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领主天下-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记得了好啊,哈哈!”
“阮大人,国公爷让我感谢你上次的报信之恩。”
“举手之劳,不敢当国公爷言谢。国公爷在大明生死存亡之秋力挽狂澜,威震天下,是我大明千万百姓的依仗,下官素来对国公爷是高山仰止,钦佩的五体投地。朝中奸臣当道,阮大铖虽然官卑职小,但是也不能看着国公爷蒙受不公的待遇,只是尽自己所能为国公爷做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能为国公爷做事是大铖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先生千万别说谢字了,否则就是看不起我阮大铖。”
阮大铖正气凛然,语气诚恳,表情真诚,言下之意hǎoxiàng是尤条再说一个谢字,那就立马从这楼上跳下去一样。
尤条早就听萧毅说过阮大铖这人素来谄媚,最善见风使舵,可没想到却如此夸张,表情微微惊愕之下笑了起来。
“阮大人如此忠心为国,刚正不阿,尤某佩服。既然阮大人对国公爷如此仰慕,国公爷这里有一件大事要请阮大人帮忙。”
“国公爷有何吩咐,请尽管说来,下官只要力所能及,一定照办。”阮大铖起身拱手道。
“很简单,国公爷觉得老马不太好相处,准备换一个人做首辅。阮大人贵为兵部侍郎,也是朝廷重臣,国公爷想让你也出份力。”
尤条淡淡的说道,但是却注意观察着阮大铖的表情。
阮大铖心中一跳,果然老马这次惹毛了秦国公,要倒霉了,幸亏自己见机行事的早,否则的话肯定会和老马一起倒霉的。
岂不知若不是他的话,萧毅说不定此时还不想收拾马士英呢。
阮大铖肃容沉声说道:“马士英蒙蔽皇帝,卖官鬻爵,在朝中一手遮天,早都已经是天怒人怨了。下官一直心中不忿,但是迫于官卑职小,只能暂时隐忍,等待机会。如今国公爷要为朝廷除此奸佞,阮大铖愿为先锋,为国公爷做一个赴汤蹈火的马前卒。”
看阮大铖一副慷慨激昂的样子,尤条心中越发的佩服此人了。这真的是膝盖软如绵,脸皮后如铁。大铖之后,谁与争锋?
好歹阮大铖现在还是马士英的心腹,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而且马士英对他还是有知遇之恩,没想到这么快就被阮大铖给卖了,直接打成了奸佞。
不知道马士英若是知道了这些话,会不会被气的吐血。
“阮大人高风亮节,尤某佩服,回去之后一定会在国公爷面前为您美言的。”尤条强忍着恶心,面带微笑道。
“多谢先生,多谢先生!”阮大铖满脸堆笑,满心欢喜。
“阮大人既然已经你我同是为国公爷效力,那我们就仔细的商量一下接下来的行动步骤。”
两个脑袋凑近,开始低声商议起来。
一个时辰后,阮大铖面带喜色的离开了玄武楼。
在阮大铖走出玄武楼之后,包间外的黄志忠闪身进来。
“先生,抓捕的人手已经安排好了,而且在他的宅子附近已经布满了我们的人手,绝对保证万无一失。”
尤条点点头道:“等夜色深沉了再动手,确保神不知鬼不觉。”
二百九十四章基地危机
黄志忠点头称是,正准备转身离去的时候却被尤条叫住了。
尤条思索了片刻后吩咐道:“暂时先别急着动手,让我们的人看紧点,有什么动静立刻报过来。”
黄志忠虽然不解尤条为何突然改变主意,但也没有发问,只是点头应道。
尤条又问道:“去杭州的人马现在如何?”
黄志忠道:“一切顺利,刚才来之前已经收到飞鸽传书,目标一切正常,应该没有察觉道我们的行动”“。”
尤条点点头又道:“如此甚好,等明日朝堂风波一起,等待信号随时准备动手。”
黄志忠下去之后,尤条又将这两日所有的事情都细细想了一遍,觉得应该没有什么纰漏了这才开始伏案奋笔疾书起来。
这是尤条投靠萧毅以来第一次独当一面,这次的任务对他而言既是荣耀也是考验。他很清楚,目前虽然秦国公很信任他,但是他手底下那些将领们可并不怎么对他服气。一个个虽然当着萧毅的面对他都是很有礼数,但是心里还是把他当成了一个夸夸其他之辈,对他很是有些轻视。
这次是他给萧毅出的主意,所以这件事的成败不仅guānxì着萧毅能否更进一步,也同样guānxì着他在定北军中的地位是否能牢固下来。所以在这件事上他不得不谨慎,争取交上一份mǎnyì的答卷。
作为一个谋士型的人才,尤条的政治诉求绝对不会仅仅满足于一个首席幕僚。
而且尤条心中也非常清楚。萧毅这次何尝没有借机考较的意思。所以他得更加的谨慎仔细。
片刻功夫后,尤条走出房门,轻轻的唤了一声,立刻从旁边的夜色中闪出一道人影来到跟前。
轻轻的吩咐了一句,那人影从尤条手中接过一件物事,又闪身没入了夜色之中。
不出片刻,一只白鸽扑棱棱闪动着翅膀没入了夜空,向着滁州方向飞去。
萧毅放下手中的信,笑着对桌案对面的萧贵道:“军师信上说,此次南京之行非常顺利。一切都在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只要明日的朝会一开。这南京城就要变天了。哈哈。”
萧贵接话道:“大人手底下如今能打仗的倒是不少,可是这些朝堂上算计攻讦的事情还是非军师不能胜任。”
萧毅点点头表示赞同。他现在手底下的局面是典型的武强文弱。大部分都是武将,文臣却没有几个。
徐华管理民政倒是有些本事,可是却太过正直。也没有在官场上待过。根本不了解官场上这些弯弯绕绕。不适合干这些事情。
陈子龙虽然在朝堂上待过,但是却也是脾性正直刚烈,用来做个诤臣还可以。在军事上也有些见地,但是同样不适合朝堂争斗,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因为不得志而投身到萧毅手下。
所以算来算去还只有尤条能做到了这些事情。
人才还是太少啊,萧毅暗自摇摇头忖道。希望这次能够顺利封王,到时候借着这股势头好好的吸引一批人才前来。
萧毅正准备说话的时候,突然脑海中响起了很久没有动静的的声音:“注意,基地发来一条紧急消息。”
萧毅一怔,心中顿时有些忐忑,基地难道出事了吗?
当下毫不迟疑,立刻命令领主助理打开消息内容。
匆匆看完之后,萧毅猛的一下站起身来,眼睛直直的望着身前的萧贵,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有惊讶,有惊喜,又有不可置信,又带着惶恐和不安,嘴里不知道在喃喃自语些什么。
萧贵也发现了自家大人的脸色不对,不由的有点担心,往前走了两步,才听见萧毅嘴里喃喃自语的竟然是:“我有孩子了?我要当爹了?我竟然有孩子了?我竟然要当爹了?”
原来刚才的消息是留守基地的绮玉启动基地的紧急信息传递功能发来的。这种功能,只能在领主和被领主授权者之间使用才可以。在萧毅离开基地的时候,他就已经授权了绮玉可以使用这个功能。
绮玉虽然是系统强加给萧毅的老婆,但是除了没有自然人的成长记忆之外,她具备任何一个贤惠的主妇应该具备的一切优秀品德。
她虽然身怀六甲,一个人留守基地,非常思念夫君,但是却从来没有启用过这个紧急传递功能来诉说自己的思念之情。她不想因为儿女私情而让征战在外的夫君分心。
这次事情要不是十分紧急,guānxì到基地的生死存亡,绮玉依然不会动用这个特殊功能的。
在信息中,绮玉说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基地遭到了不明武装人员的刻意窥探。虽然被守卫基地的士兵给快速的消灭了,但是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不明身份人员在基地周围出现。绮玉怀疑有人要对基地不利。
第二件事就是告诉萧毅他快要当爹了,再过两个月孩子kěnéng就要降生了。
萧毅现在的注意力完全被自己要当爹了这个消息所吸引住了。
他来到这个时代后虽然已经有快一年的时奸了,言谈举止也越来越向这个时代的人们靠拢了。但是从他的内心来讲,他对这个世界依然有一种疏离感。他总感觉自己跟这个时代没有什么guānxì,是被系统生生的绑架过来的。
正因为这种感觉,让他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有些在游戏中的感觉,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但是绮玉怀孕的消息一下子让他心中有了一种奇怪的踏实感,让他觉得一下子跟这个时代亲切起来,有了一种亲密的联系。
但是此刻的萧毅却顾不上去感叹血脉相连的神奇,因为他很快想起来另外一件严峻的事情。
基地正在被人窥探,随时都有被发现并遭到攻击的kěnéng。
萧毅脸上神色变幻,对于妻儿的关切,对于基地安危的担心让他一向云淡风轻的脸上浮现出了浓浓的忧色。他如一只困兽般的走来走去,嘴里喃喃自语,拳头不时的握起放松。
大人有后了,这个消息让萧贵心中振奋不已。
可是萧毅的表现却让萧贵有些迷惑,大人的表情在惊喜过后似乎是极度的担忧,这在一向淡定的大人脸上可是头一次看到啊。
“大人,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萧贵愿意为大人分忧!”
萧贵的声音让忧心如焚的萧毅停了下来,他看着眼前这个自己最信任的大将,然后向他说出了自己刚才收到的消息以及自己的担忧。
萧贵听完之后,眉头也是微微一蹙,稍微一思索道:“大人,末将以为,那些不明身份的探子应该是鞑子的人。”
萧毅点点头道:“目前看来,鞑子的kěnéng性最大。多尔衮在我们手底下连连败北,早已经对本督恨之入骨。他们无法在正面战场上战胜我们,就把注意打到了我们的后方基地。想对我们来一招。”
萧贵道:“我们从基地带着大军千里迢迢而来,一路上不kěnéng隐藏形迹,多尔衮只要稍稍一查,就能查到基地的大概wèizhì。不过,秦岭山绵延八百里,基地的wèizhì又十分隐秘,而且还有许多伪装,鞑子想要找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末将愿亲领一军连夜赶回基地救援,一定保的夫人和小公子的安全。”
所谓关心则乱,萧贵的一番话让萧毅逐渐的冷静下来。
事情还没有到最坏的地步,自己不能先乱了方寸。
他闭上眼睛思忖了片刻,再睁开眼睛时眼神中已是一片清明坚毅。
他已经做好了决定。
“远水救不了近火,若是贸然回师救援,正好就遂了多尔衮的下怀。我们在江南的大好局面很有kěnéng就会被倾覆。而且千里迢迢赶回去,也不一定来的及。”
平静的语气,坚毅的眼神,萧贵便知道自家大人已经心中有了打算,便不再做声,只是静静的听着。
“如今我们在江南的已经稳住了局面,声望如日中天。而且我在朝堂上的布局即将发挥作用。北面多尔衮依然贼心不死,随时想伺机再度南下。阿济格还在芜湖一带与黄得功对峙,李自成在江西也是虎视眈眈。整个江南局势如今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
“随着我们的地盘越来越大,我们的兵力已经越来越捉襟见肘。而新兵虽然招募了不少,但是尚未形成战斗力。因此,我们江南的兵动不得。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动会得不偿失。”
“诚如你说的,虽然鞑子活动频繁,但是目前尚未发现基地所在。而且秦岭之上山高路险,地势险要,鞑子就算发现基地,也没有办法动用太多的兵力前去攻打。以基地的兵力来说,自保暂时还是无虞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做最坏的打算。基地是我们的根本所在,容不得半点闪失。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基地自救。”
萧贵不解,问道:“末将不明,基地兵力非常有限,如何才能自救?”
萧毅的脸上突然显出了一种玩味的表情:“你说,若是在关中,若是再出现一支定北军,而且实力更加强大的话,多尔衮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萧贵闻言一怔,继而恍然,振奋道:“大人,末将懂了。那当前我们该做什么?”
萧毅扬起头轻轻呼出一口气,缓缓道:“去南京!”
二百九十五章发难
南京皇宫,偌大的奉天殿里,今日罕见的站满了人。相熟交好的官员们凑成一堆,三三两两的在低声聊着;整个奉天殿里一片嗡嗡声。
马士英站在左手首位,昂首挺胸,在他的身边围绕着好几名官员,自然都是些溜须拍马之辈,说这些奉承逢迎的话,听的老马不时的抚须一笑。但是细心的人可以发现老马的脸上还带着一丝焦虑。
马士英有些奇怪,皇帝都有大半个月没有上朝了”“。昨天晚上,宫里派人传出了消息,说是今日要举行朝会。
老马打听了一下,听说是勋臣之首忻城伯赵之龙和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两日昨日联袂去找了皇帝后,皇帝才决定今日举行朝会的。
这两人和史可法当时都是崇祯皇帝钦点的镇守南京的三大重臣。史可法被自己给弄出了经常,如今还在扬州待着。
赵之龙也一向都是花天酒地,根本不上朝的主。韩赞周也被卢九德排挤的郁郁不得志,整天待在家里也是无所事事。
这两位平时也没见有什么联系,他们竟然联袂进宫找皇帝去了?
世事反常定为妖,老马闻到了一种阴谋的味道,心中也升起了警惕。
但是当他得到消息的匆匆进宫想去皇帝跟前打探消息的时候却被告知皇帝下了命令不见任何臣子。
想到小胖子对自己的宠信,老马暂时压下了心头的不安。他实在想不出目前能有什么事情对自己不利的。
可是当马士英看到久不上朝的忻城伯赵之龙等一干勋臣时,他心中顿时升起了一丝不安。
尤其是赵之龙在和其他勋臣官员打招呼的时候还会不时的向马士英看一眼。更让老马心中狐疑起来。
此时,传来了一声有些尖细高亢的声音:“皇帝驾到!”
众位官员顿时噤声,纷纷归位,三呼万岁,行大礼参拜。
朱由崧睡眼惺忪的看着下面跪了一地的官员,摆摆手道:“众卿平身。”
昨日他正待享用锦衣卫指挥祖泽傅进献的一对娇艳无比的姐妹花,却被平日根本见不着的赵之龙和韩赞周两人给搅扰了兴致。
虽然皇帝都已经快遗忘了这两人的存在,但是他们bì进g是先帝钦命留下的三大镇守大臣,不能不见。
赵之龙二人早已经得了尤条的吩咐,只对皇帝说要有大事在明日早朝上奏对。请皇帝明日升朝。满朝文武一起来商量。
朱由崧根本无治国之才,更无治国之心,心中一直惦记着那对娇艳的姐妹花,看他二人也无多说的意思。心中倒是称意。便很痛快的答应明日升朝。还特意吩咐司礼监卢九德记得提醒自己。
赵之龙二人一走,皇帝生怕又有人来搅扰自己的好事,吩咐卢九德不见任何大臣。
这道命令让老马也吃了闭门羹。
朱由崧揉了揉眼睛。看了一眼旁边的司殿太监。
司殿太监一挽手中的拂尘,尖细的声音喊道:“有本奏上,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殿下闪出一人,大声道:“臣有事启奏。”
众人循声望去,却是都察院河南道监察御史章正宸。
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
所以当章正宸出班奏事的时候,百官顿时都来了兴致,都齐齐竖起了耳朵,想知道这次又是哪位同僚触到了霉头。
有明一代,御史的权利极大,几乎是无事不可奏,无人不可劾。尤其是在中后期,言官的权利更是极大。他们骂皇帝,劾大臣,几乎就没有他们不敢骂的人,不敢奏的事。而且偏偏还骨头极其的硬。
可以说明朝文官清流的名气有一大半都是这些言官给挣来的。只是后来随着东林党人的兴起,明朝党争之祸越来越严重,这些言官的作用已经被扭曲,为了搏一个所谓的好名声而彻底沦为了党争的工具。
弘光朝,虽然吏治腐败之极,但是也有那么几个敢于说真话,有骨气,有见识的大臣。章正宸就是其中一个。
他从崇祯朝的时候就是都御史,每次弹劾之人却是都是确实有问题,弹劾之事确实存在。而且证据确凿的。
所以当他出班的时候,众文武官员的耳朵都竖了起来,许多心中有鬼的人都是惴惴不安,生怕弹劾的是自己。
“臣今日要弹劾三人。”章正宸的话掷地有声,顿时引起朝堂上一片哗然。
朱由崧心中也是一惊,因为早起的那些迷糊劲也立刻消散了。在他的印象中,自从他当监国到皇帝以来,还没有见过哪个大臣一次在朝堂上弹劾过三名大臣,所以眼睛也是睁的大大的看着章正宸。
满朝文武也都是瞪大眼睛看着他,原来要倒霉的还不止一个啊!
“臣弹劾第一人,乃是原太子太傅,都督同知陈洪范。陈洪范深受皇恩,不思报国,反而勾留鞑子,刺探消息,且助鞑子残害同僚,意图谋反,罪在不赦,按律当斩。”
章正宸话音未落,朝堂上顿时一片嗡嗡之声,许多官员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马士英也是一脸惊愕的看着一旁神情肃整,腰背挺直的章正宸,不明白他要干什么。
鞑子刚进北京城的时候,弘光朝廷曾经组织了使团北上,试图与多尔衮何谈,想来个划江而治。
在当时的弘光朝君臣眼中,当时的鞑子是友,而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则是贼,是真正的敌人。
再加上鞑子势大,南明君臣早都被吓破了胆子。虽然当时也有章正宸等少数有见识的大臣上书要求朝廷趁着鞑子刚入关根基不稳,山东河南等地政权处于真空时发兵北上,一举收复这些dìfāng。但是最终还是淹没在了一片议和苟安之声中。
当时的朝廷主流声音就是联虏平寇,联合清军共同对付李自成。而且当时,马士英,史可法等朝廷中主事的大臣都是这样的想法。
可以说史可法跟马士英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人格修养上,史可法廉洁,马士英贪婪,仅此而已。
在朝廷大政,战略目光上,两人真的相差无几。
清军入关之后,多尔衮还担心南明朝廷会趁着他们立足未稳,挥师北上。刚开始还写信给史可法,表示承认南明朝廷是大明正统,说我们大清军队是来帮助你们来剿灭贼寇来了,没有恶意。
但是随着几次书信往来,而且清军逐渐在关内站住了脚,多尔衮也逐渐看清了南明君臣的虚弱和无能,就连被当时的南明君臣看做是顶梁柱的史可法在书信中也表现的是懦弱无能,这更加的滋生了多尔衮的野心。
于是多尔衮开始翻脸了,不承认南明朝廷的中原正统地位,要求小胖子下台,南明俯首称臣,否则就大兵压境,讨伐伪明。
南明君臣被吓破了胆子,无奈之下,只好组织了一个使团北上与多尔衮议和,试图与清廷划江而治。
这个使团的正使就是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左懋第,副使分别为太仆寺少卿马绍榆,太子太傅、都督同知陈洪范。
使团北上之后,到了北京,却遭受了许多的羞辱,不仅和谈的事情没有成功,而且就连左懋第和马绍榆两人也被鞑子囚禁了起来,半个月后遭到杀害。
三人之中只有陈洪范一个回到了南京城。
陈洪范回到南京之后,没有获罪,仅仅受到了遣返回乡的惩罚。
就当朝中众人已近快忘了这件事的时候,章正宸却忽然弹劾起了一个去官之人,大臣们当然会感到奇怪了。
众人还在惊愕的时候,章正宸的声音又响起了。
“臣第二个要弹劾的人乃是锦衣卫指挥使祖泽傅。祖泽傅之父祖大寿深受皇恩,不思报国,反而叛国投敌,为虎作伥,残杀大明百姓。祖泽傅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掌握国之重器,不思报效朝廷,却暗通其父,意图叛国,其心当诛,其罪当斩!”
章正宸的话犹如又一个大石头落入了水中,又引起了一片哗然。
祖泽傅是祖大寿的儿子,还是吴三桂的表弟。如今他的老子和表哥都投了鞑子,他却偏偏还在南明朝廷担任着锦衣卫指挥使这么重要的职位,可见朱由崧君臣是多么糊涂。最基本的防范心都没有,不亡国才是怪了。
难道他们想指望祖泽傅觉悟能高到不说大义灭亲,最少也来个划清界限嘛。
但是显然是不kěnéng的的,在古人心目中,家庭的观念可是远比国家要大的多的。大义灭亲在古代可不是守提倡的,反而弄不好还有受到惩罚的。
事实上,这个祖泽傅却是为清廷提供了许多南明的情报,也为清军轻易攻破南京城立下了许多功劳。
这个重磅炸弹一落下,许多官员都渐渐明白,今日的朝堂上恐怕要掀起一番惊涛骇浪了。
而且有细心的官员发现,章正宸今日弹劾的这两个人都与马士英有着密切的guānxì。难道说……
很快,章正宸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臣弹劾第三人,乃是内阁首辅马士英。”
二百九十六章群情汹汹
“臣弹劾内阁首辅马士英!”
章正宸的这句话犹如在平静的湖中扔下了一枚重磅航弹,巨大的冲击力让所有人的耳朵都出现了暂时性的失聪。
朝堂之上一片静谧,除了少许人之外,其他人都是一脸的愕然,愣愣的望着脸色如常,挺拔如松的章正宸。
他莫不是疯了吧,这是许多人的第一想法。
马士英丝毫没有听清是在弹劾自己一般,竟然愣愣的毫无反应,也是呆呆的看着身旁不远处那道身影,似乎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马士英身为首辅,用人不明,错用陈洪范这等叛国奸贼,致使大臣惨死鞑虏之首,人神共愤,此其一罪也。”
“马士英担任首辅之后,不思辅佐君王励精图治,破贼拒虏,反而飞扬跋扈,堵塞圣听,卖官鬻爵,搜刮美色蛊惑君王,致使朝政腐败,吏治败坏,民怨沸腾,此其二罪也。”
“马士英驭下不严,手下四镇将兵不思报国杀敌,反而烧杀抢掠,荼毒百姓,罪恶滔天,此其三罪也。”
“马士英罪行累累,罄竹难书,罪大恶极,罪无可赦。”
“臣请陛下为大明社稷计,为天下百姓计,将此三獠明正典刑。”
偌大的奉天殿中只有章正宸激昂的声音在殿中回荡。
马士英终于反应过来了,刚才一口一个马士英,一口一个罪大恶极,让他心中的怒火如充气的气球一般迅速的膨胀起来。
他首辅的威严从来没有人敢如此挑战。他终于爆发了。
“竖子大胆!朝堂之上岂能容你胡说八道,构陷大臣,来啊,给我将此人拖下去。”马士英双眼喷火,脸色涨红,手指着章正宸咆哮起来,已经来不及顾忌他的首辅风度了。
马士英自从当了首辅以来,从来没有人敢拂逆他的意思,更何况在朝堂上当这文武百官的面来弹劾他了。
那些弹劾的话一字字,一句句都犹如猛火油一般。让他的怒火熊熊燃烧起来。
马士英首辅当久了。竟然都忘了自己的身份,这金殿之上唯一能发号施令的就是那位皇帝陛下了。那些殿前的大汉将军可不会听他的。
他刚才的话不仅让许多大臣有所反感,甚至连回过神来的皇帝都有些不满的看了他一眼。
但是马士英已经被怒火冲昏了头脑,此刻也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
“马首辅好大的威风啊。可是把这奉天殿当成您的府邸了!”一道带着嘲讽的声音响了起来。
随着声音。一人从勋臣的队伍里站了出来。却正是忻城伯赵之龙。
赵之龙作为崇祯皇帝钦点的镇守南京的三大臣之一,而且还是勋臣,在南京城的影响力自然是不容忽视的。
虽然他们这些勋臣平时是不被允许插手国政的。但是他们依然拥有弹劾和检举大臣的权利。
赵之龙承袭父荫,做了伯爵。虽然说文不成,武不就的,但是基本的眼光还是有的。
他们这些勋臣之后,靠着祖宗余荫,世世代代被朝廷像养猪一样的养着,享受着荣华富贵。
但是如今天下动荡,内忧外患,他们也自然会去想自己这富贵还能不能继续的享下去。
当初鞑子势大的时候,赵之龙就曾动过投靠鞑子的念头。只是没想到鞑子到了扬州城下,遇到了横空出世的萧毅后碰的头破血流,只好灰溜溜的缩回北方去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清军在攻到南京城下的时候,带头打开城门投降的就是这个赵之龙。
作为历史系的高材生,萧毅自然是知道这个人的。
后来军统司成立之后,根据萧毅的指示,黄志忠利用锦衣卫的力量对南京城中能挂上号的勋贵大臣都做了调查,每个人都建立了档案。
根据调查,这个赵之龙看不出来一点忠贞报国之意,最看重的还是一家一户的前程富贵。而且根据锦衣卫探听到的消息,他也有搭上萧毅这条大船的想法,只是一时无人引荐而已。
要扳倒马士英,这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所以,当尤条找上门的时候,赵之龙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就答应了。
而且为了造成更大的声势,为了给皇帝造成更大的压力,赵之龙还私下串联了许多其他勋臣,如保国公朱国弼、魏国公徐久爵、隆平侯张拱日等人。
赵之龙话音一落,马士英这才有些清醒过来,脸色铁青,按捺着怒火一言不发。
赵之龙冷哼一声,转向了皇帝的方向。
“陛下,对于章御史弹劾的三人,臣附议。且臣再请陛下治马士英咆哮朝堂,藐视皇上一罪。请陛下对马士英等三人严加惩处,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臣附议!”保国公朱国弼也站了出来。
“臣附议!”隆平侯张拱日也站了出来。
“臣等附议!”随着这三人的出头,许多勋戚一派的大臣都站了出来,要求皇迪惩马士英等三人。
风云突变,朝堂震惊。
弹劾马士英的大臣黑压压的站了一片,占到了今日上朝大臣人数的三分之一还多。
此时及时再愚钝的人也明白了,这是一场有计划,有预谋的倒马运动。
章正宸作为言官,打响了第一炮,而赵之龙这些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却地位超然,影响力巨大的勋臣却是趁势追击,一句形成浩浩荡荡的滔天之势,让马士英根本没有时奸反击。
直到此时,马士英终于明白过来,这是有人要对自己下手了,而且一出手就是一记重拳。直接让他无法招架。
按照规矩,被弹劾的大臣,要摘掉乌纱,站在前列垂手听参,不得当堂辩驳。
而马士英刚才恰恰就因为chōngdòng之下忘了这一点,结果还被赵之龙给抓住大作文章。
马士英颤抖的双手摘下了乌纱帽,缓缓的走到殿前垂手而立,脸色铁青,心中却在飞速的合计到底是谁要对自己下手,而且有如此大的能量发动这么多勋臣来弹劾自己。
这个疑问。不光是老马自己。许多不明就里的大臣也在暗暗琢磨。
朝堂之上又陷入了熬人的静默之中,所有人的眼睛都看着高高在上的皇帝。
朱由崧彻底的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