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富贵-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题,不出问题就不能找出解决办法,自己在探索,到推广后,让百姓怎么办?反正钱帛不命地往上堆。

还不是成熟,但那是大型化农场,岭南不需如此,一个个小型化的农场,因此将一些雇佣的佃农中间有经验者带到岭南,有可能会不适应,但给其重赏,呆两年就可以回家,那时任务结束了。

一是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岭南大部分地区种植十分落后,除了广州东南一带略略发达外,其他地区皆是刀耕火种。还是老办法,但这一回是承包,片多但规模比较小,承包下农民的地,同时还将农民雇佣,种两年后全部撤走,可当地农民也就熟悉这种种植养殖方式。以点带面,以面带片,整个岭南不用十年时间,大部分地区就能实现先进的种植方式。

另外就是追求效益,岭南在刘家搜刮之下太穷困了,这中间有两条捷径。一是棉花,去年信发向京城,同时也派人到海南岛,现在去是正大光明的去,没有一人敢阻拦,将海南几乎所有的棉籽购买过来。不用是来纺布,而是用来弹棉花,变成结实的皮棉,它的价格仍然很高。至少十年内都是一个暴利行业。

再运到中原去,甚至可以用它们来向党项人契丹人阻卜人,与高丽换取商品。

但这个时间不会太长,一旦北方的种籽适应进化,也大幅度推广后,价格会立即下跌。但也无妨,还有第二样东西,那就是甘蔗。蔗糖有三种形式,第一就是砂糖,紫砂糖黑砂糖,略有点粘,质量也跟不上后世的质量。第二就是石蜜,加米乳与牛乳,类似牛奶糖,煎成大块,质量也赶不上牛奶糖。第三就是糖霜,这是沉淀结晶产物,为何遂州与吴越的质量好,而岭南的不行。宋九来到岭南,桂州就有人种,拿出来尝了尝,长得比北方甘蔗粗大,但确实是种植问题,不是很甜,其次岭南多无霜期,没有霜期就不易结晶,所以糖霜最次。不过没关系,岭南制造砂糖历史很悠久了,若是种植方法跟上,甜度增加,砂糖也是一项收入。

再者就是种植养殖,甚至宋九准备将冬小麦带过来,可离京城太远,不可能从岭南收粮税,要么钱税,要么布税,或者未来的棉花税糖税这些价值高的税务。

点比较容易,岭南地广人稀,随便给几个钱,就能“承包”大量荒地,就是劳力会有点儿头痛。宋九处处喊刀下留人,可数战下来,还是死了数万劳力。

没人能成吗?

潘美捏着鼻子不能作声,几万人全部是他弄死的。

再就是从中原弄人,书院的中学学子,来不是白来的,一是磨练,二是实习,但会加很高的学分,同时也给奖励。一年一换。第二就是有经验的老农,包括种过棉花的农民,让人去遂宁高价请蔗农过来。第三衙内,一个个呆在京城闲得无聊,我请你们来岭南做客。同时劝他们出资,钱在你们手上花掉也是花掉了,不如砸在岭南。不一定会赚多少钱,但现在棉花利润很高,还会赚一点。又赚了钱,又做了善事,顺便旅游一趟,何乐而不为?究竟来了多少,宋九不知道。为了抢时间,宋九让玉苹不惜重金,请他们坐马车顺陆路过来。

有人不行,还是有钱帛,有本钱。

让玉苹将家中钱凑一凑,不带钱过来,而是变成琉璃变成酒,用船运到广州,再售给番人,那么一贯钱能变成三贯四贯,同时也节约了运费,再从商人手中将钱帛运到各地,砸到各个农场里。不仅宋家出,还游说各个衙内出,以河洲名义来投资,来做善事。象石保正,他老子石守信不是天天拜佛吗,不用拜佛,那不管用,来做善事吧。

究竟多少人过来,多少钱过来,宋九仍不大清楚。

本来计划就是这个计划,相信一两年过后,岭南会发生质的改变,自己与丈人不但平了南汉,还给朝廷留下一个金摊子,大功告成,可以回京城了。谁指望出了这个差错?于是宋九又写了第二封信回去,这才是玩大了……

人先过来,石保正十几个无聊得要死的衙内以及王魁几个会骑马的学子先行过来。有的衙内带职在身,或者在太学读书,纷纷告长假。那时候朝廷还没有接到南汉被平,所有宫殿府库被烧的消息,甚至都没有发生,但动静太大了。赵匡胤也惊动了,又不好问,于是让宋皇后将潘怜儿召到宫中谈话,他才讪讪地过来,你家小九要做什么?潘怜儿将信递给赵匡胤看。

赵匡胤看后说道:“你家小九在三司不好好做,一到岭南反而发奋图强了。”

潘怜儿答道:“陛下,岭南初定,没有利益纠纷,三司每一项政务,都会牵连到种种利益,官人又只是一个判官,如何敢提议?”

赵匡胤不语,只是微笑,算是一种默认与欣赏。

石保正与韩崇业将宋九抱起来,大声道:“你小子来岭南威风了。”

钱不钱的,现在不眼红了,他们自己钱都用不完,何须眼红。关健眼红这功劳。

潘美正在不远处训两个儿子。老子在岭南,你们为什么也跑到岭南!估计潘惟德兄弟未必能听懂,因为这中间牵涉一个不能说的秘密,那就是人质!

宋九道:“不提了,本来是大功,可让刘鋹这小子将宫殿府库一起烧掉。可能是五千万贯,或者都会达到一亿贯,一把火烧光了。”

“啊!”十几个衙内一起叫了起来。

宋九又问:“东西呢?”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两知州(下)

衙内从马背上将行李取下,宋九打开看了看,说道:“随我见番商去。”

“好。”一起高兴地说道。宋九说过,以后各个商品想办法卖给番商,赚世界的钱,这听上去就感到威风八面了。

二月,陆续有番商海船再度到来,一般从大食到广州一个来回是一年半时间,冬天西风起出海,到达马来半岛,正好等不了多久,东南风来到,抵达广州,然后交易逗留,有的番商与宋商一样,在广州治宅娶妻生子,在当地结交了许多朋友,广州就是他们第二个家乡,甚至手头紧的时候向朋友借资,第二年返回来,带回本金与利息。然后到下半年年末,乘船顺东北风下马来半岛,稍等几天,顺第三年春天东南风返回大食。抢的就是这个时间段,在马来半岛一般不呆多长时间,一是乱二是不及广州富庶。

真正航行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两三个月,余下全部在交易,或者等季风。

宋九还意外听到一件事,不但有船翻船沉的情况,海上还有海盗,不仅是马来半岛那边有,中国的这边同样也有。这让他哭笑不得。

要见番商,宋九还得要装逼。让王枕与郭大抬着胡床,一度没心思,只骑马,可骑马了,就不灵光了,人家只认坐胡床的宋九。

两个舅哥被批得一通,潘美也放他们过来,不过他们呆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回去,最让潘美闹心的是女儿抱着外孙女,也来到岭南,不过还在半路上,未到。

这是岭南,到夏天等着受罪吧。

宋九来到港口,看到他胡床来了,一大群番子伏于地面,雀跃欢呼。潘惟德离开父亲,又神了起来,道:“妹夫,你行啊。”

这两个没心没肺的,番人诚服,那是宋九用了心思的,那有他们想的简单。

宋九让番商起来。

打交道还是番商,有少量汉人开始下海,不多,也不远,依然受着唐朝政策影响,禁止百姓出国。况且海上风险大,于其在海上冒险,不如购得番货,再卖给番人汉货,赚的钱不少些。所以南汉汉人海客仍很少。

宋九让他们坐下,打开了诸衙内行李,先是各个琉璃制品,宋九一一报价,这一回非是急敛财,而是长期的贸易,价格比较公道,象一面普通的镜子,只有两三百文钱。再就是一些精美的丝绸,与瓷器,最后才拿出酒。

番人看着包装眼睛都看直了,这个酒能喝吗?

潘惟德小声说:“他们也会说宋话?”

不是标准的宋话,而是岭南汉家语言,不过现在客家话与宋朝官话区别不是太大,说慢一点,皆能听得懂。宋九翻了眼睛,说道:“他们中间一半人都在广州娶妻生子,你说他们会不会说汉话?”

“是啊,是啊,刘候说得对,我们一半是汉家人。”一个番子手舞足蹈地说道。

宋九打开了酒瓶,让他们一人尝一口,几十个番子喝完后,闭着眼睛回味,过了半天说道:“好酒啊。”

然后纷纷问价钱。

不问官员与否,在他们眼中,那怕就是国王,也敢照样与国王谈生意。

宋九也不在乎,一直说价,并且说第一批货即将到来。然后又盯着其中二三十个愁眉苦脸的番商说道:“你们也不用担心,番船让刘鋹手下驶走了,他作的孽,也是我中国人作的孽,本官会给你们补偿,现在购船造船也来不及,你们与朋友协商,一边出资造船,一边带货回去,本官给你们八折价格,什么时候你们损失弥补回来,什么时候这个优惠折扣才取消。若手头紧,可以向朋友借款,由本官来替你们做担保。”

“宋候,你真是好官哪。”二十几个番人号淘大哭,捶胸顿足。

“非是我是好官,陛下仁义,我们做官员的也不敢胡来,现在是大宋的天下,而非是伪汉的天下,从今而后,你们天堂就来了。”

番人感情奔放,宋九一番话煽得所有番子在岸边舞蹈。

石保正喃喃道:“敢情真能将人卖掉,还要替此人数钱。”

他初来乍到,还不知道宋九在岭南的名气,那可是一个金字招牌,价值几百万贯!

宋九等他们闹停下来,又说道:“不过这些在我中国也是一等一的商货,产量很低,数量并不多,若是你们订得多,只能限购。”

事实也不是太多,一个限购二字,番商们一个个急了,然后开始谈生意。这些人的财富难以想像的,其中有数人仅是个人财产很有可能就达到百万缗以上,并且大半是能流动的资金。时间更来得及,就是现在将货交给他们,也不能出海,必须等到冬天。仅是眨眼之间,就搭成二百多万贯钱的生意。还是宋九不敢接了,否则更多。也不开口要定金,他们自己自动会送上门。

但想到东面那块灰地,宋九神情立即变得萧索起来。

让衙内们自己玩去。

这笔交易,他们又赚了不少,广州未烧,有许多酒楼与妓馆,若有兴趣,里面还有番妓,听说有人从欧洲带来女子,但带过来金发碧睛,而且体毛多,中原人以为是妖怪,于是没有人带过来了。也有一些黑人女子,除了刘鋹这个重口味的,百姓也不喜之,还真有几个,价十分低贱。当然,看个新奇还是可以的。

于是由着他们玩去。

宋九拿着订单找到潘美与王明说道:“潘将军,好成立市舶司了。”

以前南汉征税极不规范,有的能征到了,有的没有征到。肯定不行的,仅是手中一笔订单若交易成功,就能征几万缗的税。不能算是自己征自己的税,宋九订单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更多的交易。

几人坐下商议,分成两部分做,一分是昂贵的货物,这些都是暴利,包括宋九的琉璃,以及香料宝石等等,这必须要抽解,双方取支付百分之五的税务。但为了鼓励大宗交易与交税,若是超过五万贯的可减去百分之一,超过十万贯的再次百分之一,二十万贯的再减百分之一。普通货物按宋朝住往税交纳,同样也享受大宗交易的优惠。

宋九未解释,几人也未问。实际这是一种变相的阻止逃税手段,越是大宗交易者,越容易与官府勾结,而不交税。有了优惠,多少会能让他们主动交一点。或者各中小船只拼船凑数量减税,这也等于减少了走私规模。真若这样交的话,税务也不低的,象宋九手中这笔订单,百分之四的交,也达到近十万缗钱。

有所得,必有所出,修缮仓库,让他们货物来了就有地方储放,同时修订各种保护法令与政策,保障他们人身安全,甚至训练一支小规模的海上巡逻队,剿灭沿海海盗,至少在大陆这一块,不能让他们给海盗抢走财物。

几人商议了两三个时辰,这非同小可,将这些措施与法令派快马通报京城,让赵匡胤审阅批准。

接着大部队到了。

宋九给他们一队一张纸条,这是去年的计划,想扩大来不及了,只有一百来个农场,以东部地区为主,西部地区为辅,汉人为主,蛮人为辅,若蛮人愿意也可以在他们哪里设一农场,不过效果不会很大,主要现在大部分蛮人太懒散,各个地区又有各个地区不同的出产气候,这就是宋九翻看图籍整理出来资料,不同地区就会有不同的策重点。

让学子与老农们带着资料下去找地盘去。

随着又有一道命令下达,让各县知县务必要配合,这些农场是星星之火,是火种,岭南能不能好起来,就看它们了。然而岭南太大了,一百几十个农场还远远不够,两个县才摊到一个农场。

然后又有政令下达,各州县在伐汉战争中,若有牺牲者,家中情况又是很困难的,就近安排到农场里做活,这些农场也不全部是租农民的地,岭南荒地太多,有的农场专门就是指导百姓如何开荒的,两年后,衙内撤出,这些开恳完善的地,全部分给他们家属。不能指望朝廷抚恤了,他们是为南汉牺牲的,朝廷那会掏这个腰包?这是一种变相的抚恤。

余下的还有各州县义士善户孝子,未来还有,一旦规模扩大,以后岭南必须以土兵,就交给土兵家属,让他们安心训练,配合朝廷缉贼捉盗或者战斗。

接着又下政令。

这个政令更特殊,宋九在湖南记了日记,只是他的一种想法,有的能用上,有的没有用上,但在湖南积累了很多经验,包括水中坝,围田,筒车,梯田,由潘王等人,以及各个小吏口叙记录,再做修改整理,刊成小册子印刷后,知县以上的官员一人一本,再就是去瘴疠,疟疾肯定存在的,但瘴疠有没有,还是一个谜团。各州都有瘴疠地盘,包括广州,南方的端州更是重灾区。宋九不大相信,可他又不能调几千人强行在里面住上几个月来验证,万一出了事,后果谁来承担?宋九解释了一部分原因,又将各个瘴疠所在地形图看了看,多是两种情况,一是密集的林间,特别是山谷里,水汽多,腐败物多,一处就是大江大河河畔,多在拐弯处,弯面大,水流对着弯口行走,在弯面反而形成一个静水区,上游飘过来的动植物尸体于此不走了,开始腐烂。有毒气倒也不怕,关健是这些地区最招蚊子过来,它们在上面爬来爬去,再往人身上叮咬,疟疾来了,没人说疟疾,而是说瘴疠。

若能在情况允许之下,将这些地区在瘴疠轻的时候翻耕暴晒,大江大河不可能开山劈岭,但能架设数台大型筒车,一利于灌溉,二让水动起来。但又说了,以百姓自发为主,不得忧民。但有一条必须要执行,各个官员必须反复对百姓宣传勿得食用生水,特别是来历不明的生水水源,让百姓春末到秋末这段时间,尽量天黑就睡在蚊帐里。

蚊帐费用不高,若真是穷到连蚊帐都用不起,让各耆户长与里正统计核实,将名单上报,由朝廷统一派专人挨家挨户发放蚊帐。

要做的事很多,水利道路教育,然而哪里有钱。

接着又有一道政令下达,禁止岭南买卖良人黜面为奴,犯者严惩不怠,包括蛮人地区,重者大军亲临!若是雇用佃农或者工匠,必须取以直价,不得用任何手段强行雇佣。

王明叹了一口气道:“我长那么大,从来未做过这样的好官。”

几人闻听后喝着闷酒,做得再好管什么用,烧掉也烧了。

怜儿母子还未到,圣旨到了,一连三道。

第一道是百越之人,久沦虐政,其令岭南诸州长吏察伪政有害於民者以闻,当悉除之。这道圣旨下了等于没有下,何止是苛政,不知道多少仁政渐渐在落实。

但没有奖励或处罚下来。估计赵匡胤也头痛了,若处罚吧,不能当真为了钱,而没视这个若大的功劳。若不处罚吧,想想那些财富,他能气得骑马跑到岭南来,给几个大佬一人来上一脚。

并且朝中静悄悄一片,没有一个大臣作声。

第二道圣旨几天后又到达,岭南商税与盐法并依荆湖例,征商税了,也榷盐了,不过依荆湖例,税务就比中原略轻一点。至于酒仍不禁。这是怕激起岭南民变。

第三道圣旨才姗姗来迟,未提奖励处罚,做了一系列人事调动,范昱知邕州,这个地形十分重要,南面就是交趾了。王明先代知桂州,朱宪知韶州,宋九为广州通判。

去年阆州通判路冲上书,说阆州一些职役户是本土豪强,仗着他们在地方上的力量,输租违期,于是他将这些人别立版薄,依限督责,咱就对着你们这些人来,看你们狠,还是朝廷狠。感觉这个方法不错,于是上书请赵匡胤照它推广成条制。

这些年通判与知州之争,不知吵了多少架,下面动拳头揍人的都有,赵匡胤也无奈,索性划清责任,省得吵得不可开交,于是让通判专掌其租。名是广州通判,实际是负责整个岭南租赋。

这些任命不奇怪,接下来古怪了,让潘美与尹崇珂同知广州。

潘美道:“两个知州啊?”

要骂就骂我们几句吧,不带这样玩的。

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仙

传旨太监王继恩冷笑道:“潘将军,想一想王全斌他们,你们就乐吧。”

这倒也是。

王继恩又看着宋九说:“宋九,你也要小心一点,陛下闻听后,将你家潘娘子送到宫中的美酒都砸到地下。”

几个大佬听后一起擦汗。

“陛下又传口旨,枉朕如此看重你,你却让朕极为失望。你口说人命关天,为何当天伪汉主请降,不立即从之,即有言语不当之处,也可以有朕来处罚,一举救数千人性命,又可大军迅速开进广州,避免亿亿兆钱损失!何为都监,你就是这样做都监的?你不将岭南变得如同中原……不,如同南唐与吴越一样富裕,你就一辈子呆在广州做通判吧!”

潘美想说话,这不公平,若说将岭南变好,不用皇上吩咐,几人也在努力地做,可如何能比得上南唐与吴越一样的富庶,那还能叫南荒之地吗?但想了想,还是等皇上几个月后气消了再说。

王继恩吃了一顿饭,返回京城了。

几人大眼瞪小眼,自古以来有一个州有两位知州的吗?

王明与范昱、朱宪一看形势不妙,说道:“我们还是赴任去吧。”

潘美道:“老尹,幸好咱们是老朋友,没有仇恨,否则两人同时为知州,那会为争权夺利闹出人命来的。”

尹崇珂道:“得,不提,咱们先在岭南呆几年,权当老王在益州呆两年吧。喝酒去,小九,将你的那个酒拿来。”

今朝有酒今朝醉,那管它卖得有多贵。

潘美喝着酒,对宋九说道:“给你丈母写一封信,让她从潭州也来广州,正好怜儿过来了,一家团圆。”

尹崇珂道:“我也要写信给我那个老婆子。小九,你替我代写吧。”

两个苦逼的大将军在喝闷酒,宋九看事不妙,不能让他们天天喝酒,那么事务一起往自己头上摊了。于是第二天说道:“我要下去看一看,这些官员能力我不大放心。”

说着带着十几名侍卫,以及那张胡床离开广州。不是每一个县都看,没那精力,看的是州,还有一些州多是羁縻区,现在管不了。因此看的仅是四十几个州,也不全部看,有选择的看。一看山川地形,二看民俗民情,三看物产气候,四看官员。若是有官员贪污受贿,或者苛刻百姓,或者懦弱不作为,一率拿下乌纱帽。严重者当场一起刺配,弄到市舶司修仓库去。

然后询问百姓,你们感觉下面那个官员好,那个好就提拨那一个上台,正好精兵简政,淘汰南汉冗官冗吏。

徐徐到了邕州。

范昱将他迎到州衙,派老仆倒上茶水,开始诉苦水。诉得最多的就是当地的巫婆巫汉们,他劝告也不听。并且邕州与广州不同,汉人不多,周边是熟蛮,再往南往西全部是生蛮,动一发弄不好就会断千钧。而且当地百姓相信,自己抓又不敢抓。宋九一摊手说道:“到这里离广州远了,我的胡床也不大起作用。你说不听,我说也未必会起作用。”

范昱道:“宋通判,我也知道,只是说说,若是能将这些巫婆们打压下去就好了,不然有他们掣肘,再加上生蛮强大,我在邕州寸步难行。最可气的是我一心想为他们好,偏偏这些百姓不领情。”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邕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南面就是交趾,西面就是大理,但实际能控制的面积西边只能到横山砦,南面只能到太平砦,仅占其面积的八九分之一,人口的四分之一。

宋九想了想,说道:“范知州,你认为这些巫婆们如何处理。”

“西门豹!”

“但人家不用少女祭河伯。”

“也有类似的邪祭,或用童子,或用童女。”

宋九皱了皱眉头,到处都有,巴蜀那边也有,越落后越野蛮凶残,听说吐蕃哪里也有用人命来进行血盟的。他仔细地想了一会儿:“不如将他们一一处决如何?”

“宋通判别开玩笑,那样,明天邕州城外不知多少反兵涌来。”

“我是说真的,非我们动手,而是让百姓动手……”

“能办到?”

“试试看,得准备一些器具,否则办不到。”

“那就好,这些邪婆子全部当杀。”

“你派人查一查,若是没有作恶的,就可以放过,可以杀,但不能滥杀。”

“好。”

宋九让侍卫给象州的一个学子带信带钱过去,让他在象州打造一些器具,以免打草惊蛇。然后亲自下去尝试着劝了几回,不管用。实际到了这里,包括南汉管理也变得很弱了。

不管用,宋九就不再浪费表情,又与范昱谈了谈,说道:“朝廷既设立商税榷盐标准,我们就要执行。你看邕州,从右江直抵特磨道,有大道通达大理。左江直能冻州,有大道直达交趾。”

提到交趾二字,范昱神情很平静。交趾与南汉曾有一战,那就是白藤江之战,但那时南汉不想分太多的心,而且交趾什么十二使君的,很乱,就是将军阀吴氏打败,还是无法治理这块混乱的土地。因此此战过后不了了之。现在是丁氏。那是南汉,又是没有全力去打的南汉,能与宋朝相比吗?范昱根本就没有将这个交趾当作一回事。只是现在大家一起苦逼,治理为先。什么交趾占城的,没有一人感兴趣。

但他也疏忽一点,往后去又有几个潘美?

范昱继续听他说下去。

“范知道,若是在太平寨与横山寨设两个互市又是如何?既方便了交流,又能得到一批税务。”

这个互市没有市舶司收益高,不过泰山非是一日造就的,税务也是一点一滴堆积起来的。而且这是商税范畴,并没有加税于农民身上。

“宋通判,就怕维持不了这个秩序。”

“倒也无妨,选精悍百姓,或者从原来南汉兵士当中勇敢者为土兵,给其一些薪酬,足以将秩序维护。若是蛮部勾结起来大规模入侵,有与无皆是一样,只能将百姓撤回城中,等待后方援兵到来。我派人去广州给你支一些钱帛过来,先行维持。”

范昱心动。

宋九道:“这样吧,反正那器械还有几天才能造好运来,我们一道下去转一转,人多主意多,看看我们能不能商议出一个更完妥的办法。”

两人转了好几天。

互市规模不算大,可以上报朝廷,可以不上报。不过为了稳妥起见,范昱还是写了一个奏折,递向京城。东西也做好了,人手也安排下去。大戏上演。

岭南与中原婚嫁丧葬衣服多不相似,这个没事,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但宋九最恨的就是这个淫祀,有的人残忍,杀男童女童,甚至大人,用他们性命来祭鬼。

范昱反映了,两人劝都没有劝好,宋九这才下决心动了狠手。

入夜来临,城外一个庙,里面不知拜的何方神灵,反正宋九肯定不知道。有两个祭司经常带百姓来拜它。又在拜,忽然庙中忽然几声雷响,又有烟雾腾起,一个金甲巨人突然出现在庙堂中。

大神真的来了,百姓先是瞠目结舌,然后发疯地跪下,巨神喝道:“吾乃南华真君,你们速速派人叫城中的宋朝官员范昱与宋九来见吾。”

说完,烟雾再次腾起,庙中地摇山动,巨神不见了。神仙有命,这群百姓精神来了,纷纷叫城门。城上守兵询问,百姓将事情说了一遍。宋九与范昱匆匆忙忙带着衙役出了城。

俩人刚到,庙中又闪过巨响,金甲巨神再度出现,神仙来了,两人只好下拜。巨神说道:“勿用,你们代圣天子解救这一方百姓,不用向本神下拜。”

“谢过南华真君。”

百姓面面相觑,不过细想,两个宋官真不错,特别那个宋九,传得厉害,东面那些百姓几乎将他当成了活菩萨。

大神又喝道:“你们既带圣天子守这一方百姓,为何让这些邪妖怪魔受百姓膜拜?”

“我们劝过,但百姓不听。”

“将那些祸害百姓的祭司巫婆一起喊来,本神之命!”说完了,巨神一下子腾向空中,巨大的力量将瓦片一块块撞飞,然后呆在半空中一动不动。这等神迹将所有人一起吓呆了。这时不但有开头那些膜拜的百姓,又涌来许多百姓,一个个看傻了眼,全部伏下一动都不敢动。宋九吩咐衙役与官兵下去抓人。

然后他们与百姓一样,呆呆地看着神仙。宋九壮着胆子问道:“请问真君,你为何降临尘世?”

“圣天子出世,世间却有那么多邪魔鬼道,本神怎能不管!”巨神大声道,声音如同雷鸣如同金钟,远远地都能听到,肯定非是人类能所发出的声音。

不过人家是神仙,有什么好稀奇的。

只有许多百姓眼中产生迷茫,一个老汉哆嗦地问:“请问真君,我们当信何方神灵。”

“昊天上帝,天清真君,四大天帝,尔小民不懂,给尔等经义。”神仙巨掌翻出,一本闪着金光的经文飞了出来。范昱接过来看了看道:“道德经。”

“万经之经,道德真经,老子乃太上老君下凡,指拨世人。”

“真君,下官一定将它传于这一方百姓。”范昱双手恭敬地捧着它。当地这些百姓哪里懂得什么万经之经,皆用艳羡的眼神盯着那本经书。但大神在此,不敢失礼。

过了许久,一个个巫婆与祭司带上来。

“摄尔妖民,自己堕落魔道鬼道不算,居然胆敢带着无辜百姓信仰妖魔鬼怪,尔等当死!”真君很生气,一巴掌翻飞出去,一大片瓦棱子与瓦片打落出去。

这些假神仙们遇到真神仙,全部石化。

真君继续说道:“念尔等中有些人不开化,受人蛊惑,又未作下恶事,本神今日饶你们一命。”

他说完开始念名字。

宋九飞快地用笔记录着。

读完了名字,真君说道:“余下的人全部当死。”

徐徐落在地面上,对百姓说道:“尔等也好自为之。”

说完烟雾腾起,眨眼不见。宋九忽然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