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房事-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能告诉他!事已至此,再让他伤心绝望,那不是要他的命吗!?
  所有的苦难就让自己一个人来忍吧!茂生一辈子善良,上苍有眼,一定会赐予他们孩子的。
  茂生回来后就得了一种怪病:不能见水或冰凉的东西,一见水浑身感觉就像爬满了毛毛虫一样痒痒,身上起了很多的风刺,红肿一片,越挠越痒,痒得人心都缩成一团了。
  不能开冰箱,一开就痒;不能用水龙头上的水,一用就痒;同事开玩笑向他泼水,他大发雷霆,把人家吓了一跳——平日里脾气很好的他,怎么变得如此暴躁?
  茂生也不知道。后来去了医院检查,也没查出病来。
  这种病一直折磨了他半年,直到有机会去省城出差,茂生去省医院检查,情况一切还是正常。医生问他是不是受过什么刺激?建议他去作精神理疗。理疗医生详细询问了他的情况,拿了一块冰让他把手放在上面。茂生看见冰浑身就开始不舒服,哪敢用手去摸?医生坚持她的意见。为了治病,茂生只好闭上眼睛把手放在冰块上,一股透骨的冰凉让他打了个寒颤,一种曾经的感觉使他想起了那天在天平间的情景……过了一会,身上居然不痒了!
  看来心病还得心来医呀。
  茂生的病就那样好了。
  七十一(4)终于有房住了
  秀兰在家里躺了半个月,最后起来了。人瘦了一圈,象大病了一场。茂生把孩子用过的东西都烧了,唯一留下的是孩子最喜欢的那个米老鼠,在医院也一直带着。秀兰看见它似乎就像看见了贝贝,眼泪止不住就流下来了。
  工艺厂的外面有一个建行营业所。
  建行缩编机制,效益不太好的营业所要不撤掉,要不就让别人代管。这个营业所主要对工艺厂业务联系,所以建行与厂里商量后,决定他们出一部分工资,让工艺厂的工人暂时代理。
  建行营业所是一座独立的小院,里面有一栋二层的小楼。小楼约建于七十年代末,显得很陈旧了。一楼为营业厅,二楼是员工宿舍,有四间房子。由于厂级领导基本上都有房子了,厂里集资修建的房子马上也要竣工,茂生因为给孩子看病没钱投资,郝书记于是决定由主管财务的科长住两间,茂生住两间。
  茂生从此结束了两年的租房生活。
  一种幸福的感觉溢遍全身,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没有再为房子的事情发愁。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然而令他们发愁的事情还是有的。
  先是老家不断来人,来了吃饭倒是小事,晚上住宿就成问题了。
  建行营业部的小楼因为建得早,每间房子只有十二平米,一间做卧室,一间做厨房,还是很拥挤。秀兰说原来住牛毡房的时候就一间房,感觉也住下了。现在两间房子还没处放东西。看来我们的家当不少呀!他们做了一张硬板床,一套沙发和书柜,房子里已经放不下了。
  建行楼不漏雨,但上面的楼板很薄,一晒就透,夏天比牛毡房还热,跟蒸笼似的,后半夜才能入睡。冬天奇冷无比,生了火炉也不管用,家里晚上结冰,水缸都冻破了。
  还有就是这个地方没水,吃水要去几百米的地方去吊。那里有一口水井,每天早晨都会有许多人排队等候。
  老家人频繁走动,只要上榆城办事,想办法也得找到茂生,他无法拒绝。
  自从孩子死后,茂生回老家的次数少了。一来麦田全部成了果园,不用再回去收麦子了,二来回去的麻烦事太多,他感觉很累。
  首先是回家就得走亲戚。走亲戚就得买东西,少了还不行,因为你是出去的人,跟农村人不一样。大包小包一大堆,到各家跟调盐似的,感觉一点点。他们非常在意你来带的东西。有一次茂生去茂霞家,由于没给孩子买衣服,二姐当时就伤心得哭了起来。这也难怪,村里有在外面干事的亲戚,大家互相攀比,女人们在一起拉话最津津乐道的就是这些。茂霞是个争气的人,给大家说他的弟弟茂生在工艺厂当厂长,把事情干起来了。邻居孩子的舅舅给孩子买了件连衣裙,邻居媳妇就拿来炫耀,茂霞说等我茂生回来,买的衣服肯定比你娃他舅的好!结果茂生回来只带了副食和烟酒,让茂霞的脸没地方搁了……
  茂生以前有贝贝跟着回来,心里还能安慰一些,现在孩子没了,那种感觉是其他人无法想象的。尽管大家非常热情,但话言话语里多少有一些怜悯的味道,让茂生心里很不舒服。红星带着他的三个孩子过来,说有人想出高价收养他的孩子,他不给。人活着就为了娃,没娃还有啥意思?茂生如果想要,他一分钱不要。茂生冷笑了一声,说你还是看谁出的价钱高给谁吧,我没钱,养活不起!母亲于是乘机作思想工作,想让他把茂强的孩子收养了,茂强还可以再生一个。茂生说我谁的孩子也不要,这辈子就我和秀兰两个人过!
  第120节
  过年了,孩子的压岁钱也不能少。这几年更是水涨船高,大家的条件好了,要求就高了。农村人给孩子压岁钱最少也在拾元以上,茂生是公家人,出手不能太寒碜。过年回家,礼品是不能少的。除了烟酒还有副食,最头疼的是小孩的食品,在超市里算计着买,手推车里已经装不下;还有鸡鸭鱼虾等等,最后回去的时候只好雇车,因为要带的东西实在太多……
  然而这还不是他们不回家的主要理由,最头疼的是回去后村里人叫他去吃饭。茂生回去后每天早晨天还没有亮,院子里便已经守候了好几个人排队叫他,茂生不能拒绝,拒绝了他们就说你看不起他们,母亲也尽量让茂生都去,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有人叫你吃饭说明你人缘好!
  然而这顿饭可是好吃难消化,他们叫茂生吃饭都是有目地的——给他们在城里办事或给孩子安排工作!
  九十年代末期,农村的情况好多了,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让孩子在农村呆,一辈子没出息。思来想去,村里在外面当官的就茂生一人,不找他找谁?何况他也是没考上学混出去的,成了村里大多数没考上学孩子的榜样。
  农家的饭菜一般都很简单,无非是一些鸡蛋、白菜、猪肉什么的,除了豆腐外茂生几乎很少吃,他们会用劣质的酒把他灌醉,让他躺上一天。事情办成了,下次回去他们还会叫他,否则见了跟不认识一样扭头就走。
  这些孩子到厂后男孩一般都被安排在模型或注浆车间,女孩子和秀兰一样学修坯。有一段时间厂里扩大生产,需要临时工,茂生从老家介绍了十几个人过来。这些人因为跟茂生是老乡,所以在车间不服从分配,不好好干活,有的成天找茂生换工种,闹得满厂风雨,他们根本不知道给他争面子。厂务会上,老吕说茂生太过分了,介绍来的人一个比一个牛逼,车间主任管不了,都介绍到生产科了,再这样下去,生产都无法正常,工人的意见很大。
  茂生说你告诉车间主任,谁不服从安排就停下来,让他卷铺盖走人。
  这些人回去后便抱怨茂生不照顾他,家里人于是对茂生也有意见,下次茂生回来,看见了跟不认识似的。
  听母亲说,还有好多人在等茂生回来吃饭,经常问他什么时候回来。母亲说她已经答应了人家许多事情了,要茂生今年一定要回来过年。
  七十二(1) 苛税猛于虎
  苹果在经历了最初的高潮,大面积种植生产后,价格由原来的每斤两元多下降到每斤几角还卖不掉,农林特产税却一分未降,按原来的每斤两元多标准收。许多果农秋季卖完苹果还不够交特产税。
  乡上每年会在春季的时候派技术员来地里测产,评估多少全凭他一句话。有门路的十亩地测了三万斤;没门路的三亩地就能测五万斤——三万和五万之间可不是个小数目,多一万斤就意味着要多交几千元的税!于是人们纷纷托关系,找门路。刚开始的时候给技术员说句话就管用,后来不行了,天王老子来了没钱也是白说话,测产的技术员跟当年烟站的收烟员一样炙手可热,比乡长还牛逼。
  特产税是按果农实际收入的30%收取,苹果刚开始的时候曾卖过每斤三元的价格,八0左右的每斤也能卖两块七八,乡上于是就按两块七角钱的标准收取。几年后,苹果价格已经下降到几角钱,最好的九0以上的套袋苹果也卖不到两元钱,但是特产税还是按照原来的标准收取,很不合理。大家于是纷纷上访,北塬乡是县上的税利大户,全县有多少人靠苹果吃饭?县长也知道收税不合理,可是如果按一元钱实际标准收取,每年会减少上千万元的收入,这是县财政无法接受的事实。
  赵磊当然也明白这些,但是他还得硬着头皮往上收税。
  苹果种植有几个很关键的环节,必须把握好,否则这一年便没多少收成。
  首先是冬灌,即用茅粪灌溉。如果没有充分的养料,苹果便长不大,上不了等级。灌溉的时候要刮腐烂,否则第二年树枝就枯了。树枝枯萎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老鼠咬根,一种是树身腐烂。
  其次是修剪和环切,修剪不好,环切不好都会影响产量,甚至关系到以后的收成。修剪苹果要有技术,同样的剪刀下面剪出的产量大不相同,一些手艺好的技术员每年的这个时候最受欢迎,多少人在家里排队等候,去了好烟好酒好招待,每天拿的工资也不少。
  接下来是疏花蔬果,太稀影响产量,太稠长不大,跟茂强第一年承包果园一样,尽是小苹果。疏花蔬果后就开始打药,药要打的及时,否则苹果就会生虫子,一个也卖不掉,因此这个环节也很关键。打药后大家便开始套袋,每个苹果上都要套,等快要摘的时候再把袋子去掉,苹果一见阳光,几天就变成了粉红色,冰洁玉润,果面非常干净。没套袋的苹果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果面斑点较多,价格自然也上不去。
  以上几点是果农可以把握的环节,还有一些是他们无法把握的,那就是天灾。天灾年年都有,只不过受害的程度不同罢了。
  最害怕的是冻花冻果。清明前后,果树刚刚座果,一场寒流就把它们全部变成了黑色,几天后果树下便黑黑的一层——那可是果农一年的全部希望呀!遇到这种情况,后期管理再好也没用,树上没货呀!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其次害怕的就是冰雹。
  黄土高原的雨量集中在夏季,尤其集中在七、八两月,雨季比较短促,干燥少雨的时候比较长。由于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在夏季降水量出现暴雨的机会又相对比较多,而伴随暴雨又常有冰雹出现,所以夏季多雨、多冰雹是黄土高原的一个气候特色。急骤的暴雨往往造成山洪暴发和水土的大量流失,强列的冰雹又往往毁坏大片庄稼。
  冰雹象石头一样铺天盖地砸了下来,房上的瓦都被打坏了,果树叶子落了一层,苹果没有下来的也伤痕累累,后半年摘下来自己吃还可以,作为商品出售就没人要了。
  还有每年的秋季异常寒流,苹果还没有熟透,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不期而至,一夜之间苹果全冻坏了,成了一包坏水。
  作农民不容易呀!
  苹果卖不上价,特产税一分少不了。果农没有钱交不上来,乡上于是派人强制收取。胆小的到处借钱,借不到就去信用社贷款,信用社贷不来就贷民间的高利贷。高利贷一角钱的利息,一年下来本息翻番,比老虎吃人还厉害。
  然而高利贷吃人毕竟还给期限,交不上果税老虎就现吃人:北塬乡政府组织了收税突击队,赵乡长亲自挂帅,象当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一样各村扫荡,没钱交不上来的一律从家里拉东西,把能拿的都拿走,实在没什么东西就上房揭瓦,然后把人押到乡政府拘留,甚至吊在树上严刑拷打。
  黄泥村是突击的重点。
  这种强盗的行为激起了大家的愤怒,许多人于是就和收税人发生了冲突。小黄在寨子村与人打了起来,受伤后住进了医院。茂强看不惯乡政府的这种行为,几次去县城找县领导反映情况,领导说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乡政府依法收税,出现过激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对于苹果价格问题他们需要了解情况,让茂强先回去。茂强回来后上面就没了音信,黄泥村人就集体抗税,茂强被乡政府拘留了起来。
  收税突击队大多是一些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是乡政府花钱从社会上雇的闲人。
  第121节
  突击队进村了。他们身着迷彩服,手拿棍棒,见鸡捉鸡,见狗打狗,见人打人,到家里看见什么就拿什么,谁敢阻止就吃一棒,跟当年的日本鬼子进村一样嚣张。黄泥村一时鸡飞狗叫,鬼泣狼嚎。
  七十二(2)苹果之灾
  二胖因交不起特产税被封了门,拘留到乡政府半个月了,还未放人;
  冬有家的房子被拆倒了,两口子受不了,跑到乡上闹事,被打成重伤,回来后一家人在果园服毒自尽!
  红旗被突击队打成了重伤,拉到县医院不收留,说是上面有交待:人民医院是对良民开办的,刁民一概拒之置外……
  几个村子都传来了被逼死人的消息。报社来记者调查,上面封锁了消息,记者怎么来还怎么回去,一个字也不让说。
  几天后,茂强的主任被撤掉了,红卫重新当上了主任。
  受天灾人祸的影响,苹果连年减产,果商也比前几年少了很多,来了也不给价钱,许多果农于是组织车辆拉出去自己销售。卖的好了交过农业税还有盈余;卖的不好过年也不敢回来,乡政府派人整天在村里蹲点。
  茂强的苹果这几年受灾一直比较严重。不是冻花就是被冰雹侵袭,每年秋后卖的钱都不够交特产税。开始他还贷款缴税,后来因为信用社欠款太多,人家不给他贷了,就无法按时上缴。加之替“刁民”说话,被县上做了典型,免去主任不算,还来了个党内警告处分。
  其实一开始让把苹果拉出去还是茂强想的办法。因为他知道南方没有苹果,价格比北方贵很多。每吨苹果拉过去,刨过费用最少可赚两千元。茂强在那里先联系好地方,后面来的人就顺利多了。集贸市场人满为患,几个老乡在一起相互有了照应,感觉也安全多了。
  后来,乡上设置了许多关隘,限制果农自己到南方销售。对南方来的果商也重征果税,一路设卡,果商望而却步,最后就不来了。
  果商不来了,苹果卖不掉,果农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家家的果窖里堆满了苹果,走到谁家,最不值钱的就数苹果了,用黄泥村人的话说都泛滥成灾了,许多人甚至后悔当初种植果树,苹果卖不了,饭食每顿少不了,吃面要买,吃油要买,吃菜也要买,一些人的生活甚至不如种粮的时候平顺,红旗等人一气之下就挖了果树,重新种上了小麦玉米。
  果商不来了,自己又不让往外地拉,特产税不能免,人还要吃饭,果农于是纷纷想自己的办法。有关系的单位每年都发水果,疏通一下就可以卖掉,还卖个好价钱。茂生在外面工作,又是付厂长,在厂里安排个人都那么容易,卖一两车苹果应该不会很难吧?村里的人都这么说,茂强就动了心思,打电话要哥哥帮他。
  茂生不好拒绝,他也知道家里的情况,茂强为了村民被免职受处分,很不容易,茂生觉得自己没理由拒绝他。
  第一车苹果拉上来后茂生给城里的同学打了电话,同学的单位用了一些,又给他联系了其他一些单位,一车苹果很快就销售完了,茂强很满意。
  茂强的苹果没费多少劲就卖完了,看来茂生还是有能力的。村人于是纷纷找茂强帮忙,茂强不好拒绝,于是第二车苹果又拉上来了。
  榆城离北塬一百多公里,不算远,北塬的苹果在榆城很多,市场上到处都有,价格也不太贵,一些单位该发的都发了,更多的单位是把买水果的钱给了职工,让他们自己买。主动权在手,就不一定去买苹果了,什么东西不能买?因此第二车苹果茂生颇费了一番周折。
  第二车卖完后,村里的人相信榆城能卖动苹果,于是纷纷把苹果拉了上来。到市场后才发现事情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几天了也没卖出去几箱,大家纷纷找茂生帮忙。茂生家一时人满为患,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秀兰每天都要做很多的饭才够吃,她很生气,为此跟茂生吵过几次,茂生无可奈何。白天还好说,就是多做饭,晚上的时候还得给他们找住宿。
  厂里人都说他爱管闲事。茂生说老乡来了,不管能行吗?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后来,村里人发现自己拉上来不好出售,就找茂强,让他拉上去。茂强其实也知道哥哥的难处,但是乡亲们更难,于是就把他们的苹果拉了上来。
  苹果拉来后茂生犯愁了。城里的朋友能帮忙的都帮过了。凤娥其实也帮大家销了一些,后来她就拒绝他们了。村里人不理解,说凤娥出去了,都不认老乡了。
  茂强最后一次拉上来的苹果很多,两个加长车装满了,有二十吨。茂生说榆城现在到处都是苹果,市场上也不好卖,现在该发的单位都发过了,怎么处理?
  茂强说不着急,慢慢等机会,于是就住了下来。
  茂强住了十多天,每天去市场上销售,苹果卖出去还不到十箱,这样下去一年也销不完。老家那边不停地打电话询问,茂强干着急没办法。晚上和茂生及工艺厂人一起喝酒,喝着喝着就高了,飘飘然起来,然后对他们讲述老山前线的事情,讲着讲着就骂了起来:“现在的年轻人真他妈的幸福,身在福中不知福,自己没有付出,成天还抱怨社会对他们不公!老子九死一生,现在不也是穷人一个,要是你们还不活了?!”
  年轻人听了很不满,碍于茂生的面子,没有发作。那天晚上柳诚明也来了。柳诚明一喝酒就上头,看见茂强骂人,脸憋得通红,忍不住回敬了一句:“——谁让你去老山当兵了?你们在那里打仗与老子有啥关系?——少在我们面前扎势!”茂强一听就火了,一杯酒泼在柳诚明的脸上,劈手就给了他一拳,接着又是一脚。茂生忙去拉,茂强哪肯住手?拿起桌上的水果刀就捅,嘴里喊着要灭了他。柳诚明见势不妙,大喊着“杀人了!”跑了出去,慌不择路,从建行的二楼就跳了下去,结果把腿给摔断了。
  两车苹果整整卖了三个月,茂生每到周日就陪着茂强到各小区销售,见人就吆喝,每天卖的苹果差不多都付了三轮车钱,后来苹果都不新鲜了。眼看就要过年了,过完年天气一热,苹果就放不成了,得赶快想办法把它处理掉。
  茂强拉来的苹果都放在厂区的窑洞里,每到周末他们从厂里拉出去一些,工艺厂的人很有看法。茂生于是找到郝书记,商量看能不能在厂里发放?工艺厂一千余名职工,每人两箱就完了。郝书记其实也在为他的苹果发愁,老吕早就打过几次报告了。
  苹果销售严重影响了茂生的工作。
  郝书记想了想,让老吕统计一下,茂生把苹果也清点一下,看每人两箱够不够?
  茂强的苹果就这样卖完了,茂生长舒了一口气。
  七十三(1)真的很累
  老家的频繁来人让人应接不暇。秀兰一顿要做很多人的饭,这些人来家里后随地吐痰,穿着鞋就上了床,鞋上的泥弄了一床单,身上的烟屑粉末到处都是。还有就是他们一来就喝酒,喝起来没完没了。因为在村里时和秀兰都很熟,不是叫叔就是叫哥,他们象在自己家一样随便,常常半夜让秀兰给他们做饭,秀兰第二天上班打不起精神。有些人喝醉了,吐得到处都是,屋里酒气冲天,熏得人吃不下饭。秀兰很生气,却又没办法发作,只有在他们走后跟茂生吵架。茂生说我有什么办法?都是乡亲,我又没叫人家上来,来了总不能赶人家走吧?
  第122节
  其实农村人的自尊心是很强的。他们喜欢打扰茂生是看得起他。凤娥也在榆城工作,很少有人去她那里,村里人说起来好像都不屑一顾,因为豆花那人太多嘴。秀兰其实心里也明白,但是成批的来人完全打乱了他们的生活。
  苹果滞销后,黄泥村的人于是就开始种西瓜,因为西瓜可以和果树套种,条件是果树不能太大,太大西瓜就见不上阳光。
  一家带头,家家响应。北塬一时种西瓜的人很多,瓜熟的时候公路上全是卖西瓜的,一斤几分钱都没人要。黄泥村的人于是又想到了茂生,没打招呼就拉了上来,往建行的院子一堆,吆喝着就卖开了。
  无休止的打扰使他们很疲倦,厂里的人都说茂生爱管闲事。那次发苹果对他的影响很不好,大家吃了苹果都说茂生是以权谋私,不说他的好。特别是老吕在各种场合说茂生自私。西瓜拉来了,严重影响了建行的营业,财务科长有意见,郝书记于是找茂生谈话,要他注意影响。茂生回来后劝老乡把西瓜拉到市场上,老乡不愿意,他只好联系几个同学把西瓜分了,然后再送给别人,谁知这样以来,其他人的西瓜又拉来了,弄得他哭笑不得。
  秀兰说我跟了你真倒霉,虽然我也是农村出来的,但是这些人也太不识眼色。人家上班那么忙,每顿饭都少不了,宁愿饿着也要等你回来做饭,真是的。
  是啊,真是的!谁让我们是农民的子女?!
  茂强后来的情况也不好,动不动就让茂生给他借钱,茂生于是瞒着秀兰从同学处给他借。茂强生意做赔了,一分钱没有。家里要用钱,他不好意思来,就让母亲来要。母亲来了秀兰对她还是那个态度,让茂生很尴尬。秀兰说你上来干什么?母亲说我来看看你们。秀兰冷笑一声,说没事你肯定不会来,来了肯定就是要钱,这个家都成公共场所了,整天车水马龙,来的人都有事,你儿子究竟有多大本事,经得住这样折腾吗?茂生说你说话能不能讲究一点方式?秀兰说我就这方式?怎么了?你妈受不了啦?受不了就不要来了!
  第二天,茂生去厂里借了钱,送母亲回去。茂生说你不要生她的气,自从贝贝死后,秀兰的情绪很不稳定,加上老家不断来人,我们现在连地方都没有,还欠了很多的债,茂强以后做事要动脑子,怎么尽干些瞎瞎事?
  母亲说你媳妇也太不象话了,你也不说她。村里的媳妇都很羡慕她,她凭什么在这里工作,还不是你的本事?结婚十几年了,一男半女都没有,脾气倒是越来越大,越来越不象话了!
  茂生说你以后就少管我们的事情吧!秀兰怎么样我心里清楚。她其实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虽然有时跟我拌嘴,但是在吃喝上对我一直都很好,我已经知足了。咱这家把人家也折腾的够呛,以后就少说两句吧。
  母亲于是眼睛就开始湿润,样子很委屈,掏出手帕揩了揩,又揩了揩,眼泪怎么都揩不完。
  回到家里,两个人就吵了起来。茂生说秀兰你也太过分了,不管怎样,她是我的母亲,有什么事不能等她走了再说?她又不是天天来,一年半载才见一次,何必说话要那样苛刻?
  七十三(2)去找小姐了
  秀兰哼了一声,说你妈受不了啦?受不了就不要来嘛,我不希罕她!这个家整天闲事不断,很多都是你妈给找的,不知道他儿子有多伟大。家里的闲人你来我走,都成旅店了,我受够了!再来人你带到别处去,少往家里引!
  茂生知道秀兰说的都是实话,可是他不想听,不想听秀兰的唠叨,他很烦,于是便把一把紫砂壶狠狠地摔在地上,发出沉闷的一声脆响!
  秀兰嘿嘿冷笑了一声,说你这算什么本事?有本事把电视机砸了,一把火烧了这个家,干干净净!砸一把壶算啥能耐!?你觉得你妈委屈,回去跟你妈一块生活去,我跟你离婚!


  茂生举起了右手,挥了挥拳头又放下了。他突然想起几年前的那一幕,也是母亲上来,也是这个时候,他打了秀兰,秀兰跟他弄了一年的别扭,自己到北京后悔了很长时间。
  秀兰说你打呀!你妈路上肯定给你交代了,要你替她出气,有本事你打死我,我就不说了!
  这时,挂在身上的传呼机响了起来,茂生一看有人呼他,说了句:“神经病!”重重地带上门,走了。
  电话那边是蒋路,说还有几个朋友等茂生一起喝酒。茂生正好在气头上,于是便坐了公交上城去了。
  那是一个冬日的黄昏,塞北的高原被茫茫的白雪覆盖着,显得异常冷静。北风夹裹着雪粒扫了过来,嘶叫着摔在人的脸上,生疼。
  几个好久没见的朋友聚在一起,喝了一下午酒,都有些飘飘然的感觉,于是就开始谈论女人。
  蒋路是这方面的高手,风月场上久经沙场,桃花运应接不暇,四季常开,他那潇洒的外表不知迷惑了多少女孩。蒋路给他们讲起了自己的一些艳遇,讲得绘神绘色,眉飞色舞。几个喝了酒的雄性动物按奈不住,个个都坐不住了。蒋路于是说今天他请客,让大家到“伊甸园”快活快活。同行的另两位朋友便拿眼睛看茂生,因为茂生平日里从不去这种地方,遇到有人相请,均以借口走脱,因此他们经常在秀兰跟前大说他的好话,说得秀兰心花怒放,对丈夫很放心。
  蒋路不止一次说过要拖茂生下水,他说男人一辈子就守着一个女人,未免太亏了。茂生不为所动。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说实话,他并不是没有没动过那方面的心思,也没有朋友们说的那样高尚,只是顾虑太多,才没有莽撞行事。这些年经常出差,遇到的机会不少,但一想到各种可怕的后遗症,弄不好就会身败名裂,便趁早收了心思,不敢轻举妄动。
  记得一位伟人说过:“一个能够控制自己的人,就是一个伟大的人!”控制自己听起来似乎不难,大丈夫男人,又不是三岁小儿。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诸多朋友常常失控,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为官一方的父母官奋斗半生,一时失控跌下了悬崖,追悔莫及。夫妻斗殴皆因小事,后果往往很严重。所谓一足失成千古恨,皆因不能好好的控制自己呀!
  想起秀兰这会一个人在家生闷气,茂生就想回去。几个朋友见他又准备逃脱,一哄而上,连拉再扯地把他弄进车里。
  蒋路说伊甸园是他朋友的据点,朋友在市局,每次严打这里都平安无事,你就放心玩,有什么武艺都使出来,对那帮婊子可不要客气。那天茂生也喝了不少酒,虽然出差见过酒店里的小姐,但是娱乐场所他从未涉足,一直以来也想看看那种场合到底是什么样子,于是稀里糊涂地便随车来到了城外。
  七十三(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