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依愤怒了,这一刻当真是恼羞成怒,她蓦地瞪大眼睛,尖声质问,“如果你要赶我走,我现在就走,但你不能羞辱我。”
宝鼎默默地望着黄依脸上的泪珠,良久,他自嘲一笑,“不是我羞辱你,而是你在羞辱我。楚国的政局已经变了,你的身份马上也要变,这种时侯,你提这种荒诞的要求,我会相信?你以为你把身体给我,我就会放弃统一大业?放弃攻打楚国?”
黄依愣住了,忽然,她发现自己为什么做错事了,因为楚国政局变了,自己身份变了,自己现在需要楚国,没有楚国,自己便什么都没有,所以下意识地希望用身体来换取一些东西。这种内心深处的变化自己尚没有察觉,但武烈侯却从这个小小的冲动中就把自己的内心看得一清二楚,这个人太可怕了。
“你这个残忍、卑鄙、贪婪的……”黄依嘴唇颤抖,手指宝鼎,想骂个酣畅淋漓却发现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
宝鼎笑了起来,“想不想和我做一笔交易?”
黄依想通了,心里也迅速平静下来。武烈侯是秦国的封君,她是楚国春申君的后人,这两者之间只有利益上的博弈,永远也不会有纯真的感情存在,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她的心很痛很痛,痛得她几乎窒息。过去是为了报仇而求助于武烈侯,将来呢?将来是不是战场上的生死仇敌?
黄依轻轻擦去泪水,抬起头,望着宝鼎,眼神变得异常坚定,“什么交易?”
宝鼎看到黄依在几句话的时间里便恢复了理智,心志再度坚强,蓦然想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思绪顿时有些恍惚。楚国,楚地,楚人,二十多年后,正是楚人灭亡了大秦,所以,如何提前谋划,把楚人对大秦的隐患彻底铲除,是一件重中之重的事,是关系到帝国存亡的大事。
宝鼎的脑海里浮光掠影般冲出一系列二十多年后的画面,这些画面让他心神颤栗,旋即又想到当前迫在眉睫的危机,种种困难,让他思绪大乱,一时间竟然痴呆呆地望着黄依,久久无语。
“武烈侯……”黄依不知道宝鼎为何突然失态,心中不免忐忑,轻轻喊了一声。
宝鼎霍然惊醒,这时一个念头闪电般掠过他的脑海,昨夜看不清的东西突然清晰起来。
“公子负刍做了大王后,会不会娶你为妃?”宝鼎忽然问道。
黄依玉脸立变,一双俏目顿时瞪大,显然宝鼎这句话让她非常吃惊。
“我不是他的女人。”黄依似乎担心宝鼎误会,本能地叫了起来。
“你进了王宫,不就是他的女人。”
“这怎么可能?”
“这是必然。”宝鼎说道,“是男人都想得到美女,尤其像你这样艳绝人寰的美女,我也想,所以公子负刍肯定要把你收入后宫,除非你先嫁了,但现在你身不由己,你想嫁给谁必须符合利益最大化这个原则。很显然,你进宫做楚王的王妃,完全符合这个原则。”
黄依脸色剧变,急切间根本无法接受这种残酷的现实。她不喜欢公子负刍,更不像嫁给他做王妃,但一旦春申君沉冤昭雪,春申君的旧部纷纷出山,遗留实力重新崛起,她就成了权力博弈的工具,一切都不是她所能控制的了。
“有得必有失,天道法则。在你帮助春申君翻案的同时,也帮助春申君的旧部重新获取了权力和财富,而你却一无所有,你的身体甚至还成了他们进行权力博弈的有力武器。”
宝鼎的话就像利剑一般刺进了黄依的身体,刺得她鲜血淋漓,痛得她歇斯底里般地叫了起来。
“你不是人,你怎能这样残忍?你怎能这样待我?”
宝鼎没想黄依的反应如此激烈,吃惊之余看到黄依面色苍白,娇躯颤抖,似乎不堪忍受这般巨痛,吓得一跃而起,急行两步冲到黄依的身边,紧紧握住了她的双手。
黄依泪如雨下,无力倒在宝鼎的怀里,痛哭失声,“你怎能如此残忍?”
我残忍吗?宝鼎扪心自问,觉得这不算什么残忍。既然矢志复仇,当然要有粉身碎骨的心理准备。公子负刍做了大王后,若想为春申君翻案就要扳倒以阳文君为首的庞大势力,为此他当然需要付出巨大代价。黄氏以一个女人做为报答,理所当然嘛,但现在这个女人我不能给公子负刍了,我必须抢到手,否则我将来拿什么控制楚地和楚人?
“我如果不残忍,不把未来的真相告诉你,我如何才能得到你?”宝鼎把黄依抱进怀里,凑在她耳边低声说道,“我要的不是你的身体,而是你的心。我得到了你的心,就不怕你会离开我,所以我必须残忍,我必须撕开那些人的真面目,让你看到他们帮助你报仇的真正目的,让你知道他们最终将把你吃干榨尽,连一滴血都不会留下。”
黄依心神混乱,死守着最后一丝理智,哭着说道,“你比他们更残忍,你帮我报仇的目的更可怕,你要把我连皮带骨头一口吃下。”
宝鼎轻轻吻了一下黄依的面颊,柔声说道,“但你得到了我。”
黄依霎间崩溃,哭得撕心裂肺,也不知道是悲还是喜。
宝鼎紧紧地抱着黄依,任其在怀内痛哭,心里却似翻江倒海一般,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新谋划。
=
赵高、魏起、曝布、熊庸、唐仰、司马昌等人一早就赶来军帐,谁知被东方无畏挡驾了。听到帐内传出的女子悲戚哭声,众人面面相觑,脑海里不约而同地掠过一个念头,武烈侯终究是长大了,也知道需要女人松弛一下紧张的情绪,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武烈侯怀里抱得是女人,但心里想得却是阴谋。
黄依逐渐平静下来,止住哭声,哽咽问道,“你要的是春申君之后,还是少师残月?”
她实在是看不透宝鼎,不知道宝鼎是不是在蓄意欺骗她。
“这取决于你。”宝鼎笑道,“我愿意现在就把少师残月娶回家,只是你必须要考虑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你在公子负刍没有登上王位之前嫁给我,就会失去给春申君翻案的机会,也就是很难诛杀以阳文君为首的那帮谋害春申君的人。”
黄依愣了片刻,“我对公子负刍来说,有那么重要?”
“不是你有多么重要,而是我很重要。”宝鼎解释道,“你嫁给我,做了秦国武烈侯的女人,那么当公子负刍给春申君翻案,在一般人看来,就是公子负刍迫于秦国的重压,不得不给春申君翻案,如此一来,公子负刍就无法实现利用给春申君翻案的机会赢得楚人人心的目的,相反,他的声名反而受到了重挫,所以,他绝不会做这种对自己有害无益的事。”
“我的真正身份没有多少人知道。”
“公子负刍知道。”宝鼎说道,“一个大王敢拿自己的声名冒险吗?当然不会。”
黄依陷入沉默。她无法选择。她为报仇雪恨而活着,她不会因为这世上有自己心爱的人就放弃报仇,但问题是,她现在报仇的前提是给春申君翻案,而给春申君翻案的前提是,她极有可能做为交易的工具被送进王宫。公子负刍给春申君翻案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要打击政敌,他更需要春申君的遗留力量以增大他的实力,牢牢控制朝政,而要得到春申君遗留力量的支持,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联姻。
“我该如何选择?”黄依无助地问道。
“很简单。”宝鼎说道,“你嫁给我,我义不容辞帮你报仇。”
“你怎么帮我报仇?”
“更简单。”宝鼎笑道,“我把楚国灭了,你想杀谁就杀谁,想怎么杀就怎么杀。”
黄依吃惊地望着宝鼎。的确,这个问题对于宝鼎来说,就是这么简单。
“我是楚人。”黄依痛苦地说道。
“你嫁给我,你就是秦人。”宝鼎说道,“当年宣太后、穰侯魏冉、华阳君熊戎都是楚人,但武安君南下攻楚,他们不但鼎力支持,甚至还命令武安君把楚国宗庙一把火烧了。你做了秦人,楚国就是你的敌人,这个道理非常简单。”
黄依彻底无语。有大秦宣太后这个铁例,黄依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反驳。
“你真的能灭了楚国?”黄依没办法说服自己相信宝鼎的话,秦国能灭楚?就算能灭,那又要多少年?相比起来,这个报仇办法的难度太大了。
“十年,最多十年。”宝鼎信誓旦旦地说道。
黄依踌躇不决,总觉得这里面有阴谋。武烈侯家里有个天姿国色的公主,他本人虽然年轻但不风流,更不好色,再说他一直都有机会得到自己,今天自己甚至主动暗示献身,所以他根本就没必要花费这么一番心思。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
=
=
第272章 选择
第272章 选择
宝鼎从黄依的眼睛里看到的都是怀疑。的确,这世上有多少人相信中土会在未来十年内统一?事实上现在距离宝鼎与秦王政约定的时间只有八年多了,以今日中土局势,谁也看不到统一的可能,相反,四国或者三国鼎足而立的形势倒是非常清晰。
“你不相信我?”宝鼎把怀里的黄依松开,扶着她坐好,然后转回了案几之后。
他觉得自己很卑鄙,心情有些复杂,甚至有些忐忑不安。前世他不过是个从山区里走出来的普通人,他的思想传统而守旧,三妻四妾的美梦可以想想,真到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时侯,他又本能地畏惧,感觉自己违背了道德,背叛了守在家里的赵仪。他又想到了学姐,负罪感更为强烈,患得患失之中对自己刚才的行为更为不齿。
黄依看到宝鼎神色异常,以为他不高兴,因为自己怀疑他的承诺而生气,心里也是十分不安,有心想解释,但实在是无法说服自己相信他,一时间不禁有些恍惚,甚至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个不可挽回的错误。
回到楚国嫁给公子负刍做王妃,报仇希望很大,反之,嫁给武烈侯做个秦人,与自己的王国为敌,不要说报仇希望渺茫,就算报仇成功了,但楚国灭了,也是一个至死都不能原谅自己的伤痛。我该如何选择?我是选择报仇还是选择武烈侯?
蓦然,黄依想到当今秦王最宠爱的夫人就是阳文君的女儿,假如这位王夫人被立为秦国王后,那么秦王政驾崩之后,新太后和新秦王还会继续攻楚吗?更重要的是,武烈侯还敢杀阳文君吗?他就不怕未来的秦国太后和大王报复他,置他于死地。由此推测,武烈侯十有**在欺骗她,同时从楚国未来的局势来推测,任何一位楚王也不敢诛杀阳文君,那等同于和秦国宣战。看来无论留在楚国还是嫁到秦国,杀阳文君以报灭门之仇的可能都不大。
其实,在武烈侯出现之前,自己报仇的对象就是李园,至于那些隐藏在黑暗里的仇人,一来没有真凭实据,二来牵连太广,无论自己还是南山子,包括那些春申君的老部下,都没有想过要查清真相诛杀元凶,因为事实上绝无成功的可能。武烈侯出现后,通过秦国熊氏确定了杀害春申君的元凶就是阳文君,但阳文君是楚国宗室,势力太大,杀了他及其所有参与者,基本上要杀掉楚国一半大贵族,这可能吗?除非楚国灭亡,否则想都不用想。
由此来做出选择就很简单了,要报仇就要灭楚,要灭楚就要放弃自己的王国,投身于强秦,心甘情愿死心塌地地嫁给武烈侯。武烈侯抱负远大,志在天下一统,如果他真的能灭楚,能帮自己报仇,能创造奇迹,此生自己又夫复何求?即便报仇不能成功,但自己已经杀了李园,马上还要置整个李氏于死地,这个仇也算报了一半,勉强也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先人了。
冥冥之中或许自有天意,老天让我以身报答武烈侯,而武烈侯则想得到我,双方不谋而合,这就是天意吧。
黄依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她想了很多,权衡了许久,最终还是选择了武烈侯。
“我相信你。”黄依说道,“你本身就是个传奇,而且你一直在创造奇迹。”
宝鼎把心里纷繁复杂的情绪暂时搁置一旁,郑重其事地问道,“你可以考虑更长的时间。”
黄依摇头,“我没有更多的选择。黄氏世世代代为楚国尽心尽力,但最终却落得个灭族的下场,九泉之下的先人们死不瞑目,或许也有灭楚之心。我不想看到楚国灭亡,但我更不想死后去面对先人们愤怒的目光。”
宝鼎微笑点头,“我唯一可以给你的承诺是,你的选择不会错。”
黄依迟疑良久,小声问道,“我可以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
“很简单。”宝鼎说道,“我要灭楚,灭楚就要混乱楚国的局势,尤其是楚国的朝政,所以我不希望公子负刍利用含冤被杀的春申君以博取声名,更不愿意看到他继承春申君的遗留力量。”
“公子负刍篡位自立,名不正,言不顺,而自身的实力又没有得到迅速增长,那么他必定无法有效控制权柄,如此他就无法打击以阳文君为首的主和派。主和派不能受到压制,以临武君和项君为首的主战派必定对公子负刍极度不满,与主和派之间的斗争也会愈演愈烈。”
“就大秦目前的政局来说,我需要秦楚之间的连横盟约,为此我需要阳文君在楚国朝堂上屹立不倒。华阳太后薨亡,咸阳形势正在向不利于楚系熊氏的方向发展,但我若要在统一战场上连续获胜,就必须最大程度地争取楚系力量的支持,而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让王夫人楚国公主登上王后之位,从而让她迅速取代华阳太后,重新控制和发展楚系。”
“这个难度非常大,我虽然想方设法,但至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而楚系熊氏却这个关键时刻走上了下坡路。未来一段时间,只要楚国阳文君继续影响或控制楚国朝政,那么便可以间接起到帮助咸阳宫王夫人的作用,也可以帮助逐渐没落的楚系熊氏艰难支撑下去。”
“所以,我要迎娶春申君的孙女,让公子负刍篡位自立的背后隐藏着我武烈侯的影子,暗示着秦国对他的帮助和影响。这样一位大王不可能赢得臣民的信任,从而达到打击公子负刍的目的,让他实力不济,无法有效控制楚国权柄。大王权威不足,下面的臣僚就会肆无忌惮地血腥争斗,楚国的前景因此十分黯淡。”
“你嫁给我,本意是借助我大秦的力量扳倒楚国的李氏外戚,帮助公子负刍登上大王之位,然后利用公子负刍来洗雪春申君的冤屈,同时让所有春申君的旧部包括那些因为受到春申君连累而遭到打击的贵族们都能重新复出,都能重新获得权力和财富。但公子负刍登上王位后,为了赢得楚人的支持,不得不证明自己与秦国没有任何瓜葛,不是秦国的傀儡,为此他必然与秦国划清界线,与你我划清界限,所以他不会给春申君昭雪沉冤,如此一来,所有春申君的旧部包括那些曾经遭到打击的贵族们因为过度失望而仇视公子负刍。”
“这时候,你出面招揽他们。”宝鼎终于说到了重点,“灭楚名义上是为春申君报仇,但实际上是把春申君旧部和那些曾经遭到打击的贵族们的权力和财富还给他们,而且他们的权力和财富还将在一夜之间达到全新高度。”
黄依至此彻底明白了。
怪不得武烈侯要抢自己,恐怕再过一些日子,公子负刍也要抢自己了。他们抢自己,不是因为贪图美色,而是为了争夺楚国。武烈侯抢自己是想灭亡楚国,公子负刍抢自己却是要力保楚国。可惜的是,公子负刍现在不敢暴露野心,暂时没有条件抢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武烈侯把自己抢去了秦国。
春申君死了,但春申君主政楚国二十多年,曾号称中土第一封君,其实力之庞大可想而知。这样的人即使死了,他的遗留力量也是一笔庞大的财富,短期内根本不会消失,比如忠于他的南墨剑士,就是一股可怕的力量,比如像黄氏一样的一些古老异姓封君,也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比如越国、吴国的王族后裔,甚至包括东越、南越一带的蛮夷首领,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过去楚国因为是太后主政,李氏外戚控制朝政,春申君的这些遗留力量群龙无首,都老老实实地蛰伏于各地,一旦楚国的王统改变了,有了新大王,太后和李氏外戚都给彻底铲除了,春申君的后人又出现了,那么这些人必定蜂拥而出,要夺回曾经属于他们的权力和财富,而他们复出的首要条件就是春申君昭雪沉冤。新大王拒绝给春申君平反,等于拒绝他们复出,这些人由怨生恨,必然对楚国熊氏王族切齿痛恨。
此刻,春申君的后人在秦国,代表秦国招揽他们,并给予丰厚的报酬,这些人作何选择,可想而知,而楚国在内忧外患,在对手里应外合之下,还能支撑多久?
武烈侯说十年内灭楚,果然不是信口开河,的确有他的深思熟虑。
“将来呢?”黄依问道,“将来阳文君如何处置?”
咸阳宫里的楚国公主做了秦国的王后,即便楚国灭了,阳文君也一样享受荣华富贵。
“你并不知道咸阳政局的内幕。”宝鼎也不避讳,毫无隐瞒地把秦王政和楚系熊氏之间的尖锐矛盾简单介绍了一下,“阳文君不死,楚国贵族没有被大量诛杀,楚系熊氏没有遭到严重打击,秦王绝不会立楚国公主为王后。”
“但秦国未来的太后和大王会牢牢记住这个仇恨。”黄依担心地说道。
宝鼎嗤之以鼻,“在权力的顶端,没有仇恨,只有利益,所以,我的外祖父武安君才会含冤被杀,而你的祖父春申君更是死不瞑目。”
黄依感觉眼前的宝鼎太强大了,强大得让她看不到全貌,只能高山仰止。大概也只有如此天赋的人才能不停地创造奇迹吧。
“现在你相信自己的选择吗?”宝鼎问道。
黄依急忙点头。
“那你打算什么时侯嫁给我?”宝鼎问道,“公主是正妻,加冠礼之后我才能娶她,但在这之前,我可以把你娶回蓼园。虽然不能让你做蓼园的主母,但你嫁进蓼园后,你会知道蓼园所有的秘密,到那时你就会知道,你其实就是蓼园的主母。”
黄依白皙的面庞上顿时染上一层淡淡的红晕,娇羞说道,“小婢听武烈侯的安排。”
宝鼎想了一下,说道,“争取年底吧。我必须先逼迫楚国给你身份,然后由咸阳的昌平君和楚国的夏侯、阳文君出面联姻,这样公子负刍一旦篡位成功,天下人都知道他得到了你的鼎力相助,而他也就无法摆脱秦国傀儡的恶名。他这个大王,从此永无出头之日。”
黄依低着头,心底涌出一股寒意。
宝鼎起身走到她身边,挨着她坐下,轻轻握住黄依冰凉的小手,揶揄道,“不要恨我霸道,我在咸阳第一次看到你就惊为天人,当时就想把你抢回蓼园。”
“勿要骗我。”黄依说道,“你知道我去咸阳是要杀你。”
宝鼎笑了起来。黄依轻轻偎进宝鼎的怀里,“如果你不要我了,我会安静地离开。”
“如果你弃我而去,我到哪找你?”宝鼎伸手抱紧她,“现在就把地址告诉我,给我一个永远抓住你的机会。”
黄依的泪水突然就涌了出来,嘴唇凑到宝鼎的耳边,低声说了个地方。
宝鼎没想到黄依还真有离开的打算,心里顿时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他黯然叹息,知道黄依对自己只有报恩之心,嫁进蓼园也是为了报仇,她并不爱自己,除非有那么一天,自己真的得到了她的心,否则根本留不住她的人。
我是不是被利益蒙蔽了心智,眼里除了利益再也没有其它东西?黄依久走江湖,独立特行,她可以因利益而嫁给自己,却不会因利益而永远留在蓼园。我是不是应该向她敞开心灵?
宝鼎把黄依抱得更紧了。黄依感受到了宝鼎心里的异样情绪,但宝鼎是山,而她只是天上的云,一阵风吹来,她便会远去。
宝鼎摇摇头,不再想这种儿女情长的事,他现在没有时间风花雪月。
“我在咸阳的时侯,曾听大师说,春申君很多旧部避难于江东,是不是确有此事?”
黄依迟疑稍许,问道,“你希望我现在就召集先祖的旧部?”
“当然。”宝鼎说道,“我逼迫楚国给你春申君后代的身份,就等于逼迫楚国贵族们尽快发动兵变,把公子负刍扶上王位。在此过程中,春申君的旧部出现的越早,就越有利于公子负刍,同时可以进一步加剧楚国政局的混乱。”
黄依犹豫不决,“此刻楚国虽然很乱,但李太后和楚王依旧有足够的实力诛杀他们。”
“我不是叫他们去寿春送死,而是请他们到长沙,利用他们在长沙郡的一切关系,把楚国西南局势彻底搞乱,继而直接影响寿春政局。”
“长沙?”黄依难以置信地望着宝鼎,吃惊地问道,“去长沙干什么?你要他们在长沙发动兵变?”
宝鼎摇头,笑着说道,“长沙很快就会爆发空前危机。”
=
黄依到偏帐休息,宝鼎则把赵高、魏起等人请了进来。
“今年年底我要把她娶进蓼园。”
武烈侯娶楚国少师为妾,也不是什么大事,众人纷纷恭贺。
“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宝鼎问道。
众人互相看看,察觉到少师残月的身份可能大不简单。
“她肯定不是楚国的公主。”曝布笑道。
“她是春申君的孙女。”
众人异常吃惊。传言春申君被灭族了,没想到竟然还有后人存活于世。少师残月是春申君的后代,武烈侯要娶春申君的孙女,这里面的名堂可就大了。
“武烈侯为何突然要娶她?”曝布按捺不住,急忙问道,“楚国出了什么大事吗?”
“即将出大事。”宝鼎把前因后果做了说明,“今年齐国可能要攻击中原,而我们明年肯定要打赵国,所以楚国的动向直接决定了未来中土的局势发展,为此无论是今年还是明年,我们都要确保楚国陷入内乱,根本无力应对外事。让楚国陷入内乱的唯一办法就是帮助公子负刍尽快发动兵变,篡夺王位,但未来一段时间楚国的政局还不够混乱,公子负刍还不具备夺取王统的条件,因此,我们要帮他一把,把楚国推进一场空前危机。”
赵高第一个反应过来,“武烈侯,你打算把中原的灾难转嫁给楚国?”
众人霍然醒悟,但魏起马上质疑道,“楚国肯定有防备,会在淮河一线重兵驻防。再说,我们即使把部分灾难转嫁给了楚国,也无法从根本上扭转中原危局。”
宝鼎铺开案几上的地图,拿起朱笔,从大河开始,沿着大梁、新郑划到南阳的宛城,南郡的江陵,然后过江,终止于楚国的长沙郡长沙城。
“把河北灾民千里迢迢送到楚国的长沙?”魏起惊呼起来,“百万流民辗转两千里南下,武烈侯,这可是一次空前的大迁徙啊。”
“对,就是迁徙。”宝鼎手指大江南北两岸,“楚国的西南疆域到了长沙就终止了,再往南的大片疆域都是蛮荒之地。我们利用这次灾难向西南大量迁徙人口,先行占据长沙,然后向西南蛮荒之地挥军进击,拓展疆土,开垦土地,安置人口,如此一来,我们就把现在的,还有几个月后可以预见到的,以及未来很多年之后的各种各样的矛盾一次性全部解决。”
=
=
=
第273章 那片蛮荒之地
第273章 那片蛮荒之地
史无前例的大迁徙,虽然有借势之巧,但运作难度之大,远非纸上谈兵那么容易,稍有不慎,无数生灵将死于大江南北。
然而,中原现在没有选择,无论此策运作的难度有多大,也总比丢掉中原好,否则武烈侯完了,大家都完了。其实不管是咸阳君臣还是中原官僚,都不在意河北灾民的死活,除了武烈侯决心要救人外,其他人对河北即将爆发的大饥荒反而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但是,有些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赵国要转嫁灾难,齐国要趁乱打劫中原,于是,形势把中原推到了绝境。此刻,武烈侯能拿出这么一个挽救危局的策略,已经难能可贵了。
大家不再否定此策,而是群策群力,探讨此策的可行性。
此策若要实施,首要条件是把灾民安全送到大江附近。
从大河到大江,最近的路程就是从三川郡的孟津到洛阳,由洛阳南下到南阳,再至南郡的江陵,全程大约在一千里左右。
这一路上,三川郡、南阳、南郡都在大秦的统治下度过了几十年,三郡官民适应了大秦法治,井然有序,只要三郡的地方官府和军队能够确保灾民得到食物,并把他们安全送到大江,那么三郡就不会遭到灾民的冲击而导致混乱。
更重要的是,这条迁徙路线可以得到粮食保障。三川郡可以得到关中的支援,而南阳和南郡可以得到巴蜀的支援。关中和三川郡只有一关之隔,巴蜀的粮食顺着大江就能运到江陵,由此可以最大程度节省粮食运输的人力和途中的消耗。
大迁徙途中的粮食消耗还是非常庞大,大秦还是要利用墨家在庶民中的影响力进行募捐。这些募捐所得可以有效缓解粮食的短缺,同时,墨家还可以缓解灾民的恐惧情绪,帮助官府迅速安抚灾民,将灾民以最快速度转移到大江。
“走这条路线的优点非常明显。”魏起说道,“灾民南下的路程短,可以节约途中的粮食消耗。灾民吃饱了,他们就不会闹事,南下途中的地方郡县就不会混乱。如此一来,我们新近占领的中原三个郡就直接避免了灾民的冲击,三郡因此而稳定,军队严阵以待,齐国就无法攻打我中原。”
“如果灾民仅仅在我大秦过境南下,那粮食也就不再成为危机。”唐仰也高兴地说道。
“但灾民是否会经河内而至孟津,渡河南下?”赵高担心地说道,“他们直接从白马、平原津一线渡河,可以迅速进入中原,有必要辗转赶赴孟津,绕几百里弯路?”
众皆沉默,都觉得赵高的担心非常有道理。灾民本来就饥肠辘辘,哪里还有力气多绕几百里弯路?
“这事我来解决。”宝鼎当即说道,“我会与李牧谈判,也会与郭氏进行谋划,总而言之,我会设法诱骗他们相信,把灾民赶到河内,赶到洛阳一带,更有利于他们混乱中原局势。另外,我会请卓氏、张氏、白氏和孔氏等巨贾帮忙,请他们派人到河北四处传言,让河北灾民知道我大秦正在洛阳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这个谣言可以把河北各地的灾民诱到洛阳。我还会命令黑冰台暗中帮忙,造谣愚民不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目前大梁和新郑一线完全有能力把十几万灾民送入南阳,所以,东郡、砀郡和颍川三郡必须做好完全准备,以免出现意外。只要灾民没有全部涌到大梁一带,就不会让中原陷入混乱。”
“那么,我们以什么理由诱骗灾民南下大江?”赵高又说道,“河北灾民南下逃荒,本来就十分恐惧和绝望,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一旦我们处理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这事容易解决。”魏起说道,“就说大江附近有大片大片的土地,我大秦不但无偿授田,还给他们提供耕种的所有便利,还会免除一定期限内的赋税和徭役。总而言之,竭尽所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