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贺新郎-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怀璟讪笑:“怎么会?”
    他也不揭穿,口气意味深长:“同你做了半生兄弟,有时候,我比你自己更明白你。”
    又是那样犀利的目光。
    聪颖伶俐的小侯爷不知该怎么接话。
    江晚樵垂下眼,从袖中掏出一方锦盒:“当日客秋同我在春风得意楼有过一场赌,我输了,织锦堂藏宝阁中的东西任他选取一件,他却至今未向我讨要赌注。如今,我要走了,这笔旧债也该还了。”
    宁怀璟接过小盒,道:“我代你转交。”
    江晚樵向边上一瞥,不禁一笑:“我若要交予他,现在给他就是了,何须来劳烦你?”
    “那是……”
    “你代他收着吧,或许有朝一日会用得着。”
及至上马时,江晚樵似乎仍有许多话想说:“怀璟,有些事于别人或许天经地义,但是于自己是否同样如此,你要好好想想。”
    宁怀璟说:“我记下了。”
    他又说:“怀璟,客秋骂得没错,四人中看似你最洒脱不羁,实则,最没出息的就是你。”
    宁怀璟笑:“这我就不记下了。”
    江晚樵最后说:“宁怀璟,我真的比你自己更明白你。”
    宁怀璟捏了捏他握着缰绳的手:“我知道。”
    他挥鞭打马驰骋而去,西出阳关,再无故人。
    崔铭旭感叹:“今后京中繁华胜景恐怕就要少一分风采。”
    谁知,这仅仅只是开始。
    元宵未到,徐寒秋同人赛马,不慎从马上摔下,折了一条胳膊,断了右腿。因要在床上修养好一阵,托人在朝中谋的差使自然也告吹了。大夫说,伤势好好养自然会好的,只是今后行走起来,恐怕会有些微不便。
    问秋是个更不能托付的,向朝中讨来的几份差使都做了没几日便嫌这嫌那地辞了,终日闲在府中无所事事。
    徐夫人看看老的再看看小的,看着看着就止不住落泪。日日在丈夫和儿子的病榻前奔波,原本保养得很好的女人一夜间竟憔悴得显出了几分龙钟老态,说话时也是有气无力的。
    寒秋他媳妇在房里哭得很凶,徐客秋也站到房门外去看了看。
    寒秋躺在床上不能动,看到门外的他,眼皮子掀了掀,扭头把脸转到了另一边。
    徐客秋也没有进房的打算,转上撞上正要进门的二哥问秋,于是赶紧让到一边,不愿生事。
    问秋却没走,定定地拦在了客秋跟前。
    徐客秋垂着头撇撇嘴,刚要抬头摆出那张惯常用来掩饰的纯真笑脸,问秋却道:“你……回去看书吧。”
    口气还是不好,却难得没说什么难听的话。
    他说完就快步往房里走,也不让客秋看清他的表情。徐客秋有些莫名,摇摇头,决定不去揣测什么。
    那年殿试,名不见经传的贫家子弟徐承望一举夺魁,金殿听封、打马游街、雁塔题名,当今圣上金口玉言,将表妹宁瑶郡主许配状元郎,一时,鱼跃龙门,天下皆知。春风得意楼的老鸨笑得前俯后仰:“哦呵呵呵呵,丑状元娶美娇娘,这世道真是……”
    雄心勃勃的崔家小公子甚至连个探花也没捞着,委委屈屈排了个二甲第六,据说自觉无颜见人,一气之下闭门不出,齐嘉去叩了几次门也没见着。
    徐客秋落榜了。
    宁怀璟陪着他在忠烈伯府门前的巷子口等了一天,从清早到傍晚,听着城中大街小巷刮风似地疯传:“中了,中了,豆腐三娘家的承望中了!状元!是状元啊!”
    “琼州来的那位庞公子也中了!”
    “崔家小公子二甲第六!”
    自始至终,没人提及徐客秋这个名字,也始终不见喜报官敲锣打鼓拐进巷子里来。
    “果然啊……”徐客秋轻轻地开了口,“光靠临阵磨枪还是不够的。”
    宁怀璟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轻松些:“没事,我们下回再考。”
    下回,就是三年后了……
    徐客秋说:“好,我们下回再来。”
    转身一把握住宁怀璟的手,大大地翻个白眼:“你抖什么,又不是你考试。”
    宁怀璟有点脸红:“我紧张。”
    徐客秋主动趴到他怀里,两手捏着他的脸往两边扯:“我没事,真的。”
    宁怀璟始终没有笑等他松了手,慢慢地环住他的腰:“客秋啊……”
    “嗯?”
    “三年后,我还能在这里陪你等吗?”
 第十六…十七章
    然後,宁怀璟和徐客秋又在城门外送走了崔铭旭。金枝玉叶的大才子,薄薄一纸调令就被派去了穷山恶水的棘州,是命中注定也罢,是有人故意要捉弄也罢,圣旨下了就没有再收回的道理,今後何时回京犹未可知。
    徐客秋近来有些消沈,自己的事,家里的愁云惨雾,好友一个接一个的远行,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是值得高兴的事。
    当年虽然也曾恶语相向水火不容过,但是这些年相处下来,多少也是一份不能说断就断的交情。看著崔铭旭有些失意的表情,一时,竟也不知该说些什麽,只得往宁怀璟身边又靠了靠,道:“你哭丧著脸干什麽?好歹你还是中了的,我这个名落孙山的都还没哭呢。”
    崔铭旭捧场地动动嘴角:“也是……”
    往昔多出口成章的人,现在苦得连话也说不出来。
    宁怀璟宽慰他:“有我和客秋在,总有一天能把你弄回京里。”
    他也只是客套地道了声谢,心思不知神游到了哪里。
    来送行的人也不多,崔家兄嫂、宁怀璟、徐客秋,另有几个家丁。比起往昔四人出则前呼後拥,入则亲友如云的景象,实在天差地别。崔铭旭一直东张西望地在寻找什麽,红粉知己玉飘飘听说已随人私奔离开了京城,原来她自始至终爱的都不是他,那个兔子般总是紧紧跟在他身後的齐嘉也一直不见人影。
    宁怀璟对崔铭旭身上的事多多少少知道一些,也猜出了一些,追著他的目光一直落到镜湖边的柳树下,有个蓝色的身影飞快地一闪而逝,崔铭旭眼中的光芒也随之明亮而後又黯淡。
    原来……
    看看崔铭旭,再看看一直凝著脸的徐客秋,猛然间,想起江晚樵当日在酒楼中的一番话语,宁怀璟有感而发:“铭旭,离开京城於你或许也不是坏事。”至少脱离了盘根错节的家族,和随之而加诸在身上的种种束缚。
    崔铭旭苦笑著点了点头:“或许……”
    及至回到府中,宁怀璟仍有些沈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不能自拔:“客秋,如果我们也离开京城……”
    徐客秋乖巧地偎在他身畔笑:“好啊,去一个谁也不认识我们的地方。你不是忠靖侯府的宁怀璟,我不是忠烈伯府的徐客秋。”
    “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永远在一起?”
    徐客秋想了想,点头道:“可以。”
    於是,宁怀璟就笑了:“真好。我给你盖一间草屋,屋子外面有篱笆墙,就像晚樵他家花园里从前弄的那个叫杏花村的小院一样,院子里可以养花,不要太名贵的,寻常的月季、凤仙这样的。”
    “还可以养些鸡鸭白鹅……如同古人笔下的田园农家。”徐客秋陪著他一起想。
    宁怀璟渐渐有了兴致,抓来笔在纸上兴致勃勃地画,先是两个小人:“这是你,这是我。我比你高一点儿。”
    然後是小小的屋子:“这是我们的家。”
    屋外有种著花草散养著家禽的小院,院里放两只小竹椅:“天气好的时候,你可以在院子里看书,我陪著你。”
    院外有小河:“夏天的时候,我们在河边看星星。冬天的时候,我砸开冰块给你捉鱼吃。”
    河对岸是草原,一望无垠:“我们可以在上头骑马,你爱骑多久就多久,我一直陪著你。”
    屋後青山起伏,层峦叠嶂:“我带你去山里打猎,兔子、狸猫、梅花鹿……呵呵,晚上一边喝酒一边烤著吃。”
    徐客秋在宁怀璟怀里笑得很幸福,看著一无所有的白纸被种种美好填满:“你会造房子?”
    “呃……不会。”
    “那怎麽办?”
    “嗯……找人吧……出点银子……”
    “银子花光了呢?”
    “我来挣呀。”
    “怎麽挣呢?”
    “唔……我念过书,做个教书先生如何?”
    “你才念了几行《论语》?误人子弟。”
    “那……我会几手拳脚,去给人做个护院。”
    “就你那花拳绣腿……”
    “我们出去时多带些钱,开个小铺子做个小买卖也不错。”
    “你会打算盘?”
    “……”宁怀璟沈默了。
    “你这个笨蛋。”徐客秋一直看著那张画,仿佛是要将上头的所有东西都记到心里,“你走了,你爹娘要怎麽办?侯府要怎麽跟人交代?你道这样的日子真能过得长久麽?住草屋,一天两天是新鲜,三天四天是还过得去,五天六天是凑合,七天八天就要生怨,九天十天就会想念京城。”
    他把那张拙劣如涂鸦的画看了又看,然後折了起来:“没有挣钱的营生,光靠带出去的那些银子又能过几日?何况是你我这样花钱从不计较的人。没有钱自然要想方设法地去挣,你我有几分能耐是脱了家里的依靠也能让自己好好过活的?这半生,除了吃喝玩乐,我们还会什麽?就算你我能放下小侯爷的架子出外卖劳力、做苦工,又能捱到什麽时候?贫贱夫妻百事哀,节衣缩食,百般计较,得了病无钱医,更无钱买酒玩乐取悦花娘。如此这般汲汲营营计较度日,天长日久,积怨丛生,忍不住会有口角,口角多了就要相骂,骂得多了就会後悔。人一旦後了悔,心就会不知不觉变冷,到时候只怕相看两相厌,各自觉得对方面目可憎,不能相与。”
    他折得很小心,如同对待易碎的珍宝,又像是要珍藏一份不会再有的回忆:“宁怀璟,做你这个没什麽出息的富贵闲人吧,至少,可以过得很好。”
    宁怀璟听著他的话,默默地看著他动作:“客秋啊……”
    他把脸埋在徐客秋的颈窝里,感受到他的身躯在不断颤动:“我们都是懦弱的胆小鬼。”
    我们都很懦弱,谁也不敢再往前迈一步,害怕非但不能给对方带来最好的,反而带去毁灭;害怕不能将这份感情继续到底,反而变为噩梦;害怕不能白首偕老,反而兵刃相见。害怕保护不了对方,害怕反而伤害了对方。
    於是,我们只能强作欢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我希望你过得好,我只希望你能幸福。”
    其实,这只是借口,懦弱的借口。
    宁怀璟相亲去了,是被诓去的。
    老侯爷说,要去探望一个老朋友。
    老王妃说,让怀璟也跟著吧,见见长辈,也能顺便学点什麽。
    茫然的宁怀璟就这麽被扯出了被窝又连推带搡地拽出了门。到了人家家里,见了乌泱泱一屋子人才明白过来到底是什麽事,吓得手脚冰凉。
    回来絮絮叨叨说给徐客秋听,徐客秋笑得有点诡异:“几岁了?”
    “好像才十七。”
    “哟,豆蔻年华呀,配你正合适。”这话有一点点酸,徐客秋扭过脸,用眼角斜斜地瞥著他。
    宁怀璟哭笑不得,连连摆手辩解:“哪里合适了,连是圆的是扁的都没看见。”
    徐客秋只顾著笑,一点情面也不留。
    笑完了继续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寒秋的伤势似乎并不见好,至今下不了地;忠烈伯也是老样子,时时昏睡著,难得清醒的时候就嚷著要寻死,那情景让人看不下去;问秋的媳妇跑回娘家了,那女人也不是什麽好性子,回去也好,府里清净了许多……
    掰著手指头算一算,寒秋、问秋、怀珏、笑飞……不论是有交情的还是有仇怨的,当年一起念书的同辈子弟都相继成家了,有的连孩子都会喊爹了。怪道如今能跟著一起出去玩乐的同伴越来越少,原来是大家都到了应该娶亲成家的年纪了。
    一直微笑著的宁怀璟猛然间觉得沈重许多,时日无多了呀……
    徐客秋一直注视著他,欲言又止。
    宁怀璟问:“怎麽了?”
    他没有急著答,深深地吸了口气:“这种事……家里也跟我提了……”
    客秋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该成亲了。这种话居然是从那位从不拿自己当回事的徐夫人口中说出,徐客秋自己也惊了一下。
    “是黄阁老家的孙女。”事情既然已经起了话头,再往後说就顺畅许多。徐客秋从宁怀璟脸上挪开了眼,一心一意地翻著桌上的书本,“我家的爵位只袭三代,到老头子这里就没了。现今,他病成这样,宫里也没什麽风声,看来是不指望能再续一代了。寒秋和问秋你也知道,能在朝里胡乱混著就算好的。一两年内就想再有从前的风光,好像只有联姻这个法子了。再说了,我家这个爵位来的也不怎麽光彩。这麽说起来,反而是我们要高攀人家。”
    先帝德帝之前的几代帝王都不是什麽有德的明君,德帝之父庆帝更有“顽主”之称,素喜玩乐而荒废朝政。彼时,朝纲混乱,弄臣横行。有德者不得重用,而精通游玩享乐者却连连加官进爵甚至位及人臣。徐家祖上便靠著一手玩虫斗虫的手艺发家,又将亲女送进宫,这才有了忠烈伯的爵位,成了外姓皇亲。
    德帝即位之初,诸王争位。少年天子杀皇叔斩手足,一时血流成河,宁氏皇孙所剩无几。更连带消减了外戚手中的权势,将徐家这般的人家渐渐排除於权力中心之外,成了空有名号的富贵闲人。一旦被收回爵位,地位更是要一落千丈。
    这样的场景想想就觉得无法忍受,难怪徐夫人挖空了心思想要抓住一线生机。
    宁怀璟了然地点头:“这麽说,是门好亲事。”
    “说是连嫁妆都备下了,一旦相中马上就能成礼。今後的生计也不用愁,先在翰林院里办差,下回如若中了科举,再疏通关节谋份好差使。”徐客秋口气淡淡的,像是在说别人的事。
    宁怀璟一边听一边赞同:“按黄阁老的能耐,这是小事。”
    “是啊,她费了不少心呢。”这个“她”指的是徐夫人,徐客秋的话语里有些小小的嘲讽,“她在後悔早生了问秋两年。”
    若不是家里实在找不出人,又哪里能便宜了他这个庶子?
    “放心,我不是为了徐家,我是为了我自己。”发现宁怀璟的脸色有些沈重,徐客秋握住了他搁在桌上的手,“迟早要成亲的,不是吗?”
    宁怀璟反握住了他的手,却一直垂著头:“我知道,这门亲对你而言,反而是有益处。”
    今後出仕为官,有这一门靠山在,青云直上是必然的,更可以在徐家扬眉吐气。对徐客秋而言,实在好得不能再好。
    眼前的光线被阴影挡住,脸上触及到一片温热,是徐客秋的掌心贴住了自己的脸。宁怀璟缓缓抬起头,看到徐客秋漆黑的眼睛里有什麽东西在闪烁著,闪得自己的眼睛也开始泛酸。
    “说好明日去他们家府上拜访,你说,我要去麽?”徐客秋问。
    宁怀璟觉得自己的心很沈,压得胸口一阵接一阵的疼,连气都喘不过来。就像那一天,头脑一热跑去找自己的爹:“爹,我想离开京城。”
    老侯爷笑得快拍裂了桌子:“小畜生,脱了宁怀璟这三个字,你什麽都不是,要饭的都比你强。”
    宁怀璟知道,这是实话。除了宁怀璟三个字,自己什麽都没有,说得再彻底些,自己浑身上下仅有的只有“宁”这个姓而已。什麽都没有,什麽都给不起,光明的前途,安逸的将来,甚至只是一间遮风挡雨的小草屋。
    屋子里的寂静持续了很久,徐客秋的手松开了,从不在人前落泪的眼睛还是一闪一闪的。他用手背在眼前狠狠抹了一把,“哧──”地一声笑开:“如果换作是你要去成亲,我也不会开口留你的。”
    及至多年以後,宁怀璟有时仍会不由自主地想,如果这个时候,对徐客秋说,不要去,我要你留下。不知又会是怎样一番结局。
    宁怀璟只知道,那时候的自己连指尖都在颤抖,是害怕,害怕得抬一下手都没有力气,这样的自己要不起徐客秋。
    徐客秋的婚期定得很快,才去黄阁老府上拜访了一回,亲事就定下来了。一个月的时间内保媒下聘纳彩问礼,怎麽看都觉得有些赶。宁怀璟瞪著红彤彤的请柬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京中已是流言四起,是去做上门女婿啦、这麽急必定有隐情啦、莫不是小姐做了什麽逾礼的事阁老府上要寻冤大头吧……等等等等。
    徐客秋一笑而过:“听说……身体不太好……”
    他站在忠烈伯府的门边,穿著一身鲜红的衣衫没什麽规矩地依靠著宽大的朱漆大门。两人间隔了高高的一道门槛,像是隔了海角天涯。
    宁怀璟是一路骑著马赶来的,额角上还挂著汗。来的时候一肚子说不完的话,下了马,在门前站定,看到施施然缓步走来的徐客秋,就什麽都也说不出来了。
    这和以往不一样,以往都是宁怀璟连比带划地说不停,徐客秋只要安安静静地听就好。现在反而是徐客秋不停地、不停地说,宁怀璟楞楞地看著,目光落在徐客秋脸上,又像看的是其他东西。
    徐客秋说:“我挺好的,真的。”
    徐客秋说:“他们对我也挺好的。”他们是指黄阁老一家子。
    徐客秋又说:“人我还没见著……不过他们给我看了她绣的荷包,挺好看的。”
    徐客秋还说:“这事是迟早的不是麽?你也收收心吧,怀珏都有一儿一女了,你还吊儿郎当的,难怪老侯爷不待见你。”
    最後,徐客秋说:“那天……你会来麽?”
    宁怀璟沈默著。
    “宁怀璟……”徐客秋终於肯把眼睛对上怀璟的,或许是因为夜间没睡好,两个人的眼眶都有些红,“这几年跟你在一起,我很高兴。”
    堵在喉咙里的话“啪──”地一下全没了,宁怀璟狠命地点头,抓著徐客秋的肩,像是要在他肩头戳出十个鲜血淋漓的窟窿:“以後……我们还能见面麽?”
    太阳那麽大,枝头的知了在撕心裂肺的呐喊,巷子空荡荡的,连那条一直趴在墙角的土狗也不知跑去了哪里。宁怀璟用力把眼睛睁大,似是要撑裂了眼角:“能不能?只是……只是兄弟、好友、一起喝过酒的……”
    徐客秋说:“能啊,怎麽不能?”他笑得比空中的太阳还灿烂,眼睛都眯成了一线,嘴角翘得不能再高,拍著宁怀璟的手腕说他笨、没出息、还像个孩子。
    宁怀璟傻傻地跟著他一起笑。其实彼此心知肚明,以後就算见面又能如何?
    临走的时候,徐客秋说:“我就不送了。”
    宁怀璟点点头,回身上马。徐客秋还在门板上靠著,两手背在背後,露出一口白牙冲他开开心心地笑。宁怀璟走出了很远,回过头,忠烈伯府的大门还这麽开著,通红的门板上依稀有一个一身火红的人影。
    宁怀璟知道自己不能再看了,可视线就这麽胶住了,再也移不开。抬手在脸上一抹,一手的湿意。
    徐客秋成亲那天,宁怀璟没有去。
    从前在春风得意楼的那间小房间里,两人有过这麽一个约定,无论是谁先成亲,另一个都要去喝喜酒,要笑,要带著头闹,不闹到天亮不罢休。那时候一边约定一边嘻嘻哈哈地笑,以为自己一定可以的,今日一早醒来,宁怀璟试著抽了抽嘴角,才发现,要做一个笑容原来那麽难。
    这一天,宁怀璟一直在自己的房里坐著,想第一次相遇时徐客秋那张擦了一脸鼻涕的小脏脸,想後来在学堂里撞见时他墨黑的发和尖尖的下巴,想他骑马时那种让人看得心头滚烫的风姿……想了很多很多,多到宁怀璟自己也惊讶,原来一不留神居然过了这麽多年,有了这麽多事,结交了这麽多人。可心头唯一挂念的身影只有一个,可以因为他哭、因为他笑、因为生气、因为他变成一个不像自己的自己。
    房外有人,半开的格窗隐隐约约将她一张豔丽的脸蛋格成了大大小小的几块。宁琤轻声问:“你後悔吗?”
    宁怀璟咬了咬牙:“不後悔。”
    “为什麽?”
    牙齿一直碾到唇上似是要磨出一道血痕,宁怀璟道:“跟了我,他才会後悔。”他只能给徐客秋一张拙劣的画,画上的所有美好都只是虚无的许诺,这样的美好可以维持一天、两天……十天之後,就成了彼此的累赘与争吵的来源。
    房外的女子笑了。自从出嫁後,常常返回娘家的宁琤已经失去了往昔爽朗的笑容,短促的笑声里带著浓浓的苦涩:“他也是这样想的?”
    像是被抽空了所有力气,宁怀璟的回答更像是叹息:“嗯。”
    宁琤却说:“真好……”
    她低低地重复了几遍,仿佛要从中咀嚼出什麽。
    宁怀璟察觉到有些不对劲,跑到窗边细细去看她的脸。她美丽如昔,却再不是那个英姿飒爽的侯府女公子,只是一尊木然的泥娃娃。
    初秋的时候,又是宁怀璟的寿辰。侯府里摆了宴席,宁怀璟自己在春风得意楼里包了几个雅间,请的都是当年和自己一起厮混胡闹过的人,小侯爷亲笔写就的帖子撒出去很多,来的人却很少。怀珏说女儿刚满月,脱不开;笑飞说,刚娶了媳妇才没几天就出来喝花酒,叫人知道了不好;江晚樵走了,崔铭旭去了棘州,徐客秋……
    来的人里也有大半没坐多久就告辞了,都是拖家带口的人了,再不能跟先前那样没日没夜的放肆了。剩下的人稀稀拉拉的,笑也笑不大声,说话也没什麽趣味。宁怀璟一个人坐著主桌,两侧空空荡荡,杯盏碗筷满满摆了一桌,都是没人动过的。房里的寂寥衬得歌姬的歌喉也显得哀怨,尾音飘飘忽忽的,凄凉得简直就不像是侯府的小侯爷过生日。
    没来由想起当年初见徐客秋时,宁怀瑄在书房里念的那半阙《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今昔对比,孰料,竟一语成谶。
    有龟奴捧著一个包裹进来要交给宁怀璟:“是从前一直和您一起来的那个徐公子送来的,他说他身上带著孝,不方便进来。”
    原来客秋终究还是来了。前两天,他娘去世了。老太太走得很平静,自从客秋成婚後,客秋就带著她和新媳妇搬进了阁老府为他们安置的一座小院里。那天一早,丫鬟开门去为她洗漱梳头,老太太还直挺挺地躺在床上,仿佛还甜甜地沈睡著,只是没了呼吸。
    丧事办得很简单,出殡那天,宁怀璟站在城门口看著打著白幡的队伍走过。徐客秋走在最前头,消瘦的脸上有著熬夜守灵後的疲倦,却没有泪。对这个生下他只是为了能进忠烈伯府的娘,徐客秋说不上恨,但也说不上爱。宁怀璟没有走上前去道一句节哀,呆呆地立在城门边,有些手足无措。徐客秋也没说话,继续缓缓走著,缠了白麻布的鞋踩在地上一点声响都没有。却在走过宁怀璟身旁时,他又回头望了一眼。就这一眼,宁怀璟觉得一阵酸涩“轰”地一下就冲上了鼻头,也终於明白,自己这麽一大早就跑出来望夫石一般守在这里,只是为了徐客秋这回头一顾。
    想起这些,宁怀璟仍觉得眼角有些发酸,慢慢打开了包裹看,是一套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都是用过的旧物,却还保管得很好,正是当年自己送给徐客秋的那一套。徐客秋自从知道这些东西不是寻常物件後,很是爱惜,小心收著轻易不用的。从前借了这一套东西许了个“客秋,往後就跟了我吧”的诺,被徐客秋扑在地上揍了一顿才把小野猫抱进自己怀里,现今他把东西送回来,自然也就意味著,当初的诺言已经不算数了。
    他已经成家了,要像个真正的男人那样养家糊口维护一家人的安宁,他要对他迎娶进门的那个女人负责。曾经肖想过的哪怕成了亲也可以偷偷摸摸往来这样的念头在现实中实在是自私而卑劣。所以,徐客秋选择了自此陌路。
    在徐客秋成亲那天都清楚没有意识到的失落经由这个小小的包裹真切地展现在宁怀璟面前,日子已经回不去了,一个接一个地,大家都朝著各自的目标去了,只剩下他一人还稚童般留在原地翻来覆去地重复著这些已经重复了近二十年的玩乐。当年的纨!子弟们都蜕变成长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唯有他宁怀璟还是当年那个只会胡闹只会惹事的顽童,胆小、怯懦、没有担当,没有抱负,一无所成。
    “呵……”踉踉跄跄地坐回座上,宁怀璟止不住想笑,从无声的苦笑到放声大笑,宁怀璟伏在桌上把脸埋在胳膊里尽情地笑。
    人们跑来看他到底出了什麽事,他抬起脸,脸上两道清晰的泪痕。
那天晚上,宁怀璟一夜没睡,房里悄无声息,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麽。天明时,大少奶奶楚静蓉敲开门,宁怀璟神清气爽站在门边,除了脸色略略有些白、眼眶略略有些红,其他一切都好得诡异:“我想让爹去打听打听,朝里还有没有空缺。”
    已经修炼得如佛陀般不动如山的女人呆了一呆,默默点头。
    事情传开,阖府惊诧,满城议论纷纷。
    宁怀璟穿一身月白衣衫,头著冠,腰配玉,目不斜视,撩著衣摆自如网一般细密的窃窃私语里走过,从容依旧,潇洒不改。
    老王妃看著小儿子向来傲然不羁的面孔上竟隐隐显露出大儿子一般恭谨含蓄的笑容,没来由一阵心惊肉跳:“莫不是被什麽东西附身了吧?”
    楚静蓉双手奉上一盅人参汤,柔声宽慰:“小叔懂得发奋了,这是好事。”
    老王妃些许宽心,却不曾察觉儿媳已悄悄垂下了眼。
    按惯例,精於玩乐而又没什麽真才实学安邦定国的皇家子弟们无非顶个督办之类的闲差,挂个名,凡事都有下面的人奔走著,不用他操什麽心也不用他管什麽事,再怎麽混账也闹不出什麽败坏祖宗基业的大事。宁怀璟干得似乎还不错,至少不像从前般三天两头有人上门告状。
    老侯爷偶尔站在院子里,见他晚间从外头匆匆回来,喝住了问道:“小畜生!你又上哪儿鬼混去了?”
    宁怀璟站住了脚步答:“没,没上哪儿。宫里要些瓷器,我跟几位大人上御窑里去看了看。”
    御窑远在城郊之外,快马加鞭一天来回,他神色间确实浮著几缕疲倦。
    老侯爷“哼”一声,继续问:“没惹事?”
    宁怀璟低低垂著头:“没,几位大人待我挺好。”
    老侯爷没词儿了,撇著嘴角强撑著再教训几句:“人家待你好是因为你姓宁,别给了三分颜色就开染坊,再敢胡天胡地地乱来,看我怎麽教训你!”
    小侯爷忙不迭点头,说:“父亲,儿子明白。”
    看著儿子微微有些驼背的背影,老侯爷开始有些怀念当年那个敢摔门敢顶嘴敢气势汹汹跟自己叫板的“小畜生”,蓦然几分惆怅。
    宁怀璟确实有些不一样了,具体哪里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