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小当家-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心,我们不会说的。”二霞与七朵同声应。
她们二人本就不是嘴碎之人,何况还是一个不确定的消息,更不会多言。
对于她们的为人,四枣倒是相信的,这才安心。
正想多问一些有关老姑太太后人之事时,房门被推开,六桔红朴朴的小脸出现在众人面前,话题就此被打断。
看到四枣,她微愣了下,没想到四枣会坐在桌前喝茶吃点心。
不过,她也不管许多,只是兴奋的说,“你们还坐在屋里做什么,黄花明儿要定亲,男方送了许多东西过来,好多人都去瞧呢,我们也去看看热闹吧。”
难怪这样久没见她,原来跑去瞧热闹了。
七朵在心里暗暗腹诽。
二霞则看了六桔一眼,直接嗔,“桔,你这丫头就是好新鲜,也不怕害臊。”
“姐,这有什么好害臊的,好多人都去看呢。我回来喊你们时,看见三桃和五杏姐也去了。”六桔撇嘴,有些不服气。
七朵笑,“大姐,二姐说得没错,这也没什么好害臊的,我们就去看看热闹吧。”
这些日子真是太忙了,浑身似上了发条的钟,一刻也不得停歇。
今日好不容易得了闲。去看看热闹放松一下,倒也不错。
二霞一向是不喜欢热闹的性子,笑着摇头,“罢了,你们想去看就去吧,我不去。”
七朵也不为难她,与六桔和四枣,还有小八梨几人一起往黄花家走去。
黄花家住在村子西边。很普通的农家院子,此刻院门大开,人来人往的,不时有笑声从院子里传出来,十分热闹。
因有了笑声,普通的院子变得不再普通起来。
黄花爹娘与兄长正在堂屋招呼过来看热闹的村民们,黄花则躲在闺房里,里面挤满了十来岁的小姑娘,多是未嫁的。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黄花面色绯红,笑容有些羞涩。
七朵见到三桃正坐在黄花身旁,王娟儿坐在三桃身旁。
三桃面上带着浅浅的笑容。少了其他姑娘脸上兴奋激动的神色。
黄花要嫁的人对其他人来说十分了不起。对三桃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自然无激动之色。
三桃是被王娟儿硬拉着过来瞅热闹的。
“……黄花,你可真是好福气,咱们村子里这些姑娘,就算你嫁得最好了。”一位方脸姑娘十分羡慕的说。
“是啊。”其他人跟在后面附和。
“哪有,也就是一般的人家。”黄花羞涩的谦虚。但眼睛里是掩饰不住的骄傲和自豪,心里是认同方脸姑娘的话。
三桃轻扯了嘴角,似有些不屑。
有人看到三桃,就说,“不过。三桃将来嫁得肯定也不差,大梅姐在县里。兴许三桃将来也会嫁去县里呢。”
“对了,三桃,早就听说大梅姐要给你在县里寻个好人家,如今怎么样了?”有好事者问。
屋子里都是同龄的姑娘,没其他的外人,平时关系都不错,因此这一刻说话也都十分直接,没有藏着掖着。
其实对于三桃的亲事,村里人背后也有说的,说她想嫁去县里,那是自不量力,一个乡下丫头长得再漂亮,也做不了县城大户人家的媳妇。
不过,这种话只能背后说说,当面却是不能说的,否则,那是无事找麻烦。
提起亲事,三桃就没来由的烦燥,无论是嫁向光阳,还是嫁韩和成,在村人面前都难以抬头挺胸。
向光阳长得太丑,就算做正室,脸上也没太多的光彩,到时人家会说他是因为生得丑娶不到媳妇,才会娶了自己。
而要是嫁韩和成,那人家又会说自己眼皮子浅,嫁不掉人,才会嫁人为小妾。
这样一想,倒还不如嫁一个小门小户的殷实人家,就像黄花这样,未婚夫长得不赖,家里条件也还过得去,惹得这些人羡慕,也挺好。
三桃在心中暗暗想着,情不自禁又想起了温修宜与徐佑轩来,想着要是能嫁他们二人其中之一,那才是真正的体面。
只可惜……
想到那天在七朵家丢丑一事,三桃更恼,脸色难看了几分。
想到七朵家,眼睛的余光就瞅到在人群中看热闹的七朵与六桔,三桃眸子微转,轻笑了一声,“二霞姐比我大,她还未定亲呢,我着什么急,你们说是不是?”
她这样一说,众人纷纷点头,并随着她的视线往七朵她们那边看过去。
不过,村子里大多数人家都有人在七朵家干活,这些姑娘们虽然有心想打听打听二霞的亲事,却不好问得太露骨。
“七朵家如今在咱们村里算是富户了,二霞姐生得又像仙女一样,将来一定会嫁个如意郎君的。我娘说二霞姐一脸的福相,将来那就是做少奶奶的命,咱们是羡慕不来的。”一位叫小小的姑娘说。
小小的父亲和两位哥哥都在七朵家干活,一家人的生活可都得仰仗着这些,自然将话往好里说。
六桔听了这话十分高兴。
七朵笑了笑,“今天是黄花姐的好日子,说那些做什么,黄花姐,听说姐夫生得十分英俊,是不是呀?”
“是啊,我也听人这样说的,只是没见过。黄花,你老实交待,你有没有见过他呀?”有人上前去打趣,话题就此被岔开。
小小夸二霞的一番话,让三桃有些心不快,觉得心里有些闷,于是提前告辞了出来。
王娟儿也跟在后面出去了。
见三桃离开,一位瘦精精的黑皮姑娘看了众人一眼,压低声音道,“你们知不知道,听说大梅给三桃相中了一户人家呢。”
“真的,是哪儿人,你怎么知道的?”有人立马感兴趣的问。
七朵也侧了耳朵去听,关于三桃的亲事,她还真不知道呢。
☆、第210章:魂不守舍
七朵认出瘦精精姑娘。
她名叫谭梨花,十五岁,相貌普通。
因皮肤比一般姑娘家黑些,得了个外号,叫黑皮儿。
“我听我娘说的。”谭梨花一脸神秘的说。
“真的,快说给我们听听。”一下子提起了所有人的兴趣来,屋子里顿时静了下来。
谭梨花本人倒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她老娘葛氏是谭家庄有名的长舌妇,最喜欢传一些捕风捉影的事儿。
葛氏平日里最爱干的事就东窜西跑,打听东家长西家短的。
也就因为此,葛氏说得话虽然不全是事实,却也是有些凭据的,并非空穴来风凭空捏造的。
所以大家都想听听大梅要给三桃介绍的什么样的人家,为何三桃没透露只言片语呢。
虽然有七朵、六桔和四枣三人在场,但是大家都知道她们与三桃家的关系并不十分好,所以有什么话也不避着她们。
见所有人都在注意听自己说话,谭梨花有些得意的抬抬下巴,“告诉你们吧,听说是县城开香粉铺子的向家,还是独子呢,家里有钱得很。”
“呀,三桃可真是命好,嫁去县城里后,那可就是城里人了,能穿金戴银吃香喝辣的,真好。”立马有人羡慕嫉妒恨起来。
七朵看了看六桔,六桔撇嘴摇头,表示没听说这件事。
然后她又将询问的眼神看四枣。
四枣同样也一脸的疑惑,好像没听家里人提起过呀。要真有这样一门好亲事。怎么不听二娘说呢。依二娘的性子,恐怕这尾巴早就翘起来了吧。
黄花见三桃能嫁去县里,这心里不免酸溜溜的,之前大家都还在羡慕自己,这一转头都去眼红三桃了。
“你娘说得这事不一定是真的吧,要真有这等好事,怎么不听谭二娘说。再说了,城里人又怎会看得中咱们乡下的姑娘呢。”黄花一脸不相信的说。
众人一听。也是这道理,均说谭梨花在胡说。
“我话还没说完呢,你们急什么。”谭梨花白了眼其他人,续道,“不过呀,这向少爷虽然是独子,却生得奇丑无比,像那门神一样,在城里娶不到合适的姑娘。迫不得已才想在乡下找的。”
“嗤,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亲事呢,原来是要嫁个丑八怪哟。难怪三桃没脸皮说。”有人立马冷嗤一声。语气颇有些兴灾乐祸。
“话也不能这样说,只有家里有钱,嫁过去能享福,丑一些又能怎么样,反正好看又不能当饭吃。”立马有人反驳,这位是比较现实的。
“没错。管他是丑是好看,只要有钱就行。”这话一出口,倒提到了大多数人赞同。
谭家庄大多数人家条件都不好,一年四季累死累活的忙到头,有时还吃不饱穿不暖。这些姑娘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嫁个有钱人家,能穿金戴银吃香喝辣。至于其他的,她们倒也没太高的要求。
这都是穷闹的。
谭梨花的话还没完呢,眨了眨眼睛,继续一脸神秘的说,“别吵呀,你们还嫌人家向少爷生得丑呢,向家说不定还看不上三桃呢……”
七朵听谭梨花这番话,不禁想起了上回去谭大梅家遇到的向夫人,怀疑那回就是去给三桃相亲的。
只是事情都过去了这样久,怎么这亲事还没定下来呢?
听到这里,她不想再听下去了,也不想让其他人再去议论三桃。
虽然三桃是谭德银的女儿,可也是谭家人,自己也是谭家人,说三桃的丑事,自己这脸上也不太好看。
于是,七朵看向谭梨花,打断她的话,“梨花姐,这没影儿的事,你还是少说为妙,省得到时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来。”
“七朵,这不是没影儿的事,我娘昨儿去外婆家,我外婆隔壁有户人家在县城里做生意,恰好与向家的香粉铺子紧隔壁,她亲耳听向夫人说的。”谭梨花忙好言好语的解释。
要是以前的话,她可能会恶声恶气的来反驳七朵。
如今七朵家在谭家庄的地位非同往日,大家说话的语气什么都变得敬畏起来。
“梨花姐,原来你娘也是听别人说的呀,我还以为她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呢,你怎么这样肯定那人没说假话,有些人就喜欢在背后乱嚼别人家的混话。
你们想啊,要真有这事,我们又怎会不知道。所以,三桃姐这事,你们别乱传,我二娘的脾气你们不是不知。要是知道你们在背后这样说三桃姐,她定不会轻易算了,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七朵正色道。
不能让三桃成为别人口中的笑话,谭梨花后面肯定没什么好话。
谭梨花见七朵这样说了,也不敢再将后面的话说出口,只是点头称是。
说完话,她就拉了六桔和四枣出去,不想再听下去了。
“哟,小七朵现在还真是能啊,瞧她说话那一板一眼的架势,还真像那么回事呢。”七朵一离开,立马有人小声议论起她来。
“那是,你们难道没听说嘛,上回谭大伯当着咱们村所有人的面,说如今他家是七朵当家呢。七朵要是不能,谭大伯能说那话嘛。”有人接话。
“没错,就连族长对七朵都另眼相看呢。还真没想到,以前一直闷不作声的她,这一开口后就不得了啊。”有人赞同。
“我听我奶奶说,像七朵这样的人,将后面要受的苦提前受了,以后会有大出息呢。”有人语气羡慕。
“切,还大出息呢?一个姑娘家能有多大出息。”有人不屑。
各有各的道理,但总算是将三桃这事给揭了过去。
后来黄花见楼歪得厉害。说了几句正题话,将楼给正了过来,继续恭喜她定亲之喜来。
出了黄花家,四枣对着七朵撇嘴,“七朵,你可真是好心,二娘二叔他们那样待你们家,你还帮他们说话。”
“四枣姐。其实我也是帮咱们自己呢,三桃姐是谭家人,我们也是谭家人,她的名声要是有个什么损失,我们跟在后面还能讨到什么好嘛。与黄花谭梨花等人比起来,我们和三桃姐才是一家人啊。”七朵满面郑重之色。
四枣和六桔二人想了想,还真是这道理,都点点头。
“四枣姐,梨花说三桃姐这事是不是真的?”六桔双眼闪烁着八卦之光。好奇的问。
“我也是第一回听说这事呢。”四枣摇头。
“不会吧,你与二娘他们一家住在一块,难道就没听到什么风声?看梨花说的有板有眼有名有姓的。倒不像是假的。”六桔说。
四枣认真想了想。应道,“经你这样一说,我倒觉得三桃姐最近有些奇怪。”
“怎么奇怪呢?”六桔提起了精神来,立马追问。
七朵有些无语的看六桔。
六桔冲她做了个鬼脸,咧嘴笑。
“最近这段日子,我感觉三桃姐有些混不守舍的样子。很少出屋子。以前还没分家时,我们在一起吃饭,常见她端着碗发呆,也不知在想什么,被奶奶骂了好多回呢。
对了。还有,就是二叔回来那天。我见三桃姐和三哥一起出了院子,也不知去了哪儿,等他们回来时,我见三桃姐双眼红红的,有些肿,好像哭过的样子。
反正吧,我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具体是怎么回事,我就不知道了。”四枣将自己所知道的如数说了出来。
七朵听四枣这样一说,不知为什么竟然第一时间想到了韩和成。
直觉三桃之所以这样,和韩和成有很大的关系。
想想上回三桃问韩家提亲一事时那愤怒的眼神,就知道这其中定有什么蹊跷。
唉,只希望三桃姐是一时糊涂,可千万别做糊涂事才好。
七朵姐妹与四枣在谭家大院门口分了手,二人回了家。
谭德金正在卸马车,看样子也刚回来,他是去悦客来和春风得意楼送河蛤和豆芽的。
“爹,回来了。”七朵与六桔上前亲热的唤了。
“嗳,回来了,你们俩这是去哪儿了。”谭德金笑着问。
“黄花明儿定亲,我们看热闹去了。”六桔笑眯眯的应。
“呵呵。”谭德金咧嘴笑。
七朵想到赵氏要找谭德金一事,忙对他说了,“爹,奶奶要找你呢,可能与五叔有关。”
“啊,你五叔怎么了?”谭德金忙直起身子问。
“我也不知。”七朵摇头,微沉了眸子想,“爹,我怀疑五叔可能没什么事儿,奶奶找你,铁定与钱有关。”
谭德金沉默了,认为七朵说的有些道理。
“爹,这样吧,为了防止奶奶提出什么过份的要求,你去了之后先在奶奶面前喊穷,先将她的话给堵了回去再说。咱们家眼下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我如今都感觉到捉襟见肘了。”七朵建议。
这不是假话,虽然前期挣了些银子,但买芦花坡、开垦芦花坡、买树苗、买种子、翻整藕塘等,差不多将银子都投入了进去。
还有修鱼塘、建鸭棚、买鱼苗和鸭苗,买喂鸭子的饲料等等,都是一大笔投入。还有酱坊和芦花坡那边要重新修建屋子,已经定制了砖瓦木料等,这些花出去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眼下是投资期,几乎没什么回报。
如今家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河蛤、豆芽和藕,还有美食城的分红。
美食城才刚起步,除去前期的投入,目前赚得并不算多,这两月总共只分了四十两银子。
四十两对普通农家来说是笔大数目,可对七朵家来说,并不算什么,因为需要花销的地方太多了。
家里是什么情况,谭德金自然也清楚,“爹知道了。”
然后七朵将马儿牵回院子喂食,谭德金去前院见赵氏。
☆、第211章:提要求
天可能要下雨,有些闷热。
赵氏没待在屋子里,此刻正坐在院子里的树荫下。
她手上拿着一只鞋底,正在纳着,只是明显心思不在鞋底上,眼睛不时的向院门口的方向瞟着,面色似有些不耐。
吴氏在一旁陪着说话,手里拿着一件旧衣裳,正在打着补丁。
四枣像一阵风样进了院子,见自家老娘和奶奶坐在一起唠呱,她眼睛转了转,跑了过去。
“死丫头,让你去喊大伯,怎么到现在才回来,去哪儿野了?你大伯人呢?”四枣一靠近,还未开口,就被赵氏瞪着眼睛一顿骂。
吴氏则向她身后瞧了瞧问,“八梨呢?”
四枣被赵氏骂得有些不痛快,但又不能说什么,只得一一答着问题,“大伯出门还没回来,大娘说等他一回来就让他过来。八梨和七郎他们一起玩去了,我到黄花家转了转。”
“哟,我都差点儿忘了这茬。”吴氏猛得拍了下脑门,看赵氏,“娘,明儿黄花要定亲,请我们去喝喜酒呢。娘,到时让哪个去呀?”
话题被转移,赵氏没再找四枣的麻烦,而是反过来剜了眼吴氏,“还能让谁去,让你爹和德财去。”
定亲时,女方会将男方送过来的三牲做成宴席,请村子里所有人去吃饭。
当然,因为定亲时不送礼,所以一般每户请一人参加宴席。
但是因黄花此次嫁得好,黄家人得意。所以每户请了两人,场面特意弄得大些,才能显出胜过别家一筹。
“他们明儿不一定能赶得回来呢。”吴氏撇嘴。
“赶不回来的话,就让老五和二郎去。”赵氏说。
吴氏有点点失望,她想去吃酒席的,不过,这安排,她也挑不毛病来的。
“哼。黄花不过是嫁个镇上开酒楼的小户人家,瞧黄家人这副排场,倒像女儿真嫁了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一样。”赵氏从鼻子冷哼一声,颇有些不屑。
但酸溜溜的语气,泄露真实的想法,实则是羡慕黄家的。
“这在咱们村算是不错的哟,黄家这门亲事多亏了黄花她姑母,可是出了不少力气的。”吴氏说。
她看了看蹲在身旁的四枣,心里叹口气。四枣要是能嫁户这样的人家就好了。
“切。”赵氏依旧是不屑的冷哼。
四枣往东厢那边瞧了瞧。
恰好见到三桃将窗户重重的关上,看样子她方才正在听着赵氏与吴氏的说话,只是听得心中不舒服。这才关了窗户。
四枣想到谭梨花的那番话。于是压低了声音对赵氏和吴氏说,“奶奶,娘,我今儿听到一个新鲜事儿,有关三桃姐的。”
“什么事儿?说说!”赵氏立马停下纳鞋底的动作,绷着脸说。
“听说大梅姐给三桃姐说了门好亲事呢。”四枣将之前谭梨花的那番话如数说了出来。
听完四枣的话。赵氏面色立马寒了下来。
她怒这件大的事儿杨氏竟然一直没透口风,让她一直蒙在鼓里,真是可恨。
同时对谭大梅也十分失望,想着就连三桃也只能介绍个这样的人家,那桂花的亲事哪儿还能指望她呢。难为自己平日里还拿她当宝一样待着。
真是白费了自己一番心思。
“唉,大梅嫁去县里。如今三桃也要嫁过去,将来五杏肯定也差不到哪儿去,真好。”吴氏则是羡慕。
赵氏没有应话,只是瞪了吴氏一眼。
她准备起身去找杨氏问问这事是真是假时,正好谭德金从侧门进来了。
“你们俩做饭去。”赵氏将吴氏母女打发离开。
吴氏悄悄撇嘴,与四枣离开。
谭德金走了过来,在赵氏对面的小马扎上坐下。
“爹呢。”谭德金问。
“有事儿去了。”赵氏淡淡答。
“哦。”谭德金低低应了声,然后就没话了,等着赵氏的下文。
赵氏见只有谭德金一人来,心下大为轻松。
看着一脸忠厚老实相的大儿子,对今天所要求之事,她十分有信心让儿子应下。
“老大,最近莲藕卖得如何呀?”赵氏开口。
“嗯,多亏了众人相帮,还好。”谭德金实话实说。
家里还剩多少莲藕未卖,赵氏心里是清楚的,他无法说假话。
“那就好,这回挖了不少藕,可是额外得了不少银子呢。你们家能有今日,还不都多亏了当初我和你爹分家时偏了心眼,将两处祖产分了给你,否则这满塘藕哪儿有你的份。
这粗略的算算,你这塘藕起码卖了足有千两多银子吧。啊呀,一千多两呢,可真不少,你瞅咱们家以前天天在泥巴里抠食,累死累活的,这一年下来还挣不了十两银子,你这一回,就挣了咱们村所有人一辈子挣得钱呢。”赵氏说。
旧事重提,就是提醒谭德金,眼下的好日子全都是拜谭老爷子和她赵氏所赐,可不能忘本。
她面上带着喜色,心里在想着谭德金听了自己这番话后,会不会有什么表示。
听完她的话,谭德金却一个劲的摆手,“娘,您说得太夸张了,那点儿藕哪儿能卖许多银子呀。为了挖藕,我们家都不知贴了多少银子下去,后来这卖藕也是四处求人帮忙,这可都是要花银子的。
还有,那鱼塘藕塘和那片山,处处都要大把大把的砸银子呢,这个摊子铺得太大了,如今就像那无底洞,还不知要多少银子往里面投呢,我这几日正在愁着不知该怎么办才好。眼下家里几乎是见了底儿,我还想着等爹回来,看他能不能帮我想想法子呢。”
不怨他叫穷,一则是事实,二则若不这样说,天知道赵氏会提出什么令人为难的事情来。
赵氏面上的喜色褪去,染上了寒霜,“哟,我这还没说几句,你这就跟我叫起穷来了。怎么了,这都分家了,你还想在老婆子我身上割下四两肉来不成?呸,白眼儿狼的死东西,跟我叫穷,一边呆着去。”
谭德金暗暗咬牙。
他没有反驳,只是对着赵氏点头哼了声,然后就起身离开。
“你去哪儿?”赵氏见他一言不发就走,急了。
“娘你不是让我一边呆着去嘛?”谭德金一脸茫然的问。
赵氏气得差点儿仰倒,咬牙,“给我回来。”
谭德金转身,复又坐下。
“今儿喊你来,不为别的,是为了老五的事儿。”赵氏不再兜圈子,直接说出目的。
“老五怎么了?”谭德金忙问,对于兄弟,他还是关心的。
“六郎去了怀仁书院读书,还买了个贴身的书童伺候着,这可是少爷的做派啊。”赵氏没有回答谭德金的问题,反而说起六郎来。
听她这样一说,谭德金好像也明白她接下来想说什么了。
心里‘咯噔’了一下。
如果真是自己所想的那样,可是有些为难呢。
他看赵氏,只希望不是自己所想的那般。
“娘,六郎身子弱,您又不是不知道。让他天天来回跑,这身子可受不了,而让他一人住在书院没人照应,不说我们不放心,您和爹恐怕也不放心吧。没办法,只好买了个书童来照应着。唉,只是书院开销不小,如今我这感觉都有些压力了。”谭德金解释着,又叫了穷。
赵氏面色又沉了几分,老大今儿是怎么回事,怎么处处堵老娘的话。
后面的话还没出口呢,他倒好,先拿话来堵了,老娘还怎么开口啊。
她只觉得胸口发闷,看谭德金的眼神中有了新的审视,如今的老大好像不是以前的老大了,变了很多啊。
但饶是如此,该说的话,她还是要说的,冷笑一声,也摆摆手,“好了好了,老大,你就别在我跟前念穷了,你家里是什么情况,你心里清楚,我这心里呀,也跟明镜儿似的,更清楚。
实话跟你说吧,老五现在读得那个学堂不是很好,老五读了这样长时间,前几日你爹考较他,发现一点儿进步都没有。怀仁书院的先生个个都是学问高的,所以,我和你爹商量了,想让老五去怀仁书院读书。
如今六郎在书院里倒正好,可以让老五与六郎住一块,让那个叫长生的一起伺候着。而至于老五在书院里的学费和一切花销,你这做大哥的,就一力承担了吧。那点儿银子对其他人来说是个数,对你来说,可不算什么啊。”
赵氏说得轻松顺口,好像出银子给谭德佑读书,是谭德金理所应当做的事儿一样。
她没有丝毫觉得不好意思。
谭德金脑子里‘嗡’的一声,还真被自己给猜中了。
按理说,老五是自己的亲弟弟,出钱给他读书也没什么,他要是有了出息,自己这做大哥的面上也光彩。
但是娘这性格,自己却不能点头,这回是出银子给老五读书,再过几日,还不知她又会要求自己做什么。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清楚,真的做不到有求必应。
再退一步来说,如果爹娘真的无能力供养老五读书,那自己此刻就该点头应下。
可事实是爹娘手中有银子却不愿意拿出来,又来算计自己。
谭德金咬咬牙,看着赵氏轻轻摇了摇头。
☆、第212章:提亲
这恐怕是谭德金第一回如此直接的拒绝了赵氏的要求。
之所以拒绝,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上回杨氏和谭德银所说的话。
上次杨氏和赵氏因胡林镇田地打架,杨氏说谭老爷子手中有五百两银子,虽然赵氏极力的否认,但谭德金不是孬子,他认为杨氏这话的可信度极高。
如果谭老爷子手中没五百两银子,怎会好好的将胡林镇五十亩田地全分给了谭德银家,而谭德银却丝毫不生疑。
赵氏看似甩了一个烫手山芋,但恰好这一甩,露了家底。
不过,谭德金就算心里清楚,却从没打过这五百两银子的主意。
但,如今赵氏却又来打他的主意,这让他不能不恼,觉得爹娘太不厚道了。
当初六郎几次生急病,娘一文钱都不愿意出,还真以为他们手中银子紧。后来被逼急了分家,爹娘更是抠巴巴的,连一文钱都不愿意多给。
不怨他们要分家,只怨他们不该见死不救。
六郎是他们的孙子,更是自己唯一的儿子,他们应该知道自己将六郎视为生命来待的。
这些年,要不是明秀当了所有的嫁妆,六郎恐怕……
谭德金不敢再往下想下去,越想这心越寒,哪一个做父母的不希望儿女们过得好,只有自己的娘想方设法来算计自己,生怕自己的日子过好了。
“谭德金,你说什么?”赵氏狠狠拍了下身旁的小矮桌,面色发青。
东西厢皆有开门声,杨氏和吴氏他们都探头出来瞧。
谭德金站了起来,“娘,老五要是想去怀仁书院读书,我可以让七朵去找沈夫人帮忙说说。到时为老五请个好先生。至于其他,儿子真是爱莫能助。”
然后,他就转身离开了。
“畜生!”赵氏咬碎满口牙。掀翻了小矮桌,上面的东西骨碌碌滚一地。
杨氏冷笑一声。狠狠关上门。
气死你这老妖婆才好,不要脸!
谭德金回到家,徐氏自然要问赵氏让他去是有何事。
他不想让徐氏跟在后面受气,只是轻描淡定的说道,“没什么,爹娘想送老五去怀仁书院读书,找我过去问问书院里的情况。好心里有个底。”
“哦,这样啊,老五要是能进怀仁书院,倒也是桩好事。爹所有的希望可都在老五身上呢。希望他将来能有出息,不负爹的期望。”徐氏很真诚的说道。
“是啊,希望那小子能争气。”谭德金轻叹一口气,对这个老五,他真是不太看好啊。
七朵倒不太相信谭德金说的话。赵氏不可能只是打听书院的情况。
既然老爹不说,她也不问了。
六桔在一旁立马撇嘴,“娘,五叔叔读书怎么样,您心里还不晓得嘛。咱们村里人都说他不是读书的那块料,说爷奶送他去读书不但浪费钱,还害了他。”
“桔,五叔是你长辈,你怎可这样说他。再说了,不管将来能否高中,多读些书总是好的,又怎会是害他呢?”谭德金立马斥。
七朵笑了笑,接话,“爹,您也别骂二姐。二姐说的这些话我也听人说了,还别说,这话说得也有些道理,五叔田地里的活儿可是从未动过一根手指,说句玩笑话,五叔现在不知能不能分清麦子和韭菜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