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景帝纪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人素有才名,诸艺通晓,于安国定邦之策上亦有不少独到见解,常与人清谈国事,在江南士林和京都士林都颇有名气,人称崤山居士。然其生性不羁性情倨傲,不愿依附权贵而生,京中不少高门巨族闻其名后皆有下帖,均被拒,现以卖画润笔为生。其擅山水泼墨,双手狂草,上门求画求字者骆绎不绝,生活倒不至于拮据。 


  这份密报共有三十多页,包括了齐远恒和齐家的各个方面,景帝大致翻阅了一遍才翻到感兴趣的地方慢慢阅读。 

  〃交情甚好?〃看到这个词时景帝冷笑了一声,用无人可以听清的声音反问。 

  真的是交情甚好吗?照他看来未必,若真是交情甚好,就不会是一个口口声声〃卫大人〃,另一个却是用〃齐兄〃来称呼了。齐远恒的这声声〃卫大人〃怎么听都有些讽刺的味道,也只有卫衍这个笨蛋感觉不到,或者是感觉到了但是根本不在意。景帝此时对某个不在跟前的笨蛋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想到他,牙根就有点痒痒。连自幼相识自以为交情甚好的人都敢明目张胆的欺负他,还有什么人不会欺负他?卫衍那个笨蛋能安安稳稳长这么大实在是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识人不清,误交匪友,到现在还没被人卖掉倒真要谢天谢地。 


  不过。齐远恒,以前的事朕不管,以后朕的人可不会容你再随意欺负。那样想着,景帝合上了密折,闭上眼睛开始思考一些问题。 

  第二日是正月十七,新年后首开朝会。今日的朝会上群臣讨论的焦点有两个,一个是春汛,另一个则是春闱。 

  景朝境内共有三条大河数百条支流,北有一条,南有两条,每到汛期,这几条灌溉了无数良田养育着黎民百姓的生命之河总要肆虐几次。景朝的河工是年年修月月修日日修,不过成效不是很显著,或大或小的绝堤每年都要冲毁数千万良田。春有春汛,春天一到,冰原解冻,上游支流河水迅速增多,千支万流汇集起来造成下游河水暴涨,绝堤就时有发生。夏则有夏汛,夏汛一般都是由于各地雨水充沛大量降雨引发的。秋汛也是如此。大概只有冬天没有汛期的烦恼,但是到了冬天河水干涸无法灌溉也是一个困扰农民的大问题。 


  春汛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钱,二是治理的方法。河工年年修年年都要花上大笔的钱,然而到了汛期河水一冲千里大堤就化为虚无,属于银子打水漂还听不见声响的那种活。关于春汛是工部首先发的难,工部尚书先是出列向景帝禀报了春汛前各处河堤的修整情况,然后开始指责户部批给他的治理费用太少,今年户部批给他的河工治理费用只有他上报的一半,言下之意就是因为钱没到位造成很多活干下去。 


  工部发难,户部自然接招。户部尚书肖越马上出列解释为什么要砍掉工部那么多治理河工的费用,反正是这里也是不合理那里也是有问题,最后开始哭穷。肖越是景帝的亲信,景帝既然把掌管一国钱粮的大权交给了他当然是信任他的,也明白他的难处,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然经过十多年的修养生息,国库还是挺充裕的,但是自景帝亲政以来已经接连办了好几场大典,再加上天公不作美,这个冬天是几十年少见的酷寒,放粮免赋等等措施免不了会影响今年的国库收入,户部目前于钱粮上虽然还算不上捉襟见肘,但是治国如治家,总要有个长期的打算,不能吃了这顿不管下顿是不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肖越自上任以来就致力于节流开源,能不花钱的地方尽量不花钱,能少花钱的地方就一定要少花钱,不要说工部,朝廷上哪个部门今年的预算呈文没有被户部大幅度削减,就连内务府的好几处用项都被驳回过,更罔论其他衙门。今日工部的发难也可以算是近一年来朝廷众臣对肖越这个新任户部尚书带领下的新户部衙门处处卡钱行为的一次总爆发。 


  景帝端坐殿上聆听殿下群臣辩驳。肖越作为他的钱粮大管家脑中自然有一整盘棋,哪里该用钱哪里不该用他心中都有一本帐,对后来加入的其他各部询问的反击也依然很犀利,而且他还有最后一张免死金牌穷。这样的辩驳永远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可能分出真正的胜负,后来众人吵累了, 


  从各部的预算回到河工,对治河到底该堵还是该疏又是一番争论。 

  景帝幼时就坐在这里听他们这样吵,快十多年了,有些人每年的说辞竟然也不知道变一下。听他们吵得实在是太厉害也知道吵不出什么结局,便向旁边站着的司礼内侍打了个手势。 


  清脆的玉笏声响,终于让已经越吵越兴奋的众臣反应过来,眼前这个被他们变得像菜市场一般热闹的场所是朝会的所在地太极殿,而他们年轻的帝王正端坐殿上观看他们的表演,神情肃穆。 


  稍有点脑子的人马上都反应过来,齐齐跪拜。 

  〃臣等失仪。〃 

  景帝对俯首的众人抬手示意。 

  〃众卿平身吧。春汛迫在眉睫,河工不容有误,然户部挪不出银子也是属实。工部上道折子说一下情况,朕看看内务府还有哪些款项可以挪用。〃 

  〃陛下圣明。〃 

  〃陛下仁厚体恤黎民实乃百姓之福。〃 

  对于景帝的旨意,廷下众臣自然是一番感激涕零歌功颂德,至于哪些是真心哪些是假意则要留待日后细细考查。春汛的事是个大问题,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但是景帝要是此时有一点偏向工部斥责户部的痕迹,肖越以后在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上恐怕是很难做安稳。不过拆东墙补西墙实在不是长远之计,再没有想出好的方法之前,也只能这么办。 


  〃这事到此为止。众爱卿还有其他事要启奏吗?〃 

  景帝话音刚落,礼部尚书就站了出来。 

  〃臣有事启奏。〃 

  礼部尚书谢正德是皇后谢氏的父亲,在礼部尚书这个位置上二十多年,门生故旧遍天下,他要奏的事情是有关春闱的准备情况。 

  景朝的取士制度沿袭前朝,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是由各州府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各州府所在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州官学学员均可应考,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考试分三场每场三天共九天。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因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考试也分三场每场三天共九天。至于殿试是在会试当年的三月十五由皇帝亲自主持在金銮殿上进行。 


  春闱诸事早已妥当,连主试官也早早定下,谢尚书的禀告并没有什么新鲜内容,景帝听听就是,依然在考虑他昨夜想到的问题。 

  下朝后,景帝让人将太傅请到了御书房。 

  〃太傅,您说我朝的取士制度是否存在很大的缺陷?〃等太傅入座后,景帝将困扰了他一夜的问题全盘拖出。 

  〃陛下为何这般说?〃朝廷上有很多事都存在缺陷,先帝没来得及做的,太后做不到的很多事都等着年轻的皇帝去完成,不过陛下能在这么快的时间里就发现了问题让柳太傅不能不感到欣慰,也算不枉他多年来的教导。 


  〃太傅听说过齐远恒吗?〃 

  〃臣自然听说过。崤山居士,江南名士。〃 

  〃那么其父齐翰呢?〃 

  〃一代大儒。〃 

  〃齐翰齐远恒父子都颇负盛名,却为何始终没有为朝廷效力?就算齐远恒是由于为人倨傲不愿入仕吧,那么其父齐翰呢,传说其人温和端正,忧国忧民,却为何始终游学各地不愿出仕?〃虽然景帝对齐远恒没有一点好印象,但这不影响他仔细考虑齐远恒这样享有盛誉的名士流落庙堂之外的原因。 


  〃那么陛下以为呢?〃柳太傅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因为他们出身寒族吗?〃 

  景朝的教育体系分为官学和私塾。官学是景朝的正统教育机构,其学员分三种,世族官僚子弟可直接入学,富家子弟可出资入学,至于出不起入学费用的寒族子弟必须通过官学的入学考试。官学的学员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也只有他们才能参加乡试。至于私塾,是民间自办的教育机构,其学员不能参加乡试。 


  官学规模有限,给寒族子弟留下的学员名额就极其有限,这样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寒族子弟踏上出仕之路。寒族子弟入仕机会太少,以至于很多有才学的寒族子弟为了生计或者为了有一番作为而选择高门巨族倚靠,这是食客清客传统的由来。 


  〃那么陛下决定怎么做呢?〃 

  〃朕要好好想一想。〃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的N多设定都是百度以及作者生搬硬照,大家不要深究,请牢记本文架空历史的背景,在架空的世界一切皆有可能^_^ 

  第十四章风流 

  景帝忙于政事的时候,卫衍正在宴客。正月十六,卫家宴请了一众亲朋好友闹了一整日,明面上没有挑明不过暗地里有一点为卫衍饯行的味道。到了正月十七那晚,几个知交密友在玉澜阁摆了一席真正为他饯行。 


  玉澜阁是京都最出名的倚红偎翠之地,座下美人云集,个个是花容月貌,软玉温香,且春兰秋菊,各擅胜场,是京都世家公子巨商富贾文人雅士聚会宴客的一个首选去处。 


  今日这个场子做东的是镇北将军府的九公子孟飞,陪客有瑞安伯府的五公子郑永泰,兵部林侍郎家的小公子林睿,齐远恒齐大居士也忝陪末座。齐远恒齐大居士就不去说了,单单是前面那几个人,除了家中世代交好自幼相识年龄相仿这些外,性格爱好为人处事上简直是有天壤之别,孟九公子生性大大咧咧、豪爽不羁、好美酒佳酿,郑五公子常被老父斥责为〃不学无术、附庸风雅〃依然不知悔改大冬天里还要摇着个纸扇装优雅,林小公子平生只爱美人除了〃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宏愿外再无大志,至于我们的卫七公子,嗜武厌文,木讷老实,于某些方面神经粗到令人侧目的地步,且遇事不到火烧眉毛不得不决断的时候很有些得过且过的逃避心态。这几个人性格爱好迥异的人,能聚到一起成为密友真的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旁人觉得奇怪,卫老侯爷倒对此一点也不觉得奇怪,每每对卫衍失望的时候就把那句话挂在嘴边:〃整日和你那几个狐朋狗友混在一起能有什么出息?真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都是不求上进不学无术只知吃喝玩乐宿花眠柳的败家子。〃卫老侯爷在抱怨的时候也不想想,这几位个个都是家中没有继承家业压力的幼子,又兼宠着他们的人有一堆,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也是长辈惯出来的,没有把他们宠成仗着父兄权势在外欺男霸女横行霸道的恶少已经是祖上积德了。而且这几位,就身份而言的确当得起〃纨绔子弟〃这几个字,不过好歹能知道〃礼义廉耻〃这四个字怎么写,已经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至于齐远恒齐大居士为什么也会和他们混在一起?只能说是一个意外了,追根究底的话事情要追溯到四年前,也就是隆盛十一年。当时齐远恒重返京都,与卫衍在聚仙居小聚时碰巧遇上了他们几个,一顿饭还没吃完其他三人已经对齐大居士推崇备至了。用孟九公子的话来说:〃与齐兄一起喝酒只两个字痛快〃。孟九公子最恨喝酒的时候唧唧歪歪行酒令的时候输了还要耍赖说了半天废话酒还是没喝下一口的人,齐远恒酒量好酒品更是上佳,在酒桌上豪爽的作风很对他的胃口。在择友上向来遵循〃人品如酒品〃准则的孟小公子,当下就有了齐远恒这个朋友很值得交的结论。卫衍本来与齐远恒就是交情甚好,至于郑五公子和林小公子,一向很相信孟飞的看人眼光,自然也没有异议。如此一来,这几个人每次要聚一聚的时候,总是不忘派人去请上齐远恒,而齐大居士亦不以与〃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为伍为耻,从来不摆名士的架子,每请必到,也经常会找些很是风流的名目还上一席,如此一来二往,几趟下来,交情就突飞猛进了。 


  玉澜阁中有24个布置精巧极具特色的大厢房很是出名,分别已24节气命名,今日孟飞定的那间名叫〃春分〃。开席的时候,作为东道的孟飞首先祝词敬酒:〃今日略备薄酒给卫七饯行,正好这间房名字叫‘春分',那么我就祝卫七公子‘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月赏尽幽州花'吧。〃 


  若是在四年前,齐远恒也许会有兴趣提醒孟九公子此〃春风〃非彼〃春分〃,或者对他剽窃前人佳作之举表示鄙夷,但是有了四年的不堪回首之教训作为前车之鉴,他早就把孟九归入〃朽木不可雕〃的行列,没心情去废那个口舌,只是同众人一道举杯。 


  这几个人聚一起,喝酒当然是头一件大事。今日孟飞备下了十几坛〃七日醉〃,开席前就说好了,今晚除了卫衍可以随意外,大家是不醉不归。〃七日醉〃是青州名酒,性温然后劲十足,有一醉醉七日之说,故得名。年前孟飞老爹的老下属从青州来京述职,知道这位九公子嗜酒,特地带了三十坛十年陈的〃七日醉〃来孝敬。这礼物甚得孟九公子的欢心,不过却让孟母很是罗唆了几句,说到最后甚至连孟父镇北大将军都有了诸多不是,孟飞为了能让耳根清静,不敢再在家里喝酒,以送人为名直接让人将酒搬到了玉澜阁存着,新年宴客时喝掉了一些,这次把所有的存货都取出来了。 


  冬日里喝〃七日醉〃温着喝口感更佳。将〃七日醉〃倒在银壶里面用小火温着,至表面散发丝丝热气时饮用最为上,再加有红袖添〃酒〃,伴以丝竹悦耳之声,酒不醉人人自醉,真的是神仙都不换的生活。 


  月上柳梢头的时候,夸口要不醉不归的几位都已有了酒意。卫衍明日就要远行,而且一大早还要入宫去辞行,倒不敢多喝,稍微喝了几杯暖暖身体后就换了茶水,倚在软枕上,看酒意上来的几个人闹做一团。 


  孟飞拉着齐远恒不肯放手,一直在嚷嚷着酒逢知己千杯少,今晚要好好较量一番谁的酒量才是天下第一。齐远恒和他折腾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夺回了袖子,开始用近乎哄小朋友的口吻与他对答。郑五公子据说刚才突然诗兴大发,正在那里摇头晃脑的写他的传世名作,至于林小公子,自然是在逮着美人献殷勤。 


  好像很久没有这样适意的感觉了,卫衍闭上眼睛,嘴角浮起淡淡的笑意。只有和他们在一起,才有那种纯粹放松的感觉,没有阴谋诡计勾心斗角黑暗 淫 
秽,曾经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的那些东西在这里根本不可能显形。 

  歇了一会儿便意上来,卫衍起身去如厕。完事后没有急着进去,倚在柱后抬头赏月。人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七的月亮也是极好的。 

  〃卫大人没喝几杯怎么也醉了?这么冷的天就穿了这么一点不进去在外面抬头望天做什么?〃 

  卫衍正抬头赏月的时候,背后传来的脚步声,紧接着,齐远恒的声音从后面响起,然后一件大氅递了过来。 

  〃齐兄是不是还在生气?〃这样的气氛这样的月色或者还有那点酒精刺激了卫衍的脑袋,他突然醍醐灌顶般开窍了。他第一次觉得奇怪,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人开始称呼他为〃卫大人〃,明明在幼时如此交好,几年不见却疏远到这般地步,用那种口吻称呼他为〃卫大人〃,现在想来,这个称呼很有些负气的味道,似乎齐远恒在用这个称呼发泄对他的不满,想来想去唯一对不起他的只有一件事,〃对不起,齐兄。当年我不是有意要隐瞒。〃 


  〃我没生气。〃对于卫衍跳跃似的问话和道歉齐远恒有点招架不住,赶忙矢口否认。相交数年不识对方的身份直到对方要入宫侍驾的时候才发现一直跟在他屁股后面转的小小少年是一介贵公子可以归结为自己年少无知,并非是对方有意隐瞒。日后重逢发现对方有了一班可交心的密友自己在他心里的地位恐怕不知被排到哪里去的时候顿时涌上了莫名的惆怅刻意要用称呼将彼此的距离拉开,但每次碰到了又做不到视而不见。好吧,扪心自问,齐远恒承认他有点生气,就一点点。 


  〃可是齐兄从来没问过我啊?〃卫衍觉得自己很无辜很委屈,谁一开始介绍自己的时候会介绍自家的祖宗八代。不过后来熟识后没说是他的一点私心,在齐远恒之前也曾碰到过很处得来的小朋友,知道他的身份后对他的态度就大变,或恭谨或疏远,他不希望他们之间有什么变化才从来没提起过。 


  〃我说了我没生气。〃 

  〃可是你以前不是那么叫我的。〃 

  〃你现在不也叫我齐兄嘛?〃 

  〃那我还是叫你远恒哥哥好了。〃 

  〃不,你还是叫我齐兄吧。〃远恒哥哥?你以为自己几岁,还用叠音?齐远恒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我也不叫你小衍了,卫七这个称呼就很不错。〃 

  〃可是这样称呼显不出我们交情不一样。。。。。。〃卫衍有些迟疑。远恒哥哥和小衍这两个称呼是属于他们彼此幼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而齐兄和卫七这样的称呼则流于普通了。 


  〃交情好不好心里明白就好,不用放在嘴里说。还有什么叫我们交情不一样,小心被孟九听到了找你拼命。〃有些话彼此挑开来说明芥蒂就全消了。齐远恒也是第一次发现自己也还很孩子气,竟然为此闹了这么久的别扭。 


  〃也对。朋友贵在交心,称呼只是小事。〃卫衍想通了,不再拘泥于细节问题。抬头望去,齐远恒也正望着他,彼此相视一笑,前事揭过,一切尽在不言中。 

  正在此时,空旷的月色中突然传来了若隐若现的琴音。 

  〃美人月下抚琴。〃齐远恒做了个手势,挑眉询问卫衍有没有兴趣和他一起月下访美人。 

  〃这么冷的天,美人月下抚琴也不怕冻坏手指头?〃可惜,某人既无想象力又无浪漫情怀,问出来的问题虽然很是实际但在此时此景却实在是大煞风景。齐远恒听了这话,说他也不是,不说他更不是,暗暗胸闷了半天,到最后只能是打落牙齿合血吞,咽下了自己误交挚友的苦果,自动忽略他的问题,拖了他的手就往前行。 


  玉澜阁占地颇广,不过这两人对此处俱是熟门熟路,很快穿亭跨院,来到了琴音发出的水榭外。 

  卫衍对音律一窍不通,不过看齐远恒到了近处却情怯只敢站在廊下吹冷风赏琴音不敢上前搭讪的作态就知道眼前这位月下弹琴的美人琴艺必是不差。毕竟齐大居士一向挑剔,能让齐大居士说一声好已是非常不容易,而让齐大居士自惭形秽不敢上前唐突佳人简直就是天下红雨千年难见一回了。 


  廊下四面通风,北风呼啸,齐大居士不肯挪窝,卫衍也只能舍命陪君子与他一起吹冷风。好不容易等到一曲终了,齐大居士又是整衣又是理发,终是鼓足了劲头上前搭讪。 


  〃奴家红玉,见过齐公子,卫公子。〃佳人听了齐大居士的自我介绍后隔着水榭对他们遥遥福了一福,在那巧笑嫣兮中,卫衍隐约感觉到了了春天到来的讯息。 

  第十五章美人 

  俗话说千金易得,知音难求。况且齐大居士长得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一副翩翩佳公子的模样,再兼口齿伶俐出口成章,只是稍微闲聊了几句,红玉姑娘就出言相邀他们到水榭中一聚。 


  佳人开口自不忍拂其意,再说这两人本来就是来月下访美人,就算佳人不开口,也少不得寻些由头巴上去,此时见红玉姑娘相邀,都省了他们找借口,当下满口应下,穿过湖中的九曲长桥到达了佳人所在的水榭中。 


  这水榭本是四面邻水,因是冬天的缘故,三面都封了起来,只留了一边没有封严实,而且四下里都笼着炭火,甚是暖和,卫衍刚才担心美人会冻坏手指头实在是杞人忧天不足为虑。 


  入了水榭宾客入座后侍女奉上了茶,红玉姑娘则开始弹另一首曲子请他们细细品。 

  卫衍对于音律实在是所知有限,除了几支极其出名的曲子如《梅花三弄》、如《平沙落雁》、如《春江花月夜》,因听得次数实在太多,所以记得了个大概外,其他比较少闻的,听了半天也是一头雾水说不出个所以然,为了避免出丑,更是为了避免齐大居士的额角再次抽搐,卫衍很有自知之明的专心喝茶,不参与他们之间的讨论。幸好这里的茶水还算不错,否则听着这两人那些什么〃抹、挑、勾〃,那些何时〃进复、退复〃的专业用语,就算齐大居士的额角没事,他自己的额角倒要抽搐了。 


  说说笑笑之中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很快月上柳梢头,齐大居士毫无去意,卫衍却不得不告辞了。 

  卫衍明日就要远行,齐远恒也不留他,只是起身送了他一段路,最后给了他一个紧紧的拥抱,忍不住多嘴了一句。 

  〃到了幽州后做你该做的事,千万不要吃饱了撑的去管不该管的闲事,此次犯事的俱是你家皇帝的亲族,你家皇帝自己都不怜惜犯不着你去多事。〃 

  〃逆王案〃的首犯幽王乃当今皇帝的亲叔叔,而此次卫衍要去幽州监斩的诸人或多或少都与今上有些血缘关系。齐远恒敏感的意识到这趟幽州之行对卫衍有些福祸难倚。谋逆是为君者的大忌,任何人牵扯在其中都不会有好果子吃,偏偏以卫衍的脾气性格,真的到了那时候,发生些不该发生的事情的几率是很高很高的。齐远恒打心底不认为卫衍适合宣旨监刑这份差事,也不知道他家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宣旨监刑,又不是去踏青郊游,当纸上被划去的姓名变成血淋淋的脑袋自头上滚落的时候,卫衍是否禁得起这般刺激。 


  但是拒不承上恩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所以这差事也不能不接,现在只希望卫衍什么多余的事情都不要做,平平安安的回到京都。 

  〃齐兄放心。我不是小孩子,知道轻重的。〃 

  先是皇帝陛下,再是齐远恒,个个交代他不要去做不该做的事,难道笃定了他一定会去多事吗?卫衍苦笑了一下,复又愣了一下。 

  辞别了齐远恒后又去与孟九等人话别,少不得被狠狠灌了三大杯才安然脱身。〃七日醉〃口感温和但是后劲十足,卫衍先前喝的时候没什么感觉,这时候又被灌了几杯,等出了玉澜阁的大门,冷风一吹,禁不住酒意上涌,步履略有些不稳,随身伺候的人见他这副模样,自然不敢再让他骑马,当下又折腾一番备了软轿,才小心扶他入内。 


  卫衍酒品极好,就算是喝醉了也是不吵不闹,只会安安静静的睡觉。况且他此时只是微熏,离大醉还很远,脑袋很是清醒,只不过手脚略有些发软无法使力。这种状况骑马确实不太妥当,所以他对随侍众人的安排并没有多大意见,入轿后觉得有些疲累,便闭眼休息。玉澜阁与卫府隔着四五条街,这段路俱是先前众人走惯的,也就是月前卫衍突然被皇帝陛下宠信起来常在宫中留宿才没空来这里游玩,如此这般,该怎么回去众人都是熟门熟路,当然用不着卫衍操什么心。 


  京都的大街修得极是平整,再加上八人大轿用得都是有经验的轿夫,卫衍在阵阵微微的摇晃中意识开始模糊,走了一段路,轿子似乎停了一下,然后又继续晃动,就这样在晃动中沉沉入眠。 


  景帝知道卫衍去玉澜阁的时候只是稍微有点不悦。那时候追花逐蝶寻花问柳用银子捧些欢场优伶名伎是整个社会的风气,京城倚红偎翠之地颇多,玉澜阁则是此中佼佼者。有权有势者将此作为茶楼酒肆之外的另一个消遣之处,富贾商贩将此作为生意商谈的首选之地,士林名士将此种行为赞作〃风流〃而非〃下流〃,就算是贫苦无依的穷寒人家,也少不得存着攒了银两发家致富后要去玉澜阁一掷千金遍亲芳泽的念头。此等风气下,要求卫衍从此修身养性再不踏入烟花之地显然是一个非常不现实的要求,若卫衍真的这样做了,如此异像恐怕很快会成为京都流言蜚语的源头。故此,景帝虽不满卫衍出入玉澜阁,倒也没下令不准他去,何况他也清楚,卫衍就算再愚笨,成了他的人后,去那里最多也就喝喝花酒,再借他一个胆子也不敢真的召人伺候。 


  本来是如此笃定,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笃定慢慢崩坏。今日宴客的赴宴的俱是玉澜阁的常客,所谓的常客,当然不可能每次去都是喝喝小酒听听小曲,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他们在玉澜阁中熟识的姑娘肯定不在少数。清醒的时候应该是不敢荒唐,但是到了酒酣情浓之时,兼有一班狐朋狗友在旁起哄,熟识的女子又在身旁含情脉脉小心伺候,那种情况下,会发生点什么都不用多想就能明了。景帝一夜不见他就有点想念,知道今夜有人给他饯行,偏偏又怕阻了他的兴头,给人的命令是等他出来了才悄悄将他接入宫中,到了此时就算越等心情越差,也只能干等着。 


  好不容易等到半夜等来了人。果然不出他所料,带着满身酒味满身脂粉味睡得正熟。景帝忍着不快剥了他的衣服将他身上的味道洗得干干净净。期间他睁眼一次不知道有没有认出人,只扫了一眼就闭上继续酣眠。 


  卫衍在他面前始终是拘谨的,只除了被情欲逼得无处可逃时才会有片刻的失态,平常时候永远都是战战兢兢的拘谨模样,像现在这般乖巧这般毫不设防的躺在他的面前倒是第一次,再加上景帝早就仔细查看过他身上并无不妥的地方,累积的怒气也就渐渐散了。 


  〃和个醉鬼一般见识,朕好像也变笨了呢。〃轻轻笑着将他的亵衣带子拉到腋下系好,景帝摸了摸他的头发凑过去亲亲他的脸颊准备歇息,然后,听到他嘟囔了四个字。 


  卫衍做了一个梦。梦中好像是一个炎热的夏日,那时的他大概七八岁的样子,正被窗外的知了吵得头晕脑涨,趴在书房的案上昏昏欲睡。 

  书房里面除了远恒哥哥坐在他的身边翻书外,没有其他人。齐伯父那天不知道上哪里去了,因为天气炎热,负责照顾他起居整天在他耳边罗里罗嗦这个也不准做那个也不准做的长随们也不知道躲到哪里逍遥去了,所以卫衍偷懒得很安心嚣张。反正他不会的功课有远恒哥哥教,他字写不完有远恒哥哥帮着抄,他挨训的时候有远恒哥哥陪着他一起被训。只要有远恒哥哥在,他什么事都不用操心,一切都会妥当顺遂的。 


  那个夏日似乎特别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