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苍头苦叹。他也明白了,公子恒不死不行啊,否则赵国如何向燕国交待?李牧又如何推脱罪责?政治残酷而血腥,由此可见一斑。

“旅贲卫全部出动,抓捕刺客宝鼎,缉拿黑冰。”暴龙冲着宝鼎咧嘴一笑,“公子,你出名了,名震天下了。”

宝鼎当然有些得意,正想自夸两句,却看到赵仪掩面跑进了一片小树林。

赵仪知道公子恒一定会死,心理也有准备,但真的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泪水当即就涌了出来。她怕引起别人的怀疑,捂住自己的嘴,跑进小树林,直到距离远了,才蹲在一颗大树下失声痛哭。

宝鼎追了过去。这些人中就他最早知道公子恒死了,但他至今搞不清楚,李牧为什么要杀赵仪?就因为要灭口?这个理由似乎有些牵强。

众人谁也没有在意,这两个人影形不离,有这种举动也不以为奇,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暴龙身上。

“他怎么来了?”苍头指着蛮屠奇怪地问道。

“我已经暴露了,我的手下如果继续按原来的想法撤离,很快就会被旅贲卫抓住,所以他们临时变计,打算先到飞鹰岩来避避风头。”暴露笑道,“谁知事情凑巧,我们也到了飞鹰岩。”

到飞鹰岩的路肯定不止一条,而暴龙的手下都是强悍之徒,日夜急行的话,当然会抢在前面。

“他们可带了干粮?”苍头追问道。

一大群人上了飞鹰岩,虽然实力是大了,但食物如果不够,反而坏事。

暴龙转头问了几句。蛮屠连连摇头,显然因为事出仓促,走得匆忙,所带干粮严重不足。

“不能再上飞鹰岩了。”苍头断然说道,“我们改道,想办法过峡谷。”

暴龙苦笑,把蛮屠拉到一边,把眼前的困境说了一下,问他可有什么好办法。蛮屠因为职业的关系,和山里的猎人接触较多,春秋两季还经常进山打猎,对大山的熟悉程度远超暴龙。

苍头看到两人叽里呱啦的说个没完,有些着急,凑过去问道:“有没有其它的路?”

“没有路。”暴龙正色说道,“不过,蛮屠曾经跟几个猎人横渡过峡谷。”

苍头大喜,急切问道:“如何横渡?”

“有个地方,峡谷间的距离最短,大山里的猎人在那里架了一座绳桥。”

“绳桥?”苍头惊讶地问道,“那桥结实吗?”

“哪有桥?”暴龙没好气地说道,“就一根绳子而已,结实个鸟啊。”

“叫他带路。”苍头毫不犹豫,果断说道,“我们从那里过峡谷,摆脱追兵。”

暴龙迟疑了一下,问道:“你决定了?”

“山里的猎人能过,我们就能过。”苍头笑道,“绝处逢生,给你记一功,到了太原赏你一头羊。”

“呸!”暴龙冷哼,朝地上狠狠吐了口唾沫,一脸鄙夷。



宝鼎也不知道怎么安慰赵仪,只好站在她身边陪着。

赵仪哭了一阵,情绪稳定下来,渐渐收住了眼泪。她现在最大的悲哀不是公子恒的离世,也不是她自己的厄运,而是有仇不能报。

李牧和代北军是挽救赵国的最后希望,依照公子恒的遗愿,将来她还要带着黑衣帮助李牧护卫国土。李牧为了拯救赵国而杀人,杀人不是李牧的本意,他也是迫不得已。赵仪不能因私废公,不能因为私人仇怨而置王国安危与不顾。

有仇不能报,有家不能回,明明活着却要化身鬼魂,这让赵仪痛苦不堪。为什么?这都是为什么?因为秦国,因为这个虎狼之国,因为这个虎狼之国的贪婪和血腥,自己、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国才会遭受如此深重的苦难。

我要报仇,我一定要摧毁秦国,我一定要把加诸在赵国身上的苦难千倍万倍地还给秦国。

赵仪擦了把眼泪,面对东方的代城,恭恭敬敬地磕了几个头,然后站起来,嘶哑着声音对宝鼎说道:“公子,赵仪无以为报,就这一条命。赵仪把这条命给你。”

宝鼎摇摇头,伸手替她擦去脸上的泪珠,“相信我,我一定会送你回家。”

“我已经没有家了。”赵仪想到深陷囹圉的大兄赵嘉,黯然魂伤。大兄难逃一死,但同样,自己无法给他报仇。大王是大兄的弟弟,弟弟杀死兄长,做妹妹的怎么报仇?

“我没有家。”赵仪紧咬樱唇,心在滴血,拼命不让自己的眼泪流下来。

宝鼎苦叹,“邯郸是你的家啊。”

“我没有家。”赵仪转头就走,泪珠纷落。



众人看到赵仪眼圈通红,显然是刚刚哭过,而宝鼎一脸无奈地跟在后面,一副束手无策的样子,俱感疑惑,齐齐望着他。

宝鼎略显尴尬地笑笑,然后问苍头,“要走了吗?”

苍头的眼睛正盯着赵仪,心里掠过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难道宝鼎说得是真的?她是赵国公主?

“公子,苍头打算改道。”暴龙看到苍头没有言语,马上把话接了过去,把刚才商议的结果告诉了宝鼎。

宝鼎有些畏惧。靠一根绳子飞跃天堑,是不是太危险了?旋即想到飞鹰岩终归是死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行险搏一把。

“听苍头的,改道,连夜赶路。”宝鼎断然一挥手,“明天清晨,我们一定要越过峡谷,彻底甩掉追兵。”

公子做了决定,其他人再无异议,即刻赶路。

苍头乘着宝鼎身边无人的时候,悄悄问他,“她就是那个小公主?”

“你不是不相信我吗?”宝鼎笑道。

苍头目光炯炯地盯着宝鼎的眼睛,良久,冷声问道:“李牧为什么杀她?”

宝鼎笑了起来,“你相信我了?”

“你到底还有多少秘密瞒着我?”

苍头一想到这位公子当初装聋作哑,把自己骗得团团转,害得自己惹下滔天大祸,心里就不寒而栗。公子到河北干什么?他为什么信誓旦旦地说河北大战秦军一定会败?假如这位少女是赵国公主,那这里暗藏着什么秘密?是不是与李牧有关?是不是与河北大战有关?

“没有,我这里没有秘密。”宝鼎指指自己的胸口,坦然说道。

他的确没有秘密隐瞒苍头,但事情发展到现在,因为一次时空穿越,因为各种各样的机缘巧合,宝鼎的身上已经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苍头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宝鼎的话。

“公子,我对你说过,事关三个家族的存亡,容不得任何失误,更不能心存半丝侥幸。”苍头苦口婆心地劝道,“公子,请你告诉我,她到底是谁,和你是什么关系,这里有什么秘密?”

“李牧的人正在杀她,我顺手就救了。”宝鼎收起笑容,严肃说道,“没有秘密,绝对没有。”

苍头恶狠狠地瞪着他,脸颊上的肉急剧抽搐了几下,强自按捺住心里的愤怒,一字一句地说道:“公子,我这条命是你的。”

宝鼎哭笑不得,冤枉啦,真的冤枉。

“表兄,请你相信我,好不好?”

“我相信你个鸟。”苍头看到赵仪走来,怒声爆了一句粗口,甩手离去。

“公子,他出言不逊。”赵仪正好听到了,指着苍头的背影吃惊地说道。

“不要理他。”宝鼎笑道,“他有疑心病,而且已经病入膏肓了。”

“公子,他这样太无礼了。”赵仪为宝鼎抱打不平。

“他是我表兄。”宝鼎做了个无奈的姿势。

啊?赵仪傻了,这个白头黑冰竟然是公子的亲戚?不会吧?这么巧?







        第四十三章 魏人张耳

崇山峻岭之中一条峡谷东西横亘,云雾盘绕其上,俯视百丈,深不见其底,险峻万分。

黑衣长歌四顾良久,颓然长叹。追了四天,最终却被这道峡谷挡住,天不助赵国啊。

在他的身后站着神情冷峻的张良。张良的身边是一位四十多岁的高冠黑袍人,身形削瘦,颧骨高耸,眼窝深陷,一双眼晴犀利有神。此刻这位黑袍人背负双手,任由山风吹拂,发须飞舞,淡漠冷肃的脸上露出些许忧郁之色。

“田卿,你有何高策?”张良忽然转头问道。

长歌闻声立时转身,望向黑袍人。

这位黑袍者就是闻名燕赵的节侠田光,现为燕国太子府上的上客卿。此次太子丹西行,他负责暗中保护。太子丹出事后,正当张良、长歌等人一筹莫展之际,田光出现了,他带着三头黑獒在第一时间找到了太子丹的踪迹,然后便开始了长途追杀。

初时大家以为这三头黑獒嗅觉超群,后来才知道太子丹穿了一件用特殊材料熏过的衣服,是以黑獒才能紧追不放。谁知黑冰很快发现了这个秘密,把太子丹的衣服从里到外剥了个精光。张良、长歌等人沮丧万分,这时田光又给了他们一个惊喜,那就是秦舞阳。

秦舞阳不但武技高超,强悍骁勇,还擅长追踪之术,而太子丹则暗中配合,一路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众人随即跟在秦舞阳后面一直追到了峡谷。面对不可逾越的天险,众人无不变色,心情顿时失落到了极点。

田光那双精亮的眼珠稍稍转动了两下,嘴角出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他对张良极其不满。张良合纵的目的谁都知道,但为了奄奄一息的韩国而肆意损害他国利益就未免卑鄙无耻了,不过张良还是做了一件好事,对于太子丹来说是一件好事,而不是燕国,他成功说服李牧杀了公子隆。其实这件事张良没有出力。太子丹和田光严重低估了李牧,不知道李牧为了拯救赵国已经陷入了疯狂。

杀死公子隆是太子丹这几年日思梦想的事,现在他终于借助他人之力达成了心愿,接下来他要回燕国,但不能马上回去,秦燕两国已达成约定,他要去秦国为质任,在没有征得燕王喜同意的情况下,他自作主张跑回去将会引来一系列的麻烦。从当前形势和整个大局考虑,太子丹接受了张良的建议,留在代北,然而事情出了意外,他被黑冰挟持了。

此刻对于鞠武和田光等人来说,太子丹的生命高于一切,所以田光不敢追得太紧,唯恐黑冰狗急跳墙杀了太子丹。在他看来即使太子丹到了咸阳,也没有关系,再把他救出来即可。但对李牧和张良来说,将太子丹留在代北高于一切,因此张良和长歌没有退路,只能不惜一切代价予以截杀。

“有办法过峡谷吗?”田光目视长歌,问道。

长歌摇头。黑冰把越过峡谷的唯一长绳给砍断了,现在没有任何办法翻越此道天堑。

“雁门边境有几个出口?”田光又问道。

长歌又摇头。雁门边境大道出口虽然只有两个,但小道出口却有十几处之多。再说黑冰知道后有追兵,前有堵截,也未必会从关隘出境,极有可能选择徒步翻山。

听完长歌的话,田光淡淡一笑,“那就先去边关口隘,如果半个月后还是一无所获,我就带人去咸阳。”

长歌和张良交换了一下眼色,知道田光不愿行险狙杀了。

“如果我们在边境口隘没有截住他们,那就去太原。”张良果断说道,“黑冰出了代北,必然放松戒备,我们则趁击设伏围杀,救回太子。”

长歌立即附和道,“从句注南下,一路都是高山险谷,只有一条大道通向晋阳,黑冰必走此路。我们提前设伏,十拿九稳。”

田光眉头微蹙,抚须沉呤,心里却是冒出一股愤懑之意。你们自己谋划不周,又没有补救之策,导致太子被秦人挟持而逃,如今没办法了,竟然想到秘密潜入秦国去救人,你们到底是想救人还是要杀人?恐怕救人是假,杀人是真吧?然后以此来嫁祸秦国,破坏秦燕联盟。

“是不是先回代城,问计于大将军?”田光冷声道。

“大将军已于昨日南下河北。”长歌正色说道,“大将军有令,此事由我全权负责。”

田光微凛,从长歌的眼里看出一丝杀气。

“大将军率军南下了?”张良也是颇感惊讶。燕国国相公子隆、赵国前司徒平原君之子公子恒、赵国公主,三个身份显赫之人一夜之间尽数被刺代城,现在代城血雨腥风,形势异常紧张,善后处理事宜更是复杂,稍有不就会激怒燕国,甚至恶化与邯郸的关系,谁知李牧竟然置诸多危机于不顾,南下河北打仗去了。

“我代北大军十日前已经抵达河北战场。”长歌面露得意之色,“云中、雁门、代城三地的军队一个月前就秘密集结于灵丘,代北三大营早已是人去营空。”

田光与张良相顾骇然。李牧好手段,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调动,事前竟然没有漏出半丝痕迹。

“大将军就不怕秦军趁机北上攻打雁门?”田光问道。

“黑衣此番南下太原正是要刺杀王翦,以延缓秦军北上攻击代北的速度。”

长歌说到这里,转头望向张良,“先生是去河北还是去太原?”

“去河北。”张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慷慨激昂地说道,“我随大将军血战沙场,与秦军一决生死。”

田光两眼微眯,露出一丝鄙色。张良竟然要走人了,这也忒无耻了吧?太子丹遇险一事,可是与你有莫大关联。“日前你可曾信誓旦旦地对太傅说,你要把我们太子完好无缺的带回来。”田光忍不住哂笑道。

张良微微一笑,从容说道:“张良言必行,行必果。此去太原,兵不再多,贵在精锐。我调五名上铁卫给田卿,如何?”

田光不屑啰嗦,坦然接受,“我还要一个人。”

“谁?”张良问道,“田卿尽管开口,我一定鼎力相助。”

“魏人张耳。”

张良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田光会提出这个要求,顿时面露难色。张耳是魏国大梁人,少年时曾求学于齐国稷下,后到信陵君府上为客卿。信陵君死后无所依,遂游走于韩魏两地。张良广交贤士,与其倾心相交,随即成为好友。此次张良合纵诸国,张耳就跟在他身边,为其出谋画策。

张良略一思索,便明白了田光的用意。田光要张耳同行,无非是担心太原营救失败,那接下来他们就不得不远赴咸阳救人。到咸阳救人的难度太大了,田光不熟悉咸阳,急切间也找不到助力,只有依赖张良的力量。

秦韩两国接壤,如今韩过孱弱,事实上已经成为西秦的附属国。韩国为了阻止秦国的吞并,这几年几乎把所有的秘兵都投到咸阳,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想方设法苟延残喘。韩国秘兵的力量一旦全力帮助田光,那救出太子丹的希望就非常大。张良想到太子丹对扭转当前局势的重要性,稍加思量后便一口答应了。

“我们连夜返回代城。”长歌见两人商量妥当,随即说道,“调派好人手后,我们以马代步,日夜飞驰,抢在黑冰前面潜入太原,然后觅地设伏,务求一击成功。”

张良、田光从其计,各自带着手下与黑衣急返代北。



苍头等人有惊无险地越过了峡谷。再行两日后,出了大山。苍头预先已有安排,众人先是跟随一支商队走了百里,然后便进入一处连绵起伏的山地牧场。这里有很多楼烦人的部落,黑冰在此设有联系点,常备车马。

一行人换上胡服,骑上大马,伪装成楼烦牧民,继续向西南方向的泰戏山方向前进。(泰戏山,今山西恒山西北麓一代,五台山附近。)

宝鼎前世从来没有骑过马,对马的认知主要来自影视和书本,所以第一次看到高头大马,他有些慌张。堂堂一个大秦公子连马都不会骑,实在太丢人了。然而奇迹再一次出现,但他靠近骏马,一股熟悉的感觉从心底涌起。当他抚摸着骏马雄壮的身躯,抚摸着长长的鬃毛的时候,他仿佛与骏马连为了一体,那种生命相依的感觉让他的心阵阵颤栗。

宝鼎意识到这是那个死去的宝鼎埋藏在血液中的生命烙印爆发了,就如那神乎其技的剑术一样,马也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宝鼎兴奋起来,放开心怀,跃上骏马,让自己的神智紧紧追随着本能,让这副躯体的本能尽情发挥,让死去宝鼎的生命烙印彻底爆发出来。

骏马在草地上飞驰,宝鼎在骏马上做出各种姿势,任意驰骋。耳畔狂风呼啸,长发在风中飞舞,叫声在山野激荡,宝鼎的心飞了起来,那种仿若自由翱翔般的舒畅让他陶醉,让他为之疯狂。

渐渐的,他感觉自己的生命与身下的骏马融为了一体,那是一种玄之又玄的意境,就如他夜晚躺在草地上凝视着璀璨星空,思绪在银河里轻松徜徉。

死去的宝鼎是个痴儿,从暴龙的述说里可以猜到,这个痴儿有两个爱好,一个是夜晚躺在草地上看星星,一个是在草原上纵马飞驰。痴儿与这个现实世界格格不入,他有他自己的世界,在那个神奇的世界里,或许唯一与他交流的只有夜空上的星星和草原上的骏马,星星和骏马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他灵魂和生命的延续。

这个时代的马是自由的,这个时代的人热爱和崇拜自然,他们把马当作自己忠实的朋友。野蛮人对自然推崇而敬畏,他们善待自己的马,而文明人在发明马辔之后,又发明了马鞍、马蹬和马掌来进一步禁锢马的自由,摧残马的尊严,榨取马的全部价值。野蛮人的信仰质朴,血液里更是保留了人性的本善,文明人呢?文明人信仰功利,血液里流淌着血腥的贪婪,虽然他们试图用华丽的词藻和无耻的谎言来掩盖自己的罪恶,但最终,他们被贪婪吞噬了,罪恶还是在朗朗乾坤下无所遁形。

宝鼎抱着马脖子,头脸深埋在柔软的鬃毛里,体会着痴儿宝鼎的心,感受着痴儿宝鼎纯洁的灵魂和生命。璀璨星空是他纯洁灵魂的家,奔腾骏马是他纯洁生命的延续。痴儿宝鼎让重生而来的宝鼎深深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自然的本原。原来世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但人性的贪婪掩盖了这一切,让芸芸众生坠落到无尽的深渊。

宝鼎猛地坐直身躯,仰天长啸,敞开心菲,尽情吼叫,似乎要把心中所有的忧郁,所有的悲伤,统统抛弃。

宝鼎的泪水悄然滚落。

如果痴儿宝鼎还活着,他不会改变,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人生的快乐和自由。然而,神秘的穿越重生改变了这一切。痴儿宝鼎走了,永远地走了,带着对灵魂和生命的感悟走了,不过,他把的自己使命留了下来,交给了重生后的宝鼎,唯一的报酬就是那副伤痕累累的躯体和隐藏在血液里的生命烙印。







        第四十四章 回到秦国

“公子,公子……”暴龙的吼声远远传来,“不要跑了,再跑马掌就要裂了,快停下……”

吼声惊醒了宝鼎,思绪迅速从虚空中拉回,这时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跑了太久时间,身下骏马体力消耗太大,已经难以为继了。宝鼎抓住马鬃,用力拽了几下,又轻轻拍拍马颈。骏马迅速减速,缓缓停了,但依旧亢奋不已,不停地扬首嘶鸣,似乎刚才那一阵酣畅淋漓狂奔激起了它压抑已久的野性。

宝鼎从马上跳下,亲昵地抚摸着骏马的长鬃,心里异常平静,一种温馨而满足的感觉随着血液遍布全身。忽然,他感觉自己的灵魂悄然融入到痴儿宝鼎的生命,他感受到了痴儿宝鼎的快乐,这一刻也是他的快乐,前世那早已遗忘的久违的快乐。

“公子,你的骑术太精湛了,我自问望尘莫及啊。”暴龙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笑嘻嘻地说道。

“拍我的马屁?”宝鼎笑骂道,“你也会拍马屁?我告诉你,不要溜须拍马,我看到这种人就来气。”

暴龙奇怪地看看他,又看看马屁股,不解地问道:“拍什么马屁?”

宝鼎尴尬地笑笑,这才想起来现在还没有拍马屁一说。看样子自己以后说话要注意了,不能像前世一样信口开河,搞得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最后还落个粗鄙野蛮的罪名。

“我的骑术很好吗?”宝鼎岔开了话题。

暴龙用力点点头。

“我的箭术如何?”宝鼎随口问道。

“我在乌氏的时候,曾看到公子用三石强弓射杀林胡虏。”暴龙神情恭敬,语气十分敬佩。

宝鼎吃了一惊。三石弓,那要多大的力气才能拉开?我有那么大力气?宝鼎望着暴龙背上的角弓,脱口问道:“你这弓几石?”(战国时,一石约为61。5斤。)

暴龙不好意思地笑道:“公子,这弓就一石多一点,嘿嘿。我过去用得弓比这强,将近两石,可惜丢在代城了。”

到了牧城后,苍头不知从哪弄来一车兵器分给了众人。兵器多了,大家的胆气也就壮了,不像在大山的时候,因为武器严重不足,根本不敢和追兵照面。宝鼎也拿了一副弓箭,但他没敢试,担心出丑丢脸。现在听暴龙这么一说,好象痴儿宝鼎不但剑术出众,这射术也颇为了得,顿时便有了试试的心思。

宝鼎回头看看来路,人迹全无,“他们人呢?”

“公子纵马狂奔,早把他们丢后面了。”暴龙笑道,“苍头说,他改变撤退路径了,打算直接翻过泰戏山进入太原,所以现在也不着急赶路了。”

宝鼎迟疑了一下,隐约觉得这里有名堂,按道理苍头好不容易摆脱追兵,应该以最快速度离开代北才对。

“我们摆脱追兵了?”

“当然。”暴龙非常肯定地说道,“最危险的一段路程就是在代城附近,只要跑出来了,黑衣那些鸟贼就休想找到我们。”暴龙张开双臂,比划了一下,得意洋洋地说道,“代北这么大,四处都是山,黑衣到哪找我们?哈哈……”

暴龙笑得很夸张,可见心里很得意。宝鼎却眉头微皱,大约猜到了苍头的用意,他要拖延进入太原的时间,拖得时间越长,河北大战的战局就越明朗,假如河北大战秦军赢了,自己也无需再去拜见蒙恬,直接打道回府,就当这事没发生。

宝鼎苦笑无语。苍头不相信自己,更不相信秦军会在河北大败而回,所以他考虑良久,最后的决定就是尽量阻止自己与蒙恬见面。宝鼎想了一下,觉得这办法也不错。历史上没有记载这一战的具体时间,但应该不会拖得太长。只要历史轨迹不变,秦军败北,桓齮退出历史舞台,那自己跑去见蒙恬的时机应该正好合适。

宝鼎决定听从苍头的安排,乘着这段难得的时间,尽可能熟悉这个时代的环境,了解这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另外抓紧时间练习武技,除了长剑,射术更是要娴熟,否则将来到了战场如何杀敌?还有荆轲教授的内视之术,这个要勤加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剑术,还能治疗自己的病。这个一动手就疯狂的毛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上了战场必死无疑啊。



一行人过了牧场,随即在向导的带领下,弃马上山。

苍头有意拖延速度。众人穿山越岭,不急不忙,时而驻足看看风景,时而偷闲打打猎,时而比试一下击技之术,每天晚上一大群人围着篝火天南地北的一顿乱侃,常常嘻闹到半夜方止。

太子丹果然是个人物,能屈能伸,看到留在代北无望,随即放弃了这一想法,转而考虑逃离咸阳之策。他知道田光肯定要去咸阳,张良也会倾力相助,至于李牧,更会不惜代价营救自己,所以他暂时放下心事,刻意周旋于这群奇怪的护送队伍中间。

这支队伍的组合堪称神奇。有尊贵的大秦公子,但这位公子竟然是刺客;有黑冰秘兵,不过这位秘兵不受大秦公子的节制,相反,大秦公子还要听他的指挥;有美若天仙的神秘少女,这位少女和大秦公子非常亲密,但他们的关系却扑朔迷离,让人无法看透;人数最多的就是一伙马贼,其中有赵人、燕人、中山人、楼烦人、林胡人、东胡人、匈奴人、空同人……十二个凶神恶煞般的大汉,不过现在都成了这位大秦公子的手下,而这位大秦公子竟然与他们称兄道弟,还兴致勃勃地学习他们的语言,如果不是眼见为实,太子丹永远都不会相信世上还有此等不可思议的离奇之事,这位大秦公子到底还要不要自己的尊严?有没有考虑过王族的脸面?

宗越虽然叛离了燕国,但一路上谨守本份,小心侍奉太子丹。太子丹也不为难他,坦然接受,好言相向。宝鼎和苍头等人倒是因此愈发看重宗越,觉得他值得结交,苍头甚至考虑劝他留在宝鼎身边,毕竟这样的人才可遇不可求,但考虑到宝鼎黯淡的前景,他踌躇良久,还是没有开口,只是向宗越隐晦地暗示了一下。

太子丹与宝鼎的关系不知不觉有所改善。太子丹想摸他的底,将来有机会定要报复,以雪今日之耻。

宝鼎则无所谓,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对一个预知未来的人来说,太子丹其实很不幸,命运很悲惨。太子丹有理想,有报国热忱,也有出众的才华,但可惜他生活在一个特殊年代,这个年代有千古第一帝嬴政,有强大到无可匹敌的秦国,不管是他本人还是燕国的命运,已经天注定,非人力可以挽回。

当然,这是后世人的观点,站在二千年之后指点今日之江山,未免太过轻易,不知道今世人身在局中的那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恐怖感觉。就说秦王政吧,他现在哪里会料到再过十二年他将成就千古霸业?此刻的他,恐怕正在咸阳宫战战兢兢、夜不能寐。

宝鼎同情心一起,对太子丹的厌恶感便淡薄了许多,有事没事也找他聊聊,聊过之后宝鼎就自惭形愧了。

太子丹自小就接受最好的教育,“六艺”俱佳,谈吐不凡,对这个时代的认识和见解远远超过了重生而来的宝鼎,尤其论起显学之术、治国之道、驭民之策,宝鼎基本上就是白痴一个,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宝鼎的无知与太子丹的博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太子丹因此获得了某种心理上的满足,也算是报了仇解了气。让人奇怪的是,宝鼎不但不以为耻,反而缠上了太子丹,就是喜欢与他谈经论道,以找虐为乐趣,乐此不疲。

苍头实在看不下去了,感觉大秦的脸面都给宝鼎丢光了,于是好言劝了几句,谁知宝鼎振振有词,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又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苍头瞠目结舌,被这小子的厚脸皮彻底打败了,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他哭笑不得。

宝鼎要学字,苍头当即就傻了,“你不识字?”

“当然。”宝理直气壮。

“你怎么可能不识字?”苍头根本不相信。

通过这一阵子的接触,苍头发现,宝鼎虽然言行粗鄙,但讲出来的话倒是有模有样,有几次与太子丹争论显学之时还把太子丹驳得哑口无言,怎么看他也不像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倒更像一位具有成熟心智的中年大叔,现在这位神似中年大叔的公子突然说自己不识字,谁信?苍头就不信,认为宝纯粹是闲得蛋痛,无聊寻开心来了,当即就要把他轰出去。

宝鼎死乞百赖不走,说自己从小到大就知道练武,不好读书,所以至今还是大字不识一个。苍头心说你瞎扯蛋,你父公子弘、你母白氏会让一个大字不识的儿子走出乌氏?会把昭雪三族沉冤的重任交给你?

宝鼎见苍头不信,就把烈日秋霜拿了出来,问他,“你若想练成我这样的快剑,需要多长时间?”

苍头也是从小练剑,至今依旧勤练不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