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富贵-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是第一个跳的人,所以免费,以后想跳,那个收费会是惊人的,有衙内问我,我说会收五百缗一千缗钱,你说我是不是很看起你?”

“为何不找别人跳?”

“你是行头,替河中乡亲做了许多事,这才挑你。随你吧,不行,我在学生中挑一个胆大的。”

“别,小九,那个跳下来真没事?”

“你有事,我也会吃官司的,我傻了不成?”

“好,我答应你。”

这可不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跳的人选找好,宋九这才邀请一群衙内们过来。第二天风平浪静,虽冷,但风很小,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是一个试验的好天气。来了好多衙内,足足有六百多号人,包括赵普的儿子赵承宗,侄子赵承庆。几乎京城衙内全部来了。甚至还带来了他们的姐妹,包括潘怜儿在内。不但衙内来了,还来了一些官吏,许多闻听后赶来看热闹的百姓,并且来的人越来越多,居然有过往的客船将船泊下,登上河洲看热闹。

宋九也将所有学生一起带来,包括三个姐夫三家人,玉苹不但将翠儿带来,包括她的“妈妈”也带了过来。这个不危险,不需要清场,宋九与十几个学子将东西抬出。用的牛皮多,不仅沉重,还有些囊肿,不好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三四千号人好奇地看着这个东西,潘怜儿是女子,不好挤,便在外面喊道:“坏人,让我进去。”

宋九抬头,人多找了一会才找到,看到潘怜儿与一群闺密站在外面,急得不得了,于是大声说道:“喊我九郎,我就让你进去。”

潘惟德与潘惟固看宋九要吃妹妹豆腐,想要救驾,他们本身都顾不了,哪里能救?潘惟固大声说道:“小九,不准占我妹妹便宜。”

一起哄笑。

这个故事太精彩,大多听说了,不过似乎玉苹渐渐占了上风。

潘怜儿不作声,但耐不住她一群闺密央求,又喊道:“九郎坏人,放我们进去。”

这话儿怎么听怎么不对,四周百姓又是哄笑。

玉苹说道:“九郎,你就让她们进来吧。”

大姐心中赞许,这气度,做弟妹足够了。但这才是玉苹聪明的地方,宋九必放,不如索性做人情。宋九让学子挤开人群,将几十个小丫头放进来,潘怜儿来到气球前,说道:“就是它让人上天?”

“看好吧。”宋九道。在吊蓝里放上铁炉子,铁炉子上有一根管子,不过另一端又套上竹管,塞入气球里。然后用小风箱将铁炉里的热空气鼓进气球。

这个时间有些慢。

进入气球除了热空气外,还有少量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因为炉子上端就是管子,煤多是不完全燃烧,一氧化碳比二氧化碳略多,比重仍比空气轻。但主要是热空气。

热空气气球载重量比氢气球载重量小,不过优点也显著,一是做起来容易,二是安全,那怕在空中裂开,气球只会变成一个大降落伞慢慢降落,而不会爆炸。再说这时候制造氢气球那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渐渐气球鼓起。

时间很慢,不过能让人上天,都在等,其实在所有宋九推出的种种新事物当中,它的技术含量最低,但架不住能上天这个名号,结果涌来的百姓越来越多,连开封知县吕端都闻讯赶来。

看到它跃跃欲试,宋九让两个按住它的学子放开手,气球升到空中。还不行,虽升到了空中,绳子未绷直,更不能载人。先将绳子栓在桩柱上,省得一会人在边上打气,气球自己带着吊蓝逃了,人在后面追绳子,那才是一个天大的乌龙。

宋九将李柱、秦娃子、王魁、苏小浩、崔二芦喊到身边,好不容易才向赵匡义将人要回来,但这些学子不轻松,一边要上学,一边要去火药作,时不时还要来作坊协助宋九做试验。

然而他们不觉,得了朝廷赏赐,又赢得尊敬,认为很值。人与人想法是不同的,宋九也不强行矫正。这五个学子是宋九比较看重的学子,不过他放在心中,从不流露在脸上。做父母的偏心,子女还反感呢。况且做老师的,优生要劝戒不能骄傲自满,差生也要鼓励,这才是一个好老师。

他低声吩咐了几句。

一会儿要上天了,地下的事就交给他们,做记录,观察,还有胡老大一会儿从天下往下跳,不可能降在原地,会让风刮偏离,现在刮的是西北风,虽不大,但会往东南方向偏离。说不定忽然起了一阵大风,刮到汴水里。问题也不要紧,这个落下速度不是很快,准备一艘小扁舟,人就安全了。但要派人接应。只要接应没事,那怕落在树俏上。

还有几个学子轮流打气。

这一过就是大半个时辰,巨大的气球终于膨胀起来,胀成椭圆形,绳子也绷得直直的,宋九对胡老大说道:“胡行头,我们上去了。”

“上吧。”胡老大硬着头皮登上吊蓝。

宋九示意,苏小浩松开绳索,气球向上飘了起来。

“真上天了!”下面的人纷纷叫道。气球越升越高,结果许多百姓纷纷向河洲跑,想来看热闹。胡老大先是啧啧惊奇,随着气球升高,看下面的人越变越小,吓得不敢睁开眼睛。

宋九道:“有吊蓝挡着,怕什么?”

“我不怕,我不怕。”胡老大勉强睁开眼睛,但不敢往下瞅,他是不好意思,不然早叫了起来。

“真上天啊?”大姐在下面看得头晕,这时气球升得很高了,足足三四十丈高。

翠儿拽着玉苹的胳膊肘儿道:“娘子,官人好有本事,真让人上天。”

宋朝有些称呼不大清晰,如娘子可以称呼女子,也可以称呼妻子,官人可以称呼没有官职但是有身份的人,比如卢俊义卢大官人,不过不能称呼官员,那反而不适合,但可以称呼丈夫。宋九是官员,能称呼九郎,那怕是小九,但不能称呼官人,只有一个例外。

潘怜儿就站在边上,瞅了瞅翠儿,又瞅了瞅玉苹,眼睛有些迷茫,不知道想什么。但是一群衙内急了,纷纷轮起胳膊挤开人群,等会儿他们也要上,得抢好位置。

不但他们,就连吕端也想上了,但他是知县,不好说,只是喃喃道:“好厉害的物格学。”

连人都能上天,还有什么不能做到的?难怪能弄出新式钢铁。这时秦娃子骄傲地说了一句:“诸位莫急,等会儿还有更神奇的事,一会儿胡行头会从天上跳下来。”

“真跳啊?”所有人张大嘴巴。没有一个是傻子,这么高,别从上往下看,就是从下往上看都感到头晕脑胀,这跳下来还有活命么?难怪那画上画着人在大叫,能不叫吗?

话传到后面,后面的人一起议论,嗡嗡声响成一团。不知道这个人跳下来会怎样。吕端小声地对苏小浩说道:“你先生真说跳?”

“吕知县,是说了,还准备好一些东西。”

“跳下来没事?”

“没事。”

“不能有事,过犹不及,这样已经很神奇。”

“先生说它是一种安全的极限运动,以后游乐场会设计类似好几种的娱乐活动。”

“极限运动……”吕端不作声了,这可以称为真正的极限!

气球终于在空中飘荡,不再往上升,各种原因,上面空气略稀薄一点,也冷一点,抵消了热空气向上的浮力,但气球若做得更大,又能往上升一些。宋九挥起旗子,这个高度得问清楚,在上面是目测不出来的,只能从下面带起的绳子长度看出一点。标准降落高度是一百五十米,有这个高度就能跳了,但宋九害怕自己做的东西不标准,因此将它的高度设为最低七八十丈,近两百五十米。

秦娃子看了看绳子上的刻意,在下面用旗子挥了九下,代表着绳子升起来九十丈,没有,包括空中部分扭曲长度,但风小,肯定超过了八十丈。宋九在胡老大后面系东西。到了这高度,胡老大早就瘫倒在吊蓝里动都不敢动一下。

宋九说道:“胡行头,开始跳吧。”

“小九,我不敢跳,我们还是下去吧。”

“胡老大,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个原理我向我的一些学子们说过,他们上来会有些害怕,但绝对敢跳。为什么喊你?我朝对高度不敏感,但这沾到一个天字。一旦河洲开发,将会给河中百姓带来无数工作机会,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好,不用多,再过一段时间你就能看出来。但成功后会有许多人眼红,说不定就会拿它来做文章。我是第一个上天的人,再带上学子,也容易被人做文章。但你不同,至少表面上你是粗人,你与我一道上天,又是第一个跳下去的,不易做文章。其实它很安全,就是为了河百几千户百姓,你也要跳一跳。河中是否能幸福,这个物事很重要,这个物事能否引起轰动,就是你这一跳。”

“小九,你别逼我啊。”

“我说的是实际话,什么逼!”

“那我就跳。”胡老大咬着牙眼一闭往下跳去,但一会大叫起来。未掉下去,而是一根绳子将他拉着,都将吊蓝带着有些歪斜。这是保险起见的,得看背后的伞能不能打开,若不能打开,及时用旗指挥地面,将气球拉下去,人就会没事。若伞打开了,可以用刀子往绳子上一砍,人也落下去。胡老大吊在空中,上不能上吊蓝,下面看不敢看,似乎云彩就在自己附近飘,吓得哇哇大叫:“小九,将我拉上去。”

声音喊得大,下面的人也能听到,吕端也急了,对几个学子说:“快指挥宋九,将他拉上去。”

但他喊没有用,宋九用刀子已向绳子剁去,一刀下去,胡老大飞快地往下落,两耳风声呼呼,胡老大吓得连连尖叫。不但他在叫,下面的百姓也在叫,那多高哪,看上去人就象一只小甲虫一般,这个落下来会跌得粉身碎骨的。几乎所有女子一起大叫起来,然后将眼睛捂上不敢看。

第七十四章 南方(上)

宋九的几个亲传弟子同样不行,张大嘴巴看着胡老大往下落,宋九在上面大声喊叫,这才想起来,收起绳子,将气球拉下来。不过仅一会儿就没事了,降落伞开始受力,下降的速度越来越慢,但胡老大还是害怕,哇哇地叫个不停。

王魁、苏小浩提着竹梯跟胡老大伞飘落的地方跑,他们跑,百姓也跟着他们跑。正在随气球下落的宋九除了几个亲人,无人过问,一起追看胡老大。

落的地方不远,在一株矮树上,王魁与苏小浩架着竹梯,将胡老大扶下来,解开降落伞。这个东西制造也很麻烦的,必须要轻,又有密封性,宋九找不到适合的伞布,便用绸布代替,然后涂上树脂与胶漆。但它也有使用寿命,每一次使用时必须认真检查,不然同样会有人命危险。

胡老大瘫倒在地上。

苏小浩打趣道:“胡行头,你还可以,昨天九先生说过,说你有一半机会能吓哭起来,只是叫,没有哭,胆气高。”

“高你头啊!”胡老大终于清醒,环顾四周道:“咦,我真的平安无事?”

这正是神奇之处,知道与这个伞有关,可为什么背上系着这个伞,人从那么高地方跳下来就会平安无事?

有人带头,接下来好办,一群衙内也反应过来,调头就跑,找宋九去,难怪宋九说以后要收多少多少钱,仅凭借这个刺激,值啊。这群衙内多是武将后代,有的是胆大的。正好气球带下,宋九从吊蓝上跳下来。一起挤过去,连潘怜儿抗议都没用,仅眨眼功夫,潘怜儿与她的闺密,还有大姐她们不知道被挤到哪儿。

“别急,一个一个来,抓阉。”宋九也无奈,数了数人头,太多了,这样三天三夜也跳不完,只好用刀切了一堆麦秸做草签,只有一根长签,拿起草签,让大家抽。第一个抽到的是宋偓次子宋元度。

衙内只好让他先来,这是公平抽签,宋九那么多的草签,好几百根,偏这小子运气好抽到,怎么办。

郭守璘说道:“二郎,你行么?不行让我上吧。”

宋元度哪里同意,说什么也不会让出来的,他的俏小妹走过来说道:“二哥,要小心啊。”

潘惟固说道:“二郎,是啊,要小心,不行还是我来吧。”

“别起哄,你们慢慢等着。”

正争着,宋九检查好伞布,对秦娃子吩咐了几句,这一回不需要他上了,由秦娃子代替。不但他,一会儿还有其他学生,轮流代替,让他们开阔眼界。

宋元度疑惑道:“九郎,怎么换人了?”

王审钧道:“二郎,你害怕让我来吧,我不管换不换人。”

争来争去,衙内太多,都没有吕端说话的余地。宋九道:“你们别吵,宋二郎,你放心,换谁操作都是一样的,也就是那么一刀。”

什么一刀,宋元度打了一个冷摆子。

宋九不管他什么反应,解开绳子,让气球升空,然后来到学子面前问:“你们知道是什么原理吗?”

“浮力原理。”

“人跳下来为何平安无事?”

这个还真未教过,一起答不出来。宋九说道:“韩愈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洋,我所拾到的连一滴水珠都不足。但我这次回来,陛下赏赐不断,百姓对你们也高看,我却看到一个很不好的情况,有些学子产生了骄傲情绪。你们虽学了几个月,但真学到了什么?错,你们在知识的大海里连一粒麦穗都未捡到,凭什么骄傲自满!”

宋九说的是确实话,随着钢铁出来,连人也能上天,人们对书舍里的师生越来越尊重,有些学生也产生了一些很不好的心理,骄傲,狂妄自大。几个月能干嘛,最少四五年时间,自己才能将高中知识授完。越往后自己难教,他们也难理解。但若整个宋朝有几千名能将所有高中的数理化吃透了,那个意义非同小可的。这一点有点儿不实际。

学子默然肃立。

这时气球再度越升越高。

又升起来了,不是河洲上百姓说的,而是城中百姓说的。许多百姓再度从东水门出来,向河洲涌来。吕端对身边衙役说道:“快组织人手,防止意外。”

衙役匆匆忙忙回去调动人马。

气球在空中停下不动,潘惟德大叫道:“开始了。”

宋家小娘子不敢看,用手将眼睛捂着,但宋九能看到她张开手指缝,头也是仰着,还是在看,偷偷看。潘怜儿不知什么时候挤到宋九身前,看着宋九,手指头不停的揉搓着,想说,又不知道说什么。其实从宋九到她家唱歌开始,少女的心渐渐折服,但她也不知道自己感情,越来越折服,甚至看到玉苹站在宋九身边,开始有点不舒服。主要岁数不大,还未怎么开窃,青涩的年龄,朦胧的情感。

但奇怪,这一回潘惟固与潘惟德兄弟俩似乎默契地没有怎么阻拦。

然而周围的人一起看着天空,这一幕无人注意。宋元度在上面情况不大好,下面看得热闹,但到上面风也大起来,气温也冷起来,看着下面的人成了点点虫蚁,两个小腿发弹,秦娃子也怕,但不是他跳,心情还好一点,问:“宋二郎,你跳不跳,若不跳,我让先生将我们拉回去。”

这能拉回去吗,明天还能抬起头做人,宋元度咬牙切齿地说:“我跳。”

秦娃子将他系好,还仔细地查了一遍,他更怕出意外,然后说:“跳吧。”

宋元度闭着眼睛一狠心往下跳去,心中念叨别喊别喊,嘴中却鬼哭狼嚎起来,比胡老大喊得还要惨,连东水门上守值的兵士都快听到了。胡老大在下面咧开大嘴直乐。

秦娃子看着伞,不顾宋元度喊得有多惨,一刀割下去,宋元度身体迅速掉向地面,因为紧张害怕,连眼泪都不自觉地挤出眼角。下面一群衙内看不到他的眼泪,但能听到他惨叫声,一个个大乐。直到他落到地面,才看到他眼泪,可怜宋元度自己还不知,被一群衙内狠狠耻笑一顿。接着一个一个来,没有一个是好的,这时代百姓对天空又向往又畏惧,胆子大都不行,顶多叫得轻微一点与严重一点的区别。还有几个衙内有恐高症,气球刚升到十几丈高度时,在吊蓝里就开始叫了,不得不放下。

人越来越多,河洲上到处挤满了看热闹的人,连东水门城墙上都站着百姓。幸好吕端准备及时,调来大批衙役,不然准得出事。最后连皇宫也惊动了,赵匡胤带着大臣们与来到河洲。不用看天空,看人也看得头晕,从东水门开始,最少有十万百姓出来观看。侍卫分开道路,君臣一行人来到河洲。正好符昭寿在跳,在天空里哇哇大叫。符彦卿直皱眉头,但换他上去也好不了。

宋九立即过来行礼,解释了其原理,不然会让一些人做文章的,又说道:“陛下,这个技术微臣已画好了图纸,详细写了制造过程,明天就会将它交给开封府。在微臣手中只是一个玩物,但在朝廷手中,它会起重要作用。”

赵匡胤额首:“你用心也不错,正好我朝大军进伐巴蜀,哪里山高地远,这个物事能派上用场。”

这就起肯定作用了,再无一人说话。但看了一会儿,赵匡胤眼中跃跃欲试,道:“宋九,它真的很安全?”

“只要每一次认真检查,它就会百分之百安全,可惜微臣能力不足,人在空中落平安无事,但不能操作掌控,若学问好,能造出类似大鸟翅膀状物事,人就可以真正在天空滑翔。”

“你是指《韩非子》里面所记载的墨子居鲁山,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薛居正说道。

“薛相公,韩非子里多用比喻,未必可信,此物造不出来,一造出来就是飞一日而败,岂不可以修复?它的意义更大。而且微臣相信人类是始终在进步的,未来技术会比现在更发达,象冶铁炼钢一样,以前工匠种种笨拙方法,南北朝时一变,我朝一变,到我手中又是一变。但想要进步,必须重视各种学问,只要它用之造福社稷,不是用来蛊惑君王安于享乐,就值得提倡。”但宋九不由看了薛居正一眼,这才是学问好,自己还以为是墨子自己写的,没想到是韩非子写的。

有人不服气,但一个钢铁摆在哪里,无法辨驳。并且宋九虽弄出许多新奇事物,真未用来蛊惑皇上,每一件几乎都能用来服务于国家百姓。

还在继续抽签,这一回抽到了赵普侄子赵承庆,他大伯在,他父亲在,看了两位长辈,看到长辈未作声,赵承庆大着胆子登上去。学生将气球升起,赵普兄弟俩眉头也皱了皱,回家去会不会发火不得而知了,赵匡胤看着他们表情,有些乐。升到高空,赵承庆往下跳,也吓得直叫唤。赵安易本来不发火的,这一回发火了:“叫什么。”

不过赵承庆在天空中是听不到的,赵承宗小声说道:“个个都在叫,有的吓得跳都不敢跳,还有的都不敢上去,二弟他算是好的。”

赵匡胤道:“宋九……”

宋九终于知道他想要做什么,腿一软差一点跪下,道:“陛下,你就做做好事,别人能上,你真正是千斤万斤之躯,无论它有多安全,你都不能上,只要你一上,别跳了,马上大家伙能将我跺成肉酱。”

“何至于如此恐怖。”

“陛下,会不会恐怖,你看看诸位相公与大夫们的表情。”宋九说道,一旦赵匡胤上去,不说大臣用危险做文章,他一跳,也来一个哇哇大叫,他在上面叫,大臣在下面就会撕吃宋九的肉!

第七十五章 南方(中)

宋九又说道:“陛下,你是皇帝,一国之君,也是一国父母,一家家长,家长带头努力做榜样,家人才会勤奋,一家子才能变好。国君只有做了好榜样,国家才能变好。想做好皇帝,必须带头啊。”

这群二世祖玩了也就玩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若大的国家还能缺少人才吗?皇帝若带头玩,国家乱了。实际不用宋九解释,赵匡胤也知道。他说道:“宋九,你过来。”

宋九走过去。

赵匡胤摸了摸他的脑袋说道:“你比你父亲知大体。”

“先父?”

“你父亲比你还要浑。”赵匡胤大笑,这个老小子若是活着,还敢不敢与自己较劲?

大臣莞尔,现在多知道宋九父亲是当年柴荣亲卫,高平一战十分凶悍,杀了不少北汉兵士。但知道宋德为人的并不多,只有屈指几个人,原来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宋九强行拒绝赵匡胤登气球,让许多大臣赞同,这小子喜欢胡来,大方向还是能抓住的,如同上次就拒绝了献果子给皇上吃。

但宋九不知道,正是他的坚持,赵匡胤心中更下定了主意,让宋九南下。

气球落下,赵普兄弟都不禁止他们的孩子登气球,一群衙内更大着胆子,继续争着上。赵匡胤却看得很细,无论是火药,还有这种气球,他感到作用应更大一些,看着它,他在想一件事,若是有上千个气球载人,半夜三更升起来,借助上风,一下飘到敌人城中,会是如何?不过随后否决,不是牛皮,若举国之力,几万张牛皮还是能办到的,真不行用羊皮大约也可以代替。主要是目标太大,在空中随风飘,人不能自主,快接近地面时速度变得很慢,宋九讲了一大堆变慢的道理,赵匡胤眨眼就忘记了,这非是他的强项,他的强项是军事,基本上大将一出征,他在家用手画画地图,你如何做,他如何做,只要按照他的吩咐,一切OK。因此他想的最多还是军事,人不能自主,临近地面时速度又奇慢,目标又大,那意味着什么,箭靶子!弓箭的活靶子。

他在茫然,无论是火药的威力,或者是这气球的高度,都是好东西,为什么不能用在军事上。又看了看宋九,这小子缺点太多,不然自己都动心,想重用了,这也是一门奇学。然而不能发挥作用,让他感到郁闷。想到这里,对宋九说道:“那个墨子的东西你能不能做出来?”

宋九愕然,他还是认为韩非子在胡说八道,滑翔机他玩过,那是什么,是后世的现代科技,不要说一大堆器械,材料在这时代也实现不了。除非做一个简易的滑翔伞。

赵匡胤想好东西,他脑海里好东西多,可做不出来,道:“陛下,臣无能为力。”

直接拒绝。

若按照原理,用这时代的东西,也能做出来滑翔机,但那样,难道自己一生就为这个滑翔机服务?不过话锋一转又说:“陛下,你将各部分工,东府理政,西府掌军,三衙守军,三司守财,就象一部机器在运转,各个部件有各个作用,国家才正常运行。若将这些事务一起放在陛下身上如何?虽微臣学了一些物格知识,可学得不精,同样也不行。”

“朕知道,要重视教育。”

“微臣正是此意。”

实际宋九还做了两件更重要的事。

第一是五金工具,包括各种板手,各种钳子,各种螺丝刀,以及一些新式锉子、锤子、土钻。有的是笨拙的手工打造,成本高,有的要求质量不需要太严格,以后能用模型铸造。

这个意义非常大,这些后世的先进五金工具提前一千年出现,若是宋九将他的物格学正式推广,再加上钢铁技术拨高六七百年,没有宋九教导,不会多久,蒸汽机必然在中国出现。

就是这些小工具。

有它们与没它们截然不同。

第二个是标准,宋九执行了标准,官吏也执行了标准,他们不管是什么宋氏标准,还是开封县的标准,也就是统一度量,以达到器械尺寸规范,执行了,不会想更多。

宋九终于明白为什么棉花唐朝就记载,到明朝才推广,杂粮明朝中叶出现,却因为陕西饿死人而亡国。其实就是官员无为而治的思想,怕人耻笑,怕人弹劾,于是“无为而治”。但说它不对,若一个个都有为,以官吏的横行霸道,天知道会有为成什么样子?

这让宋九同样迷茫。

要么皇上亲自下诏,宋真宗下诏引占城稻,朱元璋下诏推广棉花,但看了看赵匡胤与赵普等人,宋九话到嘴边没说,权谋术什么他不懂,简单的人际关系却是知道的,自己建议统一度量衡,赵普会有什么反应,你一个小小的八品散官,技术弄臣,凭什么提议统一度量衡?

慢慢推广吧。

赵匡胤自觉,连衙内都不可能全部上去,不要说老百姓了,但老百姓在下面看得开心,百姓开心江山才能稳定,自己在这里,百姓畏惧,就不会开心。因此看了一会,带着大臣回宫。

石保正与高处恭走了过来。

石保正能得到赵匡胤称赞,虽是看在他老子的面子上,总是不会太差的,刚才在人群中也看到了皇上对宋九的表情,再加上人又让他弄上天了,心中明亮,说道:“九郎,河洲打算什么时候动工?”

“快了,我向二大王请求过,汴水几年未清理淤泥,让朝廷组织民工清淤,将淤泥积于河洲,不然河洲地势太低。然后派人清理,也有了钢铁,明年春天我想朝廷会先从码头与桥开始。那么明年正店也可以同时动工。”

“我拿出五千缗钱,高大郎拿一万缗钱……”

“行啊,不管是三万缗或是一万缗或是一百缗,都可以入股。”然而宋九心中鄙视,高家拿一万缗两万缗不稀奇,成功了分红,失败了估计赵匡胤那个皇妹往皇宫里一跑,赵匡胤会双倍赔偿。石家就不同了,石守信是不是为了自己祈福或是避祸,在洛阳建造的那个寺庙最少就花费几万缗钱,这是正经的投资,只拿出五千缗钱,未免太少了。但也明白,这些人家还是不大放心,出一点钱,权当是玩票的。若成功以后再追加,若失败权当是豪赌一场赌输掉了。

不过宋九有意将声音放大。

符昭寿在边上听到后问:“什么入股?”

宋九将入股经营河洲的事说了一遍,继续忽悠,讲了种种好处。

别的没看到,面包是尝过,人也上天,就是面包卖一贯钱一个,估计还会有人买。这个上一次天,收费几百贯钱,估计为了猎奇,还会有人上。不提想不起来,一提这些东西都同赚钱的好法门。周围的几十个衙内急了,潘惟固说道:“九郎,你真不够意思啊,能入股也不与我们说一声。”

“潘二郎,不是我不说,是你们没问。”宋九很无辜的摊手。

赵氏兄弟急,宋九不急,也不能急,他们找自己与自己找他们是两样的,若自己老子是潘美,就能找他们,但不是。自己找他们,以后会失去主动权,作用也不会明显。只能将一个个诱饵放下去,让他们自己来上钩。

这是一件好事儿,一群衙内将目标转移,七嘴八舌地议论,不赚钱的项目有,双虹桥,学校,码头,码头也许会赚一些钱可投资太大,不过这个由朝廷出资,也就不计较了,再说其他项目,除了一个广场不赚钱外,个个都能赚钱,而广场就是不赚钱,投资也不是太大,能承受。一个个就象发现新大陆一样,开始议论可行性。

石保正与高处恭看了心里面紧张,高处恭问:“九郎,那我们的事……?”

“高大郎,我那天说过,这里将是聚宝盆,我吃不下来,你也吃不下来,就是大家伙吃下来,以后还要分一些给朝廷,不然连国家都会眼红。”

赵承宗在边上说道:“九郎,国家怎能眼红?”

“皇上不会眼红,但一年若是能赚五十万贯,一百万贯,士大夫们会不会眼红?”

“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