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巨浪-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墨西哥倒戈,也不可能对战局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只要让陆军登场,我们的处境就将更加艰难。不说别的,到时候陆军肯定会分去大概百分之二十的运输船只,我们的后勤保障工作将更加麻烦,到时候不得不削减前线作战部队的数量。”

“没有别的解决办法吗?”

方国儒摇了摇头。“能想到的办法都已想到了,在我出发的时候,元帅又去了京城,大概是想再找首辅谈一谈,为我们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吧。”

“那我们该做什么?”

稍微迟了一下,方国儒将一份文件从公文包里拿了出来。“你好好看下吧,这是陆战队司令部草拟的作战计划。本来我想让卫延年提出修改意见的,他说你是前线指挥官,最清楚前线的情况,让我找你商量。”

皱了下眉头后,白佑彬拿起了文件。

很快,白佑彬就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因为这是一份攻占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作战计划。另外,在该计划中,陆战队还提出了在占领华盛顿之后,立即扶持建立一个临时军管政府的设想。

“方司令,这……”

“前面我说过了,这是首辅亲批的作战计划。”

“可是……”白佑彬长吸了口气,说道,“我们现在有必要打下华盛顿吗?另外,就算我们攻占了华盛顿,建立了临时军管政府,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想过。”说着,方国儒就掏出了香烟,“只是,你也知道,这半年多来,我们的任何作战行动不都是为了最终迫使美国投降吗?虽然我也不太清楚首辅是怎么想的,但是我们都知道,如果能够占领华盛顿,就能打击美军的士气,动摇美国的民心。另外,这也能够证明我们有能力占领美国本土,并且维持美国社会的秩序。也许,首辅是想借此机会制造一个样板,从而让美国在谈判中做出让步。”

白佑彬摸了摸额头,他知道方国儒提出的这些理由都成立,可都很牵强。

“另外,你也应该清楚,现在德国与意大利都已蠢蠢欲动,甚至连阿根廷都跃跃欲试,如果我们再不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恐怕局势会更加复杂。”

“德国?”

方国儒点了点头,又说道:“才获得的情报,德国已经组建了远征军,并且首批编入的作战部队就达到了三十五个师的规模,如果情报可靠,其中至少有五个装甲师。另外,现在囤积在法国与德国港口内的作战物资高达三百五十万吨,德国海军也正在积极组建运输船队。

上个月的时候,德国政府还照会帝国政府,表示将尽快出兵美洲大陆,替我们分担压力。当然,德国的狼子野心我们都清楚,如果真让德国军队到达美国本土,到时候美国政府又多了一份谈判的筹码,我们就更加难以让美国投降了。”

“德国有能力支持三十五个师的兵力在大西洋对岸作战吗?”

“这不是军事能力的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这下,白佑彬也明白了过来。帝国首辅在此时要求陆战队尽快攻占华盛顿,其主要目的就是继续向美国施加压力,抢在德国出兵之前让美国宣布投降。

“我会亲自找陆少丰与余辉宏谈一谈。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你尽快根据这份作战计划拿出舰队的作战方案来。这次,我们肯定需要舰队的直接支援。另外,你曾经率领舰队炮击过华盛顿,所以你对那边的情况最清楚。在完成部署之后,我将返回陆战队司令部,具体的指挥工作由你负责。”

“我?”白佑彬立即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对,这是陈锦宽元帅的意思。”方国儒淡淡一笑,又说道,“放心吧,我知道你跟余辉宏关系不错,而且在此之前与他合作了好几次。我会让陆少丰在这边指挥陆战第八军,让余辉宏与你配合。”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白佑彬也确实没有办法推托了。

当然,他也看清了局势。不管怎么样,陆战队肯定会攻打华盛顿,而且要争取迅速占领华盛顿。至于要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在有了前面进攻巴吞鲁日的教训之后,白佑彬就再也不敢有任何的奢望了。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三十一章 … ~攻占虎穴~

进攻华盛顿的最大问题不是地面作战,也不是舰队支援,而是兵力投送。

当时,陆战队的主要前进基地仍然是太子港,新普罗维登斯岛因为受到基础条件的限制,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如果陆战队,以及运输船队从太子港出发,到战区的航线超过了二千五百海里。如此一来,仅仅是为了维持后勤保障,就需要调集战区内的所有运输船只。

问题是,巴吞鲁日附近的战斗并不会因此而停止。

按照方国儒带来的作战方案,陆战第八军在攻占了巴吞鲁日之后,将继续沿密西西比河而上,争取推进到维克斯堡,威胁到美国南部的广大地区,迫使美军不得不向这边调遣兵力,防止更多的城市沦陷。因此,陆战第八军将负责佯攻,而且是假戏真做的佯攻,其进攻难度不比陆战第十军小多少。

如此一来,最多抽调三分之二的运输船只为陆战第十军提供支持。

当时,白佑彬不得立即与于右任取得联系,让于右任尽快从地中海那边抽调一批运输船只过来。

只是,仅仅有运输船只还是不够的。

要想顺利打下华盛顿,就应该建立更多的前进基地,这样才能在前线附近部署更多的作战部队,以便在必须的时候立即将预备队派上去。

因此,余辉宏提议首先攻打百慕大群岛。

可是这个提议被方国儒直接否决了。

如果陆战队攻打百慕大群岛,就会暴露其根本意图,从而导致陆战第八军在美国南部地区的佯攻失去作用。另外,陆战队也不可能在一时半会间打下百慕大群岛,如果在那边耽搁太多的时间,会延误战机,导致陆战第八军在南方战场上付出更大的代价。

随后,白佑彬又提议扩建新普罗维登斯岛地基础设施,设立更多的军营。

这个提议也很快遭到了否决,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时间。

新建军营需要时间,另外当时战区内的海运力量已经非常紧张了,根本抽调不出船只运送建设营地所需要的设备与原材料,也无法迅速调遣所需要的工程部队。就算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也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使新普罗维登斯岛的容纳能力满足此次作战需要,而三个月之后,恐怕就需要这个前进基地了。

到最后,连方国儒都不得不承认,只能强攻华盛顿。

为了减轻陆战队地压力,必须尽量把舰队的战斗力发挥出来。也就是说,舰队必须在战斗中发挥关键作用,扮演陆战队炮兵的角色。由此,就可以减去投送炮兵部队,运送炮兵所需弹药的麻烦,从而节省下大量地运力。

这个提议最终得到了白佑彬与余辉宏的认可。

万幸地是,当时其他方向上对舰队的需要并不强烈。

随着陆战第八军向内陆推进,能够继续伴随陆战队作战的只能是驱逐舰与巡洋舰,而且数量不可能太多,毕竟内河航道的容纳能力有限,无法像在外海作战那样,让舰队排开来打。

另外,第一舰队也已赶到,白佑彬手里不缺乏海上作战力量。

最重要的是,华盛顿就在切萨皮克湾西北,驱逐舰与巡洋舰还可以顺着波托马克河而上,用中小口径舰炮为陆战队提供近距离炮火支援。如果减少“凤凰”级火力支援舰的载弹量,甚至能够让这种由运输船改进而来的战舰进入市区!

按照这一方案,白佑彬与余辉宏开始拟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方国儒也在这个时候离开了新奥尔良,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三十日,陆战第八军终于攻进了巴吞鲁日。虽然陆少丰地誓言没有成真,不但陆战队没有在三月的最后一天占领巴吞鲁日,他也没有能够干掉巴顿,但是陆战第八军已经在战场上打开了局面,美军也失去了守住巴吞鲁日的能力。

四月的第一天,白佑彬就搭乘“胜利”号旗舰出发了。

此时,第四舰队已经提前北上,第一舰队则已经通过了向风海峡,正在沿着巴哈马群岛海域向北前进。

随同“胜利”号出发的还有运载着五个陆战师的登陆舰队,后勤保障舰队,以及为陆战队运送作战装备与弹药物资的运输船队。

四月三日,第四舰队在击溃了迎战的美军小型舰艇集群之后,再次杀入切萨皮克湾。

当天晚上,第四舰队就炮击了华盛顿。只不过,炮击的重点对象不是市区,而是附近的美军基地。

其实,此时地华盛顿已经失去了其首都的意义。

在经受了上次地炮击之后,美国联邦政府并没有返回华盛顿,甚至没有在华盛顿展开重建工作,只是派来了搜救队伍,寻找并帮助那些在炮火中受伤的平民与联邦政府职员。整个搜救工作在二月初就已结束。从此之后,华盛顿就变成了一座鬼城。

因为华盛顿是美国名义上地首都,所以美国政府还是比较重视这座城市的防御。

当时,部署在华盛顿附近地美军大概有三万人左右,且都是精锐部队。另外,在东北的巴尔迪摩还有大概二万五千名驻军,在南面的里士满则有大概五万驻军。算是相邻其他地区的驻军,盘踞在华盛顿附近的美军不会少于十万人。至于这其中到底有多少精锐部队,恐怕就不为人知了。

第四舰队再次到来,确实有点出人意料。

当时,不但华盛顿没有进行重建,就连得到重点照顾的巴尔迪摩与诺福克的重建工作也相当缓慢,根本没有多少打击的价值。

随后,当美军发现第四舰队重点炮击军事目标时,立即意识到了危险。

显然,帝国海军准备攻占华盛顿,不然不会出动强大的第四舰队来打击华盛顿周边地区的军事目标。

只是,仍然有很多美国人不太相信帝国会出兵占领华盛顿。

这其中,就包括当时指挥华盛顿守备部队的艾布拉姆斯少将。

在他看来,华盛顿连城市都算不上了,占领华盛顿有什么价值?另外,华盛顿周围的重要工业区都以完蛋,美国联邦政府也迁到了亚特兰大,占领华盛顿,还不如去占领北面的波士顿,或者费城。

当时,艾布拉姆斯甚至认为,帝国海军是在佯攻,其真正要攻打的肯定是费城。

四月八日,第一舰队炮击了费城。

这让艾布拉姆斯更加坚信他的判断,并且立即让驻扎在巴尔迪摩北面的军队向费城方向转移,去加强费城的防御。

其实,当时第一舰队去炮击费城,并不是为了起到佯攻的作用。

原因只有一个:切萨皮克湾太小了,被第四舰队挤得水泄不通,根本没有给第一舰队的容身之处。而后勤保障舰队已经赶了过来,登陆行动则要在十二日展开,第一舰队总不能在外面干等几天吧?

另外,就是蓝凌波与赵赙礼都想趁此机会好好表现一下。

二个人想方设法,找了不少的借口,才让白佑彬答应让第一舰队去炮击费城。结果歪打正着,让美军指挥官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十日夜间,登陆舰队到达。

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第四舰队才将部分舰艇撤了出来,给登陆舰队留下了足够的活动空间。

十一日夜间,余辉宏在他的“荣誉”号旗舰上下达了作战命令。

当天晚上,跟随登陆舰队一同到达的火力支援舰队顶替了第四舰队,开始全面炮击美军阵地。天亮前,补充了弹药的第一舰队替下了火力支援舰队,接过了炮火压制与火力支援的任务。

同一天晚上,二百多名第五大队的侦察兵提前上岸。

为了让舰队的火力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侦察兵是不可否缺的因素。只有在侦察兵的引导下,舰队的炮击才能既准确,又及时。

八点不到,第一批陆战队官兵就搭乘登陆艇出发了。

直到此时,刚刚收到消息的艾布拉姆斯才相信,帝国海军陆战队的进攻目标是华盛顿,而不是费城。

可是,此时美军已经来不及做出防御调整了。

在第一舰队的炮火压制下,美军别说进行大范围的调动,就连离开防御阵地都有性命之忧。

到傍晚的时候,已经有二个陆战师登上了华盛顿南面的河滩。

此时,第一舰队退了下来,轮到第四舰队登场。

在舰队替换的时候,还发生了一次小事故。第一舰队的一艘驱逐舰不小心撞上了第四舰队的一艘巡洋舰,结果导致驱逐舰舰首断裂,而巡洋舰的中部被撞出了一条大口子,二艘战舰都不得不提前打道回府。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白佑彬不得不让人在航道中央设置了浮标。

夜间,陆战队的进攻仍然没有停止,按照余辉宏的想法,必须趁美军没有来得及调整防御部署的机会,尽量拓展阵地,为后面的恶战做好准备。

实际上,美军的防御部署一直都没有能够调整过来。

到九日上午,也就是陆战队的工程兵架好了第一座简易码头,第一批二艘运载着弹药的运输船靠上码头的时候,白佑彬才松了口气。

直到这个时候,陆战队的进攻仍然打得不温不火。

显然,这次的作战行动再次超过了所有将领的预先判断。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三十二章 … ~战争难民~

占领华盛顿的顺利程度超过了想像。接下来的麻烦出样也出乎预料。

四月十四日。华盛顿市区内的战斗结束。数万名陆战队官兵占领了一座完全变成了废墟的城市。当天晚上。一批陆战队官兵就出现了身体不适症状。

最初的时候。余辉宏还以为美军在战场上使用了学武器。或者是生物武器。

当天晚上。余辉宏就联系上了白佑彬。让白佑彬尽快从后方调运一批防生化的装备。以及一些消毒药水。另外。还要调一支专业的防生化部队。

第二天一早。余辉宏就亲自到了前线。

这下。他才搞清了原因。并不是美军使用了生化武器。而是在头次炮击中死难的华盛居民的尸体并没有被完全清除。甚至没有得到任何处理。仍然掩埋在废墟里面。因为上次炮击时是冬天。而现在已经是春天了。所以随着气温升高。原本被冻住的尸体开始腐烂。从而滋生了大量的病菌与病毒。

也就是说。华盛顿爆发了瘟疫!

这绝对是很难想像事情。因为上次炮击已经过去了几个月。在此期间。帝国海军再也没有袭击过华盛顿。所以按照常理。美军肯定进行了搜救。也肯定应该妥善处理遇者的遗体。而不是任其在废墟中腐烂。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美国为么没有重建华盛顿。

从后来帝国陆战队投入看。别说重建华盛顿。就算是清理废墟。掩埋遇难者遗体都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工时。如要在一个月内完成清理工作。就至少得调动三万名工程与搜救人员。而当时美国政府别说调动三万人。恐怕连三千名程人员也找不到。另外。美国政府也不可能在这座废墟上花费太多的力气。

搞楚了情况之后。余辉宏立即颁布了严格的卫生制度。

所有生活用水与食物都得从后方运送。且在运送过程中密封包装。所有在疫区活动的官兵必须每日洗澡。更换服装。除行巡逻任务的部队之外。其他人员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均不的擅自离开营地。已经被传染或者疑似被染的官兵都要进行单独隔离。且只能与军医接触。不得擅自与其他人发生接触。

随后。余辉宏安排有防疫工作经验的军医去现场勘察划分疫区。

当然。最重要的是后方紧急运送一批消毒药水。以及相关的防疫器材与药品。

为了这事。白佑彬让谢昶伦立即调动了二艘速度最快的快速战斗支援舰。让其装载药品与防疫物品赶赴前线。另外。白彬还将战区内仅有的一艘医疗船调了过来。专门负责救治被瘟疫传染的官兵。

医疗物资在十八日午到达。医船则在二十一日到达。

到此时。疫情才到了控制。可这几天下来被传染的官兵已经超过了三千五百人。病情较轻的患者只能呆在陆地上的临时医院内。只有病重的患者才能被送到医疗船上。接受更加专业的医疗与救治。

当时。随同医疗船达的还有二百多名军医与护士。

在此期间。陆战队的作战行动也暂时停了下来。除了守卫在外围防线上的作战部队之外。他所有官兵都呆在营地里面。到最后。所有到华盛顿执行过作战任务的官兵都接受了全面的体检以免疫情军队内蔓延。

仅仅这件事情。就让余辉宏和白佑彬累的半死。

要知道。在帝国的军队里面。如果官兵在战场上阵亡。只要不是指挥官胡乱指挥就不会有人追究指挥官的责任。毕竟军人的天职就是为国家作战。牺牲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可是。如果有军人在行动期间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在感染病疫之后而死亡。那么指挥官就必须为此承担起责任。

为了防止疫情扩大。战区的消毒工作是必须立即进行的。

后来为了消灭瘟疫,陆战队出动了上千名医务与防疫人员。消耗了上万吨消毒液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同时。陆战队还出动了三个工程营的上千名官兵。动了数百台工程设备。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对疫区的废墟进行了简单清理。共找到并且焚化掉了上万具已经完全腐烂的尸体。让人觉难以置信的是。工程兵在作业的时候。竟然找到了二个活着的美国人!

据这二人后来回忆。他们都是在帝国海军舰队第一次炮击华盛顿的时候被掩埋在了废墟里面。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他们一直靠聚积的污水。雨水。还有附近的尸肉。蛆虫维生。并且活了下来。

不得不说。这确实生命奇迹。

这二个人至今都还健在。且身体状况比很多同龄的老人都要健康的多。

处理与控制瘟疫只是当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随着占领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问题摆了白佑彬的面前。

为了尽快向疫区运送物资。陆战队在四月十七日的时候占领了华盛顿东面的安纳波利斯。且在战斗中尽量保存了港口内的基础设施。也正是如此。很多患者才能够迅速转移到停在海湾的医疗船上。那些紧急物资才能顺利送上岸。

可也正是如此。给白佑彬引来了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

当时。华盛顿附近受到毁灭性打击的城市有很多。比如北面的费城。东北的巴尔迪摩。南面的诺福克与弗吉尼亚比奇。还有西南的里士满。这些城市总共有近二百万居民流离失所。在此之前仅能从驻军那里到有限的口粮。

在陆战队占领华顿之后。美军在作战不利的情况下主动退缩。

结果。上百万民去了生活来源。甚至失去了生存的希望。

不知道是谁首先想到。从十九日开始。第一批难民在进入了帝国陆战队的占领区之后。从陆战队官兵那里得到了军用口粮。随后越来越多的难民涌了过来。而且逐渐由单个变成小群。再由小群变成了大股。

到月底的时候。进入占领区难;总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五万!

按理说。帝国陆战队的官兵。及白佑彬完全可以不用理会这些美国的战争难民。帝国任何一部军事法中都没有提到。军队一定要救助敌对国的战争难民。毕竟在此之前不久。这些美国人还是美国军队的后台支柱。

另外。军队的职责不是去救援难民。而是去作战。更有甚者。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如果陆战队官兵觉得受到了威胁。可以向涌来的难民开火。而美国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帝国军人绝大部分都不懂英语。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误解与冲突。如果陆战队官兵真的向美国难民开火。绝大部分指挥官也只会睁一眼闭一眼。最多约束一下手下的行为。然后以语言不通。对方有威胁等等理由推托责任。不说别的。在日本战场上。就发生过很多类似的事件。

只是。在见到那些骨瘦如柴。如同坟墓里爬出来的难民时。没有一个陆战队官兵将枪口对准他们。因为只要是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够看出来。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威胁。他们需要的只是一口食物。

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陆战队的官兵普遍犯了“多愁善感病”吧。在面对美国难民的时候。竟然会主动拿出自己的军用口粮。有些前线指挥官甚至让炊事兵专门为难民准备饭菜。仿佛他们招待的不是敌人。而是远来的客人。

其实。连白佑彬也觉得那些美国难民非常可怜。

在二十日的时候。就让后勤保障部队向前线运送了更多的食物。后来。白佑彬联系上了海军总参谋部。报告了这件事情。卫延年的第一个答复是让白佑彬自行处理。不用这些“小事”单独打报告。次日。卫延年就发来了第二封电报。白佑彬立即调集战区内的物资。尽量救助难民。显然。这不是卫延年答复。而是帝国内阁政府的答复。

收到了新的答复之后。白佑彬立即开始调集物资。

为了帮助更多的难民。白佑彬甚至让谢昶伦从陆战第八军那里“借”来了很多野战炊事车(流动的厨房)。并且让于右任从原本应该送往英国的物资中抽调了一批。并且全部用快速运输船(当时向英国运送食物的一般是普通运输船)送过来。

余辉宏也积极的展开了行动。他首先做的。就是在外围防线附近设置难民营。并且为每座难民营安排一个排的陆战队官兵专门负责分配食物。后来。余辉宏还安排了专职的医务人员为难民服务。

当时。白佑彬与余辉宏都没有想到。他们的“善举”引来了更大的麻烦。

到五月十日。进入领区的难民总数突破了五十五万。到十五日。达到了一百零七万。到五月二十五日的时候。接受帝国陆战队收容与救治的难民总数突破了一百七十八万。而且。这个数量还在持续增加。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美国人都涌向华盛顿一样!

这下。陆战第十军是彻底别想脱身了。

面对这的难民。别说是作战,就算是看管好难民营都是问题。因此。在五月初。余辉宏不留在罗维登斯岛的预备队调了过来。

当时。白佑彬与余辉宏需要对付的不是美军作战部队。而是汹涌而来的难民潮。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三十三章 … ~粮食危机~

突然爆发的难民问题确实很难让人理解。

美国不是日本与英国这类的国家,在战争爆发前,美国国内的粮食产量不比帝国少多少,整个战争期间,美国一直是粮食输出国。另外,在战前美国就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粮食战略储备体制,为持久战争做好了准备。按照战后获得的资料,在七十一年(39年)年底的时候,储备在美国本土四十八个州的一千三百多座联邦与地方粮仓内的粮食达到了一亿二千万吨,足以供美国所有人消耗一年半。而同期,帝国的战略粮食储备仅为一亿一千万吨,只够消耗十一个月。

无论如何,不会有人想到美国会出现粮荒。

只是,当时发生的事情,让人不得不相信,美国国内确实出了大问题。

战后,有很多人专门研究美国在战争末期爆粮食危机的根本原因,并且在调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之后,得出了一些比较可信的说法。

先是美国的国内产业结构出现了问题。战争爆前,美国的农业从业人口达到了二千三百六十八万,其中青壮年劳动力为八百六十七万,分别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三,与总劳动力的百分之一十一。对一个工业国家来说,这二个比例是比较合适的,从而在根本上保证国内的粮食产量。可到了七十六年(年)的时候,美国的农业从业人口降低到了一千七百四十二万,其中青壮年劳动力为三百二十四万,分别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点六,与总劳动力的百分之三点八。同期,美国工业的从业人口与青壮年劳动力在总量中地比例分别比战前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一与百分之一十七,另外美国的军事人员在男性青壮年中的比例也由战前的不到百分之二提高到了百分之一十四。由这几项数据中就能现,到战争末期,美国的农业劳动力已经急剧降低。战前一个农民只需要养活二十个非农业人口,而到战争末期,一个农民却要养活五十五个非农业人口。农业的压力增加了一点五倍,而整个农业的生产效率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提高一点五倍。另外,以当时的技术水平,一个农民能够养活二十五个非农业人口已经是农业生产效率地极限了!

其次是在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投入持续降低。战前,美国一直实施农业补贴税,即农民生产粮食不但不交税,反而从国家领取补贴。战争爆之后,美国不但不再实施农业补贴税,反而按照战时法,按照政府订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征收多余的粮食。因为政府定价相对较低,所以导致农民种田不但赚不了钱,反而亏本,从而严重地打击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虽然在其他政策地帮助下,可以在短期内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但是几年持续下来,粮食产量必然会大幅度降低。比如,在七十一年(39年)的时候,美国的粮食产量为一亿七千万余吨,而到了七十六年(年)的时候,美国的粮食产量已经降低到了一亿三千万余吨,减产了近百分之二十四。

第三,长期的对外援助迅速的消耗掉了美国的粮食储备,并且使美国国内粮食生产入不敷出。在参战之前,美国就已向日本、英国等粮食需要进口地国家出售了大概四千五百万吨粮食,差不多就是那二年美国粮食产量减掉国内消耗量的富裕产能。可是参战之后,到七十七年(年)上半年的时候,美国向盟国输出的粮食总量达到了惊人的一亿八千五百万吨,不但超过了其战前的战略储备总量,还抵消掉了前三年的富裕产量。也就是说,到七十七年(年)下半年的时候,美国已经没有多余的粮食了。

第四,在输掉了太平洋战争之后,美国丧失了最大的海外粮食产地——澳大利亚。当时澳大利亚是协约国集团中,粮食产量仅次于美国地地区,且长期向协约国成员国提供粮食。当美国输掉太平洋战争之后,也自然失去了来自澳大利亚的粮食。

第五,帝国海军地全面破交作战使美国丧失了太多的粮食。到七十七年(年)上半年为止,帝国海军地破交战舰与破交舰队总共击沉了近二万艘大小各异的船只,其中仅运送粮食地船只就超过了七千五百艘。比如,在日本战败之前,从美国运出的粮食,仅仅只有三分之一能够到达日本。在向俄罗斯提供援助的时候,仅有四分之一的粮食到达了目的地。后来,在向英国与西班牙提供的援助中,仅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粮食最终送到了盟国的港口中。虽然没有准确的办法统计出美国在战争期间在海洋战场上损失了多少粮食,但是按照比较合理的估计,几年下来,因为海运损失的粮食相当于美国从澳大利亚获取粮食总量的百分之七十,也就是接近一亿吨。

最后就是美国人的生活习惯问题。

在进入战时状态之后,美国也开始实施战时管制,只是并没有完全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