得风尘仆仆,分辨不出方才说话的究竟是谁。这时忽有另一个尖锐声音响应道:“我,我也不走。国之不存,民将焉附?”说话之人大概读过几年书,改不了吊书袋的毛病,内向沉默惯了,难得激动起来,说得有些磕磕绊绊。
  “不错,国之不存,民将焉附!我们当然死战到底!”
  “死战到底!”队伍中七嘴八舌地起了回声,在空中碰撞反弹,很快由零散的口号汇拢成响亮的誓言。眼见群情激愤,众志成城,萧宇乘机走到北辰胤面前,单膝跪倒:“萧宇家中亦无兄弟,只有花甲高堂。然国难当头,七尺男儿怎能偷生乡野。不才愿为先锋,听凭王爷差遣!”
  随着他的动作,三军将士摘下头盔夹在身侧,齐刷刷跪倒在地,“听凭差遣”四字平地而起,响竭云霄。北辰胤长笑一声,傲然昂起头来,举手示意诸人起身:“苍天为鉴,本王便于今日,同诸位歃血为盟。”他说完抽出腰间佩剑割破手指,将血一滴一滴洒在将台之下:“我与诸位,生死与共,荣辱相从。不破夷虏,誓不还朝。”
  这一席话正说进众将士心坎,让他们觉得将台上站着的非是只知发号施令的三军统领,而是与他们处在相同立场,同他们背负相似情仇的连袍战友——北辰胤切实懂得战争的含意同付出,也经历过荣耀凯旋背后的残忍同寂寞,虽不曾为马前走卒,却明白军士先家后国,避祸趋安的寻常心态。他站在众人最前,将声音托着内力送出,即便站在队伍末尾,也能听得清晰确切。那一刻里,万千将士都相信他们听到的并不是一句苍白空洞的搪塞宣告,而是眼前王族屈尊降贵的肺腑之言。这个男人脱下紫金朝服,离开锦衣玉食的皇城府邸,仔细扣好战痕累累的铠甲,像护卫生命一样紧紧握住手中的武器——他是如此真实坦诚,同他们一样畏惧死亡,却也跟他们一道做好了埋骨沙场的准备,自此之后同仇敌忾,生死契阔不改初衷。
  立誓之后,北辰胤再无多言,遣散众人回营养息,同铁常焕三人入账议事。他们尚未落座,夜非已忍不住说道:“候爷病后,军心涣散多时,末将们束手无策。王爷方才只得三两句话,却已尽除隐忧。”言语之间,倾佩溢于言表。
  “咦,军心不稳,如何开战。”北辰胤卷起案上地图放在一旁,并不摊看:“多亏铁将军想得周到,向萧宇询问兵丁轮转。”
  萧宇闻言面露惭色,频频顿首。铁常焕在旁谦道:“王爷谬赞。现下四族气势高涨,轻取不得,王爷有何打算?”
  北辰胤抬手示意他不用担心,转向萧宇问到:“四族联军,何人为首?”
  “是合巍族长,他本是武将出身,战功赫赫。前任族长死后,便顺应民心将位置禅让于他。”
  北辰胤长眉微挑,语含不屑:“哈,当日北疆一役,他是神武侯的手下败将,退军求和丑态百出。如今却敢在此嚣张。”
  萧宇还未答话,夜非已愤然变色:“王爷说得是。此等无赖小贼,若是候爷无恙之时,哪里容他放肆!可恨他却四处宣扬,说终让侯爷败在他的手上。”
  “无妨。不过是不自量力的小小蝼蚁,又岂能撼动神武侯一世英名。”北辰胤知道夜非受神武侯栽培多年,对老将军很是崇敬维护,于是出言安抚数句,又转颜吩咐道:“传令下去,在军中挂起丧旗,明日午后迎战四族。”
  萧宇夜非闻言均是一愣:“军心方稳,大战未开。若让四族联军知道侯爷新丧,只怕乘虚而入。”
  “要的就是乘虚而入。”北辰胤笑道:“四族尚不知援军已到,若听闻神武侯薨逝,军中群龙无首,必会将此看作一举击破我军的良机。明日交战之际,定是长驱直入,无所顾忌,正好诱入城中歼杀。”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军斗志正盛,所谓一鼓作气。要煞四族威风,就在明日。”
  “只是,”铁常焕见到两位副将犹豫的神色,替他们说出了心中芥蒂:“此计虽妙,只是死者为尊,神武侯尸骨未寒,便借他死讯设计诱敌,似乎……有些不妥。”
  “神武侯强支病体留驻边关,为的就是要保我北嵎江山不受外族染指。他若知自己百年之后,尚能助我等破敌,九泉之下亦当含笑。”北辰胤说到这里站起身来,探询地望着案侧三人:“你们都曾随神武侯征战边疆,知道他的性子。本王以为,他若是在天有灵,定然不会怪罪。”
  “是……”,夜非率先跟着站起:“末将这就同萧宇下去安排。”
  北辰胤点头应允,随后独留铁常焕在帐中说话:“铁将军的独子峰原,早年迎娶西豳公主,而今亦在四族军中吧?”
  铁常焕在心中叹气,知道躲不过这个话题:“峰原既入西豳,便是身不由己。他不得已随军而行,绝无侵犯故土之心。”
  “这本王自然明白。”北辰胤和颜悦色地回应,思虑片刻又道:“当年四妹不愿远嫁,铁峰原深明大义,和亲西豳,却为此抛妻弃女。父皇在世时候一直耿耿于怀,总说亏欠铁将军一家良多。”
  铁常焕谢道:“王爷切不可如此说。峰原是北嵎臣子,为君分忧,份数应当。铁家数代受皇室重恩,粉身碎骨亦无以为报。”
  “话虽如此,父皇在时却同本王说过多次,希望你们父子有朝一日,能得团圆。”北辰胤抬起眼睛:“如今天赐良机,本王自当尽力完成父皇当日嘱托。”
  铁常焕不明白他话中所指,疑惑道:“王爷的意思是?”
  “明日一战过后,四族锐气大挫。将军而后便以父子相叙为名邀峰原前来营中,西豳重孝,不会拦阻。本王有条夜袭之计,借叙旧之机同峰原商议完毕,届时便可里应外合——西豳族长虽有将才,却已年迈多病,峰原既是驸马,也便是西豳真正的头人。有他从中策应相助,必能事半功倍。到时一举拿下四族大部,铁峰原便是最大的功臣。你随本王奏明皇上,接他风光还朝,岂不两全其美?”
  “这……臣谢王爷美意,一切皆听王爷安排。”
  北辰胤满意地点头,没有留意铁常焕话中犹豫,挥手让他下去休息,随后独自一人走到帐外,眺望不远处四族扎营的所在——从少时学习行军布阵直到现在,他从来也不习惯对着纸上山河圈点谋划,他喜欢站在楼头高处,踏住城墙砖瓦,俯身细看面前即将成为修罗斗场的平原。何处依山可藏伏兵,何处道窄可埋绊索,军分三路何进何退,敌军溃散又会向何处奔逃,他都了然于心尽收眼底,闭上眼睛便在脑中描绘出波澜壮阔的鲜明画卷,但见烟尘滚滚马嘶人惊,有人坐骑如风,高擎北嵎王旗,奔跑之间将战场一劈为二,气盖长虹。
  翌日战局同北辰胤所言分毫不差,四族联军眼见北嵎边城白旗高悬,哭声震天,只道全军已失斗志,天一放明便遣将列队前来挑衅。北嵎军队但凭侮辱隐忍不发,直到午时过后方才勉强应战。四族联军势如破竹,北嵎军队且战且走,轻而易举将联军最具杀伤力的先锋部队诱入了边关城中。合巍族长回身见到城门关闭知是中计,仗着部下骁勇善战,又欺负北嵎军中无人,厮杀砍斗愈发勇猛,想要干脆将计就计,一举攻下城池。他缠斗正酣之际,猛听得城楼上头传来人语轻笑,声音似曾相识,虽不响亮却凌空盖过了震耳欲聋的漫天喊杀。合巍族长身陷围攻本已应接不暇,百忙之中抬头去看,但见一名素未谋面的将军身披银甲,正垂首俯视城下混乱,悠闲的姿态好像是在城头抚琴。那名将军见他抬起头来,动手脱下头盔,露出深蓝近乎于玄色的长发,哂然笑道:“败军之将,可还记得北嵎三王?”
  合巍族长周身一震,再仰头上看,见到楼角暗色北嵎王旗掩映之下,青底墨迹的将旗迎风招展,其上所书赫然正是“天锡”二字。他的脑中骤然闪现出北疆草原之上,少年将军飞扬桀骜的射箭英姿,见到北辰胤伸手拿箭的时候惊得坐姿不稳,几乎跌下马来。
  北辰胤好整以暇,从左右侍卫手里接过一箭,望准合巍族长疾射。合巍族长早在心下防备,不敢拿剑隔挡,狼狈不堪地侧身避过,却听背后一声惨叫,眼见早前随军杀入的西豳族长坠下马来。他赶紧回头去看北辰胤的下一步动作,不期然在转头的瞬间觉得咽喉一阵刺痛。
  “本王当日便告诫过你,倘若再起异心,三箭之内取你首级。”最后的小那半句话,合巍族长已经分辨不清是北辰胤今时之言,还是当日未满弱冠的少年在自己耳边的低低威胁。他咽喉贯穿,发不出痛苦呻吟,表情扭作一团,在翻下马去的瞬间里,最后映入眼帘的是他曾想要占为己有北嵎沃土。
  两位族长惨亡,受困的四族联军再无还手之力,不到半个时辰便被尽数歼灭。北辰胤是夜犒赏将士,又让铁常焕依言修书,邀铁峰原入北嵎大营一谈。
  铁常焕持笔良久,面有难色:“王爷白日射杀了西豳族长,再邀峰原前来,我怕西豳群臣不会答应。”
  北辰胤抚掌笑道:“铁将军多虑了。西豳合巍族长已死,寰州南沂又无大将之才,联军统帅的位置便非铁峰原莫数。四族新折中流砥柱,摸不透我军实力深浅。我等此时相邀峰原入城,正是他们探听虚实的大好机会,自然不肯错过。”
  铁常焕听出弦外之音,面色一变:“峰原绝非卖国求荣之人,断不肯做西豳细作”。
  “铁家一门忠烈,本王当然相信。”北辰胤微笑着界面:“所以此次大败四族,还要多多仰赖铁峰原。”

  七 疾矢

  数日之后,新任西豳族长的铁峰原如约前来北嵎大营,以臣子的身份觐见北辰胤,真心感谢天锡王爷给他们父子相见的机会。铁峰原虽然生于将门,自幼研习兵法,却从无立功封侯的野心,同他父亲铁常焕一样不喜倾轧官场是非。他秉性淳厚,然则优柔寡断,常在取舍之间徘徊,难觅两全之策。当年西豳公主点他和亲,他心中百般不愿,仍是含泪辞家远赴夷邦,纵然为了国家大义,到底落了个抛妻弃子;如今四族联军侵犯北嵎,他起先极力反对,事到临头却又顾念同西豳公主多年夫妻情分,不得已随军而行。他一面害怕四族势大吞并北嵎,一面又担心北嵎反击剿灭四族,总觉得无论进退成败,他都已做定了叛国罪人,唯有期望双方能早日和谈退兵、各守疆国,从此不兴战事。他本想借探视铁常焕之机提议休战,不想北辰胤直言要他反叛西豳、营中起事,助北嵎大军一臂之力。
  铁峰原此时才知北辰胤一翻美意原是别有用心,一时失了方寸,王顾左右而言他,支支吾吾着不肯答应。北辰胤小他几岁,见面尊他为兄,看透了他的为难,明了似的笑笑:“铁兄是重情之人,本王自不做无理之情。我军夜袭之时,只要你从内扰乱四族阵脚便可。你不愿加害西豳族人,本王绝不勉强。”
  “王爷……”铁峰原搓着手,见到在旁一脸忧虑的铁常焕,谨慎地措辞应对:“峰原是北嵎之臣,本不当有推辞。只是公主对我恩深意重,夜袭之中兵刃无眼,我怕……”
  “铁兄只管放心。”北辰胤诺道:“铁兄在西豳家小,本王一力保全——莫非铁兄还信不过么?”
  “峰原不敢。”铁峰原诚惶诚恐,愈发吞吞吐吐:“只是……老族长以家国后事再三托我,西豳大臣对峰原亦从无排挤怀疑,峰原实不忍,不忍……”
  北辰胤听他说到这里,冷哼一声沉下脸来:“铁兄久居异地,要为西豳尽忠,本也无可非议。但你终归也算北嵎臣子,当日四族大军进犯,神武侯带病挂帅,边城百姓苦不堪言之时,又可曾出一言相阻?彼时眼睁睁看我北嵎生灵涂炭,今日竭心力求保西豳社稷子民——铁兄的忠心,未免太过厚此薄彼!”
  这番话说得极重,听得铁常焕坐立不安,铁峰原更是大惊失色,几乎跪倒在地:“四族开战,峰原死谏不成,夙夜难安。若有半点戕害故土之心,天地不容。王爷神兵天降,四族已铩羽而归,若是战事持久,只怕民生不兴。峰原还望……还望双方各自休兵,永罢干戈……”
  他话音未落,北辰胤还未作出表示,铁常焕已抢先一步将他打断——“你怎么如此胡涂!”他厉声斥道,因为激动而站起身来:“神武侯以身殉国,四族亦折首领,双方军队积怨深重,哪有修书议和的可能?如今敌存我亡,已成不共戴天之势。四族犯我在先,自取灭亡。你方才在王爷面前说了这许多混账话,也算不负西豳族长所托。既是铁家子孙,怎不为国尽忠?”
  铁峰原对父亲很是尊重,本来还想再辩,铁常焕一席话后便没了声音。他低头复又抬头,不住叹气,好像拿不定主意要说些什么,最后摇摇头,无奈地一甩手:“父亲教训得是。今日夜袭,峰原听王爷号令行事。”
  他这番话说得眉头紧皱,声音不情不愿。铁常焕嫌他答应得不够爽利,开口又要指责,刚说得一个“你”字,便被北辰胤抬手拦下。北辰胤目的达成,似乎仍旧介怀铁峰原方才的犹豫不决,不愿多同他们父子纠缠:“铁兄果然深明大义——那你们父子叙旧,本王不叨扰了。”他言出必行,果然起身出账,只留铁常焕父子二人相对。
  铁峰原此时也没了久别重逢的喜悦心情,只在心中盘算对应之策,既可向北辰胤交差,又能保西豳众人全身而退。他既然应允了北辰胤援手夜袭,便绝对不能出尔反尔,否则连累父亲铁常焕同居于皇城的结发妻子不说,串通四族算计北嵎也绝非他愿为之事;但他身为西豳族长,又总不能将历代头人辛苦挣来的土地拱手让人——北辰胤虽然承诺替他保全家人,却没答应不灭西豳,更何况北嵎军队一贯作风狠硬,如今占尽上风,只怕是要直捣黄龙。铁峰原进退维谷,叹息频频,铁常焕知他心不在焉,也不多加挽留,寒暄数句之后便送他出营。直到两人快出了北嵎边关,铁峰原三拜欲去,铁常焕见左右无人,才向他沉声嘱道:“为父明白你的难处,只是事到如今,你还想要两面顾全,只怕是不能够了。”
  铁峰原顿首道:“父亲放心,孩儿知晓轻重,不会让父亲难堪。”
  铁常焕叹了口气,缓缓摇头:“我一把老骨头了,还怕什么——今日我军夜袭,该如何做,你自己打算。但凡见到铁家将旗,尽力突围便是——王爷计谋过人,非是我等能料,我能助你之处,仅在于此。”
  铁峰原听父亲说出这等话来,是愿意冒险放走西豳诸人的意思,心下大是感动,却碍于仍在北嵎边境之内,不敢有所表露,只得长揖到地,颤声道:“孩儿不孝,不能膝前侍奉。今日一别之后,父亲珍重。”
  铁峰原直起身子的时候眼角已有泪光,苍白嘴唇也止不住哆嗦。铁常焕知道儿子若是设法保全西豳,往后便是北嵎的敌人,只怕就此相见无期。他心中隐隐生出酸涩,垂下眼睛,强忍着不去擦拭眼角,最终在风沙里挥了挥手,背过身去。
  “你回去吧”,他说,低低叹了一声,也不再看铁峰原,迈步走入城中。
  那天夜里铁常焕一直在帐中整装待命,到了子夜时分,仍是不见有人来报,踱出帐外也只见零星火光点点,不像是大军开拔的样子。铁常焕知道北辰胤对铁峰原不会全全信任,凡事总是预留一手,故而不曾说定夜袭时间,更何况兵法本就讲究机动灵活、出奇不意,北辰胤如此行事,倒也不出他的意料,只是眼见着就要临近破晓,士兵们也多显困乏,北辰胤既然同铁峰原说定今日行事,总没有临时取消的道理。铁常焕思量之间,北辰胤正好持弓大步入账,铁常焕赶紧起身行礼,一面拿过身畔宝剑:“此刻出发?”
  “啊,正是。”北辰胤虽是如此说,却并不显得着急,反而转过身去,在帐中慢慢踱步:“方才我已派小队兵马探过虚实,回报却说四族联军已有准备。”
  铁常焕不料北辰胤早已遣兵行动,随后明白话中隐射,不由冒出冷汗:“这……这怎有可能。”
  北辰胤赞同似的点头:“本王也是如此想,此事本来只有铁峰原同你我二人知道,本王相信铁峰原绝非泄密之人。”
  “峰原自然不会行此大逆之事。”
  “嗯,”北辰胤界面:“想来早被人偷听了去,是本王行事不够周密。”
  铁常焕见他神色懊恼,温言劝道:“要灭四族,也不急于一时。既然事泄,王爷不如早些休息,明日再做打算。”
  “哈,铁将军不必担心。”北辰胤仿佛就在等他这句话似的,蓦然顿住脚步,面上阴霾一扫而空:“今日夜袭,仍是依计而行。”
  “这……岂不是正中敌人下怀?”
  “将军去了便知。”北辰胤微笑一下,并不多加解释:“我赌他们料不到我军去而复返,以为就此逃过一劫。此时天色将明,守卫轮班交替,防御更比以往薄弱,正好将计就计,将他们一举击破。”
  铁常焕见北辰胤迈步出帐,立即紧随其后,见到萧宇夜非已集结军队在帐外恭候。他知道北辰胤决心已定,却忍不住忧心忡忡:“只是王爷前次派兵,未曾见到峰原接应,会不会已经……?”
  “我与铁峰原约定以将旗为号,前次试探之时未举将旗,他自然不会轻举妄动。”北辰胤一面说着,一面跃上马去:“将军放心,铁峰原一定安然无恙,片刻之内便可团聚。”
  铁常焕于是翻身上马,随军疾驰,按原先商定计划,同北辰胤各率骑兵步卒包抄四族大营。北嵎军队训练有素,暗夜行军亦无甚声响,急行片刻之后,便至四族扎营之处,火光在望,人影憧憧。北嵎军间群情激昂,兵器交磨,战马低嘶,铁常焕片刻不敢耽误,正要同北辰胤分取南北二道,却冷不防被他拦下了马缰。
  铁常焕不解其意,困惑地向北辰胤望去。此刻破晓时近,天光渐起,同军中火把黑影搅和混淆,恍惚一片宛若幽冥鬼魅。铁常焕尚不知道半个时辰以后苍龙弓的利箭就会穿透爱子胸膛,只记得火光阑珊下北辰胤淡然一笑,语气平常:“铁将军——你我互换将旗吧。”
  北辰胤趁夜大破四族的捷报连同铁常焕的请罪书一起,在数日之后送到了元凰案头——铁峰原叛离北嵎,率四族军队负隅顽抗,铁常焕深愧教子无方,上表自贬。随信而来的还有一封北辰胤亲书的陈情表,言说铁峰原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更兼常年远在西豳,非是铁常焕教导之失。如今铁峰原已死于乱军之中,铁常焕更有大义灭亲之举,实是当赏非惩。
  元凰不看捷报,只先拿着北辰胤的折子慢慢读来。笔法是北辰胤惯用在公文上的钟王小楷,沾墨所用想必也是他最顺手的纯狼中毫,收启转乘、断句逗点,都像极了他平日说话时候的口气,就好像他身在一旁,亲口念给元凰。元凰反复看了几遍,知道北辰胤早在赴边之前,就已经设计好了铁峰原的结局,现下一份陈情表却是写得句句恳切,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北辰胤从来都是这样,高高在上,目光如炬,以为自己什么都能看得透,却把元凰当作傻瓜,做足了表面文章。铁峰原的死,别人或许看不出来,元凰又怎会不明白。他却还特特写了这封语意真挚的陈情表,在元凰面前也不肯卸下伪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敷衍应付,什么是别有用心,他虽然对元凰多方维护,却连真实心境都从不肯让元凰看破,这样的不顾他人感受的为人处世,究竟是把元凰放在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