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小记-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代代代代王
【由文,】
第一章 穿越
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生活就像这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让人抓狂。
这是夏小雨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二个月,她每天都希望自己睁开眼能回到二十一世纪,尽管她只有一个人。四岁时妈妈去世,爸爸再娶了一个,对她不好不坏。刚结婚,两人就去了另外一个城市谋生,也在那里有了一个家、一个男孩儿。她从小就寄人篱下。大学刚毕业,终于可以脱离这种让她憎恶的生活。她已经计划好,找一份工作,租一间房子,养一只小兔子,在家画画,看看书,或者去旅游。然后结婚、生子,慢慢老去···思绪慢慢收回,她还是无法接受因发烧昏倒,就穿越到这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身上,此时的她还是一动不动的躺在床上,亦如一个月前来到这个世界的样子,连眼眸都不曾转动过。除了初醒时的震惊,现在只剩下麻木和绝望。
“阿姐,阿姐,你看!”童稚的声音伴随着开门的吱呀声打破了这一室的寂静。这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就是这具身体的弟弟,叫小虎子。
“喳喳,喳喳····”小男孩走到床边,乖巧的坐在床边的矮凳上,脆生生的讲到阿爹给捉了一只漂亮的小鸟,他想送给阿姐,想让阿姐快点好起来。
“喳喳,喳喳”这鸟···她猛的转过头,绿色的羽毛,光滑的泛着亮光,红而长的嘴,一张一合发出清脆的叫声,这不是翠鸟么!
记得小时候,爷爷下田务农。她就跟同院的小伙伴去崖边的洞穴里掏幼鸟,翠鸟是一种敏感和狡猾的动物,捉住大鸟极其困难,因此幼鸟就成了捉捕对象。把捉来的鸟放进竹编的笼子里,笼子有一个可以开关的小门,里面铺了晒干的稻草。时不时的喂几个从小河边摸来的小虾米跟小鱼仔,对于农村的小孩来说,这算是玩具或者宠物吧!
自从上了小学,去到城里,她就再没见到过翠鸟,再没去摸过小虾米、小鱼仔,也再没见过疼爱他的爷爷、奶奶。
她看了看小男孩,枯黄的头发,单薄瘦小的身板。穿着一件布满补丁的麻布单衣,一双稻草编的鞋,露出十个小脚趾。那双不算白嫩却干净的小手捧着翠鸟,仿佛捧着无数珍宝。双眼带着希翼的期盼看着夏小雨。
“额···弟···弟”这是夏小雨一个多月来说的第一句话。
“阿姐!阿姐!你好了么?你好了么?”小男孩的双眼更加明亮,开心的咧开嘴,说话的语气也明显欢快了。
“阿姐!你看,好漂亮的小鸟!”小男孩把翠鸟往夏小雨面前凑了凑。心想,阿姐肯定是喜欢这鸟,阿姐的病都好了。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姐姐早在一个多月前生病死了。
“弟弟,阿姐生了一场病,以前的事都不记得了,你能不能跟阿姐讲讲”夏小雨想通了,既来之则安之,这里至少还有亲人在身边,而在前世似乎自己死了,也没人能在乎吧!
“阿姐,你怎么了?你的病还没好么?”小男孩立即紧张起来。
“阿姐没事了,你别担心,只是有些事不记得了”夏小雨解释道,她不指望问出这是什么朝代,皇帝是谁。当务之急是问清家里情况,她可不想被人当成妖怪给烧了或者活埋。
一下午的时光就在姐弟俩玩鸟和提问中度过,除了这个弟弟,自己还有爹、娘。阿爹叫王大牛,阿娘叫田玉芬,而自己叫宝儿,今年9岁,一家人靠种地为生。隔壁有个小孩叫狗蛋,经常来找姐弟玩,估摸比小虎子大一点,家里还有一只小狗叫小黄,其他的便不得而知。
“汪汪···”这时屋外传来了狗叫声,小虎子立刻奔向了出去。
“阿姐,是阿爹跟阿娘回来了。”夏小雨也慢慢走了出去。
“阿爹,阿娘!我阿姐病好了!我阿姐病好了!”
伴随小虎子的呼唤声,宝儿(以后就这样称呼夏小雨了)见院中站着两人,一男一女。男的身着灰色单衣,袖子挽到了手臂肘关节部位,左手拿着一把锄头。下身是灰色麻布长裤,裤脚挽到膝盖处,脚上是草鞋。皮肤黝黑,浓眉大眼,头发有些凌乱。女的衣服样式差不多,是墨绿色,但可能洗太多次,颜色都褪去了,变得有些灰。两人脸上都布满愁云,但见到宝儿那一刻,一致露出惊讶的表情,随即转为惊喜。
“宝儿,让阿娘看看。”女人忙奔过来,一手拉着宝儿的手,一手抚摸着她的头,眼中闪烁的泪花。
“阿娘,我没事了”宝儿看着阿娘疼爱自己真心实意的样子,也被感动了,小虎子这时也扑到了阿爹的怀里,亲昵的撒娇,讲述到今天自己跟阿姐玩鸟,然后阿姐的病都好了。宝儿的内心被这一家人的关爱给触动了,她下决心要好好在这里生活下去,她要让一家人的生活变好。
夜幕悄悄降临,阿爹带着小虎子在院子编竹筐,宝儿跟阿娘在厨房做晚饭,阿娘说做点好的庆祝宝儿身体康复,当宝儿到厨房时,发现娘说的好的居然是···面疙瘩,这跟现代差不多,就是面粉和水,搅拌成膏状,再用小勺舀一点放进开水中,不过阿娘做的面疙瘩有点泛黄,大概是里面和了玉米面,最后放了点盐,盛在一个大大的瓷钵中。端去院子里的矮桌上,分了四小碗,宝儿碗里却是最多的。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得很香,仿佛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但是除了宝儿,因为她在现代就很不喜欢是面食类。但是由于饥饿,她还是吃了一大碗。
“阿爹,咱家田地有多大?主要收成是啥?”饭后,宝儿坐在大牛身边,看他编竹筐,大牛说,这编竹筐的手艺,在这村里排第二就没人敢排第一,拿到集市上也能换两个钱。但是人们对这竹筐技术要求也不是很高,能装能挑就是好,大家伙也都能编出来,因此价钱也不高。
大牛愣了愣,“咱家那块地也就一亩左右,还是你爷爷留下来的。除了种水稻还能种啥,一家人都等着吃饭。唉,这还得除去交那苛捐杂税一大笔,剩下可没多少粮食了。平时你阿娘还得上山挖点野菜啥的。”说完又埋头编竹筐,速度却加快了,似要多编几个,多卖几个钱。
宝儿也不说话了,院子里变得寂静,偶尔传来几声蛙鸣和狗叫。
唉!看来家里的收入就靠那块田和阿爹编筐,难怪一家人生活这么艰难,今天吃掉那顿面疙瘩得是平时的好几顿吧!阿娘说吃顿好的,那还真是,宝儿无奈的笑了笑。
“弟弟,咱们村有没有山!”宝儿躺在床上问道,宝儿是跟小虎子一个房间,房间还算宽敞,放了两张小床、一个柜子、一个小板凳。
“有啊!叫‘三神山’,阿爹说是因为有三座山连在一起的,里面还住着神仙呢!阿娘经常去挖野菜,我还跟去过几回哩!”小虎子雀跃极了。
“嗯!睡吧!”宝儿暗暗打算,明天要上山去看看,说不定能发现啥宝贝呢!
天刚蒙蒙亮,鸡开始打鸣。宝儿也睁开了眼睛,她听到院子里悉悉索索的声音,应该是阿娘要出门了,她赶紧爬起来。
“阿娘,你要去哪儿!”宝儿急忙穿好衣服,走去院子。
“宝儿,咋起来了哩!再睡会,等娘挖了野菜回来做早饭。”玉芬背上背篓,对宝儿摆了摆手,让她进屋。
“阿娘,我都好了,都睡了一个多月了,想出去走走,活动活动筋骨。阿娘,你就让我去嘛!”宝儿略带撒娇的恳求道。
“那好吧!累了就回来,听见麽?”玉芬纵使百般疼爱,也敌不过女儿的健康,只得答应。
踏着朦胧的晨光,宝儿跟着阿娘出门了,太阳还未出来,天边还是红彤彤的一片,路边的小草还带着晨露,沾湿了两人的裤脚,却也不觉得冷。
两人走到了山脚下,玉芬就放下背篓开始找野菜。挖野菜的人很多,野菜也少了,毕竟像宝儿家这样经济条件不算好的人家不少。
宝儿也帮玉芬一起找野菜,她望了望眼前的大山,“阿娘,咱咋不上山去哩?山上肯定有更多的野菜呢!”
“宝儿,咱可不能上去,上面猛兽多着呢!以前村里有人上去了,后来就失踪了。大伙都说是被猛兽也吃了,就在没人上去过了。”玉芬严肃道。
“哦!”宝儿悻悻的回答。
“宝儿,快看,看阿娘挖到啥?”玉芬兴奋的对女儿说。
宝儿连忙走到玉芬身边,看到玉芬手中拿着两个拳头般大小的红薯“宝儿,咱今天大收获啊!哈哈!”玉芬抑制不住欣喜。
“那咱咋不种一些呢?”这红薯很珍贵么?宝儿不敢问。
“这东西很是奇怪,就这么个果实,种水里就烂掉了,种土里就会发芽长叶子,愣是结不出果实来。”玉芬皱了皱眉,心想要是这东西能种出来,那得多好。说罢,把红薯上的土揩掉,放进背篓。
宝儿高兴坏了,人们不知道怎么种红薯,那这红薯就很珍贵,如果自己能种出来,岂不是发财了。
“阿娘,能不能把这两个红薯给我,我拿回去捣鼓捣鼓,说不定女儿就给种出来了呢!”宝儿高兴的不得了。心想到一定要把这条致富之路给琢磨透。
玉芬怔怔的看着女儿,宝儿是有多久没这么笑过了,这孩子命苦,从小体弱多病,也没吃啥好的。特别是这病了一个多月,更是瘦得不成样了,都9岁了,看起来就跟6岁差不多。唉!
“宝儿喜欢就拿去吧。”只要女儿想要的,就是天上的月亮,也给她摘下来。
“谢谢阿娘”宝儿没想到玉芬会答应,毕竟这是全家人的口粮,并不是路边的花花草草,这也更加坚定了宝儿致富的决心。
母女俩拾落拾落准备回家,这时的太阳已经完全升起了,万丈光芒照射在田野里,映得那些农作物碧绿碧绿的,很是美丽。
第二章 改良
回到家,玉芬给宝儿打来水,洗了洗,自己就钻进厨房为一家人准备早饭去了。
王大牛已经起床了,继续在院子里编筐,小虎子则蹲在院子里跟小黄玩。
宝儿拿出那两个红薯,仔细得回忆着前世这种普通农作物的种植方法。
红薯是高产稳产的一种作物,它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瘠,病虫害较少,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种植,一般产量是很高的。只是自己是个外行,就靠这两个红薯,能实验成功么?难!
饭后,一家人各干各的,大牛跟玉芬去田地干活,宝儿则因身体才康复留在家中修养,小虎子则跟着阿姐呆在家中!再者他也喜欢跟着阿姐。
宝儿在院子勘察了一番,挑了一块相对较好的空地,开始拔草、松土、浇水。并把一些杂草埋在土里,等腐烂了,这就是最天然的肥料啊!
宝儿一边做,一边想,这也不是办法啊!等自己实验成功都猴年马月了,更别提自己苗子少,这一年复一年的等苗子,哪是个办法,这里又没有大棚,自然规律是改变不了的。这靠天吃饭的事儿,也说不了个准!
宝儿环顾了自己这个破旧的家,除了院子那几个筐,还没啥值钱的。那几个竹筐大小不一,形状都一样。咦!宝儿灵光一闪,她走近仔细看了看那些筐,都是用竹子划成细条编成,她把一个没编好的竹筐边缘上的竹条轻轻一折,虽不至于脆弱,但是用这筐能装个几十斤的东西,这还真悬。宝儿舒心的笑了,这下可解了燃眉之急。
中午,大牛跟玉芬没回家,带了早上烙好的玉米饼子,和野菜汤。宝儿跟小虎子,在家也是吃着个。玉芬给他们炕在灶头上,中午烧一把火就可以吃了。
下午,宝儿就用竹棍在地上涂涂画画,设计了几款筐子。
傍晚,大牛一回来,宝儿就拉着大牛实行她的改装计划。不过得先了解了解情况“阿爹,咱们村筐子都是这样编的麽?”
“可不是嘛!咋啦?”大牛洗了洗手,坐到矮凳上,看了看女儿一脸郑重其事的样子。
“阿爹,你没觉得这筐子很容易破洞,也很容易变形麽?装点野菜是行,这是装点稻谷啊,麦子啥重物,能走多远啊!”宝儿分析到。
“宝儿,你说得是,最怕的就是这农忙季节,这稻谷收来容易啊,运回家可是难题,这筐子软塌塌的,不能装太多,得来来回回好几趟。家近的就算了,这家远的就遭罪了。”大牛也是痛心疾首。说的也是,不是每户人家都用得起牛车。
“阿爹,宝儿今个下午琢磨了一下,知道怎么让这筐子更结实!”宝儿随手拿起了一个筐子,认真的对大牛说。
“真的?”大牛将信将疑。
“阿爹,你看竹条有两层”说着就用柴刀将竹条从中间划开。
“宝儿,小心着手”他并没有把宝儿说的当回事,只当着女儿话多了,他自个儿是高兴的。
“这外面一层可比里面一层坚韧得多。要是光用外面一层编筐子的话,肯定耐用得多”说着轻轻一折,那里边那层白色的竹条很容易就断了,而外面那层绿色的就坚韧得多。
大牛看到女儿这一做法,心思立马收拢,专注到这竹条上,自己编了这么多年的筐子咋没发现呢?他惊讶得看着女儿,半天没说出话来。
宝儿看着大牛震惊的表情,当下有点慌了,这不是会怀疑我吧!立马补充到“阿爹!我就是个猜测,你先编一个来,咱试试看”。
宝儿,可不敢把她画在地上的几种筐子的样子给大牛看了,这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这致富之路还远着呢,关键得让这一家人信任她。
“阿爹,你先编着,我去帮阿娘做饭去。”说完就溜走了。
饭后,大牛继续编筐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夜幕慢慢降临,天也变得灰暗,幸得这月光明亮,照的院子亮亮堂堂的。不然这才大约六七点就得上床睡觉,宝儿可觉得是浪费时间,家里自然是点不起灯的。
“好了,”大牛说完,把筐子,拿给大家看。用力压了压,果真结实好了不少。
玉芬,看了到是没啥大反应,结不结实的又不能给家里多一碗饭菜。小虎子则拿者废弃的竹条,在地上写写画画。
“筐子倒是结实了,还是会变形啊!这一变形,还是不能使重物。”大牛转欣喜为忧虑。
“阿爹,你看,筐子都是用细竹条编成的,细竹条自然是软的,如若咱用宽一些的竹条,在底上交叉着嵌两条,留着筐子底面大小,弯成四边,再跟着平时编筐子的路子编好,这样就不会变形了。”宝儿说着,就用竹条子做演示。
“宝儿,你是咋想到的”说着开始动手实验,大牛将两条宽竹条的内心剃掉,交叉放好,估摸着留了平时筐子底面大小开始上折。
“阿爹,先别折,这样会把竹条折断的,咱先用火把要折的角烤一烤”宝儿努力的回想起前世的一些生活常识。竹子受热后,表面有一层蜡质的物质就会受到固化,保持现有的形状。所以为了弯曲竹子,可以一边折弯一边拿火烤。
大牛依着宝儿的方法编好了一个筐子,试了试,压了压,果然不会变形。王大牛兴奋极了。
“阿爹,咱可以把这筐子拿到集市去买,平时筐子买多少钱,咱翻一倍。”宝儿,循循善诱,将一家人引导到生意的这条路子上。
这时玉芬也正色道:“这筐子,看着是没啥特别,这承重跟变形倒是改善了,可这技术不是啥秘密,大家一看就是会的。”
大牛也不住的点头,询问的看着宝儿。
“阿娘、阿爹,这用火烤的技术可就咱家知道,别人就是会编,他能把这宽竹条子折弯却不断么?”宝儿自信的分析到。
“宝儿,你是咋想出来的。”大牛抑制不住欣喜,玉芬则投来疑惑的目光。
“啊~这。。。我是在帮阿娘烧火的时候发现的,这么硬的木头放火里烧就变成灰了,我寻思着这竹子也是这么个理儿吧!”宝儿暗暗抹了把汗,希望能糊弄过去。
“阿姐,真聪明。”小虎子虽不明白大人们在讲什么,但看着阿爹阿娘满脸笑容,就知道阿姐肯定说了什么了不起的事儿。
“哈哈,”一家人相视而笑。
王大牛乘着月色又编了几个筐子后,回到房中,玉芬则坐在窗边缝衣服,“宝儿娘,别缝了,这黑漆漆的,扎着手可咋整。”说完就往床边走去。
“知道了,马上就好了。”说着话,手里的伙计并没有停下来。
“宝儿娘,你说咱闺女这是像谁,咋就这么聪明哩!”大牛得意的笑着,等着玉芬回话。
“得得得,像你,像你。瞧你那得瑟样。”玉芬剜了他一眼。
“苦了咱宝儿,就想着家里,每次吃饭她都把多的给虎子。宝儿懂事儿了。”随即又说道,语气却哽咽了不少。
大牛也是叹息不已。
第二天一大早,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王大牛带着连夜赶工的几个改良筐子去了集市。
宝儿本想跟着一起去,但随即想想还是安分点,这具身体的主人,以前可不会到处跑。她只得安分的呆在家里等待大牛的消息。
宝儿起床后就去院子里转悠,看看自己的红薯发芽了没,再除除草、松松土。当宝贝似的对待。
临近午饭时间,王大牛还没回来,宝儿纳闷了,这不应该啊!应该很多人买才是,这莫非是出啥状况了?
“吱噶~”宝儿往门口望去,可不就是大牛回来了,只见大牛拎着筐子,耷拉着脑袋从门外进院。
“阿爹,咋回事哩?这筐子?”宝儿疑惑的问道,不应该啊!
“哎!别提了,这筐子啊是卖的太贵了,这一样的东西编出来的咋能卖两倍钱哩!”大牛情绪颇为低落。
“孩儿他爹;这筐子没人要啊!”玉芬也从屋里走出来。“你说这些人咋不识货呢!咱闺女这方法多好!”玉芬佯装愤怒,向大牛使了使眼色。
“额额额···这个···说的是,明儿我再去一次。”大牛领会了媳妇儿的意思。
“阿爹,明儿我跟你一起去吧!”宝儿哪会看不到夫妻两之间的小动作,笑笑说道。
“那咋行呢?你待在家,明儿让你爹去。”玉芬立马反对。
虽说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不让抛头露面,玉芬还是的小心护着自己的宝贝女儿。
“阿娘,你放心吧!有我阿爹在,我还能出啥事儿么?”宝儿亲昵的挽着玉芬的胳膊。
“对吧!阿爹”说着朝大牛眨了眨眼。“阿爹,你今天再多编几个,明儿一起拿去卖”。
王大牛自然是受不了女儿的娇态,连连点头。小虎子也在一旁凑热闹,拍手称好。
玉芬这是没办法,只好妥协。
第三章 赚钱
第二日,宝儿跟着大牛去了集市,这集市就是各种各样的小摊小贩聚集起来形成。大牛捡了一个空位放好筐子,宝儿乖巧的站立一旁。这里卖筐子的人很少,可能是买的人不多,大家伙都会编。
“这筐子咋卖哩?”来了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兴许是看到这筐子有些不一样,宝儿心想。
“六···六文钱!”王大牛有些犹犹豫豫的回答道。
“啥?六文?哪家筐子卖六文了?”说着骂骂咧咧的走了。
“诶···你···!”大牛有些气恼,莫把宝儿给气到了,他有些心虚的看了看宝儿。
宝儿脑子一转,把一个筐子倒扣在地上,一屁股做了上去。
“闺女···你···”大牛不解的看着女儿的行为。
“阿爹,你就放心吧!等会就有人来买筐子了。”这小小身板就稳如泰山的立在这筐子上。
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儿,就有人注意到这边。
“咦,你这筐子咋承重力这么好呢?”一中年男子问道。
“这是我阿爹琢磨出来的新技术。”宝儿怕大牛老实,把赚钱的点子说出来了。大牛也不傻,在一旁愣是没出声。
“这筐子咋卖哩?”男子见问不出什么所以然,只好掏钱买一个回去琢磨琢磨。
“六文钱”宝儿脆生生的回答道,她丝毫不担心被别人仿制出来,她早就嘱咐大牛把火烤的地方抹灭掉。
那人虽不甘心,但也无法。这一笔生意做好,旁边的人也被吸引,人越聚越多。不一会儿就把筐子卖完了,连带宝儿坐的那个。
“大家伙儿放心,咱王家的筐子绝对质量保证,这承重能力跟变形都有很大的改善,大家伙儿回家试试,有任何问题,来找我们,我们每天都会在这儿卖筐子。”说完跟阿爹收拾收拾回家了。
“闺女,你说咋一会儿就那么多人买咱家筐子呢?我都没反应过来呢。”王大牛不解的问道,瞅了瞅女儿。
“阿爹,人家那是看到咱家筐子的好,这好东西哪能没人要呢!”宝儿笑笑道。“阿爹,你回去只管编筐子,明天还能抢光。”宝儿继续鼓励大牛。
“好嘞!”大牛喜笑颜开,步伐也加快了。
父女俩一路有说有笑,宝儿远远的望见自家的房子,破旧的屋子加一个院子,心中感慨道,自己家还真穷。
“阿娘、小虎子我们回来了”大牛推开门,宝儿紧随其后。
“哎~累着没?饿了吧!”玉芬赶忙迎上来,一脸关切的样子。
“可不饿坏了嘛~”宝儿撒娇道。她本想让阿牛买点肉的,但想想自家捉襟见肘的状况,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还是忍忍吧!面包总会有的。
“媳妇儿,看咱赚了多少钱!”说着从怀里拿出布袋,将里面的钱一股脑倒在桌子上。
“哎妈呀!整整90文。”玉芬不敢想象的看着大牛,大牛也是一副迷茫,随即又数了几遍。
“阿爹,阿娘,咋地是没见过这么多钱哩”宝儿打趣道。
“可不是嘛!你爷俩可得好好跟我说说,这咋回事?”玉芬捧着钱袋投来询问的目光。
大牛将今天在集市卖筐子的事跟玉芬讲了,夫妻俩都是一阵沉默,半响无话。
宝儿见此状况,感觉有些不妙,毕竟是占着人家的身体,心里总是虚的。
“阿爹,阿娘”宝儿郑重其事的叫道。
夫妻俩互相望望,然后目不转睛的看着宝儿。
“虎子过了今年就六岁了,这上学堂的年纪早就过了,咱虎子聪明着呢,可不能让他埋没了。咱家虽穷,好歹得过上吃穿不愁的日子不是,以后虎子还得娶媳妇儿,单靠那亩薄田,谁愿意嫁进咱家来。”宝儿看了看他俩,两人都低下头沉默不语,许是在思考宝儿的话。
“咱家现在就走编筐子这条路,现在每天挣个90文可不比种地强么!阿爹、阿娘你们觉得呢?”宝儿询问道,现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行!咱听闺女的。”大牛下定决心,以后再多编几个筐子,可不比守着那田地强么!
玉芬见大牛都答应了,也没啥好反对,只是那田地放在那里,不可惜么!
宝儿自然是看出了玉芬的顾虑,但是这田她自有用处。
这天大牛和玉芬都去田地干活,一家人浩浩荡荡的上了山,夫妻俩去砍竹子,俩小鬼在一旁玩闹,说是玩闹,就是带小虎子挖挖土,可宝儿不是单纯的挖土,她在挖竹笋,竹笋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能化痰下气,清热除烦,通利二便。而且味香质脆,可比野菜好吃多了。
只是她前世,只吃过,可没挖过,这一下午来可费了不少劲,两只手又酸又痛,但是收获也不少,竟挖了满满一背篓竹笋。太阳渐渐偏西而下,大牛、玉芬也开始收工,见宝儿挖了这么多幼竹,很是奇怪,本以为她是没事儿做,挖土玩呢!
“宝儿,你这是干啥哩?”玉芬拍了拍宝儿身上的泥土。
“我···我跟虎子挖土玩,就挖到这个,我把皮拨开,看着里面的肉又鲜又嫩,兴许能吃呢!”宝儿一时语塞,她没想到他们居然不认识笋,说着把最后一个笋放进了背篓。
“宝儿,别啥都能吃,中毒了咋办!”大牛立马阻止到。
“阿爹,放心吧!咱回家先给老鼠、小鸟实验一下不就好了。我跟虎子挖得很辛苦呢!”说着朝虎子眨了眨眼,虎子收到姐姐的求助,立马向大牛撒娇道“阿爹~,你看我的手”虎子伸出脏兮兮的小手在大牛面前晃了晃,惹得大家都笑了。
大牛自然没再提扔掉笋的事儿,只是这吃嘛!还有待考虑。
回到家,大牛开始划竹条子,玉芬去做晚饭,宝儿则去捣鼓那些竹笋,她先剥了两个拿进厨房。
“阿娘,你给煮煮,就像煮野菜一样。”宝儿将竹笋放在灶头上。
“放着吧!把晚饭做好在弄。”玉芬见剥开的笋子这般鲜嫩,心也动摇了不少。
“哎!”宝儿欢喜的帮玉芬烧火去。
今天饭桌上,不同往日玉米糊糊和野菜,多了一盘水煮笋片。宝儿见阿爹、阿娘不敢动筷,便率先夹了一快,正打算往嘴里塞,“宝儿!”玉芬立刻惊声阻止。
“阿爹、你们放心吧!我刚刚拿去给小鸟试验过了,这不还活着么!”说着指了指挂在屋檐下的笼子,正是那只翠鸟在里面扑腾着,很是欢快。其实宝儿根本没拿给翠鸟吃,人家压根就不吃,宝儿暗自偷笑。说着立马夹了一块放进嘴里,小嘴吧唧吧唧,很美味的样子。
大牛、玉芬面面相觑。见女儿一脸认真又带着些许淘气,很是无奈。也开始动筷,“咦~没想到还挺好吃。”大牛看了看玉芬,又看看宝儿。又塞了一大口在嘴里。
“瞧你那出息!”玉芬睨了他一眼。
“好吃,好吃,跟吃肉一样。”虎子可不管那么多,见阿姐跟阿爹吃的那么香,自己也不甘示弱,大口大口的往嘴里扒。一家人听到虎子的话,不由得哈哈大笑。
玉芬可不知道能吃,还这么好吃,只做了一盘,不一会就被一扫而光。其实宝儿到不是觉得很好吃,只是跟这野菜和玉米糊糊相比,也的确是美味多了。
第二日,大牛照例去卖筐子,宝儿没再跟着去。因为她惊奇的发现自己种的红薯发芽了,她用废弃的竹条在红薯边上围了一圈,她怕有狗、鸡什么动物毁了她的宝贝。
临近晌午,大牛又早早的收工了,下午带着一家人上山砍竹子。路上,大牛有些担忧的说道:“今天在集市上,我看到有几家卖筐子的,跟咱家的很像,卖的也比咱家便宜。虽然筐子是卖完了,我担心这样下去,咱家的生意会被抢去。”大牛现在遇事已是很习惯的问问宝儿的看法。
宝儿自是能够预料到,但是她已经想好对策,前世的筐子种类那么多,随便模仿几样就够轰动的了,她第一次去卖筐子的时候就说了王氏的筐子绝对保证质量。她要做一个王氏的品牌,模仿的人再多,却无法撼动王氏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当然这只是对未来的畅想,俗话说水滴石穿,虽然她现在做的是小买卖,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她相信一定会成功。
“阿爹,别担心。办法总会想出来的,这改良版筐子不也是想出来的么?”宝儿轻松的说道。
“是!”王大牛对女儿很是信任。
“对了,阿爹,咱们村可有河?”
“有啊!前面山脚就有一条小河。”王大牛指了指前面的山。
“那河里可有鱼啊?”宝儿一阵窃喜。
“可不就有么,其实咱村这小河是很多的,这鱼也不少,但是这鱼难抓啊!那得运气好才能逮着一条。”
宝儿听这话灵光一闪。
待大牛、玉芬砍竹子去了,宝儿带着虎子去小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