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小当家-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氏撇了下嘴,道,“大梅这孩子也是的,家里发了财,却不对我们说,你说这怪不怪,好像怕谁抢了她家似的。”
杨氏情不自禁的皱眉,急道,“娘,大梅真的没有发财哟,说了你怎么总不信呢?”
“没发财?你这话骗小孩子去吧,没发财家里能使上佣人,没发财大梅能穿金戴银的,你可别当我这眼睛是瞎的啊。
得了得了,我也不说许多,你去吧。对了,上回大梅家吃得那酱香鸭子和卤蹄膀味道好,让大梅再做些,你带回去给你爹下酒。还有那桂花糕和龙井茶,都带些回来。”赵氏冷哼一声,说出道道来。
上次回来,这些话就准备说的,只是当时被其他的事给搅和了,倒给忘了。
今日想起来,自然要好好说道一番。
杨氏气得差点儿吐血,知道赵氏的脾气,和她解释再多也无用,只得郁闷的答应了了她的条件。
“哦,对了,等你回来后,我再送份大礼给你。”赵氏对着杨氏的背影喊。
“什么大礼?”杨氏忙扭头问。
对赵氏送的礼,她还真不敢要呢。
“回来后再说,你先去吧,德银那腿要好了,赶紧让他回来。”赵氏摆摆手,眼睛里有抹算计的笑容。
杨氏只好离开,但心里还在想着,赵氏这说得大礼到底是什么?
一出谭家大院,杨氏狠狠磕了七郎一爆栗。
七郎痛得张嘴哇哇哭。
三郎心疼七郎,忙道,“娘,这好好的,你打七郎做什么?”
“做什么?就他这张破嘴,让你奶知道我们去哪儿,你大姐今儿得出血哟。”杨氏恨恨的说。
将赵氏要的东西对三郎说了。
三郎叹气,“唉,奶奶也真是的,大姐又不是有钱人,这样做有什么意思呢?”
“哼,你奶就像那苍苍,寻着缝儿就往里面钻,想沾些好处。
这下,你该知道为何不让你说大梅买宅子一事吧,大梅说那宅子是古县令让他们暂住的,你奶还这样敲杠子,要说是买的,恐怕她还会让你姐他们也给她买一座哟。
你奶这人天下也少有,真不是个东西。”杨氏毫不客气的将赵氏一通数落。
三郎挥了鞭子赶车,没有应话。
☆、第167章:摇钱树
谭大梅见忽然登门的杨氏,一点儿也不惊讶。
她知道杨氏是为何事而来。
其实不用杨氏来催,她也着急呢,只是向家那边没给回音,已去问过一次,不好再去催。
毕竟向家是男方,要是三番五次的去催,倒有些像三桃嫁不出去,要倒贴向家一样。
俗话说,低头娶媳,抬头嫁女,说得就是在婚嫁之事上,一般都是男方去求着女方,看女方的脸色行事的。
要了反了过来,等成亲之后,婆家可能无任何人重视女子。
“娘,您也太急了吧,要是有信,我不早就回去告诉您了吗?”谭大梅摇头。
杨氏剜了她一眼,正色道,“寻户合适的亲事不容易,向少爷虽然丑了点儿,但他家世好,我和你爹也不在乎这一点儿,就想着让三桃的亲事趁早定下来。
唉,家里的情况你又不是不晓得,你大哥是那种情况,想要娶亲可不是一点点儿银子的事。三郎年纪也不小了,也到了定亲的时候,可眼下也还是八字没一撇的事儿,紧接着五杏也大了,还有欠下的二百多两银外债,处处都是要银子,你说我这心里能不急嘛。
我就希望三桃能嫁得好些,到时帮衬帮衬家里一点儿,让我和你爹肩上的担子轻松些。不然,凭着三桃的样貌,我难道还愁她嫁不出去吗?还不都是为了其他几个嘛。”
终于说了实话,想将三桃嫁给向家,只是看中向家的财产。并非因向光阳这个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三桃其实是可悲的。平日里看似特别疼爱她的父母,其实只是将她当做摇钱树而已。
就算她真的能嫁去向家,将来不知要用多少银子来贴补娘家。
谭大梅也沉默了一下。
是啊,娘说得也有道理,谭家那个样子,根本指望不上的。
她安慰了几句杨氏。
然后担忧道,“娘,您的心情我能理解。只是我想着这样去催向家不太好吧,会不会降低三桃的身份呢?”
杨氏摇摇头,“你说得这些娘都明白,可眼下也管不了这样多了,你从前年就说要给三桃找婆家,可一直到现在才有准信儿,看来想要在这县城里找户合适的人家并不容易。”
谭大梅点头,这倒是实话,有钱有势的人家娶媳妇,都要门当户对的。除非是儿子有什么毛病,不然。谁会愿意娶乡下的姑娘,到时家财还不够乡下那些穷亲戚来挖空的。
向光阳虽然丑,可他要在乡下找个媳妇,那还是易如反掌的事儿。
不要说找个和三桃一般条件的,就算是比她美三分的,也绝对不难啊。
这样一想,谭大梅也着急起来,对杨氏道,“娘,那你先陪爹说说话儿,我这就去向家,再探探口风。”
“成,去吧,怎么说,知道吧?”杨氏点头。
“娘,放心,如何说话,我这心里还是有数的。”谭大梅抿嘴。
在她转身欲出屋子时,杨氏叫住她,说赵氏想要的东西。
“这老太太是怎么回事呢,当我们家是开酒楼呢,她想吃想喝,自个儿去买就是,莫理她。”谭大梅忍不住埋怨起来。
然后气冲冲的出去,回房换衣服。
谭大梅提了两盒点心去向家。
可是向家的管家却说向夫人向老爷都不在家,去走亲戚了,可能要明日才能回来。
扑了个空,谭大梅提着点心,怏怏的往回走。
杨氏得知这消息,十分失望。
谭大梅劝她先安心等两天,然后让丫环去多买些好菜,杨氏与弟弟们来了,她当然得好好招待。
这母女二人在这边焦急失望,却不知有两个媒婆一前一后进了谭家的门。
不过,一个媒婆去的是前院,一位却敲响了七朵家的门。
徐氏开了门,看着面生的媒婆,问,“请问你这是?”
“呵呵,这儿是谭德金谭大爷的家吧?”媒婆温声问。
徐氏点头。
媒婆笑着自我介绍,“婆子我是县里的红娘,也姓谭,说起来,咱们还都是一家人呢。先给夫人您贺喜啦,今日婆子我前来,是为夫人家的姑娘牵红线的。夫人,我们进屋里去说吧。”
说着,她就想往院里走。
又是媒婆!
徐氏面上不但没有喜色,反而有着厌恶。
自从林家那件事后,加上前两天的韩和成,她现在看到媒婆就生烦,认为从她们这嘴里是说不出好话来。
心里生了厌,她自然不会让媒婆进院子。
“谭婆,有话就在这儿说吧,我家里这还有事儿呢。”徐氏淡淡道。
谭媒婆脸拉了下,为人说媒这些年,还是第一次有人给她这样冷的脸色呢。
但她毕竟做得是这行当,什么样的人都见过,不高兴归不高兴,但该做的事儿可不敢马虎。
“好,夫人既然忙,那婆子我也不废话了,我就直说吧,县城里开水粉铺子的向老爷家有一独子,年方十九,尚未婚配。
向家知道夫人的大姑娘二霞姑娘也未婚配,向夫人说二霞姑娘不但相貌出众,而且性格沉稳端庄,十分想娶回去做媳妇,向夫人说她定会当女儿一样疼爱。”谭媒婆说道。
向夫人!
徐氏觉着这名字有些熟,似在哪儿听过。
凝眸想了片刻,她忽然记起上回在谭大梅家,当时好像有位夫人就姓向。
难道就是她。
徐氏当时怀疑杨氏带三桃去大梅家,极有可能是让向夫人相看的。
倒没想到,这向家反过来想求娶二霞。
但她又不确定是不是那位向夫人,于是问谭媒婆。“谭婆。我有一事不明。我们是乡下人家,连县城都极少去,这向夫人又是如何得知我们家的事儿呢?”
“呵呵,不瞒夫人说,我听向夫人说过,她是在王捕头家见过夫人与二霞姑娘,当时她就惊为天人,十分满意。”谭媒婆婆回答。
果然是她!
徐氏确定了向夫人的身份。不由纠结起来。
既然杨氏带三桃去相看,那么向少爷应该没什么问题,家世肯定也还过得去。不然,凭着杨氏那精明的样子,怎会同意嫁三桃?
那天向夫人虽然说话不多,可看她的言行举止与气度,也知不是那种尖酸刻薄难相与的。
如此说来,这门亲事倒是可以结的。
只是这向家原本是要想看三桃的,现在要是答应了谭媒婆,那岂不是抢了三桃的亲吗?
是恨谭德银夫妇。可三桃是无辜的,不能让她受委屈。
再说了。这种事要是传出去,村里人可不明白这其中的曲折,到时人家会说是二霞抢了堂妹的亲事,对二霞的名声也有损,自己一家倒成了那卑劣的小人。
徐氏还可以断定,向家之所以会弃三桃而求娶二霞,定是相中了二霞的美貌。
若真是这样,那难保下回向家不再遇上更美丽的女子,那到时向家会不会再退了二霞,而又去求娶她人呢?
不成,这样的人家不太厚道,还是不能结亲,也不能做对不住三桃的事儿。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徐氏终于是下定了决心,咬咬牙,对谭媒婆说了不字。
谭媒婆有些不相信的瞪大眼睛,说,“夫人,你可知道,这向家不但县城有铺子,家里还有良田百铺,又只有向少爷一个独子,姑娘嫁过去,将来可就是当家了啊。
向夫人向老爷为人忠厚,向少爷性格老实憨厚,要不是姑娘生得出色,向家哪儿会上门来求娶哟,这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亲事啊。”
“谭婆,经您这样一说,我也就放心了,向少爷这般好,定能寻到更好的亲事。您请回吧,告诉向老爷向夫人,承蒙他们错爱,对不住他了。”徐氏坚持自己的想法。
然后不再等谭媒婆说话,她就将院门关上,长叹一口气,转身去忙。
拒绝向家的亲事,徐氏也不知是对是错,但她知道,要是答应,心里会不安的。
吃了个闭门羹,谭媒婆跺着脚骂,“笨蛋,蠢货,有好人家不晓得嫁。不要以为你女儿生得美,就能嫁到好人家。告诉你,一个乡下姑娘,要想嫁富贵人家,只有去做妾做继室,啊呸!”
骂一会儿后,这才忿忿的离开,回县城去向家回话。
想到这媒人金赚不了,谭媒婆真是肉痛。
谭家前院,赵氏得知来得是媒婆,这眼神里不免有了警惕之色。
“你哪儿人,是为哪家来说媒?”赵氏问。
“哟,这是谭老太太吧,婆子我姓何,是特特从县城来的,要为老太太您家的姑娘说媒呢。”何媒婆笑得灿烂,脸上的粉直抖。
我家的姑娘?
难道说得是桂花?
赵氏心中大喜过望,脸上立马堆满了笑容,一把拉住何媒婆的手,问,“何媒婆,请问是哪家的公子,多大年纪?家里有多少田地,开了几间铺子?家里是几进的大宅子?”
媒婆既然是县城来的,那男方家里定不是普通人家,故有这样的问话。
何媒婆在心里暗暗鄙视了一下赵氏,只晓得问人家有没有钱,也不知问问人家的品形德性。
“谭老太太,我们进屋去说可好。”何媒婆笑得更灿烂,指了指上房。
“好好,快进屋。”赵氏立马点头,然后冲西厢喊,“老三媳妇,快泡茶。”
她紧握着何媒婆的手,进了上房。
坐定之后,何媒婆这才说道,“谭老太太,婆子我此番前来是为韩家求娶您的孙女二霞姑娘,还请老太太您点个头啊。”
☆、第168章:作死
赵氏满腔热情,甚至在考虑着中午留何媒婆吃饭。
谭桂花虽然年纪还小,但她的亲事,一直是赵氏心头最大的心事,巴望早点儿寻户有钱人家,将亲事给定下来。
如今何媒婆来自县城,口口声声说要给姑娘定亲,这说得不是桂花又是谁呢。
想到谭桂花极有可能要嫁入富贵之家,赵氏这颗心就噗通通跳得厉害。
可惜这念头刚落,何媒婆这句话,如同一瓢冷水兜头泼了下来,赵氏热情顿时被熄灭,面上顿时染了寒霜。
“你说什么?想求娶谁?”赵氏追问,声音冷了下来。
何媒婆自是感觉到了她的态度变化。
但不担心,相信赵氏会重新点燃热情之火。
“您的孙女,二霞姑娘。”何媒婆再次清晰的说道。
“出去!”赵氏立马伸出食指,对着门口指去,声音冷若冰霜。
该死,这些人家都是瞎了眼睛吧,怎么个个都想娶二霞,那二霞像个磨子似的,有什么好啊?
呸!
她在心里恨恨的骂。
何媒婆面对冷遇,没有生气,当然也未出去,笑得依然灿烂,甩了下手中的帕子道,“谭老太太,请您先别生气,婆子我这话还没说完呢。”
“有什么好说的,二霞是我大儿子家的女儿,如今我们已经分家,他们家的事我可管不着,那什么韩家要是想求娶她的话,你应该去我老大家。对他们来,怎么跑来我这里了,真是的。”赵氏冷哼着说道。
林家的亲事,让她吃了亏,现在可不敢再轻易给二霞作主了。
“谭老太太,这话说得可不对啊,不管有没有分家,二霞可都是您的孙女儿。这一点儿怎么也不会变的。好吧,我直接这样告诉您吧,韩家家大业大,咱们县赫赫有名的悦客来酒楼就是他们家的产业之一,除了酒楼,家中还有良田上千倾,铺子无数。
这位韩大少爷生得风流倜傥。俊美非凡,像那天上的仙人儿一样,与二霞姑娘,那可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啊。我们大少爷说了,要是谭老太太您能答应这门亲事,以后您就是他的祖母,平日里少不得要孝顺您。吃香喝辣的,任由老太太您选。
而且这次先给您五十银子零花着,事成之后,再送上好的湖绸十匹,首饰一盒。
同时,大少爷会将自家的大宅子隔出一半来,装修成精致小别院,老太太您要是愿意的话,可以与老太爷搬去县里住。
还有,老太太您的幺女还未成亲吧。大少爷也说了,他要是成了您的孙女婿,那么您的幺女就是他的小姑姑,自会为小姑姑谋户好人家嫁了。还有五爷读书一事,往后也不用老太太您操心。
老太太,要是答应将二霞姑娘嫁去韩家,您就等着享福吧。”
何媒婆将话说完后,立马将一张银票拿出来。放在桌子上,这是五十两的银票,同时在银票上还放了一小锭雪白的银子。
赵氏果然被震住了,银子的光芒有些刺她眼睛。
要说以前林家的条件诱人。那么此刻韩家的条件要更加诱人十倍。
与韩家成为亲家后,不但可以得到银子之类的好处,还能为谭桂花寻门好亲,谭德佑可以读更好的书院,请更好的先生,还有宅子住,有人养着吃香喝辣……
这……这……
赵氏再次怦然心动。
但吃过一次亏,让她心动却不敢再冲动了,稳了稳情绪后,问,“何媒婆,你们这韩大少爷既然是天上人间都少有的人才,那为什么会愿意娶我们乡下的姑娘呢?莫非这韩大少爷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不成?”
“啊哟喂,老太太,我们家大少爷的人才在整个桐林县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哟。对了,您该见过大少爷一次的,就上回你们家哪位姑娘退亲时,他和王捕头一起来的,还借了二百五十两银子给王捕头岳母,那就是我们大少爷。老太太,有印象没有?”何媒婆答道。
这件事赵氏怎会忘了呢。
韩大少阔绰的出手,还有出色的外表,给赵氏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她当晚甚至问了谭大梅有关韩大少的事儿,有心想将谭桂花嫁给他呢。
只可惜,在谭大梅口中,这位韩大少除了有钱和有貌外,却是位花花公子,品形不端,家中妻妾成群,并不是个良人。
听谭大梅这样一说,她赶紧打消了这想法,可不能让女儿嫁给人做小妾。
赵氏看了看银锭子和银票,还有脑海中的宅子等物,咽了咽口水,好想点头答应啊。
但她知道,徐氏与谭德金肯定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
只得万分惋惜的长叹一口气。
赵氏说道,“经你这样一提醒,我想起来,不过,韩大少爷家中已有妻妾无数,我们家姑娘怎能嫁人为妾呢。算了,你回去吧,这门亲事我不能答应。”
不答应?
这下轮到何媒婆诧异了。
来之前,她可是听韩和成说过的,说赵氏特别贪财,只要加以利诱,这门亲事准能成。
可现在赵氏竟然面对诱惑摇头,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大少爷判断错误?
何媒婆在心里疑惑。
但她不会轻易放弃,眼睛一转,立马又劝道,“老太太,咱们都是女人,都晓得女人就是菜籽命,落在富窝里就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要是长在那穷沟沟里,就是一辈子受苦受罪。
二霞姑娘虽然生得天仙一般的人儿,可要想嫁去有钱人家做正室,那可也难哟,毕竟这门不当户不对的。若不嫁人为妾。只能嫁给乡下人家,去泥巴田里做农活,一辈受穷受苦。
其实呀,在富人家里,做妻还不如做妾的,老太太您是不知道哟,那些有钱的老爷少爷,他们最最疼爱的都是妾室。吃穿用度没一样比正室差。正室们为了讨丈夫的欢心,不但不敢欺负妾室,反而还要处处哄着呢。
我们大少爷是个心疼人的,依着二霞姑娘的容貌,嫁过去,那绝对是要含在嘴里捧在手上的去宠着爱着哟。不用干活,处处有丫环奴婢们伺候着。不仅仅这样,她还会有单独的宅子住着,老太太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还有啊,韩家有的是银子,无论是正室,还是姨娘们,她们娘家的吃穿用度每年都由韩家出银子来安排。真是一位姑娘入韩家。一家人跟在后面享福呢。
老太太,您再好好考虑考虑,这门亲事可是过了这村就没了这店啊。”
赵氏沉默了。
她认为何媒婆说得这话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二霞做农活并不出色,要是嫁给一般的农家,将来肯定也是被丈夫和婆婆嫌弃的,好看在农村可是不能当饭吃的。
在农村不管你生得丑和美,只要身体结实,能干活能生孩子就成。
可嫁给韩大少的话,他肯定会贪恋的她的美貌,百般宠爱。日子定会过得十分滋润。
何媒婆见赵氏没说话,心中暗喜,知道有戏。
“老太婆嗳,快出来哟,看我得了什么好东西哦。”正在这时,谭老爷子愉悦的声音在院子里传过来。
赵氏忙起身,走到门口向外瞧,只见谭老爷子手中提着两条用草绳穿着的鲢鱼。
“我当什么呢。原来是两条小猫鱼哟,你放到厨房里,让老三媳妇收拾收拾,中午烧了吧。我这儿还有客呢。”赵氏撇撇嘴。说完话就转身进屋。
两条鲢鱼她可不看在眼里,要是能促成韩家的亲事,将来可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昨晚在七朵在吃的那桂鱼,让她一直回味无穷,同时感叹还是有钱好。
谭老爷子听说有客,忙将鱼放进厨房,洗了手,对吴氏招呼了一声,然后进了上房。
“这是?”谭老爷子问。
赵氏本想隐瞒,但林家一事的教训还在眼前,想着上回那事要是谭老爷子不知道,自己不被他打死啊。
想了想,如实将事情告诉了谭老爷子。
“老太婆,你这是想作死哟。”得知事情经过,谭老爷子面色阴沉,对着赵氏一声怒吼。
然后他阴沉的眸子扫向何媒婆,吼道,“给老子滚,我们老谭家再穷,也不会靠卖孙女儿来发财,滚。”
手指向门外。
“谭老太爷,您听我说嘛……”何媒婆也吓了一跳,还想做最后的努力。
“滚!”谭老爷子声音惊天响,并操起了长条凳。
何媒婆赶紧起向往外跑,连跑边对赵氏说,“老太太,这事你再想想办法,过几日我再来找您啊……啊哟……”
一声惨叫,是被谭老爷子被扫帚砸中了后背。
何媒婆不敢再做半步停留,飞也似的逃离谭家大院。
“老头子,你这脾气也太火……”赵氏反过来数落谭老爷子。
“你个败家的,上次林家那事你忘了是不是,你脑子里是不是装了屎啊,我当初真是眼睛瞎了,怎么娶了你这种蠢女人,我们谭家迟早要被你给败光了。
我告诉你赵冬妹,你要是再敢背着我做什么龌龊事,我立马将你休了。”谭老爷子怒不可遏,并顺手一把将她推撞在墙上。
想想那白白损失的五十两银子,还有这往后每年十石的大米,想想这心就痛得发慌。
同样的错误,他可不会再犯第二次。
赵氏气得脸变成猪肝色,但谭老爷子正在气头上,可不敢硬顶,只得闭了嘴。
但她心里却不赞成谭老爷子的话,反而在想用什么办法去说服徐氏和谭德金,让他们同意嫁二霞。
反正我又私下答应这门亲事,去劝说老大两口了,这总没错吧,我也是为他们好呢!
哼l赵氏如此想着。
☆、第169章:过激反应
家中发生的事儿,七朵他们自是不知。
等雨坛镇上的集市散了后,谭德金赶着牛车,带着七朵与六桔先去悦客来送货。
与悦客来将账结清之后,三人又匆匆赶去了桐林县。
两百斤水芹菜卖了一半,一百多斤残藕全部卖光,几十斤豆芽也全卖了,卖了几两银子。
虽曾一次性收过几百两的银子,但看着手中这些碎银和铜板,七朵他们依然觉得十分满足。
银子本就是一两两的累积嘛,积少成多,心中不会有落差,瞧不起这些小钱。
谭德金将七朵送去春风得意楼,他带着六桔去卖藕。
不过,七朵建议他们今日莫去集上,先去县城各家大大小小的酒楼去试试。
七朵先去美食城里面看了看,见人来人往,很热闹,放了心,然后去找徐佑轩做松鼠桂鱼。
要不是答应了这事,今日她是不准备来美食城的。
半个时辰后,徐佑轩一手端鱼,一手端着汤卤,进了徐老太爷的屋子。
“爷爷,松鼠桂鱼来了。”徐佑轩笑嘻嘻的喊。
将盘子放在食桌上,按七朵所教的方法,将汤汗浇在鱼身之上。
随着‘滋滋’的响声传来,浓郁的香味在屋子里四溢。
本坐在旁边的徐老太爷,闻香而起,走向食桌。
逼真灵动的造型。红艳的颜色,还有这扑鼻的香味,让徐老太爷眉眼舒展开,脸上噙了笑意。
“嗯,好,我来尝尝。”徐老太爷微笑着点头。
徐生康见父亲高兴,他更开心,拿了筷了递向徐老太爷。说,“爹,这鱼做得可漂亮,要不是事先知道这是桂鱼所做出来的,还不知是什么菜呢。”
“嗯,不错不错,看着这样子。我真舍不得动筷。不过呢,闻着香味,我这肚子里的馋虫又被勾了起来。可是有些日子没吃桂鱼喽,我来尝尝。”徐老太爷开起了自己的玩笑来。
这心情一好,说话的语气自然而然就轻松风趣起来。
徐佑轩与徐生康对视一眼,均会心一笑。
然后看向徐老太爷,期许他能点头。
徐老太爷夹了一片鱼肉入口。细细品尝之后,眼睛发亮,不住的点头,连声呼好,又连续吃了几口。
然后这才对徐生康与徐佑轩道,“来来,你们也坐下来尝尝,吃桂鱼这些年,这是味道最好的一次。鱼肉外酥里嫩,既有鱼的鲜味。却无鱼的腥味。做得好做得好!”
徐生康闻言坐下,也拿了筷子去尝,也赞不绝口。
见爷爷与父亲都称鱼做得好,最高兴的当数徐佑轩。
鱼吃到一半时,徐老太爷这才想起一个关键的问题来,抬头问徐佑轩,“轩儿,这道菜是哪位师傅做的。将他喊过来,说我有赏。”
“呵呵,爹,能做出这般好吃的鱼儿的。除了小七姑娘,还能有谁呢。”徐生康微笑着应道。
他认真的看着徐老太爷,希望能从父亲的面上或眼睛里捕捉到一些欣喜。
可是,他失望了。
因为徐老太爷面上的笑意顿时敛了去,脸拉了下来。
徐老太爷眸子眯了眯,忽然扬手,将那盘还有一半的桂鱼连盘带鱼给扫落在地上。
“哗啦”几声脆响,盘子摔成碎片,鱼被摔散,汤汁四溅。
徐生康懊恼不已,不该太过心急。
他特意让七朵来做桂鱼,是希望徐老太爷吃得快活,能对七朵的印象改观,认可七朵。
若此招可行的话,以后会让七朵多多出现在徐老太爷面前,让徐老太爷慢慢将心中的怨气消去,能够原谅徐氏,让一家人能团圆。
可谁料徐老太爷的反应会如此激烈,实在是他所料不及的。
他本来想就算父亲不太想听到与徐氏有关的名字,但最多不吃这鱼就是。
唉!
徐生康在心里叹气。
徐老太爷对徐氏的恨,远远超出了徐生康的想像,十几年过去,这分怨恨不消反增。
徐佑轩对爷爷的反应,更是惊呆了。
他还不知七朵的身份,所以怎么都想不通爷爷为什么会这样不喜欢七朵,难道七朵曾经得罪过爷爷不成。
“你们都给你滚出去,一群不肖子。”徐老太爷冲儿子和孙子喊。
“是。”徐生康和徐佑轩不敢多说什么,忙听话的从屋子里出来,连地上的碎片也不敢去收拾。
屋子里又传来砸东西的声音。
听得徐佑轩心里直发颤。
“父亲,爷爷为什么听到小七的名字,会有如此过激的反应?”徐佑轩问徐生康。
徐生康长叹一口气,摇头,“我也奇怪啊,回头等你爷心情好些,我去问问。”
他不想告诉徐佑轩实情,省得儿子心里有负担,会影响与七朵之间的合作,进而影响美食城的生意,那可就不好了。
徐佑轩自然不会怀疑父亲的话,点点头。
他希望早点儿知道原因,好解开爷爷的心结,让爷爷接受七朵,不然这颗心一直提着,担心爷爷真的不让他与七朵合作。
虽然当初徐老太爷是说过美食城让他独自管理,可终归美食城开张所有的银子全是徐老太爷出的,美食城还是徐老爷的。
徐佑轩的心沉甸甸的。
好好的一件事,却变成了这样,真是……唉!
七朵将松鼠桂鱼做好后,就离开了美食城,去找谭德金,要赶回雨坛镇找沈怀仁。
谭德金与六桔在县城有名的糕点铺子门前等七朵。
“爹。二姐,藕卖得怎么样?”七朵笑着问,并看向车上的竹筐,发现藕少了些。
“嗯,还不错呢,我们去那些酒楼饭馆,他们本来想赶我们走,可一看是藕。就问了价格,每有都称了些,有的二十斤,有的五十斤,就连水芹菜也卖了一些出去。”六桔像只兴奋的小喜鹊一样,将事情说了说。
“这就好,走。我们去买些点心。”七朵开心的搂了六桔的胳膊。
谭德金在门口看着牛车,七朵与六桔去点心铺,买了两盒沈楠爱吃的桂花糕,又买了四盒其他的点心,准备送给韩和文与看门的陈伯。
这些日子,陈伯给了不少方便,还有韩和文每天帮忙传菜。都得好好感谢。
与点心铺相隔的两家的铺子正巧有荷包卖,七朵忙拉了六桔走进去。
“朵,你想买什么呀?你要什么和我说就是,我帮你绣一个。”六桔拿起一方绣帕看了看,又放下,撇撇嘴,切,还没我绣得好呢。
“时间来不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