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华夏-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一队又一队的骑兵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军官们面面相觑,望着这些突然出现在眼前的骑兵,却没有下达开火的命令。

因为,来的不是俄国的哥萨克骑兵,而是中国的骑兵!

确切的说,不是中**队里的正规军骑兵,而是由普通老百姓们组织的骑兵!

这些骑马的战士们有的身着旧式的清军号衣,有的穿着俄国人的黄色军大衣,而大多数人都穿着平常百姓穿着的布衣,有的拿着俄国步枪,有的身背猎枪,有的手执宽刃大刀,还有的扛着钢叉什么的,更多的人拿着的是制作简陋的长矛,他们有的还打着各式各样的旗帜!

所有的人排着松散的队形从四面八方而来,向这边缓缓行进,汇成一股滚滚洪流,以不可抵挡的气势,向装甲列车这边开来。

这些人的衣衫褴褛,武器简陋,面庞黑瘦,但孙纲看到,差不多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坚毅的神情。

当走在前面的人看见了装甲列车上的耀目金龙徽标时,吃惊地指着那里,发出兴奋的喊叫,接着,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装甲列车,开始发出阵阵的欢呼,很快,四下里全都是兴奋的人们的欢呼和喊叫声。

刚刚前去侦察敌情的骑兵这时从人群里冲了出来,快速来到了孙纲的指挥车厢前,报告道,“禀大人,东省百姓得知大人身陷重围,自发组成义军,到前线助大人抗敌,听候调遣。”

不用他说,孙纲从他们的举动和见到装甲列车时的表现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孙大人在这里!”不知是谁喊了一句,人群中顿时又爆发出一阵欢呼,孙纲吓了一跳,这时看到几骑马飞快地奔到了车前,好多条大汉翻身下马,向车厢中的他抱拳见礼。

望着这一个个虎背熊腰的关东大汉,孙纲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和他们说什么好。

(三百六十一)决战开始

东北的中国老百姓,居然自发的组成了义勇军,赶赴抗俄前线,支援自己来了!

望着眼前这差不多有数万人的东北义勇军,孙纲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一时间不由得泪流满面。

自己自从穿越到了这里,一心想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从来没有期望得到什么回报,面对中国暮气沉沉的现状,他常常有一种自己在孤军奋战的感觉,有时候甚至对自己能否改变这一切信心不足。

他能走到现在,是自己心中那个强国之梦促使他在一直坚持着,但有时候,他也会禁不住常常的问自己。

自己所做的一切,李鸿章等上层精英会理解,可普通的百姓民众,会给他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吗?

夜深人静之时,他常常自嘲地对自己问道,如果自己哪一天在战场上挂掉了,中国的老百姓,又会有几个人记得,一只从后世穿越来的小小蝴蝶,曾经为了他们,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可现在,答案就在眼前。

当自己在白山黑水之间出生入死之时,百姓们没有忘记,有一个人,带着一支从未见过的军队,在那里,同无比凶残的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搏斗,只为了还百姓们一片宁静祥和的天空和土地。

从收复哈尔滨的那一刻起,百姓们已经把这个人,和他的军队,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现在,百姓们没有把他丢下,而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拿起武器,和自己的亲人一起去战斗!

这就是中国人民!

谁还说中国人民是一盘散沙!

这就是我们的祖国,这就是我们的人民!

可能是看到这位在钢铁巨龙上同俄国人战斗的大军统帅太过年轻文弱,而且还在那里激动的象女孩子一样地掉着眼泪,义勇军统领们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有些不知所措。但谁也没有敢说些什么。

孙纲好容易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看着大家都在等他说话,他赶紧擦掉脸上的泪水,用哽咽的声音对大家所说道,“谢谢大家来帮我,谢谢大家就算为了大家。我我也要把俄国老毛子赶出去!”

“孙大人说了,为了咱们,他也要把俄国老毛子赶出去!”一个在装甲列车前面的义勇军统领大声吼道。

“把老毛子赶出去!”他身后的好多人跟着齐声怒吼,越来越多地人都跟着高呼起来。

“逃难的百姓说了,只要见到了带金龙的火车,就能见到孙大人。”他们当中地一个人朗声说道,“这回总算找到孙大人了!”他一边说着,说话的声音似乎显得十分激动。

“孙大人和那些生了腿只会跑的黄带子红带子不一样,为了打老毛子。给咱们东省百姓讨还血债,不惜亲自上战场,用大炮教训老毛子,咱们不能眼看着孙大人自己上阵!这些年咱们让老毛子欺负的狠了,这一回,一定要报仇雪恨!”不知是谁高声喊道。

“报仇!报仇!报仇!”四下里顿时全是愤怒的呐喊声。

孙纲望着四下里黑压压的人群,胸中热血激荡。有了广大百姓民众的支持,他想打赢这关键地一仗,就更有了把握!

孙纲随后接见了这些东北义勇军的各路统领,向他们了解了一下情况。

这些来“帮忙”的东北义勇军分别由“铁血抗俄军”、“关东保卫军”、“抗俄义勇队”、“东省保卫军”等民间义军组成,总数近30000人,几乎全都是骑兵(有的骑的是骡子),他们是东北各地激于民族义愤的民间爱国义士自费募集的,当得知俄军发动反扑,中国“正规军”兵力不足。北洋海陆军总统孙纲现已身陷重围(他们不知道这是他自己有意这么干地),他们担心一旦孙纲有失,则“东省不保”,是以“自募兵员,自筹饷械,自行往前敌效命”,这些义勇军汇合后,一路搜索前进,向战况最激烈的海参崴和双城子推进。一路上同俄国的哥萨克骑兵们屡次交锋。因为义勇军们武器装备简陋,战术落后。所以在战斗中经常是吃亏的,但他们“每与俄军接仗,皆奋力冲杀,蹈死不顾”,表现出了巨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这一路下来,竟然给了俄军哥萨克骑兵以重大的打击,“斩获颇多”(从他们缴获的俄军枪械和被服辎重就能看出来),在东北义勇军没完没了的攻击下,双城子西北方向的俄军哥萨克骑兵和步兵实际上已经不敢再出战了,而是躲在他们地阵地里不出来,避免和东北义勇军发生战斗。

按孙纲的估计,这也可能是因为俄军的弹药消耗得差不多了,为了节省弹药才这么做的,不然,俄军是不会把装备简陋没有作战经验的东北义勇军放在眼里的。

这种情况表明,最后歼灭俄军的时机已经到来了。

在经过仔细商议之后,孙纲准备把到来的东北义勇军也好好的利用起来,让他们也在战斗中发挥重要地作用。

这些东北义勇军地战斗力虽然不高,但因为对侵略者的仇恨,他们有很大地战斗热情,而且他们都是骑兵,快速机动性不压于俄国的哥萨克骑兵,孙纲原来还担心自己这边兵力不足,可能在战役的最后,无法歼灭俄国的哥萨克骑兵,让他们逃脱掉。。但现在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骑兵”,哥萨克们到时候想跑,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孙纲和大家商议后,立刻进行了周密的安排。

这一天,寂静的旷野突然响起了巨大的炮声,孙纲看了看表,他知道,这一刻,最后决战的时刻已经来临。

在工程人员的努力下,被俄军破坏的铁轨被很快修复了,在东北义勇军的协助下,中国的工程人员利用俄国人在双城子遗留下来的铁路设备,愣是又铺了一条简易的临时铁路出来,让装甲列车可以到达孙纲指定的最佳位置,这里地势较高,装甲列车不但能给中国军队继续提供必要的火力支援,还可以让孙纲仔细地查看战场的形势。

俄军可能也已经发现了中国军队的意图,这些天已经完全放弃了对双城子的进攻,开始收缩阵线,试图抽身而退。

可是,对他们来说,已经太晚了。

孙纲用望远镜看着远处,在灰暗的天空中,那道道闪电般的红光显得格外明亮和鲜艳。

突然间,一声巨响传来,一道滚滚的浓烟从近处的俄军阵地上升起,伴随着四下乱飞的砂石泥土和被炸飞上天的残肢断体,那景象令看到的人无不从灵魂深处感觉到深深的震撼。

孙纲知道,那是305毫米重炮向俄军阵地进行的牵制性炮击。

这一炮其实也是全军进攻的信号,火炮刚刚发出,城内突然激射出数枚红色的信号火箭,飞上了高高的天空,不远处,也相继飞射出同样的信号火箭。

孙纲放下了望远镜,现在,他又感觉到了,自己身处于改写历史的关键时刻的那种激动。

就象,大东沟海战中,他身处“定远”舰桥上的那一刻。

“开始了。”金舜姬看着这壮观的景象,情不自禁的拉住了他的手,轻声说道,

他们俩身边的军官们都举着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战场上的一切,似乎不愿意放过其中的任何一个画面。

是啊,对这些中国军人来说,能够在这里,共同见证着这历史性的一刻,是他们一生当中,最为荣耀的时候。

又一发305毫米炮弹落在了俄军的阵地上,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剧烈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似乎要毁灭掉周围的一切,孙纲又举起了望远镜,看见了在堑壕里四下乱蹿惊慌奔逃的俄军官兵,他们想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这致人死命的打击,可是,孙纲知道,在这种巨炮的轰击之下,他们无处可藏。

看着侵略者在自己的巨炮面前痛哭哀号,化为齑粉,孙纲的心里没有怜悯,没有叹息。

只有复仇的快感。

接着,大大小小的炮弹好似狂飙一样从天而下,瞬间将俄军的阵地淹没在了火光和硝烟之中。似乎地狱之火就此喷发出来,将大地上罪恶的俄国侵略军全部吞噬。

和以前的数次战斗不同,孙纲这一次,没有让早就摩拳擦掌的装甲列车上的炮手们开火。

因为他还在等。

中国军队这一次,是把自己所有的弹药都用上了,准备用这最后的弹药,给侵略者以最致命的打击。

(三百六十二)火力点清除作战

远处的炮声这时也变得越来越近。

孙纲知道,应该是其它各军已经发动了。

天空中忽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影子,孙纲看见后,不由得一笑,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

他看清了,那是一架飞机。

一会儿,那架飞机飞到了装甲列车上空,在附近抛下了一个弹壳,孙纲知道,那是段祺瑞所部配备的飞机,他也学会用飞机来传递消息了。

这些天段祺瑞、曹锟和张作霖三军全都和孙纲这里失去了联系,连无线电的消息也没有,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他最担心的其实就是和这些外线的主力军队失去联系。

孙纲把飞机派出去找他们并传达命令,其实也是有些迫不得已的。

卫兵们很快把飞机丢下来的“报告”给他送了上来,他看后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我军得令后即前往会合,查俄军有一部在我左翼,恐其会攻时为我所患,故先行提兵灭之,俘其将官二名,彼言其统兵官库罗帕特金为我炮所伤,远东总督阿历克谢耶夫已奉俄皇之命携其返国,早已不在前敌,彼军现已群龙无首,正宜聚歼之。*。瑞等得此消息,欲往通报,然军列之无线电台为流弹所毁,又因战线过远,电话亦不能设,无以通军情,心甚焦灼,闻城子炮声隆隆,知已开仗,瑞等遂不待得令,先率军赴援,及飞机至。投以书信,方知详情,有不谋而合之妙。现各军已周知。俱按计行事,当可获全胜。”

俄国人的两位最高统帅阿历克谢耶夫和库罗帕特金居然“奉命”弃军而逃了,还真是出乎孙纲的意料。

看样子,“一个半个耻臣戎”,也不光是中国才有,“伟大”的斯拉夫民族看样子也不少的说。

怪不得段祺瑞那里一直没有消息。原来是无线电台被打坏了,这个确实是孙纲一开始没有想到地。

也是,爱妻从美国帮他弄的这个无线电台,作为“民用”电台来讲,还算不错,可要是作为军用的来说,体积是有些太大了。在战斗中非常容易为流弹击中而损坏,这一点他确实是疏忽了,差一点在这场关键战役中耽误了事。

这个军用地无线电台,等到这次战争结束,一定要好好的进行改进!

现在,各军都已经按计划对俄军进行合围,

孙纲的目光重新落在了战场上。

中国军队第一轮的炮击很快结束。遭到了猛烈打击的俄军好容易从从惊慌中回过神来,许多士兵跌跌撞撞地冲向自己的岗位,马克沁机枪开始稀稀落落地响了起来,而在这时,中国士兵却并没有开始发动攻击!

俄国人也许只有这样把机枪打响,才能掩饰他们内心的恐慌?

俄国人可能知道,中国人将对他们发动全面的进攻了。

但是,没有炮击过后意想之中的漫山遍野的步骑兵冲锋,连孙纲也只看到了只有少数的中国士兵的身影。他们三三两两地一组,敏捷地弯腰前进,向前快速穿插着。

快接近俄军阵地时,好多中国士兵们将背着的掷弹筒取了下来,开始准备发射。

孙纲知道,中国士兵们开始用掷弹筒对俄军的机枪火力点进行“定点清除”作战了。

俄国人可能发现了正在运动中的中国士兵的身影,一挺挺马克沁机枪在不停地喷吐着火蛇,俄国人似乎忘了他们的弹药已所剩无多,只想用这种方法。来减轻内心深处的恐惧和绝望。

但是很快。这些俄国人最后地“心理依靠”也将不复存在了。

一名中国掷弹兵熟练地用双手架起了一个掷弹筒,另一名中国士兵将一枚弹丸放进了掷弹筒内。瞬间,孙纲看不清弹丸是怎么发射出去的,远处的一挺由两名俄军操作的马克沁机枪突然发生了爆炸,整个机枪被炸得四分五裂,一名俄军机枪手的头部鲜血飞溅,当即倒地,另一名俄军机枪手则用双手捂住了脸,坐在那里大声惨叫着。

一队又一队的中国士兵的身影开始出现,他们从容不迫地跃过一道道堑壕,向前快速前进。。在前面开路的掷弹兵小组们一个接着一个的摧毁了俄军地机枪火力点,后面的中国士兵紧握步枪,跟随在他们身后,几名身强力壮的中国士兵们提着手提式加特林机枪,走在他们中间,向俄军阵地推进。

只有稀疏的几发俄军炮弹飞了过来,却远远地落在了阵地之外,中国士兵们没有感觉到任何慌乱,在军官们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投入了战斗。

俄军的反击如此的虚弱,以致于对中国军队根本构不成威胁,眼前的战斗,应该是没什么悬念了。

“让炮兵想办法确定一下俄军剩余的那几门火炮地位置,开炮把他们敲掉。”孙纲放下了望远镜,对一位军官命令道。

军官领命而去,孙纲放下了望远镜,不知怎么有一种如释重负地感觉。

俄军现在群龙无首,这次在双城子的决战,中国军队可以说赢定了。

这一次,由满清王公宗室“引狼入室”造成地这场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终于被他这只小小蝴蝶,用手中的全部力量化解掉了。

这场战争结束,中国终于能够有一个和平的发展阶段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终于可以出现了!

现在,因为这场战争,满清王族的权威和统治已经荡然无存,可以说骑在中华各族人民头上的满清王朝已经不复存在了。

新的中国,也应该采用新的国号了吧?

想到因为自己的努力,中国提前十多年进入了“共和”时代,他现在似乎也有苏鑫炸死东乡平八郎后说的那种“睡觉做梦都能笑醒”的感觉了。

金舜姬看着他脸上那嘿嘿的坏笑和望着自己那怪异的目光,可能以为自己是不是又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让眼前的这个“色狼”看见了,脸上现出一丝羞意,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身上,孙纲这才发现她可能是“误会”自己了,不由得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你在想什么?这么高兴?”金舜姬看着他,也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她刚才也肯定是想“歪”了。

“这一仗打完,我们就都可以过上太平日子了。”孙纲拉着她的手坐下,对她说道,

“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吗?”金舜姬定定地看着他,问道,

“当然记得,在军舰上。”孙纲答道,她的话让他想起了他们俩最初见面的那一次,在那位山东二愣子舰长王德军的“宁远”舰上,那时他看见她时,曾经惊为天人,但那时他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一天,她会实实在在的属于自己。

往事一时间历历在目,恍如隔世。

“那时,我看到你的第一眼,只感觉到你的非同寻常,但没有想到,你会改变了你和我的母国的命运。”她轻声对他说道,“多少人都做不到的事,你都做到了,而且让我看见了。”

“如果我的时间足够多,我也许还会做得更好。”孙纲叹息了一声,

“你已经做到了我做梦都想象不到的事,”她突然冲动地抱住他,说道,“可我担心,一旦你不在了,这一切,就如同昙花一梦,都会不存在了。”

“所以你才在我这儿拼命?就是为了保护我?”孙纲微笑道,

“我好怀念在你身边的日子,虽然你仍然会面临危险,但那时我能看得见你,够得着你,一起应付,”她痴痴地说道,“可现在”

孙纲明白她的意思,她现在等于是自己的亲人,而自己却把她当成了“遥控”朝鲜的砝码,忽略了她对自己的情意,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如果朝鲜和中国是一个国家的话,夫人就不必有此顾虑了。”车厢门口,一个人说道,“就如百川归海,朝鲜和中国,本为一体。”

“原来是黄先生,快请坐。”金舜姬看见了站在门口的黄兴,脸上微微一红,但没有掩饰和自己丈夫的亲昵之意,她的手臂仍揽在孙纲的腰上,点头向黄兴示意,请他过来坐着说话。

“夫人为兴平生所仅见之奇女子,陪夫君间关百战,血染征衣,兴若非亲历前敌,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黄兴坐了下来,冲他们俩欠了欠身,答道。

(三百六十三)国旗之议

“黄先生过誉了,”金舜姬答道,“不过,黄先生说的朝鲜和中国是一个国家,愿闻其详。”

“朝鲜与中国相依相伴,同进退,共患难,就象现在的孙大人和夫人一样,”黄兴答道,“现在强敌环饲,朝鲜地处东亚边隅,俄日之间,每有战事,则首当其中,而朝鲜国小力弱,国力军力俱有限,纵举全国之力,亦难敌西国一旅之师,非赖中国之力,不能保全,而朝鲜与中国同族同源,文化亦有相同之处,为朝鲜自身计,莫若以加入中国为上。”

金舜姬听得不由一愣,她仔细地想了想,不由得点了点头。

“当然,朝鲜之加入中国,当取决于朝鲜人民的意愿,非一人一言可定也。”黄兴又说道,“并非中国有恃强吞并朝鲜之意,请夫人不要误会,中国与朝鲜亲如兄弟,甲午丁酉两役,中国两次助朝鲜抗倭,此次中国有难,朝鲜亦兴兵相助。我两国人民血肉相连,情深似海,有如夫人和大人,虽有国家之分,夫妻之名,而实为一体。夫人以为如何?”

“黄先生所言极是,让我受益匪浅。”金舜姬看着黄兴,敬佩地说道,

听着他们之间的谈话,孙纲不由得暗暗心惊,没有想到,历史书上矢志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志士黄兴,居然有这样一番见识和说话,他还真是有些小看了黄兴。

“其实,我华夏各族除汉、满、藏、蒙、回等民族外,其他民族亦数不胜数。我中国能有今日之版图,实为各兄弟民族融合发展之结果,”黄兴的目光望向孙纲,说道,“我中国亦非一族一家一姓之天下,乃天下各族万民之天下也,孙大人以为如何?”

“克强所言,深合吾意。”孙纲点点头说道。“我中华本为多民族之整体,以一族一家一姓凌驾于各族万民之上,窃为中国所不取也。”

他说这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他希望黄兴明白,他和黄兴想地是一样的。

他也不想在这一次打败俄国人之后,让那个男人脑后拖个长辫子的封建王朝再重新出现。

黄兴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亮,他想了想,突然对金舜姬说道,“朝鲜光复之后。曾照国际之例,新定国旗,寓意深远,兴所知不详,还请夫人教我。”

金舜姬给黄兴解释了一下朝鲜的国旗玄虎三色旗是什么意思,黄兴听得连连点头,金舜姬说完。他想了想,随后从怀里取出一幅图来,打开放在了桌子上,给孙纲看。

孙纲一看之下,不由得一阵错愕。

如果他猜的不错,这是一面国旗的设计图案。

这面国旗地设计主题仍然是以龙为主,可以说是参照了清朝的国旗青龙黄旗的设计。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自夏朝以来直至清末,绝大多数年代是没有国旗的,古代旗帜不少,但老百姓却根本不知“国旗”为何物。中国一般的旗帜都是旌旗,最常见用于战场上,旗上写有军队将领的姓,或者绣上龙、凤,要么是就是麒麟、虎豹、八卦之类表明敌我双方,旗一般是三角形或长方形的。种类繁多,但近代国家意义上的国旗却根本没有。

而中国地第一面国旗的诞生,和孙纲所在的北洋水师还有很大的关系。

清朝时中国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旗和军旗,李鸿章为了适应近代外交的需要,和国际“接轨”,迫切希望中国设计一面“国旗”。于是当时的总理衙门曾经向主政地慈禧太后提交了很多备选方案:八卦旗、麒麟旗、虎豹旗等等,五花八门,当中也有一面与当年“阿思本舰队事件”中的李泰国设计相仿的一面黄龙旗。而当时慈禧太后认准了“龙”是君主的化身,金黄色又是满清皇家独享的颜色。既然“朕即国家”。那么用黄龙旗来代表大清,最为合理了。于是。清廷批准了总理衙门及李鸿章的奏议:所有水师船舰均悬挂三角形黄色龙旗,以黄龙旗作为中国官船旗号。1872年10月4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批准中国轮船桅梢所常挂之式样为三角的旗帜是海军旗。龙旗要求龙头向上,旗用黄羽纱制,龙身用蓝羽纱制,定于11月1日所有旗帜一律更换。直到1881年9月,为了进一步和国际接轨,在英国定购地“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回国后,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请把三角旗改为纵高三尺、横高四尺的长方形旗帜。他后来又上奏过慈禧太后,请求以这种长方形的青龙黄旗为北洋海军军旗,同时也是出航时悬挂的国旗。1888年10月3日,慈禧太后批准了《北洋海军章程》,规定大清国国旗为长方形黄龙旗。此时清廷的国旗才算最终确定了下来。

而现在黄兴设计的这面国旗,是把青龙缩小了一些,去掉了龙口处的红太阳,而国旗的背景色,由黄色换成了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

这面国旗的样式,其实和北洋水师提督旗有些相象,但又不完全一样。

“黄先生这是给中国设计地新国旗了。”金舜姬立刻明白了黄兴的意思,说道,“这里面有什么深意,还请先生教我。”

“龙为我中华民族之象征,而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为五族共和之意。寓意为五大民族共创华夏。”黄兴有些激动地对孙纲和金舜姬说道,“黄色本为满族皇室之专用颜色,以代表五族之色替换代表专制之黄色,大人以为如何?”

看着他那急切企盼自己肯定的样子,孙纲在心里不由得失笑,也有一丝佩服。

黄兴的这个国旗的设计方案,可以说颇有深意,用代表中华五大主要民族的五色来取代象征满清皇权专制的单一黄色,本身的象征意义就非常明显。

“五族共和”!

孙纲记不清他是在后世的哪本书里看到过,为了新中国地国旗地设定,孙中山先生和黄兴为此还有过争执,孙中山先生希望用第一次广州起义时用的青天白日旗做为新中国地国旗(也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革命志士陆皓东),而当时黄兴的方案好象是什么井字旗,取古时“井田制”之义,两个人因为国旗的问题僵持了好多天,后来好象哪个方案都没有被采用。

而现在,因为“蝴蝶效应”的关系,黄兴是不会和孙中山先生再争执这个问题了。而是把另一个截然不同的设计方案,直接推到了孙纲的面前。

“克强,以后就不用叫我大人了,叫我敬茗好了。”孙纲看了看黄兴,含笑说道。

黄兴愣了一下,好象没明白他的意思,孙纲笑着说道,“克强设计的这个国旗的方案,饱含深意,非常非常之好,但好象稍有不足之处,若能略加改动,可为至善。”

“敬茗请讲。”黄兴肃然说道,“兴愿闻其详。”

“以五色代黄色,以五族代一族,法意良美,但克强刚才也说了,我中华民族除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外,还有众多兄弟民族,数不胜数,可象征中华万民之国旗上面仅有五大民族之颜色,对兄弟民族无有体现,似仍有民族偏见之嫌。”孙纲笑着说道,“可若要各民族皆以不同色彩表示,每多添一族,便多添一种颜色,恐怕旗将不能成旗了。呵呵。”

“是呀,如果将来有一天,如黄先生所说,朝鲜加入中国,那我三韩之族,又当用何种颜色表示呢?”金舜姬也顽皮地跟了一句。

黄兴一听之下全身一震,不由得呆了一下,好半天,他才回过神来,说道,“敬茗之言,真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兴受教了,不过,依敬茗所言,当如何改动才好?”

“我中华万民,无论何族,皆为炎黄子孙,”孙纲正色说道,“华夏一词,即由此而来,以我所见,莫若以红黄两色代表炎黄子孙之义,上下两色稍窄为红色,中间色稍宽为黄色,正中为我中华之龙,取天下炎黄子孙共建中华之意;红黄相间,则为炎黄子孙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无高低尊卑分别之意,克强以为如何?”

(三百六十四)炎黄子孙

黄兴吃惊地看着孙纲,缓缓点头,喃喃地说道,“如此一来,天下凡我炎黄子孙,便为一家,不分彼此了。”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是一国文化的精粹之所在,国旗所代表的深刻含义对人民产生的凝聚力所起的巨大作用,是任何其它标志物都无法取代的。

孙纲和黄兴说的这个国旗的设计方案实际是他长时间深思熟虑的结果,并不是一时兴之所至,和黄兴在这里随便说说。

龙图腾及所代表的龙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部分,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当中去了,龙在普通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和地位。

即使是在后世,那首著名的歌“龙的传人”,仍令几代人难以忘怀。

只是从元代起,龙才成为了皇室的专用符号,而元明清三代的皇室采用龙作为皇权的象征,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威武的龙形象早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庄严和神圣的地位,没有任何别的图案可以取代龙的特殊位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