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甲苍髯 第二部-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要等到双十年纪才能正式加冕登基,在成|人礼过后便可同大臣们一起上朝商议政事。在十五岁之前,他所做的是尽力了解北嵎的权力分担、朝中的势力分布,每日国家里发生的大小事物,长孙太后却很少仔细向他讲解。太后的做法自有她的考虑,生怕元凰参与政事之后,大臣们会通过各种手段对他施加影响,在他心智未熟之时便被过早的卷入勾心斗角。元凰懂得母后的担忧,从不曾插手不该过问之事,却觉得自己既然已经饱览群书,下一步便应当身体力行学习治国的道理。他对富山高的提前邀请并无太大兴趣,而是期待着成|人礼过后的首次列席听政。他虽然还没有权力作出决定,长孙太后也依然能够禁止他参与某项特定决策的讨论,却至少可以穿起朝服,同二位皇叔一道立在殿上,听诸臣们用平缓的语气谈论在国家的各个角落里上演着的各种生死变迁,偶然也会爆发激烈的争执。
只有这样,才让他觉得他的国家是鲜活着律动着的,而不仅仅是版图上一圈用水墨勾勒成的平面轮廓同严峻文字。他的国家同他一样拥有生命,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成长;每时每刻都有意外发生;而他会在不久之后的将来成为这片土地上一切悲欢离合的操纵者,同他敬爱的父皇一样,在宽大辉煌龙座之上,从十二垂琉后面俯视着他的子民。
更让元凰兴奋的是,北嵎太子在十五岁生日后还将获得首次完整巡视疆域的机会。与登基前必经的出城考验不同,太子授冠之后的出巡并不以磨练修行作为目的,而好像是一场在辅政大臣陪同下的游玩,让太子在权力交接之前得以亲眼目睹北嵎历代先祖们创下的万代基业,得以明了他即将肩负的重大责任。
相对于元凰单纯的期待,长孙太后则为了太子成|人礼的来临而惴惴不安。虽说西佛国粮食欠收一事,是奸商欺诈所致,罪证确凿犯人伏法,并无牵涉到地气异变,但她总觉得事关守护龙气的西佛国,也许隐约暗示了太子的成|人礼无法顺利完成。即便不去担心那触摸不着的龙气,成|人礼以及出外巡游的人员安排,也让她愁染眉梢。
成|人礼要请德高望重的老者主持。在皇室之中,这一职务历来由太子或者皇帝的老师担当,然而以当今太子太傅玉阶飞的年纪,显然无法胜任。这些年来边关局势稳固,周遭宵小不敢蠢动,长孙太后便想要召回驻守边关的三朝老臣神武侯为元凰执礼,留下神武侯的心腹夜非镇守边关。夜非一年多前曾特地前来皇城参加太子的首次秋狝,长孙太后同他长谈过数次,觉得这个年轻人虽然出生卑微读书不多,却懂得恩怨分明的道理。他受北辰胤的提拔从士兵中脱颖而出,后来又得神武侯的重用,如今已经颇具战功,既有震慑边关四族的声名,又有知恩图报的忠义,自然是顶替神武侯暂时掌领边关军队的上佳人选。
长孙太后虽作这般打算,却有些担心北辰胤会在神武侯离守期间有所动作。自她当年向神武侯同铁常焕和盘托出先皇临终前的担忧,神武侯回转边关之后便一直特意留心二位王爷的动向,时常送来密报让她安心。虽说北辰胤不至在神武侯离开的短暂时间内名正言顺夺了兵权,趁机做些手脚却总是轻而易举她脑中无法想象出这具体的〃手脚〃动作,只是好像幼儿忽然弄丢了平日里怀抱着的玩具而不能安枕似的,本能的觉出将神武侯调离边关是项冒险的决策。
除此之外,陪同太子出游的人选也让她举棋不定。这是太子第一次正式的出宫巡视,虽说时间不长,经过的地方却有很多,还需要去到二国交界的边境。各地官员早已经接到消息着手准备,加强地方治安,到时太子也会有禁军陪同,只是宫外人多眼杂,毕竟不比大内,孩子要去到她无法看到保护的地方,总让长孙太后觉得惴惴不安。她安慰自己说这是北嵎历代帝王必须经历的成长,虽然也曾有意外发生,到最后却总还是转危为安,相较登基之前的历练要安全轻松得多。她明白自己不过是出于一个普通母亲的心理,总觉得元凰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不放心让他随别人出宫数日,仿佛是被拐走了似的。
这样的自我慰籍对于长孙太后而言并不足够,反而增添了她日复一日迫近的忧虑。她再三权衡,还是将玉阶飞请来淑宁宫中商议。有些话太后对玉阶飞不敢明说,只得在言语间反复强调担心太子出游的安危,一面恐怕宫外绿林中的威胁,一面又怕太子的陪同人员选择不慎,反在身边埋下隐患。玉阶飞坐在太后对面,带着他惯有的平静微笑,听太后将已经说过的话再次重复。
以她的年纪来说,长孙含荷拥有惊人的美丽同青春。她的皮肤很白,除了展颜微笑时候由眼角延伸出去的数条细纹之外,脸孔依然光洁,妆容很是简单,只仿照六朝时候寿阳公主的梅花妆,在额心点了一朵半开的红莲。她的头发依然乌黑光泽,身段也仍旧窈窕,只有在谈到元凰时候的这种母亲特有的喋喋不休,让玉阶飞能够隐约猜测到她的真实年龄。
〃太后的意思,我明白了。〃玉阶飞在长孙太后说完之后开口道:〃神武侯在大典结束后要即刻赶回边关,不能为太子护驾;太后本要选铁将军,又怕联系上秋狝一事,对铁家过分示好,引来朝中其他要员的不满况且,太后也怕铁将军生性忠直,敌不过高人的暗中伎俩。〃
〃太傅所言极是,哀家正是为此事烦忧。〃长孙太后垂下眼睛,似乎自己都觉得这种忧虑过于无稽,不好意思坦言相告:〃哀家没有玉太傅的眼力,为了太子,只能多存几分小人心思,事事都要倍加小心。〃
玉阶飞沉默片刻,作为对太后话语的思考,随后摇扇轻笑道:〃在玉阶飞看来,此事其实再容易不过,太后原无需如此费神。〃
长孙太后知道他有了好办法,赶紧追问道:〃依太傅的意思,当派何人陪太子出游?〃
〃哈,太后最顾虑谁,便派谁去。〃玉阶飞眼眸的海蓝颜色比一般人更为明晰,好像是打扫干净后的天空:〃其人若真有厉害手段,要对太子下手,太后不管派谁护卫,都难保不着了他的道。然太后若派那人亲身陪同太子,他即便原有着谋反的心思,此次也反倒要豁出性命去保太子平安。否则一旦事有万一,正落给太后一个治罪的口实。〃
长孙太后闻言先是一愣,只道玉阶飞是在说笑,脸色转为黯然。待她听了玉阶飞娓娓道来的解释,面容才逐渐开朗释然。她将一直捏在手中的绢帕置于桌上,缓缓地浅笑开来,正是一国之母的端庄态度:〃先皇当日所言果然不虚,玉太傅确是当世高人啊。〃
几日之后,长孙太后将元凰找来商讨成|人礼的详细安排。元凰不可置信地听母后说出所属意的出巡人选,以为自己是在做梦:〃我以为会是铁将军。〃
长孙太后看出了他的惊讶,也知道自己此次的决定同以往举动并不相符。她耐心地又对元凰重复了一遍:〃这次就让三皇叔陪着你去。我去问过玉太傅的意思,他也觉得这样最是妥当。〃
〃可是,〃元凰仍然记着上次秋狝的失望,这次格外小心翼翼,〃可是,三皇叔朝中庶务繁忙,可能脱不开身。〃
〃不会的。〃长孙太后笑着允诺他:〃太子的事情,他怎会脱不开身。你尽管放心吧。〃
元凰顺从地点点头,没有流露出更多的情绪,怕母后又临时更改了主意。他离开淑宁宫后特意前往萧然蓝阁拜访老师,想知道他是如何说服了母后。长孙太后虽然从未对元凰说明,元凰却可以感觉到她对三皇叔始终暗存着一份无必要的防备。他多次旁敲侧击都没能够问出太后的理由,却被玉阶飞三言两语解开了心结。
〃这个嘛,〃玉阶飞用他常常拿来对付元凰的,不经意的语调愉快回答道:〃你是我的徒弟,我当然要经常给些优惠才是。〃说着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睛藏着些莫名的狡黠,元凰捕捉不到,只是觉得太傅的眼睛今日分外好看。
元凰的成|人礼由国师提前一月占卜了吉日,又经由玉阶飞的肯定,定在三月初的时候举行。仪式依照惯例设在宫内供奉历代先君的太庙,神武侯也在典礼举行的前三天回到了皇城,闭门沐浴斋戒。元凰也同神武侯一样闭门斋戒,不过是在典礼十天前的时候便已经开始。他的朋友渡江修与他同年,因为不是贵族而未能获邀参加他的成|人仪式,而他之后要外出巡边,又会错过江修的成|人礼,未免觉得有些遗憾。好在江修并不计较这个,还笑嘻嘻地要他记住皇室典礼的过程,回来好给他讲解开开眼界。
这是元凰有记忆以来,宫中最为盛大的典礼。他虽然曾随着先皇参加过各种祭祀,却毕竟年纪尚幼,又不是其中的主角,只得站在一旁,先是充满好奇,而后便百无聊赖地看着。而自从北嵎宫中无主,历年的祭祀都由北辰胤一手安排,从简操办,已许多年没有过这般花团锦簇的盛事。按理说来皇子的成|人礼比不得祭神重要,然而在皇帝早丧的情况下,太子哪怕并不掌有实权,亦是宫中地位最为崇高之人。因此太子成|人礼的重要性,并不下于日后的登基大典。
三月的气候还有些微冷,神武侯年纪老迈,又是从边关疾驰而来,疲惫尚未恢复,比其他人更畏寒些,因而在吉服外穿着一件皮毛外翻的对襟端罩。长褂用黑狐皮制成,上绣暗色麒麟纹表明他一品武官的身份,内衬绵白缎里,左右各有两条明黄|色的流苏垂带,是当年北辰禹父皇所赐。下袍宽广成方形,剪裁得棱角分明,在下摆边缘还镶有一圈紫貂皮毛。在元凰眼中,这件深色端罩配上神武侯雪样苍然的发丝胡须,除了显出一代名将的虎虎威严之外,更透出一股凛然不侵的正气来。
长孙太后是受礼者的母亲,于公于私都当要打扮的格外隆重。她所着是一套石青色底色的圆领对襟礼服,水平袖口,裙摆分左右而开。轻移莲步时候便露出雪纺色的轻棉里裙,随着脚步婉转荡漾,好似仙子凌波而来。褂子以暗团龙实地纱为底,上面再以五彩缉线绣成八团夔凤纹以及缠枝勾莲纹,以金蓝二色为主,其它色彩间饰其中,更有五枚铜镀金錾花扣镶嵌其上,显贵非常。上衣如此反复讲究,下摆却很是简单,省去了纹路装饰。皇帝龙袍上常用的石青色昭示了她无可比拟的高高在上,而下裙的简素则使得礼服在明丽之外增添了柔和,显出她寡居的太后身份来。她脸上的妆容精致而不厚重,尽数遮掩住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却又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数十年来历练而成的凝持端庄。
自从父皇崩后,北辰元凰从未见过如今日般严妆的母亲。他站在一个青年的角度,由衷赞叹母亲华艳修饰下的美貌;又站在一个孩子的位置,觉得这样的母后同昨日淑宁宫里向他不住念叨的妇人判若两人,让他感到无由来的陌生。这种陌生并非负面,而更像是登山的游人在不经意间发现了熟悉的嶙峋山石背后隐藏着的桃花源,令人耳目一新。
元凰的两位皇叔按照宗庙祭祀的惯例,都在吉服外头罩上了符合亲王身份的蟒纹衮服。亲王衮服同太后一样是石青颜色的圆领对襟平袖褂,不过里头用暗云纹理的香黄缎作了衬。领口裹有银色的缎面衮边,正背面各用圆金线绣有九爪蟒龙,两肩上另有比前后稍小些的团蟒纹样,纹饰皆以红蓝绿三晕色为主,下摆用蓝绿晕色绣有江河水波纹。北辰胤早年因战功受过父皇的赏赐,还在衮服背面戴有明黄流苏的背云披领。亲王的衮服不如太后礼服这般细巧精致,却多了几分沉稳恢弘。元凰小时候也许见过几次这般打扮的皇叔,如今在自己的成|人礼上看到却另有一番感触。他悄悄地站在一旁,将自己同两位身材高大的皇叔作比较,有些灰心地发现即使经过了成|人礼,自己同〃大人〃这个概念,却还有一段距离。哪怕看着身披蟒褂前来道贺的伯英仲远,似乎也远比自己要年长好些。
成|人典礼自早上开始,在宾客来齐之后,由神武侯给太子授冠。太子不宜像寻常人家的男孩子那样跪着受礼,元凰便一直恭敬地站在神武侯的下首。他初时穿着件浅绀青的外袍,上面绣着三尾一组的夔龙纹,颜色颇为明亮,脚下踏着的也是白色的厚底云头鞋。这是他少年时候的礼服装扮,看着只觉得清新活泼,比不上成|人的威严厚重。神武侯取过第一枚缁布冠,小心地替他插在发上这是寻常人家都有的礼节,象征着男子抛弃儿童的趣味志向,成就成年人的美德。元凰抬起头来,听神武侯朗声祝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神武侯虽然年老,声音却很是响亮,散在宗庙上空,迤逦往皇城的各个角落飘去,让所有北嵎的子民都知道他们的君王已经长大成|人。皇宫里因为太子成|人礼的举行,没有了往日隐藏在各个角落的嘈杂,从而变得很是空旷。老人雄浑的声音也因此清晰地笼罩住整个天空,一直传到了荒废已久的太和殿。殿外的大钟在神武侯话音落下的那一刻轰然而鸣,激荡着宫内的画檐绮户都嗡嗡作响。宫外远远休憩着的一群野凫哗然而起腾上天空,从元凰的角度看去,正能见到一群大小不一的黑点整齐远去,仿佛也是为他成|人而特意安排的节目似的。
他跟随着宫人们走往内殿更衣,却忽地对于横陈在面前的未来惶恐起来,他回过头去,视线扫过母亲因为高兴而含泪的慈祥眼睛,扫过神武侯阳光下巍然静立的身躯,最后移到北辰胤的脸上,却正迎上朱纬东珠的织玉朝冠之下,温和注视着他的目光那样的目光几乎不能称之为注视,而更像是一种久远的凝望。这样专注的眼神让元凰惊喜万分,他从不知道自己的成|人礼对三皇叔竟然如此重要,不知道他竟也会这样用心留意自己在成|人礼上的每一个举动。这种突如其来的喜悦给了元凰莫大的鼓舞,让他坚信自己能够面对日后帝王道路上的坎坷曲折。
从内殿出来之后,元凰已经换上了一套石青衮服,脚下的靴子也换成了黑色。太子衮服乍眼看去同亲王衮服很是相似,只是衣面在暗云龙实地纱上换绣了五爪金龙纹四团,两肩前后各一,间以五色祥云。左肩上另绣有日纹、右肩上有月纹,暗喻皇帝被衮以象天。与亲王明显不同的是,太子衮服外系有一条明黄腰带,龙文金底,其上镶有象征日月的珊瑚白玉,结成五组图案,边缘更围有珍珠二十。元凰来到神武侯面前站定,让老将军为他戴上第二重珠玉冠冕,象征天下权力的交接。正冠之后,在天都太子昂首的瞬间,宗庙内外礼乐齐奏,直冲霄汉,周围肃立着的乐官们都同神武侯一道,念出太子授冠的第二道祝词:〃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君德,恩威无疆,受天之庆。〃
北辰元凰便在悦耳的礼乐声中,向太后同皇叔国舅一一行礼,而长辈们在受礼之后,除太后外都向他躬身祝贺,以臣子的身份自居。元凰最后行至父皇的神位前下跪三拜,他起身时候听到连绵不绝的乐声回荡在耳侧,正仿佛他身后延绵不绝的江山起伏。
十一 夜风
三月正是北嵎最美好的时节,冬方才退尽,春尚未满放,在中原已经桃花遍野绿柳满枝的时候,皇城左近山坳里的艳红梅花才不情不愿地将妍色收敛。往年里元凰随着父皇参加过农人的开耕礼,见到父皇亲自下地,驱牛垦田;他也在儿时同母后一起出去踏过几次青,每次到了宫外,年轻的母后即使不在父皇身边,也会在说话时带上笑容。只是即使这些个出宫的机会,由于他四岁那年一场令人心悸的寒热,也并不是元凰的太子生涯中能够随意要求的东西。直到结识了渡江修,元凰沉闷的少年生活才开始沾染上柴米油盐,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有时候元凰觉得他只要透过宫中的老樟树,就能看到同伙伴打闹而弄得浑身是泥的渡江修。
即使有了江修,十五岁的北辰元凰仍然像许多年纪相仿的少年一样,渴望能拥有更为刺激新奇的体验。元凰读过许多书,练习过四家书法,虽然只拜了玉阶飞这一个老师,却奇门遁甲九流三教无所不曾涉猎;他还会用好几种兵器,也懂得弹奏古琴。简而言之,若在皇城街上随意寻找一个十五岁上下的少年,他懂得的东西一定不如元凰一半那么多。北嵎太子有最好的师父,受最好的教育,可他的满腹经纶胸中河山,十数年来全都被装在了皇城东宫中那一间小小的书房里,至多再加上一个萧然蓝阁,却是个比皇宫更不食人间烟火的所在。元凰有时候会羡慕伯英仲远相对而言的自由,至少他们曾花了一天光景,纵马去到比秋狝围场更人迹罕至的地方游玩对于元凰来说,从来都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十五岁之前如此,十五岁之后更是如此。元凰因此更加珍惜成|人礼后难得的外出巡视,更何况身边还有三皇叔的陪同指引。
元凰抱着这样雀跃的心思,在成|人礼后不久带着一小队禁卫军士踏出了皇宫。北辰胤在城门外等他,从皇宫到城门这一段路,便由元凰独自完成。这段路平凡无奇,出宫采办的宫官每日都要走上一遭,但对于元凰来说,这却是他头一次独当一面,再没有铁将军等人在旁提点照顾。成|人礼之后,元凰再不能像以往一样把头发随意地绑在头上,而是同大人一般,编成发辫垂在脑后。东宫里的女官们别出心裁的特意替他留出了两股头发,一样缠成辫子,再拦腰折迭起来绑上绞金丝垂在耳边。元凰初时懊恼的让她们拆掉,长孙太后见了倒很是喜欢。
元凰授冠之日,神武侯替他插上的是顶镶了翠玉的压发迭金冠,从此后便成为太子的常用配饰,直到元凰登基时候方才除下。金冠是请大内工匠特制而成,以一枚翡翠玉玦为中心,向左右伸展出去,上部精雕细琢成蝶翅的形状,在两边吊有玛瑙环佩,正垂到元凰耳廓上方,下部则用寥寥数刀刻出江水滔滔翻卷之势,从正面看去又好像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金凤,沉稳之中蕴有灵动,逸秀之下暗藏澎湃,正合元凰的太子身份,又兼有刚柔并济的天子威仪。元凰换梳了头发,再加上这顶金冠,最初几日看着镜中的自己,总觉得不甚习惯。长孙太后喜欢他成|人后的打扮,说他好像先皇当年的样子,二舅长孙佑达也同大姐一样,拼命夸他越来越像是个皇帝。元凰此次出行,在皇家而言算是微服简装,在进城送货的农户看来,则无疑仍是个惹眼的富贵公子。他们好奇地抬起盖在草帽下的眼睛,打量队伍中间衣着锦绣意气风发的少年,暗自猜测他是哪位官家刚长成的公子哥儿。皇城的百姓们更是早听到风声,知道太子今日出城游访,就连深居的少女们都早早起来梳妆得当,偷偷销开闺房窗户,想要在马蹄踏过的时候一睹太子风采。
那时候清晨的太阳才刚刚升起,还没来得及熏散昨夜空气里遗留下来的露汽。早市还没开幕,听不见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音。皇城春天的风很是细腻,好像用来编织睡袍的江南丝绸,若有若无地存在着。元凰注意到马队经过街道时候造成的小小骚动,于是像合格的君王那样温和的对着仰视他的人们点头微笑。快要出城的时候,他在马上回过头去,以寻常百姓的角度从远处眺望矗立在城市中心的皇宫,突然间觉得它是如此安静威严,甚至充满了威慑,全没有了往日他熟悉的纷闹嘈杂。
北辰胤如约在城门外等候。他立在马侧,只带了包括弄潮生在内的数个随从,在太子到来的时候微微俯身行礼。元凰不喜欢他公事公办的客套,赶紧跳下马来叫了声三皇叔,又不满似的说道,三皇叔从小看我长大,何必如此生分的行礼。
北辰胤说太子已经长大,同原先还是孩子的时候自然不同,礼仪再也疏废不得。元凰没得反驳,又说了一句不必如此,便准备同北辰胤一道启程。弄潮生替北辰胤牵住马,自己却仍旧立在一旁。元凰见了奇怪,问道:〃你不一起去么?〃
弄潮生沉默着没有答话,倒是北辰胤替他应道:〃按太后的意思,此次只带宫内禁卫出去。她是知晓太子不熟悉我府内侍卫,因而替太子着想。〃
元凰瞬时间为母后的多心而感到惭愧,仿佛他也应当为此承担责任。倘若他有权更改母后的决定,一定会允许弄潮生的同行,如今却只能无言接受北辰胤的退让。北辰胤好像并不介意,同元凰说句〃我们走吧〃,便接过弄潮生手里的马缰。弄潮生向元凰行了个告退的大礼,又向北辰胤低声告道:〃王爷一路小心。〃
北辰胤没有答话,只微微顿首便拉转了马头。元凰知道弄潮生跟随北辰胤多年,在战场上共同经历过数次生死,他于是体味出三皇叔的简单动作里有一种无需用语言表示的默契同信任,将皇城的一切可能变故应对都暂时移交给这个有着秀气脸孔的王府侍卫统领。这种默契在过往年月中沉淀而成,而并非是建立在某种特定感情之上的一夕而蹴。元凰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便觉得有些丧气,他想自己纵然能同三皇叔朝夕相处,也终究相隔了二十年的岁月,一辈子都不可能像太傅或者弄潮生那样了解眼前的男人。而后他又记起母后常常会在他谈论三皇叔的时候突然苦笑起来,然后叹息着说道:〃三皇叔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除你父皇之外,这天下又还有谁能够明白呢。〃
离开皇城的日子依旧平淡,没有元凰意想中的激动精彩。太子出游全按照事先排定的行程,全没有意外同随兴,连中午换个地方用膳,都要早一日通知下去。沿途各地接到上面的消息,一早便着手准备,起居膳食,文房车马,样样马虎不得且不说太子是否像传闻中的那般温良和善,随行的三王爷便绝不是好相与的主儿,若是不小心出了纰漏,摘掉顶戴事小,人头落地便是事大。各地一丝不苟地安排,再加上北辰胤数年管理内务,同地方主事官员或多或少都有过交往,知道如何替元凰打点妥当。元凰一路行来,见到的多是政治清明,黎民安居,偶有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教他捉住了,他也懂得为政为君之道,随口议论两句也便算了。
这些事情若是让楚华容知晓,必定骂他官官相护;若是让江修知道,也难免劝他颁道皇命去惩恶扬善,只是元凰虽然同样有着一颗容不下沙子的清明的心,却更有着居上位者的理智头脑,懂得着眼大局而不是纠缠于细枝末节。玉阶飞在很早之前便同他说过,治国同修身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国家中永远不可能存在有统一的利益。修身养性,单凭一个〃仁〃字足矣;治理国家,在仁义之外更有取舍二字。其间分寸的选择把握,便是元凰在登基之前所要学习的全部功课。
元凰明白这次出巡不仅仅是他对地方官员的亲自考查,也是各地官员对日后登上龙座者的资历试验。他在一路上都留意着北辰胤的态度,却很难找到机会询问。数天下来,元凰不是在马背上同领路接送的官员攀谈;就是在厅堂里向当地知府作些例行询问;若是当地建有水坝风车之类的东西,他照例都要前去观看;仔细想来,同三皇叔私下相处的时间反倒不多。有时候他听了当地官员的讲解存有疑惑,当面便去低声询问北辰胤,北辰胤附在他耳边简洁清晰地将事情脉络理清,凡有分析推测之处,约略能中十之八九。元凰愈发的钦佩三皇叔,后来便不敢轻易开口,要待得思前想后考虑周全了,才跑去问三皇叔的意思。北辰胤虽然嘴上不说,元凰从他的言语表情里,猜想他对自己的用功同进步总是大致满意。
元凰很希望能够再接近三皇叔一点,只是他们一路行来,沿途都安排有人接送,也没有碰到过诸如行刺之类的突发状况,北辰胤对自己已经很是爱护扶助,自己实在并没有非缠着他不可的理由。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他们行至北嵎北疆,同合巍的交接之处,才有所改变。
北疆多是草原,本是和巍领土,那里的牧民多半不懂官话,在和巍手上的时候便是麻烦不断。北辰禹在位时和巍曾经入侵,被北嵎军队打退,最后不得不割地求和,才将北疆划归为北嵎管辖。领土交割至今已有十六、七年,北疆虽无大事,却也一直不得安宁,委任的北嵎官员被当地牧民商贾驱赶出城亦是常有的事儿。本来元凰的行程要囊括北嵎各处边境,只是在他们队伍抵达的前三天北疆突然发生叛乱,虽被当地官员镇压下去,却还来不及派遣军队进驻。该地巡抚三番五次想要劝说元凰更改行程,都被北辰胤毫不犹豫地回绝。巡抚怕担责任,又单独求见元凰呈说厉害,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番边境的混乱情形,言下之意便是太子若执意涉险便性命堪忧。元凰耐心听完,答应会仔细考虑,送巡抚离开后在屋里坐了片刻,忽然想到前几次去三皇叔房里头都开着窗,便唤下人拿来自己一件银鼠皮的披风,搭在手上往北辰胤房里去了。
而与此同时,北辰胤房中除他之外,还立着一位发色如霜的女子。她的脸相当年轻,眉毛同头发一样尽皆雪白,鼻梁很高,嵌在她小巧的脸上略显突兀,因而也算不得十分美丽,只有一双形状姣好的杏眼,瞳仁是一墨色的黑,同苍然的眉发相映衬,格外引人注目。更为有趣的是,她竟穿着件大袖飘然的七彩霞衣,仿佛是为了弥补她自身单调的色彩似的。她立在北辰胤的对面,恭敬地低头叫了一声主人。房中敞开的窗户正对着远处郁郁葱葱的苍茫草甸,晚风穿梭而出,吹过她缤纷的衣角,把她的头发也轻扬起来,半遮住了过于苍白收敛的低垂眉眼。
这个女子便是十数年前,曾在天锡王府盘桓数日而引来北辰禹猜忌询问的竹水琉。她本是生于南国的用剑者,为求武道漂泊辗转来到中原,在偶然间遇到北辰胤,被他收为己用北辰胤虽然按照太后的要求将王府侍卫和他掌管的北嵎禁军都一并留在了皇城,却并不代表他会当真只身一人陪同太子巡访。元凰此行能够如此顺利,表面上是各地尽心尽责,其实倒有一半是北辰胤私下动用暗藏势力的结果。竹水琉是他诸多死士中的一个,平日里为免暴露行踪,甚少在他左右,若是细细算起跟在北辰胤身边的时日,却并不比弄潮生来得短。
竹水琉对他的忠心毋庸置疑,但是她只称呼他作主人,从来也不肯叫他王爷。北辰胤并不完全明白这样的坚持是为了什么,也许她是想时刻表明自己在他身边的位置身份,又或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