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惊然不是痴儿,他现在反对月氏与我们结盟,是因为这会破坏他谋夺储君的大计,但一旦他做了储君,他还会与匈奴人称兄道弟?他要为月氏的未来谋戈,他肯定会改变立场,转而与我们结盟,借助我们的力量,与匈奴人长期抗衡,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公孙豹冷笑,眯起一双眼睛望着宝鼎,“嘿嘿,老夫已经答应了月氏老王,你待如何?”
宝鼎两眼一翻,苦笑不迭,“老爹,我不管你和老王有什么交情,此事我不能答应,我必须以大秦的利益为重。再说,此事纯属月氏内政,我们不能干涉,也没有资格介入,所以
公孙豹用力一挥手,“少说废话,给我拿一个计策出来,一个能够帮助紫苏登上王位的计策
宝鼎当真是欲哭无泪。大秦干涉月氏内政干什么?有必要吗?月氏和匈奴人就是大漠上的两只老虎,一山不容二虎,肯定要打起来。历史事实也正是如此,因此不管谁做月氏王,最后都会与大秦结盟,以求得到大秦的援助。就目前河西的形势来说,大秦最好不要干涉月氏内政,干涉得越多月氏的危机就越严重,稍一不慎月氏就会大乱,最终白白便宜了匈奴人。
“紫苏能给大秦什么好处?。宝鼎打算为难一下公孙豹。
“你要什么,紫苏就给你什么。”
宝鼎愣了一下,心想我这位老爹很反常啊,他和月氏王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
“我要见到紫苏宝鼎打算先拖一拖,把月氏王庭的事情搞清楚了再做决定。
“紫苏就在白山公孙豹说道,“过两天你就能见到他。”
第161章 敌人在暗
”孙豹知道宝鼎丹意插手月氏内部事务,现在必须说服他:估川禁苏问鼎储君的机会非常渺茫。
月氏老王在储君问题上的摇摆导致了今日之祸。在大秦人没有到来之前,月氏老王已经准备屈服了,但老王很担心,惊然做了储君之后,是否有能力镇制西域二十六国?假如西域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与匈奴人继续联手进逼,形势会更恶劣,到时老王也只有退个,让惊然做大王了,但如此一来,乌孙国必然独立,从月氏分裂出去。
乌孙自由了,其他西域诸国呢?乌孙要西域诸国的魁首,乌孙人最终目的是要建一个西域联盟,他决不会满足自己的独立,接下来会形成连锁反应,西域诸国会纷纷从大月氏分裂出去。储君立了,大月氏内部的危机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严重了,虎视眈眈的匈奴人岂肯放过这等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必定大举进攻,于是大月氏倾覆在即。
老王找不到解困之策,有意拖延,就在这时候,公孙豹来到了王庭,让老王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此后大秦使团大展神威,在大河北岸击退了匈奴人,斩杀了匈奴休旬王,让河西局势骤然获得了逆转的良机,但这只是暂时的机会而已,一旦匈奴人重新调整了策略,形势必将继续恶化,所以能否把握住眼前的机会至关重要。
“老爹的意思是,惊然被权势蒙蔽了双眼,看不到他正身陷西域人和匈奴人联手设下的陷阱,是不是?”宝鼎问道。
“他当然知道公孙豹说道,“但惊然自负傲慢,目空一切,根本就没把西域人和匈奴人放在他的眼里。他认为自己掌控了一切,现在已经准备做大王了
“你见过惊然了宝?”鼎惊讶地问道。
“见过了公孙豹叹了口气,“当年如果不是因为满满大权在握,年少的惊然也可以继位。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同样的事又发生了。大权在握的惊然对大王之位誓在必得,月氏无人可以阻止他
公孙豹望着宝鼎,脸上露出一丝苦涩。
“不是无人可以阻止,而是恩怨纠缠,就连月氏老王都下不了手吧?。宝鼎冷哂道,“老爹当年逃亡月氏,是不是也欠了一笔难以还清的债,以至于现在不得不挺身而出,拨剑相助?”
公孙豹沉默不语,眼里露出深深地悲伤。
宝鼎耐心等待。
有些事可以做,但有些事不能做。惊然势大,紫苏势弱,帮助惊然可以迅速稳定月氏局势,完成出使目的,反之,帮助紫苏不但困难重重,而且稍有错失,必定祸乱河西,最终一无所获,连使团自身的安全都无法保障。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显然易见的道理。宝鼎不愿意把私人感情牵扯到国事里,除非这种牵扯有利于国事。
“当年我逃到月氏,以为家人惨遭杀戮,九族不保,是冉怨气冲天公孙豹白眉紧皱,说着说着停下了,似有难言之隐。
宝鼎哈哈一笑,戏德道,“老爹娶了月氏的公主,还是娶了月氏王侯的贵女?”
公孙豹苦笑,“公主。”
“什么?公主?”宝鼎惊呼一声,两眼蓦然瞪大,“公主?你娶了月氏公主?”
公孙豹点点头,黯然长叹,“她死了,孩子也没有生出来,死在肚子里了。我曾经答应过她,替她一生亡世守护月氏。”
宝鼎非常吃惊,极力平息了一下情绪,摇摇头,难以置信地问道,“紫苏和你什么关系?”
“紫苏称我为姑父
“惊然呢?” “也呼我为姑父
宝鼎头晕,“既然如此,你该一碗水端平,为何厚此薄彼?。
“因为胖顿翁侯公孙豹说道,“胖顿翁侯的妻子是公主的亲姐姐,她们姊妹和月氏王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妹,而紫苏的妻子是胖顿翁侯的侄女
宝鼎恍然,连连摇头,“所以你在月氏王和翁侯夫妇的威逼下,不得不厚此薄彼,是吗?”
公孙豹叹道,“惊然利欲熏心,志大才疏,竟然为一己之私利而出卖月氏之大利,我能扶植这样狼心狗肺的人上位做大王?”
“老爹你要知道,如果我们选择紫苏,等于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稍有不慎就是玉石俱焚之祸,咸阳的诸般谋划都将尽数失败。”
公孙豹嗤之以鼻,“此策不是咸阳的谋划,而是你个人的谋划,是你为自己积累军功而做的谋划,任你说得天花乱坠,我都不相信统一后的大秦还抵御不了北虏
宝鼎忍不住就想反驳,旋即放弃了。如果历史轨迹改了,未来也就不一样了,公孙豹这句话也就没有错误。自己穿越而来的抱负就是改变历史轨迹,这个功绩不会有人知道,永远都不会被记载下来。自己更不会泄露分毫。其实说出来又有谁信?
“最难的路也要走,因为我们别无选择。”公孙豹非常坚决地说道,“有些路表面上看起来很不错,但一旦你真的走上去了,很可能就是一条不归路,连回头的机会都没有”小
宝鼎暗自冷”想你威胁谁啊。众事天难办了,扶植紫苏才是条真心甘切“尸路。
宝鼎没有给予肯定的答复,他要好好想想,看看能否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
第二天,使团在月氏人的保护下继续北上。宝鼎和韩非、琴唐、公孙豹等人在辊车里继续商量。
出乎宝鼎的意外,韩非、琴唐都支持公孙豹的决定,因为紫苏一旦做了月氏王,凭借今日大秦人给他的帮助,将来两国肯定能维持长久的盟约,相比起来,惊然的优势虽然明显,但他与西域人、匈奴人都有密切关系,他如果做了大王,显然不会像紫苏一样诚心诚意地与大秦结盟,未来变数太大。无从把握,而未来大秦的全部力量要用来统一中土,无力西顾。这时候月氏王与大秦的关系是否亲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此趟出使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冲着与月氏柿结长期稳定的盟约而来吗?眼前这个机会虽然难以把握,但一旦把握住了,那后果就截然不同了。
宝鼎本来还很犹豫,认为大秦不应该直接干涉月氏内政,以免把月氏危机扩大化,谁知韩非、琴唐的想法与公孙豹的想法如出一辙,中土人固有的流淌在血液里的自大远远超出了宝鼎的预计,在弗非等人的眼里,蛮夷就是低等民族,就是凶残之辈小只要有机会就应该狠狠打击。丰涉内攻?简直是妇人之仁,好不容易抓到一个削弱月氏的机会,岂能错过?至于能否成功不在考虑之列,因为他们认为宝鼎出使的真正目的就是积累军功,如果真的把月氏搞得崩溃了,败亡了,这个功劳就太大了,回咸阳后做个封君绝无问题。
这种想法让宝鼎失望之余也是哭笑不得。观念,这就是观念上的差距啊。宝鼎的想法他们理解不了,最后以高瞻远瞩来总结,但心里并不以为然,宝鼎则只能把此归结为时代的局限性。宝鼎在他那个时代也是一只井底之蛙,他也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
两天后,大队人马抵达白山。这是有蓝天白云,有雪山草海,更有成群的牛羊,连绵的帐篷,胖顿翁侯的大小部落全部聚集在这里,热闹非凡。
大秦使团的到来在白山引起了巨大轰动,不仅仅是因为大秦人击败了匈奴人,斩杀了匈奴人的休旬王,还因为随使团而来的有一支庞大的商队和丰富的物品,这才是真正让普通牧民们欣喜若狂的地方。
宝鼎对此大为感慨。对普通人来说,生存永远是第一,其他的不过是过眼烟云,不值一哂。
右部王紫苏率大小部落首领热情相迎,至此月氏人才算摆出了亲密的态度。
紫苏大约三十多岁,身高体瘦,颧骨高耸,深陷的眼窝里有一双忧郁的眼睛,这使得他看上去有些阴沉。宝鼎一边与其寒暄,一边仔细观察,感觉紫苏这双眼睛的背后深藏着冷酷和残忍,这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一头躲在黑暗里伺机而动的狼。与狼共舞,风险大,利益又如何?
欢迎宴席的规模很大,酒馔很丰盛,乐舞更是引人入胜,但宝鼎对此全无兴趣,除了礼貌性地吃喝一点外,大部分时冉都在凝神沉思。
月氏人都在暗中观察这位突然在西北草原上风生水起的天之骄子,对他的一举一动充满了好奇。
酒宴散后,左部王紫苏邀请公子宝鼎、韩非和公孙豹到自己的行帐秘密议事。胖顿翁侯隧委作陪。
翁侯隘委直言不讳,把河西当前形势大概说了一下。匈奴休旬王的突然死亡让匈奴南路军陷入混乱,其大军为策安全,后退一百里。到目前为止,匈奴人还没有再度逼近白山的迹象,这一局势变化让月氏王庭激烈的储君之争突然缓和下来,显然大秦人的突然介入,使得河西局势迅速发生了改变,而匈奴人在与秦人的交锋中遭遇重挫更是让在储君之争中一直占据上风的左部王惊然措手不及。月氏老王则趁机下令 让右部王紫苏急赴白山迎接大秦使团,摆出了一副结盟大秦以挽救危局的架势。
“大河一线确实没有军队?”右部王紫苏待翁侯说完之后马上问道。 “只有一千多名陇西边军抚守渡口,以便接应使团返回秦国。”宝鼎漫不经心地摇摇手,“遵照旧日盟约,月氏和大秦定期互派使者以保持往来。此次我奉命出塞,不过是例行出使而已,我王为何要派遣军队屯驻于大河一线?右部王多虑了。
紫苏和隧委交换了一下眼色,同时望向公孙豹。公孙豹手抚长须,正襟危坐,神情严肃,似乎对翻泽这个新工作非常投入。
“姑父,公子曲解了我的意思。”紫苏对公孙豹说道,“大河一线有没有秦军屯驻,直接关系到河西形势的发展,假如此次公子只是例行出使,恐怕对解决当前的危机没有帮助
公孙豹白眉微掀,目露不满之色,“公子一人足以抵大秦十万耸队。”
紫苏犹豫了一下,目光转向宝鼎,微微躬身,恭敬说道,“月氏形势紧张,公子此刻赶赴王庭,不但安全上缺少保障,还会加剧王庭的危绷,以一一,紫苏汰疑着停了下来。从表情卫看得出来”翘心,扑常矛盾,踌躇不安。
公孙豹狠狠瞪了他一眼,对其这种瞻前顾后的表现极度不满。
紫苏咬咬牙,断然问道:“公子打算何时去王庭?”
宝鼎沉吟少许,慢吞吞地问道,“右部王打算何时带我去王庭?”
“如果公子不能做出选择,那我就不能带你去王庭紫苏郑重说道,“因为这不但关系到公子的生死,也关系到我月氏的存亡。”
宝鼎笑了起来,“我能做出什么选择?我不过奉命出使而已。到了王庭,拜见了大王,我的使命就完成了
“公子或许有所不知紫苏说道,“匈奴人的使者就在王庭,而匈奴人的军队就在月氏国的边界,公子贸然赶去王庭,匈奴人岂肯放过你?。
“在月氏王庭杀我?。宝鼎笑道,“匈奴人杀了我,就可以挑起月氏和大秦的战争,是不是这样?”
紫苏苦笑点头。
“这么说,月氏王没有能力保护我的安全?”宝鼎脸上的笑容有些难看了。
“我王当然会竭尽全力保护公子,但问题是,想杀你的不仅仅是匈奴人,还有西域人,甚至还有我大月氏的人。”紫苏说道,“敌人在暗,公子在明,防不胜防啊。”
宝鼎冷笑,“右部王希望我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紫苏笑笑,“公子能给我一个什么样承诺?”
“我做出了承诺,右部王就能确保我的安全?。
“不是你一个人的安全。”紫苏指指宝鼎,又指指自己,“是我们的安全。现在我们两个中的任何一个假如被刺死,河西局势必将大乱
宝鼎怒极而笑,“你威胁我?”
“事实就是如此。”紫苏冷声说道,“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现在返回秦国,要么和我一起去王庭。”
“没有第三个选择?”
“没有紫苏斩钉截铁,“不管你站在哪一边,匈奴人和西域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都会不惜代价杀了你。我王保护不了你,惊然也不行
“你能保护我?”
“因为你需要我紫苏毫不犹豫地说道。
宝鼎怒气更甚,说到底,紫苏就是在威胁,拿他自己的性命来威胁自己,而紫苏之所以吃定了自己,就是因为公孙豹泄露了自己的机密,这导致紫苏有恃无恐,打算以最小的代价赢得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众人都感觉到了宝鼎的愤怒,韩非担心宝鼎忍不住甩袖而走,急忙出面救场,“右部王能给大秦一个什么承诺?”
“秦王选择此刻遣使出塞,显然对大漠上的事有所了解,我也无须赘述。”紫苏说道,“现今大漠有三强,月氏、匈奴和东胡,其中以匈奴最为强悍,四处征战,而月氏因为王庭本身的原因,目前危机重重,无法与匈奴正面对抗,这造成河西局势异常紧张,直接影响到了秦国的安危。这也是秦王遣使出塞的直接原因。秦王需要的是月氏的稳定,而月氏也愿意与秦国保持长久的盟约,以便联手抗衡匈奴
韩非满意点头,笑着问道:“这是右部王的心愿,还是月氏姜的意思?”
“这是我的承诺。”紫苏再一次躬身为礼,“我以我的生命发誓,月氏将与大秦世代结盟,绝不背弃
公孙豹和韩非不约而同地望向宝鼎。
宝鼎的怒火发生了作用,紫苏大概是担心宝鼎真的拂袖而去 无奈之下还是即刻做出了承诺。这个承诺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个承诺。大秦人可能白忙活,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惊然既然迫于形势向匈奴人低头,紫苏当然也会做出同样的事,但无论惊然还是紫苏,只要他们做了大王,策略就会改变,所以宝鼎必须先得到月氏人的承诺,否则绝不出手相助。
“你有多大的决心保护我的安全?”宝鼎不动声色地问道。
“以我的生命为代价紫苏诚恳说道。
宝鼎想了片刻,又问道:“惊然如果死了,你有把握控制休密和贵霜两部吗?”
紫苏迟疑未答。
“老王还在。”翁侯隧委说道,“老王可以控制休密和贵霜两部
“老王还能支撑多久?,小宝鼎皱眉问道。
紫苏黯然摇头。
“事情之所以紧急,正是因为老王的身体越来越差翁侯叹道。
“还能支撑多久?”宝鼎再次问道。
“一个月或者更多。小公孙豹说道。
宝鼎的脸色顿时凝重起来。这个时间太短了,很多事根本来不及去做。
“秋七月宝鼎说道,“一定要拖过七月,否则我无能为力。”
“这还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公孙豹叹道,“命由天定,人力岂能数变?。
第162章 谋划
右汁么定要到秋七月。时间拖得越长对月氏越不利 “匈奴人可以支撑到七月吗?”韩非问道。
“当然可以。”翁侯隧委的答复非常肯定。 匈奴人两路进逼,一路在漪野泽,而猪野泽的匈奴人并不多。数千人而已,其目的主要是威慑月氏王庭。匈奴人北路军的主力其实集结在居延海一带,那地方水草丰茂,可以一边打仗一边放牧,解决军队的食物问题。另外居延海距离西域乌孙国较近,如果食物短缺,可以向西域诸国求援。河西西北部是月氏休密和贵霜两部的领地,必要的时候他们也可以给匈奴人提供一定数量的食物。
匈奴人的南路军从贺兰山而来,军队大都来自贺兰山一带的诸种部落,所以南路军的食物供给也没有问题。
“匈奴的左贤王在哪?,小韩非追问道。
“在滞野泽隧委答道,“最近他两次赶赴王庭拜会了我王,其胁迫之意非常明显,气焰极度嚣张。
“不是他嚣张,而是你们给了他嚣张的机会。”宝鼎椰偷道,“如果你们月氏上下齐心,匈奴人敢在你们家门口放羊?不过做人不能太嚣张,嚣张就要挨打。我在南边刚刚杀了匈奴人的休旬王,到了北边或许就有机会宰了这个嚣张的左贤王
“公子如有需要,我胖顿部愿竭力相助。”翁侯急忙保证道。他做梦都想杀了匈奴人的左贤王,但形势不允许,要杀也只能假他人之手。
公子宝鼎无疑就是最佳人选,他已经杀了匈奴人的休旬王,如果再杀死了匈奴人的左贤王,那匈奴人肯定要攻打大秦,如此月氏危机可以迅速解决。
宝鼎暗自冷笑,“当务之急不是杀匈奴人的左贤王,而是杀你们的左部王惊然
紫苏、隐委、公孙豹和韩非听到这句话都没有任何吃惊的表情,因为他们都已经预料到了,宝鼎到了月氏王庭肯定要杀人,而对象就是惊然。月氏危机其实就是储君之争,储君之争一旦解决,月氏王庭的最大矛盾也就解决了,月氏人也就失去了自相残杀的理由,接下来就可以齐心协力一致对外。
宝鼎是干什么起家的?就是刺杀。当今中土若说刺客,首推公子宝鼎,所以公子宝鼎的到来也就意味着血腥刺杀的开始。
“惊然死了。月氏的形势将如何变化?”宝鼎望着紫苏问道,“右部王做了储君,又将用什么办法在最短时间内稳定王庭。化解当前危机?”
紫苏沉默良久,苦思无策,“匈奴人南北对攻,又有西域人相助,月氏人恐怕难以抵挡
“老王之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原因也在如此隧委叹道,“惊然死了,西域人肯定会以此为借口,举兵叛乱。内乱一起,匈奴人势必乘机进攻。到那时,月氏大军既要平定西域的叛乱,又要抵御匈奴人的入侵,顾此失彼,首尾难以兼顾,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你希望我大秦屯兵于大河一线,拖住匈奴南路大军,是吗?。宝鼎问道。
紫苏和隧委相视无语。想法的确是这样,但事实上秦人屯兵于大河一线,对月氏来说可能意味着一场更大的灾难,因为月氏一旦与西域人、匈奴人打得两败俱伤,他们拿什么去抵御秦人的攻击?河西岂不拱手让给了秦人?
惊然正是因为如此才坚决拒绝秦人赶赴王庭,而月氏王和紫苏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又何尝希望秦人渡河北上?
宝鼎笑了起来。如果他不是穿越而来知道未来的历史,他或许真的会建议秦王乘机打下河西,可惜历史不容更改,最起码现在宝鼎面对奔腾的历史长河还是一筹莫展,他太渺小了,渺小得就像河边的沙砾,改变历史轨迹对他来说就如同天方夜谭一般虚无缥缈。
“我现在可以向我的大王求援。”宝鼎笑道,“不过,你们放心,我大秦的主力军队不在陇西,所以,大王即使同意出兵,我大军也不会威胁到河西。”
紫苏和隘委又惊又喜,不约而同地问道:“秦军是否攻打河南?”
“当然,当然打河南。”宝鼎说道,“我大秦若想救援月氏,唯一的攻击线路就是从上郡方向打河南,打贺兰山的匈奴人,这样匈奴人的南路大军就不得不撤退,的奴人的南北对攻之策遂告失败。”
“此话当真?”紫苏激动地站了起来。
宝鼎向他伸出一只手,“击掌为誓
两掌相击,月氏人的心总算放下了,但月氏也因此欠下了秦国一咋小人情,而宝鼎的集使目标就此顺利完成。
宝鼎笑容满面,!却想到了一个问史卜月氏是如何度讨众个删失洲是不是月氏王在无奈之下,让惊然做了储君,把大王的位子交了出来?惊然做了大王,西域诸国先后自立,月氏急剧衰落,勉强维持了十几年,然后便被匈奴人赶出了河西。
假如河西的历史就和自己的猜测差不多,那自己此次出使,就等于改变了月氏的历史轨迹,继而阻碍或者延缓了匈奴人统一大漠的步伐。十几年后匈奴人还在大漠上与月氏、东胡逐鹿争霸,无法真正威胁到中土的安全,始皇帝会不会因此放弃或者延缓北伐的重大决策?三十万大军的北伐,耗费用度极其惊人,严重摧残了新生帝国娇嫩的生命,假如自己就此改变了月氏的历史轨迹,继而间接改变了帝国的历史发展,始皇帝没有或者延缓了北伐,那帝国会不会因此避免或者延缓败亡的命运?
宝鼎非常期待,但今天所做的事要到十几年后才知道结果,他不能就这样等待结果,他还要继续想方设法去改变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历史轨迹,希望这些湄消细流最终汇成一道大河,最终改变历史长河奔腾的方向。
“从我急奏大王,向大王求援,到大王下令军队攻击河南,到军队长途跋涉进入河南之地,这需耍时间,至少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宝鼎说道,“在这两个月里,除了要确保老王的生命外,首要之务就是刺杀惊然。我有绝对把握杀死惊然,但你们有绝对把握应对接下来的局势变化吗?”
紫苏犹豫了片刻,问道:“公子需要什么?”
“我需要你的信任。”宝鼎正色说道。“你们肯定也想过刺杀惊然的事,也做过具体的谋发”但因为没有把握稳定局势,所以你们害怕了,不敢动手。我现在要知道你们的谋划,所有的详细的谋戈。”
紫苏和隘委俱感忐忑。此事一旦失败。月氏大乱,月氏可能崩溃,同样,此事一旦成功,月氏还是大乱,还是有可能倾覆。这个决断太难下了。
公孙豹发出一声冷哼,“我说过,相信他,他足以抵十万大军。有这十万大军,你们还怕稳定不了局势?”
紫苏深深吸了一口气,毅然开口道,“对我们威胁最大的就是每奴人。”
杀了惊然,只要老王在,休密和贵霜两部不会叛乱,这样月氏五部可以集结十万左右的军队与匈奴人作战。秦国出兵河南可以牵制匈奴人的南路军,这样月氏人可以把主力大军放在羌谷水一线,与从居延海方向杀来的匈奴人进行决战。
居延海一带有多少匈奴人,目前不清楚,估计在五万以上。这时候西域人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假如西域人与匈奴联手,这一仗的胜负就难以预料。
“西域二十六国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军队集结完毕?”宝鼎问道。
“西域诸国中,以乌孙、楼兰和呼揭三国兵力最多,距离羌谷水也最近。”紫苏说道,“正常情况下,半个月之内,西域军队就能抵达羌谷水。” “如果你们主动出击呢?”宝鼎问道,“直接杀到居延海与匈奴人决战,或许就能以兵力上的优势取得胜利。”
“这太危险了。”隧委说道,“一旦我们未能在居延海取胜,而西域人又杀到羌谷水截断了我们的退路,那我们就被匈奴人和西域人包围在弱水一线,难逃全军覆没的噩运。”
宝鼎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你们有十万军队,有我大秦军队在河南的策应,无论对匈奴人还是对西域人,你们都有绝对优势,难道这样还瞻前顾后不敢打?”
紫苏和隧委都没有说话。事情哪有这么简单?如果事事都和想像的一样简单,月氏还会有今天的困境?
“这件事暂时放一放。”公孙豹主动替两人解围,“说说刺杀惊然的事。你们当初可有什么刺杀之策?”
紫苏摇摇头,自露愤怒之色,“我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他可曾杀你?”宝鼎问道。
“有两次差点让他碍手。”紫苏愤然说道,“这次公子到了王庭,切切注意,他手下有不少奇人异士,防不胜防。”
“这么说,我到了王庭,你岂不更加危险?”
“我自有防身之策。”
“防不胜防,这可是你说的。”宝鼎笑道,“既然防不胜防,那不如就给他刺死吧。”
紫苏骇然心惊,目瞪口呆。
,
第163章 月氏王庭
业后,大秦使团终干抵法月氏圭庭六
月氏王庭位于焉者山的西南麓,背靠美丽的大雪山,有清澈河水,有绿茵茵一望无际的草场,景色宜人。
王庭的宫殿依山傍水而建。其建筑风格接近于中土,但它的规模较殿宇也没有中土的高大宏伟。使团上下兴致勃勃。一边好奇地打量着这里的一切,一边评头论足,优越感和自豪之情在这一刻毫无掩饰地表露出来。
月氏人没有筑城。依旧保留着游牧人的特色。在王庭的最外围是普通月氏人的居住区,帐篷连绵不绝。再往里就是权贵们的行帐。最中心处则是月氏王的宫殿,河流、湖泊和几片树林将其与外面的帐篷区隔开,这种敞开式的王庭结构让大秦人惊叹不已。
大秦使团的营地紧挨着右部王紫苏的行帐。这片营地的后方有一片树林,前方则是一条小河,小河对面就是普通月氏人的居住地。宝鼎叫人在河面上用羊皮胎架起了一座简易浮桥,以便商队在对岸搭建帐篷,开市交易。
两天后,右部王紫苏带着宝鼎、韩非和公孙豹觐见月氏王。
月氏王花甲之年,病魔虽然摧残了这位老人的身体,但并没有摧毁他的意志。月氏王的头脑依旧很清晰,他对大秦使团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尤其对公子宝鼎在大河北岸击败匈奴人一事大加赞赏。月氏王这个态度就很明显了,他急切盼望着扭转月氏危机,他需要大秦人在这个关键时刻出手相助。
月氏王的身体很快支撑不住了。宝鼎等人随即告辞。
公孙豹留下了,他的身份特殊,老王要把他留在身边,其他人也没有理由阻止。公孙豹带了两个墨者医匠。征得老王的同意后,两位墨者给老王做了一番诊断,拿出了一个药方。这次使团带了不少名贵药材,药物不缺,关键是如何保证熬制过程中的安全。
“你放心,没人会害我。”老王笑道,“孩子们还没到丧心病狂的地步
公孙豹嗤之以鼻,“从我走进王庭开始,有些人已经疯狂了。尤其是你,我没有想到。你竟然把月氏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老王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