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巨浪-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揉了揉有点酸痛的眼睛,浅田美津雄又将双眼帖了上去。确实有个小黑点。而且比开始稍微大了一些。
就在这时,空中传来了一阵轻微地呼呼声。
浅田美津雄心头一惊,立即抓起了旁边的电话话筒。
这时,铁板门被推开了。“浅田,你又在偷懒吧?”
“小心…………”
刚刚推开门的酒井只看到浅田猛的爬到了地板上,接着就被一个巨大的黑影抛翻了。
爆炸声从了望塔后面的土坡上传了过来,接着就是更加密集的呼啸声与炮弹落地后地爆炸声。浅田爬在地板上,身体不住的颤抖着,下体更是湿成了一片。
炮火开始向内地延伸的时候,浅田美津雄才从地板上爬了起来。
了望塔地顶部被削掉了一大半,大型望远镜被砸得支离破碎,电话机早已不见了踪影,地板也只剩下了很短的一截,那个喜欢打小报告的酒井胜太更是不知去向。了望塔后面的土坡上出现了一个直径数十米,深数米的大坑。
看着眼前好像被怪兽咬过的塔楼,浅田美津雄混身不由自住的哆嗦了起来。
如果他的反应再慢点,如果他爬下的位置再靠外一点,他将顶替酒井胜太,成为这场战斗中第一个阵亡地日本军人。
此时,西南方向上地那个小黑点已经变得很大了。
不是战舰,而是一只系在战舰上的气球!
观察气球,或者又被称为了望气球。
了望气球一般在舰队炮击地面目标时为舰炮指引目标,舰队决战时,因为战舰在不断转变航向,速度也在变化,所以很少用到了望气球。
在上次大战中,了望气球地应用相当普及,几乎每艘大型战舰上都有配备。
后来,随着雷达诞生,以及战舰的桅杆越造越高,了望气球逐渐被人淡忘,也逐渐退出了海战的舞台。
当然,大部分海军没有完全淘汰了望气球,在特定的场合。了望气球仍然能发挥作用。
比如,第12舰队在炮击大岛上的日军阵地时,了望气球就比雷达更管用。至少,了望员的视线不会受到岛屿的干扰。
“二号区域内的目标已经摧毁,转向三号区域。”
随着谢昶伦下达了新地炮击命令,“果敢”号与尾随其后的“决心”号巡洋舰上的炮塔迅速调整好了方向,火炮身管也向上抬高了几度。随即,两艘战舰上的十四门主炮同时打出了新一轮齐射。
猛烈的震动中,白佑彬抓紧了旁边栏杆。
规划好炮战战术后。白佑彬将具体实施的工作交给了谢昶伦。他知道,不可能永远“罩”着谢昶伦,必须让谢昶伦在实战获得锻炼。
此时。参加炮击的只有两艘大型战舰。
“果敢”号的主炮能够将重达八百多公斤的高爆弹发射到三万五千米之外,“决心”号地主炮也能将两百毫米高爆弹打出二万六千米。相对而言,一百五十毫米舰炮与一百三十毫米舰炮的射程就要近得多。
三轮齐射后,了望气球上的了望员报告,三号目标区内地目标已被摧毁。
此时,“果敢”号开始向北转向。按照白佑彬制订的炮战战术,两艘装备有重炮的巡洋舰将首先摧毁日军的炮兵阵地与岸防炮炮位。然后只装备了一百三十毫米舰炮的驱逐舰将抵近海岛,对日军营地等目标进行覆盖式炮击。
“果敢”号与“决心”号重新进入直线航行后,战舰上的重炮再次怒吼了起来。
这样的炮战对舰队来说几乎没有什么难度可言,对炮手来说更是轻松。说白了,打没有还手能力地敌人,根本没有挑战性。
相反,此时此刻大岛上的日军官兵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炮击开始的时候。正是日军官兵进早餐与换班的时候。不管是论到上岗的官兵,还是轮到休息的官兵,都要先后去食堂吃早饭。同时。这也是人的精神最放松地时候。结果,当炮弹爆炸产生的震动传来时,很多日本官兵还以为发生了地震呢。直到岛屿西南面冒起了硝烟,沉闷的爆炸声接踵而至,日军官兵才反应了过来。
此时,十九艘驱逐舰已经杀到。
虽然一百三十毫米炮弹地威力远远比不上四百毫米与两百毫米炮弹,但是按照陆军炮兵的标准衡量,口径一百三十毫米的火炮绝对是“重炮”。另外,海军火炮一般都有助力装填设备。所以采用的炮弹一般都比陆军同口径火炮重一些。威力也就更大一些。按照当时的标准,海军的一百三十毫米炮弹的威力与陆军的一百五十毫米炮弹相当。
炮弹如同雨点般的倾泻而下。很多日军官兵就倒在了冲向阵地地路上。
随着炮火向内地蔓延,日军营地顿时成了一片火海,炮击所过之处,剩下地只是残垣断壁,只是残肢败体,以及满地乌黑的血迹。
据后来陆战队统计,在重点区域内,炮弹弹着点地平均间隔距离只有五米!
这是个什么概念?即便是一百三十毫米高爆弹,其弹片杀伤半径都超过了五十米。仅仅五米的间隔距离,这不是在浪费弹药吗?
当然,对舰队来说,浪费弹药并不是什么大事。
第一轮炮击从七点五十分持续到了九点半,在“果敢”号携带的高爆弹与半穿甲弹(对付轻型战舰与地面永久防御工事)打光之后,白佑彬才下达了停止炮击的命令。看来,他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没有用对付大型战舰的穿甲弹去轰击日军地面阵地。
第五卷 回天梦灭 第八章 … ~心情可好~
十点三十分,“果敢”号与“决心”号巡洋舰与原本计划为第11舰队提供弹药补给的两艘快速战斗支援舰会合。
快速战斗支援舰不同于一般的补给舰,而是专门为舰队提供弹药补给的舰船。
作为头号海上强国,帝国海军一向比较重视舰船的续航能力,大部分主力舰与巡洋舰的续航力都在一万海里之上。另外,在帝国海军战舰经常活动的海域,有不少的海军基地,或者是受帝国控制的港口,战舰可以在这些基地与港口获得需要的燃料。因此,大战爆发前,帝国海军对油水补给船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
相反,因为战舰长期在外作战,所以帝国海军对弹药补给船的需求量要大得多。
为了满足舰队高强度作战的需求,早在十年前,海军就提出了为每一支分舰队配备至少两艘快速战斗支援舰的目标,并且提高了相关的投入。战争爆发的时候,帝国海军一共拥有十六艘快速战斗支援舰,每艘战斗支援舰能够运载八千到二万四千吨弹药,其最大巡航速度都达到了二十四节,最新建造的两级战斗支援舰的最大速度还达到了三十节,完全能够伴随舰队作战。
与传统的军火运输船不同,战斗支援舰不但为战舰提供弹药补给的速度更快,还有配套的火炮维修设备,并且能够在锚泊地为战舰更换四百毫米舰炮之外的,所有类别的舰炮炮管,维修火炮的侍服机构。
说简单点,快速战斗支援舰就是海军战舰的“力量倍增器”。
快速战斗支援舰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甚至不在舰队之下。
以正在红海作战地第二舰队(前印度洋舰队)为例,如果没有快速战斗支援舰,需要派遣三倍以上的军火船为第二舰队提供弹药补给。或者每隔十五天返回亚丁或者吉布提港补充一次弹药。另外,每艘战舰平均每个月都需要返回港口进行一次维修,主要就是为火炮更换炮管,修理炮塔等重要部位。
因为早有准备,所以两艘快速战斗支援舰携带的主要就是对付地面目标使用的高爆弹与半穿甲弹。另外还携带了大量二百毫米炮弹(当时第一舰队只有“决心”号装备了两百毫米舰炮)。
在专用的弹药补给设备地支持下,补给工作只花了不到三个小时。
下午四点,“果敢”号与“决心”号重返战场。
此时,日军的炮火还击已经相当猛烈了。对战舰威胁最大的不是日本陆军的火炮,而是日本海军部署在岛上的岸防炮。
一般情况下,重要海军基地、港口与岛屿的岸防部队都属于海军。因为资源匮乏,生产力有限。日本海军无法像帝国海军一样,为岸防部队设计与制造火炮,只能使用从退役战舰上拆下来的火炮,而且多数岸防炮使用地都是战舰上打废了的,但是还能继续使用的旧炮管(战舰需要对海作战,所以对火炮身管寿命有严格的限制。比如帝国海军四百毫米舰炮所用炮管的全装药发射寿命只有五百发。到了这个限度之后,身管就将报废。其实,炮管仍然能够使用,只是其精度达不到对还作战的要求而已)。
即便如此,日本海军地岸防炮对战舰仍然有很大的威胁。
另外,在上次大战中。帝国海军突袭长崎港,给日本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战后,日本全面加强海防,在几乎所有重要港口与沿海城市附近都修建了大量的岸防工事。并且为每门岸防炮都修建了永备防御工事。
大岛作为相模湾的门户,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
当时,日军沿着大岛海岸线修建了长达十五公里地地下坑道系统,并且配备了上百个永备火力点。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永备火力点都配备了一门岸防炮,当时日本的国力也不足以制造这么多的岸防炮。为了达到迷惑、震慑的效果,很多永备工事里架设地都是一根漆成了黑色的粗树干。远远看去,还真有点像是一根重炮的炮管。
对付这些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的永备工事(后来陆战队发现,很多工事只有表面一层是水泥。里面全是泥沙。其抗弹能力根本达不到防御标准),驱逐舰的舰炮明显有点力不从心。只有战列巡洋舰与重巡洋舰上的重炮才能将其摧毁。
因此,在“果敢”号与“决心”号返回战场之前,十九艘驱逐舰在日军岸防炮的威胁下已经撤出了好几海里,而且都没有急着投入战斗。
面对日军装备的八英寸重炮(实际上当时大岛上一共就只有四门八英寸重炮,其余的全是六英寸火炮),“果敢”号与“决心”号也不敢靠得太近。说白了,这两艘巡洋舰地装甲还无法完全抵挡八英寸穿甲弹。
当然,并不是说第12舰队没有办法对付日军地岸防炮了。
按照拟定好的战术计划,在两艘巡洋舰进入炮位之后,第1…6驱逐舰编队地“东风”号与“陆风”号驱逐舰一马当先,冲向了大岛,并且用舰炮轰击日军岸防阵地。它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吸引日军的岸防炮开火。
这一招马上就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被对手压着炮轰了几个小时,刚刚组织起来准备反击,那些速度奇快的驱逐舰就离开了岸防炮的炮击范围。日军炮手正在犯闷,敌人的驱逐舰又找上了门来,而且还只有两艘,这不是上门送死吗?
当然,结局肯定是完全相反的。
见到日军岸防阵地上冒出白烟后,两艘驱逐舰一边转向,一边将日军岸防炮的准确位置报告给了后方严阵以待的两艘“主力舰”。没等日军岸防炮打出第三枚炮弹,从“果敢”号与“决心”号上飞来的炮弹就准确的命中了日军的永备工事。
这样的战斗打到了下午五点左右,已经有二十多门岸防炮被舰队摧毁了。
发现日军不再开火还击之后,白佑彬让第12…6驱逐舰编队的另外四艘驱逐舰全都压了上去,对一些小型岸防工事“点名”。
似乎日军也变聪明了,或者认为不值得用岸防炮对付那些驱逐舰。
直到傍晚,日军都没有再次开火还击。
入夜,白佑彬让第12…6驱逐舰编队撤了下来,炮击暂时停止。
同时,岛上的日军也活跃了起来。白天,他们只能躲在地下工事里面,吃喝拉撒都得在地下工事里面进行,不能到地面上去。憋了一天,想到夜间会安全一点,所以很多日军官兵都来到了地面上。
另外,后送伤员,前送弹药的工作也得在夜间进行。
八点刚过,数枚照明弹将大岛西南面变成了白昼,惊恐之中的日军官兵还没有来得及钻进地道,炮弹就呼啸着落了下来。
参与覆盖炮击的是第12…4与12…5驱逐舰编队的十三艘驱逐舰。
短促的炮击只进行了不到十分钟,随着照明弹逐渐熄灭,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此时,惊慌错乱的日军官兵才回过神来,并且立即着手抢救伤员。
八点三十分,就在日军官兵忙着收拾残局的时候,几枚照明弹又出现在了夜空之中。不用任何人指挥,不管是在抢救伤员的,是在搬运弹药的,还是在运送物资的日军官兵统统丢下了手上的人或物,冲向了最近的坑道。
结果,这只是虚惊一场,根本就没有炮弹打过来。
九点,又有几枚照明弹出现在了岛屿西南角的夜空中。日军官兵又是一场惊扰,结果仍然是虚惊一场。
九点半,照明弹再次出现。此时,大部分日军官兵都麻木了。
十点,照明弹第五次照亮了夜空。此时,几乎所有日军官兵都没有理会敌人的袭扰,仍然在做着自己的事情。
这次,炮弹仅仅只比照明弹晚了大概十秒钟落下。当日军官兵听到炮弹落下时的呼啸声,再去寻找掩体就已经太晚了。
炮击持续了十五分钟,当最后一次爆炸声散去后,一切恢复了平静。
半个小时后,照明弹再次“准时”到达。舰队就打出几枚照明弹,至于要不要进行炮击,基本上由白佑彬的“心情”决定。也就是说,如果白佑彬心情好,就放日军官兵一条活路,如果他的心情不好,就下令进行十分钟到十五分钟的炮击。
当时,白佑彬与肖定邦正在下象棋,决定他心情的,就是这一金元一盘的棋局。
因为白佑彬是赢多输少(后来据肖定邦说,他是故意让着顶头上司的),所以炮击是假多真少。
当然,“受伤害”的肯定是日军官兵。不管他们多么精明,多么会盘算,也不可能推测出“果敢”号上期局的输赢吧。
天亮后,白佑彬揣上赢来的十金元,将白天炮击的任务交给了酣睡了一夜的谢昶伦。
让白佑彬怎么也想不通的是,在毫无规律的炮击声中,谢昶伦怎么睡得着?至少,他这个白天就睡得很不舒服。
第五卷 回天梦灭 第九章 … ~分家兄弟~
入夜,白佑彬回到了岗位上。
下午的时候,确定所有必须在登陆前摧毁的目标都已消灭之后,于右任让舰队离开了炮击海域,与快速战斗支援舰再次会合,补充了弹药。
现在,应该由白佑彬决定是否继续炮击日军阵地。
“谢昶伦……”白佑彬叫住了轮换下去休息的好友,“你小子是怎么睡着了的?”
“睡觉?”
“对,昨天晚上你怎么睡着的?”
“这个……”谢昶伦将两样东西塞到了白佑彬的手里,“算我送给你的吧,不用谢。”
“什么东西?”肖定邦凑了过来,“消毒棉,你受伤了?”
白佑彬一愣,立即笑着摇了摇头。
这么简单的办法都没有想到,真让他觉得既好气又好笑。
“好了,准备作战吧。”白佑彬将两团消毒棉揣进了兜里,“白天的情况怎么样,狗日的是不是被我们打残了?”
“日军没有进行有威胁的还击。”于右任留下来报告情况,然后就该去休息了。“初步断定,日军的岸防火炮已经被全部消灭了。”
“我就说过,狗日的穷得要命,还整天骚包。”白佑彬冷冷一笑,“修了一百多个永备工事,结果只有二十多门岸防炮。有钱修工事,还不如多造点火炮。”
“这个需要理解嘛,狗日的本来就缺铁性贫血。”肖定邦学着白佑彬的语调附和了一句。
瞪了航海长一眼后,白佑彬说道:“于右任,你去休息吧,晚上的事情我来处理。对了,登陆部队有消息了吗?”
于右任点了点头,朝通信官毕长胜看了一眼。
“这是下午收到的。”毕长胜将一份电文递给了白佑彬。“登陆舰队预计在凌晨两点到达,最迟于明天上午八点登陆。”
这时。于右任离开了司令舰桥。
“也就是说,我们还有十来个小时。”
“要不要再去试探一下?”肖定邦又参合了一句。
白佑彬沉思了一会,问道:“现在三支驱逐舰编队的情况怎么样?”
“都已完成弹药补给。”迟疑了一下,毕长胜说道,“只是。官兵普遍比较疲惫,特别是炮手。”
“那就是要我们赤膊上阵了?”
“好像第12…5驱逐舰编队下午没有执行炮击任务吧?”肖定邦朝毕长胜看了一眼。
“没有,他们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只是……”
“那就让他们上去试探下情况。”白佑彬不再多说,“绕着大岛转一圈,如果遇到还击,就不要给我节约炮弹,打完了,明天一早去补充。反正到时候不需要投入所有驱逐舰编队。如果没有遇到还击,就朝日军营地方向开几炮,让日军提提精神,不然明天一早一个个活蹦乱跳的,还会让陆战队觉得我们没有尽力。”
毕长胜笑着摇了摇头,将命令传达了下去。
显然,大岛上的日军又要渡过一个不眠之夜了。
当然,白佑彬与肖定邦地棋局还得继续下。用肖定邦的话来说,他要把昨天晚上输的钱赢回来呢。
结果,这次白佑彬是输多胜少,不但把昨天晚上赢的十块金元输掉了,还倒输了五块!
因此。岛上的日军尝到了更多地炮弹。
似乎有意“刁难”日军,每次炮击的时间由重新摆好棋局的时间决定,也就是说,两人动作快的话。炮击时间就短,动作慢,或者两人“扯皮”,炮击时间就长。更要命的是,如果哪一盘输得太惨,白佑彬还会让“果敢”号与“决心”号开上几炮。
日军的地下坑道能够抵挡一百三十毫米炮弹,却难以抵挡重炮,特别是“果敢”号四百毫米主炮打出的半穿甲弹!
结果,不管日军有没有想到用棉花塞住耳朵的办法。这个晚上。肯定有很多日军官兵是在惶惶不安中渡过的。到天亮地时候,已经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的日军官兵能否爬起来。能否拿起武器都是个问题。
“不下了,不下了!”白佑彬一把掀翻了棋盘,“你小子就知道趁我指挥炮战的时候做小动作,胜之不武,不跟你下了!”
“长官,我……”
“你什么?难道我说错了吗?”
肖定邦趁着弯腰拣棋盘的机会吐了吐舌头。白佑彬只是趁重摆棋局的时候下达开火,或者停火的命令,他哪有机会做小动作。
“长官,登陆部队来电。”
“念!”白佑彬刚好端起咖啡杯,就没有去接电文。
“登陆部队已开始登艇,战役进入第二阶段。”
听到这,白佑彬猛的转过头来。“这么快,现在几点了?”
“刚过六点。”
看了眼航海钟,白佑彬这才揉了揉额头。“快去传令,停止炮击,另外按照拟定计划,第12…4驱逐舰编队去补充弹药,第12…5与12…6驱逐舰编队准备为登陆部队提供直接炮火支援。”
这时,炮击才停了下来。
开始白佑彬推翻棋盘的时候,负责替他下令地毕长胜也没有多问,就下达了炮击命令。
“长官,怎么不炮击了?”肖定邦似乎在故意跟白佑彬套近乎。
白佑彬看了肖定邦一眼,似乎对晚上输掉的十五金元很是不爽。
“日军肯定发现了我们的登陆舰队,现在正在进入阵地,趁此机会进行炮击,肯定能够杀伤更多的日军!”
“你都懂,日军不懂?”白佑彬摇了摇头,“想知道为什么不开炮,十五块。”
“长官,你……”
“觉得贵了?这可是极为宝贵的战术经验。下次开价可是二十块了。”
肖定邦咬了咬牙,将还没有揣热地十五块金元掏了出来,砸到了白佑彬伸出的手上。
“你这脑袋也不好好想一下。”将钱揣好后,白佑彬才得意的说道,“炮击了两天两夜。就算日军都是猪,也知道登陆作战即将开始。在这两天两夜的时间内,守卫部队早就进入了阵地。而且据情报显示,日军建有完善地地下防御工事,除非我们有第11舰队那么多的主力舰,而且炮弹充足,不然我们的炮击很难完全摧毁日军的地下防御工事。现在停止炮击,大部分日军都会抓住机会睡上一觉。等到陆战队上岸的时候,恐怕很多日军官兵都已进入了梦想。你想想。任何人在酣睡中被惊醒之后,反应都不会快到哪里去吧?”
肖定邦睁大了眼睛。“你是说,你早就考虑好了?”
“当然,如果没有想到这些,我就不会安排这样地炮击战术了。”白佑彬嘿嘿一笑,“到时候,日军仓促上阵,肯定会暴露其岸防阵地的主要火力点。我们再一一点名,不但节约炮弹,还更有效果。”
听到这,连旁边的毕长胜都连连点头。
“登陆开始后,按照拟定计划作战。”白佑彬打了个呵欠。“我得去睡一会,不然白天就没精力了。”
这时,毕长胜才朝肖定邦摇了摇头,好像在替肖定邦可惜那十五块金元一样。
舰队西南面大概五海里处。一艘艘登陆舰正在按照预先编排好的队列散开。登陆舰地甲板上,整装待发地陆战队官兵按照连排分成了队列,然后陆续上了登陆艇。
当时,还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船坞登陆舰”。
按照投送部队地不同,登陆舰分成了两类。一是运送重武器的“车辆登陆舰”,一是运送人员地“步兵登陆舰”。一般情况下,步兵登陆舰的数量多得多。
运载一个陆战营的中型登陆舰有四艘一次能够运送一个排的登陆艇。而运载一个陆战团的大型登陆舰有八艘登陆艇。也就是说,要将登陆舰上的官兵全部送上岸,登陆艇至少需要往返三次与四次。
当时。帝国海军还没有装备可以运送车辆的登陆艇。
因此。车辆登陆舰将在步兵占领了海滩阵地之后直接冲上岸,其运载的作战车辆将直接驶上海滩。如果条件比较恶劣。比如海滩比较松软,或者遇到落潮(选择登陆时间,主要看敌人岸防力量地强弱,不是说一定要选择在涨潮的时候进行),还需要工兵铺设临时路面(用预先准备好的蜂窝状金属板拼凑起来的,可以供车辆在松软地面上通行的路面)。也就是说,轮到车辆登陆舰地时候,海滩上的战斗基本上已经分出了胜负。
从此就足以看出登陆作战的艰难性。
在大部分登陆作战中,陆战队步兵都要在没有掩护的情况下冲上敌人严密设防地海滩,用步枪与刺刀与敌人分出胜负,占领敌人的阵地。因此,陆战队的单兵战斗力比陆军优秀得多,同时陆战队的团队作战意识也远远超过了陆军。
说白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没有良好的个人素质与团队意识,上岸就是送死!
当然,登陆作战只能在海军掌握了制海权(至少是登陆场的制海权)的情况下进行。因此,陆战队并不是完全没有依靠。在陆战队身后的战舰就是他们最大地依靠,也是他们最强有力地援军。
从这个角度讲,要将陆战队与海军分开,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即便陆战队与海军分了家,可仍然是兄弟。没有海军,陆战队就只能呆在登陆舰上。没有陆战队,海军就只能在海面上游弋。
第五卷 回天梦灭 第十章 … ~成功抢滩~
白佑彬被庞晋元从床上拉起来的时候,第一批登陆部队已经冲上了海滩。
指挥舰队炮战的是谢昶伦,指挥“果敢”号炮战的是闵瑞生。前几天,闵瑞生一直拉肚子,所以没有“上岗”。现在看来,他的病情已经好了不少,而且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也不好躲到一旁偷懒。
“战斗打得怎么样?”白佑彬一边说着,一边打了个呵欠。
“日军的抵抗没有预料的那么猛烈。”谢昶伦看了眼好像没有睡够的白佑彬,说道,“我们正在按照预订计划作战,情况与预料的差不多,日军暴露的火力点都被端掉了。另外,登陆部队的余将军发来电报,对我们的炮火支援很满意,希望我们再接再厉。”
“你回了电报?”
谢昶伦点了点头。“回了,放心,以你的名义回的电报。”
白佑彬没再多问,他只是想知道,谢昶伦有没有把他在战斗开始时还在睡大觉的事情捅出去,现在看来,谢昶伦没有“出卖”他。
这时候,运载着第二批登陆部队的登陆艇开始冲滩。
之前上岸的第一批登陆部队已经占领了日军设在海滩上的防御阵地,现在正在舰队炮火的掩护下,向日军主阵地推进。
对陆战队的步兵来说,威胁最大的就是那些隐蔽的机枪火力点。
似乎陆战队非常相信舰队的炮火支援,只要遇到日军地机枪火力点。进攻的陆战队官兵就会停下来,然后通过电台呼叫舰队的炮火支援。
问题也出在这里,前线陆战队发回的目标数据将首先送到登陆舰队,然后再由登陆舰队转发给支援舰队,支援舰队对比确定了目标的具体位置之后,才会开火。如此一来,整个过程需要大概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如果同时要求提供炮火支援的部队太多,甚至会耽搁十分钟以上!
显然,这不但减缓了陆战队的推进速度,还使陆战队付出了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说白了。问题就出在海军与陆战队“分家”上面。
虽然陆战队名义上在战争时期由海军直接指挥,但是平时陆战队有自己的一套系统,其通信设备与海军不兼容,使用地地图标注方法也与海军的不一样。比如海军的长度单位用的是“海里”,而陆战队用地却是“公里”。这都是当年陆战队为了表明“独立”身份专门搞出来的,平时没有问题,到了战场上就肯定会出问题。
当然,在规模不大的登陆作战中,这些问题还不太明显。
第二批陆战队上岸后,地面上的战斗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悬念了。日军基本上放弃了地面阵地,转入地下坑道。
此时。登陆部队调整了作战方案,第三批送上岸的不是作战部队,而是工兵。
工兵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清除海滩上的障碍(包括地雷),二是做好迎接车辆登陆舰的准备工作。当然,完全占领海滩阵地之后。工兵还要修建营地,炮兵阵地,以及临时码头,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作战部队(特别是炮兵)上岸。并且让运输船只将携带地作战物资送上岸。到时,如果敌人无力发动大规模反击,舰队就可以撤出战场了。
可以说,登陆作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陆战队与陆军的作战环境,战术,以及面对的敌人几乎完全不一样。这也是陆战队为什么要单独成军,并且在战时听从海军指挥的主要原因。
在这方面,白佑彬以前几乎没有相关的认识,他需要学习地地方非常多。
在第三批登陆部队上岸前。舰队炮火开始向内地蔓延。
这是登陆作战到达转折点的重要标志。因为这表明,上岸的登陆部队已经占领了海滩与敌人的滩头防御阵地。在更多地登陆部队上岸之前。陆战队将由攻转守,重点巩固滩头阵地,并且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将深入进攻所需要的兵力、兵器与物资送上岸。
同时,这也是登陆作战最危险的阶段。
此时,防御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