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巨浪-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暴露在第32舰队的炮口之下。不说别的,战列舰的炮塔都是正面防护最强,背部防护最弱。如果第11舰队炮击英国战列舰编队,其四艘战列舰的炮塔都将暴露在第32舰队的炮口之下。在此情况下,十六英寸穿甲弹能够在极远的距离上打穿炮塔的背部装甲。即便在远程炮战中,炮弹命中炮塔背部装甲地机会非常渺小。可是只要运气够好,一枚炮弹就能报销掉一座炮塔,甚至导致炮塔下方的弹药库爆炸,最终导致整艘战舰完
另外,在当时的情况下,就算第11舰队干掉了四艘老式战列舰。只要遭到美国第32舰队的重创,负责对付运输船队的大型巡洋舰仍然不可能是美军战列舰的对手。至少,三百毫米穿甲弹根本打不穿“衣阿华”级战列舰地装甲,对其没有任何威胁。只要有一艘“衣阿华”级战列舰还能作战,就无法对美军船队构成太大的威胁。如此一来,要想干掉美军船队,还得首先使第32舰队彻底丧失战斗力。
如此一来,白佑彬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随着第32舰队转向追了上来,第11舰队立即做好了炮战的准备。
八点。白佑彬给秦孝东下达了命令,在第11舰队与第32舰队的战斗没有结束之前,不要轻易突击美军运输船队。并且尽量缠住英国战列舰编队,使其无法对付第11舰队。
相对而言。这个任务非常简单。
只要“海龙”号与“海狮”号破交舰队进入英国战舰雷达地探测范围之内。并且对运输船队构成了威胁。英国战列舰编队就不敢贸然转向靠近第11舰队。至少。威利斯·李不敢贸然做出夹击第11舰队地决定。
以当时地情况。如果英国战列舰编队前来夹击第11舰队。白佑彬完全可以利用快速战列舰地速度优势。将英国战列舰编队甩在身后。使其追不上。打不着。却又舍不得放弃。这样一来。二支破交舰队就能轻易地干掉美军船队了。
也正是吃透了威利斯·李地战术企图。白佑彬才敢让二支破交舰队参与舰队作战。
八点十五分。第32舰队与第11舰队地斜距缩短到了二万米之内。
在白佑彬下达了减速地命令之后。两支主力舰队地炮战再次开始了。
对威利斯·李与白佑彬来说,现在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能否获胜。就得看两支主力舰队决斗的胜负。
正因为预料到了这一点,所以白佑彬首先下令舰队减速,以掌握主动权。
八点二十分,第32舰队转向到了一百二十度,开始逼近第11舰队。
威利斯·李没有别的选择,在二万米的交战距离上,他占不到任何便宜。另外,已经有三艘“衣阿华”级战列舰遭到重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新泽西”号还失去了主要的火控指挥能力。如此一来。必须缩短交战距离,才能对敌人构成威胁。也才能迫使敌人撤出战斗。
另外,此时威利斯·李是完全能够承受“损失”的。
在收到英国舰队发来地消息,知道又有两支破交舰队出现在了东北方向之后,威利斯·李没有感到惊讶。
情况已经很清楚了,对方派来了三支破交舰队!
只是,决定胜负的不是破交舰队,而是主力舰队。
如果能够战胜第11舰队,那自然再好不过。到时候,不但对方的破交舰队不敢轻举妄动,最终只能撤离战斗,说不定还能击沉对方几艘战列舰,弥补英国海军那二艘战列巡洋舰被击沉而造成的损失,甚至改变太平洋战场上的局势。
即便不能战胜第11舰队,只要能够与第11舰队拼得鱼死网破,在四艘英国老式战列舰的掩护下,运输船队仍然能够安全到达斐济群岛,而不用担心遭到敌人破交舰队的袭击。
换句话说,威利斯·李能够承受损失,可同时必须保证让第11舰队失去战斗力。
如此一来,第32舰队主动缩短交战距离,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这次,白佑彬没有躲避,他也没有办法躲避。
东面十五海里之外,就是英国战列舰编队。按照海军情报局提供的情报,“复仇”级采用地仍然是十五英寸舰炮。其使用的标准穿甲弹能够在一万五千米左右对“省”级战列舰构成威胁,并且在一万二千米之内击穿“省”级战列舰的主装甲带。
如果第11舰队想要与第32舰队拉开距离,就必须向东机动,从而撞上英国战列舰编队的炮口。到时候,英国战列舰编队可以呆在运输船队的东面向第1舰队开火,而不需要离开其掩护运输船队必须的位置。
显然。第11舰队必须与第32舰队决战。
走到这一步之前,白佑彬就已经做好了与敌人决战地思想准备。
炮战打得非常激烈,双方都摆出了寸步不让的架势。八点二十七分,仍然是“辽省”号首开战果。
从其乙炮塔打出的一枚穿甲弹准确无误地击中了“新泽西”号A炮塔前方地水平甲板,并且打穿了水平装甲,并且在舰体内部发生了爆炸。只是,该穿甲弹没有能够打穿其舰体装甲盒前端的装甲隔板,更没有威胁到后方得到了重重保护地弹药库,所以没有能够对“新泽西”号造成太大的威胁。
仅仅半分钟之后。“新泽西”号就还以了颜色。
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击中了“辽省”号的丙炮塔后方,副舰桥下面的二号甲板,炸毁了附近的一座副炮炮塔与二座速射炮炮塔。万幸的是。这枚穿甲弹没有能够击穿水平装甲,只是将暴露在装甲外的上层建筑上炸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并且引燃了一些易燃物品。五分钟后,大火就被损管队员扑灭了。
“北直隶”号与“南直隶”号也相继取得了战果。
让舰队官兵感到有点意外的是,敌人地炮击明显准确了很多,到八点四十分的时候,“辽省”号挨了二枚炮弹,“北直隶”号挨了三枚炮弹,“南直隶”号挨了二枚炮弹。就连最前面的“松江府”号旗舰也挨了一枚炮弹。
让白佑彬有点失望地是,“松江府”号的表现仍然不尽人意。打了二十分钟,仍然没有取得一个得到确认的战果(实际上,当时“松江府”号至少命中了“衣阿华”号两枚穿甲弹,其中一枚没有在舰体内爆炸,另外一枚因为引信失灵而没有发生爆炸)。
可以说,这二十分钟的炮战,让第11舰队失去了先发制人的机会。
八点四十分,随着双方的距离缩短到了一万五千米。炮战拼的就是运气了。
以当时两种战列舰上装备的先进火控设备来看,在一万五千米的距离上,炮击地命中率不会低于百分之十。另外,在如此近的交战距离之内,打击的已经不是对手的水平装甲,而是主装甲带,即便采用普通穿甲弹,也能对对手构成致命的威胁。
从此开始,炮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威利斯·李并没有保持一万五千米交战距离的意思。仍然让舰队保持着一百二十度的航向。继续逼近第11舰队。随着双方的距离近一步拉近,考验的就不再是双方地火力与装甲。而是双方战舰的生存能力!
也就在这个时候,付勋杰带着十多名军官来到了司令舰桥,强行带走了白佑彬等人。
这是帝国海军司令部为了确保舰队司令官的安全,制订的一项临时制度。即舰长在感知战斗中很有可能使舰队指挥官,以及舰队司令部受到威胁的时候,可以越权将舰队指挥官安置到相对安全的舱室,以确保舰队指挥官与舰队司令部官兵的安全。
第十卷 浴血鏖战 第四十二章 … ~临时避难~
因为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设置加固的司令舱,所以“松江府”号只是做了临时改进,将位于司令舰桥下方,舰体水线以下部位的一座军官娱乐舱进行了加固处理,在四周与上下两面各焊接了几块厚达一百五十毫米的装甲板。另外,该舱室还受到了水平装甲与主装甲带的保护。
为了能够使呆在“避难所”的指挥官随时掌握外界的情况,舱室内安装了几部与外界通信的有线电话。另外,舱室底部有一处逃生通道,这是供里面的人员在战舰已经无法挽救,且外界无法展开救援的情况下撤离用的。
只是白佑彬怎么也不太习惯在战斗的时候呆在一座“铁皮牢房”里面。
同时被关进来的,还有蓝凌波,以及一批参谋军官,肖定邦、伍庆元与庞晋元等人都留在了外面,通过电话向白佑彬汇报情况,并且接受白佑彬的指挥。
实际上,对白佑彬来说,呆在“避难所”里面,与呆在司令舰桥里面没有什么区别。
虽然此时外面已经天亮了,但是交战距离太远,很难看清楚敌人的情况,大部分战场信息都是通过雷达,以及其他战舰获得的。即便留在司令舰桥内,白佑彬也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战场信息,然后利用这些战场信息做出战术决断。也就是说,他做出战术决策与看不看得见敌人,或者呆在哪里并没有关系。
如此一来,即便在“避难所”,在参谋的协助下,他仍然能够及时掌握战场信息。
另外,通过通信设备,他仍然能够向舰队参谋,破交舰队的指挥官,乃至各舰的舰长下达作战命令。
对白佑彬来说。不适应的,只是他已经养成了的指挥习惯。
通过舰体传进来的隆隆炮击声,以及炮弹爆炸时发出的沉闷声响,避难所内的白佑彬等人完全能够感受到外面地战斗打得有多么的激烈。
八点五十一分,庞晋元通过电话报告了最新的战果。
在与敌舰交手三个会合,消耗了上千枚穿甲弹之后。“辽省”号终于在其第一百一十八轮齐射中让二号目标舰燃起了大火。在此之前,“辽省”号已经通过三次极为精准的炮击,让二号目标舰失去了还手的能力。
直到战斗结束,白佑彬才了解到。
四十四分,“辽省”号就打掉了“新泽西”号的A炮塔。并且在三轮齐射之后,也就是大概四十八分地时候,摧毁了“新泽西”号的C炮塔。在接下来的二轮齐射中,“辽省”号都收到了战果,并且最终在五十一分的时候让“新泽西”号上燃起了大火。当然,在这十分钟的激烈炮战中,“辽省”号地损伤也不轻。
五十四分,“新泽西”号主动撤出了战斗。虽然在撤退的时候。其速度迅速超过了二十四节,但是从损伤情况来看,这艘战列舰就算能够回到美国本土,在未来几个月之内也无法使用。
失去了二座炮塔,但是火控系统完好无损的“辽省”号没有撤退。
按照交战惯例,“辽省”号迅速调转炮口,与“松江府”号一同对付一号目标舰。即第3舰队的旗舰“衣阿华”号。
九点过三分,庞晋元报告了一件不好的事情。
在与敌舰激战了二十多分钟之后,“南直隶”号损失了所有的主炮,被迫转向撤出战斗。
具体的交战经过是:四十三分,“南直隶”号的丙炮塔就被四号目标舰打来地炮弹击中。虽然打在炮塔正面的穿甲弹没有能够进入炮塔内部。但是命中时的撞击力,以及爆炸产生的冲击力,严重损坏了炮塔的回旋机构,使炮塔无法正常使用。五十二分,乙炮塔被打中,炮塔内的数十名官兵全部伤亡,且设备受损严重,无法修复。九点过,甲炮塔也被敌舰打来的穿甲弹击中,并且导致数十名炮手伤亡。
“南直隶”号并不是完全被动挨打。在其丧失战斗力之前。也让对手尝到了苦头。
早在八点四十一分地时候,“南直隶”号就打中了四号目标舰。即“威斯康星”号战列舰的左舷主装甲带,只是炮弹的入射角度太大,没有能够对其产生多大的损伤。随即,在四十七分与五十八分,“南直隶”号打出的穿甲弹先后摧毁了“威斯康星”号地B炮塔与C炮塔。只是在双方都只剩下了一座主炮炮塔的情况下,运气没有倒向“南直隶”号,而是让“威斯康星”号笑到了最后。
当然,话也不能这么说。
从总体情况来看,“威斯康星”号受到的损伤比“南直隶”号严重得多。
当时,“南直隶”号的舰体只挨了四枚穿甲弹,且只有一枚穿甲弹打穿了主装甲带,并且在舰体内爆炸。即便是这枚穿甲弹,也没有威胁到“南直隶”号的动力系统,没有使其损失速度。
相反,“威斯康星”号在撤出战斗之前,舰体挨了至少七枚穿甲弹,且至少有三枚穿甲弹打穿了其主装甲带,并且在舰体内爆炸,其中一枚穿甲弹就在四号锅炉舱外面爆炸,导致其一台锅炉受到损伤。虽然这点损伤只会使其速度降低大概一节左右,但是这也使其无法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发挥作用,从而影响到了舰队指挥官的决策。
九点十四分,“北直隶”号与“密苏里”号的决斗也分出了高下。
在舰体严重受损,主炮全部失效之后,“密苏里”号选择了撤退。同样的,“北直隶”号在送走了“密苏里”号之后,将炮口转向了正在朝其开火的“威斯康星”号,并且在九点二十一分地时候,让“威斯康星”号步上了“密苏里”号地后尘,成为了第32舰队第三艘撤出战斗的战列舰。
毫无疑问,“北直隶”号地表现相当勇猛。
只是。其取得的战果多多少少都得打点折扣。
据战后了解,当时“密苏里”号的三座主炮炮塔都没有被穿甲弹击穿,而是因为其转动机构出了故障,才失去了战斗力。虽然转动设备出故障,也是被炮弹击中后才发生地,但是这只能证明“衣阿华”级主炮炮塔的侍服机构有问题。而不能证明“衣阿华”级的防护设计有问题。
实际上,“衣阿华”级战列舰主炮炮塔正面厚达五百毫米的装甲是足够坚固的。
另外,“衣阿华”级战列舰主炮炮塔的正面装甲有一定地倾角,在近距离炮战中,炮弹落下时。与炮塔正面装甲并不垂直,从而使其实际防护效能远远的超过了五百毫米,大概等同于五百八到六百毫米厚的垂直装甲。
实际上,在这场战斗中,仅有“威斯康星”号的B炮塔是被穿甲弹从正面穿透而战毁的之外,其他几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地炮塔都不是因为正面装甲被穿透而失去了作战能力。当时,命中“威斯康星”号B炮塔正面装甲的那枚穿甲弹也正好打在了其上缘,也就是最薄弱的部位。不然也难以穿透。
当然,“北直隶”号也受到了敌人的猛烈还击。
在“密苏里”号撤出战斗的时候,“北直隶”号上只有五门主炮还能继续使用,其中乙炮塔右侧的三号炮因为俯仰机构出了故障,无法调整俯仰角度,从而失去了战斗力。
战斗打到这个时候,表现最糟糕的还是“松江府”号战列舰。
在“辽省”号赶来帮忙之前。“松江府”号只打中了对手三枚穿甲弹。相应的,“松江府”号挨地炮弹也最少。当时,白佑彬只感受到了一次震动,而且判断出中弹部位应该在舰体后方,距离舰桥非常远。
在“辽省”号赶来帮忙之后。“松江府”号的表现仍然毫无起色。
打到九点十五分的时候,“辽省”号在只有三门主炮的情况下,都打中了对手五次,而“松江府”号却只打中了对手三次。
当然,“辽省”号也因为表现过于“优秀”,遭到了“衣阿华”号的重点照顾,最终在九点十五分撤出了战斗。
到此时,“衣阿华”号上只剩下了五门还可以使用的主炮。
虽然“松江府”号的命中率一直不太理想,但是在保有九门主炮地情况下,优势明显倒向了“松江府”号。
另外。随着还有五门主炮的“北直隶”号赶来。“衣阿华”号必然处于绝对劣势。
九点二十五分,就在“北直隶”号将“威斯康星”号“送”出战场。赶来增援“松江府”号的时候,第32舰队转向了。
五分钟之后,白佑彬带着蓝凌波等人返回了司令舰桥。
仅仅五十分钟,舰队就完全变了样。
虽然战斗还没有结束,第11…2巡洋舰编队正在拦截美军的驱逐舰,第11…5驱逐舰编队则在追击逃跑的美军战列舰,但是白佑彬知道,属于第11舰队与第32舰队地战斗已经结束了。
在只剩下二艘战列舰,而且其中一艘只有一半战斗力的情况下,第11舰队打不过英国战列舰编队。另外,第32舰队也不会立即撤出战场,而会在与第11舰队脱离接触之后,继续留在战场附近。如果第11舰队去对付运输船队,或者英国战列舰编队,威利斯·李肯定会率领仅剩下了五门主炮的“衣阿华”号重新参加战斗。
在此情况下,白佑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第十卷 浴血鏖战 第四十三章 … ~见好就收~
任何一名海军将领都不会轻言放弃,可任何一名海军将领都要学会取舍。
激烈的战斗还在进行着,为了掩护战列舰撤退,八艘美军驱逐舰如同疯狗一般的扑了上来,而“迎接”它们的是来自四艘轻巡洋舰,以及六艘驱逐舰上的密集炮火。为了避免被美军发射的鱼雷击中,第11…1主力编队正在迅速转向,朝东北方向进行战术机动。
虽然已经用实战证明,“省”级战列舰比“衣阿华”级更先进,战斗力更强,而且第11舰队已经成功的战胜了第32舰队,但是白佑彬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这不是他预料之中的胜利,这是一个来得太惨烈了一点的胜利。
仅仅五十分钟的激烈炮战,第11舰队就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辽省”号与“南直隶”号不但丧失了战斗力,而且情况非常不容乐观,特别是表现得最为勇猛的“辽省”号,其舰体右舷上的几个大窟窿已经导致部分舱室进水,舰体出现了三度左右的右倾。虽然“南直隶”号控制住了向其他舱室蔓延的海水,还在设法抽出舰体内的海水,但是也无法继续作战,必须尽快返回港口进行维修。
即便是情况稍好一点的“北直隶”号的舰体都有严重破损,必须尽快维修。
虽然“松江府”号保持着完备的战斗力,且舰体受到的损伤并不严重,但是以其之前的表现,白佑彬对这艘“旗舰”不抱太大的希望。
“长官,海龙号来电。”
听到通信军官的话语,白佑彬立即转过了身来。
蓝凌波抢在他的前面接过了电文,看了一眼之后,说道:“英国战列舰编队正在向我们靠近,大概是防止我们袭击运输船队。”
对此,白佑彬没有感到丝毫意外。
如果他在威利斯·李地位置上。此时也会让英国战列舰编队向第11舰队靠近。但是不会让其到达运输船队地西面。而是继续呆在运输船队东面。或者东北面。一方面对第11舰队施加压力。一方面继续提防那两支破交舰队。
这时。庞晋元跑了过来。“第32舰队转向了。正在向东北方向航行。”
“肯定去与英国战列舰编队会合了。”蓝凌波看了白佑彬一眼。说道。“现在我们还能保持速度。撤退地话。把握非常大。当然。如果继续战斗。我们就应该立即去拦截第32舰队。阻止其与英国战列舰编队会合。”
撤退。还是继续战斗?
白佑彬扫了眼司令舰桥内地参谋军官。虽然大家都渴望获得更大地胜利。但是看得出来。几位比较理智地参谋都认为应该见好就收。
战斗到现在已经打了十个小时了。即便不考虑官兵地状态。也要考虑战舰地状态。
另外,首要目标已经达到,那二艘英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已经沉没了。其次,次要目标也完成了一部分,虽然最终战果没有统计出来,但是被击沉的美军船只不会少于七十艘。另外,美军第32舰队已经失去了战斗力。短期之内难以恢复元气。即便英国海军地四艘老式战列舰没有太大的损伤,可是这四艘战列舰在太平洋战场上,特别是主要海战战场上,根本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
选择撤退,既能确保不再承受损失,也能确保四艘“省”级战列舰尽快恢复战斗力。
“准备撤退吧。”白佑彬没再迟疑,“联系秦孝东,让海狮号破交舰队继续跟踪英国太平洋舰队与美军运输船队,海龙号破交舰队前去与海虎号破交舰队会合。协助魏明德返航。另外,尽快安排驱逐舰打捞我们的落水人员,俘获美军落水官兵,争取在半个小时之内完成撤退准备工作。”
到此,所有参谋军官才松了口气。
他们都很清楚白佑彬的性格,在白佑彬下达撤退命令之前,他们都担心指挥官会孤注一掷的与敌人战斗到底。
随后,白佑彬让庞晋元发出了战报。
这算不上捷报,也算不上是“噩耗”。在白佑彬看来。即便他没有输掉这场战役,也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
似乎与第11舰队的战斗彻底打掉了威利斯·李的信心。或者是威利斯·李也不太相信白佑彬会在第11舰队还有战斗力地情况下主动撤退,结果在第11舰队派出驱逐舰去俘虏美军落水官兵的时候,威利斯·李并没有采取行动。
直到十点过,第11舰队转向朝西北航行的时候,英国战列舰编队都没有赶来拦截。
以当时地情况来看,似乎双方都打累了,都打倦了。最后,只有二艘美军的驱逐舰远远的跟在第11舰队身后,尾随第11舰队航行到当天傍晚,确定第11舰队已经撤出战场之后,才转向离开。
二十五日傍晚,白佑彬让庞晋元发出了完整的战斗报告。
按照当时的统计,在“马克萨斯群岛海战”中,以第11舰队为核心的帝国海军舰队取得了击沉敌二艘战列巡洋舰,七艘轻巡洋舰,十一艘驱逐舰,以及七十四艘运输船只的巨大战果。同时,帝国海军舰队也在战斗中付出了一艘大型巡洋舰、二艘轻巡洋舰、四艘驱逐舰战沉,二艘战列舰遭到重创,一艘战列舰受重伤,一艘战列舰受轻伤,四艘大型巡洋舰遭到重创,另外还有十多艘战舰受损的惨痛损失。
从战术层面上讲,白佑彬获得了一次不算光荣的胜利。
可是,从双方地实力对比来看,白佑彬能够在“马克萨斯群岛海战”中取得这样的结果,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当时,他要用四艘战列舰,三艘(实际上是二艘)“海龙”级大型巡洋舰,十二艘(实际上是八艘)“鲨鱼”级大型巡洋舰对付敌人的四艘快速战列舰,四艘老式战列舰,二艘战列巡洋舰。
可以说,换了任何一个人来指挥这场海战,都不会比白佑彬做得更好。
从战役的层面上看,白佑彬并没有获得胜利。
最关键的是,他没有能够拦截所有的美军运输船只。虽然击沉了数十艘运输船只,但是至少有四十多艘运输船只是因为损伤严重,无法继续航行,最终被美军抛弃的,而这些船只上的人员,以及一些重要物资都被转移到了其他船只之上。
另外,白佑彬也没有能够干掉敌人的战列舰。
四艘“衣阿华”级都在接受了三到五个月地修理之后重新服役。四艘“复仇”级战列舰也在到达布里斯班与悉尼之后接受了一个月左右的维修,随后就参加了西南太平洋上的作战行动。
从战略的层面上来看,白佑彬取得的胜利并不明显。
随着“声望”号与“虎”号战沉,帝国在印度洋航线的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且帝国海军不需要在印度洋上部署太多的护航战舰,为集中兵力,加强太平洋上的战略优势打下了基础。
四艘“衣阿华”级在短期内难以参战,确保了帝国海军在太平洋上地战略优势。可同时,四艘“复仇”级战列舰地到来,使帝国海军在西南太平洋上的进攻难度进一步加大,并且最终迫使帝国海军从第四舰队抽调兵力来加强第三舰队(第32舰队)地实力,以便与哈尔西指挥下的第三舰队抗衡(四艘“复仇”级战列舰都编入了哈尔西的第三舰队)。
最关键的是,美军的运输船队向澳洲运送了二十五个作战师的兵力!
二十五个作战师,相当于四十万大军。而当时美军在莫尔兹比港的防御部队只有五万人左右,部署在新喀里多尼亚的防御部队也只有八万左右。随着这二十五个作战师的到达,麦克阿瑟有足够的资本加强澳洲大陆外围岛屿链的防御强度,为帝国海军陆战队制造更多的麻烦了。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这场海战的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
至少,麦克阿瑟没有得到三十五个作战师。能够在一场战斗中消灭敌人十个师的兵力,这恐怕是任何一场地面战斗都难以办到的吧。另外,到达澳洲的美军官兵中,有一万多名伤员,为了救治这些伤员,必然消耗掉大量的药品,并且需要更多的医护人员。最重要的是,这些伤员对美军士气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对交战双方来说,谁都不愿意承认失败。
二十六日,帝国的各大报纸,电台就争相报道了“马克萨斯群岛大捷”,并且都强调这是帝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这场战役将对今后西南太平洋战场上的战斗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日,美国国内的各大媒体(因为美国的时区比帝国晚了十来个小时,所以美国媒体的报道时间还在帝国媒体之前)也对这场海战做了详细的报道,并且都强调了美军向澳洲增援数十个作战师的情况,声明美军不但有能力守住西南太平洋上的岛屿,还有能力守住澳洲大陆。
因为舰队还在返航途中,根本收不到帝国本土的广播信号,所以白佑彬对国内的宣传情况并不了解。对他来说,总结这场海战的经验教训才是头等大事。
第十卷 浴血鏖战 第四十四章 … ~舰队司令~
相对来说,返航比战斗还要麻烦。
二十六日,白佑彬就收到了海军总参谋部发来的消息,美军第51舰队已经在二十五日夜间离开了珍珠港。
虽然当时没有证据表明尼米兹会出动第51舰队拦截第11舰队,但是帝国海军不得不做防备。卫延年在给白佑彬发去警告之后,也立即命令正在珊瑚海活动的第31舰队前往图瓦卢群岛,在那里补充燃油之后,带上快速综合补给舰前去接应第11舰队。同时第32舰队离开莫尔兹比港的登陆场,进入珊瑚海,顶替第31舰队向美军第三舰队施加压力,迫使敌人不敢轻易离开珊瑚海。
白佑彬并不是很担心美军的第51舰队。
“北卡罗来纳”号与“亚拉巴马”号的性能远不如“省”级战列舰,现在第11舰队还有二艘战列舰能够作战,真打起来,第11舰队不见得会吃亏。真正让他头痛的,还是那几艘受损比较严重的战舰。
二十七日,“海龙”号破交舰队追上了“海虎”号破交舰队。
从秦孝东发来的电报看,“海虎”号破交舰队里的三艘大型巡洋舰的状态都非常糟糕,“海虎”号已经进水一千多吨,而且舰体上的损伤难以在海上修复,另外两艘“鲨鱼”级的情况好不到哪里去。无奈之下,白佑彬只能放弃了与破交舰队会合的想法,让秦孝东护送“海虎”号破交舰队现行返回富纳富提环礁。
同日,“海狮”号破交舰队也发来了消息。
在连续追击了二天之后,美英舰队似乎厌烦了与“海狮”号破交舰队的拉锯战,不再理会跟在屁股后面的敌人,转向驶往了斐济群岛。在这二天中,“海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