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借天改明-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城头留守察看建虏动向的民壮赶紧把建虏的情况回报下去,卢象升听到情况,就主动摸到城头一角观察。

他发现城外大概只有一千左右的建虏,有一半的人在后方歇息,其他的则在操作和保护投石车。

卢象升心里叹了口气,这建虏留下的人数还是多了点,无奈之下只得又回到刚才藏身之地,把情况给钟进卫和阎应元说了一遍。

钟进卫和阎应元听了也相对无语,三个人只好静等援军尽快到来。

再说硕托带着援军跑了四五十里的路后,看到了纳木泰的踪迹。

他并没有马上就前去汇合,而是找了一个高地观察起战场的情况。

纳木泰大概有三千多人,被几倍的明军紧咬着不放,仿佛是几条大鱼在争吃一条小鱼。

明军这种争先恐后,抢着和大金野战的情况,硕托真得从来没有遇见过。

他不认为明军一下就能改变成这样,肯定是有原因。

硕托仔细地观察着战场的情况,没多大一会,果然被他看出了蹊跷。

第二百八十六章 挖坑等明军

纳木泰的军队此时犹如一只受伤的狼,被几只小豺狼环绕,仗着自己受伤之前的威名,对几只小豺狼吼叫着,威吓它们,让它们不敢攻击自己。

明军明显分为几路人马,虽有心扑上去,却又不甘替人当枪,自己上去厮杀,却被同伴捡了便宜。

虽是如此,还是有部分大金士卒会与明军接触。这些小范围接触的地方,明军就会变得异常凶猛,不管不顾地蜂拥而上。

双拳难敌四手,大金士卒被明军打死之后,周围的一群明军骑军往往抢先下马,往地上抢东西。

硕托仔细看了下,忽然明白过来。大金士卒身上带了不少抢自永平的财物,让这些明军眼红了。

能靠战功得到贝勒爵位,硕托的战争智商显然不会太低。他略一思索,就有了主意,开始行动起来,不但要解救纳木泰,还准备给明军一个狠狠地教训。

再说孙承宗年纪已大,又是一夜未睡,从滦州赶到永平,身体已有点吃不消。因此他没有随骑军一起行动,而是押着步军主力向北进发。

从骑军反馈回的消息看,战局还是比较乐观,基本上是明军处于主动攻势中。

这种情况在以前并不多见,或者确切点说,在到达永平之前并不多见。

孙承宗正在想着各路大明骑军的转变,忽然被秦良玉给打断了思路:“本兵,骑军是否与步军脱离太远了?”

秦良玉领着一千多白杆骑军护着中军,并没有去追击建虏。

孙承宗循声看向秦良玉,想了一会给她解释道:“老夫令各路骑军牵制建虏,减缓他们的速度,并不是与建虏决战,步骑的距离虽是远了点,料也无妨。”

不过孙承宗知道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骑军最终是否会按照计划行事。

孙承宗考虑了会,觉得还是稳妥点比较好,就下令步军加快行军速度,追赶骑军。

然后派出亲卫,给前线的骑军指挥祖大寿传令,让他小心行事,别上了建虏的当。

祖大寿接到孙承宗的命令时,正在恼火。随同的其他各路总兵,并不鸟他这个临时指挥。

大家都是总兵,凭啥你让我先冲我就得先冲了,有本事你先冲,只要把建虏冲散了,我们保证把建虏收拾得干干净净。

祖大寿也是有自己的心思,当然不会自己先冲了。这些建虏身上带着的可是永平全城的财物,这财物之多,谁都眼红,没人愿意这笔钱财落入别人之手。

祖大寿看看不远处的几千建虏,觉得孙承宗有点太谨慎了。就算没有步军,光这几倍建虏的骑军,这么耗下去,也能把这些建虏给耗死。

他对孙承宗的亲卫说道:“你回去禀告本兵,建虏人少且士气不高,骑军完全有能力独力吃掉,让本兵尽管放心!”

他的话音刚落,身边的亲卫忽然大声道:“大帅,有情况。”

祖大寿抬头望去,发现建虏的后方烟尘卷起,好似来了很多援军,心中当即大吃一惊。

其他总兵也已发现这个状况,心中凛然,开始收缩兵力,向祖大寿的关宁骑军靠拢。

这么一来,建虏和明军就暂时脱离了接触,中间露出了一段战场空隙。

祖大寿的第一反应是马上改口让孙承宗的亲卫回去禀告最新军情,请本兵尽快赶到,否则有可能无法牵制住建虏了。

就在明军小心翼翼地进入防御状态时,硕托领着他的部下,在万众瞩目下出现了。

他令两百士卒在马尾绑上树枝,在后方来回奔驰,自己则带着其余人马略微分散地铺天盖地而来,造成大军来援的假象。迫使明军进行收缩,以便给纳木泰的部队一个喘息的机会,同时也让他可以从容布置下一步计划的时间。

纳木泰也看到了自己后方尘土扬天,大金旗帜隐约可见。他以为是辽东人马有从清水明月关打进来,汇合硕托及时赶到,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动静,当即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

这些天被明军压迫得很窝囊,总算要轮到他们发飙了。

当他看到来援军队的前面是硕托时,连忙迎了上去。

谁知道一沟通,纳木泰知道真实情况,原来只是骗骗明军而已,不由得大为失望。

不过当硕托把他的计策一说,纳木泰又转忧为喜,连忙让亲卫都去传令,务必通知到每个士卒。

明军的各路总兵都在观察建虏的援军情况,要是形势不对,就打算退回去依托后面的步军主力。

可看了半天后,建虏的后方尘土依旧在飞扬,但就是再也没看到新的建虏军队出现,只有最初的两千来人的建虏而已。

就在这些总兵惊疑未定的时候,祖大寿派人来请他们过去议事。

这些总兵到齐之后,祖大寿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大家迟迟不肯攻击,无非是建虏身上携带的永平财物而已。现在等了这么久,建虏反而来了援军,要再等下去,会不会再来援军也不好说。”

总兵们都看着祖大寿,还有几个则看看远处的建虏,心里在掂量着祖大寿这话。

“本大帅已派人向本兵禀告建虏援军之事,估计本兵很快就能到。要是本兵到了,建虏的财物就归朝廷所有了,这可是永平全城的财物!”祖大寿把最后面的“永平全城”几个字说得格外重。

“那你说怎么办吧?”一个总兵说道。

“对,有屁快放!”另外一个总兵也附和道。

祖大寿对他们嘴里的脏话虽有不满,但也无可奈何。他是要解决眼下的问题,不是想和他们吵架。

“本大帅的意思是马上发起攻击,不能再等了。否则建虏再出现援军的话,还能不能单靠我们自己打赢就难说了。本大帅再提醒一句,等建虏再多起来,须得依靠本兵所在的步军,这么一来,全城的钱财就没了。”

几个总兵互相看看,觉得祖大寿这话说得确实有道理,要是再等下去,眼睁睁地看着这笔巨款被建虏掠走,或者等本兵到了收归朝廷所有,还不如现在妥协下分了为好。

“那你说怎么个分法?”一个总兵问道。

“谁杀的建虏归谁所有!”祖大寿早有想法。

“这不公平,你们关宁骑军多,当然杀得多。”马上有个总兵就反对道。

“那就由我关宁军先上,吸引建虏的注意,你们从旁再攻,如何?”祖大寿把他的条件开了出来。

其他总兵一时都没说话,互相看看,有点犹豫。

“怎么,不想要这笔财物是吧,那就由我们关宁军全包了,本大帅就不信了,一城的财物还赚不回损失的兵丁。”

祖大寿早看出前面的建虏好像跟以前的建虏不一样,缺少一股精锐的彪悍之气。

就算凭关宁军自己的力量,怕也吃得下。就算是和这些建虏打成僵持状态,这些总兵为了那些财物也会咬上去。

祖大寿话已说完,便不再管他们,开始当着他们的面调兵遣将起来。

总兵们一看祖大寿来真的,就赶紧调转马头回自己的队伍去了;准备伺机而动。

他们谁都没料到,阴险的硕托正在挖坑等着他们跳。

第二百八十七章 反胜为败

再说孙承宗接报建虏增兵,不由有点担忧,下令步军以白杆军为主力前锋,成战斗队形赶赴战场。

而硕托却正为怎么勾引明军来攻而发愁,忽然就看到明军开始动起来,当即大喜过望,马上让纳木泰依计而行。

关宁军以勇将曹文诏为前锋首先发起攻击,大军紧随其后。

让关宁军意外的是,来了援军的建虏看到他们攻过去,反而开始退了,最后转身逃跑。

其他总兵早在自己的队伍里观阵,一看建虏竟然要跑,就赶紧下令跟上。

你追我赶中,建虏越加得慌乱。为了逃得更快,开始扔东西了。让追赶的明军受刺激的是,建虏从永平抢来的金银珠宝也开始慢慢地落地上,在春日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跑在前面的明军士卒开始减缓马速,然后下马抢那些财物,他们一年才多少军饷,这地上随便捡捡,就够他们当好多年的兵了。

建虏一边跑,一边丢金银珠宝,越丢越多,他们跑过的路上仿佛铺了一层金银拼成的地毯,明军士卒一见,那还管什么追不追的问题,都下马去抢了。

各路明军所属不同的总兵,互相有竞争,就算有总兵感觉到不对,也约束不了部下。

硕托边跑边注意后面明军的动向,发现跑得最快的明军马上下马捡财物,后面跑慢的就越过前面的明军,然后也下马捡财物,滚动前进着,没多少人在意他们,不由暗自得意一笑,果然是没出乎他意料。

最先冲锋的曹文诏已经落到了后面,刚好被经过的何可纲碰到,被何可纲说道:“曹参将,你为何不约束你的部下?”

“末将无能,一开始还约束得住,但祖宽的人马在身边抢了起来,就彻底约束不住了,啊,大帅,你的部下…”曹文诏解释着,就发现何可纲的部下也开始下马加入抢钱的行列了。

何可纲无语,不过他看到建虏并没有回身攻击,转过前面的山脚就不见了,让他舒了一口气。

明军只要一下马加入了抢钱的行列,就再也不会顾忌其他任何东西,眼睛里只剩下了地上的金银珠宝。

因此,何可纲和曹文诏都无可奈何地看着地上的明军,也只能做到明军之间抢财物的时候,不让他们互相打起来。

刚才还是战场的这个地方,建虏已经不在,明军全部下马在抢钱,马儿站它们主人身边,好奇地看着主人趴地上。而少数还坐在马上的则是各路明军的高级将领,心满意足地算着自己的部队能抢到多少财物。

地面上的金银珠宝再多,有这么多明军在捡着,也有捡得差不多的时候。金银珠宝慢慢地已经不是一手一把了,变为一个一个的捡,接着则要眼睛仔细找一找,才能找到。

地上的明军们开始慢慢地散开,扩大范围找起来。每个人的怀里都揣着鼓鼓地,虽然知道事后肯定会被当官的拿走很多,但至少能留下一部分给自己,心里充满了那种暴富的喜悦。

忽然,耳朵尖的明军首先听到了隐约的雷声,从天边滚滚而来。可他们抬头看的时候,却发现天气晴朗,屁的乌云都没一朵。

接着声音更大了,这些明军的脸色就变了,好像是千军万马的奔腾声。

越来越多的明军开始抬起头来,看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也就是建虏逃走的那个方向。

明军将领们开始意识到不对,赶紧吆喝部队集合。可这时候,几路明军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在一起,根本就没法按建制的集合起来。

有胆小的明军就开始找自己的战马,可先前光顾着寻地上的金银珠宝,那还知道自己的战马在哪。至于胆大的明军,仗着自己这边人多,心里装满了亮闪闪的东西,还在寻找着,能多捡点就多捡点,到时候就会多分点。

就在明军混乱无序的时候,建虏出现了。

之前硕托带着建虏脱离战场后,就开始进行简单的整队。

等他整完队后,明军并没有攻过来,事先安排的观察哨也没有传来任何消息,就知道计划一切顺利,明军只顾抢银子了。

他把军队排成攻击队形,回身向明军发起攻击。

转过山脚看到原先战场上一地的明军后,建虏狞笑着,开始催马加速。

蹄声隆隆,声声敲在惊慌失措地明军士卒心上。这时候,就是最胆大的明军士卒,看到建虏攻过来,也已吓得脸色苍白,开始四处寻找自己的战马。

在恐惧的支配下,开始有明军为了一匹战马而打了起来,企图先夺得战马,才有战或逃的本钱。

各路将领看到建虏马上攻过来了,可自己这边的军队根本就集结不起来。士卒们手中拿着的不是武器,而是眼下没有任何用处的金银珠宝,一个个的脸色就变得苍白起来。

终于,有明军将领一带战马缰绳,调转马头,往来路逃了。其他将领一看,知道没有丝毫胜算,也开始跟着跑了。

这么一来,已经抢到战马的士卒顺理成章地跟着将领一起跑。那些一时没有抢到战马的士卒,就撒开脚丫子盲目地跟着往回跑。

战场上就出现了可笑的一幕,刚刚还在追建虏的明军,反过来被建虏追杀了。可怜几倍于建虏的明军,此时如同待宰的羔羊,没有一点还手之力。

硕托狞笑着冲在前面,手中的刀借助马势轻轻一挥,就在逃跑明军的背上拉出长长的一道伤口。伴随着明军的惨叫扑倒,一股鲜血冲天而起。

纳木泰也是接二连三地收割着明军的首级,一股熟悉的感觉又回到了他的心中。这才是他熟悉的战法,这些明军才是他熟悉的明军。

其实在滦州之时,奋勇向他冲锋的明军有大部分也在这里,可换了一个将领指挥,就变成了悲剧。

当孙承宗看到前方逃回的骑军后,就知道秦良玉的担心变成了事实,大事不妙。

他连忙命令担任步军前锋的白杆军成箭矢阵缓慢向前,并令秦良玉、秦翼明带白杆骑军护住步军两翼。

白杆步军手中拿着的都是长长的白杆枪,握着枪斜向上,成紧密队形缓缓前进。

逃回来的骑军迎面看到枪阵,就赶紧避开兵锋,从一边逃到后面去,置于步军的保护之下。

孙承宗已经派了人过来,命令这些败兵重新整队。

建虏杀得手软,一直追到看见明军主力步军缓缓而来时,才停止了追杀。他们并不蠢,这要是一头撞上去,只能是有去无回。

在硕托的带领下,建虏就在明军步军面前绕了一个圈,往来路而去。

硕托志满意得地对跟在他边上的纳木泰道:“明军的骑军已损失过半,谅他们也没胆子跟上来了。他们的步军速度慢,不用担心。先回战场去捡些财物再回清水明月关,我估计那清水明月关也差不多被沙尔虎达拿下了。再不济,也是砸塌了,我们大军一到,就能回草原去了!”

纳木泰一脸崇敬地看着硕托道:“是。”

孙承宗的心情非常差,以他多年的眼光,一眼就看出了这次明军骑军的损失大概有多少。几万骑军前去牵制五六千的建虏,竟然被对方杀了那么多,狼狈逃回,要不是自己这步军压着阵,大概会被建虏追杀得片甲不留。

一路往前走,就见到一路的明军尸体。很容易就看出来,这些明军没有几个是胸膛中刀的,全部把背卖给了建虏。

这支建虏如此厉害,不知道中兴侯怎么样了?孙承宗隐隐有点担心。因此他只留了一部分杂牌步军收拾满地的尸体,其他步军仍成战斗队形向清水明月关前进。至于骑军吗,短时间内估计只有白杆骑军能用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 背水一战

钟进卫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投石车的真正威力。

城外的投石车虽然只有六架,但每一次发射,都是磨盘大的巨石带着风声砸下来,砸墙墙塌,砸地地陷,连带着砸起的碎石飞溅,让被攻击一方不寒而栗。

这个时候,钟进卫格外地想念有大炮的日子,也深刻得明白,炮是战争之神的含义。

久未修缮的清水明月关墙慢慢地被建虏砸出一个个缺口,每一次砸中所造成的缺口虽然不大,但架不住砸得次数多,缺口开始慢慢地扩大。

城外很多原本在休息的建虏都已站起来看热闹,投石车每发射一次,他们就欢呼一次,声音传到城内的民壮耳里,异常刺耳,心情随之沉重起来。

卢象升靠在城根上,忽然一转身,面对城墙,一拳砸在了城墙上,发怒道:“决不能束手待毙,出去和他们拼了!”

边上的钟进卫一听,连忙劝道:“九台,不要冲动,外面有一千左右的建虏,能打得赢么?”

阎应元先看看躲在一边的民壮,见他们一个个都有一种有力无处使,坐等死亡的不甘,心中一动,出言反对钟进卫的看法道:“我看未必,现在出去才有生机。”

卢象升刚才也只是发泄了一下而已,现在一听阎应元的话,忙问道:“丽亨,有何见解?”

钟进卫虽劝卢象升,但也不想一直这么束手待毙下去,一听阎应元的话,好像有希望,不由得跟着卢象升问道:“大舅子,有啥好主意?”

阎应元给他们两位分析道:“现在城外有一千左右的建虏,如果我们再等下去,还有六千多建虏回来了怎么办?当然,这只是假设,一种最坏的情况。但我们不能不加以考虑。”

卢象升和钟进卫听了都点点头,战场之事得把最坏的结果都考虑进去。

“稍微好一点的局面,就是那些建虏没打赢勤王军,但可能有逃回来的人。那些逃回来的人加上城外的一千建虏,在后方有勤王军追击的情况下,狗急跳墙起来。城墙一直这么砸下去,到时肯定残破不堪,他们从缺口攻了进来,我们能挡住么?”阎应元继续分析道。

“应该挡不住。”钟进卫不情愿地回答道。

“肯定挡不住!当然,最好的情况就是那六千多建虏,被勤王军围歼了,一个都没逃回来。但这种可能性大不大?”阎应元没给钟进卫希望,断然否定,然后又分析下一个情况,问其他两人道。

“未曾有过。”卢象升摇摇头回答道。

阎应元说六千多建虏被明军围歼,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会相信。

“刚才说得是继续等待下去的结局,那么现在再说说如果不再等,而是直接攻出去的情况会如何。”

“如何?”钟进卫赶紧问道。

“建虏这投石车是一起发射的,而每次发射的间隙比较长。如果我们准备好,在建虏刚发射之后,开门骑马冲过去,就能在建虏发射下一弹之前冲到他们的投石车所在。这样一来,他们顶多只有再发射一次的机会。只要我们冲过去的人够多,投石车就能被我们摧毁掉。”

“问题是摧毁投石车之后呢?”卢象升皱着眉头问道。

钟进卫也在一边点头道:“是啊,总不能有去无回吧?”

“我一直练得是弓箭,可能比你们的眼力要好点。在后方休息的那些建虏,很多都已疲惫不堪。虽有站那欢呼地,但在如此吵闹的环境下,还有一些在打瞌睡,由此可见这些建虏根本就是一夜未睡,而且在永平城里干得坏事太多,耗掉的体力太大。”阎应元说到这里的时候,想象永平百姓的惨状,说话的声音有点冷。

“丽亨说得对,我也有看到。”卢象升对阎应元点点头,然后转头看向钟进卫道:“监军,下官以为,值得出城拼一把。”

“七百对一千么?”钟进卫问道。

“不,下官带五百出去就够了。投石车肯定能毁掉,如果我们不能返回,留下的两百多将士也能守住关口一段时间,支撑到勤王军的到来。”卢象升说这话时,让钟进卫感觉到他话里的一丝决然。

“不行,不能让你们去牺牲,要去一起去!”一种男人的自尊让钟进卫不愿同伴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自己的苟活。

“监军,留下来都是死,不如让下官去搏一把!”卢象升说的话坚定有力,他打定主意,现在就只有这个办法了,死也死得有价值!

“对,留下来都是死,不如搏一把。九台,我跟你一起去。”阎应元听卢象升说得爷们,心情一荡,心底也涌出不外乎一死的想法,附和卢象升道。

“不,你擅长弓箭,留在城头更利于防守。”卢象升拒绝了阎应元的要求。

“九台小瞧我了,我的枪法也不是一般人能挡的,杀建虏不见得会比你少!”阎应元对卢象升轻视自己的看法不认同,解释了一下,然后转头对钟进卫道:“妹夫,我要回不来,家里就都托付给你了!”

钟进卫看着面前这两人都争着舍生取义,眼睛有点红了,他只恨自己没有他们两人的杀敌本领。他在努力地平复一下心中激情之后,对他俩说道:“好,就出去和建虏拼了,但一定要拼赢。我们三个臭皮匠,还不信顶不过一个诸葛亮!”

卢象升和阎应元互相看看,然后对钟进卫点头,大声道:“好!”

在这一瞬间,他们三人感觉从未有如此得亲近,一起同生共死,直面生死的感情从他们三个心头漫延开来。

“我们先说下出城的劣势,再谈怎么改变!”钟进卫说道。

“好!”又是一声响亮的回答,远远地传了开去。

躲在一边的民壮们被三个首领的声音所吸引,纷纷看了过去。

只见三个首领面对着城墙,浑然不顾巨石砸进城的威势,用手在城墙上比划,互相不停地说着话。

显然中兴侯和卢知府他们在商议对策,一股希望在民壮们的心头升起。

城外看热闹的建虏看得时间久了,就觉得有点无趣。

城墙不是一时三刻就能砸塌,还得过一段时间才有效果。

于是,那些看热闹的建虏就开始坐回地上休息,或者找点东西吃。

建虏弓箭手们最开始还防着城内的明军,可等了好久,也没见动静,都懈怠起来,缩到一边去休息了。

他们这么做得最根本的原因是,压根就没想着里面的乡兵胆敢冲出来。

这个想法不但建虏的士卒有,连沙尔虎达也有。他带着自己的亲卫就在投石车阵地上监督,看着士卒重复操作着投石车。

不过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认真,发现石头已经减少得太多,不足以让投石车持续发射。就叫亲卫去建虏休息区点了一百来人,继续去搜罗合适的石头。

被点到的建虏很不情愿地站起来,往远处搜去。因为附近的石头,早就被搜罗一空了。

就在这些建虏走远,投石机刚发射的时候,清水明月关的城门忽然被快速的打开,而后明军骑马从城门里蜂拥而出。

当前一个彪形大汉一马当先,右手持一把玄铁偃月刀,左手握着缰绳,使劲催马狂奔。

建虏们看到这个情况,脑袋一下宕机了,什么情况?

过了几秒钟后,有人才醒悟过来,一边准备迎战,一边失声大喊道:“明军攻出来了,明军攻出来了。”

紧跟着卢象升的是阎应元,他手持弓箭,未到箭先射,连珠箭直取对他们有危险的一些建虏。

操作投石机的建虏见明军骑军直冲他们而来,吓得连忙丢下投石机,去寻合适武器。

倒是沙尔虎达一直骑在自己的马上,一见明军杀出来,当即带着亲卫迎面而上,准备仗着自己的武勇,干掉领头的明军,顺便给自己的部下争取一下时间。

第二百八十九章 战局突变

沙尔虎达不愧名字中有个虎字,使一根狼牙棒,哇呀呀地冲向明军领头之人。

不一会就到了近前,沙尔虎达当头一棒就朝这彪形大汉的身上砸了下去。他其实是想砸脑袋,可惜不够高。

眼看着就要砸到他身上了,沙尔虎达暗自得意,这汉狗看着高大,其实太过笨拙,现在还没有反应过来。

他正想着在砸死这个汉狗后,狼牙棒再横扫下一个时,手中的狼牙棒被那汉狗一搭一牵,就砸到一边去了。

沙尔虎达大吃一惊,连忙用力收回狼牙棒。可这时,眼前有个东西越来越大,掠过了自己的脖子。

他看着自己好像飞起来了,然后又瞄到那汉狗好像压根就没注意自己,就当自己是路边的一只狗。他想愤怒起来,可马上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卢象升一刀就了结了冲在最前面的那个建虏头目后,玄铁偃月刀不停,继续横扫过第二个建虏,然后就面对着建虏弓箭手了。

这些建虏弓箭手没有安全的射箭距离,没有近战兵的掩护,那还敢射箭,逃都来不及。把后背让给了卢象升,一刀一个地收割起来。

歇息着的建虏,不管在找吃的,还是在打瞌睡的,全部都被惊动。看清楚情况后,有上马的,也有抄兵器直接就冲的。因为事发突然,没有一个指挥,应对显得杂乱无章。

卢象升很快就冲过了投石车阵地,然后迎上了冲过来的建虏。

在快到建虏面前时,他忽然翻身下马,任由战马继续往前跑,一下转为步军,杀向建虏。

跟在卢象升后面的民壮也纷纷学着卢象升的样子,下马步战。

其实,下马步战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大部分民壮骑马奔驰已是勉强,更不用说骑在马上和弓马纯熟的建虏厮杀了。

空马跑了一小段路后因为没有骑手的控制,就慢慢停了下来,占了道路的很大一部分地方。

战场显得很混乱,一开始抄兵器冲过来的建虏已经和明军交锋上了。而最初找马的建虏,毫不容易骑上了马,却发现周围不是同伴,就是马匹,根本就跑不起来,胯下的马原地打转,无奈之下又翻身下马,一窝蜂地往前冲。

战场慢慢地形成了一条三八线,北面是明军,南面则是更多的建虏,双方大致成线状厮杀。

在这条线上,卢象升和他的家丁们杀得面前的建虏难以招架,渐渐地凸向了建虏群中。

而其他民壮虽然在力气、精力方面比面前这些疲惫的建虏有优势,可建虏的厮杀经验更丰富,一些简单的招式常让民壮难以招架。如果战场空间再大点的话,让这些建虏有了躲闪的余地,民壮们恐怕就不是对手了。

真是多亏了这个地形,狭窄地通道让卢象升等人能尽量照顾到同伴,也让建虏的兵力优势无法发挥。

但就算如此,民壮地伤亡也在慢慢地增加。

明军就薄薄地几层而已,但建虏那边却是厚厚地一长串,杀完一个又一个。

六台投石机已在明军一方,正由一些事先招呼过的民壮在强拆这些投石机。

而阎应元并没有和卢象升一样,冲杀在第一线,在明军背后做指挥,并作为预备队,看那里顶不住建虏就支援那里。

他看到民壮在拆那些投石机,心中忽然一动,转身看看清水明月关,然后急忙叫停这些强拆的民壮。

破坏远比建设容易,就一会功夫,已有三台投石机被拆掉了。

阎应元暗道惋惜,然后命令他们把剩下的三台投石车推到城里去。

清水明月关毕竟有险关之称,当年开筑的时候,城门也留得够高,投石车从城门处推进城里没一点问题。

一开始的计划是到这个时候,投石机已被摧毁,明军就开始慢慢地往城门处收缩,最后由武力最高的一群人挡住建虏,退回城门洞。

而城头上的明军则丢滚木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