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4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么多将士需要粮草,还有西夏百姓需要救济,前期准备的粮草根本不够。镇压是一个措施,安抚才是主要的手段。为了安抚百姓,只能分出军粮,对一些缺衣少粮的百姓赈济。

这造成大军不得不在黄河边停了下来。

同时也给后方带来更大的困难与压力。

郑朗道:“仲通,粮草不用担心,我已写了奏折,请陛下从银行借贷三千万缗钱帛,用这些钱帛紧急从全国征调粮草。”

又对李宪说道:“子范,你替我草写一道令书,用布帛与茶叶等物资,从一些富粮户中分出粮草,等两月后,朝廷逐一补还,用这些粮草安置百姓。”

“好。”

李宪在写草令,其他四人在沉思。

郑朗说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最好派几将返回河北河东。”

说完了,看着王韶与郭逵。

有将还不行,还要有帅,这二人中,无论那一人坐镇河北,因为其赫赫威名,再有几勇将配合,契丹就不敢轻犯河北河东。

然而两人全部低下了头。

这当口上,谁也不想离开前线。种谔急了,章楶也不想,还是郑朗开劝,说自己在赵顼面前进谏过,若是以后出征契丹,他会作为主帅,章楶这才不情不愿与种谔来一个对换。

郑朗嘴张了张,郭逵与王韶忽然抬头,对视了一眼。未说话,可意思郑朗明白,郭逵眼神中无疑对王韶说你有河湟之功,何必还与我争灭夏之功。王韶意思却在说,你能什么能力与俺相比。

两人各不服气,于是又默默低下头。

郑朗摇了摇头。

灭夏之功,非同小可。但功劳大,未必是好事。

郑朗是不想回去担任宰相,否则因为功高震主,会成为所有士大夫攻击的对象。其他数人亦是如此,王韶与郭逵注定要被雪藏,高遵裕已是国公,赏无再赏,而他又是外戚,就是有高滔滔,他回去后必然打入了冷宫,但三人还没有李宪悲催。李宪是太监,宫闱之变,危害尤烈,这次立的功越大,未来士大夫们攻击得越厉害,甚至有可能连京城都不让呆了。

其实去北河套,或者去河北,避过这场大功,未来在仕途上反而会更平坦。特别是王韶,他本身就是文臣出身,进士及第。

郑朗是这个想法,但王郭不会这样想,雪藏又如何,不会是死罪,这个功却是实打实的,以后都能名垂史册。

两人一个不说话,郑朗无奈,最后道:“这样吧,为了防止万一,先让种谊与张玉率领两军去麟州待命。”

这两人因为性格纯善,让郑朗前年年底调到河北河东训练乡兵,种谊在河东,张玉在河北,二将连攻白豹金汤等城池,各自手下的乡兵也得到了实战训练。

但主要还是他们性格好,听话,所以容易调动。

郑朗还嫌不够,又道:“再让曲珍与姚麟率骑兵去麟州待命。”

两人勇冠三军,手下又全是骑营,速度快,不是去麟州,郑朗的权限也就是陕西与河湟,外加在战区内的麟府路,河北河东不在他权限范围,因此先写奏折用快脚递送达京城,然后圣旨直接送到麟州。大军开伐,速度快不起来,圣旨到了麟州,就是骑兵也未必到达麟州,然后曲姚二人迅速渡过黄河,自河东去河北。

至于河东,有了种谊的两万经过训练,又经过实战的乡兵充塞,并且离西夏近,问题也就不严重了。

下完这道命令,郑朗眼中闪出屈辱与不甘。

契丹人大摇大摆来了,马上就撤离军队回去,虽然四万乡兵与一万骑兵抽调回去,不会对战场产生太大的影响,顶多种张曲姚四将有些不甘罢了。可郑朗这个举动,多少有点儿草木皆兵。

尽管他做了近二十年的宰执,也知道饭得一口一口吃,然而心中怎能不产生屈辱。

因此……

……

耶律燕哥的军队速度比较快,未从府州走,府州是宋境,从府州走,就能给宋人动手的借口,他也怕。

他率领三万大军,其实不能说三万军队,只有两万军队,还有一万押运粮草的民夫,自金肃军向西,折向西南,渡过屈野河,沿着原来丰州的边境再折向古长城,大摇大摆直奔西夏的核心地区夏州而来。

与嚣张无关,这是宋朝一惯的弱势造成的结果,比如契丹使者来宋朝东京跃马长街,但宋使出使契丹往往又要委屈求全,又不能失大国礼仪,因此诸多出辽使诗中气氛都是压抑无比。

但这一回不同。

耶律燕哥来到明堂川,还没有渡过明堂川河,与种谊撤向麟州的五万宋军相遇。

耶律燕哥十分不满,派了使节前去种谊大营询问是何意思。

种谊答复,他们奉命撤向河东河北。

去河东河北不是为了打仗的,现在最好不要与契丹开战,之所以调去河东河北,乃是为了震慑,没必要隐瞒。

当然,去河北还要一段时间。不过耶律燕哥将消息反馈到契丹,再做出部署,张玉早将军队带到河北去了。

然后种谊又说道:“闻听辽国大军前来与宋朝合作勤王,郑公心中欢喜无比。让下官于明堂川立仪欢迎贵国军队到来。”

使节回去。

种谊开始欢迎契丹军队了。

先是将两千门火炮调了出来,这是调向河北去备战的。

没有对准契丹军营轰炸,而是对准了左侧平川地带,两千门火炮一起发射。连继三轮轰炸,将契丹军队炸得目瞠口呆。接着两万兵士手持神臂弓走出,分成三队轮射。

弓箭乃是契丹所长,但契丹弓箭射程仅是百步距离,非是象神臂弓,距离几乎达到两百步。在这冷兵器交战时间,相差了一百步,那是致命的一百步。

随着号角声吹响,宋军列成一个个方阵,手持兵器,于明堂川河西演练。

论阵型,三国当中宋朝当为第一,这些兵士又经过实战,方阵不断地变动,杀气似乎冲天而起。

耶律燕哥有些傻眼,这是欢迎仪式?

随着种谊带着四万乡兵,一万骑兵,还有近两万来自河东,顺着遣返,押运物资的民夫,也大摇大摆地在契丹人眼皮底下渡过明堂川河。

耶律燕哥还不敢动,不要说兵力宋军占据上风,就是刚才宋军若用那两千门火炮与两万柄神臂弓来一个体齐射,自己就会折损一大半部下。

是欢迎还是示威,郑朗没有太在意,想赢得的就是这三两年时间,过了这个时间段,宋朝不可能再象契丹示弱了。

他在等消息,看欢迎仪式过后,耶律燕哥的反应。

第九百二十四章 踏

耶律燕哥在明堂川停下脚步,仍不甘心,派使来到灵州,责问郑朗为何向契丹示威。

郑朗冷漠地答了几个字:“要来便来,何必罗嗦!”

其实真来了,郑朗会头痛的。

这是郑朗在赌,赌耶律燕哥的性格,但能不能来,耶律燕哥不敢做主,然而能不能来,得看耶律燕哥在禀报奏折上会写什么。若他写道宋朝害怕契丹插足,甚至不惜狐假虎威吓唬契丹军队,那么后果就严重了。耶律燕哥所率的军队主要是来自西山,西山还居住着许多百姓,急召十万人那是不可能的,但还能召集两三万军队。契丹再从幽云发大军威逼河北与雁门关,两国必然开战。

但耶律燕哥若写这样那样的困难,契丹君臣就会产生争议,等到决定下来,西夏大局已经定夺。

前者可能性不大。

耶律燕哥多智狡猾,另一个词就是多疑。

他做为南府宰相,率三万军队进入西夏,多半是出力不讨好的事,这也是耶律乙辛失势后,契丹某些人对耶律燕哥的打压,在这种情况下,耶律燕哥多半选择明哲保身的做法。

没有让郑朗失望,耶律燕哥这三万兵马呆在明堂川,就呆下去了,一直到一个多月后。

但这支契丹兵马到来,给宋朝带来了一些麻烦,耶律燕哥害怕会出事,没有敢进军,但在明堂川大摇大摆地接待银夏各部族使者。在他的鼓动下,各部反抗更激励。

侥幸将他们阻在明堂川,不然随着契丹这支军队继续深入,就连一些中立的部族都会参加到反抗浪潮中。郑朗只好让王祖德率两千骑兵斥候,在契丹大营周边活动,看到各部使者,立即截杀。耶律燕哥也不示弱,同样派出斥候出来保护。每天明堂川都上演着随时擦枪走火的紧张局势。

郑朗在观望他,他也在观望宋军,不仅是等候国内的消息,还有粮草与天气。

宋朝恩威并用,恩足够恩惠,威足够猛烈,不服者死!

不能说不对,比如宋朝在南方的民族政策,足够恩了,结果呢。就包括后世许多人指责宋朝的盐政导致泸州蛮叛乱不休。但是郑朗怎么去做的,一是拨款修路,改善百姓生活环境,与外界沟通,增加商业气氛,二就是镇压再镇压。未动任何盐政。

不能动,宋朝盐专营业明面上一年收入均摊起来只有一千来万缗,可实际还有官员的贪墨,地方上的隐形开支,等等合理的与不合理的灰色收入,盐专营一去,那么这些灰色支出立即变成杂税加在百姓身上。在这种情况下,泸州大盐井如何不控制在国家手中?

就是没有盐专营,也不能将所有大盐井一起交给私人,这非是中原地区的大商人大地主,更非是河湟蕃候诸监股契,那只有股份权与分红权,没有经营权,命脉在朝廷手中掌控。若是将这些大盐井一起交给当地私人,非是交给百姓,而是将利益从朝廷手中转到各大蛮首手中,那么泸州江南就会产生无数个侬智高。

恩威并用,为了未来宋朝能平安统治这里,打下了基础。但在眼下,却成了宋朝的难题。

一个威,导致无数叛乱,用兵不休。

一个恩,就需要拿出更多物资粮草救济百姓。

正是因为粮草问题,让宋朝在黄河边停了下来。

还有呢,时光进入九月,马上奔向十月,宋朝几十万兵马吃的穿的住的,到了寒冬来临,再加上百姓的安置费用,对于宋朝来说,也会是一场灾难。

梁氏同样打着这个主意。

党项人不是一无是处,不但顽强,并且内心同样有着一份骄傲,西夏流传着一首党项语诗叫《颂师典》:为何不跟西羌(吐蕃)走,西羌已向我俯首,大陆事务我主宰,政务官员共协辅。未曾听任中国管,中国向我来低头,我处皇族不间断,弥药(西夏在唐朝族名弥药)皇储代代传。

郑朗听到后,不由大乐。

从这首诗上,他马上就想到了后世的棒子YY精神。

宋朝这边为了筹集粮草,从前方诸将,到后方京城里的大佬,几乎愁白了头发。西夏那边却很从容,先是派重兵看守着黄河上十几个渡口,然后派百姓将秋粮收割上来,甚至从容地播下冬小麦,以备来年夏粮收成。

还有战斗,横山地区的一些部族反抗,那个规模不大,大多数地区是在横山里钻来钻去。每天都有伤亡,不过郑朗没有太在意,多数镇压的军队是为了练兵的,同时各归顺部族也产生大量伤亡,未来这些部族就与那些反叛的部族产生仇恨,那么以后那些部族就会失去生存的空间,没有生存空间,危害就大不起来。

要么章楶带着军队收复北河套,西夏在这里驻扎了一些军队,但主要是防止契丹入侵,实际这里百姓并不多,西部地区更是出现了沙漠化,而非是原来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西夏也将主力军队与物资调到兴庆府,因此章楶军队与其说是收复北河套,不如说是在北河套推进,然后陆续地分兵驻扎。有战斗,规模皆很小。

余下开始静悄悄一片。

时光迅速进入九月下旬,天正式冷了下来。

种谊军队进入了并州地区,曲姚二人的骑军也抵达了河北,只有张玉的军队还在太行山半路上。

听到这个消息,郑朗一颗心定了定。

这是个人风格造成的结果,青年时代郑朗也喜欢冒险,后来处理的事多了,性格越来越谨慎,再加上在荆湖南路出了事,后来改革,每一项决定都牵连着无数人的命运,因此性格越来越稳妥。

这种稳妥性格未必很好,战争谁敢说百分之百胜利,在国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适度地就需要冒一些风险。因此,从军事角度来看,郑朗也许做成功了许多事,数次战役也大捷,但每次大捷都会出现许多伤亡,消耗也很大。这一点,就远不如章楶与王韶。特别是与契丹交手,郑朗这种性格十有八九,会落得诸葛亮北伐的下场。

也不能说不好,虽过于稳重,但不会出现失误与意外。至少对付交趾与西夏,这种性格足矣。

有了这些军队进驻河北河东,即便契丹出军,宋朝这一回也不可能再摆一个大阵,那么就能将契丹军队拖上一段时间。

同时郑朗也感叹契丹的没落,若是萧燕燕在世时,看到西夏危急如此,也不用他施什么阴谋阳谋,早就十万大军兵临河北三关了。

郑朗视线这才集中在河西。

进攻开始。

一个让西夏意想不到的地方发起的进攻。

塔坦族。

贺兰山西边就是大漠,也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腾格里沙漠,但在古代水土没有恶化之前,腾格里沙漠里不但有居延海与石羊湖这样的大湖泽,还有许多绿洲。

唐末通向西域四道,南二道一是兰州凉州道,一是吐蕃的南丝绸之路,还有北二道,一条就是从贺兰山去居延海的道路,还有一条就是从阴山去居延海的道路。

到了神宗年间,大漠里的绿洲越来越少,可还是有。

在这些绿洲上生活着一些截然不同的游牧民族,因为难以管理,西夏人同样也只能羁縻而已,造成这些民族桀骜不驯。贺兰山以西就有一个大部族,名叫塔坦族。

李浩与曲珍兵出居延海,西夏人没有太在意,于是在宋军兵临灵州城下时,曲珍兵出贺兰山,牵制西夏军队。没有真攻打贺兰山,仅是起牵制作用。梁氏不得不分兵驻扎贺兰山,曲珍绕了一个小圈子,自贺兰山外,抵达黄河畔,渡过黄河,与三军会合。

这次军事行动看似是为了牵制,实际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与贺兰山外塔坦族取得联系,将军中一些物资留给塔坦族,用以贿赂与拉拢。曲珍这才轻装兵渡黄河。

曲珍离开贺兰山,灵州又失守,梁氏不得不将粮草等物资放在后方贺兰山处,派兵看守。

但西夏人没有想到,塔坦族乘西夏将重兵驻扎前线的时候,突然越过贺兰山,袭击了西夏的粮仓。

听到这个消息后,西夏人面如土色。冬天来临,宋朝军队难熬,他们也难熬,就算兴庆府中还有粮草,明年春天怎么办?

当然,未来这个塔坦族同样也会让郑朗头痛,可眼下暂时不用管他们。

最可怕的不是塔坦人烧毁抢走了多少粮食,而是一道消息在河西军民中流传。

西夏坚守河西,最大的底气便是粮草,自五月初就开始,实际开战时间更早,从去年冬天两国就开始交恶,前线僵持,宋军又收复河西,这都要浪费大量物资。

而这道消息恰恰是针对这一点的,宋朝不但要养军,还要养一些河东的百姓,有的暂时安置在关中,有的留在原处,这批百姓数量不在少处,自银州到会州,这么广大的面积,接近两百万众。

但也不算多,熙宁七年大旱,最高峰灾民达到两千多万,那一次大旱,前后持续了接近两年,宋朝平安渡过,并且还在中间收复了河湟兰州。

难道眼下这点物资就难倒了宋朝。

其实在中原养活两千万灾民,未必能在西夏养活两百万百姓,但老百姓哪里知道其中的区别。

消息流传开来,多少削弱了西夏的士气。

宋军开始强渡黄河。

其实到了这时候,众人才明白郑朗小心翼翼的原因。

宋朝此次伐夏准备不可谓不充分,政治、经济、军事、后勤、武器、时季、人心、情报,还有各种阴谋阳谋,民族政策,前面也确实成功了,西夏仅压缩在河西方圆几百公里的点大面积土地上。

但面临国家生死存亡关头,西夏将士在每一寸土地上,与宋军进行着血战。

自河东向河西,有怀州境顺化渡,灵州境吕渡,雄州境郭家渡三大渡口,还有十几个小渡。

整整强攻了三天,宋军才夺下定远渡、鼻浦渡两个小渡口。

但双方伤亡率,西夏远高于宋军。

虽有黄河天险在手,又于河对岸构建了许多防御工事,宋军火力太强大了,甚至直接将各种武器搬到船上,向对岸轰击。至于每天轰击会花费多少钱帛,西夏人不会有心思去算计,他们看到的是在宋军轰击,每天死了多少人。

到了第四天,又让宋军攻下两个小渡口。

梁氏焦急之下,派使前来灵州与郑朗谈判,愿意听从郑朗的要求,全部还政于李秉常,同时处理一批所谓的奸邪。

但使者未至,西夏两名大将李段明与李开泰就开始与手下亲信商议。

梁氏在宋军进一步逼迫下,必然会做进一步的退让。但这两人当时跟随李岩与仁多零丁带着手下亲信一道击杀李清,关押李秉常,也是所谓奸邪之一,仁多零丁是西夏大族族首,与梁家人共同执掌着左右厢,梁氏不会处理仁多零丁,但必然拿爹不痛娘不爱的李段明李开泰出气。梁氏若对他们二人动手,也必然会对他们手下亲信动手。

二人针对这种形势,问这些亲信怎么办。

最后在他们有意无意诱导之下,手下决定拥护二人反叛梁氏,从前线杀回兴庆府,处死梁氏,拥保李秉常,进可以与宋军血战到底,退可以求和。

商议定下来,二人立即丢弃防御的顺化渡不顾,带着大军杀向兴庆府。

未得功,甚至连兴庆府城门都未进去,但这一来,西夏整个乱了套。而且宋军轻易的拿下了顺化渡,逼向兴庆府。

李段明进攻兴庆府不能,宋军又逼了过来,被“逼”之下,在他们再次有意无意诱导下,手下亲信主动劝解李段明与李开泰投降宋朝。至此,冯高四人熬了几十年时光,终于回到宋朝的怀抱,但眼下他们身份仍不能曝光。二人在手下大将逼迫下,三万多军队投降。这一降,余下军队再无战意,包括守在吕渡的仁多零丁,也献军投降。

十月初七,郑朗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来到兴庆府城下。

至此,某种意义郑朗已经快要实现岳飞满江红中所写的马踏贺兰山缺。

第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结局一)

来到兴庆府城外,郑朗将郭逵与王韶喊来。

就是到达了兴庆府,也未必那么容易将兴庆府拿下。

在西夏未崛起之前,这里也有一个小城镇,叫怀远镇,主要是用来用军事用途的。后来李德明迁都于此,进行了大肆扩张,周回十八里。与唐朝长安的八十一里相比,于宋朝的五十八里相比,规模小了很多。并且五十八里周长的开封城已经容纳不了城中的百姓,还在向城外扩张。严格来说,长安虽大,可南部诸坊有许多空地,甚至出现耕地,大量菜园子,实际开封城面积不及长安,人口数量却超过了唐朝的长安。

但周长十八里的城市,在西北豪无疑问是首屈一指的大城市。

又因为南北有许从湖泊群,城市不得不东西相向。后来的银川依然保留着西夏东西相向的格局,也有湖,不过湖远不及现象之深之广。当然,整个西北,若没有相关的政策,水土在急剧的恶化。

十八里的城市,东西长度倍于南北长度,因此开了六城门,南北各二门,东西各一门。城外又有十丈宽的护城河。城内仿照唐朝长安与宋朝开封构局,划分了数十个坊,居民密集地分布于诸坊之中。还有宫城建筑,宫室殿宇,官厅衙署,一个官方的手工业作坊,兵营与仓库。再加上提前准备的粮草物资,仅是兴庆府就可以独立生存数年之久。

整个兴庆府布局,不仅有城内,还有城外,城东十五里处的黄河边高台寺与诸浮图,西部贺兰山东有五台山寺,皇家陵园,佛祖院,以及当年元昊为没移氏修的离宫,山东丛林中还有避暑宫殿。这部分梁氏主动放弃了,将兵力全部压缩到城中。

但不可小视兴庆府。

它作为西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修建得比灵州高大坚固。三十年前辽国进攻兴庆府未果,郑朗还知道另一件事,一百多年后,成吉思汗曾四度围攻兴庆府。史上宋朝攻打灵州未成功,现在攻打兴庆府难度足比攻打灵州难度高上十倍!

拿下兴庆府,这一役也就结束了,但弄不好,在兴庆府就能僵持一年两年三年!不要一年时间,只有僵持半年时间,就会生起许多不好的变故。

进入十月,河西平原迎来一场大雪。

有利的一面,此时天正式冷了下去,白天也许还是七八摄氏度的温度,但到夜晚又恢复到零下。白天可怜的太阳,融化不了冰块,无论是兴庆府城外宽阔的护城河,各引水渠,以及各个湖泊,都结下了一层厚厚的冰冻,连马儿都能在上面跑。宋朝军队可以一马平川抵达兴庆府城墙下。

有不利的一面。

城冷下来,河水冰冻,泥土也冻得坚硬起来,不要指望挖地道,轰炸城墙了。

在低温的情况下,除了中午前后弓箭有效果外,早上与夜晚弓箭作用降低,包括神臂弓等利器。

天冷了,宋朝兵士虽有棉衣御寒,不过穿上了厚实的衣服,影响了行动灵活度。但西夏兵士多生长于此,穿着一件简单的兽皮袍子,就能作战了,这种寒冷的天气利敌不利于己。

西北道路开始冰雪充塞,后勤供给越来越困难。

宋军扎好营寨。

十月初八,密密麻麻的宋军陈兵于兴庆府城南。

郑朗开始下令:“除反抗者,除收留反抗者,除借机破坏城中治安者,三军入城后若无军令,不得屠杀百姓,违令者斩。不得烧毁民舍,违令者斩。不得奸淫民女,违令者斩,不得抢劫,违令者斩,不得随便闯入百姓私宅,违令者执一百军杖,不得接收百姓一针一钱,违令者执一百军杖。三军朗读三遍。”

自从宋军进入西夏领土,就执行过相关的命令。但这一次更严格。

这非是软弱的民族政策,若有反抗,镇压起来也是极其凶残的,甚至在发达的情报网下,故意将一些对宋朝敌意浓厚的横山羌逼反,好来找借口镇压,为以后顺利治理西夏打下基础。

但这仅是威的一面。

更多的是恩的一面,史上岳家军与戚家军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故百战百胜。但那两支军队是整个中国史上的奇葩。就连裴行俭治下的唐军,到了敌人范围,烧杀掳掠都避免不了。

暂时能让士兵得到财富,增加了士气,可为以后铺就了更多的仇怨。

现在这一政策更严了,又刻意于城墙前三军齐声背诵三遍,是故意给城中百姓听的,让城中百姓反抗心理减弱。

这一条很关健,乐毅率五国军队连攻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仅剩下即墨、莒二城,但在齐国军民上下齐心的情况下,久不得功,最后不得不利用种种收买民心的政策,瓦解二城军民的反抗之心。

王韶军事能力不弱,但相信不会超过乐毅。

宋军很强大,可对方力量肯定超过了当年的齐国二城力量。

火牛阵故事是上演不了的,但天知道时间久了,会有什么变数。

并且也不能结下仇怨,兴庆府毕竟是西夏中心,兴庆府治理不好,以后西夏就治理不好。往长里说,这也是一个样板,以后还有云朔、幽州……

这是第一个办法。

还有,宋军只是堵在南城墙前,北城墙没有围住。

若全部围起来,西夏的残余力量不得不誓死而战,但未围住,有没有这个心,就不大好说了。

还有。

宣过军令后,宋军徐徐退下,没有立即强攻,那样牺牲必会惨重。

接下来,一边大造攻城器械,一边正大光明地于护城河南岸开挖地道。挖了多深,颇让人怀疑,不过自早到晚,炸药爆炸声响个不停。甚至都用上了黄火药,每一次爆炸声传出,冻硬的泥土就会冲天而起。

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成功将地道挖到兴庆府城墙下,不过进一步地削弱了西夏城中的士气。

起的似乎是这个作用,但不可小视它。

……

十月十三,雪住天晴,阳光照射下,雪野闪着粉红色的光芒。

高遵裕检查了器械之后,对郑朗、王韶、郭逵与李宪说道:“郑公,子纯,仲通,子范,我们可以进攻了。”

不同的主帅,考虑的重心也不同。王韶偏于军事,郑朗偏于后方,前方战事拖延一天,后方就得不知花费多少钱帛。数年的积蓄与准备,早就因为战争,化为一空。随着从银行里借来的钱,也渐渐花光。

前方战线在步步推进,后方几位宰相却不停地写信给郑朗诉苦连天。

但这不能急的,欲速则不达。

郑朗带着王韶郭逵与李宪又检查了器械,这才下令正式发起进攻。

先是推出五百多巨大的塔楼,这种塔楼下面装着轮子,可以移动,上面可以容纳近百人站立,但不是真让一百兵士上去,只上去的数十人,同时又将神臂弓带上去,带上去的还有火炮。

它们是用来进行远程攻击。

真正攻城的还是云梯,原来军中带来许多云梯,这几天又重新修造了大量云梯。

但进攻时不是分成两线,而是四线。

第一线是攻城将士推着云梯向城墙下发起进攻,但在后方还有三条战线,一是在两个城门边上,准备了大量弓箭手与刀枪兵,防止西夏人打开城门,来一个突然反击。二是紧跟着云梯后方,有大量的神臂弓与所有余下的火炮,利用射程优势,向城头上攻击。又有一些担架兵,随时准备将伤员抬下来。还有其他的一些军种。最后才是塔楼,它主要是占据高度优势,使目标更准确。

但这种攻击,恰恰是最危险的。

若是没有指挥能力,这么多人混杂在一起,秩序混乱,说不定就能得到大败。

其实若是宋朝以后不堕落,这次攻打兴庆府,是积累攻打幽州的一次宝贵经验机会。

渐渐逼近城墙一百步距离,西夏人已经用强弓开始反击,郑朗挥了挥旗帜,随后号角声响起。

几乎同时,扑天铺天盖地的箭弩飞向了城头,中间还夹杂着大量炮弹,带着啸声,飞向城头,不过大多数落在城外或城内。

但就是这样,城墙的优势渐渐失去。

王韶看着战场,面部表情有喜有忧,轻声道:“郑公,若是这些武器给敌人掌握,对我朝不妙啊。”

现在这些武器利于攻打城池,但宋朝才是主要防御的一方,就是能将幽云十六州占下来,还是要防御。或者进攻大草原,王韶倒是有些意同,不过郑朗与诸士大夫们不是很赞成的,占据大草原,能打败敌人,又如何治理?即便是唐朝,逼迫北方突厥人投降,又平安守了几十年,五六十年也,而且在这五六十年当中,还多少发生了大型战役。

不过郑朗想法与其他士大夫又是不一样,若是科技再进步一点儿,大量步枪面世,甚至出现了蒸汽火车,那么大草原上无论是女真,或者元蒙,都不足以为害。

成吉思汗是祸害了欧洲,但那几次远征,同样却打醒了欧洲。总之,他的远征对华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