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巨浪-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由法国的反对意见更不需要考虑,现在戴高乐都“寄养”在英国,自由法国政府有什么资本跟英国说三道四?

第三件事情就是西班牙与法国战列舰的糟糕性能。

战斗力不说了,至少坎宁安不会认为西班牙与法国的十五英寸舰炮比英国海军的十四英寸舰炮厉害。最大的问题是,“黎塞留”级与“西班牙”级战列舰最初都是设计用于近海作战,其主要的作战用途是对付帝国海军地大西洋舰队。如此一来,根本不需要太大的续航力,并且可以将节约下来的重量用来加强防护。

现在,这两级战列舰都要执行跨洋远征的任务,其续航力的问题就暴露无遗了。

正是如此,欧洲联合舰队才不得不在进入太平洋之前进行两次补给,而且第二次还要进港,除了补充燃油,还得维修战舰的动力设备,因此而耽搁了足足五天的时间!

五天,足以让一场战役决出胜负了。

如果当时不是法国与西班牙战列舰的续航力,以及动力设备的性能过于糟糕,欧洲联合舰队就会与美国海军地第41舰队一同进入太平洋。

当然,坎宁安并不知道,危险正在巴拿马运河地另外一端等着他。

当时,他只是觉得这太麻烦,太浪费时间了。舰队进入太平洋之后,还要在马克萨斯群岛与斐济群岛补充一次燃油,然后才能到达努美阿。也就是说,其到达西南太平洋战区的时间不会早与八月十五日。

到时候,欧洲联合舰队还有存在地价值,或者说,还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吗?

按照协约国集团几个首脑协商的战略规划,美国海军将集中力量守卫马里亚纳群岛,尽量把战线控制在西太平洋,避免让夏威夷群岛过早的受到帝国海军的威胁,这样才能保证在美国彻底完成战略动员之前,协约国集团在太平洋战场上有足够的战略优势。如此一来,欧洲联合舰队将承担起西南太平洋上的防御重任,其对手是帝国海军的第三舰队。欧洲联合舰队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协助麦克阿瑟指挥的美军守住所罗门群岛,守住瓜岛。因此,欧洲联合舰队必须赶在瓜岛沦陷前到达!

以当时的情况,瓜岛守军能够坚持到八月中旬吗?

另外,欧洲联合舰队到达之后,还要进行至少十天的休整,并且对那四艘“糟糕透顶”的战列舰进行维修,因此参战的时间将延迟到九月初。

以帝国陆战队在瓜岛上发动的新一轮攻势来看,美军恐怕在八月初就将被击败。

作为一名有足够能力,以及战略眼光的海军将领,坎宁安很清楚,如果欧洲联合舰队不能及时赶到战场,结果很有可能被麦克阿瑟拿去“堵炮眼”,成为美军在新赫布里底群岛与澳洲东北部构筑新防线时的防御屏障。到时候,如果帝国海军没有攻打关岛,或者已经打下了关岛,欧洲联合舰队就将成为帝国海军的重点打击对象。

暂且不说欧洲联合舰队是不是帝国海军第三舰队的对手。当时,澳洲的大部分军港都是按照美国海军的标准修建的,缺乏为英国等欧洲国家战舰提供维护的能力。如此一来,就算不与帝国海军第三舰队交手,半年之后,欧洲联合舰队的战斗力都将锐减,最终只能灰溜溜的离开太平洋。

这些情况,坎宁安看得很清楚,而且也因此认为出兵太平洋是最愚蠢的决策。

问题是,作为军人,他只是战场上的工具,而且是不需要具有政治思考能力的工具,他必须听命于“唐宁街的胖子”,并且执行首相下达的命令。

舰队进入巴拿马湾之后,坎宁安就嗅到了一丝火药味。

当了望员报告有一艘原本在排队准备通过运河的商船突然掉头转向,并且以二十多节的速度向南航行时,坎宁安就产生了不安的感觉。

只是,当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南面有八艘战列舰正在等待着欧洲联合舰队!

直到了望员在八点五十分的时候发现了东面出现至少四艘主力舰的时候,坎宁安才猛的回过神来,知道自己遭遇到了帝国海军的主力舰队!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二十四章 … ~择机而战~

八点十五分,第11…2主力编队里四艘“皇帝”级战列舰主炮的怒吼拉开了战幕。

“交战距离大概二万二千米。”蓝凌波将刚刚收到的消息告诉了白佑彬,“双方速度都在二十节以上,炮击效果不会好到哪里去。”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仍然目不转睛的看着北面的大海。

“我们距离敌舰队还有大概二万七千米,现在开火……”

“再等等。”白佑彬转了了身来,朝于右任说道,“什么时候能够进入交战距离?”

“十五分钟之后。”

没等白佑彬再次开口,毕长胜就走过来说道:“敌舰队开火还击了。”

白佑彬等人再次朝北面的大海看去,虽然距离太远了,根本看不到敌舰队的情况,但是众人都能想像,此时第11…2主力编队与欧洲联合舰队的炮战有多激烈。

激烈归激烈,实际上双方的炮击都没有多大的效果。

经过前几场海战之后,鹰眼火控雷达的作用得到了证实,可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明显。后来南京电子一所对该雷达做了全面测试,最终得出结论:在相对航速不超过十二节的情况下,火控雷达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这明显是一个比较苛刻的要求,战斗中,谁能保证与敌人的相对航速不超过十二节?

此时。欧洲联合舰队地航向大概是二百一十度,速度在二十节以上;第11…2主力编队的航向为二百九十度,航速也超过了二十节,因此双方的相对航速为十八节,已经远远超过了二十节。

欧洲联合舰队的情况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就算英国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安装了最新地雷达。其性能肯定在帝国海军装备地电眼与鹰眼雷达之下。法国与西班牙战列舰上有没有装备雷达都是个问题。即便有,性能也不会超过英国战列舰。

最重要的是,交战距离超过了二万二千米!

如果是突袭,像快速战斗群在“萨兰加尼与巴西兰海战”中对付日本联合舰队时的情形,只要第11…2主力编队控制好速度与航向。敌舰队又没有任何防备。更没有做战术机动。即便在二万四千米的距离上,几轮齐射下来,仍然有可能击中敌舰。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第11…2主力编队一直没有发来消息。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地消息。

白佑彬并不指望第11…2主力编队地四艘“皇帝”级战列舰在这个距离上打中敌舰,他只希望第11…2主力编队地运气不要太糟糕。别被敌人碰运气打中就好了。

八点二十七分,挂在毕长胜身边墙壁上的通信电台响了起来。

就在毕长胜拿起话筒的时候,白佑彬似乎预料到了什么,转身朝他看了过去。

迟疑了一下,毕长胜将通话线路接到了司令舰桥内地喇叭上。

“……打中了,打中了……二号目标舰中弹,目视判断为法国黎塞留级战列舰,中弹部位……”

不用白佑彬打招呼,闵瑞生立即翻出了法国“黎塞留”级战列舰的结构图。

炮弹打中了二号目标舰后舰桥地备用火力指挥中心。看到结构图上标出的弹着点之后,白佑彬立即皱起了眉头。

“黎塞留”级战列舰的设计确实非常奇怪,除了将主炮全部集中部署在了舰首方向上之外,该舰的前后舰桥挨得非常近,中间只隔了用来安放救生艇与速射炮的露天甲板,烟囱竟然与后舰桥设计在了一起,而且采用向后弯曲的烟道,避开了上面的备用火力指挥中心、航海舰桥与光学测距仪。

无论从何种角度考虑,帝国海军的船舶工程师都不会将烟囱与后舰桥设计在一起。

至少,在战舰生存性能方面,这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如果后舰桥中弹,很有可能导致战舰上唯一的烟囱被毁,从而导致战舰的动力系统无法正常运作,最终使战舰损失速度,被敌人干掉。

显然,法国设计的战舰,除了一些“异想天开”般的奇怪思维之外,没多少可取之除。

只是,现在还无法判断那枚穿甲弹有没有打掉二号目标舰的烟囱,因此除了可以断定后舰桥上的备用火力指挥中心,以及顶部的备用光学测距仪被摧毁,或者丧失使用能力之外,还无法判断二号目标舰的烟囱是否受到损伤,以及损伤有多严重,是否会影响到战舰的航行速度。

以当时的情况,打了十多分钟,收获一个战果,已经非常不错了。

想到这,白佑彬朝毕长胜看了过去。

似乎知道白佑彬要问什么,毕长胜微微摇了摇头,表示“太宗”号没有发来更多的消息。

“二万米了。”

听到蓝凌波的话语,白佑彬立即朝于右任看了过去。

“刚好两万米,各舰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只是,白佑彬没有急着下达开火的命令。

相对而言,这个距离仍然远了一点。

从他掌握的情报,或者说依据海军情报局提供的情报,一号目标舰,也就是那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采用的是十四英寸主炮,其防护能力也是按照十四英寸主炮设计的,另外其排水量仅有三万六千吨,是标准的“条约型战列舰”,所以其装甲防护能力不会比英国海军以往地战列舰好多少。

可是谁能肯定。战争爆发之后,英国海军没有在建造过程中修改设计呢?

在关键部位加强装甲防护,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建造战列舰的过程中都会采取的,用来提高战舰防护能力与生存能力的必要手段。至少,现在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美国海军就采用了这种手段。不然其“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根本承受不起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地打击,在“彼得里礁海战”中早被两艘“南海”级战列舰干趴下了。

除此之外,二到四号目标舰距离编队里地“代宗”、“宪宗”与“孝宗”号战列舰的距离分别有二万一千五百米,二万三千米与二万五千米。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后面三艘战列舰的炮击不会有多大的效果。

这时。闵瑞生旁边地电话响了起来。

“敌舰队转向了!”

白佑彬地眉头跳了几下。被欧洲联合舰队发现了?

不到两分钟。雷达就侧出,敌舰队将航向转到了一百六十度,也就是朝着第11…1舰队地方向而来。接着。了望员也证实了雷达探测的结果。敌舰队不但转向,速度还降低到了十八节。还在近一步减速。

这下,不带白佑彬面露疑色,蓝凌波与于右任等人都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显然,敌舰队不是在规避第11…1主力编队,不然不会“主动”撞上第11…1主力编队地炮口,更不会减速。从这情形来看,敌舰队很有可能没有发现第11…1主力编队,甚至不知道南面有危险。

“看来,敌人想对付第11…2主力编队。”白佑彬长吸了口气,“让各舰瞄准目标,根据情况自行决定开火时间。”

“现在就打?”蓝凌波似乎觉得现在开火太早了一点。

欧洲联合舰队进行这一系列的战术机动,其目地肯定是绕到第11…2主力编队的正前方,获得更有利的位置。从双方的航向来看,如果第11…2主力编队想跟上欧洲联合舰队,必须左转大概一百三十度,到时候双方的交战距离将缩短到一万五千米左右。在这个距离上,欧洲战列舰上的十四英寸与十五英寸主炮都能对付“皇帝”级战列舰,至少对其构成严重威胁。相反,在大角度转向的时候,为了避免被敌人打中,四艘“皇帝”级战列舰的速度不会降低多少,从而也降低了自身的炮击命中率。

由此可见,坎宁安对战术的把握非常准确。

欧洲联合舰队提前减速,就提前做好了炮击的准备工作,只要第11…2主力编队转向就将暴露在五艘欧洲战列舰的炮口之下。如此一来,十到十五分钟之内,四艘“皇帝”级战列舰的处境将极为艰难。

按照蓝凌波的理解,要想化解这一危机,第11…1主力编队应该趁机近一步缩短距离。

也就是说,在欧洲联合舰队炮击第11…2主力编队的同时,第11…1从其后方杀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垮欧洲联合舰队。

白佑彬在这个时候下达开火的命令,不但交战距离过远,还将使第11…1主力编队暴露。

“毕长胜,电令第11…2主力编队。”白佑彬并不喜欢在指挥舰队作战时向参谋解释他的战术意图,好友也不例外。“让他们择机右转,并且保持航速,争取冲到敌舰队的前面去,剩下的战斗,就看我们的了。”

命令火速传达了下去,“英宗”号也在第一时间投入了战斗。

八点三十五分,“英宗”号向欧洲联合舰队的一号目标舰,也就是英国海军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打出了第一轮齐射。

五分钟之内,编队里的另外三艘战列舰也向早以锁定的三艘敌舰开火。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二十五章 … ~噩运战舰~

从指挥舰队作战方面讲,坎宁安确实算得上英国海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战斗打响之后,他就意识到过快的速度,过远的交战距离严重影响到了炮击效果。另外,敌舰有先进的雷达,而且还有专门帮助主炮瞄准目标的火控雷达,在远距离炮战中,欧洲联合舰队里的战列舰根本就不是大明帝国战列舰的对手。

最重要的是,大明帝国海军已经在战场上用多次战例证明了其强大的远战能力。

当时,只有采用了更先进的雷达,改进了火控系统的美国快速战列舰才能在远战中与大明帝国的快速战列舰抗衡,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海军强国的战列舰都很难在超过二万米的距离上战胜大明帝国的快速战列舰。

可以说,日本联合舰队的最终结局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日本联合舰队与大明帝国海军舰队的数次交手中,只要是远战,联合舰队全部战败,没有获得一次胜利。而其仅有的两次胜利,一次是突袭,另外一次是突袭加近距离炮战。即便日本海军的战列舰一直被认为是防护弱,火力强的典型之作,可是其无一次远战获胜的结果就足以说明大明帝国海军在远战方面有多么厉害了。

如此一来,坎宁安首先想到的就是缩短交战距离。只是,坎宁安在这个时候犯了一个经验主义错误。他并没有想到,战场上除了四艘“皇帝”级战列舰之外,还有另外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正在虎视眈眈的等待着欧洲联合舰队主动上门送死。

可以说,直到从“英宗”号上打来的炮弹落在“威尔士亲王”号附近海面上之前,坎宁安都不相信,大明帝国海军竟然一次出动了八艘快速战列舰,也就是整个第一舰队来对付欧洲联合舰队!

首先从后勤保障方面考虑,当时大明帝国仅仅只有四艘快速综合补给舰可以为第一舰队提供后勤保障。按照标准配备,一支有四艘战列舰的舰队里面,至少得有四艘巡洋舰。以及八艘(一般是十二艘)驱逐舰,这样才能保证舰队有完整的作战能力。四艘快速综合补给舰最多也就为这样一支舰队提供后勤保障!

显然,坎宁安根本没有想到,帝国海军采用了“两级”补给的方法。

也就是说,用普通油船为快速综合补给舰提供燃油,再又快速综合补给舰为舰队里的战舰提供燃油。

另外。坎宁安也不会想到。甚至不会相信。此时与他交手地几艘战列舰都只有不到百分之十五地燃油。打完这场战斗之后。这些战列舰能否离开交战海域。能否返回帝国本土。还得看四艘快速综合补给舰能否尽快赶来。

可以说。第一舰队地这次作战行动本来就是“孤注一掷”。

其次就是战术安排上地问题。

按照坎宁安地理解。敌人不可能是“凑巧”在这个时候赶到巴拿马运河。然后又碰巧遇到了欧洲联合舰队。再打了一场遭遇战。显然。这肯定是一场预谋已久地伏击战。敌人是有备而来地。

如此一来。敌人肯定在这边等了好几天了。

那么。敌人为什么不袭击前两天刚过去地。实力相对较弱地美国海军第41舰队(进入太平洋之后。其番号暂时变为第11舰队)。而是又等了两天。再出手对付实力相对强大地欧洲联合舰队?

除了美国与大明帝国暗中媾和这个不可能成立的理由之外,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

敌舰队只有四艘战列舰,如果首先对付美国舰队,欧洲联合舰队必然加速赶来。到时候即便大明帝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是世界上最好的快速战列舰,也不可能战胜八艘同样是“快速”的战列舰。因此,敌舰队只能放过美国舰队,集中力量对付欧洲联合舰队,并且争取速战速决。如此一来,即便美国舰队收到消息杀回来,敌舰队也可以选择继续迎战,或者是撤出战场。

敌舰队在二万多米外就开火,证明敌人确实想尽快获得胜利。

综合这两点。坎宁安根据“经验”判断,战场上只有这四艘战列舰,没有别的主要威胁了。随后,坎宁安就做出了缩短交战距离,并且尽量拖住敌人的决策,也就是将航向调整到一百六十度,航速降低到十六节的那次战术决策。同时,坎宁安没有忘记另外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向美国舰队发出求救信号。

从这一系列地决策中。完全可以证明坎宁安在战术指挥上的强大能力。

转向到一百六十度航向上。这一招就把四艘“皇帝”级战列舰逼入了绝境。

欧洲联合舰队里的五艘战列舰地最快速度都能达到三十节,丝毫不亚于“皇帝”级战列舰。转向之后。第11…2主力编队要么左转,要么右转,反正得尽快到达与敌人平齐的航线上,才能发挥战列舰的全部火力。

如果选择右转,双方的交战距离将继续保持在二万米以上,甚至超过二万三千米。只是,这样一来,第11…2主力编队将深入巴拿马湾,并且被欧洲联合舰队堵在海湾内。如果战斗拖下去,等到美国舰队赶到,四艘“皇帝”级战列舰都得完蛋。

当然,右转之后,第11…2主力编队可以选择更大的航向角度,比如以一百八十度的航向南下,同时缩短与欧洲联合舰队的交战距离。只是,此时欧洲联合舰队的五艘快速战列舰已经占据了有利位置,并且降低了速度。战斗中,第11…2主力编队却得保持较高的速度突破敌人地封锁。在这种情况下,欧洲联合舰队的炮击命中率将大大提高,而第11…2主力编队的炮击命中率不会高到哪里去。随着交战距离缩短,十四英寸与十五英寸穿甲弹对“皇帝”级战列舰的威胁将迅速提高。也就是说,坎宁安可以在相对有利的情况下,用五艘快速战列舰打败四艘“皇帝”级战列舰!

相反,如果选择左转,交战距离将迅速缩短到一万五千米左右。另外,四艘“皇帝”级战列舰上的主炮还要在转向的时候,从指向左舷转到指向右舷。如此一来,在十到十五分钟之内,四艘“皇帝”级战列舰的火力很难发挥出来。

此时,欧洲联合舰队更是胜券在握,只要保持好速度,保证命中率,十到十五分钟足够打垮对方一到两艘战列舰,到时候再用具有绝对优势的兵力打垮对方地另外几艘战列舰。甚至不需要美国舰队的帮助,欧洲联合舰队就能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毋庸置疑,坎宁安比Z舰队的菲利普斯厉害得多。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以坎宁安的性格,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没有真正的本事,他恐怕早就被排挤出英国海军了。

只是,要实现这一系列战术目的,坎宁安欠缺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或者说,坎宁安在做出战术决策的时候,缺少一条最关键地情报,那就是他并不知道南面还有四艘战列舰!

这也不能怪坎宁安,要怪,只能怪英国海军的雷达。

在了望员发现了东面的敌舰之后,坎宁安才下令启动雷达。他也是按照规章进行操作,因为当时英国海军装备地第二种雷达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仍然只有四个小时,而欧洲联合舰队里面,只有五艘战列舰上安装有雷达,而且另外四艘战列舰采用的还是第一代搜索雷达,性能更糟糕。所以无法保证用雷达二十四小时不断的监视周围海域。在此情况下,只能在战斗中,或者遇到危险时才能使用雷达。

雷达启动需要半个小时的预热时间。

也就是说,最快也要八点三十五分才能正常使用。

只不过,没有等到八点三十五分。八点二十分的时候,一枚擦着“威尔士亲王”号后桅杆的炮弹正好打掉了桅杆顶部的雷达天线!

结果,这艘“被诅咒”了的战舰从一开始就成了“半盲”。跟在“威尔士亲王”号后面的两艘自由法国海军的“黎塞留”级战列舰因为受到了前方战舰的阻挡,所以其雷达也无法搜索到第11…1主力编队与第11…3主力编队所在的海域。最后面的两艘“西班牙”级战列舰上的雷达是美军淘汰的“二手货”,而且还是当初美军用来做实验的产品,最多只算得上“零代半”雷达,不但工作不稳定,探测能力也糟糕得让人无法接受。大概,只有西班牙海军才会将其当作宝贝吧。

最要命的是,当时“威尔士亲王”号没有遭到炮击,其了望员一直在帮助后面没有完全达到服役状态的“让·巴尔”号战列舰观察弹着点,根本没有注意到南面的情况,甚至连该部门的军官都没有注意到南面的情况。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英宗”号逼近到距离“威尔士亲王”号不到二万米,并且开始了第一轮齐射的时候,“威尔士亲王”号上的官兵都没有发现出现在南面的四艘战列舰。最终,当炮弹落下时,英国海军官兵才从炮弹飞行时发出的声响判断出了炮弹飞来的方向。

此时,坎宁安才发现,他抓住的只是一把空气,而不是获胜的希望。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二十六章 … ~初试身手~

与以往一样,“英宗”号的前三轮齐射仍然是“急促射击”。

在第二轮与第三轮齐射中,“英宗”号上的枪炮军官只根据敌舰与本舰的相对运动情况调整炮击参数,而不结合弹着点来修正炮击参数。虽然这多多少少存在着“浪费”炮弹的嫌疑,但是结合三轮齐射的弹着点偏移情况,能够测算出更准确的炮击修正参数。另外,前三轮急促射击不但能让本舰炮手迅速进入战斗状态,还能给予敌人巨大的心理压力,打击敌人的士气。

至少在以往的战斗中,这一战术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也就在第三轮齐射中,“英宗”号打出的一枚穿甲弹准确的命中了“威尔士亲王”号的舰首。

从了望员报告的情况看,穿甲弹应该是砸在了A炮塔前方的防浪挡板上,而且进入了舰体。只是,该部位不属于重点防护取,水平装甲的厚度不到五十毫米,而且也远离了主装甲带,结果穿甲弹在爆炸之前就已经穿过了战舰的水平甲板与舰体左侧的装甲,钻进了海里。显然,这枚穿甲弹对“威尔士亲王”号造成的损伤并不严重。

仅仅一分钟之后,也就是八点四十一分的时候,第二枚穿甲弹击中了“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只是,这枚穿甲弹不是“英宗”号打出的,而是编队里的第三艘,也就是“宪宗”号打出的!

此时,第11…1主力编队里的四艘战列舰都瞄准了“威尔士亲王”号。

这并不是白佑彬安排的交战顺序,可这也怪不了另外三艘战列舰的舰长。因为欧洲联合舰队转向之后,另外四艘战列舰都“躲”在了“威尔士亲王”号的后面,不但距离更远,而且被“威尔士亲王”号遮挡住了。无奈之下,另外三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上的枪炮长只能临时更改炮击目标。

结果,“宪宗”号的第一轮齐射就收获了战果。

按照了望员观察到的情况,炮弹先打中了A炮塔右侧装甲的上沿处。然后在B炮塔炮座地上沿处爆炸。

据后来分析,这枚入射角度接近四十度的穿甲弹肯定是在砸中了A炮塔侧面装甲顶部之后改变了方向,帖着炮塔顶部装甲砸中了后面B炮塔的炮座。因为损失了大部分能量,所以穿甲弹没能打穿厚达三百三十毫米的装甲。

当然。这枚穿甲弹并不是毫无意义。

A炮塔地四号炮(最右侧)从此再也没有打出一枚炮弹。显然里面地火炮侍服机构被穿甲弹震坏了。另外。B炮塔也在十分钟内没有任何动静。应该是里面地炮手被炮弹爆炸产生地冲击波给震伤了。

被两枚穿甲弹命中之后。“威尔士亲王”号在转向地同时。将舰首方向上地两座炮塔转了过来。准备向“英宗”号开火还击。只是。其反应速度确实太慢了一点。重达一千五百五十吨地四联装A炮塔地旋转角速度只有每秒四度。双联装B炮塔地旋转角速度稍微快一点。也快不了多少。

四十四分,“威尔士亲王”号向“英宗”号打出第一轮齐射后,该舰第三次被击中。

后来证实。这枚穿甲弹是从“代宗”号战列舰丙炮塔地二号主炮打出地。穿甲弹命中了“威尔士亲王”号B炮塔右后方。右舷一号副炮炮塔前面地水平装甲。只是穿甲弹没能进入舰体。而是在变向之后砸中了后面地上层建筑。随即发生爆炸。

显然。“威尔士亲王”号地装甲比起初始设计加强了不少。

从战后德国缴获,并且提供给帝国地相关资料来看,“乔治五世”级在建造过程中,对水平装甲进行了重点强化,关键部位的水平装甲增厚了大概三英寸,达到了九英寸,也就是二百三十毫米左右。另外。上层建筑的装甲厚度也有所提高,特别是司令舰桥附近的装甲厚度达到了防御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必须的十六英寸(大概四百零六毫米)。这些改进让“乔治五世”级的生存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可同时也让其本来就不是太好的适航能力进一步降低。另外,在标准排水量的情况下,“乔治五世”级地最大航速从三十节降低到了不到二十八节。

了望员报告战果的时候,敌人打来的炮弹也飞近了。

司令舰桥内的所有官兵都屏住了呼吸,全神贯注的听着炮弹飞行时发出的尖锐声响。渐渐的,众人脸上紧张的神色放松了下来。随着三枚炮弹落到了一千多米外的海面上,大家才松了口气。

这也偏得太离谱了一点吧!

“是不是该转向了?”蓝凌波一边说着。一边用目光征求白佑彬地意见。

摇了摇头之后,白佑彬说道:“不急,再打几轮。现在敌人才回过神来,如果能够重创敌舰队的旗舰,后面的战斗就好打得多了。”

其实,此时白佑彬对炮击效果非常不满意。

“英宗”号打了五轮齐射,交战距离从不到二万米缩短到了一万八千米左右,结果却只打中了一枚。另外三艘战列舰也对“威尔士亲王”号打出了至少七轮齐射,结果只打中了两枚。四艘战列舰的总体命中率不到百分之三!

毫无疑问。这是官兵的素质问题。

如果换成四艘“皇帝”级战列舰。总共十二轮齐射,至少能够打中“威尔士亲王”号六到九枚穿甲弹。

知道坎宁安是欧洲联合舰队的司令官之后。加上了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