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三桂新传-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桂点头道:“在下承认李自成近年来对部下约束甚重,且对待各地的百姓也比较友好。但这又何尝不是他借以收买人心的权谋?正如前辈所言,正因为他出身贫苦,从未尝到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奢华生活,因此在他得到后才会更加的珍惜不舍。在下敢断言,李自成一旦得势之后,首先想到的绝不会是天下百姓,而必定会沉迷于酒色财气之中,至于他的那些部下,当然会随着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前辈如若不相信在下的话,那我们可以冷眼旁观,日后定有分晓!”接着顿了顿又道:“至于方才前辈说他更加懂得天下百姓的疾苦,这点在下也承认。可是纵然他懂得这些又如何?他本身便是个目不识丁的粗人一个,如何知晓孔孟礼仪?又如何懂得治理天下?”

三桂这一番正义凛然的说辞直接从李自成的根上出发,让众人清楚他虽然有夺天下的能力,却没有治天下的水平。

穆人清等人虽对江湖上的一套了如指掌,但若说起治国之道,哪有三桂分析的透彻明白!当下穆人清有些哑口无言,怔了半响才反应过来道:“就算闯王不懂得如何治理天下,但他的部下当中定会有这方面的人才。如此闯王一样能治理好天下!”

这番话说的明显有些牵强,三桂不由冷笑道:“既是如此,那换作任何人都可以当皇帝了,又何必非他李自成不可呢?”

这下穆人清再也说不出什么有理有据的话来,只是沉吟不语。似乎在苦苦琢磨三桂的话语。这时一旁的木桑道长上前劝解道:“老猴你何必非要替那李自成辩解,依我看方才吴总督说的一番话很有道理,别看他李自成如今这般仁义,谁知道日后得了势会变成什么样子?有史以来天下间这样的人难道还少了?”顿了顿又道:“虽然贫道我一向不关心国事,但也分得清这其中的利害。他闯王李自成纵然势大,也只是在国内如此闹腾而已。杀来杀去死的终归都是我汉人,而吴总督十几年间却杀了十几万异族鞑子!如果天下间没有李自成,那顶多会被其余的义军首领替代,但如果没有吴总督,哼哼,恐怕大明这大好河山早已被满清皇太极所侵占。因此两者孰轻孰重,贫道想在场的众位心中都十分明白。你老猴又何必执迷不悟?”

穆人清听了仔细一想的确是这么个道理,李自成与吴三桂都乃是这天下最杰出的两个大英雄。二者难分仲伯,只不过吴三桂一直身处关外,因此才会让人产生他不如李自成的这种错觉。实际上如要单论功绩,吴三桂实是要胜过李自成许多。

这时袁承志也走上来道:“师傅,我也认为吴大哥说的对。满洲鞑子凶残狠毒,全靠吴大哥全力支撑,否则我们这汉人的天下都要被异族所占了。”他这番话说出来,一方面是因为和三桂亲密的关系,心底当然会向着三桂。另一方面也是从侧面突出他父亲袁崇焕的功绩。而吴三桂可以说完全是袁崇焕的另一个翻版,只不过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所做的功绩都要胜过父亲一筹。因此他可不希望李自成将父亲与三桂比下去。

穆人清虽已被众人说动,但他也是极爱惜脸面之人。如果立即改变立场,怕别人会笑话自己。因此他采取了一个不偏不倚的方式,缓缓道:“吴总督纵横沙场多年,早已是我大汉江山的一根擎天柱。对吴总督说出的话老夫一定会深记于心,绝不敢违背。”说完回头对归辛树夫妇吩咐道:“方才老夫要你们夫妇所做的事就此作罢,今后你二人无论要支持谁老夫绝不再干预!”接着又对大徒弟黄真、小徒弟袁承志道:“你们也是一样,今后只要不干违背江湖道义之事,老夫也绝不干涉!”说到这里摇头苦笑道:“至于老夫,还是回华山之上精研潜修去吧!”说完向众人道了一声告辞,就那样头也不回的飘然而去了。

熟识他的人如袁承志者,知道穆人清此举并非是因恼怒之下拂袖而去,而是一时抹不开脸面借机躲离众人而已。因此他们虽然见师傅就此离去,但却并未感到有何不安。

见穆人清已走,木桑道人也呆不住了。忙向三桂施礼道:“吴总督,贫道也不久留了,告辞!”说罢便也要就此离开。

三桂见状忙将之拦住道:“道长慢走,在下还有话要对你讲!”

木桑道人连忙停住步子,回头诧异道:“不知吴总督还有何事吩咐贫道!”

三桂道:“不敢,只是方才忘了告诉道长,前些日在下曾在辽东见过令师弟玉真子。”

木桑道人闻言不由哦了一声,双目中露出两束精光。急忙追问道:“敢问吴总督您与他在什么情况下相见的?他怎么会在辽东出现呢?”

于是三桂将那次与玉真子会面的经过原原本本的叙说了一遍。

木桑道人听后叹了一口气,道:“我说怎么好长时间没有见过他了,没想到他竟然跑去辽东充当起了满清鞑子的爪牙。唉,我铁剑门出了这么一个欺师灭祖、助纣为虐的孽障,贫道实在是愧对先师啊!”接着他对三桂正色道:“吴总督,贫道这就赶往辽东,无论如何也要清理掉这个师门败类。否则,如让他继续这么为虎作伥下去,贫道将无法面对天下苍生!”

三桂见木桑道人甚是激动,忙制止道:“此事不劳道长,那玉真子身处清军大营之内,你孤身前去实是九死一生。再者说而今那玉真子武功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况且此人天性残忍,而道长则以慈悲为怀,心中还始终顾念与他的师门之情,如此一来道长将必败无疑。因此在下奉劝道长还是不要前去,免得平白丢了性命。至于此人,在下暂时放他一马,如若他日后再做出伤天害理、惨绝人寰的事情来,在下将绝不容他再存活于世上。为此特意和道长说明,希望道长不要再与他顾念同门之谊!”

木当道人听到这里点了点头,怅然道:“贫道明白了,如此那孽障就交由吴总督处置了。贫道谨代表铁剑门向吴总督表示谢意!”说完向三桂合十行礼。

三桂忙上前将他制止,随后木桑道人便即向众人告辞。接着回过头黯然离去。

这时归辛树夫妇也上前向三桂行礼告辞,三桂抱拳还礼道:“在下听说贤伉俪的独子身染重病,如今正在四处访寻名医。在下这位师兄倒是对医术有些独到的心得,不知能否替二位诊断一番?”说完目光诚恳的望着归辛树夫妇。

二人听到三桂如此说,立时精神一震。虽然说二人对三桂的师兄不甚了解,但此话乃是由名震天下的三桂所说,料想也差不到哪里去。当下二人连忙不住口的道谢,随后命徒弟将孩子给洪安通抱过来观瞧。

洪安通也没有犹豫,将那个骨瘦如柴的孩子接到手中,随后搭在他的脉搏上面认真探察。归辛树夫妇则屏住了呼吸精神紧张的紧紧盯着。

半响,洪安通放开手,说出了他来到此地的第一句话:“这孩子是受了很重的胎伤,想必是在怀着他时和人动过手,以至于伤了胎气,导致孩子在胎里就受了内伤,现下已经发作出来。”

这番话讲出来,归辛树夫妇不由的面露狂喜之色。因为洪安通适才诊断的结果与他二人遍访而得的名医讲出来的结论相同。这更加证明了洪安通此人的确有其真才实学。

归二娘爱子心切,连忙问道:“不知他可还有法子医治的好?”

洪安通点了点头,道:“这种胎伤虽然千不一活,但只要有适当的灵药,再加上我独特的换脉大法,相信令公子应该能够痊愈如初!”

归二娘闻听此言顿时喜极而泣,不由的回头看向丈夫,只见归辛树此时也激动的脸色通红。归二娘连忙追问道:“不知还需要什么灵药?”

洪安通答道:“千年茯苓,再加上成了形的何首乌就可。要不然千年人参、灵芝仙草也行。”

归二娘听了不由得当场呆住,喃喃道:“这些东西都乃是世间罕有之物,等我们夫妇猴年马月将他们找到,估计我的孩子早就已经……”说到这里已经轻轻的抽泣起来。归辛树也是面色凄然。

三桂这时来到两人身前,道:“放心吧,吉人自有天相,在下相信令郎定能够痊愈如初,二位不必如此悲戚。”

归辛树夫妇此时虽然已对独子的病情不抱任何幻想,但三桂既然已经开了口,二人也不能失了礼数。当下连忙向三桂及洪安通道谢,随后向众人告辞,带领着徒弟们匆匆离去。

此刻只剩下袁承志和另外一个叫做青青的女子,另外还有一个哑巴守在一旁。这时袁承志见已经没有了外人,忙拉过青青向三桂作介绍。接着又对三桂道:“吴大哥,你们何时回辽东战场?我能否随你们一起去?我父亲虽说是由崇祯下令处死,但起因还是在鞑子皇帝身上。我身为他的儿子,定要为父亲报仇,亲手杀了皇太极!”

三桂点头道:“你的想法虽然不错,但要切忌鲁莽冲动。皇太极身为满清皇帝,其住所的防护尤为严密,而且他身边还有玉真子这等高手护驾,要想独自去刺杀他绝非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此事也并非不可能,还要等我们回到山海关后在进一步商议才行。”

第九十章   闯王势大  下

袁承志又道:“对了吴大哥,青青的父亲金蛇郎君夏雪宜留下了一份藏宝图,里面藏有大量的金银珠宝。最开始我还想遵照师傅的意思将之起出来送给闯王,但既然吴大哥在此,我当然不会这样做了,就把它作为我的见面礼送给吴大哥作为你的军费吧!”

三桂闻言不由大喜,道:“你这份礼物送的好,如今我手下的将士军费消耗的太厉害,如能多出一大笔军费将能省却很大的麻烦。”

接着三桂与袁承志又聊了一会儿,随后三桂便让袁承志负责寻找宝藏的事宜,如果真能找出宝藏,便找车辆将之运送至山海关,而自己因为另有要事故必须要另行离开,最后再在山海关会合。

袁承志听到这里不由的面露难色,告诉三桂到达山海关一路上要行进数千里。如今天下盗贼四起,途中难免不出岔子。人少还好说,如果碰到人多的盗贼或是同时遇到几伙人拦路抢劫,只凭自己几人可不好对付。

三桂闻言不由的哈哈一笑,接着傲然吩咐袁承志道:“在起行之前你在每辆车上都插上旗子或是贴上封条,上面写上送往山海关吴三桂处就行。然后你只管放心去就是,相信这天下的盗贼还没人有这个胆子敢截我的东西!”这番话说出时带着一股强大的自信。

随后两帮人分开各行其是。

崇祯十六年正月,闯王李自成重返襄阳,以“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口号安民。改襄阳为襄京,建立大顺政权,被拥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称罗汝才为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命张国绅为上相,牛金星为左辅,刘宗敏为权将军,李岩为制将军。随后,纳谋士顾君恩建策,制定先取关中,再攻山西,后取北京的作战方略。亲率大军北上河南,在汝州之战中歼明军四万余人,迫孙传庭败逃陕西。乘势间道缘山追击,尽歼镇守潼关明军,击杀孙传庭,占领潼关,西安。旋分兵追歼明军残部,连下延安,汉中,榆林诸重镇。一时间声势大盛,到了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已经拥兵近三十万,声威名震天下。此时他不顾李岩的劝阻,听取了牛金星的建议,开始公然建国。并定国号为大顺,建元永昌,自称大顺王,改西安为西京,定军制,封功臣,开科取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下霸主,势力已经无人可挡,一时间跟风追随者甚众。

也就是在此时,李自成军事上的盟友徐过强所部也已发展到了七八万人马,与李自成遥相呼应。他从南至北一路烧杀抢掠,途中并不攻城抢地,一直打到了凤阳城。并盗掘了凤阳皇陵,毁了大明的祖脉。此举不但使大明朝野震动,崇祯悲怒交集,还使得李自成部人心振奋,四处宣扬大明气数已尽,当今天下唯一明主非闯王莫属!不过徐过强此举也招致了天下许多仁人志士的唾弃,也使得李自成的势力虽越来越大,但在百姓中的威望却不见有丝毫增长。

袁承志与三桂分手之后第二日便开始按照藏宝图的暗示进行寻宝,最后终于在大明开国功臣徐达旧日的府邸魏国公赐第中找到满满的十箱宝玉珍珠、玛瑙翡翠、金砖等珍稀之物,没一件不是价值巨万的珍物。袁承志大喜,随后雇了十余辆大车,选好了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袁承志便与青青、哑巴和其余一行人将十只装满宝贝的大铁箱装上大车,将每辆车上都遍插旗子,每个箱子上都贴了封条。旗子与封条上面都写有“运往山海关蓟辽总督吴三桂军中大营”的字样,这才开始向北进发。

一路上虽然不断有盗伙骑着快马来往穿插的察看虚实,但凡是见到车上的旗子与箱子上的封条的人立时二话没有,登即远远避开,没有人敢上前来截。可以想见如今三桂的声威早已经广布大江南北,没有人不被他的威名所震慑。因此袁承志一行人等虽然行动缓慢,但接连走了近半个月,却依然是无惊无险。

这日袁承志等人来到山东境内,山东乃是出了名多响马山贼的地方,因此众人不由的提高了警惕的心神。

哪知一路上虽然也遇到多股响马,但很明显他们都被车上的旗子与封条所慑,因此没有人敢冒险动手劫车。袁承志等人倒白白担心了一场。不过他们都对三桂羡慕不已,没想到只是随随便便的几个旗子和封条便震慑住了所有的毛贼,由此可以想见三桂在天下间的威望已经达到尽人皆知的地步。

这日几人正在起行,忽然间由远处来了数百名官兵。他们分成两队,当先冲到。一名把总手舞长刀,上前喝道:“干甚么的?”

袁承志道:“去山海关送东西的。”

那把总斜着眼打量大车上的铁箱,冷冷的问道:“那些是甚么东西?”

袁承志答道:“你自己看。”

那把总根本就没有留意车上的旗子,只是催马上前来到车旁,刚要伸手撕掉上面的封条。突然见到上面的一行字,不由的一怔,随即马上收回了手。回头对袁承志道:“哦,原来是给蓟辽督师吴总督运送东西的,怎么不早说!走吧!”随后挥手招呼手下,从袁承志等人身边过去。

几人又行了一会儿,忽听得一阵车行辚辚之声,随后百余辆囚车出现在几人眼前。车中囚徒双手反缚,盘膝而坐,每辆车上都插着一面白旗,写着“候斩巨寇某某某”等字样,又是甚么“江洋大盗”、“流寇头目”、“反叛逆首”、“淮南巨贼”等等,显见都是反抗朝廷的饥民或山寨盗魁。

袁承志正自寻思,忽见一辆车子过来,旗上写着“候斩反逆孙仲寿一名”九字,袁承志大吃一惊,追了几步细看,见车中所坐的果然便是孙仲寿。但见他两鬓斑白,满脸风霜之色,较之昔日在圣峰嶂上率领同袍祭奠故帅之时,已苍老得多,但一副慷慨风致,虽在难中,仍是不减当年。袁承志惊讶未定,只见后面囚车中推来的又都是父亲旧部,当时教导抚养自己的倪浩、朱安国、罗大千三人都在其内。袁承志一阵心酸,随又暗暗欢喜:“老天爷有眼,教我今日撞见众位叔叔。”不久囚车过完,袁承志向上奔了数丈,疾向后追。官兵望见,鼓噪起来,有的便发箭射来。但袁承志身法快捷,箭枝到时,人早不见。他奔出数十丈,官兵队伍已尽,最后一名军官骑在马上,手提大刀押队。袁承志心想:“我拿住这军官,先捣乱一阵,然后乘机相救孙叔叔、朱叔叔他们。”正要飞身跃下,忽然望见远处尘土飞扬,不一刻五骑马奔到,当先一人是个女子,却是二师兄归辛树夫妇的女弟子飞天魔女孙仲君,后面四人正是二师兄归辛树夫妇以及弟子梅剑和、刘培生。

袁承志一见大喜,叫道:“二师哥!”飞身落下,落在归辛树夫妇马前。

归氏夫妇一起勒马,见到是他,归二娘点了点头,说道:“嗯!是你,有甚么贵干?”

袁承志道:“小弟有件急事,求师哥师嫂几位伸手相助。”

归二娘道:“我们自己也有要事,没空!”和归辛树二人一提缰,双骑从他两侧擦过,向前冲了过去。

袁承志无法,只得孤身向那押队的游击袭去。那游击哪是他的对手,早被点中后心穴道。随后袁承志要挟那游击命令车队停下,那游击只得依言下令。

突然之间,归辛树夫妇从树林中冲出,师徒五人抽出兵刃,往官兵队里杀去。队伍登时大乱。袁承志本拟迫那游击指挥队伍,让众官兵混乱中自相残杀,哪知归辛树等忽来动手,官兵后队一乱,这计策却行不得了。

趁着官军队伍大乱,袁承志将孙仲寿等人一一从囚车中救出。这时归辛树已经来到那游击的身前,抓住他的脖子喝问道:“马士英进贡的茯苓首乌丸,藏在哪里?”

那游击道:“马督抚嫌我们车多走得慢,另行派人送到京里去了。”

归辛树道:“此话当真?派谁送去了?”

那游击道:“我身家性命都在你们手里,何必说谎?马总督本想差我一并将宝药送去北京,但后来嫌我们车多行得慢,又押着死囚不吉利,因此另差金陵永胜镖局的董镖头护送赴京,献给皇上。”

归辛树心想看来此言不假,把他往地下一抛,喝道:“要是查到你胡言骗人,回来取你狗命。”转头对归二娘道:“看来只有往前追了。”

归二娘抱着孩子,心头烦躁,单掌起处,把挡在面前的官兵打得东倒西歪,鼻青目肿,带着三个徒弟,跟丈夫走了。袁承志知道二师兄夫妇对自己心存芥蒂,只有默然不语。待五人去后,问那游击道:“他们找甚么药丸?”

那游击说了半天,袁承志才明白了个大概。原来最近黄山深谷里找到了一块大茯苓,估计已在千年以上,凑巧浙东又有人掘到一个人形何首乌。这两样都是千载难逢的宝物。凤阳总督马士英得到讯息,差幕客一半强取、一半价购的买了来,命高手药师制成了四十颗茯苓首乌丸,还配上了老山人参、珍珠粉末等珍贵药材,单是药材本钱就花了两三万银子。这件事轰动了江南官场和医行药业。据古方所载,这药丸实有起死回生的神效,体质虚弱的人,只服一丸便立刻见功。马士英便去进贡,盼崇祯再做四十年皇帝,年年升自己的官。袁承志好容易听得明白,心道:“那就是了,二师哥爱子有病,久治不愈,急着要这些药丸。”

这时孙仲寿等人都围了过来,袁承志见众人都已脱出囚车,便将那游击放了。随后那游击带着残兵败将狼狈而逃。

袁承志与孙仲寿等人简单诉说了一遍来往的经过,孙仲寿听说袁承志要到山海关去,当下表示赞成。随后他又和袁承志告辞,准备在江湖上联络山宗的旧部,来日好一起响应三桂的号召。众人这才依依惜别。

第九十一章   刺杀大计  上

归辛树夫妇心急如焚,虽然一路上快马加鞭,但心中却知道要想顺利的拿到药丸已经几无可能。想想自己人到中年方才得一独子,可是转眼之间就要离开人世,归辛树夫妇心中的绞痛可想而知。

几人正在亡命狂奔,忽然见前方不远处有两匹马站在路中间,马上端坐两人。待行到近前一看,正是前些日才见过的蓟辽总督吴三桂与他的师兄洪安通。

归辛树夫妇此刻虽然心情焦急万分,但面对三桂还是不敢造次,当下只得停住脚步,向三桂抱拳问好。

三桂笑着与归辛树夫妇客气了几句,二人碍于场面,不得不随口敷衍着。三桂见状不由会意的一笑,当下进入正题道:“昨日在下遇到了金陵永胜镖局的一些人,凑巧在他们那里得到了这些东西,看来二位的公子机缘不浅,这下他的病情有救了。”随即从怀里掏出一个油布包,将之打开给二人看。

归辛树夫妇一见油布包内那几十颗东西,不由惊喜交加的齐声叫道:“茯苓首乌丸!”

三桂不再废话,将药丸交给一旁的洪安通。洪安通接过后下马来到归辛树夫妇身前张口向他们索要孩子。归辛树夫妇知道他是要医治自己的独子,忙将孩子交给他。

洪安通接过孩子后,首先向他口中接连喂服五颗药丸,随后双手犹如穿花蝴蝶一般运指如飞,利用自己独特的手法疏通并拓展了那孩子全身的经脉。此过程尤为凶险,一不小心不但功亏一篑,孩子的性命也将难保。因此在场众人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不吭的望着洪安通全力施为。

良久,洪安通终于收回双掌,轻轻嘘了一口气,随后他回头将孩子与其余的药丸交给归辛树夫妇,道:“我给他拓展了全身的经脉,并促使他将药力全部吸收进体内。此刻他已经无性命之忧了,今后只需将这药丸每日给他喂服一颗,待全部喂服过后,他就会痊愈如初了。”

归辛树夫妇望着脸色已经转为红润的独子,心中激动莫名,没想到自己的孩子不但保住了性命,且还能够恢复健康。这使得他们二人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三桂见归辛树夫妇依然还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当下用心一笑,随后与洪安通上马。三桂对归辛树夫妇二人高声道:“既然令郎已经无碍,在下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就此告辞,二位后会有期!”说罢一勒缰绳,便要就此离去。

归辛树夫妇这才猛然间清醒过来,忙伸手拦在三桂两人的马前,随后双双跪下。归二娘泪流满面的道:“吴总督,您对我夫妇的大恩大德教我们实在无以为报,只能将这两条贱命卖给您了。今后我们夫妇俩的性命就是吴总督您的了,只要您一声令下,我夫妇俩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归辛树也是神情激动,他不善言辞,只是颤抖着双唇道:“吴总督,你很好,你很好!”接着便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

三桂望着跪在马前的夫妇二人那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心道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当下也没有让二人起身,只是点头道:“两位既有此意,那在下也就不再客气。”顿了顿又道:“如今天下烽烟四起,各路义军相互纷争,表面上看虽然李闯的势力最为庞大,但他的农民军却终究是一群乌合之众,到底成不了大事。因此本帅早已痛下决心,定要尽自己全力来结束这天下战乱纷争的日子,还百姓一片安静的乐土。只是如今满清鞑子不断侵犯叩关,令本帅无暇分身。为了日后着想,本帅想将整个江湖的势力联结起来,为日后的大计做准备。你夫妇二人成名多年,已经隐为江南武林的领袖,因此本帅想让你二人替我联络好江南的江湖各大势力,方便本帅日后登高一呼,能够得到万众响应。如此方能为天下苍生尽一番自己的微薄之力!不知二位意下如何?”在不知不觉中三桂的语气已经有所改变。

归辛树不会说话,闻言只是拼命点头。归二娘抬起头意志坚决的道:“吴总督但请放心,我夫妇二人定会为您联络好一切江南的江湖势力。让他们随我们一样唯吴总督马首是瞻,供吴总督驱使!”

三桂听了不由的满意的点了点头表示赞许。

与归辛树夫妇分手后,洪安通问三桂道:“既然江南武林我们解决了,那北方武林我们又该如何去做?”

三桂摇头道:“此间事情暂时都已经了了,我们的目的也已经达到。至于北方武林,回去后我会安排袁承志去进行联络,以他的能力估计此事问题不大。”接着又道:“我们这就回山海关去!”随后一声吆喝,纵马向前狂奔。洪安通连忙紧随其后跟上。

当两人一路快马来到山海关后,由于袁承志有那十几辆装满珠宝的大车跟随,行动缓慢,因此依然还未抵达。不过为了安全着想,三桂还是派了一支三千人的骑兵前去接应。

三桂刚刚抵达自己的帅府,郭师刚闻讯后立时赶来,并告诉了他一个惊人的信息:就在三桂走后不久,由蒙古那边传来消息。蒙古大汗林丹汗前不久在自己的宫中突然遭到一名不明来历的刺客刺杀,幸好当时蒙古第一高手图阿正在左近。在接连死伤了十几名侍卫后,图阿终于及时赶到。在他的全力阻挡下,刺客这才没有得手。不过那刺客武功身手极为高强,且出手狠毒。与图阿大战进行了一番大战,最后屡出杀招将图阿击成重伤。而他却在林丹汗的几百名侍卫组成合围之前从容的全身而退。并且在临走之前还威胁道下次绝对会再取林丹汗之命。而林丹汗虽然未曾受伤,不过经此一番惊吓,本已虚弱不堪的身体已经承受不住而病倒。由此,察汉浩特笼罩在一片阴云当中,一旦林丹汗一命归天,蒙古的形势将不容乐观。

三桂听了郭师刚的叙述后脸上的神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之色。他缓缓的问道:“蒙古那边查出那名刺客是何人了么?”

郭师刚答道:“他们只知道此人是一个中年道士,至于身份来历则不清楚。不过他们都猜测这刺客定然和满清及科尔沁有关。”

三桂闻言双目中精光一闪,猛地抬起头道:“哼,我知道此人是谁了,定是那玉真子无疑!没想到我们还没有先去找他麻烦,他却反而先来惹到我们头上了!哼,简直是自寻死路!”接着他又问道:“图阿如今的伤势怎么样?”

郭师刚道:“我也曾特意询问过他的伤势情况,据说他虽然伤势不轻,但却没有性命之忧。不过要想完全康复如初,至少还要精心调养一年以上。”

三桂这才放心,随后又问了问这段时间满清的动向。得知依然没有什么大的行动时,三桂这才放下心来。不过他对如今蒙古的形势也非常忧心,琢磨着必须要想出一个万全的解决之道方为上策。

过了几日,袁承志带着十几辆大车在三千骑兵的护送下缓缓进入山海关城内。

三桂起初见到这些大车上的大铁箱子,只是以为里面装的都是些金银之物,料来足有上百万两之巨。但当袁承志当着众将士的面将之全数打开之后,映入众人眼前的全都是明晃晃、亮晶晶的珍珠、玛瑙、翡翠、宝石之类的珍稀之物。这可实出乎三桂的意料之外。眼见十只大铁箱中俱是此类宝物,粗略的一估算折合白银足有数千万两之多。三桂震惊之下不禁一阵狂喜,只要有了钱财,何愁没有好的武器装备!

这日晚间,三桂将洪安通、袁承志找到自己的房内商议要事。待另外两人坐定后,三桂才对他们道:“这次找你们两人来是有一件大事,需要我们三人一同去对付一个人。”

洪安通与袁承志闻言相互对视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内的惊诧之色。什么人如此了得,竟需要同时出动三大高手一齐上阵方能摆平!

三桂见两人的神色便已猜到原因,当下缓缓道:“本来我想借助蒙古的力量牵制皇太极,可那玉真子的刺杀行动却险些坏了我的大事。还好有图阿拼死保住林丹汗的性命,否则一旦他这个大汗毙命,再加上皇太极、明安之辈的煽风点火,蒙古势将人心不稳,四分五裂。如此一来我们将面临孤军奋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