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小当家-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夫人您教训得是,倒是我多虑了。”康夫人面色微讪,然后正色问,“沈夫人,不如七姑娘的大姐芳龄几何?可曾婚配?”
“噗!”郑婉如用帕子掩了唇轻笑一声,果真被自己猜中了心思。
康夫人听郑婉如笑,有些尴尬的说,“沈夫人见笑了,我就说这话问得唐突。”
“不妨事不妨事。”郑婉如笑着摆手,然后道,“二霞今年十六,虽然尚未正式定亲,但上门求娶的人可是踏破了她家的门槛呢。”
稍顿,她又说,“康夫人,你问这个做什么?”
康夫人心头松了口气,笑着说道,“沈夫人,让您见笑了,我问这些,还不都是为了进儿嘛。这混小子都二十了,到现在还未定亲,可急死我和他父亲了。”
郑婉如轻轻颔首,然后说,“进儿生得一表人材,品性又好,你们康家家境又富足,应该有很多人抢着将姑娘嫁过来吧,怎么到现在还未定下亲事呢?”
“沈夫人。进儿能得您这样夸,他也不知是烧了几辈子高香了。
不瞒您说,我也托人为进儿说了几门亲事,可是进儿这混小子总挑刺,不是说人家姑娘娇生惯养,性格霸道,不好相与。担心将来与我们老两口子相处不好。要么就嫌那姑娘太鲁钝软弱。怕将来无法担起我们康家。
唉,我们这都急死了,他偏还在那儿说,要是寻不到合适的。他宁愿不娶。沈夫人,您说这小子混不混,将我这气得哟……唉!”康夫人愁眉苦脸,是真的烦。
儿子虽然是孝顺,可她当娘的巴不得看儿子早些成家立室。
郑婉如认真的听着,康夫人的儿子,她见过,对他的人品相貌各方面都十分清楚,是信得过的。
而且从康夫人的字里行间。也能看到他是个稳重有主见。有自己想法的人。
宁缺勿滥!
这做法,不知要胜过那些花心滥情的花花公子多少倍。
郑婉如在心里暗暗为他加分。
“康夫人,儿孙自有儿孙福,进儿如何孝顺懂事,你和康老爷哪儿还用担心他娶不着媳妇呢。”郑婉如温声安慰。
“唉。可看着和进儿一般年纪的都当爹了,我们怎能不着急呢。”康夫人轻拍了下大腿道。
“这倒是,为父母者,哪个不为孩子们操心呢。”郑婉如点头。
康夫人轻叹一口气,道是。
“沈夫人,和您直说吧,方才见到二霞姑娘做得这双鞋,我可以断定她是位手灵手巧的好姑娘,又生在乡间,秉性定十分温良,没有城里富家千金小姐们那些骄纵的坏脾气。
又见七姑娘年纪小小,说话做事却十分沉稳,做妹妹的尚且如此,做姐姐的哪儿能差。所以,所以我就斗胆求沈夫人,能不能帮忙从中牵个红线。
正好进儿未娶,二霞姑娘未嫁,让他们相看,若要是都中意,岂不是可以成全一桩好姻缘。二霞姑娘若要是相不中,那只能怪进儿没那福分,我也不会强求。
沈夫人,我的性格您也知道,我只有这一个儿子,儿媳妇将来就是我女儿,定不会让她受委屈。我们康家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但绝对能保证二霞姑娘衣食无忧,做上安稳的日子。”康夫人十分郑重的请求着。
郑婉如笑,“康夫人,您光凭一双鞋子就能断定一个人的人品?”
康夫人认真点头,“是啊,沈夫人您看这双鞋做工精细,鞋底纳得细密平整,可以看出做鞋之人性子沉稳,要是那浮燥急燥之人,这鞋底纳不到这样细密,更没这般平整。
还有这鞋面上的绣花,无论是颜花搭配还是针法,都是一流,绣得活灵活现,就像活物一样,看得出二霞姑娘心思细密,心灵手巧。
沈夫人,不知我说得可对?”
郑婉如轻轻颔首,又道,“康夫人,二霞姑娘在我眼中的确是位极好的姑娘。只是,你方才也说了,进儿十分挑剔,我们觉着好的,他不一定认为好呢。”
康夫人忙用力的摆摆手道,“沈夫人您都夸好的人,进儿要是再嫌不好,那他真是活该打一辈子光棍。说白了啊,进儿就是想找性子温和,又能帮我持家的姑娘,没太多的要求。
当着沈夫人您的面,我也不怕说丢人的话,与我们康家门当户对适龄的千金小姐,个个金枝玉叶的,在家里都娇惯得很。而高门大宅中的小姐,又嫌我康家的门槛低了,不愿意嫁呢。
所以呀,想找门合适的亲事,可真是难呢。”
郑婉如沉吟。
二霞的事儿,她都知道,为了二霞的亲事,谭德金夫妇没少操心,嫁一般的孬人家,他们不舍,嫁好人家,又难寻良人。
上回林家,要是七朵他们多个心眼儿,二霞就差点儿入了火坑。
这次的韩家,一个不慎,又差点儿入魔掌。
林家的事,韩家的事,七朵都如实告诉了她。
红颜多薄命!
郑婉如在心里对二霞轻叹一声,所以她十分真心的希望二霞能快些将亲事定下来,让父母少操些心,也省了那些居心不良者再乱打主意。
康进无论是家世,还是人品,都是可靠的,康夫人与康老爷都是宽厚仁慈之人。好相与,将来定不会为难儿媳妇。
二霞要真能嫁了他,倒是桩好姻缘。
不过,婚姻之事,有时还要讲求缘份,并非是表面看得那般美好。
而且七朵家眼下的条件正在渐渐变好,她爹娘对择婿的条件会不会也提高呢?
这一点儿。郑婉如心中没数。
毕竟徐氏从未对她说过这种事儿。
她有些担心的是。自己好心好意去说媒,万一徐氏心里不同意,可碍着她的脸面不得不同意,那可就不好了。
好心办坏事。可就违了自己最初的心思。
所以,还是慎重。
“康夫人,这样吧,儿女亲事,乃是大事。您也别凭着一时冲动,就有了这般的想法,您回去考虑几天,要是还觉着二霞好,你过来。到时再说这事。好不好?”郑婉如想了想后,如此答。
她是想着,回头去探探徐氏的口风,看徐氏对二霞亲事的看法,然后再决定可牵这根红线。
反正这种事。也是急不得的。
康夫人眸子轻垂了下,忽生一计来,觉得甚好。
她抬头,“沈夫人,七姑娘家有藕卖,可是?”
“嗯,是啊。”郑婉如点头,不知她为何会问这,忽然间明白她的用意,嗔,“康夫人,您这是准备干什么呢?”
“呵呵,沈夫人,我不干什么,只是我家那口子与进儿爱吃藕,如今这市集上又没得卖,我去七姑娘家买些藕带回去尝尝。”康夫人笑着答。
“买藕可以,但是……其他的事儿,还是暂时莫要说,省得唐突。”郑婉如想了想,同意。
先让康夫人看看二霞也好,若她十分满意,到时再提亲更好。
而且婚姻之事,得双方同意,如果徐氏夫妇不同意,康家也是不能强求这门亲事的。
再说了,有我在这,也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儿发生!
郑婉如这般思量!
康夫人连声称是。
对郑婉如能答应这个请求,十分高兴。
两人又稍坐了片刻功夫,郑婉如带着康夫人出门,顺便稍上两盒点心。
二霞正带着六桔和王氏姑嫂在整理藕,七朵他们还未回来。
藕挖回来已有几天,七朵买了一些深盆回来,放上灵泉水,要将藕养起来,此刻二霞她们正在做这事儿。
徐氏身体本就不太好,这几天太累,此刻有些头晕,二霞硬让她回屋歇着去了。
听到敲门声,六桔去开门。
这是七朵吩咐的,无论谁敲门,都不许二霞去开。
她是担心韩和成那混蛋还不死心,会跑来骚扰,得提防着一些。
不过,现在王氏姑嫂三人天天都在这边,七朵心稍宽。
“沈伯母。”六桔打开院门,见是郑婉如和一位面生的妇人,忙热情的招呼。
“嗳,是六桔呢,你母亲可在家,康夫人想买藕。”郑婉如笑着指了指身后的康夫人。
“回沈伯母的话,我娘身子有些不适,大姐让她去歇息了,我这就去唤娘。”六桔十分礼貌的应话。
康夫人暗暗点头。
恩,虽然是乡下孩子,可都十分识礼,看来这家的家教很好。
她很满意。
郑婉如忙摆手制止,“你母亲身体不适,就莫去吵着她。对了,可有请郎中来瞧?”
六桔摇摇头,“没呢,娘说她这是老毛病,等我爹和朵回来再说。”
“好,不舒服就要早些去看郎中,可不能拖着。”郑婉如答。
六桔称是,然后带着郑婉如和康夫人去倒座屋看藕。
“大姐,沈伯母带康夫人来看藕,康夫人想买藕。”六桔走到门口,对着里面唤。
倒座屋内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二霞出现在门口。
“沈伯母来了,快请屋里坐吧,这儿脏呢。”二霞看向郑婉如,柔声说,唇畔漾出暖暖的笑容来。
康夫人忙定眼看向二霞。
瞬间呆住了。让她惊呆的不是二霞绝色容颜,而是这张脸为何这般熟悉?
☆、第182章:故人
二霞雪白粉嫩的脸上沾着几处黑色的泥巴。
但这并不影响她的美。
更不难看出她与徐氏极其相似的容貌。
郑婉如下意识的看了两眼康夫人,忽然见她这模样,心里微有些不快。
不是说好了,暂不说明来意吗?
这样盯着二霞瞧,会令人生疑的。
她忙轻轻推了下康夫人,说,“康夫人,藕都在这儿,进去看看吧。”
康夫人缓神,也为自己的失态感到不好意思。
但是有句话哽在喉间,她实在忍不住,脱口而出问二霞,“姑娘,你可是长得像母亲?”
二霞与六桔对视一眼,她不知康夫人的身份,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
郑婉如眉头轻拧,也不明白康夫人为何要这样问。
但她还是替二霞回答,“是的,康夫人,进去选藕吧。”
“沈夫人,对不住。”康夫人低声道了歉。
郑婉如笑了笑,两人随着二霞进倒座屋。
六桔将点心送进屋子里,并去内室告诉徐氏家里来客了。
听说郑婉如带人来买藕,徐氏哪儿还能睡得住,掀了被子要起来。
“娘,您慢些。”六桔忙扶了她起床,并帮她穿衣裳。
徐氏将衣服穿戴整齐后,六桔和六郎二人虚扶着她出了正屋。
那边倒座屋内,二霞口齿伶俐的向康夫人介绍着藕的种类和价格,并问康夫人准备如何吃,炖买粉藕,炒和拌买脆藕。
介绍完莲藕之后,她又顺便推销了下家里的豆芽。
看着二霞。康夫人心里的满意度在急剧增加,稳重却不死板,举止端庄,爱笑却不轻佻。初时有些羞涩,说上几句话后,举止就变得落落大方。
但她更关心另外一件事。
只是又担心会弄错,惹郑婉如生厌。不敢轻易开口。
听二霞介绍完之后。康夫人微笑着点头,说道,“二霞姑娘,先给我称一百斤。等吃完后,我再过来买。”
“嗯,夫人,要是很久才能吃完,您将藕买回去后也像我们这样养起来,会保存时间长些。”二霞去拣藕,并指了指那些已经放在深盆中的藕,向康夫人介绍着。
“好好,多谢姑娘。”康夫人见二霞做事手脚麻利。又点了一个赞。
越看二霞。她越满意。
要是能娶了这般的娇人儿回家,那真是好福气。
康夫人在心里感慨。
她不但买了一百斤藕,还买了十斤豆芽,总共花了三两银子。
就在她付了银子与郑婉如出倒座屋时,徐氏正好从屋子里出来。
“沈夫人。对不住,我这在屋子里躺着,也不知您来了,怠慢了。”徐氏忙远远的对郑婉如道歉。
她未注意看康夫人。
可康夫人已经在注意看她了。
看了半晌后,康夫人面现激动之色,也顾不得什么礼节,小跑着迎向徐氏。
“明秀?你是明秀,是不是?”离徐氏还有几步之遥时,康夫人停下脚,哽声问。
徐氏本来在看郑婉如,忽然听到康夫人这激动的声音,也觉得有些熟悉。
她忙看向康夫人。
熟悉的眉眼,熟悉的笑容。
记忆的闸门瞬间被打开,是她!
原来是她!
“您是桂荣姐?”徐氏轻轻推开六桔与六郎,慢慢走向康夫人,用不敢相信的眼神看着她。
“嗯嗯,是我,是我,明秀妹妹,十几年了,终于又见着你了。”康夫人的眼睛潮湿了,缓缓迎向徐氏。
“桂荣姐!”徐氏猛然上前,一把搂了康夫人,眼睛夺眶而出。
“明秀妹妹!”康夫人也泪眼婆娑。
她们二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后还会再有见面的机会。
这下轮到郑婉如和二霞姐弟三人吃惊了。
最最惊讶的当数郑婉如,本来是康夫人极力想来相看二霞,谁料会与徐氏是故人。
想到这,郑婉如不禁在想,既然康夫人与徐氏二人相识,那这门亲事成的可能性极大。
这难道真是姻缘天注定,一切是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吗?要不是康夫人极力坚持要来,那又怎会与徐氏相认呢。
郑婉如本来不相信这些命运之说,可现在,她不得在心里感慨着。
等二人激动得差不多了,郑婉如笑着上前,“谭大嫂,康夫人,没想到你们二人竟然会相识,今日能再次相见,说明就是缘份,这是高兴的大喜事,莫再流泪了。”
“呵呵,沈夫人,我能再见到明秀妹妹,可真是多亏了您啊。要不是您说明秀妹妹妹家藕,我就不会馋嘴,哪儿会想到天天掂记的人就在这儿呢。”康夫人用帕子擦着眼泪说道。
眼睛里还有泪痕,脸上却带着笑容。
徐氏与她情况相同,笑着说这真是缘份,本来身体不舒服,现在一下子就好了。
“霞,桔,六郎,你们快过来见过桂荣姨。”徐氏又拭了下眼角,招手让孩子们过来。
二霞姐弟三人走过来,都十分乖巧的向康夫人行礼问好。
徐氏在一旁说着他们的姓名和行几。
康夫人挨个拉起二霞他们三人的手,连声称‘好孩子’。
“娘,还是请沈夫人与桂荣姨屋里坐吧。”二霞轻声提醒徐氏。
“对对,瞧我这一高兴,倒忘了这是在哪儿。”徐氏轻拍了下脑袋,笑,并对二霞和六桔吩咐,“你们两也别忙藕了,快去泡茶和备菜,再去族长家将朵喊回来,中午一定要让朵多做些好吃的。好好招等沈夫人与桂荣姨。”
二霞与六桔应声离去。
郑婉如不清楚徐氏与康夫人之间的关系,但见二人激动的模样,当年关系应该十分交好。
十几年未见,定有许多知心话要说,她不好夹在中间。
于是她笑着称家中还有事,先离去,给徐氏和康夫人留下私人空间。
徐氏再三挽留不住。只得与康夫人一起。将郑婉如送出院子。
然后二人回到屋子里坐下,红着眼睛问起双方的近况。
六桔去谭族长家找七朵,说家里来了客。
“是谁呀?”七朵出了屋子问。
她与谭德金正和谭族长商量雇人一事,还未完全落实。不好立即离开。
“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人,只是娘让我们唤她桂荣姨,对了,她是和沈伯母一起来的。”六桔摇摇头说。
七朵眸子一转,第一时间想到方才所见到的那位康夫人。
“成,二姐,你先回去,家里反正还有菜,你将藕和河蛤先洗干净。然后再切一块腊肉。浸一些笋干,我和爹很快就回去了,菜到时我来做吧。”七朵道。
“好,那我先回了。”六桔点头。
七朵复又进屋子,继续商谈方才的事情。
谭德金问六桔来何事。七朵说了下家里来客人一事。
他眉头微皱了皱,在印象中,不记得徐氏有这样一位亲戚的。
对这位桂荣姨的身份,七朵同样好奇。
但眼下还是商量大事重要。
之前与谭族长商量得差不多了。
七朵家开出的工钱是,大工二十文天,小工十五文一天,在屋子盖好后包吃包住。
这是短工的工钱,若有愿意做长工的,经试用合格后录用,待遇从优,包吃住,每月工钱七百文,每年三节还有礼物发,过年时根据表现,每人都有红包。
红包最少不低于一两银子。
每月有三天假,可以回去探亲什么的。
这个条件自然是极其优厚的,谭族长无异议。
谭家庄人手目前看来是不够,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谭族长准备开个会,将七朵家的工钱和要求说一下,然后让村子里其他人都回去问问,自家可有亲戚愿来干活的,最迟明天上午给个准话。
若这样还招不够的话,谭族长会亲自去光明村帮七朵家招人,他与光明村光明村的族长熟悉。
接下来还有一桩比较重要的事儿,那就是农具。
按理说,雇人来干活,农具什么的得由七朵家提供。
可是七朵家原本只有一套,加上黄大人要的三套,只有四套,远远不够用。
因农具是铁器,朝廷是限制购买的,七朵家是有钱也买不着的。
种田主要靠得就是农具,无它,那还种啥田啊。
所以七朵提出让雇工们带农具过来,她家出钱买下来,让雇工家中再去买新的。
当然,为了提防有人耍小聪明,这带来的农具必须是能用的,不可是豁口生锈的废弃之物。
谭族长说这法子行,他到时会和其他人说清楚。
解决了农具一事后,谭德金说起肥料一事。
芦花坡那片全是未开垦过的生地,土质相对贫瘠,就算是种些对土质要求不高的豆类庄稼,可也必须将土烧熟后才能种。
烧熟土地一般都是用烧火粪的方法。
烧火粪最好用猪圈牛栏中的污草最好,不但可以烧熟土地,还可以为土质增肥。
只是这污草量极少,而且还不是家家户户都养猪,想买污草为肥料的计划行不通。
暂时只能先买些稻草去用。
等到油菜和麦子收割后,就会有大量的秸秆可以回收,还有油菜籽炼油后产生的饼肥,这才是最上佳的肥料,天然无污染,不知比前世那些化肥之类种出来的菜要好吃多少倍。
谭族长感叹,“唉,德金啊,你们家这五百多亩土地,得多少银子往里面投哟。”
谭德金也叹,“谁说不是呢,没办法,良田地价太高,赋税又重,我们只能先这样来办。只希望能早些将藕卖出去,好收回些钱来投入到地上去。”
“这样,德金,七朵,我知道你们心地宽厚,不想让大家吃亏,可你们也不容易。工钱少给一些,反正你们还贴伙食呢,大工给十七文一天,小工给十二文一天,足够。”谭族长想了想后,建议。
大工指的是身材力壮,干活能力强的男人,小工给妇女和未成年的孩子,还有身体比较北的男人,他们干活能力差,工钱就要少些。
七朵是想着工钱给高些,好提高大家和积极性,同时也愿意让其他人远道而来干活。
若工钱低些别人也愿意来,那自是最好。
“族长,我担心低了,有些人会不愿意来这样远的地方干活。”七朵说出自己的担心。
谭族长摆摆手道,“放心吧,你们这工钱已经比地主家的工钱高出一二文一天,大家会愿意来的。你们眼下正是需要花银子的时候,等你们将来富了,再给他们一些好处就是。”
七朵点点头,既然族长爷爷如此说,看来是可行的。
对族长,她也多了分感激,这样一来,能省些银子的。
如此说定后,七朵回家,谭德金去喊人来谭族长家开会。
七朵回到家中,看到正与徐氏笑着说话的康夫人,愣了下,没想到还真是她呢!可徐氏眼睛红红的,看样子哭了。
☆、第183章:徐氏的担忧(三更)
“朵,快过来见过你桂荣姨。”徐氏见七朵回来,忙笑着招手。
双眼红肿得厉害。
虽然康夫人眼睛也有些红,但没她肿得这般厉害。
七朵心起疑窦。
康夫人只顾与徐氏叙着旧情,倒未提及之前见过七朵一事。
所以徐氏当她们二人是首次见面。
七朵笑眯眯的走过去,软声唤,“桂荣姨好。”
康夫人亲昵的拉了她的小手,上下仔细打量了下,笑,“闺女,你长得与你母亲不是十分像,不然,之前在沈夫人家,我就该一眼认出来的。要不是见你大姐生得与你母亲极像,我急匆匆走了,还真错过了与你母亲相见的机会呢。”
“怎么,你们见过?”徐氏这才惊讶的问。
“嗯。”七朵笑着点头。
将沈家与康夫人相遇一事说了下。
“要不是七丫头在沈夫人家提起有藕,我们二人还不知到何时才会相见呢。”康夫人感慨。
这话半真半假。
她来七朵家主要目的是为了看二霞。
但是若无买藕这个借口,郑婉如不一定答应带她来。
若不来,又怎会与徐氏相见呢。
徐氏笑着称这都是上天注定的缘份。
不过,七朵与徐氏都没有想到,康夫人会来家中,全因二霞所做的那双鞋子。
七朵笑着问徐氏,“娘,桂荣姨现在住在哪儿呢。往后你们可要多走动走动。”
老娘与外祖家闹翻。无亲戚可走。平日里不觉得什么,特别是到逢年过节时,家家都有亲戚走动,只有老娘无娘可走,那种滋味,真的很不好受。
所以,她真心希望老娘能有些朋友,可以互相走动。
康夫人笑着答。“往后那当然要走动了,我们全家如今在县城里,经营着粮油铺子。听说后日你们要送藕去县城,到时让娘带你们全家人一起,去我们家做客。”
“好,一定会去叨扰。”七朵笑着应。
“你这孩子,我还没应呢,你倒应得快。家里眼下这样忙,哪儿能走得开,等闲些时候再过去。”徐氏笑着嗔。
康夫人立马瞪着徐氏佯怒。“瞧你这话说得,咱们是何关系。怎么就去不得。家里的事情天天都忙,何时才能得闲呢?还是七丫头爽快。”
“嘿嘿,一切全凭娘做主吧。”七朵咧嘴一乐,冲康夫人说,“荣姨,您先坐,我做饭去。”
徐氏与康夫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七朵还不清楚,也不好去劝徐氏如何。
等七朵离开后,康夫人笑着道,“明秀,我发现你这三个丫头,就数七丫头性子最活泼,爱说爱笑,沈夫人好像十分喜欢的样子。”
“桂荣姐您的眼睛就是辣,说得一点儿没错,朵的性子大大咧咧的,倒有些像男孩子。如今年纪小倒还没什么,我就是担心往后大了,要还是这大咧的性子,那可怎么办才好。
不过,说来也是怪事,沈夫人特别特别的喜欢她,对她那可真是比亲闺女儿还要亲,好吃好喝的,从来不会少了她那一份,一直当自家孩子来待,这也是朵这丫头的好福份。”徐氏应。
语气中有着为人母的自豪,但也有些隐忧。
这担忧也并非全无道理,七朵身上多的是男子的优点,出谋划策那是一流,而身为女子应该会的女红针线却一样不通,这往后要是谈婚论嫁时,该怎么办呢?
康夫人安慰,“你这是想太多了,沈夫人说七丫头将来是能做大事的人,要是那种小家子气的性子,哪儿能做大事呢。”
徐氏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她心底深处不想七朵做什么大事儿,希望七朵像六桔和二霞一样,会操持家务,会做鞋缝衣裳绣花就成。
可是家里能有今天的日子,是七朵一手挣来的,将下来的事情也得她去规划,要是无她,所有事情都会办糟。
想到这,她就内疚,做爹娘的无用,让孩子抛头露面,劳心劳力主持中馈。
快到吃饭时,谭德金从谭族长回来了。
他先与康夫人见面打了招呼,客气的寒喧几句。
然后喊了七朵去谭德宝那边,告诉她事情已经落实,村子里已经有人开始去亲戚家落实了。
稻草家家户户都有,每家都能容些出来卖给家里,一文钱一百斤。
这价钱当然很便宜,价钱是族长说的,他说七朵家十分厚道,无论是挖藕,还是此次定下的工钱,都远远高出别人家,眼下七朵需要帮助的时候,让大家都帮帮,稻草就像征性的收一些钱就是。
村里人几乎家家有人在七朵家挖藕,虽然累,但那工钱的确多的让人眼红,而且隔三岔五的,七朵还会让大家带一两斤藕回去尝尝。
受了七朵家的恩惠,大家自然都心甘情愿的接受族长的意见,反正每家只卖五百斤,也没多大亏可吃。
谭德宝也回来了,盖屋一事差不多全部落实,吃过午饭后就送几个人过去挖地基打桩,然后他自己准备上山去砍树伐竹。
“爹,那位桂荣姨是谁呀?”说完正事后,七朵悄声问谭德金。
谭德金摇摇头,“我也不认识,可能是你娘以前相熟的朋友吧。”
七朵点点头,那只有这种可能性了。
康夫人见谭德金一回来,就拉着七朵去外面说事儿,倍感惊奇,这孩子在家中的地位可不是一般呢。
她不清楚是谭德金太宠爱七朵,还是七朵真有本事让父亲拿她当大人待。
吃饭时,喊来了郑婉如。
中午有荤有素,经七朵这双巧手烹调后。自然是令康夫人十分满意。对七朵的印象改观。想着这孩子还真是有些能耐的。
吃完饭之后,康夫人又小坐了一会儿,然后辞别。
临别之时,自然又因那三两银子拉扯了一会儿。
徐氏是怎么也不愿意收银子,而康夫人坚持。
后来拉不过,康夫人只得收回银子,带了藕和豆芽离开,并叮嘱后日一定要去她家中做客。
送走康夫人后。徐氏脸上还带着笑容,心情真的十分愉悦。
“娘,桂荣姨是谁啊?以前怎么没听您提起过?”七朵趁老娘心情好,笑着问。
徐氏笑容微滞了下。
她略沉吟后,对七朵说,“朵,桂荣姨是我以前认识的一位好朋友,当年你大姐的父亲走早,她住我们家隔壁,人特别好。怕我伤心,就常来陪我说话。那些年。幸亏处处有你桂荣姨帮忙,不然,娘还真的撑不下去了。
所以,往后,你们要向尊敬娘一样的敬重桂荣姨,知道吗?”
这是她首次对女儿说起在前夫家的生活。
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句话。
但已属不易。
那段过往,是痛苦的,她不愿意再次碰触的。
问话的是七朵,要是二霞或六桔,徐氏不一定愿意说。
七朵从徐氏这几句话中,可以猜到当年她在前夫家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心,极有可能是煎熬的。
但具体是怎样的生活,七朵这做女儿的,可不好再去问,那岂不是去揭母亲心头的伤疤。
不要说徐氏是她老娘,就算是外人,她也不会再去追问。
“嗯,娘,放心吧,我们会的。既然你们是这样要好的关系,好不容易遇见,以后还是多走动走动吧,咱们也好多个亲戚呀。”七朵微笑着应,并轻轻握了握徐氏的手。
徐氏点头笑着称好。
谭德金带人去芦花坡商量盖屋子一事,谭德宝带人去帮忙砍树和茅草。
这些事谭德金他们的经验比七朵丰富,她就没跟着去,在家里和徐氏她们一起整理藕。
倒座屋内的藕都是前几天挖得,为了保证黄大人的藕能保存时间更长些,七朵决定从今明两日挖得藕中挑选五千斤给黄大人。
这边的藕就放在水中暂时养起来。
谭家前院。
上房内,谭老爷子正喊了谭德财夫妇和杨氏,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