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华夏-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百五十四)来他个“夹馅饼”
战场上的枪炮声终于慢慢的沉寂下来。
装甲列车上的军官们都不由自主的欢呼起来!
孙纲望着那战场上的尸横遍野的敌人,心中也有一种难以言表的胜利带来的喜悦。
到处都是哥萨克骑兵们的尸体,好多尸体上的枪眼还在冒着烟,一些未死的人在满是血水的泥泞中挣扎着,发出凄厉恐怖的悲号,在战场上空回荡,一些中国士兵小心地从隐蔽处钻了出来,看到那些侥幸未死的哥萨克骑兵,中国士兵们面无表情的举刀或劈或刺,结果了他们的性命。
看到这一幕,孙纲的心中隐隐有一种莫名的复仇快感。
眼前的情景,如果让一些西方的新闻记者看到的话,可能又会说中**队凶残野蛮、不宽容怜悯了。
可那些双手粘满无辜的中国各族人民鲜血的侵略者、刽子手,当他们高举屠刀的时候,心中可曾有过一丝怜悯和宽容?!
象上次哈尔滨保卫战结束后,所有的俄国俘虏无一不被中**民杀死,在这一点上,西方的好多观察家们都表示难以理解,甚至干脆将此归结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当中缺乏宽容,没有骑士风度。
孙纲知道,西方人不了解,这更多的是因为双方从事的战争有着根本不同的含义。
对西方人来说,西方国家的军队在过去几百年的战争中很多时候是为了征服、竞争、利益或者荣誉而战,不杀俘虏是西方军队对军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本来无可厚非。
但是对中**队而言,中国近代的一次次战争,几乎都只有一个目的,那都是“保家卫国”!
在这样地战争中。如果对敌人怜悯。那是自己对自己地生命不负责任!
而中**人一旦战败。就等于是把他们身后手无寸铁地父老姊妹交给敌人!
因此。这不仅仅是两个国家军队之间地战争。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地生死。
所以。中**人地肩膀上不仅有军人地职守。还有一个民族地尊严。男人地责任!
在这种战争中。战场上地中**人不但是军人。也是男人!
只要是一个男人。就不能眼看着自己地父母兄弟姊妹被敌人屠戮!对敌人怜悯?见鬼去吧!
他才不会害怕将来有人责怪,是他内心深处的不宽容塑造了这样一支残忍暴戾没有怜悯的中**队!
“抓两个活的过来问问。”孙纲冷冷地望着眼前地狱般地景象,沉声道。
在军官们的指挥下。中**队开始重新巩固阵地,补充弹药,救护伤员,一切工作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孙纲看了看坐在车门旁休息的金舜姬,她身边的加特林机枪的枪口还在冒着烟,她看见他正在看她,向他露出一个安慰的甜美笑容。
她身边的女护卫们一边在救护伤员,一边在兴奋地相互说着什么,但是也有几个女孩子看着远处血腥的战场。可能闻到了硝烟和尸体焚烧发出的肉焦味,开始脸色苍白地在那里想要呕吐地样子,她们的同伴们哈哈大笑着。把她们扶下了车,不让她们吐在装甲列车上。
孙纲看着这一幕,脸上不由得现出了一丝笑意。
战争,确实不适合天性温柔善良的女人。
不一会儿,中国士兵们拖着一些受伤未死地哥萨克骑兵来到了装甲列车上,孙纲开始向他们询问俄军的有关情况。这些俄国人有的被刚才中**队的炮火打蒙了,话都说不出来;有的可能知道自己说了也不会有好下场,咬着牙不出声;在孙纲亲自动手用斧头刀在自己的指挥车厢里连着把三个俄国兵大卸了八块,当场又吓死一个俄国兵后,剩下地俄国人终于肯开口了。
在翻译的帮助下,孙纲从这些俄国俘虏的嘴里,知道了好多重要的情况。
原来,在哈尔滨保卫战俄军遭到重大失败后,俄军意识到了中**队的强大。就象孙纲估计的那样。损失了大量火炮的俄军开始后撤,退出了中国的国土。到自己的后方修整,准备在开阔地带向追击地中**队发动反攻,但没想到中**队收复了故土,攻占了黑龙江附近地铁路沿线之后,就停止了前进,开始就地转入防守(因为兵力不足)。让俄军想在开阔地带用哥萨克骑兵和步兵同中**队决战的战略成了泡影。
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即海兰泡,俄国人给起地这个名字意思是“报喜城”)和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被中**队攻克后,缺少重炮的俄军已经被中**队的强大火力吓破了胆,没有敢贸然发动反攻,而是向国内求援,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派已经在远东的陆军大将阿历克谢。库罗帕特金率军前来协助远东总督阿历克谢耶夫指挥对中国的反攻,库罗帕特金已经到任了,集中了所有的哥萨克骑兵编成了一支骑兵军,并把能搜罗到的火炮都集中在了一起,当听说中**队主力正从海陆两个方向围攻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港内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时,库罗帕特金担心这个俄国在东方的最大军事要塞有失,所以便率军向南下,援救太平洋舰队,但发现中**队突然间放弃了对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的进攻,俄国人猜测可能是中**队没有了后援,所以就壮着胆子发动了反攻。
俄国人从中国人最后几天那“微弱”的炮击判断,中**队的炮兵已经没有多少弹药了,而且据俄国侦察人员发现,中**队的指挥中枢已经撤到了“尼科利斯克”(就是双城子),所以远东总督阿历克谢耶夫不顾库罗帕特金的劝阻,不等炮兵赶到就让哥萨克骑兵军先行一步,趁中**队立足未稳之时攻击中**队,结果就发生了刚刚的战斗。
据说库罗帕特金分出一部分兵力牵制黑龙江方向的中**队,自己正率领炮兵和步兵往这里赶呢。
军官们知道后都有些吃惊,俄军来势凶猛,这是想要一口吃掉他们了。
俄军哥萨克骑兵刚才的进攻,完全是因为阿历克谢耶夫的愚蠢,使哥萨克骑兵军遭受了一场可怕的“大屠杀”浩劫,如果俄军的炮兵过来的话,恐怕就要有麻烦了。
孙纲倒是不太在意俄军的炮兵,据他所知,这个时候的俄军每个师的炮兵“理论”上最多有不到70门炮(每个师6到8个炮兵连,每个炮兵连8门炮),听上去很是强大,但实际上根本达不到这个数目,而且俄军装备的大都是老式火炮,新式的普提洛夫76毫米速射炮需要1902年才能生产出来装备部队,而且远东俄军的火炮大都在哈尔滨保卫战当中被段祺瑞用“炮兵决斗”解决掉了,那次“炮兵决斗”其实也幸亏了左宝贵的英勇抵抗让俄军暴露了炮兵阵地,不然,在错综复杂的战场上,想把敌人隐蔽的炮兵阵地“揪”出来并加以消灭,其实是很困难的。
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有修完,俄军在短时间内已经根本没有办法再得到同样数目的火炮包括弹药和补给了,现在俄国炮兵的力量,根本达不到在哈尔滨城下时的水平。
再说了,那6门305毫米口径重炮还有部分炮弹,因为笨重难移,段祺瑞为了能让炮兵快速机动,没有带上这些巨型攻城炮,这些重炮也随着孙纲的装甲列车开到了双城子,如果俄国人敢来的话,正好派上用场。
而且,孙纲其实是担心俄国人不来。
如果俄国人为了包围消灭自己,向双城子投入主要兵力的话,自己就可以牢牢的把他们吸引在这里,利用城市阵地、装甲列车、大炮和机枪,死死的拖住他们,然后再让段祺瑞他们赶来,在俄国人的背后发动攻击,象夹馅饼一样的把俄国人消灭掉!
如果战役目的达成,即使不能全歼俄军,也会给俄军造成极大的伤亡,这样一来,远东的中俄双方的军事实力,就将彻底扭转过来,由原先的俄国强,中国弱变成了双方大体实力相当,甚至是中国更胜一筹!
那样的话,自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就象张之洞和李鸿章等人希望的,“二十年和平,总可得也。”
和平,也得依靠铁拳才能打出来!
(三百五十五)有缘千里来相会
城内隐约好象传来隆隆的炮声和绵密的枪声,孙纲的心不由得再次悬了起来。
“大人,城东有大队俄国骑兵突入城内,与我军巷战不止,詹统领和吴统领率军赶到,和城东守军一起把他们消灭在了城内。”一位军官报告道,“气球队刚刚发来的信号。”
詹淑啸的北洋特攻队和吴禄贞的自强军来得还真是快啊!真是太好了。
“处理掉这些人,开车回城。”孙纲放下心来,下令道,
士兵们“心领神会”的把俘虏们全都押走,装甲列车开始缓缓开动,几名车上的士兵飞快地把指挥车厢内的血污擦洗干净,但车厢里还是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血腥味道。
金舜姬看了看孙纲,清澈的眼神中带有一丝异样的神色。
孙纲明白她的意思,刚才在讯问俄国人时,自己盛怒之下没有注意到指挥车厢里还有女士在场,只图痛快一顿乱刀把俄国人砍得鲜血四溅没有了人形,那血腥的场面让车厢里的所有军官们都为之色变,金舜姬没有当场吐出来,或是被吓昏过去,就说明她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变得很强很强了。=
想到这里,孙纲的脸上不由得现出一丝歉疚之色。
不用他说什么,她立刻就明白了他的心意,冲他露出一个“不要紧”的微笑,摇了摇头,拎着加特林机枪离开了。
孙纲知道,她这是不想在这个时候分散他的精力,从而影响他的判断力。
孙纲收敛了心神,让自己的目光又回到了眼前的战场形势上来。
虽然不知道作俄军这次用来围攻自己地兵力有多少。但孙纲估计加起来应该不会少于50000人,从刚才的那些哥萨克骑兵的攻击规模就能看出来,俄军这一次,很可能是把老本都赌上了。
而自己,又何尝不是?
孙纲自从甲午年穿越到了这里,到今天为止,也是把自己所能掌握的全部军事力量都拿了出来,同俄国人进行血战,以求能够为中国赢来一段和平发展的宝贵时间!
自己眼前不知不觉的又浮现出了远在家中的娇妻爱儿的音容笑貌。
他这才意识到了。自己有多久没有和她们在一起了。
一时间,对她们的思念如同潮水一般不可抑制。
自己这一回,算不算连她们地命运都赌在了一起?
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观看着桌子上的地图。
现在,只有打好眼前这一仗。才能真正的保住她们。
孙纲桌子上的是双城子的地形图和城区图。
双城子是这一带最重要地交通枢纽,是从伯力到海参崴的必经之路,也是通往中国的交通要道,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和通往中国的中东铁路在这里交汇,城市周围尤其是面向兴凯湖一带。全都是大面积的难以通行地沼泽地,俄军如果想要进到城里。只能从有铁路的东北、西北和正南三个方向实行攻击,而这三个方向也正是自己需要全力防守地地方。
刚刚的俄国哥萨克骑兵军就是从东北方向杀过来的,在被自己的装甲列车和大炮机枪狠狠“修理”了一番后败退下去,按孙纲的估计,在这次进攻中,战场上至少留下了5000具哥萨克骑兵的尸体(其实后来他才知道,真正的数字远远不止这些)。俄国人吃了大亏后,肯定不会善罢干休,下一次的进攻一定会更加猛烈。
应该怎么样才能把俄国人打败呢?
段祺瑞他们的主力部队还在外线。自己现在拥有便利地无线电台和飞机,完全也可以把他们现在就召集到双城子来和自己会合,可是那样一来,俄军主力还肯在这里同自己决战吗?
俄国人在战术运用方面,也和日本人一样,是很狡猾的。
现在,詹淑啸和吴禄贞两军已经及时到达和自己会合了,自己的兵力也达到了近万人,又有重炮和装甲列车。怕者何来?
示之以弱。把俄国人牢牢吸引在这里,等到俄国人在这里被打得进退维谷之时。自己再把段祺瑞等其他各军召来“会餐”,一起吃掉俄国人这张大“馅饼”!
“守坚城,抄后路,聚歼之”,在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人就是这么赢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的。
现在,在世界的东方,一个年轻的中国将军,在一座不太大的城市里,将要用同样地战术,给侵略者以前所未有地打击!
装甲列车驶入城东区,街上到处可见被打死的俄国哥萨克骑兵地尸体,从他们身上的伤痕来看,他们多数都是死于机枪扫射之下。加特林机枪和马克沁机枪在城市作战中显示出来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装甲列车缓缓停了下来,孙纲看见一队自强军士兵簇拥着孙文和吴禄贞等几个人向这边走来,孙纲看见孙文的脑袋上缠着白纱布,不由得吓了一跳,赶紧跳下了装甲列车,向他们跑了过去。
吴禄贞过来给孙纲见礼,说道,“标下来迟,让孙总办受伤了,标下之罪,请大帅责罚。”
“一点擦伤,不碍事不碍事,若不是吴统领来的及时,我这条命可能就交待在俄国人手里了。”孙文赶紧说道,好象生怕孙纲会当真处罚吴禄贞。
孙纲笑着摇了摇头,拍了拍他们俩的肩膀,示意他们俩不用在意,回头发现詹淑啸不在这里,不由得问道,“詹统领在哪里?”
“回大人,还有一小队俄国人躲在一座楼里,詹大人和弟兄们去收拾他们去了,一会儿就能回来。”一个北洋特攻队员回答道,
“标下今日算是开了眼,”吴禄贞指着不远处的“雄性”铁路坦克佩服地说道,“大人这辆铁甲战车当真是攻敌利器,俄军无人可当,若有此等战车数十,何惧俄人?”
“是啊,如果不是铁甲车来的及时,这城东火车站弄不好就让俄国人攻下来了。”孙文心有余悸地说道,他第一次和哥萨克骑兵作战,应该是头一次见到如此野兽般的军队,有些害怕是可以理解的。
“你的手怎么样了?”吴禄贞对孙文身边一个满脸血污的人问道,孙纲循声望去,这个人的面目看不清楚,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他的右手被厚厚的纱布包裹着,有的地方已经被鲜血渗透了。
“不要紧。”他声音嘶哑地回答道,
“救命大恩,不是一个谢字就能完事的,”吴禄贞正色对他说道,“当容我日后得报于万
“黄某救大人,不光是为了大人自己,也是为了江山百姓。”对方答道,“盼大人率军奋勇杀敌,光复我国土,黄某之所愿也。”
“说的好!”这个人的话又激起了孙纲心中的热血,他有些吃惊地看着这个人,说道,“盼诸君一起努力,一道驱逐俄人,复我故土,保我华夏万民。”
那个人看见孙纲和他说话,全身一震,似乎显得很激动,想说什么,可能是牵到了伤处,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之色。
“克强,你的伤重,还是不要硬撑着了。”孙文在一旁说道,
听到孙文的话,这回轮到孙纲全身一震了,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黄克强?黄兴?这个人难道是黄兴?
这位辛亥元勋,和孙中山并称“孙黄”的著名革命家,现在居然出现在了这里,而且还救了同样也是辛亥元勋的吴禄贞?
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啊。
在这一刻,孙纲终于有了时空错乱的感觉。
“来人,扶这位黄兄弟上车,请医生速速医治。”孙纲立刻说道,
等黄兴上车后,孙纲向吴禄贞和孙文问了一下黄兴救吴禄贞的经过,才知道都发生了什么事。
吴禄贞接到孙纲来双城子会合的命令后,不敢怠慢,立刻整队率自强军前来赴援,但在接近城区时却意外的同俄军哥萨克骑兵遭遇,双方立刻展开激战,自强军只有少数骑兵,大多是步兵,一律为德式枪械,而且装备有20挺马克沁机枪,但是未经实战,士兵们刚刚同凶悍的哥萨克骑兵交手,未免有些慌乱,好多士兵面对风驰电掣般呼啸而来的哥萨克骑兵不知道该如何应敌,有的士兵来不及放枪,只用手中枪上的刺刀同哥萨克骑兵对拼,其结果可想而知,这时孙文率领护路队和“铁路坦克”赶到,向俄军猛烈开火,俄军登时大乱,自强军的士兵这才从慌乱中镇定下来,架起了马克沁机枪开始了反击,才算把哥萨克骑兵压制了下去。
(三百五十六)布防
双方正在混战中,一名哥萨克骑兵冲到了正在往来指挥的吴禄贞身边,举刀便砍,吴禄贞躲避不及,正在危急时刻,护路队长黄兴奋不顾身的冲了上来,愣是用右手死死抓住了哥萨克的长刀,将对方扯下马来,并把对方的刀夺了下来,砍死了对方,救下了吴禄贞,由于哥萨克的长刀过于锋利,黄兴右手的两个手指全被利刃生生削断!
黄兴的勇烈一下子感染了吴禄贞和自强军将士,以及来援的孙文手下的护路队员,“诸军人人向前,奋勇当先,争前赴敌”,在“铁路坦克”上的加特林机枪和自强军马克沁机枪的夹击下,俄军死伤惨重,大部退走,只有一部分哥萨克骑兵走投无路突入了市区,但都被躲在民房和隐蔽阵地的守军用机枪和步枪象打火鸡一样的一一射杀,全部消灭。当知道了原来是这么回事时,孙纲不由得为黄兴的勇猛无畏而深深折服。
熟知历史的他知道,黄兴在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时,在进攻两广督署的战斗中右手受伤,失去了两个手指。现在,黄兴居然随同孙文跟着自己来到了双城子,在同俄国侵略者血战的时候受了同样的伤!
“蝴蝶效应”改变的东西,真是太多了。
不过,辛亥革命的两大“元勋”,现在都投入到了自己麾下,对孙纲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
这些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帮手,当然是越多越好了。
据军官们报告。另有一部分俄军从西北方向突入城内,但也因为无法立足被中**队大量杀伤,进退不得,一些聚集在一起的俄军哥萨克骑兵地位置被天上的气球兵们发现,他们发信号给了在城中待命的305毫米重炮部队,中国炮兵立刻按照事先测绘好的地图开炮进行远距离射击,接连六发305毫米苦味酸装药的榴弹落在了哥萨克骑兵当中,“巨弹所至,好似千雷齐放。天地为之倒转,俄兵百余人马皆激飞上天,俄而坠地,骨血四溢。人马俱碎”,在周围看到这一幕的中国士兵们目睹这一“无比壮观”的“奇景”,无不瞠目结舌,继而拍手称快。而那些操作305毫米重炮的中国炮兵,从此“名声在外”,得到了中国步兵们的热烈崇敬。
俄军对双城子地第一次大规模反扑,就这么以惨重的失败告终了。
城内的枪炮声突然变得激烈起来。随后在一瞬间沉寂下来。
孙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立刻派人前去支援接应詹淑啸。很快。詹淑啸和苏鑫等人一脸“风尘之色”地回来了。
几个人在这个时候相见。一时间都感觉非常地亲热。孙纲看到他们没有人受伤后。放下心来。立刻向他们询问详情。
原来。当发现俄军哥萨克骑兵突入城内之后。原来隐藏在城内地一些原先地双城子俄国守军趁机发难。想要和城外地俄**队里应外合。但他们人数很少。中**队发现后立刻以机枪封锁了他们所在地街区。这些俄国人手里只有步枪。没有重武器。结果被牢牢地压制在了那里。由于城外攻防战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中**队没有余力完全解决掉他们。可当詹淑啸地北洋特攻队赶来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詹淑啸和城内守军会合后。知道了详情。立刻亲自带队。指挥北洋特攻队对这些“不老实”地俄国人进行了“清理”。北洋特攻队员们在战斗中把掷弹筒地威力发挥到了极致。这些特攻队员甚至能把****打进俄国人所在房子地烟囱里去!
没有用太多地功夫。这些“隐藏得很深”地俄国人就被象“打猎”一样地全部消灭掉了。
詹淑啸说地这些情况引起了孙纲地注意。
在攻占双城子后,大量的俄国平民对孙纲来说是个不好解决地问题。但是如果象对待俘虏的俄**人一样“处理”的话,面对手无寸铁的平民,他确实难以作出屠杀的决定。
可如果就这么不管的话,平民当中如果再有隐藏着地俄军士兵,仍然会给城内的中**队造成严重的威胁。
孙纲想了一下之后,立刻下令将俄国平民(约有20000人)全部驱赶到一处街区隔离起来,无论男女老幼一律禁止离开,如果有人离开了“隔离区”,不管是老人、妇女还是儿童,一概格杀勿论。
当中**队开始不折不扣地执行他的命令时,俄国人的哭喊声响成一片,很多人不愿意离开,在中国炮兵开炮击毁了两处俄国人的楼房示警之后,这些俄国平民才离开了居所,进入了“隔离区”。
在对俄国平民进行“强迁”的同时,孙纲召集众将在装甲列车上开会商讨下一步的作战方案,孙纲这回决心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军事知识都运用到这场战斗当中。
他制定地作战方案是,由自己率军负责城东北方向地防守,詹淑啸和苏鑫负责城西北方向的防守,吴禄贞和孙文负责城南方向地防守,装甲列车和铁路坦克以及炮兵部队被集中起来作为机动兵力,利用城内的铁路进行快速机动,由气球兵和侦察飞机随时侦察敌情,当发现俄军的主攻方向之后,装甲列车等“机动部队”得到信号立刻前往迎战,并对那个方向的中**队进行火力支援,305毫米重炮部队也依靠铁路进行机动,将威力巨大的炮弹打到俄国人最密集的地方,给俄国人以最大的杀伤。
这一手,是二战时著名的“突出部作战”当中的巴斯托涅战役给他的“启示”。
在当时,防守巴斯托涅的盟军部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面对德国装甲部队的进攻,就是靠把为数不多的火炮集中起来,进行快速机动,无论德国人在哪个方向上向巴斯托涅攻击,盟军总能把最强的火力倾泻到德国人的脑袋上,最后终于坚守到了援军的到来,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现在他在双城子有铁路这个有利的条件,手里还有装甲列车、铁路坦克和重炮,兵力也较为充足,情况比“当年”防守巴斯托涅的盟军要强得多了。
而他的敌人,现在只有骑兵和步兵,以及为数不多的炮兵(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也没有“当年”德国人的“虎”式坦克,想要取胜,还不知得付出多少条生命。
经过仔细商议之后,大家又对这个计划进行了“完善”,然后依计行事,准备迎接俄国人的下一次进攻。
俄国人其实也挺“配合”的,在中**队刚刚布置完毕,俄国人的进攻又一次开始了。
这一次,又是从孙纲防守的东北方向进攻的。
俄国人的炮兵这回终于到了,因为,哥萨克骑兵和俄国步兵,这回是在俄国炮兵炮火的掩护下发动的进攻。
这天清晨,天蒙蒙亮的时候,隆隆的炮声就已经让很早就从美女秘书软玉温香的怀里爬起来的孙纲变得格外清醒。
经过了这么多天的战斗,他对俄国人的火炮发出的声音,也已经很熟悉了。
俄国人的旧式火炮,发射速度极慢,爆炸力也比不上中**队的苦味酸装药炮弹和TNT装药炮弹,由于中国生产TNT的技术和产量目前还都没有形成规模,除海军用的穿甲爆破弹外,陆军用的炮弹仍大都采用苦味酸作为装药,而俄军的炮弹很多还是黑火药炮弹,以及白色棉火药炮弹,它们爆炸的声音和中国的炮弹是绝对不一样的。
当第一排炮弹落在了中**队的阵地上时,过了很长时间,俄国人才开始射出第二批炮弹,俄国人的炮击击毁了一些民房,而中**队连夜抢挖了堑壕,所有的士兵都转移到了堑壕里,使得俄军的炮击并没有取得多少效果。
在孙纲的命令下,装甲列车开始缓缓开动,准备以猛烈的炮火回敬俄国人的进攻。
想到自己把作为全军“移动指挥部”的装甲列车拿来当“陆地移动炮台”使用,孙纲的脸上不由得现出一丝苦笑。
在大东沟海战和壹岐海战中,中国海军都是把旗舰当成了海战中的主力舰,向敌人发动进攻的。
拿旗舰打头阵,简直成了中国海军的传统。
而孙纲这个海军出身的陆军统帅,现在又在把海军的这一“优良传统”拿到陆军当中了。
(三百五十七)钢铁巨龙的咆哮
和大东沟海战的情况差不多,当装甲列车一出现,立刻就遭到了俄军炮火的猛烈轰击。
为了吸引俄军的炮火,让侦察飞机能够发现俄军的炮兵阵地,孙纲故意让装甲列车出现在了俄军面前。
俄军炮兵当然不肯放过这个打掉中国军队“指挥中心”的“好机会”了。
这也是中国的装甲列车自诞生以来,首次经受无情的炮火考验。
不知道有多少发炮弹击中了装甲列车,反正当俄军的炮弹击中装甲列车的铁甲板时,巨大的爆炸声和冲击波产生的震动让孙纲的耳朵“嗡”的一下子,一瞬间什么都听不见了。
当然了,他也很快的看到,装甲列车上英勇的中国炮兵们,在接到了侦察飞机传来的事先约定好了的信号之后,按照飞行员们的指示,向着地图上标明的地域,开始了更加猛烈的回击。
据后来因伤留在战场观战的黄兴的回忆,“俄军炮弹如雨而至,军列遂为所中,瞬间为烈焰浓烟所围裹,有如苍龙浴火,一军皆惊,以为车将不保,然不意其仍奋勇当先,俄炮未及再发,我军列之炮已先开火,俄见各炮依次而发,势若飞龙,光焰漫天,灿若云霞,俄军阵地浓烟滚滚,炸响连连,诸军或云彼贮弹药处为我炮所中,故有此剧响。中国的钢铁巨龙,向侵略者发出了愤怒的咆哮!
尽管仍旧不断有飞来的俄军炮弹击中了装甲列车,但是中国人的这条喷火的钢铁巨龙岿然不动,车上的火炮的火力没有丝毫减弱,继续把一颗又一颗的炮弹准确的砸在了俄军炮兵地头上。
这一次,是装甲列车和俄军炮兵之间的生死决斗。
孙纲将装甲列车暴露在俄军的视线当中,目的就是为了把俄军的炮兵引出来。
信号兵在不断地重复着侦察飞机发回的光信号。
“方向正确,继续开火。”
“方向正确,稍往前一些。”
“偏离,偏离偏左一些。”
“现在为敌二炮组之间。”
“现在位置。左右各200码,射程正好。”
“命中!命中!继续开火!”
“上一弹为敌三炮队正中,周围300码。”
“正中!我们油料不够,正在返航。”
在证明自己的听力已经恢复了之后,孙纲看着军官们各自在岗位上忙碌。心中似乎不那么紧张了。
俄国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中国人会采用这种前所未有的战术先解决掉他们的炮兵吧?
秉承俄国人一贯的战术,俄军在炮兵地掩护下,再次向中国军队发起了集群冲锋。
中国军队也再次毫不客气的用最强的火力对俄军进行惩罚。
又一发炮弹飞来,击中了装甲列车的铁甲板,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但车身只是微微一震,几个军官地脸上现出了一丝惊慌之色,但看到孙纲那镇定自若的目光,惊慌立刻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