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世相随-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宪正在教丰哥说话,听了是阿久送来的礼物,忙对一边的小菊道:“你把匣子打开。”
匣子里是一只很小的唐弓和尾翎颜色很鲜艳的箭矢。
丰哥一看见那几只箭矢,双眼就亮了,在周宪怀中动来动去的,小手不停地伸向小菊那边。“要……要……”
“这孩子!”周宪差点保不住他,见箭矢的箭簇都是磨圆的,暗想阿久真的很细心,忙让小菊拿了一只箭矢给阿丰哥。
“过两天小公子就要抓周了,夫人,我们是不是要提前教小公子认认东西?”郑妈妈想到抓周时有很多人来看,所以提议道。
周宪摇摇头:“这种事情,不过是讨份好彩头罢了,那里当得了真?再说,抓周桌案上摆的东西,都不会让丰哥丢脸的。”周宪看着抓着箭矢玩的不亦乐乎的儿子,心中其实也是没底的。不过,她不知道的是,郭荣周几日里,私底下已经做了一些功课了。所以当二月初十这日,丰哥在众多宾客的目光中,抓了一本丝带绑着的论语和一把小弓后,她还发了一会儿呆,在众多女眷恭贺她的时候,还打量了好几眼被郭荣抱着的儿子,莫非真是个不凡的?待到她晚上知道郭荣其实早几天就天天拿着一本书逗弄儿子后,她无语了半天。
汴梁皇宫春和殿内,殿外的侍站的宫女和宦官都垂头无语。
“陛下,今日是君贵的孩儿周岁的生日,你跟我是做祖父祖母的,可真是不合格呢!想见见孩子都是千难万难的……”德妃这几个月被病痛折磨,头发全部都白了,整个人看起来憔悴不堪。
郭威拉着德妃的手,脸上也是伤痛的神色。若非他不是皇帝,此时也只是一个满头白发瘦骨嶙峋的老人罢了。
“你放心,我定会召君贵他们回来的。”
德妃凝神看着郭威轻声道:“我并非是要干涉朝中之事,只是民间有句俗话,就叫养儿防老。我们不指望孩子养我们,但是这见见孩子享点天伦之乐总成吧。我已经这样了,总不能去时连个送终的儿子都没有……”
郭威点点头,按着德妃道:“你安心养病,君贵每次送奏疏进汴梁,都让人提醒我和你保重身体。他是个孝顺孩子,若是知道你病成这样,定会不管不顾的进京的……”
郭威看着这个陪伴了自己多年的女人,想到如今的亲人也就剩下这么几个人,心中悲痛难忍,暗自下定了决心。
四天后,汴梁朝廷里出了一件大事,王峻被任命为河道巡检大使,奉命离京到汴河与黄河交汇处视察河工水利情形。王峻之所以心甘情愿的领旨出京,并非是心怀黄河两岸的百姓,而是他不得已的妥协。
因为黄河事务严重,朝中大臣认为该有一位宰相重臣去巡视检阅河防驻军和民夫。四位相爷中,冯道年老体弱,不在考虑之列。而范质一开始就自荐去巡视,这让王峻心中警惕不已。因为中枢四位相公之中,除开冯道,他和范质的关系最为恶劣。因此他便怀疑范质想要染指军队事务,所以他极力反对范质前去。三位相公没有达成一致,争吵不休,便闹到了皇帝面前。最终因为李谷事务繁忙,所以王峻被郭威任命为巡检大使,检视河防。
王峻虽然不高兴在春寒料峭的时候要离开汴梁去黄河大堤吹冷风,但是毕竟成功阻挠了范质的图谋,所以他还是没有犹豫地就领了皇命出京了。而汴梁的事情,他并不担心,因为巡视河防最多半个月就可以结束了,即使真有什么事情将自己给拖延住,也不会超过一个月罢了。而之前因为诬陷郭荣以及阻挠郭荣回汴梁觐见之事,令他在京中颇受到一些指责,也正好可以借这次出京避过那些人嘲讽的嘴脸。
王峻却不知道,他带着一行人从汴梁城西门出城而去之前,北门早就有天使快马往澶州而去,等他在黄河大堤之上听说太原侯郭荣回京的消息时,已经是郭荣回汴梁后三天的事情了。
“君侯,汴梁传来消息,黄河决口,陛下派王峻去视察黄河大堤,此番正是君侯回朝觐见的好时候……”王敏很是恳切地道。
郭荣放下手中的茶杯,笑道:“王判你说的不错,从年前到现在,我已经上了多份奏疏请求回京觐见陛下,想来就这两天汴梁的旨意就应该到了。”
其他人听郭荣说得很有把握,不仅也安下心来。果然,第二天,便有天使旨意到,召太原侯澶州刺史郭荣速速进京。
郭荣率众领旨谢恩,想到澶州事务,便对着传旨的禁军大汉李继勋深深笑道:“劳李指挥使星夜前来传旨,陛下可还有交代其他的话?”
李继勋即便已经担任禁军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但是却知道郭荣乃是天下第一个不能得罪的人,便恭敬道:“君侯不必夸赞卑职,卑职不过是奉皇命办事而已。陛下还有话说,说是君侯将澶州事务交代一番就带着夫人和小公子上路就是,他很想见见小公子。”
郭荣点点头道:“如此,便请李指挥在澶州驿站歇息一晚,明日清晨,我便和李指挥你一道进京吧。”
李继勋不愧是年近四十的人,加之在殿前司天子跟前,有些事情知道得更加详细,便道:“陛下并未说要君侯同卑职一道回京,君侯接了圣旨,卑职理当动身返京向陛下复命的。”
郭荣看着李继勋如此,笑道:“怎么这般急切?在澶州修整一夜也无事得。澶州虽然穷,但是招待李指挥还是不会吝啬的。”
李继勋心中一颤,眼前这人可是大大得罪不起的,忙恭敬道:“卑职不敢。君侯如此盛情,卑职自当从命了。”
郭荣笑道:“如此极好。我这便回转节度府,交代完州中事务,明日随你回转京师。曹翰,还不带李指挥使去驿站?”
当曹翰带着李继勋下去了,中属官这才喜道:“恭喜君侯!”
郭荣摆手让众人免礼后,才拱手道:“我要带着夫人和小公子回京,这澶州之事,还要各位多多费心了。”
众人自然都是欣然领命的。
“娥皇,阿爹召我回京了,你和丰哥明日也要一起上路。”郭荣将诸事交代清楚后,就回了内院对周宪说了汴梁的旨意。
周宪一愣,随即看着郭荣道:“这一天总算是到了。我这就下去收拾一下,只是丰哥还小,我们和你一起上路,会不会耽搁你的行程?要不你随着钦差先动身,我和丰哥在后面跟上就是了。”
郭荣拉着周宪坐下道:“没关系,这一次就是王秀峰半路折回,也不能将我们挡在汴梁城外了。倒是丰哥,第一次坐马车,就要坐大半天,又要辛苦你了。”
周宪摇摇头道:“我没事的。丰哥你也不用担心,他皮粗着呢。”想到儿子刚刚会走两步,就到处蹦跶,摔倒了也不消停,周宪就叹气。这孩子的精力实在是太旺盛了些。
郭荣和丰哥相处的时间比前世的几个孩子都长,所以对于皮实的丰哥,其实是最为喜欢的。“孩子皮点才结实呢。这还有大半天时间,我去将书房整理下东西,你也让丫鬟们将东西都收拾好吧。”
周宪点点头,不过她最先去了丰哥屋子里,让奶娘和丫鬟将丰哥的一些必须用得上的东西都打包好。
“娘,娘……我的,我的。”丰哥瞪着奶娘将他最为喜欢的一把小竹剑收起来,扯着周宪的衣角告状道。
周宪看儿子这个样子,一阵失笑。弯下身抱起丰哥道:“丰哥想坐马车出去玩么?明日里娘和阿爹就带着丰哥坐马车去,奶娘把这些东西装起来,明天我们就带在马车上好不好?”
丰哥听说出去玩,看着周宪的笑容,咧开嘴大声道:“出去玩!”
周宪看丰哥这样子,使劲亲了丰哥白嫩的脸颊一口。
第二天一大早,澶州城节度府的中门大开,郭荣一家三口出了门,周宪抱着儿子坐在第二辆马车里。郭荣则是骑马和李继勋并骑前行,马车后面是曹翰带着一百亲兵侍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了澶州城,让汴梁而去。
汴梁至父子说心事
周宪抱着丰哥,给他一一指着车窗外的物事,看着儿子好奇的大眼睛,她暗道,这男孩子若是整日里养在家中,还真会失去好多男儿之气,以后还是要时常带孩子出外看看世间各种的……
“夫人,该让小公子歇歇啦。这外间的景色都是那个样子的,倒是您和小公子,脸都被冷风吹红了。”郑妈妈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道。
周宪这才看丰哥的双颊,果真有着红晕。
“丰哥累不累?一会儿我们再看啊……”周宪说着就让郑妈妈将车帘放下来了。不过就引得丰哥一阵不满,挥动双手去拉车帘。
“阿爹……爹……”谁知道丰哥一个狠扑从周宪怀中倒向车窗,看着外面大喊道。
周宪一惊,忙将丰哥抱了回来,看见了车前不远处骑着马的郭荣的身影,知道了丰哥这样激动的原因。忙对着丰哥道:“等丰哥再大点了,就让你阿爹带你骑马去,现在不行啊……”眼见丰哥眼中的委屈神色,周宪忙道:“丰哥吃糖好不好?一会儿娘给你讲故事……”
丰哥确实倔强,看着周宪坚持道:“要阿爹!”
周宪心中无奈,这孩子会说的词不多,但是这副神态还真不知道是学谁的。便故作伤心道:“丰哥只要阿爹,不要娘了么?”
丰哥一愣,见母亲的神色,虽然不大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但是却踌躇起来,要阿爹还是娘呢?想想娘温柔的怀抱,丰哥最终选择扑进了周宪怀中。
周宪顿时一乐,这个孩子,还知道舍不得娘亲呢。
郭荣也依稀听到了车中妻子和小儿的声音,脸色不由得缓了几分。
李继勋一路都很是小心谨慎,对于郭荣的神色改变,马上就察觉到了。恭维道:“小公子可真是聪慧至极……”
郭荣笑看了李继勋一眼,自谦道:“丰哥才刚刚一岁,那里看的出来什么聪慧?倒是李指挥,听闻两个儿子也都在军中效力,都是骁勇之辈,难得的是,李指挥的长孙都比丰哥要大上几个月呢。”
李继勋心中一阵疑惑,为何自家的事情,太原侯如何会这般清楚?面上对郭荣更是恭敬小心了。
澶州离开封毕竟不太远,两日时间,开封汴梁的西城门已经在望。城门前迎接郭荣一行人的,除了禁军还有宫中内侍。
“卑职赵匡胤拜见太原侯。”
郭荣看着率众拜倒的赵匡胤,眸色变深,看了一眼李继勋,温声道:“众位免礼。”
“还请君侯随卑职等入朝觐见陛下。”赵匡胤恭声道。
郭荣点点头,看了看内侍宦官一眼,便见那内侍出列拜倒道:“奴婢见过君侯,德妃娘娘召见夫人和小公子入宫,特让奴婢来迎夫人和小公子。”
郭荣明了:“如此,我们这就入城吧。”
郭荣一行人,算是比较低调的,除了亲兵带了百人外,幕僚属官都没有随行,而他自己,甚至只是穿着节度使的朝服,腰间佩戴着金鱼袋而已。旌节和队仪仗一概没有。
周宪在马车之中自然也听清楚了外间迎接的赵匡胤说的话,她看了一眼睡着的儿子,想着是现在还是一会儿将他叫醒。
郭荣随着赵匡胤和李继勋一起从东华门外进宫,一路向西经过了东宫,在右嘉门外被侍卫询问了一遍,按例金鱼袋也应该被检查下,甚至还要搜身。
“此乃是皇子太原郡侯校检太保镇宁军节度使,郭君侯。”李继勋看那侍卫的动作抢声道。
郭荣淡淡道:“无妨,陛下之安危乃是最重要的。”
那侍卫自然知道郭荣的身份,也不过是粗略搜查一下,便跪下请罪。
郭荣扶起那侍卫,赞许道:“尔等是陛下的亲军侍卫,自当遵守规定,何罪之有?”说完,才随着李继勋和赵匡胤进了右嘉肃门。他看了一眼周围的殿宇楼台,心中顿时浮起一些莫名的怀念之情,看了一眼赵匡胤,郭荣突然道:“听说元朗和继勋乃是极好的朋友?”
李继勋的心扑通一跳,太原侯这是什么意思?
赵匡胤心中也是一激灵。恭敬答道:“卑职在禁军之中位卑人轻,不过赖李大人等多方照顾,这才厚颜称为兄弟的。”
郭荣看了眼赵匡胤,一笑道:“元朗何必妄自菲薄,能入得陛下的禁卫亲军,又岂非是泛泛之辈。李指挥为人老成持重,他既然与你兄弟论交,说明元朗你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要说来,元朗你正值建功立业的年纪,不如我向张驸马进言,让他将你调到地方任指挥使?”
赵匡胤不知太原侯为何当着李继勋的面说这番话,但是他却不敢应承下来。只得恭敬道:“卑职但求为陛下尽忠,无论是在禁军还是在地方,卑职誓不敢忘初衷。”
郭荣心中一晒,看向李继勋目光闪过深意,才住口转头看向承天门,穿过天街,从聚集站立的大臣前走过。这些大臣约有一百人左右,大多穿着绯色的朝服,着紫袍者不超过十人。众人看见郭荣时,心中大多私下揣度起来。
王应也在人群之中,见了郭荣的身影,心思一转,出列扬声跪倒拜见:“下官见过太原侯。”
众人这才知道郭荣的身份,立刻引起了一番骚动,大部分人心中暗自猜想着两日前王秀峰相公出京的原因,却都纷纷跪拜郭荣。
郭荣没想到,他入朝之日,正是大朝会的时候。汴梁城中五品以上官员全都入了宫门。
“众位大人请起。”
郭荣让众人起身后,才抱拳道:“荣受陛下召见,荣先行进殿了。”
众人自然知道这是天子有话和儿子说,忙恭送郭荣离开。
郭荣进了乾元殿,眼角余光但见三品以上紫金服色的重臣俱都在列,甚至还有一些实权藩镇在列——节制陈州、颍州的忠武军节度使郭崇(即郭崇威),昭义军节度使李筠等。
“儿臣荣拜见父皇,万岁万万岁……”郭荣看着须发全白的养父,即便已经多年见惯生死的男儿,眼中也不禁有了泪意。
郭威看着眼前的儿子,心中也很激动,自御座之上起身,亲手将郭荣扶起,上下打量了一番才语带欣慰道:“吾儿比之前沉稳许多,澶州历练两年多,果真进益了。”
郭荣有些感慨,看着皇帝道:“儿臣知道父皇一片苦心都是为了儿子好,在澶州两年,幸不辱父皇之名。”
郭威拍了拍郭荣的肩膀,对着在座的三位宰相和站立的重臣笑道:“朕这个儿子在澶州两年,所行所止诸位也都知晓的,以后朝中诸事,朕力有不逮之处,诸位也有拿不定主意的,朕这儿子也可拿拿主意了。”
殿中之人既然是重臣,自然知道皇帝这话的意思,也就是肯定要留太原侯在汴梁了。便是一向打瞌睡不出声的冯道,眼中也闪过了然的精光,王秀峰这次,是要折个大跟头了。
范质率先道:“有陛下这话,臣等以后定常去唠叨太原侯了。”
郭威哈哈大笑,让郭荣和众位重臣一一见过,这才让内侍在御座之下,宰相位之上,添了一张椅子。郭荣谢过了皇恩,便在坐在了那张椅子上,听着皇帝和重臣商议国事。
郭荣听了一会儿,便知道皇帝在和众人商讨如何处理庆州野鸡族反叛之事。郭荣记得,前世里野鸡族闹事的时候,自己尚在澶州,但是于此事还是知晓的。
庆州刺史郭彦钦,在庆州搜刮地皮还不算,还私吞庆州理当上缴国库的盐税!为了刮钱,便将主意打到了庆州境内的胡族身上。庆州除了野鸡族外,还有杀牛族和大虫族,郭彦钦给这三族定下了羊马捐——便是郭彦钦给州治内的三个党项旁族定下的供奉制度。每族每年按照人头向刺史府供奉羊马。十人捐一羊,百人捐一马。外族以游牧为业,族人粮食本就难以自给,全仗着每年以多余的羊马换些粮食,以备过冬。但是在郭彦钦的盘剥之下,外族人无力承担这羊马捐,无奈之下,断了青盐盐道。郭崇钦便谎报朝廷野鸡族谋反……
郭威虽然为儿子的归京高兴,但是听闻有异族人被逼反,这高兴也打了折扣。
“郭崇钦此人是怎么做上庆州刺史的?猪都比他有脑子,贪钱,庆州的盐税还不够他贪的么?居然逼得已经臣服的外族谋反?当初的中书任令是怎么下的?”
李谷等人都静默了,唯有范质等郭威喘息平缓了许多才道:“陛下,这郭彦钦乃是秀峰相公举荐的。”
郭威闻言一噎,沉默片刻才道:“现在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郭彦钦这混蛋,朕迟早要办了他。只是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庆州之事平息下来。否者青盐不能入关,难不成要拿钱去南唐买不成?”
“陛下,野鸡族虽是异族,但是人数不过六千,且还没有形成气候,只要迅速调兵遣将,便能将其扑灭。若是等到叛军站稳了脚跟,再去征讨就难了。”范质扬声道。
郭威沉吟半响,看了看郭荣,却问向枢密副使郑仁诲:“仁诲,你有什么看法?”
郑仁诲此人老成持重,也于治兵向来有自己的见解,便道:“回陛下,俗话说远水解不得近渴,兵法也云,兵贵神速。平定野鸡族得叛乱,调动庆州一地和周围藩镇的兵马才是用兵之道。”
郭威点点头,看向保义军节度使韩通道:“韩卿你有什么看法?”
韩通看了一眼郑仁诲这才道:“若是调兵,自然是如郑枢使所言,就地调兵最是便捷。毕竟禁军在汴梁,筹集武器粮草尚需一些时日,行军至庆州至少也要两、三个月的时日。另外,禁军就算再骁勇,后勤辎重始终是个大问题。但是臣以为,此次庆州事件,总有些蹊跷的地方。庆州境内不止野鸡一支异族,但是谋反的只是这一族,说明庆州此时的情景并没有到非发兵围剿的地步。再说,庆州异族谋反之事,到底是真是假,若是真的,起因是什么?郭刺史在其中如何做的?朝中一概不知,臣记得,庆州刺史手上也应该有上千的府兵的,如何一堪不击?”
韩通的话,让几位相公和郑仁诲等人都沉默了。
郭威也知道韩通所言乃是正理,便将目光看向了郭荣:“君贵,你如何看?”
郭荣一笑,他其实算得上在座之中对此事最为了解的了,开口道:“儿臣听陛下与诸位相公、将军所言,觉得几位大人说得都在理。反叛之事,确实该出兵镇压,但是如何出兵,以何名义出兵必须弄清楚。朝廷大动干戈,若是出兵在百姓和四方异族看来乃是不义之师,仓促派兵镇压,只怕会适得其反,引来其他异族的叛乱。儿臣以为,弄清楚庆州事情的前因后果,再来制定剿抚之策,方才是上上之策。否则纵然平定了野鸡族的叛乱,但是难保不会再生叛乱!儿臣以为,朝廷理当排除重臣赴庆州了解此事,并将郭彦钦绳之于法,方是根本。”
郭威点点头,看向中枢的几位相公道:“诸位觉得太原侯这番建议可行否?”
冯道还是半眯着眼睛,恍似一字未觉。范质觉得郭荣此番话确实在理,便看向李谷。李谷也点点头。只是郭崇充却有点不以为然,看了一眼郭荣道:“太原侯所言极是,但是若是野鸡族真如郭彦钦所言谋反呢?朝廷岂不是失了先机?”
郭荣笑道:“将军所言也深有道理,所以朝廷可作两手准备,一边派遣重臣赴庆州了解事情真相,一边下旨给静难军节度使折令公以作防范。如此一来,朝廷也不会失去先机了。”
郭崇充和郑仁诲等人,这才想起,这太原侯不久前在兖州大败慕容彦超,并非是不知兵之人,便都收声了。
郭威见众人都同意了郭荣的建议,便道:“那就依太原侯所言,只是派何人去庆州好呢?”
范质心中暗想,自然是王峻去最好了,这个郭彦钦是他给举荐的,这收拾乱摊子自然他去合适了。只是他们都不好说出口,免得皇帝以为他们落井下石。
众人讨论了半天没有了结果,最后郭威只得道:“如此,诸位今日回去便好生琢磨一番这人选,明日便要定下来了。”
众臣诺了,又说了一些国事后,今日里没有了皇帝赐宴,都回了各自官署用饭去了。郭威这才带着郭荣缓缓往后宫去了。
“君贵,你心中是否埋怨我听从王秀峰之言,令你在澶州两年不得回汴梁?”郭威看着慢自己半步的养子道。
郭荣没想到阿爹会亲口说出此话来,抬头苦笑道:“阿爹,我之前或许心中有所不满,但是说到埋怨,却并没有。秀峰相公再如何忌讳我,但是他对阿爹你是忠心的。”
郭威淡笑道:“你能这样想,已经很不错了。秀峰兄是个心胸狭窄的人,便是我念着同他危难之时的交情,让他三分,他也不见得体谅几分……我想着你还年轻,若是对待这些个对你有非议的人也能容忍三分,你以后如何行事,我就丝毫不再担心了。你这两年在外毫无怨言,我知道你是体谅我这个父亲做皇帝的不易。所以我这的做父亲的,也不能时时让儿子受委屈……秀峰兄如今的行事越发地过了,总想着独揽朝纲排除异己,朝堂内外已经党羽遍布。这些也就罢了,毕竟我当初太过宽容所致今日这般局面。”
郭荣听了养父这番话,知道他的意思是要动王秀峰了,却不仅仅是王秀峰一个人,而是以王峻首的拥护养父登上皇位的大批功臣悍将。郭荣知道老父自从全家遇难之后,愈加重情宽厚了。他要动这些老臣们,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自己这个儿子铺路。不由得心中感动,看着高大但是瘦削的父亲,哽咽了。
“你啊,早就不小了,怎么还做这幅情态?其实年前你平定慕容彦超之乱时,朕就想好了,一定要及早你召回来,即便不禅位,也要让你提前接掌军政大权。我这些日子,看奏折半个时辰就头晕目寻,夜里也时常梦见你母亲和其他亲人,不管太医怎么说,我自己知道我这身体也不大重用了,如果我突然倒下,朝廷没有储君,必将动乱……所以你这次回来,便要做好挑大梁的准备,平日里去拜见郭崇韬、郭崇充、郑仁诲和韩通等军中大将……”
郭荣虽然知道郭威寿元不多,但是听他这样说,也难得伤感起来。“阿爹春秋鼎盛,儿子一直想随着阿爹你收复幽云平定天下!阿爹切不要再说这等伤感之话了……”
郭威摆摆手笑道:“收复幽云平定天下……老天爷不会给我那个功夫了,这些就要靠你去完成了。好了,我不说了。走,去德妃那里,看看我的孙子去。”郭威笑着拍拍郭荣的肩膀道。
春和殿内,因为德妃病重而沉寂了许久的宫房里传出了女人和孩子的说笑声。郭威和郭荣进了殿,便看见小小的孩童歪歪扭扭地投掷着小箭矢,那一本正经的样子,让榻上董德妃笑个不停。周宪看着儿子也是一脸的笑。
“阿宪,丰哥这孩子还真是有意思。来,到祖母这里来。”董德妃笑着招手道。
丰哥一共向花瓶中投掷了五根小箭矢,地上有三根落下。他瞪了那三根箭矢一眼,又看了一眼母亲,不自觉的将大拇指送进口中咬了起来。
周宪看他这个样子,就知道他不服输的性子犯了,忙招手拉过他道:“祖母叫丰哥呢,丰哥投进去了两支箭矢,真是了不起,祖母说丰哥你是她见过的最为聪慧的孩子呢。还不去谢谢祖母?”
丰哥知道榻上的就是夸自己的“祖母”,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他却感受得到“祖母”对自己的疼爱,便咧着嘴呵呵笑道:“谢朱母……”
董德妃忙将小孩子抱进了怀中。
郭威这才出声道:“这就是丰哥?”
周宪一愣,忙起身跪下行大礼拜见:“儿媳拜见陛下。”
郭威招招手让周宪起身,走近长榻边,摸着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自己的丰哥,那纯真的样子,像极了他被杀的那几个孩子小的时候。郭威心中一酸,将丰哥抱起来温声道:“我是你祖父呢。”
郭荣和周宪见丰哥没有推拒皇帝的怀抱,心中松了一口气。
“朱父?”丰哥歪着头看着皇帝,半响目光落在郭威白色的头发上,他好奇的伸手就抓去,让郭荣和周宪吓了一跳,倒是郭威哈哈大笑起来:“真是个胆大的孩子!君贵,这两日里,就将丰哥放在宫中陪陪我和娘娘如何?”
郭荣和周宪心中虽然都舍不得孩子,但是想到董德妃不过一个多月的寿元,而郭威也活不到一年,却是无什么儿孙在身边,忙答应了。
“陛下,我重病在身,让丰哥留在这里过了病气怎么好?每日里让阿宪带着孩子进宫来探我就是了……”董德妃虽然也很心动,但是看着白白软软的丰哥,再看周宪,知道这做母亲的都舍不得孩子的。
郭威如何不知道德妃所虑,便看向郭荣和周宪夫妻。
周宪心中暗叹德妃的仁慈,她知道董德妃的想法,便出声道:“娘娘,先让丰哥这孩子在宫中陪陛下和娘娘几日,我每日里进宫来看娘娘,自然也能见到他了,若是他实在闹腾得很,我再带他回去不迟。”
丰哥这小小的孩儿,还在好奇的看着郭威身上的十二章帝王兖服,还用短短胖胖的手指扣着,压根不知道他的父母将他“丢弃”在皇宫里了……
第二日皇帝派遣了驸马都尉,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带人往庆州而去,自然也有圣旨往静难军指挥使折从阮那里去了。不过这一切在汴梁城中的文武百官来说并非是大事,最大的事情,乃是出京巡视黄河汴河军务河工的重臣王峻回京了!
“怎么了?还在担心丰哥?”郭荣进了后院的时候,看着周宪正对着丰哥的一件衣服发呆,扬手让丫鬟出去了,轻声道。
周宪放下衣服,对着郭荣笑道:“没有,今日我进宫去探望娘娘,丰哥这个孩子倒是没有一点的异样,不过是黏糊了我一会儿,就跟着郑妈妈在宫内逛着。倒是你,我听说王秀峰回京了?”
郭荣点点头:“没事儿,阿爹对王秀峰已经容忍到极致了。大概还是会和前世一样,将王秀峰贬出汴梁吧。”
周宪靠在郭荣肩上,轻声道:“我们这样,可真是钻了老天的大空子呢。”
郭荣听了面上却露出平日里极少出现的傲色道:“便是如此,我们也活人无数。老天如何还能罚我们?”
周宪点点头。张有德去了庆州,折从阮就算出兵的话,也不会在庆州大肆屠杀了。
“只是秘境之中的果子不能拿出来给皇上和娘娘,我今日看娘娘的脸色,她的情形真的不大好……”
郭荣想到亲人一个个都去了,不由得抱紧了周宪……
而此时的皇宫之中,郭威正抱着丰哥说话玩儿,不想听见内侍禀告道王秀峰相公求见,他看了一眼玩着一把木剑得丰哥,叹了口气道:“宣秀峰相公进来吧。”
王峻自听说郭荣一家回京之后,心中就着火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和郭威多年的兄弟之义,竟然被郭威这样耍弄。自己前脚才出了汴梁城,柴君贵后脚就进了汴梁城,甚至还进了崇政殿听皇帝和重臣的议事。甚至还频频拜访开国勋臣和禁军重将!王峻又惊又怒,他一直以为汴梁城中的格局难以大动,此番柴君贵的进入,却将自己苦心经营的势力格局动摇,他如何能忍?一定要将柴君贵再次逐出京城!
无论他的心腹幕僚们如何苦口婆心地劝他不要轻举妄动,他也忍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