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富贵-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散了,还不能回家,必须回各部司打招呼,三司一干官员在前面走,后面跟着两个提着小包袱的宫女。她们在宫中地位不高,当然行李也不多。楚昭辅说道:“宋九,她们是宫女,要善待啊。”
“那是,当真将她们送人?我会善待的,马上派人将她们送回家。”
那个小宫女忽然伏下说道:“九郎,奴婢是河中府人,家中原来有一个母亲,河中大旱,母亲饿死了,奴婢便被人买了下来,后来陆续卖入宫中,家中已无亲人。”
楚昭辅大笑,人家都没有亲人了,看你怎么送回家?
“那也行,你就留在我家吧,若是可能,我替你做主,以后在学子中找一个德操好的,让你嫁给他,过一个幸福生活。”
“中。”楚昭辅道。
“楚司使,她们也可怜,不过皇上说得对啊,落入深宫可怜,然而皇上只用了这点宫女与太监,不能宫中不用人。”
“宋九,你真能想出牛策?”楚昭辅直接将话题转移,这不是可怜,是婆婆妈妈!
“不知道,就是想出,也只是改良,改善,想彻底解决那是不可能的。”
“楚某本以为它很简单的。”
“很多的事看似简单,实际不简单。但认真寻找就能找出来,因此学舍在会计课后又开了一门新课,商业管理。就是讲商业的,比如榷盐,只要有差价,往后因私盐会产生很多麻烦,甚至西北……”
“西北?”
“原来盐价不贵,若无榷盐,盐利润很小,即便西北诸羌产盐,扣除运费,谋利并不是太大。榷盐起来后,西北遍布大大小小盐池。我朝置榷是不能,一旦置之,矛盾激化。不置只能禁之,西北青盐味道甘美,量又大,如何禁之。禁得松没有效果,禁得紧,诸羌埋怨,他们又是游牧或半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不和。只要埋怨,若是一首领有手腕将他们凝聚,后果不堪设想。”
“当真?”
“假不了,象唐朝时吐蕃开始强大吗?”
“为何你不说?”
“一个牛产生的税务我都不想说,况且是榷盐之利。我想不出又何必说之。看一看,我一说,又成了我的事。楚司使,榷盐之弊谁能解决?你吗,赵相公吗,或是陛下吗?你要说你说,与我没关系,这话儿不是我讲的。王判官,我讲过吗?”
“你说呢。”
“你们若做证说我说过,那么我一定弹劾你们谄媚楚司使,诬蔑我。”
“宋九,别开玩笑,若是真的,会很严重。”
“是啊,那样不严重。不做不严重,一做就有利有弊,就象冬天穿厚衣服,那刚刚好,虽有些不方便,但能不让我们寒冷。然而天气暖和了,我们就要渐渐少穿。若不及时调整,我们不但不方便,还越来越热,若到夏天我们还继续穿着冬天厚衣服,能活活将人热死。”
“那三司如何穿衣服。”
“楚司使,第一我来三司时间不长,我以前根本就没有处理政务的经验,是陛下硬将我逼上梁山的。”
“什么逼上梁山?”
“西方一座很高的大山,国王不好,许多人跑到那山上避难,躲避官府追杀。还有一些人不想上梁山,但在一些不好官员逼迫下,不得不上梁山。”
“官逼民反。”
“差不多吧,当然三司不是梁山,可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梁山。其次我就是学习,五天来一次,平时还要分心很多事?楚司使,我来算给你听,顺店等等还未正式上轨道,我必须要时常过去看看,防止发生意外,特别是游乐场。学舍里扩招了,我的压力大不大。还有想编写二年级教材,以及未来的会计教材,看看三司的理账,我动都不敢动,因为都不懂,若是有了会计学的教材,让所有官吏自学一年时间,是否可以推广先进的记账算账方法?”
“是啊,这个很重要。”
“那一样不重要?然后再说试验,那个车轮子未花我的钱,可朝廷补贴了许多钱帛下去,只是这个账款在暗处,不易察觉。我要不要管。防锈的漆要不要研发?两种酸试验能不能停下?望远的与放大的,观小的三种镜子能不能不做试验?三肥土使用比例要不要做数据记录?国家一直差铜,未来要不要想一想冶铜办法?说三司,三司的事务还有许多官吏代管,可这些那样能离开我?你说我能分出多少精力?”
“这也是啊。”
“到三司可以,主要现在我的帮手太少,至少要传授五到七年,有几十名真正能学到知识的学子协助我,那么我就轻松了,现在这些事样样重要,样样挤在一起。三司如何穿衣服,我有没有精力去想?王判官,能者多劳,还是你多想想吧。”
“你也是判官。”
“楚司使,我的意思你还不明白,不做没有麻烦,一做总有利的一面,弊的一面。才开始出现的政策多是利多弊少,不过国家虽渐渐重视齐人,权贵与平民终是不同的,权贵渐渐就会利用政策的漏洞为自己盈利,渐渐就会将政策的利多弊少转化成利少弊多,所以要及时的观察调整。我说盐政,茶政没有弊端,酒政没有弊端?样样都有,这靠那一个人是不行的,必须整个机器都在正常运转,国家才能越来越健康。想要达到这一目标王判官不行,我也不行,你也不行,是整个官僚机构行,才能行。”
“权贵没有你说的那么可恶。”
“宰相可不可恶?国家离开宰相行不行?可是相权过于集中,容易产生李林甫式的权臣误国。若是分散,政务必然冗杂混乱。权贵也是如此,他们是国家既得利益者,会自动维护国家安全。然而过于倚仗权贵,必然产生贫富严重分化。这是一个相对互生的关系,与可恶无关。”
楚昭辅未必能听懂,与智慧无关,这是历史的高度。
王安石改革就是替国家剥削权贵利益产生的麻烦,到了明朝更好玩,都说明朝阉党如何,但皇上不用太监掣肘,明朝皇上还算是皇上吗?打交道打到现在,宋九渐渐察觉到赵匡胤确实看不起文人,宋九虽碰到了一些不错的文官,对文臣仍然不是很看得起。但不用文臣,用武将后果更糟,这个问题是宋九想不明白的问题之一,于是也不去想。
宋九先将诸红送给诸家。诸家上下欢天喜地,宋九未做停留,又回到家中。
玉苹先是很奇怪。
宋九将情况说了一说,未深说,不深说,一般人都会以为牛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玉苹只是说道:“又要下去啊?”
“这与南下荆湖,西下巴蜀不同,与我去看河堤是一个性质,顶多看的范围大一点,时间长一点,权当一次出游。一个来月我就回来,所到的地区一非战乱区,二非荒蛮区,不用担心。”
玉苹点了点头。
事实也没有什么担心的,宋九下去看,能想出来更好,想不出来,谁能怪他?
玉苹又看着苏小玉,宋九说道:“也不用担心,皇上任由我处置,两个宫女,一个是诸家那个女儿,我送还给他家。还有她,你看她相貌也不差,才十六岁,正是青春年少之时,又在宫中担过差,能侍候皇上的宫女,还侍候不了一个丈夫?我打算在学子中找一个优秀未婚的,让她出嫁。苏小玉,你愿意吗?”
“奴家愿意。”苏小玉开心地说,宋九学生没有一个是差的,况且是其中优秀的。
然后两人数,还真有许多学子未成亲,甚至都没有订亲。最后玉苹道:“就李柱吧,他人老实,不会慢怠苏小玉,毕竟她曾是皇宫的人。”
“也行。”宋九道。就是李家情况比较差,但现在李柱薪酬涨到一月四缗钱,情况也开始渐渐好转,而且先赐给宋九的,算是宋九的奴婢,下嫁时再给一些补助当作嫁妆,李家情况就彻底好转了,这个宋九与玉苹考虑都未考虑过。
玉苹这才惊喜以说:“九郎,奴家听到父亲音讯了。”
她跟着宋九后面自学了一些算术会计与物格学知识,又见多识广,于是顺店与客栈一起交给她管理。不是每天都过去的,三两天前去查问一次,做得不差。甚至一些人也在传言这个女掌柜的英明神武。
玉苹查问的也有各地供货情况,包括一些从契丹走私过来的名贵食材。这个量不大,但不可缺少。宋九也不算是违法,他未参与走私,是从宋朝商人手中买过来的。
有些商人是直接参与到走私当中,他们与契丹那边的人有些联系往来。没有过去,但在交易时偶尔也说说话,甚至有些人关系还不错。于是玉苹委托他们让那些契丹走私贩子打听父亲下落。
有当无的,事情过去了二十年,天知道她父亲沦落到何方。只能说抱着一丝希望,将父亲原来在宋朝的籍贯,姓名,生辰以及自己的大约生辰,详细的要避讳的,只说了年月日,未出时辰,以及姓名,双方的相貌给了这些商人,让他们带给契丹人的那些交易伙伴们代为打听。
对此,宋九没有反对。孤儿是可怜的,看看玉苹,一个亲人都没有,就一个李妈妈,还不是真正的亲属关系。
然而没有想到居然真听到了。
宋九走来走去,玉苹忐忑不安地问:“九郎,你不高兴吗?”
“我不是不高兴,而是在想如何将这个人弄到宋朝来,不对,是你父亲如何弄到宋朝来。”
第二百零五章 父亲(下)
宋辽两国禁止任何商贸往来,事实禁不了。两国从后周时就出现了严重走私情况,两国心态也不一样,例如契丹最不想的就是商人将大批战马走私给宋人,最想的是将湖盐走私到宋境。契丹境内产盐,湖盐一不用煮,二不用晒,敲下来就能食之。而且很成功,这导致宋朝一直在河北无法实行盐榷,就是实行了,也因契丹盐大量向南走私而告吹。不过也有不成功的一面,许多战马源源不断地走私到宋朝境内。
宋朝最想走私过去的是佛经与九经,想契丹文明化,或者丝绢与茶叶,也成功了,契丹境内出现许多佛经,以至佛教事业越来越壮大。许多权贵迷恋中原的茶叶与丝绢。最不想走私过去的就是银子与铜,宋朝也紧缺,还有许多政论文章,然而也走私了,许多策子刚一出来,那边就到了契丹境内,说不定宋九那套书也到了契丹。还有铜钱,也源源不断流入契丹境内。
禁止不了。
然而将人带到对方,却是十分困难。
带货物过来,双方守卒看到,早收到好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是带人,又是奸细,万一事泄,他们是要砍头的。
别看一个人,能带一千石湖盐过来,都未必将一个人从契丹带到宋朝。
宋九正在想主意,就是带过来,会不会有其他的麻烦。玉苹忽然说道:“九郎,不用,他如今是永清契丹驻军的一个果毅都尉。”
契丹实行的是南北面制度,南面是指幽云十六州,以汉治汉,官职多仿照唐朝制度。果毅都尉是一个折冲府的副职,也就是相当于宋军一营的副指挥使。
“果毅啊……”宋九傻了,难怪前面玉苹一派人打听,后面就得到消息。想找普通人难找,想找一个果毅还难吗?
“他都是果毅,为何不派人打听我的消息?”
“玉苹,你不要抱怨,正因他是果毅,两国又交恶,为了打败对方,无所不用其极。一旦他派人打听你的下落,也担心朝廷利用你的身份威胁他。不找你是为了你好。”
“奴家……”
“你确认了吗?”
“还没有。”
“下次让他们让那边人确认,比如你身上的胎记,你的生辰,或者其他隐私,未必是他,也许是一个巧合,真是他,能活着就好。至少大家心中有一个牵挂,牵挂也是一种幸福。”宋九道,若真是果毅,恐怕早在那边结婚生子,并且能将一个普通人想一点办法弄过来,但能将一个果毅弄过来吗?能弄过来,人家也不愿意。
但宋九担心的就是未来宋辽之战,宋军开始一路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幽州城下,更不要说前线的永清。还有,从一个奴隶如何变成果毅的,这中间故事会有很多。
玉苹点点头。
速度快,苏小玉是从皇宫里出来的,怕人闲言碎语,然后宋九搞了一个小相亲,让李柱看,李柱乐坏了,金钗插上。迅速找了一个良辰吉日,给李柱放假三天,让他们成亲。
随后一系列节日到来,腊月二十四交年节,大扫除,祭灶神,烧纸钱,还有些人家请和尚道士来诵经。很快到了除夕,有时候皇宫召群臣除岁迎新,今年没有。
写完桃符,开始放鞭炮。
但今年玉苹多了一份牵挂,在鞭炮声中,抬头看着北方。宋九叹了一口气,多半那个父亲是真玉苹父亲。宋九有什么办法呢?就是忍痛割爱将玉苹送过去。一个姑娘家如何能送过去,这一路上无论商贩走卒,个个如狼似虎,看到玉苹的相貌,又与自己无了瓜葛,那是小绵羊往老虎嘴中送。或者就是配合好,那边派人在边境迎接,自己派人跟随,玉苹到了那边,人家是后娘,多半有了孩子,过去也是找气受的。就象青衣,青衣是母亲,又是小妾,还没有孩子,否则与毕家瓜葛不清,青衣同样会为难。
该死的战争啊。
想到这里,拉着玉苹的手,轻轻的安慰抚摸。
玉苹展颜一笑,说道:“九郎,你放心,奴家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不怪你,换我也会牵挂的。”
玉苹只是紧紧拉着宋九的手,省怕宋九放手一般。
第二天是元旦。实际守岁到子夜时分,就开始热闹,这一点与后世差不多,一过子夜,家家户户放鞭炮,换桃符。然后吃东西,开始乱窜,也无法禁。
天亮开始,拜年也开始。亲自拜的是最尊贵的亲戚长辈,原先宋九来宋朝第一年要拜大姐,但今年不行,潘家那边才是真正长辈。不过也要拜年,各个交好的衙内,朋友,臣僚,准备好礼物,派仆人持“刺”(名片),挨家挨户拜年送礼。宋九准备了好几百份,当然,他今年收的礼物更多。以后会越来越多,仅是学子送来的礼物就不会少。
宋九家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仆人,包括张媪媪也不算是仆人,只好让郭大郭二代劳。玉苹不能离开,在家要做女主人接待。宋九来到潘家。
这也能算是新女婿上门,唯一的宝贝女婿,潘家将中门大开,迎了进去。
田氏也不知是高兴还是不高兴,脸色很平静,派人端出香茗,五辛盘(一种菜盒,一分为五,放着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萝五种辛辣味凉伴菜,元旦立春必须吃它),吃好了茶,田氏让人端上素饼(素面条)。
还是未看到潘怜儿。
宋九吃着面条,也不大好问。
吃完了,田氏说道:“惟德与惟固让你等他们回来。”
“喏。”
又上茶,还有果子,供宋九解闷的,田氏说道:“这些果子是老身做的,没你那好吃。”
宋九带了许多果子过来,那是给潘惟正与潘惟清准备的零食,看着狼吞虎咽的三儿子,田氏说道:“小三吃了你不少钱吧。”
换一般人家不懂,为什么不在家做果子,但田氏的丈夫是潘美,潘美治军也算是严格,军纪与治产业道理是相似的,没有规矩这么大产业就乱了。
“不多,是小孩子,无忧无虑就这几年辰光,以后长大了要承负家庭责任,再也不能这么快乐了。惯一点就惯一点吧。”
“惟德都成家了,还是一个小孩子。”
宋九不敢回答了,不但潘惟德,许多衙内还不是一样?这就算是好的,切莫出现王继勋那样没事切割奴婢,或者高俅衙内抢人妻玩。
等了一会,潘家兄弟回来,见面大喜,来了一个熊抱,潘惟固敲打着宋九的脑袋:“若是前年提亲,去年岂不就能来拜年?”
潘惟德敲打他的脑袋:“二弟,去年他在哪儿,能长翅膀飞回来拜年啊?”
“我都忘记了。小九,我们听说你又要下去?”
“看看牛的事,下去时间不会长,一个来月吧。”
“带我们去吧。”
“不行,这一行虽非战乱区,所行范围也广,从陕西到河东河北山东准南与河南都要看一看,很辛苦。”
“我们不怕苦。”兄弟们一左一右挟着宋九,说道。是真辛苦,但兄弟俩哪里知道,正是二月出行,春暖花开出行的好时光。
宋九看着田氏,田氏说道:“若朝廷无禁违,你就带他们下去看一看,正好三月回来,三月下旬惟固成亲。”
“太学那边呢?”
“你在三司不知道?”
“建太学与三司无关,三司只负责审核账目开支。”
“太学还没有建好,有人说这是国家书院,要豪华,至少不能太过寒酸。有人说它只是一个书院,学问才是主要的,不能奢侈浪费,反而乱了学子的心。于是太学反反复复,原本去年年底竣工,正是因为双方争执不下,一些学舍未建好,深冬来了,水泥又不能用,说是今年年初入学,估计到夏天也未必能竣工。小九,为什么河洲那么快?”
宋九不答。
河洲工程大,但没有扯皮,当然快。也不能说快,若将整个河洲工程一起计算,那不叫快,而叫很慢。
田氏在边上奇怪地问:“宋九,为什么看看牛,要看得那么远?”
“禀报丈母,想要百姓主动养牛,仅靠律法禁止百姓宰割是不行的,若是律法管用,秦朝都不会那么快灭亡。这中间问题很复杂,因此我要下去看一看牧监,一些牧草,一些地形,还有各个百姓情况,试图用两个办法将牛的问题解决,一个是肉类要多,来源多了,价格下跌,牛肉价格也会下跌。二个是牛价提高。未必管用,只是下去看一看。能想出来更好,想不出来陛下也不会责怪我。”
“牛价提高,岂不是有更多人养不起牛?”
“养不起的还是养不起,与牛价无关。现在问题不是牛价贵贱,而是牛太少。必须用一些手段将牛保护起来,一旦牛数量跟上,牛价会自动大跌。就象琉璃一样,我才烧出来,一件精美的琉璃制品只售几十贯钱,各个转手之后变成一千多贯。但现在再转手试试看。无他,数量多了,价格自动下跌。但这是一个想法,想执行很难,也要想一想后果。必须下去看了才能知道。主要是我笨拙,在家想想不出来。”
“这样啊,那牛如何能卖贵起来?”
“牛价一直未起来,主要是朝廷疏导控制,但它是紧缺的。陛下曾说我能将贵的卖成贱的,能将贱的卖成贵的,未必,不过它紧缺,就能卖成贵的。可这个后果有点儿严重,必须要考虑轻重。”
“是啊。”田氏点点头,便没有再说,由着自家几个儿子与宋九闲侃。
忽然游乐场管事骑着驴子找到潘家,见到宋九说道:“九郎,游乐场那边,那边不好。”
第二百零六章 停修
“发生了什么事?”田氏紧张地问。她未进去过,但乘船回京城的,在船上很远就看到正店与白玉桥,那种华丽壮观也让她震憾了。到了白玉桥,因为桥由拉索之故提高,不仅壮观,桥洞也变得高大,暂时还没有上万石,两万石大船过来,正常两艘船足以在桥洞下一来一往而过,甚至边上还能加上几船小船过都没事。然而船到了这里,速度不得不放慢,然后田氏站在船头上看南看,大半刺激性游戏全部在河边,游乐场北部,不用玩,看都看得头昏眼花。
她怕出事儿。
出事了,不是田氏想的那种出事。
大过年的,不是所有人都要拜年,象宋九拜年一直要拜到初三,甚至初四初五初六家中还有客人过来。
有的人不用拜年,于是一起过来玩耍,特别是一些十几岁的少年,说他们大吧,他们不大,还拿了压岁钱,家长给,亲戚给,与宋九前世差不多,例如潘家的几个孩子,惟正惟清兄弟,潘惟德的儿子潘士龙,宋九一人就发了一个红包。宋九家中还有几个孩子,朱三才出世的孩子,张家两个孩子,明年拜几个姐姐年,几个外甥也要拿红包。
说他们不大吧,这时代也早熟,十几岁的男孩子就要理事了。甚至十二三岁,家长就放他们出行单溜。
这些小家伙与潘惟正差不多大,说不懂事,按照世人的观点他们是懂事了,说懂事还真不懂事,就象潘惟正也到了单溜的时候,然而宋九几个果子就将潘惟正打发得服服贴贴。
他们揣着压岁钱,从京城四面八方涌到河洲,要进游乐场,游乐场早就客满了,并且这时候还有些冰霜,一下子放了两万五千人,管事的心中戚戚,那敢放人。不放一起围在门口高声反对,里面还夹杂着一些带着仆役的贵人家孩子。而今年是新年,包括吕端也放了假。于是越堵越多,管事见势不妙,骑驴来找宋九,从宋家又找到潘家。
也许会没事,但也许说不定就会捅漏子,一旦这些少年不顾反对,强行往里闯,门票钱就当损失罢了,但若里面挤进去七八万人,那真要出事情。宋九说道:“走。”
与潘家兄弟一起到了桑家瓦子,找到那些表演的艺人,给他们高薪,你们也别在瓦子里卖艺,这几天一直到元宵节过后,元宵节也不行,那是晚上京城的热闹,分解不了白天的压力。让他们带着各自的道具,就在河洲空地上表演。
一个个地请。
先行让马车载着请好的二十几人,带着道具,去了河洲。
又跑到其他瓦子里请了近百号人,这才骑马直奔河洲。河洲上此时到处是人山人海,游乐场的,小摊小贩的,还有各个瓦子里过去的艺人,到处围着一堆堆人。
特别是游乐场,有冰冻,速度就慢,只放了两万五千人,还是在排队,潘惟德担心地说:“小九,不行哪,现在还有空地方疏散,若是未来没有空地方疏散,岂不是要麻烦?”
“今年是第一年,新奇。以后人未必有那么多,再看看,要沉住气,真不行,往那边圈地……”宋九用嘴往河南努了努。虽隔了一道河性质不一样了,但有几道小虹桥相接,虽不及河洲,也能疏散一些百姓过去。宋九又道:“但也要看。就象游乐场,许多人劝我扩大,看到人多的时候想扩大,雨天来临呢?一扩大,就需要雇更多的仆从,就需要维修更多的器械,成本费立即变得高昂。河南更是如此……”
宋九反复灌输,诸衙内也渐渐明白一些经营之术,潘家兄弟点了点头。
“不过游乐场内部是要扩大一些项目了,不然人越多,能玩的项目太少,全部浪费在排队上。时间久了,客人必不满意。”
这种想法只有他们三人知道,别人都不能说,只要说了,河南的地价会嗖嗖地涨起来。时间过得快,忙忙碌碌的,立春节也过了,学舍开学。依宋九之意,这是大过年的,学子应放假放到元宵节,有张有驰才是教育之道。可是两个博士死活不同意,于是只放到立春节。其实过了立春节,节日气氛并没有减少。从河洲上的人流量也能看出,艺人来了,是减少了游乐场压力。但人流量反而越来越多。居然还出现倒票的,宋九只卖当天票,于是有聪明人一早起来看天气,阴天不用起来,若是好天早早起来,跑去买票。并且因为有很多人家是一家子,尽管不让多买票,一次性还能买好几张。然后等太阳出来,开始在门口兜售高价票。
对此,宋九无可奈何。
就象他正店与客栈里一样,我没有开赌局,但有客人来赌博,正店与客栈也不排斥。顶多防止服侍的婢女与大伯在中间做手脚,禁止任何客人给小费。收钱也只是收赌具钱,为了防止作弊,一般大赌必须用新纸牌与新麻将,这个必须要花钱买。但正因为顺店与客栈的这种性质,还有它们的收入多,不会在意赌博一些输赢钱,它们背后有诸多衙内,不怕有人来找麻烦,砸场子。花样又多,所以引来许多赌客,有的赌还赌得很大,一天一夜几千缗钱输赢。输掉的沮丧离开,赢家开始在里面醉生梦死。
正店与顺店未拿好处费与小费,官员也拿顺店与客栈无可奈何。
毕竟这是一个法律不完善的国度。也不可能完善,第一个会要赵匡胤的命。他能让律法完善吗?
看着这些喜气洋洋的黄牛,宋九只能无语问苍天。然后将诸衙内召集,商议今年计划。
宋九讲了几件事,第一件事他计划还是出现失误,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听到后衙内一起大笑。人多也不好,不过正是人多了,赚的钱才多。当时未开业之前,认为顺店常座只能坐满三分之一,客栈只能住满四分之一,这是为将来做准备的。实际开业后,顺店与客栈平均起来均超过一半。这个账目他们不会查的,也查不起来,可每个月管事会共同复算一遍,以示公正。收入都知道,让人惊讶万分的收入。
但他们只看到钱,宋九却看到一系列的问题,人多了,不能再象以前那样设计,河洲面积不小,近四千亩,关健一个码头,一个住宅区就占据了一半多的面积。若再象以前那种设计,就是眼下的人流量,也会出现麻烦。因此道路必须拓宽,普通商业区东边还要有一个小广场,游乐场造了一个大黄鸭,小广场上弄一个唐老鸭。
奉年过节的,可以请一些艺人来表演,至少进不去游乐场,游客也能玩得开心。而且游客多,商业区也要扩大一部分,瓦子也不能弄成小瓦子,必须要扩大。其他地方没有空间挤压,只能往住宅区挤。
许多衙内一起笑,最好将住宅区拿掉。宋九摇头:“不能拿,没有居民,将来必是不妥。”
居民是不能少的,还要在河南想办法,但现在不能说,甚至未来几个作坊全部要迁移,事儿多着。
这个改动不会很大,就是一些移载的花草树木要随之重新移载。宋九又说了第二件事,高档的商业区暂时不能建设,那个要等,甚至等到南汉。如今宋朝并没有优良的海港,也许未来在密州建市舶司,也就是在将来的胶州湾,但现在没有。主要的外番港口还是唐朝时成立的,泉州、广州与杭州。然而普通商业区能建设了,以及那个歌剧院,还有南边一大排阁楼,那是给各个名行首准备的,赌有了,娼业还没有跟上去。不指望它赚钱,但是人气必不可少的项目。
扩建早晚的事,但宋九要说的事就是放出五万缗钱契股,一万缗给两河百姓,四万缗钱给诸衙内。以现在三个项目所赚的钱,足以将两个项目建设起来,但钱太多了,放一放,大家眼红就会好一点。
宋九说出来,有一些衙内还是不舍的,赚钱了,一放就是钱。但不得不承认宋九说得对,而且早先也说好了,宋九有经营权管理权,这是协商,自己不同意,宋九偏要这么来,大家也没有办法。均摊不按契股多少摊,而是按户数摊,两河一万缗契股由宋九来处理。余下的交给诸衙内分摊,做人情。
符昭寿问道:“那如此,我们四月份岂不是可以分钱了?”
“没有意外,大约能分到一点,今年分得还不多,明年分得会更多。这个要你们看,如果是提前将建设成本垫付下去,估计分不了多少。若是将建设成本从五月份起,用利润抽取,大家会分一点。但契股比例也随之稀释。”
“稀释了?”
“成本摊下去,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