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富贵-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副使王仁赡,因为信上内容有关三司事务,包括三司使李崇矩,一起喊到内宫。

五人看信,同样是愕然。

古代人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这个读起来有些麻烦,往往连在一起读与隔开读是一个意思,肯定语气读与疑问语气读又是一个意思。因此产生了一个名词,断句。往往因此吵得不可开交。

大儒们都没有弄好的事,宋九更不用想。但他的信,他自己可以作主,于是打上标点符号。看着这古怪和符号,能不愕然。

皇上不会因为这个符号将几位重臣一起叫来,于是看信:

前朝都尉宋德愚子儒林郎宋九谨奉书将军阁下,闻听将军前往南方,心中亦喜亦忧,喜乃将军复为大宋建功立业,忧为南方久乱而不能安也。

唐太宗与近臣论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创为难,魏征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太宗曰玄龄昔从吾定天下,备赏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当与公等慎之。

创业难,守业更难!

将军前往南方,深入不毛之地。山高林深,瘴疠丛生,百姓闭塞穷困,穷困则野蛮生,一难也。自古南方瘴多湿热,朝廷轻之,王化不及,百姓皆目不识丁之辈,王化更难,恶果相循,恶者愈恶,二难也。王化不及,语言不通,以至信仰邪鬼蛊神,愚昧害民,种族隔离,相接冲突立生,三难也。地形复杂,王军至作雀鸟散,王军离强横复集,纵恶邻里,四难也。

魏征曰守王土,治化民亦难,且将军欲使南方久安乎?此乃难上加难也。

然九以为不难,最难者乃北方,一为农耕,一为游牧,文明不同,欲久治为登天之难哉。南方虽难,文明相通,亦不可不治哉。一曰瘴疠,此乃腐败之物积聚千万年,久成毒气不散,越传越邪,百姓以为畏途也。将军于疠轻之时,劳民焚烧积腐,翻耕暴晒,瘴疠之所便为膏腴之地,畏途之所化为沃野千里,此大功德也。二曰民困,闻南方刀耕火种,岂不困乎?富则安,贫则乱,自古使然。将军聘老农,教其耕织,开通道路,鼓励商贸,使之不饥,使之不贫,亦大功德亦久安之策也。三曰王化,百姓不识书礼,岂能遵守王礼?将军于南方设私塾,兴教育,王化至,朝廷治!此乃久安之策也。

九惶恐,再拜。

宋九在科举上因写不出骈文赋,大发牢骚,小范围内流传了。果然又是古散文,文字也粗糙,但如他所说,读起来美感不足,却能清楚地将意思表达,叙事也十分流畅。

文章写得好坏,几人皆不在意,虽粗糙,还没有到惨不忍睹地步,关健是这个内容。

宋九听到符昭寿说潘美马上攻打彬州,当时想到宋朝南方的历史,他学的历史课上肯定没有多写,但架空小说里大书特书。往后宋朝南方也是多事之秋,动乱不休,专家说宋朝苛政,被几个写手怦击专家是砖家,因为宋朝对生徭根本就不征税,熟徭只征一个身丁米税,多少,一丁三斗三千,大户两三丁,小户仅一丁,一户一年平均只纳五六十斤粮食,这也叫暴敛,宋朝几十万兵士,几万官员,干脆一起上吊自杀算了。

于是写手化成专家分析,宋朝也有责任,可能会有暴吏,但哪里没有贪官暴吏?那怕河南京畿要地也会有。与暴政无关,不但税不重,相反的过年过节,朝廷还会拿出钱帛送脑白金娃哈哈。这个错,是没有引导,而是放之自流,于是没有商贸,没有文化,没有经济,没有粮食,又穷又饿,能不乱吗?小者与奸商勾结,走私私盐,损害国家盐专营,大者直接组织人马出山抢熟徭、汉人,甚至他们不耕不织,将勤快的汉人抢回深山当成牛马,替他们服务。朝廷不管,越来越过份,一管管得不好就作乱。

专家未必是砖家,写手未必是专家。所以宋九要看潘美的家书。

有点相像,写的时候还是小心翼翼,这不是算术,不是物格,是国策,不是他眼下能干涉的。

然而就是这封信,让君臣一起慎重。

如宋九所写,南方潮湿闷热,又有瘴疠,山高林深,真的不大好管。李处耘捅马蜂窝,但不能将李处耘杀死,君臣也要想办法如何使南方迅速安定,包括南方徭人、蛮人、夷人、峒人。成功的,诸葛亮,失败的,唐明皇时候。失败的例子就是官吏直接插手,造成大理各部不服,六诏联手击败唐兵,这也是唐朝衰落的前兆。成功的例子,诸葛亮用孟获治南方,以夷制夷,由是蜀国一代,南方一直很太平。因此一致使用诸葛亮的办法,朝廷对蛮夷地区不管不问,由其自生自灭,以免产生意外的矛盾。

都感觉到这样处理有些不大好,可没有好的借鉴,只好采用这种办法。

宋九这封信替大家开阔了第二个思路,教导百姓耕织,开通道路,兴办教育,发展商业,清理瘴地,看上去五条很大,实际用钱不多,也确实利于以后进行管理。

也就是将这些不同部族最终象汉化鲜卑人那样融合到汉人这个大家中。宋九说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文化冲突,大家仅是一笑而之,若那样,契丹治下汉民为何安定?鲜卑慕容如何将北魏延续了很长时间?

他们没有想到这两件事的背后,甚至为以后高梁河战役挖了大坑。

不是赵普他们不聪明,有时代的局限性,再聪明也不行。

赵匡胤道:“这小子倒也不能小视。”

连赵普这一回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在政治嗅觉上这小子不简单,摇了摇头说:“可惜了人才,此子虽有才情,却贪婪好色,胸无大志,若陛下赏他一个七品散官,臣估计这小子能乐得一夜睡不好觉。”

几个人全部大笑,赵匡义也笑,赵普评价不高,但这个评价不可谓不中肯,就象这次,若不是为潘家那个漂亮的小娘子,他能好心替潘美出主意?

然后又看着这封信,非是玩笑,宋九轻飘飘几百字弄出来,若要采用,意味着南方整个政策将要做大变动,若不采纳,这封信的最佳处理办法就是扣克下来,不让潘美看,以免潘美与丁德裕在前线分了心神。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样的大的民族政策调动,能不慎重吗?

第四十章 挖祖坟(上)

画家柳景看着这两幅画:“九郎,这样的房屋能造起来吗?”

“让你画你就画,管它能不能造起来?”宋九道。实际它的技术含量未必能达到那个双虹桥的技术含量。不过想造起来也不容易,这个得慢慢来,赵匡胤将河洲给他经营五十年,东水门外,经过细心丈量,未来可利用面积能达到近三十九顷,近两百五十万平方米,说大也不大,但说小绝对也不小。

放在前世不算什么,听说一个二级城市楼盘总建筑面积就有一千八百多万平方,但前世与这一世不好相比的,前世一个上海本地人加外来人口面积就有四千万,是现在整个宋朝三四倍以上,而上海面积仅相当于京畿数县面积的一半。

在这时代,它算是一个不小的面积了,相当于城内七八个坊面积,比史上蔡京豪宅还大上三四倍,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地理因素!有汴水,有东水门,有京城,它相当于什么?浦东!

而是若经营得当,它是浦东的核心区域。

得一步步来,涉及到许多技术含量在这时代比较高的东西。

又道:“画下一幅画吧。”

四个画家无奈,没办法,端了人家的饭碗,就得受人家的管,况且薪酬足够高,每月六缗钱的收入,比朱三薪水还多上一贯钱,甚至相当于普通私塾先生的五六倍。

宋九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能不能造出来是宋九的事,不然何来一个名词:天上人间!

宋九将画拿到房中锁好,桥画出来没事,这个正店画出来,必须提前将一件事做好,挖人家祖坟!

锁好屋,前面的终日敞开,后面几间屋不行了,有一些暂时见不得光的东西,还有一些钱帛。而且燕张两个博士腐味十足,偏偏又重视雅兴,带领学子将后面小花园进行改造,现在看起来是养眼,但两个博士下课后坐在凉亭里喝茶吟哦,也有学子到后面小花园读书或者玩耍。人多了就杂。

好在夏天渐渐到来,天气越来越热,旁听的人少了,倒是有一些外坊的游客过来观看,他们是绝对不让进后面小花园的,那是私人场所!

交待好朱三与燕张博士,不能天天放假,许多人吵着要加教室,甚至有人说我们加你钱,不就是隔壁住着几户人家,每月能得到一贯房租吗?我们认了。让他们重新找下家租房子,我们再出钱将房客那些房屋打通,重新修葺,多盖几间教室。朱三听得黑脸,宋九不答应。最后又有人说,真不行我们在河中买下一块空地方,替你盖一个新的院子,将房客安顿过去,院子拥有权还是你的。看看你家几户房客是做什么的?两户卖小百货的,两户卖苦力的,一户杂耍卖狗皮膏药的,这里是什么所在,书香门第!

话还没落音,让宋九与诸学子一起轰出去。

宋九好一点,这些学子那一家是好的!全是苦力后代。能乐意听么?

不能怀疑他们的好心,不但他们想派人过来学习这种新式算术与管账方式,河中有多少苦力,有多少孩子,也想宋九加教室。然而问题,问题是宋九不能一分两。

物格必须他教,会计必须他教,实用略可以分心一点,算术张博士插手,可是作用不大,宋九同样不敢放,还有他本人乱七八糟的事务,眼下教两个教室学生都吃力,还扩招?找罪受啊。

大太阳光芒刺人眼睛,白白地挂在空中。

知了无力的在树间鸣唱,树叶儿仿佛受不了高温,一个个蔫蔫的耷拉着脑袋,挂在树枝上。

不过院中偶尔传来学子读《三字经》与《论语》的声音,让宋九欣慰。刚分的班,算术物格会计律法暂时不做分班考试成绩,所谓经义也别当真,主要以识字能力进行了一次考核,分成了两班学生。

其实宋九害怕学子认为有前途,一个个松懈,通过分班来刺激学生用功读书。燕张博士对此次分班表示赞赏。宋九与朱三本来是教经义,那是假的,主要通过教经义让学子识字写字。燕博士张博士到来后,开始“正规”教育,先教千字文,有些学子聪明,基本能掌握千字文的字,再教千字文就不大好了。因此可以通过分班来区别,一部分学子继续学千字文,一部分学子开始真正学论语。

幸好是一年时间,否则五年教下去后,这些学子会成为什么怪胎?难道要十项全能?

宋九喊道:“各位,到前院集合。”

燕博士放下茶杯问:“九郎,你要做什么?”

“有大事要通知。”

将学子召集到前院中,宋九站在大槐树下,看着一百二十几个学生说道:“诸位,你们都是河中儿郎,其中有的人还是我小时候的玩伴,那个先生学子的,我也不提了,不过这个资格我也未向你们摆过,摆资格的是两个博士。”

学子一边擦汗,一边大笑。

事实随宋九学习感到很快乐,不过他们也敬畏燕博士与张博士,人家是有名气的大儒,还是国子监的学官,那是教什么人的,朝廷权贵孩子的所在。所以燕博士与张博士虽做了让步,宋九号召力仍火拼不过他们。这让宋九很无语。

宋九小小开涮了一下两个博士,又道:“你们当初进来,是我让胡行头挑几个机灵的儿郎来学习,替码头上管账,没想到许多人求胡行头,胡行头将你们一起带过来,我为难。你们都是我的乡里乡亲,还有玩伴,因为先父的一些事迹,你们父母对我打小就十分客气。甚至手头日子过得很紧,偶尔买几个果子给你们吃,看到我来了,立即分一个果子给我。所以我不忍拒绝,那天来的一起收了下来。”

燕博士与张博士对视一眼,神情肃穆,不管什么时候,做人是要讲良心的。

“朝廷听说后,不断地送来书籍,笔墨纸砚,又派来两个德高望重的博士教你们,然后又增加了一间学舍。朝廷也草创不久,财力有限,人力有限。所以第二次招收只招收了六十几名学子。然而有多少人来报名,足足五百多人。你们进来了,朝廷要用你们,即便朝廷不用你们,各个商贾也对你们垂涎三尺。那些刷下去的儿郎们呢?我吃过他们父母给的果子,我也与他们小时候在一起玩耍过,甚至有两人父亲随我父亲上了战场,先后牺牲。他们母亲为了养活他们,一个改嫁,一个做了妓子,这件事扩招后十几天我才得知。你们在学习,你们有了美好的前程,可他们以后依然是黑暗的未来。你们心中有什么想法?反正我一想到此事,心情十分低落。”

这就感伤了,许多学子眼睛都红红的,有的问:“九郎,那怎么办?”

“回报!朝廷给了你们机会,就要报效国家。你们挤压了河中其他儿郎的未来,就要报效河中。因此我心中有一个想法,我给你们时间一年,一年后听君各奔东西。为何,因为你们家庭困窘,拖不了三年五年。然而想学好知识,三五年只能学到皮毛,我想留下二十个学子,一年后继续在这里学习,一直学到三年五年后。然后有了师资力量,大肆扩招学子,让更多的河中子弟能来上学,能有一个更光明的前景。还有就是改变河中,这需要一些学子协助我开发一些新物事,当然,我会发薪酬,不过我要签订更严格的保密契约,自此以后,你们暂时不得进入朝廷视野。我们一道带着河中百姓,让他们一起过上美好的生活。这就是回报,这就是我师规上所说的做人不能忘本。”

这一煽,几乎所有学子一起要求留下。

那是不可能的,宋九只要求有二十个学子协助,再多,他也养不起。而且若没有资质,他也未必看得上。这个资质不是识字的能力,而是在算术与物格上的领悟能力。同时薪酬也不薄,但现在不说,先惊后喜,才能心悦诚服。

“各位,你们不能义气冲动,这件事得与你们亲人商议,明天给我一个回话。”宋九说完将学生解散。

张博士意会,问:“九郎,你真的准备建设一所书院?”

“那是当然,虽我种种行为与你们格格不入,但你看我什么时候说过诳语?”

“书院哪!”

“燕博士,何谓京城,京城不但应是政治中心,还是军事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经济中心,教育中心。太乙书院高高在上,傲然世外,这也不好。老释讲出世,夫子讲入世。请问太乙书院学的是夫子之道,还是老释之道?你们学的是夫子之道,还是老释之道?知识可以远离政治,但不能远离国家。”

话虽糙,理不糙,两人陷入沉思。

实际是魏晋风气的延续,包括宋朝也是如此,只要清高,不过问世事,再有一两篇文章传于世俗,那就了不得了,如后来的林和靖,一提他的名字,宋真宗与宋仁宗都正襟危坐,一脸敬仰。然而正人君子不入世,入世的都是小人,这世道还能好吗?

第二天,宋九开始接受学子的报名。

出忽他的意外,居然有八十多名学子报名,几乎占了五分之四。有可能他们一时冲动,他们家人也一时冲动。但不会是他们想像的那么糟糕,宋九从中挑选了二十名物格与算术天赋比较高的收下。将这两十名学子带到他的卧室,说道:“你们先看。”

让他们看契约。第一条必须随宋九学习三到五年时间,并且以后协助宋九教授其他学子,也就是只能一辈子做老师。

第二条是与宋九一道动手研发各种物事,必须保密,若非宋九许可,不得向任何人泄露,否则必须赔偿一百万贯损失。这是一个笑话,恐怕此时整个京城也没有几户人家财产能有一百万贯。但怎么办呢?泄露出去,难道将他们杖笞流放?没有这个宋律。但立了契约,只要泄露,到时追债,官府都无法过问。

第三条是补偿,一旦契约签订后,第一年主要是学习时间,每月给一缗钱补其家用,让其家人安心。第二年薪酬每月就是两缗钱,第三年则是四缗钱,第四年则是八缗钱,第五年则是十六缗钱,第六年是三十二缗钱,以后会根据收入还会浮动上涨百分之二百到百分之三百,也就是最高年薪能达到近一千一百多缗钱,几乎相当于现在的朝廷四品官员的年薪。

第四条还是奖励,在不得泄露技术前题下,允许他们接受朝廷诏命,协助朝廷,也可以接受朝廷散职官职位,只是不能接受差官之职。做了差官就不能做科学家与老师了。

已让二十个学子感到惊喜,就是一年后到了朝廷能做什么,一个小吏罢了。什么差散官职官的,谁敢想?宋九都未深想呢。

然而秦娃子担心地说:“九郎,一人三十二缗钱,二十人是六百多缗钱,一年是好几千缗钱。你……”

李柱道:“九郎,你不要担心,我们既然留下来,就决定了不能忘本,将那个十六缗钱,三十二缗钱去掉吧。每月收入能有八缗钱,一家生活就会很好了。”

二十人纷纷劝阻。

宋心心中感慨,看来这世上比我讲良心的人还是很多啊,摇头道:“若连这个薪酬都付不了,又怎么能让河中两三千户人家过上好日子?放心吧,我们带上契约,到开封府。”

元三树道:“到开封府做什么?”

“我怕你们学了几年后学问渊博,朝廷会强行将你们征走,所以这个契约必须与二大王亲自签,还有,找二大王商议,让他替我挖人家的祖坟。”

第四十一章 挖祖坟(下)

“挖祖坟?”二十个学子全部张大嘴巴。

“是啊,我那敢挖人家祖坟?说不定动一锹土,人家就会与我拼命,这件事还是二大王来办比较合适。”

“二大王会同意?”

“走,让你们看看去,也让你们多见见大场合,以后才能有气度教育学子。”

宋九拿起那两幅画,带着二十名学子,浩浩荡荡向开封府走去。二十个学子一边走一边脸上带着古怪的笑容,昨天晚上他们回家与家人商议,昨天宋九什么都未说,但宋九说了讲良心,留下也不会是白留下的,明年三月底就是一年时间,他们应当学问还不行,也未指望有多少高回报,可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朱三的每月五贯钱。没有指望五贯钱,毕竟人家是解试考通过的真正举子,后周的不算,整个宋朝进士只有六十三人,也有诸科,可是诸科难中不提,中了前程也不大,还不如安心在书舍里多学几年,让朝廷更看重。举子也不多,全国不过两千人左右。但那是一个风向标,至少每月薪酬有一个三四缗钱。养家糊口够了。

万万没想到有一个三十二缗钱,并且上限三倍!

对这个契约太满意了,但又听闻挖祖坟,还是让二大王挖祖坟,这事儿有些古怪,于是一个个脸上出现奇怪的笑容。

到了开封府,宋九也算是小官,衙役不敢怠慢,进去通报。

赵匡义也有事要找宋九,但不能时常唤来,那样这小子准得给脸上树,送上门来,正好,让宋九进来。

宋九与学子施礼,赵匡义问:“你来又有何事?”

“有两件事劳烦二大王。”

“说。”

“第一件事是立个契约,请二大王做证。”

“立契约也要我做证?”

“二大王,臣听闻陛下与从臣谈论天下何大,赵相公说天大地大,道理最大,深得陛下赞同。但天下间什么最重要?”

“什么最重要?”宋九地位低,赵匡义也不猜,若是重臣这样问,赵匡义肯定答,百姓,制度,国家,文治,或者其他什么。

“二大王,最重要的是人才,有了人才,什么都有了。”宋九说完将契约递上去。

赵匡义打开看,道:“宋九,你好大的私心,竟然想将二十名最好的学子收为己有。”

宋九心中暗自摇头,看来架空小说真不能全部相信,那些穿越者多牛啊,帝王将相,一个个膜拜于脚下,那有那么容易的,看看这个宋太宗,智商至少在自己两倍以上。但凡事说个理儿,宋九私心是有的,也不能说不完全占理,至于人才是我培养的,就不要说了,说了是找骂,道:“二大王,非也。如果下诏将天下母鸡一起宰杀,会出现什么结果?一年说快也不快,说不快也快,现在六月初,还有九月,一年之期就到了,我做过承诺,一年后这些学子一起放手,其中优秀的会被朝廷择用,余下的也会进入各商贾人家做账房或者管事,但一年之后他们又能学到什么呢?我还在学习,况且他们?许多人要求扩招,又说出资盖学舍,然而物格会计就臣一个人教,那来教得过来?虽他们留下,却能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岂能说臣有私心?”

赵匡义不辨,也许说得对,但私心才是关健。这小子就这德性,不然大哥早就用了,还指望他能大公无私?

又看着契约,果然是让他若大的开封府尹做证的契约:“宋九,你有什么能力付给这么多学子每月三十二缗薪酬?况且这个赔偿一百万缗损失更是好生古怪!”

“二大王,若这个薪酬都付不起,那未来的钱如何交纳?”当着学生与衙役的面,不好说赌约。

“那个桥你真能造出来?”赵匡义显然不想谈论下去,问出他心中最关心的。

“能,不过说到桥,臣想向二大王提一个要求,能否一年分配给臣四十万斤铁。”那么多建筑,必须用到钢铁,以斤论十分赅人,但以吨论也不多,也不过二百来吨,但宋朝铁矿似乎并不多,若朝廷不配合,有点难办。

“四十万斤铁,好大的口气,你知道我朝一年能出产多少铁?”

“二大王,臣哪里知道?”

“去年一年朝廷总出产不到二百万斤,你说你有什么资格能得到四十万斤!”

“不对啊。”宋九晕了,他看过一本架空小说,说在宋朝铺铁路,在宋朝如何铺铁路他真想不出来,尽管他对工程学不陌生,但一条京沪铁路用钢材就达到五百万吨,不要说若干条铁路,宋朝一斤近六百克,但那也是了不得的数据,八亿五千万宋斤钢材,这个铁路如何造出来的?

赵匡义看他懵懂的样子,若非看到他学生在此,能下去又踹宋九几脚。

宋九又道:“也不是没方法,二大王,能否准许我参观一下某个铁坑?”

“难道你会挖铁?”

“挖矿我不会,不过说不定我能想出好办法。”

“什么办法?”赵匡义精神立即集中。现在的铁还不能广泛地用在建筑上,一没有混凝土,二没焊接,但用途也很广泛,首先是盔甲武器,一套盔甲重达五十斤左右,但这个铁必须经过反复敲打,实际损耗铁能达到百斤以上。这是军用,还有民间的器皿,农具、厨具、器械,小到一个钉子。两百万斤铁,也不过一千余吨,宋朝哪里够用。放在草原上,往往两三口铁锅能换一匹牛羊。宋朝铁同样很贵,一斤能达到三十文钱,能换一斗上等的大米!

能不重要?

“不知道,必须看了后才能试着想一想。”

“如果你有办法能使我朝铁产量增加,本官可以向你做一个保证,让皇兄加你一级散官。”

“二大王,那个从八品散官与九品散官区别不大,我只想朝廷一年能优先提供四十万斤,那怕是三十万斤铁,不然河洲那边我就没办法了。”

“行,但这个必须增加一百万斤以上。”

“二大王,一百万斤啊。”

“没有损耗,没有工匠成本?”

“我也不是要,是购买……”宋九不想说了,赵匡义幸好不是做商人,否则一定是一个大大的奸商。

“那个桥是不是会用到很多铁?”赵匡义有些想不明白,桥宋朝很多,石桥,木桥,甚至小土桥,但与铁有什么关系?

“是要用不少铁,不仅是铁,还要钢化……这中间有许多技术难题要研究。”

“物格学?”

“就是它,但还有其他地方用铁,臣才要求朝廷提供大量铁给臣。至于桥,它能造起来,甚至以后在汴水上大肆改装这种高桥洞飞桥,利于航行,可是万事开头是最难的,一旦施工,臣必须要求朝廷提供一些工匠,以及其他的支持,双虹桥造好了,臣再将技术全部送给朝廷。当然,朝廷在施工时可以派官吏来看,派工匠来学习。”

“会花费很多钱帛的。”赵匡义又看了看手中的契约,仅是二十个学子,以后要养活,一年宋九就得最少付出近万缗钱。这些钱如何变出来?想不懂!

“是啊,它仅是河洲上的沧海一粟,花钱的地方更多,不过这些钱帛臣自有办法解决,请二大王将这个契约做一个公证吧。”

“行,还有一事呢?”

学生们听着莫明其妙,宋九挂着那幅画,大多数人认为是有人画着玩的,看到了有人看一会,有人不看。也未怎么流传,河中消息闭塞,二十个学生未听说,因此听不明白两人在说些什么。但赵匡义问第二件事时,学生们一些打起精神,九先生牛啊,要请二大王挖人家的祖坟,能不关心吗?

“二大王,想要那个约定能顺利交纳不容易。”

“不容易你就惨了,那是欺君之罪。”

“是,但是二大王,它能实现,就是一个奇迹,特别是臣要钱无钱,要地位无地位。”

“你就想着将符潘韩他们家的郎君拖下水去?”

宋九长长的叹息。

“你叹什么气?”

“臣在河中听百姓说陛下得天下乃是天运,哪里是什么天运,这是智慧,陛下与二大王智慧是常人的百倍千倍,陛下这才荣登天下君王,二大王这才位极人臣,但与二大王打交道太难了,还未做呢,二大王就一眼识穿。”

“你这小子别谄媚本官,本官也不反对你这样做,反正他们整天无所事事,带着他们做一些事反而会让京城安宁,只要你别做得太过份。”赵匡义严肃地说道,不过这话儿听着心中比较畅快……

“不会不会,几年后说不定他们家会感谢臣的,二大王还是说正事,一旦实现,不仅替朝廷树立一个榜样,增加朝廷部分收入,它还有更深远的意义,能开阔大家思路,并且这中间包括许多技术,能用在军事、民用以及其他方面,其意义非同小可。除了一些奢侈品的外,我会一一交给朝廷。”

“什么奢侈品?”

“是想法,现在未研发出来,不能说,不敢欺君,也不敢欺二大王。”

“你……!果然可恨!”

“可恨也不能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话不能乱讲的。”

“你是君子?”

“不是君子,做人说话算话难道不是美德?”

赵匡义无言了,难怪赵普不让他进入仕途,这小子进入仕途,若是在朝堂上,那会有好戏看了。

“不过需要朝廷不断地配合。”

“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比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