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世相随-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弘翼去嗤笑一声,斜眼看着周宣道:“李太白也说过,借酒浇愁愁更愁。深闺女子之愁,如何和家国之愁相提并论?”
周宣此时已经知道她在唐末后的时代里,但是到底是架空还是历史,她还不能确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自己的丈夫,李从嘉怎么看都不是能被女子依靠的人。她也斜眼看向李弘翼道:“家国之愁,还有所解。只要众人齐心,便有转机。但是女子的愁怨,却不是那么容易解的。要知道世间万事,人心乃是最难预测的东西。若是人心已变,夫妻之情如何维系?殿下大概不知道吧,从嘉这些日子里,天天和那个窅娘在一起,我这个王妃完全成了摆设……”
周宣大概是酒喝多了,醉眼看着李弘翼吃吃笑道:“比方说殿下和玉霖嫂子,也差不多啊!玉霖也不是不在意殿下您,但是就是不和殿下您的心意是不?”
李弘翼默默灌下一大口酒,才开口道:“你倒是长进了不少!不过你和六弟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怪得了谁?六弟生来就性子绵软,十足十的像文人雅士,最不喜欢朝政军事。你想让他上进,那真是强逼瞎子学写字了!哼!要想夫妻举案齐眉,便不要再想他去过问朝政了。”
周宣呵呵笑道:“我逼他?他生在帝王之家,岂能真的躲开朝事?殿下你当然这样想了,但是皇上允许吗?而且,他这样不上进,岂不是完全不顾及我和儿子的将来?举案齐眉?哈哈哈,和一个除了会写诗作画却一无是处的男人,我真是不甘心那……”
周宣和李弘翼没有再说话,很快就将桌子上的酒给灌完了,就是李弘翼也眼光迷蒙起来了,更不要替周宣了。
“啦啦啦……我跳的舞难道就比那个窅娘差么?”借着酒劲,周宣在屋子里边哼着不成曲调的歌,边一歪一扭的舞起来。
“不过是一个舞女罢了!”说着就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李弘翼正在旁边,长臂一捞,拉住了周宣,她趁机倒进了他的怀中。四目相接时,两人都有一刻的怔然。
“其实我不明白,殿下之前为何钟情于二妹?我难道就比她差了?若是今日我站在殿下的身边,我们岂不是都没有这样的烦恼?”周宣靠着李弘翼喃喃道。
李弘翼已经许久不曾想过周宪了,本来于他而言,女人要什么样的没有?当初对周宪不过是稍稍有些兴趣,且征服欲作祟罢了。但是毕竟是求而不得。一瞬间,看着眼前这张和周宪有五六分相似的容颜,有了一丝恍惚。
不知道是谁主动的,两人吻在了一起。
周宣重生前的男友和现在的丈夫,就是亲吻也是斯斯文文的,轻柔得怕用了一丝力气。只有李弘翼,和他们都是不同的,他的亲吻和气息,都是霸道而又炽热的。周宣觉得身体发软,只能像藤萝一样,紧紧的缠上了他。
纠缠间,衣衫一间间扯落。
不知道何时,绵绵春雨变成了叮咚的小雨。而屋内的男女依旧春意浓浓,只是苦了守在屋外的侍卫和宫女。他们都知道,屋中的事情乃是禁忌,不可说不可言,否则他们只有死路一条了。
待春雨停歇,天空一洗如碧时,屋中的两人这才自杂乱的衣被间醒过来。李弘翼先是一惊,随即面无表情的起身,捡起地上的衣服穿戴起来。而周宣,看着李弘翼这样,心中也有些忐忑,但是一夜纵情后,她岂能任这个男人就这样离去?在李弘翼跨步要离开之时,仅着小衣的周宣扑了过去,自背后抱住了李弘翼的腰身。
“你就这样走了么?”
“放手!”李弘翼沉声道。“昨夜之事,全乃你我都醉了。”
“醉了?你醉没醉,你心中清楚。而我,也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我和你才是最为合适的一对,你也感觉到了,对吧?”周宣将脸贴在李弘翼背上磨蹭着。
李弘翼一用力,挣开周宣的拥抱,转身看着这个明为弟媳却又和自己有了关系的女人,正色道:“便是感觉到了,又能如何?我们始终不可能。”
“为何不可能?只要你登上太子之位,以后再登基为皇,你要想纳什么样的女人,何人敢质疑?让我站在你身边帮你,这大唐的江山,一定是你的!”周宣拉着李弘翼的手,神情恳切地说道。
李弘翼目中精光闪过,直直看着周宣半响,瞬间才笑道:“可惜你是六弟从嘉的正妃。”随即不理会周宣的话语转身离去。
周宣坐在地上,垂着头。半晌才抬起头,面上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痛苦纠结之色。自己所想要的,便一定要得到。
门外的红菱和绿娇,见周宣衣衫整齐的出来了,这才松了一口气。她们这次出来,是借口回周宅小住的。因为仲寓公子被皇后接进了宫中,而郑王殿下成天的和窅娘及黄娘子在一块儿,娘娘回娘家也无人说什么。谁知道,娘娘的胆子这么大,居然做出了这样的事来。以后怎么办,自己这样的丫鬟,只怕是再也脱身不得了。
而打马离开的李弘翼,心情很是奇怪,有征服一个不属于自己女人的快意,还有对周宣浓浓的鄙夷。这份快意,是来自于一个男人的本性,本该属于自己弟弟的女人,心中仰慕的却是自己。而鄙夷,则是因为,不管自己如何防备李从嘉,但是那毕竟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周宣这个弟媳,为了荣华地位,却对自己的大伯子产生了非分之想,当真是个蠢女人!不要说配不上自己了,就是做六弟的正妃,她如今都不够格了。想陪在自己身边,做自己的女人?只怕她是想做太子、皇帝的女人吧!
不过一个女人罢了,自己何须这样的女人来陪?自己迟早会得到太子之位,这南唐的江山,迟早是我李弘翼的!李弘翼扯开嘴角,回头对着那阅江楼下的客栈冷笑一声,随即快马回城。
而这个时候的郭荣已经率领大军,到了潞州城下。之所以用了这么久,是因为之前高平之战,所得物资器具还好处理。但是投降士兵不少,处置起来颇费了一番功夫。
郭荣将此事交给了素来持重的向训,但是因为周军中将领对于处置降卒有不同的意见,甚至有人提议坑杀一部降兵,向训却知道,此事是万万不可的。他只得请示了郭荣,事情才有了断定。
郭荣放下手中的书信,想了片刻便道:“让前军司马唐景思及去将投降士兵中挑选身强力壮者出来,让铁骑马军都虞侯陆二胡去将挑选出来的兵卒编正成行,定为一军,陆二虎暂任指挥使,唐景思为副。其余的老弱残兵,便全部放了。咱们的粮草经不起这么多人的消耗。”
向训心想,陛下果然不是嗜杀暴虐之人。随即领旨去了。
郭荣低头看向案上的一叠文书和周宪的书信。朝中有老臣坐镇,也不是真正的安稳的。想到禁军亲卫指挥使李季送来的消息,曹英和郭崇充颇为不安稳,每日里在禁军中活动。便是留在汴梁宿卫宫城的禁军们都有些军心不稳。许昌?郭荣叹了一口气,虽然知道他们选择放过赵匡义,乃是情势所驱,但是想到娥皇和丰哥差点遇险,他心中就极怒,禁军整顿迫在眉睫。而赵匡义,自然不会这样轻易的放过他!所以得将这边的事情尽快了结了才是。
郭荣定下主意,便让人传令了下去,次日一早全军开拔。所以直到三月二十三日的今天,他才和大军抵达潞州。
李筠带着三个儿子和昭义军中的大将出城恭迎了天子亲军。
“臣李筠率众叩见陛下。”李筠年过五十,虽样貌平常,但是颇得郭威看重,听闻郭荣率兵大败汉军,对郭荣也是心服至极。
“李令公不必平身。”郭荣对于笑看李筠道:“之前令公坚守城池,朕知令公之忠义。”
李筠有些激动,躬身道:“臣为陛下为我大周自当肝脑涂地的。”
郭荣笑了笑,也不再说说什么,一行人进了潞州城的节度府。
“陛下,各位节帅将军,潞州城被围近月,城里吃的东西不多,这已经是最好的了,还请担待一二……”李筠在节度府内拜了解封宴,那是桌上的菜色实在是普通至极,因而他很是尴尬地道。
“哎,李公这话说得没意思,大伙儿都知道你这的情况的。”李重进皱眉道。
郭荣点头淡笑道:“李帅说的正是朕要说的话。如今在城外十里地大营的普通士卒,只怕还吃不上咱们这样的饭食。朕也是曾经吃过苦受过穷的,这些白面饼和肉汤,已经很好了。”
皇帝这样说,在坐的大将们自然也没有啥想法了,都呼哧呼哧吃了起来,也没有因为天子在座而动作斯文些修整两日之后,在潞州的众多将领,对于接下来是班师回军还是乘胜攻打北汉,分成了两派吵过不休。郭荣却是冷眼瞧着众人吵了两天后才开口道:“朕知道众位的意思了,到底如何,今夜朕还要思量一番,明日再将决断告诉尔等。”
众人这才停下了争吵,想着皇帝的态度,若是依照皇帝给人的印象,皇帝应该是倾向攻打北汉才是。但是陛下却两日不曾开口,这就有些疑问了……
“重进和永德留下。”郭荣留下李重进和张永德两人,他见李重进面色有疑,倒是张永德神情笃定。他知道张永德聪慧多谋,前世之时,为了使得自己不戒备他们两人,甚至故意在公开场合说李重进的坏话,做出不和的态势来。
“陛下留下我们有何事?”李重进随意问道。
郭荣笑着让两人依旧落座:“我们兄弟三人很久没有单独说说话了,所以想留你们聊聊。”
李重进不是蠢人,张永德更加不是,他们俩可不相信郭荣是没事留自己俩人闲聊了。不过天子既然开口了,自己也不好拒绝了。
“陛下想说什么?”李重进皱眉道,心中暗想,要不要借机询问郭荣到底是否同意攻打北汉?
“来亲征之前,朕就知道,朝中许多人等着看朕的笑话,若是此战败了,不光是朕一人处境危险,阿爹多年的辛苦的基业也危险了。幸好此战老天眷顾,我大周胜了。这其中自然还要感谢你们俩在中出的力。朕这几天就想着,要大封有功的将领,重进你兼领忠武节度使,永德则兼领武信节度使。你们俩可不要嫌朕封赏轻了。”
李重进和张永德两人在禁军之中领有实职,自然不可能去藩镇行使节度使之权,不过是虚衔而已。但是有了这个头衔,两人也算是节帅了,与没有此衔之前并不一样。两人忙起身躬身道:“陛下所赏赐,臣怎么会嫌弃?”
郭荣笑道:“这次斩杀了不少禁军逃跑的将尉,武官之职空缺许多。所以,朕就想着,从行伍之中提拔一些立了功的士卒为中、低武官。你们俩有什么看好的人选没有?”
李重进和张永德都知道这是皇帝给自己心腹将士的机会,也在存疑。张永德先行开口道:“陛下,我带着杀向右翼的近百士卒中,有一人表现不错,不仅杀敌勇猛,还颇有谋略。此人陛下也是见过的,就是赵匡胤。”
“哦?是他?”郭荣玩味一笑,赵匡胤身材壮实,面容看起来很是憨厚老实,却是很容易让人产生信赖。
“赵元朗之父赵弘殷如今在禁军中也担有职务,这儿子的官位若在父亲之上,该如何叙礼呢?就将他由殿直再升上一等就是了。至于原因,永德和他说清楚就是了。以后还有为朕杀敌立功的机会,再行封赏不迟。”
张永德知道郭荣说得在理,便应了,随即道:“中低级武官的封赏还好说,倒是那些将官难封赏。我和重进大哥自然没有异议的,但是怕其他人心中有想法。所以陛下还是要慎重的。”
李重进见郭荣话语并无丝毫猜忌之意,还是开口道:“陛下,大家这两日的争论你也看到了,你到底是何决断?”
郭荣看着两人道:“朕知道,所以这件事情,朕已经有了决断。到了明日,你们便知晓了。”
李重进和张永德互相看了一眼,知道皇帝不说,自己不好再追问,又说了一会儿话后,两人才下去了。
“陛下!您为何不讲您的决断告诉李帅和张驸马呢?”角落阴影之处走出来一人,却是刘晟。
郭荣闻言,冷光看向刘晟。刘晟一颤,已经跪下请罪:“请陛下赎罪,末将失言。”
郭荣淡淡道:“以后说话行事务必三思而行。若是再有下次,即便朕不是那等小气之人,也得治你的罪了。”
刘晟额头沁出汗珠,跪在地下道:“陛下训诫,卑职定当谨记在心。”
“好了,起来吧。你是跟随朕的澶州旧将,朕召你来是有事情同你说的,一会儿你便去找这些人,和他们随意说说话,将朕会封赏他们之意露出去。”郭荣指着案前的一张薄纸道。
刘晟恭敬的双手取过纸张,看清上面人的名字,心中一喜一惊,忙道:“末将遵旨。”
待刘晟去了,他才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陛下果然和登位之前的太原侯有些不同了,愈加给人威严之感那。
那张纸上,写的人名,刘晟也算是知晓的。龙捷左厢都指挥使李千,龙捷右厢都指挥使田中,虎捷右厢都指挥使张顺,龙捷左第二军都指挥使孙延进……这些人,都是之前大战之中,没有随着樊爱能和何徽逃跑的侍卫司的中等将领。
而郭荣则摸着左手边的一简陋水袋,轻声道:“阿爹,你曾和我说治国治军,多用心慎用术。儿子并非不听你之言,而是儿子知道,要想将禁军完全收拢在手中,这术就不得不用了……”
次日,众将齐集大厅之中,郭荣自是坐在上位,其他诸将为左右都盘膝而坐。
“不知道陛下已经有和决断?”史彦超性子急,才坐下没多久就急急开口道。
郭荣笑看个人道:“此次大战,汉兵损失惨重。我军理当乘胜追击。但是各位恐怕还不大清楚,我军粮草不济。李相公在朝中负责粮草周济,但是已经屡次向朕来文书,说明此事。所以这一仗不能继续了。”
史彦超、李重进等人都是大失所望。而刘词、向训等老将,则一脸平静。
“陛下,此乃我大周剿灭汉贼的最好机会,岂可白白放弃了?”白重赞也有些不解道。
“没有粮草,将士如何行军打仗?莫非要我周军学之前的乱军们去劫掠百姓?”郭荣冷声道,见众人都不再说话,才道:“中原战乱,百姓难得活命。先帝三年之治,虽然让百姓有所喘息,但是民生依旧凋敝。此战就是胜了,只会让朝廷和百姓更加穷困。朕知道各位都是武将,不大理会这些事情。但是朕得理会这些事。而且朕可以郑重地告诉你们,待国事一稳,有得你们打仗建功的机会。我大周四面临敌,你们难道还怕没得上战场的时机?”
众人眼睛大亮,陛下此言,似是有统一南北的意愿了?
“臣等遵陛下之议!”众人忙起身应了郭荣道。
“但是却也不能因此让刘崇得了喘息之机。所以待天雄军节度使卫王符彦卿、澶州节度使郭崇、河中节度使王彦超等人一到,朕便命令卫王符彦卿总理河东征讨之事,郭崇为副,发兵征讨刘崇。当然朕之意,不过是让汉君臣上下知道,我大周兵强马壮,他若再敢妄兵戈,朕绝不轻易罢休!诸位以为朕之提议如何?”郭荣看着众将道。
众人心中却想,陛下这是让禁军回朝而让藩镇之兵主战,用意不可谓不深那。
“陛下所言,极有道理,末将等自当领命的。”
郭荣见众人无异议,便带着他们一起去了城外的大营。然后,郭荣当着众多大将之面,对着满营兵士,让近侍卫宣读了封赏旨意。
郭荣看着那些普通兵卒眼中的亮光,知道自此之后,众人心目中,自己才是他们尽忠之人。当然,随后郭荣也依计封赏了李重进等大将——李重进兼忠武节度使,向训兼义成节度使,张永德兼武信节度使,史彦超为镇国节度使,以白重赞为鄜州节度使,以史彦超为华州节度使……另外以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刘晟为龙捷右厢都指挥使……
两天之后,符彦卿等人抵达潞州,便知道了皇帝之令,心中虽然各有想法,但是依旧遵皇命而行。
史彦超知道郭荣之意,攻打北汉不过是使得北汉惊惧,不敢轻动。顾自阴地关进兵汾州城后,只是围城而攻,并不和汉军激战。
而卫王符彦卿,心中对于皇帝之命有些很有意见,只是违抗不得而已。他认为行军大战乃是生死存亡之事,岂可不尽力而为?他既然为行军统帅,便命令彦超带兵猛攻,与守城的北汉军展开激烈的攻城之战。就是周军也死伤惨重。
史彦超看着自己的士卒死伤惨重,心中有气,便没有先行征求符彦卿的同意,下令将士停止攻城。
符彦卿得知,心中颇为不满,自王殷之后,他不仅是节制重镇,更是得封卫王,如何将史彦超放在眼里?况且当年他为新寡之女向郭威提亲,被拒绝之后,心中对郭荣便有了隔阂,只是郭荣为天子,心中再有不满也得忍着,但是史彦超,他如何能忍?
“史将军眼中可还有老夫这个河东招讨使了?不然为何私自下令将士停止攻城?”符彦卿双眼直视着史彦超质问道。
史彦超虽然是性子急的人,但是于行军打仗,却自有手段。而且在他看来,符彦卿不过是仗着家世出生好罢了,真真说到沙场功绩,符彦卿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就是老将药元福、刘词、向训等人都比符彦卿此人要强得多。
史彦超道:“汾州城现已垂危,不用多少时日便可拿下。我军士卒精锐,为了建功杀敌,人人争先登城,死伤也越来越多。这样一来,就是拿下了汾州城,也是惨胜。如果等上几日,派遣一能言善辩之士进城劝降,言以利害,晓以大义,汾州城必定来降。”
符彦卿也不是蠢笨之人,知道史彦超所言有理,便略微训斥了他两句,随后依此计,找了军中一能言善辩之士,带着文书入城劝降。半天之后,汾州城门大开,北汉汾州防御使董希颜亲自出城相迎。
“陛下,这一路上有不少百姓争相用食物迎接咱们周军,说是刘氏赋税徭役的沉重,他们愿意供应军需物资,帮助进攻晋阳呢。看来此次天时地利人和,我军俱都有了。”张永德笑对郭荣道。
郭荣想到前世,自己听闻此事之后,也是如此认为的,以为民心不可挡,晋阳可克。却不知道周兵粮草断绝,势必军心不稳……
“天时地利人和虽然占尽,但都不是占足十分的。此次粮草不足,我军后战很可能不利。士兵们若是连饭都吃不饱了,不要说打仗了,只怕要去抢掠百姓了。到时候,今日欢迎我们的这些百姓,变成了想赶我们走的流民了……”郭荣淡淡说道。
张永德知晓郭荣的性情,但是这大半年来,他才知道之前对他的认识太过浅薄了。看向郭荣的目光,不由得带了几分打量。
“怎么如此看朕?”郭荣知道张永德的疑惑,他怎么会还如前世一般急躁求功?
“围晋阳城三日,下令大军回师!”郭荣看着城墙坚厚的晋阳城,目光深邃。心中却想起了秘境之中所见的,赵匡义做了皇帝之后攻打晋阳的事情来——宋军攻城不利,竟然引来大水,水淹晋阳城。致使之后北方胡族南下,晋阳城再无防守之力了……
而此时的晋阳城内,刘崇因为身中箭伤加之年事已高,情况不大好。如今周军又围城,日夜惊恐之下,伤势愈加沉重了。就在周军自晋阳城退走后数日,他还心存犹疑,不到十天,便去世了。
四月十二日,郭荣率禁军返回了汴梁。
周宪一早听闻郭荣回朝的消息,早就喜不自禁了。牵着丰哥,去了宫门后亲迎。待看见胡子一把黑瘦了许多的郭荣入了西华门,她才觉察此次分别不过是一个多月而已,自己竟然是生出了分别多年之感来。
“阿爹!”丰哥挣开周宪的手,跑向郭荣,一头扎进了他的怀中。
郭荣一把抱起丰哥,走近周宪,看着她略微带泪的双目,轻声道:“娥皇,我回来了。”
周宪双目完成了月亮,微笑道:“我一直等着你回来。”
郭荣回了大宁宫梳洗了一番,和周宪说起了话来。
“我接到书信,说是你送我出城,回城时差点出事了?”
周宪便将事情都说了,见郭荣的怒火烧红了两边脸颊,忙道:“你也不要太气了,我和丰哥不是都没事吗?你看,我肚子中的孩子也都是好好的呢。”
郭荣看了看周宪,又摸了摸她微微凸起的肚子,抿着嘴唇半响没有说话。
“好了,别气了。和你说件正事,冯道的身体不大好了,你是不是应该亲自去看看他?”
郭荣一怔,这才想起,前世之时,冯道也是没有多久就去了的。自己因为出征前之事,于他死前没有什么表示。现在想到,还是当初自己气太盛了。
“好,我明日就去看看他。也看看阿爹的陵寝修建得如何了。”郭荣叹道。
计谋天下首战非战
周宪和郭荣两人,小别重逢的第一夜,并没有什么“小别胜新婚”的旖旎,不说周宪此时《文》身怀有孕,就说此时还在《人》郭威的孝期里,他们俩也《书》得自制着。虽然此时《屋》乱世,人伦道德在世人眼中看得并没有多重,但是周宪和郭荣两人都不是那等肆意之人,两人不过窝在一起好生说了一会儿话,便进了秘境之中。
倒塌的宫殿,半干涸的湖水让秘境没有了当初的恢弘。但是因为周宪最近常常进来,所以湖边的竹海和桃花林,倒是有几分生机。
“君贵,你说这宫殿该如何修复呢?”周宪坐在石桌边,眨了眨眼笑问道。
郭荣看着周宪失笑道:“我在这里种种东西还行,这砌房子修宫殿,我实在是没法子呢。”
周宪对着郭荣一笑,起身闭上眼睛集中精神。不一会儿,那些倒塌的宫殿,竟然奇迹般的变成尘埃消失了。
郭荣先是惊讶,再看周宪脸色有些发白,身子晃了晃,忙伸手将她抱稳。担忧道:“你这是以意念让那些断壁残垣消失的?你的身体可还吃得消么?”
周宪摇摇头道:“我的身体没事,休息一会儿就好啦。”
周宪拉着郭荣坐下,然后靠坐在他怀中道:“前几日里,我从阿久那里将镯子拿回来了,让司库的工匠看能不能修,他们都说这镯子虽然看起来是普通,但是材质却是很特殊的,不好修。我想着不能修就算了,然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工人说,他之前也见过这样的一对镯子,当初献镯子之人,还说着镯子乃是异人所有,持有者有大福分。我就去查了司库的册子,看见这一对镯子,在后晋开运三年出了司库,充做军饷的。我猜想着,镯子应该是流向了南唐……”
郭荣心中思索了半响也不得要领,拥紧周宣道:“不管如何,咱们俩要好好地活下去……”
周宪点点头,看着桃花飘落,岁月似静止在了这一刻。
第二日,郭荣一早就去了前朝,此番亲征得返,不说朝堂积压的政事,便是此次为亲征出力出计武将文人,都得有一番封赏才是。周宪也不是清闲的,先是要召见此次立下大功的将士的夫人们,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晋国公主和李重进夫人。不过这个时候,无人敢再下周宪的颜面,晋国公主和李重进夫人对周宪,更是前所未有的恭敬。
接见完了这些人,周宪让人去将丰哥召来,母子俩和之前一样凑在一起说着话。
“娘,阿爹呢?我已经随着王先生学完了千字文了,我要背给他听。”
周宪笑着揉了揉丰哥鼓鼓的双颊:“你阿爹去上朝了,等他回来了,你再背给他听就是了。丰哥,下午你阿爹出宫去探望一个很聪明的老人,让你阿爹带着你一起去,好不好?”
丰哥听到能出宫,双眼更亮了,大声道:“好!”
周宪笑着亲了一口丰哥道:“你去了之后,仔细听着阿爹和聪明的老爷爷都说了什么,要记在心中,不可以忘记了。待你长大了,你要弄明白这些话的意思。”
丰哥定定看着周宪片刻,才撅着嘴巴道:“还以为阿娘让我和阿爹一块去玩呢,原来还是有功课的……”
周宪哭笑不得,拧了拧丰哥的鼻子,看到小鼻子变成了红鼻子,这才松开道:“要是丰哥你不想去,我就和你阿爹说了,让他不带你一起去就是了。”
丰哥耸了一下小鼻子大声道:“不要,我要和阿爹一起去。”随即又小声嘀咕着什么。
周宪摇摇头,这个孩子,也不知道怎么生出这样的性子来的。
而前朝之上,崇政殿中,郭荣无所顾忌,和诸相及大臣说了封赏之意。众人自然没有异议,随着一道道诏令被发下,大周中枢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天雄军节度使、卫王府彦卿进位守太傅;郓州郭从义加兼中书令;河阳刘词移镇永兴军,加兼侍中;潞州李筠加兼侍中;河中王彦超移镇许州,加兼侍中;许州节度、侍卫都虞候李重进移镇宋州,加同平章事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以武信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为滑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傅,典军如故;同州药元福移镇陕州,加检校太尉;鄜州白重赞移镇河阳,加检校太尉;控鹤步军都指挥使韩通,加镇曹州,进检校太傅……
而之前的禁军老将的地位,无疑进一步被消弱,诸藩镇节帅的变动,更是让地方藩镇没有了坐大之机。中枢诸相心知肚明,当今天子这番举措的深意。
“陛下,此战我大周虽胜,但是契丹铁骑并无多大损失,只怕刘承钧会再次和契丹人勾引来犯。”枢密使郑仁诲忧心道。
郭荣平静道:“刘崇新丧,刘承钧便是有心勾结契丹复仇,此时也有心无力了。朕之意,改变国力凋敝之势,国盛兵强,朕何惧契丹人?”
李谷听皇帝之言,心中大定,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天子脾气太硬,非要和北汉或者契丹现在就拼出个结果来。
范质看了眼李谷,心中好笑,不过也是松了一口气。
“如何行事,才能富国强民?朕知道诸相和众位都是朝中有才之人,心中都是大有丘壑。所以朕希望众卿畅所欲言,撰写奏疏于朕。”
诸相和众臣见皇帝明言,自然是应旨的。
范质更是奏道:“陛下,我等侥幸,或有薄名,或进科举之路,且都被先帝得用。但是天下之大,州郡诸县未尝没有贤才能吏,陛下何不将先帝时的举贤之事明诏天下诸州县呢?另外,也可再大开科举选的贤才。”
郭荣颔首道:“范相公的提议甚好。科举不可废,且必须严格把关才是。另外这举荐之事,朕也有一点想法,先帝之时,王秀峰举荐郭崇钦为庆州刺史,却让郭彦钦搞得庆州兵变。为了避免再出现此等情况,所以朕就想着,若是这被举荐之人犯了罪,这举荐之人则同罪!如此一来,也可避免许多朝臣以私心举荐无才能但是亲近或者阿谀之徒了。”
众人听皇帝以王秀峰的事为例,想到从前皇帝被王秀峰排挤之事,心中腹诽不已,谁说皇帝不记仇?还是有点小心眼的嘛。
“朕遣冯相公修先帝之陵,闻陵寝完工在即,钦天监和礼部已经议出,乙巳日太祖灵驾发嵩陵。”
众人见提起先帝,都有些哀色。
罢朝之后,郭荣并无心思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