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时空历练记-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玺和法术做出的祥瑞之象,李定国称帝指日可待。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云绮的地雷,么么哒~o(* ̄3 ̄)o
自己当皇帝,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内忧外患来不及,而且要管理的事情太多太麻烦←_←所以小玉儿暗中对各方势力都做了一些改动,集合起来,总形势就变了。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半年内,清朝两名王爷死于李定国之手,两个月复地千里。
“任死荒徼,勿降也!”——就算死在荒野,也不要投降啊!(Ps:他儿子没听他的,还是投降当官去了,倒是他很多部下坚决反清了。╮(╯▽╰)╭)
昨天的评论终于回到两位数了,谢谢大家支持我( ̄︶ ̄)/ 抱抱~
第177章 清穿小玉儿(完)
多年后;盛京皇宫。
皇太极躺在床上咳个不停,哲哲给他倒了杯水;走到床边一边扶他起身一边说道:“皇上;您要多保重身体才是,如今天寒地冻;若是再着了凉,这病就好得越发慢了。”
皇太极就着她的手喝了水;顿时觉得胸口顺畅了许多。他笑了笑;靠在床上闭目休息;拍拍她的手叹道:“哲哲;辛苦你了!朕的身体朕知道,撑不了多久了。”
“皇上!”哲哲一手拿帕子捂住嘴;眼泪已经流了下来;“皇上别说这些丧气话,您好好医治,定会好的!尼泰还没有娶亲,还没有好好孝敬您,您……”
皇太极摇了摇头,面露无奈之色,“朕也想看着尼泰长大成人,教他治国领兵,看他子女成群,可惜,”他转头看着哲哲认真的叮嘱道:“朕并不是生病,而是中了慢性毒药!”
哲哲睁大了眼,一瞬间想到了什么,脱口问道:“多尔衮?”
皇太极轻点了下头,眼中闪过狠戾之色,“如今多尔衮已生异心,又有多铎全力支持他,朕走后,恐他会对你母子不利!朕必须设法除去他,哲哲,你定要为我,将皇宫守好!”
哲哲含泪应下,见他疲惫,忙扶他躺下休息,“皇上,您别想那么多了,先休息会儿吧,臣妾就在外间,您有事就出声叫我。”
待皇太极睡着后,哲哲轻手轻脚的出了内室,脸上表情淡了下来,坐在椅子上,沉默的思索着后路。之前皇太极改大金国号为清,废除共同议政的规矩,改为他一人掌权。当时多尔衮第一个支持皇太极,以至于皇太极在之后的两年里逐渐重用多尔衮,没想到……
在皇太极与多尔衮的交手中,明显是多尔衮占了上风,如果皇太极驾崩,她的尼泰根本争不过多尔衮!这里不是中原,兄死弟及之事,在部落里并不少见。多尔衮战功卓著,对大清的贡献仅次于皇太极,若他露出想要继位的意思,那等待她和尼泰的下场显而易见!
母爱战胜了她对皇太极的感情,为了儿子尼泰,她只能再心狠一次了。哲哲紧紧的握着拳头,指甲刺破了手心,她却似毫无所觉,愣愣的流着泪。当初赛琦雅替小玉儿送给她两张生子保胎的药方,谁也不知道,小玉儿又私下里送过她一瓶毒药,称那药无色无味,食用者几个呼吸间便会身亡,谁也查不出来。
她当时以为小玉儿是怕她在后宅受人欺负,所以十分欣慰的收下了,也在忍无可忍时暗害了一名侧福晋。后来小玉儿封妃的时候,她还担心小玉儿会把此事告知皇太极,暴露了她,却没想到,在封妃大典上会发生那样的变故。
几日后,皇太极以阿巴亥身死之事,诱多尔衮进宫,言语间对阿巴亥多有侮辱之词。多尔衮一直深恨他杀父弑母之仇,忍了这么多年,眼看就要成功,却无法忍受母亲被人侮辱,当即骑马进了宫。等大玉儿知道的时候,再着急也没用了。
那一日,没人知道皇太极和多尔衮在室内谈了什么,门外的太监宫女连争吵声都没听到,待日落西山,见里面还是没有声音,皇太极的贴身太监润福才大着胆子问了一声,谁知久久不见动静。这时他也有些慌了,主子要对付睿亲王的事他知道,但这么久了,成不成功都应该有个结果才是。
想到主子的身体,润福顾不得再多想,推开门快步走了进去。满地的狼藉,皇太极和多尔衮都歪倒在地,脸上竟隐隐泛着死气!润福吓得瑟瑟发抖,站也站不住。他连滚带爬的到了皇太极身边,颤颤巍巍的探向皇太极鼻端,细心等了会儿仍旧没有呼吸,他惊得向后一躲,刚好打翻架子上的花瓶。
门外伺候的奴才听到声音连忙跑进门,见到这场景俱都面无人色,主子中午还好好的,现在突然驾崩,他们这些伺候的奴才全都跑不了陪葬的命!
哲哲穿戴整齐的坐在清宁宫里等待消息,面色僵硬,眼神却十分坚定。她在皇太极屋里所有吃喝的东西上都下了药,她不知道多尔衮会不会用宫里的东西,若是错失了这次机会,也许她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如今,只能赌赌她的运气。
当她的贴身宫女惊慌失措的冲进屋说出皇上驾崩、睿亲王暴毙时,她心里狠狠的松了口气,眼泪不停的往外流,连身子都软了下来。她这副样子看在下人眼中,都以为她是在为皇太极驾崩之事难过,谁也不知道她心里既欣喜又悲痛的复杂。
皇太极生前留下了遗诏,命嫡子尼泰继位,哲哲将皇宫把持的如铁桶一般,秘密联络皇太极的心腹大臣,由于多尔衮与皇太极同室而亡,这些人自然不可能投奔多尔衮的阵营,连几名中立的老臣也接过了尼泰递出的橄榄枝。而皇太极其他几位儿子,大多数都愿意遵循遗诏,这种情况下,连多铎也无法公然反抗。
半月后,尼泰继位。
大玉儿一身孝服面无表情的看着哲哲,“姑姑,你告诉我,多尔衮到底是怎么死的?”
哲哲脸上露出哀戚之色,“玉儿,太医院已经仔细查验过,称先皇与十四很可能是怒极攻心而亡,哀家知道你与十四夫妻情深,先皇突然驾崩,哀家心里也很难过,可是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玉儿,你还有孩子要照顾,莫要沉浸在伤痛之中。”
大玉儿深深的看了她一眼,转身出了宫门。哲哲擦掉脸上的泪,想到刚刚大玉儿眼中的冷漠,握紧手帕,自语道:“玉儿,若你聪明,就不该和姑姑作对,否则,我们就只能各凭本事了……”
草原的另一边,娜木钟得知皇太极驾崩的消息,仰天大笑,对天喊道:“大汗!您可听到了?大金如今只一个娃娃坐镇,我娜木钟定会率领部下为您报仇雪恨!”林丹汗在一场与皇太极的对战中受了重伤,临终前刚露出想让福晋陪葬的意思,便被娜木钟一刀毙命。
之后娜木钟假传林丹汗遗言,让自己的儿子阿布奈成为新一代可汗,整合部众继续与大金对抗,硬拼拼不过就采取游击战,虽然人数逐渐减少,可也给皇太极添了这么多年的麻烦,让他始终无法统一蒙古。娜木钟心里对大金一直有一种恨意,无法消除,她认为这是杀夫之仇,并未深究,只想率领部下与大金一拼到底。
小玉儿第一时间将他们的消息告知了李定国,如今她一身男装,化名李云,是李定国的军师。
“军师,此事当真?金国占领辽东称帝,侵扰边关多年,若皇太极与多尔衮身亡,我们便可专心对付朝廷了。”李定国虽然口中问着真假,语气却透出了欣喜。这两年军师在他身边出谋划策,见识非凡,又精通术数,偶尔掐算一番却是极准,他心里早已坚信不疑。
李云喝了口茶,笑道:“自然是真的,如今朝廷已是强弩之末,不足畏惧,”说着,她抬起头看着李定国认真的道:“王爷,可曾想过将来?”
李定国笑容一顿,转过头盯住她问道:“军师此言何意?”
李云淡淡的回道:“如今大西有四位王爷,均为圣上义子,孙可望居首,足以见圣上对他的器重,将来攻下明朝,圣上会立谁为太子?王爷心中可有定数?”
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将仅有的四个义子分封为东南西北四位王爷,其中长子孙可望英勇机变,最受器重,可此人却视李定国为眼中钉,几次三番想要谋害,以确保自己继承人的地位。
李定国眉头微皱,“义父对本王恩重如山,本王实在做不出谋逆之事。”顿了下,他又继续说道:“至于长兄,他对本王成见极深,若有朝一日他登上皇位,恐怕朝中再无本王立足之地!”
李定国从来都不是愚忠之人,头脑清醒,也很有大局观,李云听到他的话,满意的点头道:“说句大不敬的话,我观圣上面色,似寿数已损。如今王爷可暗中积蓄势力,一旦出现变故,即可奋力一搏!”
李定国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慎重的思考了三天,才坚定的表示要暗中筹谋。他十岁投军,毕生的理想便是一统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决不能因为孙可望是长兄,便将皇位拱手相让!
大清已经在明军和娜木钟的多次突袭下势力大减,急需休养生息,根本无法再顾忌中原之争。三年后,张献忠病逝,李定国早有准备,且军心所向,顺利的登上帝位,改年号永华。
登基之日,成都天降祥瑞,文武大臣均看到空中浮现出一条若隐若现的金龙,就盘旋在李定国的头顶!震惊过后,众人跪地齐呼“万岁”,李定国乃真龙天子之说极速传遍了整个中原。
这些年李自成、郑成功等人的势力都被李云暗中破坏过,至今已无法与李定国相提并论。没多久,李定国手执历代传国玉玺,更坐定了他真命天子的说法,从此势如破竹,势力愈加壮大。
又过了五年,李定国攻入京城,宣布明朝灭亡。
明朝皇帝,当年的太子殿下朱慈烺见大势已去,想要自刎殉国,被李定国救下。“大明虽灭,然天下仍在,子民仍在。你可愿助朕一同治理这片江山?”
经过李定国的一番苦劝,朱慈烺终是放下了宝剑,被李定国封为义王,带妻小迁出皇宫。李定国并未给他实权,但他仍可在朝堂上提出自己对国家的看法,明朝会灭是他早已预料到的事情,并不会意外,若能用这种方法再为自己的子民出一份力,他心甘情愿。
李定国此番自有一番算计,明朝再*也有对其忠心之士,如今明朝皇帝都已臣服,其他人自不会再打着什么复明的旗号出来作乱,同时,对招降昔日的明朝大将也十分有利。
吴三桂见国家易主,恐自己不会得到重用,便想引入清兵,让他们鹬蚌相争,伺机自立为王,谁知他生出叛逆之心后,身上的符咒便起了作用,从此昏迷,再也没醒来过。
天下初定,虽有许多事要处理,但已经不需要李云再指手画脚了,历代帝王的谋士,均是在其成功之时退隐,李云也不例外。她恢复了女装,恢复了云岚的名字,随商船去了外国。
在国外,她拿到了火器、蒸汽机等领先中原的技术资料,并请画师画下了许多国外的众生百态。后来回国的时候,她将这些都交给了李定国,李定国知道资料的重要性,特别是看了那么多的“国外生存实录”后,对自己的要求更高,追求也更广阔了。
凭借先进的火器、大炮,李定国很快便消灭了李自成等民间残留势力,郑成功归降后,李定国知人善用,专门命他海上作战。郑成功同历史上一样收复了台湾,手下之人劝他趁机自立为王,但他本就犹豫不决,家人又都留在京城,说好听的是享福,实际上却是人质,他终是叹息了一番,放弃了自立的想法。
在中原安定下来之后,倭国为试探新朝实力,派数千人伪装成海盗至中原沿海地区行烧杀抢掠之事,李定国正需要杀鸡儆猴,树立威信,哪里会放过这次机会?当即命郑成功带领水师出战,倭国没想到中原会如此郑重其事,准备不足,被打了个正着。
李定国并未像唐朝一样允其做属国,而是挑选了文武大臣带领一批汉人迁居过去,全权掌管的同时不着痕迹的同化他们。
云岚知道消息的时候,正在义王府中与朱慈烺下棋,她的易容术与幻术都很精通,身份变来变去,并无人识破。朱慈烺毕竟是她从小看到大的,虽然明朝灭了,她也不希望他的下场太差。因此在大事了了之后,便寻了机会经常与他谈天下棋,借此解开他心中的心结,指点他如何才不会被李定国猜忌。
这一世四处奔波算计,很是疲惫,但看到中原在李定国的治理下日渐兴盛,云岚便觉此生无憾了。
作者有话要说:苏落若扔了一个地雷
Estella扔了一个地雷
谢谢亲们( ̄︶ ̄*))抱抱~
今天更晚了,不过很肥哦^_^
下一个先写水云间吧,穿谁虐谁呢(⊙_⊙)?(梅若鸿、杜芊芊、汪子璇都不咋地)
第178章 水云间(一)
“爹;吃药了。”翠屏端着一碗中药缓步走了进来。
梅父躺在床上脸色灰败;闭着眼不说话也不动。梅母见状趴在他身上痛哭出声:“他爹啊!你可不能有事啊!老大和小丫已经去了;你要是再有什么事,让我可怎么活呀?”
梅父紧闭的眼角流出了泪水,却紧咬牙关不肯哭出声来,天灾*;他真的觉得好累了,他撑不下去了,可是老伴怎么办?孩子们怎么办?还有那远在杭州的若鸿……
梅父缓缓睁开眼睛,看向床边站着的儿媳;哽咽道:“翠屏,把药给我吧。”
翠屏连忙上前扶他;梅母用袖子胡乱擦了下脸,帮着翠屏把浑身无力的梅父给扶了起来。翠屏看到梅父把药喝光,心里松了口气,拿半旧的帕子把洒在衣襟上的药擦干。“爹,您别想太多,好好休息,家里的事儿有我呢。大哥和小妹的后事我都安排好了,明日就让他们入土为安。您要快点好起来,要不娘也跟着您担心不是?”
梅父躺下后疲惫的点了点头,梅母给他掖了掖被角,随翠屏一起出了房门。她欣慰的拉着翠屏的手说道:“好孩子,苦了你了,等若鸿回来,娘一定让他好好待你。”
翠屏微笑道:“娘,这都是媳妇该做的,您多保重身体,最近村里得病的人很多,咱们没事就不要出门了,等熬过了这一阵,日子就会好的。”
梅母点了点头,一抬眼,看到了在院子里玩耍的孙女,叹道:“这样的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儿,翠屏啊,咱们大人少吃点就好,可别饿着画儿,她还小呢……”说着又忍不住要落泪,翠屏忙劝了几句,让她进屋休息了。
百年难得一见的水灾,把村里的田地都淹没了,要不是家里还有些存粮,他们几口人早就过不下去了。梅父和梅母虽说才四十出头,身体一向硬朗,可突逢巨变,一辈子赖以生存的根本没了,难免承受不住。梅父就是在这时候染上了痢疾,一病不起,而梅家的大儿子和小女儿也急病去了。
翠屏也就是云岚,摸了摸画儿的头,进厨房里开始准备晚饭。她刚刚穿过来两天,怪不得原剧里翠屏找到梅若鸿的时候身体虚弱成那样,整天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干活,照顾公婆和女儿,再健康的身体也承受不住啊。
谁能想到他们一家人生死攸关的时刻,梅若鸿正在杭州左拥右抱、大鱼大肉呢?说什么十六岁之前是“前生”?“前生”的妻女不要了,连父母也不要了吗?穿越这么多次,她还真是头一次遇到这么奇葩的人。
她穿来的时候,梅父已病重危在旦夕,若一下子好起来,恐怕不止他们自己惊疑,全村的人都会闯上门求药抢药的,到时候她解释不清楚,说不定还会被当成妖孽。天灾的时候神神叨叨的事情,还是能免则免,她也怕麻烦。于是她只配了稍好一些的中药让梅父先缓过来,然后再慢慢痊愈。
准备好了饭菜,翠屏冲院子里喊了一声,“画儿,饭做好了,去叫你奶奶还有叔叔婶婶们吃饭。”
“哎,娘,我这就去。”画儿丢下手中的树枝,朝梅父梅母的房间跑去,到了门口,却轻轻的敲了敲门,小声道:“奶奶,吃饭啦。”等了一会儿,见梅母开门出来,又仰头小声问道:“奶奶,我没有吵到爷爷吧?”
梅母慈爱的摸了摸她的头,笑道:“画儿乖,你爷爷他还睡着呢,我们去吃饭吧。”
画儿笑了起来,“奶奶先去吧,我去看看二叔和三叔回来了没,他们早上就出去了呢。”
梅母看着画儿蹦蹦跳跳的背影,叹了口气,那两个儿子每天早出晚归的,也不知道在干什么,连老大和小丫的后事也不怎么管。还有他们的媳妇也不是好的,闹灾后就带着孩子躲在房里什么都不管,整个家里现在都是翠屏一个人在撑着。
翠屏把几个窝头和大饼放到桌上,自己却端了一碗几乎看不到米粒的稀粥喝了起来,梅母看着这么多实打实的粮食,忍不住说道:“翠屏啊,咱家的粮已经不多了,这……以后还是喝点稀粥吧,这太浪费了。”
翠屏给她夹了个大饼,说道:“娘,二哥、三哥他们每天出去忙,喝粥喝不饱的,您的身体也不好,不能饿着。您别担心,媳妇心里有数。”
她一个普通的农家媳妇能有什么办法,可梅母看着她坚定的脸,心里却不由自主的想要相信,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没想到却是被这个媳妇又顶了起来。正想着,就看到老二和老三走了进来,一脸的严肃。
画儿怯怯的走在后头,翠屏冲她招招手,她连忙到翠屏身边,小手紧紧的揪着翠屏的衣角。翠屏看她这样子恐怕是受了什么委屈,但这会儿不好问,就笑着拿了个窝头给她,让她就着粥吃。
画儿之前没少挨饿,只这两天才吃的饱一点,看到窝头眼睛都亮了起来,狼吞虎咽的往嘴里塞。翠屏一边劝她慢点,一边留意着老二老三的动作。
老二和老三没管他们母女,径自在梅母面前跪下,梅母吓了一跳,伸手要拽却被老三挡了回去。老二面无表情的说道:“娘,我和老三这几天在村里跑着看过了,咱们这没法营生,我们这拖家带口的,为了孩子也不能继续在这呆了,我们已经找好了门路,明天一早就走。”
“什么?”梅母闻言惊得筷子掉在了地上,颤声问道:“你们要走?你们两家人都要走?”
老三看了老二一眼,“是的!娘,现在闹灾,外面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说不定还不如家里呢,您和爹身体不好,就别和我们一起折腾了。家里有弟妹照顾你们二老,我和二哥就放心了。”说着,他转头看向翠屏,“弟妹,爹娘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替若鸿照顾好爹娘!”
梅母气得浑身发抖,这两个儿子说得好听,分明就是嫌弃他们,不要他们!她哭着喊道:“孽障啊!你们要走就走,就当我们梅家没养过你们这帮狼崽子!”
老二和老三看她这个样子有些不忍,但想到村里的情况,还是狠下心,给梅母磕了个头,转身走了。
翠屏一边安慰梅母一边用神识观察他们,见老二和老三媳妇还闹着要带走家里的粮食,说什么家里老弱病残早晚都是个死,粮食留下就是浪费。翠屏心中冷笑,想带粮食也不是不可以,就看你们咽不咽的下去了!
收拾好碗筷之后,她趁大家不注意,将家里现有的窝头、大饼等吃食都弄成了酸甜苦辣各种奇怪的味道,现在闹灾荒,老二老三也没对她做什么过分的事,她倒不会把食物扣下,只不过,出口气膈应膈应他们还是无伤大雅的,就当给画儿和梅父梅母出气了。
第二天一大早,老二老三两家人就包袱款款的离开了家乡,梅母躲在房里哭并没有出现,翠屏及时给她喝的水里加了一点强身的药粉,她才支撑住没有病倒。但刚刚经历了丧子丧女之痛,如今又被两个儿子抛弃,让梅母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翠屏给家里的房子布置了阵法,使房间保持温度不会挨冻,不过为了不引起怀疑,她把家里所有的棉被棉袄都拆开整合在一起,做了几件衣服被子让大家用。
“娘,等您和爹身体好一些,我们去杭州找若鸿吧。杭州那么大,怎么样都不会比这差的,咱家的田被淹了,再呆在村里确实没什么营生。”几天后翠屏看梅母的情绪稳定了下来,就开口提议去投奔梅若鸿。
梅母想着家里除了他们老两口就剩下翠屏母女,都是瘦瘦弱弱的也确实无法生存,叹了口气,点头应了,“若鸿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上次收到他的信已经是三年前了,他还不知道画儿的存在呢,要是他见到自己有一个这么乖巧可爱的女儿,一定高兴极了。”
翠屏假装害羞的低下头,道:“媳妇没能给若鸿生个儿子,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怪我。”
“怎么会!”梅母拍拍她的手,保证道:“你这么孝顺,对我们两个老的不离不弃,若鸿要是敢对你不好,就让你爹打断他的腿!”
翠屏笑道:“若鸿也很孝顺,这几年可能是因为什么事耽搁了,才没和咱们联系。他是做大事的,要成为大画家的,希望咱们去杭州不会给他添麻烦。”
梅母想到这个小儿子,满眼都是慈爱,若鸿从小就比别的孩子聪明,才十几岁,村里的先生就说他才华不可估量,劝他去外面闯闯。如今八年过去了,说不定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了呢,“若鸿不会嫌咱们麻烦的,咱们别的不会,做饭洗衣服都是擅长的,到时候帮若鸿打理好家事,他就可以专心画他的画了!这孩子,这么多年一个人在外面生活,苦了他了。”
翠屏嘴里附和着,心里却免不了想到梅若鸿和汪子璇、杜芊芊的爱恨纠葛,也不知道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了,梅父梅母被她保下了性命,又会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云绮的地雷( ̄︶ ̄*))抱抱~
第179章 水云间(二)
梅父是个坚强的人;先前失了生志,多半是因为不想自己病弱的身体拖累家人。却没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竟在这当口抛下他们走了,如今家里只剩下老伴、儿媳和小孙女;若他不在了;她们也怎么办?意志力上来了;配合翠屏的药;梅父很快就好了起来。
老伴、老来伴,一个好了起来;另一个也会跟着好起来,梅父梅母经过这段时间翠屏的暗中调养;身子骨健壮了许多。他们一家四口比起同村子的人,状态是最好的了。翠屏找了个时间又提了一次去杭州投奔梅若鸿,梅父沉默了一会儿点头同意了。
翠屏给几人准备的衣物外面看着破烂,但实际却很保暖,又让几人都打扮的脏乱一点,这才启程前往杭州,一路上她都开着神识,带画儿和二老避着人走,有时候实在不好绕道,碰上心怀不轨的人,她就会帮着梅父一起将对方打晕。
这时候的路并不好走,翻山涉水的,翠屏要照顾着三个人的身体,谁病了都要找地方修养一下,愣是走了半年才到达杭州,这一路上遇到过大雨,也遇到过暴风雪,原主是个除了干活什么都不会的普通姑娘,她也不能一下子表现的智计百出,所以,这次的杭州之行几人很是吃了一番苦。
到了杭州,他们绕着西湖转了好几圈,连水云间的影子也没看见。翠屏拿着梅若鸿那封信,佯装焦急的到处问人,后来,有两个路过的学生说看到过水云间,帮他们指了路。
梅父梅母本以为“水云间”应该是那种豪门大院,谁知竟是个普普通通的小房子,连家里的房子都不如!他们干了一辈子的活,一眼就看出这房子不够坚固,下雨时怕是要漏水,院子的栅栏东歪西斜,里的两只鸡饿的乱跑,他们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担忧,看来这个儿子这么多年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成功啊!
这时,屋里爆出了一阵笑声,男女都有,一位身穿洋装烫着卷发的女子走了出来,似乎是要洗菜。
汪子璇手里端着菜盆,一出门就看到门口站了大大小小四个人,她第一反应就是乞丐,但看他们表情又不太像,就问了句“你们找谁?”
梅父梅母看到这么光鲜的女子,有些拘谨的拽了拽衣服。他们已经一整天没吃东西了,浑身脏兮兮的,和汪子璇对比太明显,甚至有点怀疑自家儿子是不是住在这。
翠屏抬起头不着痕迹的打量了汪子璇一番,很漂亮,很时尚,让人看了就忍不住亲近,不过一想到这人混乱的男女关系,怀了孕连孩子都不知道是谁的,就什么好感都没了。眼角瞥见画儿正好奇的看着汪子璇,翠屏拉过她挡住了她的视线,可不能让女儿学坏了。
翠屏见梅家二老不说话,便出声道:“我们是梅若鸿的家人,请问他在这里吗?”
汪子璇本不过是随口一问,没想到他们还真是来找人的,见他们自称是梅若鸿的家人,她一下子愣住了。梅若鸿从没提起过家人,他们大家都以为他是孤儿或者父母早逝,如今突然冒出几个明显过得不好的家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汪子璇回身急走几步,撩起帘子冲里面喊道:“若鸿!若鸿!外面来了几个人说是你的家人,你快出来看看。”
屋子里醉马画会的人都在,正对着汪子璇的画像研究技法,听汪子璇一喊,梅若鸿反射性的回道:“怎么可能?怕是找错人了吧?”
汪子默推了下眼睛,说道:“还是先去看看吧,要是随便的什么人,子璇也不会喊你。”
钟舒奇一向爱慕汪子璇,连忙推着梅若鸿往外走,“快去快去!你怎么能让汪大美人等这么久?不管是谁,总归是找到了你这里,先看看是谁。”
梅若鸿出了门来,口中还抱怨着被打断了灵感,一抬头,首先看到了最显眼的翠屏,他顿时面如死灰。这是翠屏?她怎么会出现?她怎么可以出现?被他强压在脑海深处的那些记忆一下子全都冒了出来,让他慌乱极了,只呆滞的盯着翠屏看。
梅母激动的上前几步喊道:“若鸿!娘总算找到你了!”
梅若鸿被她的哭声惊醒过来,震惊的看着满头花白的母亲,又转头去看父亲,无法理解他们为何会变得如此苍老,他惊讶的问道:“爹!娘!你们这是怎么了?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哥哥们呢?”
几人都走了过来,梅父颤抖着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梅母已经泣不成声了。翠屏只得假装抹了抹眼泪,说道:“若鸿,家里发了大水,把所有的田地都淹了,死了好多人。大哥和小妹得急病去了,二哥三哥见家里没有营生,离乡不知道去哪了,我们在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好来投奔你,给你添麻烦了。”
醉马画会的人站在院子里面面相觑,汪子璇敏锐的发觉这个说话的翠屏是他们的主心骨,而且和梅若鸿关系匪浅。她皱起眉看向梅若鸿,那么英俊潇洒,和翠屏一身脏污没有一点相配的地方,这才在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梅若鸿听闻家里的巨变,愤怒的吼道:“二哥三哥竟然把爹娘抛下了,他们怎么能这么狠心!那么艰苦的时候,他们走了,不就是要爹娘去死吗?他们太过分了!若让我再见到他们,一定要让他们好看!”
画儿被他吓了一跳,忙躲到翠屏身后。梅母这会儿缓了过来,见状拉住画儿的手道:“若鸿啊,这是你的女儿,当年你离家的时候翠屏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了,只不过我们大家都没发现,后来还是她在地里晕倒了才知道的。画儿今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