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起苍茫-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橡胶股票热潮能够取得丰厚的令人心动的利益,他们没有理由拒绝送上门来的美餐。而他们被彻底的卷进这次金融狂潮后,其余的资产也得经受严峻的考验。

毕竟南洋这帮在控制范围之外的大富豪们手中所掌握的数亿两白银价值的资产,一直是李秉衡所念念不忘的。

“好!唯今之际,我们在上海安上一个窝也好,就当避避风头,狡兔尚有三窟,这次我们要整就整个大大的窝。”黄渡图左思右想,终于高声叫道,猛然的作出了决定。

其余的野心家们纷纷符合起来,仿佛看到了上海上空正在飞舞的钞票,一个个的眼中发起光来。

第172节 南海,我们的海

邓白陶是从中央山脉出来的华族后人,也就是最近归附的“达雅克人”,如今他们的身份证上无一例外的在民族一栏上填入了“汉族”二字。他与他的族人们在斯里巴加湾坐船离开了婆罗洲,来到了并不算远的棉兰老岛。

这里千年之前就有华人来此开发,他们的后代很多都无法分辨是华人还是土人,虽然并不能说完全被融合,但至少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身上有着华人血统。

这月的月初美国人正式将棉兰老岛移交给了兰芳国,理由便是这个未开化的岛上数十万土人中,最起码有一半是华人。

李秉衡把这个岛上凡是有华人血统的人统统列为华人,在他们的民族一栏上填入汉族二字,并且迅速的开始在当地组织起华人体系的基础教育。岛上数十万人口,就这么被大笔一划,全部变成了华人。

这个岛最近一段时间热闹非凡,不断地有外来人迁移过来,这里面既有邓白陶这样的婆罗洲华人,也有从菲律宾过来的华人,甚至还有菲律宾土人。后世人类研究学家证明,菲律宾人有百分之九十有华人血统,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人自己也不知道这一点。这实在是华人历史上的一大败笔,一个无法磨灭的创痛。

在一些人刻意的宣传下,兰芳国在菲律宾土人眼中是个富裕的国度,就连美国人都愿意跟他们交朋友,并且将棉兰老岛送给了他们。兰芳政府已经许诺,将帮助愿意去棉兰老岛开发的人提供一切必要的物资与器具,并且耕种土地超过一定的年限,就能完全拥有土地。况且兰芳对有华人血统的土人一视同仁,同样享受华人国民的待遇。在种种诱惑之下,许多菲律宾土人拖家带口的投奔棉兰老岛,短短的一个月不到,就有三万多菲律宾土人迁移到此。

棉兰老岛将是一个很好的示范点,一旦迁移到此的人得到了足够的好处,那么他们将自动成为活广告,吸引更多的人成为兰芳的一分子,使兰芳迅速的掌握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且这些人还将保持忠实,因为,他们的兰芳国民身份证上的民族一栏上统统为汉族。

邓白陶到了棉兰老岛后,自动成为了他所属的垦荒团的团长,管理日常事务,以及联络上级机构。

这样的垦荒团首批就有数十个,一到了划分好的土地上,就有部队官兵给他们分发生活必需品。房子是木头与石头盖的,他们到时已经由部队官兵与建筑队盖了一小半,为了不影响即将开展的开发,垦荒团的人们迅速自发组织起来帮助一起盖房子。

到了晚上,有部队的人提供帐篷将就着歇息,吃的都是大锅饭。由于白天的活太累,不少人进了帐篷就睡,不一会已经是鼾声一片,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邓白陶则完全没有睡意,还没有从白天的兴奋劲里缓过来。在他看来,这里的土地开发是那么的容易。从前他的部族全是靠着自己一步步摸索着过来的,而如今不用他们动脑筋,所有的一切都有专人指导。

那些兵丁说了,等在这里安居下来,边种地边学习如何种地,这让邓白陶觉得无比别扭,种地居然都要学习。

到这个垦荒团的路上,他已经依稀的见到了在田间有巨大的钢铁巨兽在吼叫,那个听说是叫拖拉机。还有那一袋袋的散发出怪味的东西,虽然没见到什么样,但没人愿意去碰上一碰。但就是那些兵丁们说的,这些袋子里的东西可是能给这田里的出产翻番儿。这话说得大家半信半疑,听说这肥料不仅有专门肥地的,还有根肥、追肥等将就,真是大开眼界,这肥料就能做出这么多的名堂。

受益于合成氨与联合制碱项目的成功投产并且进一步迅速扩张,化肥工业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与发展的机遇。

兰芳的多季稻等作物已经连续丰收,但粮价并没有降下来,农民们手头也富裕了不少。听说政府大量的收购粮食往祖国大陆运,那里正遭着灾,安徽等地闹着干旱,两湖那几省又开始闹洪灾,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破人亡,生活困顿无以为继。

兰芳的工厂仍然在不停的扩张着,许多跟民生有关的工厂大量的开办出来,贷款不是问题,就连机器设备以及原料能从国外进口的尽量进口,有政府专门指定的外贸公司负责购买机器设备与其他物资。

邓白陶一直很纳闷,兰芳政府怎么就这么的有钱,除了那拖拉机与化肥等物事,其他的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

目前苏拉威西、苏门答腊以及棉兰老岛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兰芳自身的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开发的需要,只能从国外进口。当然,这是必不可少的外汇消耗,也就是说,兰芳目前在南洋进行的大规模的开发,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无私”支援,自己没花多少力气,以培养人才为主。

看着兰芳各个土地上正在不断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成为华人的聚居地,从而有力的占据这些土地。兰芳政府并未付出多少,基本都是列强国家在买单,实在也是一大快事。

虽然由于兰芳的伪钞套购力度加大,导致各国货币一定程度上有贬值,但是对于兰芳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兰芳目前的产能大部分被自己消耗,将来产能大规模扩大后,市场也主要针对祖国大陆。

兰芳并没有太多的出口,所以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对这边的影响不大。当然,出口到其他国家的暴利产品一定程度上利润在下降,但是相比回报,这点下降也就根本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了。

斯里巴加湾的港口,虽然没有往日的繁荣,但是依旧是商务繁忙,各种船只往来不断,货物不断的进出港口,是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大港。

这一天对于这些在斯里巴加湾厮混了数年的各国商人来讲,无疑是个灰心丧气的日子。兰芳继昨日宣布正式将文莱并入兰芳国,使得整个婆罗洲的土地全部改姓兰芳后,今天又紧锣密鼓的在斯里巴加湾创建了海关。

兰芳的海军也大半到此,旨在威慑各国骄横惯了的商人,除了那几艘大舰,还有新近服役的四条潜艇也跟随而来,他们将在这里永久驻扎,以防范北面的威胁。

这里将建立一个大型的军港,作为兰芳第一舰队的驻扎基地。而随着战略地位的下降,坤甸则相应的成为兰芳第二舰队的军港所在地。

第一师将驻扎在沙捞越、文莱与沙巴三地,作为坤甸北面的屏障。而一个团的兵力驻扎进了文莱后,对文莱的开发也马上展开。

对文莱的开发计划是李秉衡亲手制定的,从后世来的自己才知道文莱这片富的流油的土地它的经济价值在哪里。

文莱这个才五千多平方公里土地的小地方,它的地下却隐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丰富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而且大部分都属于比较容易开发的浅层地表,开采成本低,原油质量好。

再加上斯里巴加湾,以及这个地方美丽的风景,将来可以作为一个兰芳工业品与商品的外销港口,以及旅游国度。

第一舰队正式开始在斯里巴加湾驻扎并修建军港基地,也标着着兰芳开始把眼光放到了北方,而不是与荷兰跟英国继续扯皮下去。

当然,目前第一舰队的任务便是重点打击附近的海盗,这些海盗大部分受到了各国商人的暗中资助,妄图扰乱兰芳对这片海域的掌控。

北面的菲律宾群岛与南沙群岛大小岛屿不计其数,犹如星罗棋布,犹如一颗颗的宝石散落在美丽的南海。

邓聪宝每天都要亲自关注对藏身于此的海盗的清剿情况,并且对海军陆战队对附近的岛屿的排查情况知之甚详。

“这是我们的南海,我们的海。”每次第一舰队的巡逻舰只在南沙群岛之间逡巡时,从国内来的官兵都会忍不住激动的呢喃着。

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主要岛屿有太平岛、中业岛、南威岛、弹丸礁、郑和群礁、万安滩等。这些岛屿都可以开发并且居住,并且可以辐射附近的海域。

“南沙群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扼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也是祖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南疆安全的重要屏障。如今这等要地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占了,现在不占将来要费的力气就大了。”李秉衡在最近一次的国务会议上说道,为了说服其他对南沙群岛并不重视的政府高层,他详尽的介绍了南沙群岛的重要性。

“不错。”乔欲寰每次话不多,但是都精辟中肯,见他说话支持,都把眼睛看向这边,想听听他的高见,“我们兰芳毕竟是海岛,将来的经济还要回到海岛型经济上,将来的经济必将与我们祖国大陆形成互补,出了现有的经济格局,将来还要成为祖国大陆的加工服务中心,以支持祖国大陆的迅速工业化。列强不会愿意看到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他们害怕之余必定会对祖国加以封锁。到时候只能靠我们,我们为祖国大陆提供工业化必要的技术与设备外,还要提供一切原材料以及各种物资,当然,还有粮食,其他商品。最重要的是尽量为祖国大陆提供代工与加工服务,分担他们工业化进程的压力,让他们可以专心发展。南沙群岛,横亘于祖国跟兰芳之间,到时候将成为承接两地的要地,并且两地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商贸业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众人安静的听着乔欲寰的叙说,每次他都能带给大家不少的启发,虽然接触时间并不长,但睿智沉稳有领袖风范的他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关于南沙群岛的开发与占领,迅速的得到了一致通过,李秉衡满怀希望的期待彻底掌握南沙群岛的那一天,以弥补从后世带来的遗憾。

既然祖国暂时还无力兼顾到这里,那么就由兰芳代为保管,等祖国强大了,再送上这份惊喜吧。

第173节 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盛产鸟粪,两栖生物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我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渔场。

南沙群岛主权历代以来都属于中国,并一直为中国渔民所使用,一些大的岛上都有中国渔民建的庙和打的水井。中国的渔民们对于南沙的岛屿了如指掌,很多暴风天气他们都能迅速的找到可以躲避风浪的岛屿。

附近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有石油和天然气、铁、铜、锰、磷等多种。其中油气资源尤为丰富,地质储量约为350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主要分布在曾母暗沙、万安西和北乐滩等十几个盆地,总面积约41万平方公里,仅曾母暗沙盆地的油气质储量约有126至137亿吨。

李秉衡打算在南沙主要的岛屿上修建兵营,进行有效的开发,逐渐将周边的岛屿与海域纳入囊中。

兰芳政府最近公布的声明让许多国家为之震惊,“兰芳政府将正式行使北婆罗洲以及棉兰老岛的主权,并且对附近的海域拥有不容置疑的主权。以下是我国政府新近测定的兰芳主权海域示意图…根据群岛基线准则,兰芳对南沙与西沙群岛以及周边海域拥有主权。根据测算,兰芳将对周边九十五万六千平方公里的领海保有主权…”

这一则声明使得英国、法国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并且要求兰芳立即收回该声明,并向英国与法国致歉。

美国队菲律宾的陆地都不在乎,更不用说附近的领海,反而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在一旁旁观。

在南沙群岛还没有发现石油,以及战略位置还没有那么重要的这个时代,英国与法国并不在意它的价值,只是出于对兰芳的压制与敌视。

南沙群岛对于法国来说,只不过是越南土著渔民的捕鱼场罢了,无关痛痒,他的权益在越南以及中国西南。

反而是英国人态度强硬,不仅否认了兰芳对北婆罗洲的主权,而且向兰芳提出警告,这次兰芳提出的争议海域涉及到英国、法国以及美国与满清的多国利益。

英国国内一些有识之士对兰芳的举动表示担忧,这个海军力量弱小的小国,狂妄到如此地步,野心昭然若揭。没有足够强大的海军就敢控制这么庞大的海域,而且与荷兰的争端仍然没有解决,从英国手中抢去的北婆罗洲就这么的宣布了主权,实在是疯狂到了极点,不可理喻到了极点。

许多人呼吁对这个邪恶的小国实施惩罚,对他们进行毁灭性的打击,以维护大英帝国的荣耀。一定要在这个小国家的自信心膨胀到极点的时候给他们泼上一盆冷水,让他们彻底清醒一下。

但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得到德国与美国支持的兰芳已经尾大不掉,成了太平洋上的一块伤口,并且还在不断的腐烂扩散,英国有心无力,已经没有力量去制衡。

更多的人在思考着如何与兰芳改善关系,并且利用好日本与满清两把刀去对付兰芳。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中国古代政府对西沙群岛的管理始于秦代。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南海郡管辖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整个南海诸岛…汉武帝平定南粤之乱后,在海南岛设儋耳、朱崖两郡,辖南海诸岛,并派水师巡视西沙…早在明代,有海口港、铺前港和清澜港渔民及文昌县渔民到南沙群岛去捕捞海参等物。”李秉衡对着一干外国使节说道。

这次除了德国与美国的公使,其他国家如法国、荷兰都派了使节过来,准备参加六方会谈。

“我大清于《更路簿》记载了中国海南岛渔民所习用的南沙群岛各个岛、礁、滩、洲的地名具体方位,其中南沙计73个地名。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55年《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67年《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810年《大清万年一统地量全图》和1817年《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许多地图均将南沙群岛列入我中华版图。我兰芳为中华旁支,也是华人建国,有权利于南沙群岛以及周边海域行使主权。”

由于南沙群岛以及周边海域并无太大的经济价值,列强国家更是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思。这个南洋小国过去的种种无不胆大妄为,令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一时间又吸引了无数眼球。

英国与法国等并没有过多的纠结,况且兰芳说是一回事情,做又是一回事情,恐怕在南沙群岛建立行政机构以及开发的难度之大以及成本之高到时候让兰芳政府有的头疼。

英国怂恿了满清政府,对于兰芳的自作主张占据南沙群岛提出抗议。满清政府虽然迫于英国人的压力,不得不派出使节前来商洽。

不仅是洋人,就连兰芳的国民也跟不上兰芳政府的思路,当他们把眼光集结在荷兰与英国身上时,他们的政府不声不响的就把手伸向了北方。

斯里巴加湾的建港,棉兰老岛上的三宝颜大开发,从两个方向钳住南沙群岛中间的那一大片的战略要道。

最为重要的是,山大港与三宝颜隔海相望,封锁了北面通往澳大利亚的通道,甚至可以屏蔽掉几内亚群岛的三个方向的危险。

三宝颜建于1635年,曾被西班牙殖民者焚毁,后重建。当年是华人将这里开发了出来,并且命名,后来西班牙人对菲律宾的华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导致这里一度荒废。如今这里再次的繁华起来,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入,对此地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开发。

三宝颜港口正在修建之中,将来这里将会有大量的铜矿、橡胶、珍珠、椰子、优质硬木、鱼类、麻和果品出口到各个国家,并且成为附近的渔业转运港。

邓白陶带着垦荒团中的青壮正在码头等候着,今天又有一批从祖国大陆来的难民过来,他们下船后经过稍微的休整便能够分到各个垦荒团去,开始在三宝颜以及附近的土地上开始新的生活。

前两个星期已经来了好几批,到今天才轮到邓白陶的垦荒团。

今天这批主要都是从湖北湖南过来的难民,家乡正遭着洪灾。兰芳派出的几个赈灾团在灾区的援救工作很得当,许多得了救济的难民感激非常,听说这边正在开发,可以免费得到土地,很多人都愿意离乡背井的到这个异国他乡来生息。

林文四由于喝过些墨水,懂得些许几个字,被任命为小队长,负责整队人的秩序维持,以及生活日用品的发放。一路都是坐船,由于船上的新鲜蔬菜备的足,况且船又足够多,不用都挤在一起,条件并不特别艰苦,来的人下了船后没过多久就恢复了些精神气。

黄记船务公司的十多条船稍加修整,便赶往斯里巴加湾去运货,然后直赴大陆。在那里卸了货后,便再带一批难民过来。反正是空船,总要走上一趟回程,毕竟祖国大陆并没有太多的商品可以出口到兰芳。

林文四这次肯过来,主要是为了报恩。他从小就没了爹,就靠娘拉扯他弟妹几个长大,这次闹洪灾,老娘染了病,郎中都喊没的救的,被兰芳的医生给治好了,说是带了兰芳特产的药过来。他是个最重孝道的人,也对兰芳起了好奇心,听说愿意去南洋的人可以发给安家费,全家迁移过去的人在那里可以分土地与房屋,一应用品都能欠着,等土地有了收成再还。

这次他们附近的几个县一下子来了三千多人,全是没了活路的,指盼着能在南洋继续活命,生息下去,不绝了香火。

从这次坐的船来看,这兰芳国还真是能办大事的。这么大的船原来都只洋人才有,如今听说都是兰芳自己造的,洋人都抢着来买。原来谣传说,南洋的华人建了个兰芳国,厉害的紧,把好多洋毛子番鬼打得哭爹叫娘的,如今在海外的同胞神气着呢。

如今看来,许多说法都是有根有据的,从那码头上的机器,还有眼下坐着的大铁车就能看出来。

话说这大铁车还真是奇怪,那吼声连耳朵都震的怪生疼的,许多乡亲没人敢上去,还是来接的人做了例子,先上去摆了样子,才敢上去。虽然坐着颠簸了些,屁股生疼,但跑起来就像是一阵风一样。而他的老娘就没那么好过了,兴许是这车跑的太快,没跑出多远就喊头晕,又吐又软绵的,把他急的六神无主。

像他老娘这样的人还有好多,后来那大铁车跑的慢了才好些。乡民们都只听说过洋人有四轮的小车,没听说过有这等大铁车,看来能打败洋人的确是有两下子的。

好不容易到了给安排的地,大部分的乡民们已经是腿脚无力,连车都下不来。好在来了许多的人帮忙,看样子是已在这垦荒的同胞,只是由于言语不通,一时还不得便交谈。

看样子,这里的人都好打交道,以后也算是一起谋生过活的乡亲,来的人心头都有些暖,没过多时便打成了一片。

邓白陶他们对新来的帮手们很是满意,这些人虽然家乡遭了灾,但完全没有羸弱难活之人,精神还算可以,稍养着便能干活。眼下地方广阔,需要开垦的荒地太多,来了这么多的人手正是如虎添翼。

晚上全团来了一次从部队官兵那学来的篝火晚会,算是迎接新人加入,许多人碰杯喝酒,言语不通的便用手势交流,用眼神说话,用酒来温暖人心。

当然也有热血方刚的,来自天南海北的,喝着酒便拜了把子,在无限辽阔的星空下,就这么的开始了新的人生。

第174节 发列强的财

最近的这几年一直是华夏大地的灾难年,旱灾、蝗灾、洪灾,甚至今年在云南还发生了地震,天灾人祸不断,导致人民生活困苦,社会急剧动荡。

满清政府虽然出台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药效太慢而且力度不够,加上这些灾难使得国内许多阶层都受到了利益损害,革命声势更是风起云涌。

不管在哪个时代,在天灾之中受到最大伤害的始终是老百姓,是底层的草根阶级。官僚阶级以及地主豪绅并不会理睬普通百姓的死活,他们吸血的本性永远不会改变。这就使得老百姓的日子更加的艰难,实在没有活路了只能起来反抗。

与前两年相比,满清政府越来越不得民心,如果说之前还能苟活,那么如今连升斗小民都开始同情革命。

兰芳政府在这几个月的赈灾中得到了不少的民心,安徽、江西等地的旱灾,他们提供了许多水利方面的技术与设备,派出专门的人才帮助解决缺水问题,虽然不能立即见效,但总算有个盼头。云南的地震以及西南几省的台风,兰芳也是出力甚巨。而这次重要在两湖,波及长江中下游数省的洪灾,兰芳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帮助灾区的善后工作。

这次洪灾影响甚大,上百万的灾民流离失所,许多有产者也变成了无产者,并且洪灾仍在肆虐,损失进一步的加剧。

满清政府也迅速出台了救灾政策,只是由于国力艰难,底层官僚执行不力,救灾工作全靠地方上自救。

兰芳这两年的农业大面积的丰收并且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已经在四川体现了出来。杂交稻技术与高产粮食种子这两大法宝,再加上化肥、农业机械、农业科技理论,之前李秉衡关于农业的设想正在一步步地被实现。四川被温生才等人控制的地区已经大部分开始推行了兰芳的农业政策,今天又是大丰收,加上粮价上涨,灾区紧缺粮食。兰芳大量的收购这些地方老百姓手中的粮食,投入到灾区去。使得他们手头宽裕许多,明年的收成又有盼头,心头也活泛着改善生活,或买上些地,备上些种田用的物件。

这次兰芳前后已经投入了上千万两白银价值的物资,并且转移一部分愿意去南洋安家落户的灾民们。初步估算有十数万人对兰芳心怀期待,愿意跟着去南洋,在棉兰老岛以及婆罗洲等地开发,这上面又是千万两银子的投入。

兰芳的货币不断的在国际市场上升值,并且列强国家出于种种目的,唆使投机商人不断的在货币市场抬高兰芳元的价格,使得兰芳的出口受到了影响。

最近的几个月,兰芳的进口数值越来越庞大,达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而出口则相对萎缩,这使得投机商人们更加的喜上眉梢。

列强国家如英国、法国以及日本等国则是暗中叫好,再这么下去,早晚有一天兰芳的经济会崩溃,而越来越庞大的德国、美国资本进入兰芳,则将是有进无出,到时候深陷泥潭。

英国人认为德国在兰芳投入的越大,到时候失望的也越大。此消彼长,到时候德国的国力也将受到影响。

德国的四大银行团投入越多,英国银行团尤其关注,当然,这里面也包括庞然大物罗斯柴尔德家族。

德国的财团一直致力于打击罗斯柴尔德等几个犹太家族财团对德国金融的影响,在全世界争夺金融控制权。

这次德国的财团们在兰芳这个小国身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让罗斯柴尔德家族耻笑不已。而很凑巧的,美国人也开始愚蠢了起来,摩根等财团也开始自掘坟墓,把大量的资金无谓的消耗在兰芳身上。

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最近一段时间尤其风起云涌,出了股票市场以及贵金属市场的火爆,兰芳元的不断升值也是国际投机商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

“华人民族并不像犹太民族一样坚决有力,也没有能与犹太民族比肩的智慧与能力,他们在兰芳妄图实现他们的复兴梦想,在我们看来,这不过是一个笑话。如蝼蚁般弱小的华人们,的确靠着他们的勤劳聚敛了可观的财富,美洲、远东以及欧洲,最近的一年中已经有三千万到四千万英镑之间的资本流向了兰芳。这笔财富的确很可观,令人羡慕,但是,谁知道几年后,这些财富会不会缩水为一堆数值呢?当然,到时候穷途末路的兰芳只能依靠我们大英帝国的财团,难道指望被拖下水的德意志银行团吗?”在最近一次的金融碰头会上,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股东亚伯萨丹向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伦敦的精神领袖斯涅。罗斯柴尔德说道。

今年以来英国的金融市场不断的震荡,英镑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贬值,经过几大银行团一连串的出手,金融市场经过几次大的震荡以后,开始降低了起伏的幅度。但是股票市场以及贵金属市场依然是风起云涌,英镑仍然在缓慢的贬值。

没有人认为或者能想到会是大量英镑伪钞的出现导致了英镑贬值,英国纸币的设计极其精细,图案是特别委托设计的,水印工艺的新颖运用更是大师的杰作。十字形交叉的亚麻纸质地密实,其使用的多层叠加工艺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数字编码系统经过深思熟虑,总之,英国的纸币简直就是艺术品,几乎无人能够仿制。当然,没有人会把英镑的贬值与伪钞挂钩。

由于黄金的出产在最近几年达到了一个峰值,而且在贵金属市场上黄金的价格也持续走低,许多金融界人士认为这是导致英镑贬值的真正原因。

由于世界局势紧张,大部分国家在致力于工业建设,尤其是军工与造舰。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原料、资源以及战略物资才是各国所拼命追逐的,贵金属虽然也是战略金属,但一旦爆发战争,并且战争进行到了你死我活的阶段,价格走的再高也不过是一堆垃圾,并不能用来填报肚子。虽然爆发战争后,黄金等贵金属会是首先追捧的,放在手里才放心的硬通货,但是,在战前,能够用这些贵金属来换取粮食、工业能力以及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的储备也是许多国家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黄金不断的流入市场,使得黄金价格一直在走低。

最近一段时间,黄金价格走低的趋势在减缓,许多投机商人仍然在等待机会。因为,战争的阴云还不那么明显,一旦能够确切的判断出即将发生战争,那么黄金的价格将迅速走高,目前,还不是时候。

英镑贬值的速度也开始停滞,几乎无法察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是黄金价格走稳所带来的,这让许多英国人也松了一口气。当然,适度的贬值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可以对出口获利。

没有人知道,兰芳在过去的大半年中一直在吸纳与转移黄金,正是兰芳的大笔吸入,才导致了黄金在市场上流通的数量不断的降低,这才是黄金价格减缓下跌的真正原因。

丁德,不但在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