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借天改明-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妹夫你不知,通州乃京杭大运河之北端。船只南来北往,沟通有无。很多物资,包括粮食都是需要从南方运过来。比起陆运,载重,损耗都是大有优势,因此河寇为祸的话,影响甚大,通州都能感受到。”

阎应元给自己的妹夫继续解释道,“而通州通过北运河到达天津卫之后,走海河到大沽出海,也甚是方便。运河容量有限,大海却是无限,要没有海寇作祟,朝廷又开海禁,则百姓之福也。”

没想到阎应元的眼光比一般人看得长远啊!钟进卫心里暗赞一下,然后又考究他道:“那河海之寇该如何除之呢?”

“除河海寇之法各有不同,河寇多是弓箭相射,近了跳帮战。比人数,比勇力。而海寇,因无地形之限制,犹如马之于平原,故比远程,比船速。”

“那你可知西洋之火炮,船只之性能?”钟进卫继续问道,以后总归是要跟洋鬼子打的,他想听听这位历史名人的看法。

这下,阎应元没有马上回答,沉默了会,才道:“火炮之威,我已见识过,确实厉害。但西洋之船,还未有见过。”

阎应元是有点自怜,可惜自己从小苦学的一身箭术。虽然现在要让他单挑火枪手,没有丝毫压力,但他还是看得出来的。以后肯定是火枪的天下。

钟进卫大概了解了阎应元有关河海战争的认识,然后又问阎应元道:“那么打建虏和蒙古鞑子又该如何打呢?”

“当整顿军队,鼓舞士气,各兵种相配备,粮草军械无忧,则不管建虏还是蒙古鞑子,都不是大明的对手。”阎应元毫不犹豫的答道。

“没那么容易吧?”“他们又不是三头六臂之人,我大明地大物博人多,选其精壮之士,组成军队,择良将统之。必所向披靡。”阎应元说的很坚决,只是说完了之后,又叹了口气,低声道:“只是这些东西知易行难,大明很难做到啊。”

钟进卫知道阎应元说的是实情,而这点,其实很多有识之士都有认识到,但这样的人太少,拖后腿的太多,以致很难改变现状。

钟进卫想了想,对阎应元道:“你先不要管能不能做的到,以后你准备走哪条路?”

“我想等这次击退建虏之后,考考武进士看,以后就走这条以武报国之路。”有关这点,阎应元倒早有过考虑。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明末这个时期,就算你再有本事,武艺再是超群,朝中没人,或者手中没钱,就别想能中武进士。

历史没有记录是什么原因,让阎应元在崇祯初年一直默默无名,直到南明才有一个典吏之职,钟进卫估计,怕就是受到了种种不公吧。

现在,应该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因为他家的命运,由于钟进卫的穿越,彻底的改变了!

“下一次武进士考试是什么时候?”钟进卫问道。

“崇祯四年。”阎应元记得很清楚,马上出口答道。

钟进卫想着,现在是崇祯二年末,还有一年多时间,似乎太久了点。自己可以直接举荐他为国效力,凭着在崇祯皇帝面前的影响,应该也能有个不错的职位。但虽然自己这位大舅子的能力是足够了,可别人不知道,要到时候说三道四,大舅子的名声也不好听。钟进卫在后世的时候,也经常喷那些靠关系爬上去的人,而不会去考虑对方是否是有真本事的。

忽然,钟进卫记起一事,就问阎应元道:“大舅子,白日说的射杀一个建虏鞑子,是怎么一回事?”

阎应元倒也没有不好意思,只是有点遗憾地道:“前些日子鞑子攻城,有个建虏重甲白甲兵攻上城头,众人不能敌,被我一箭射中眼睛。可惜尸首翻落城下,被他们抢回去了。因为没有首级,不能报功。但城里百姓却知此事为真,因此对我也甚是客气。”

钟进卫听了为他可惜,要是拿到首级的话,不说升级之类的,就是银子也有不少。

“你是当兵了,什么职位?”

“没,我只是由县衙出面组织的民壮之一,也算是个头目。”阎应元回道。在过去的这段时间内,确实给了他不少实践机会,也算经历过了沙场。

钟进卫在脑中过了一遍自己认识的人选,然后对阎应元道:“皇上面前我能说上话,但直接在皇上面前推荐的话,怕别人会对你说三道四,所以,我想把你推荐给另外一个人,你去他手下效力,有了功劳,我再保举你去你想去的职位,怎么样?”

阎应元真是感慨,自己以前的时候,当上民壮首领之一,在县尊面前留了名号,靠的是自己十几年如一日的苦练。现在有了关系,一句话,就能把后面的路给定好了,上头有人和没人的区别真是大。

阎应元也不是迂腐之人,否则也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个有勇有谋,文武双全之名。当下答应下来,但却还有一点顾虑,问道:“妹夫,是把我推荐给谁,有本事的人么?”

阎应元之所以这样问,只是觉得如果是把自己推荐给像通州总兵杨国栋这样的人,还不如不去。听到建虏的风声都准备跑路的人,怎么也不可能到他手下就有啥功劳可立,弄虚作假就非自己所愿了。

钟进卫明白阎应元的意思,笑了笑说道:“放心,这个人是文进士出身,但你未必打得过他。”

阎应元有点不信,不过并没有出言反驳,心里只是想妹夫是没见过自己的一身本事而已。

钟进卫见阎应元没有说话,心知他在无声的抗议。这事要换作一般人的话,确实难以让人相信。可那人是万中无一的怪胎。

“我知道你估计不服气,等你见到了后,不妨跟他切磋切磋,你就知道了。你也可以放心,他是文武双全的人,又爱民如子,与兵同甘共苦,深受兵民爱戴。你到他手下,会很舒服的。”

阎应元不禁有点好奇,那是什么样的人。现在还有这样的人?就算嘉靖年间成神的戚继光戚大帅,也只是世袭军户出身。妹夫说的这人还是文进士出身,自己还打不过他。阎应元是越想越好奇,越想越有非见一面的冲动。

“这位大人的尊姓大名是什么?”阎应元最后还是没有忍住不问。

“姓卢,名象升,字建斗,号九台。现任大名府知府兼按察使副使。”钟进卫爽快的介绍了那个怪胎。

“这。。。,妹夫,你推荐我过去,能杀鞑子?”阎应元有点迷惑,人家在大名府当知府呢,鞑子在北边,还挨不着啊。

“放心,鞑子有的杀。他也组织勤王军来到京师了。把一万多人直接裁到八百多人。你去了后,要好好表现,争取凭自己的本事脱颖而出。”钟进卫解释到后面,就叮嘱起来了。

“那是,我阎某人,不是靠关系吃饭的!”阎应元斩钉截铁地答道,话语里还透着一丝被看轻的不满。

“好,那你什么时候能动身?”钟进卫很欣赏这种自信,就又问阎应元的行程。

“妹夫什么时候回京师,我就什么时候跟你走好了。”阎应元的心中有一团火焰开始燃烧起来。

“我应该是后天回京师,不过马上要过年,阿奇好不容易回来了,你们先一起过个团圆年。你先随我回京师见过卢象升,就赶回通州过年如何?”

家里有老母,妻子,幼儿,阎应元不能远行,但现在妹子回来了,就有人照料,而且后面还有一个中兴伯爵在,也不怕家里没男人受人欺负。所以他才说随时跟钟进卫走,现在听钟进卫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理,就答应回来过年。

前路已定,阎应元很是兴奋,更是睡不着,当下和钟进卫两个又聊了起来,一直聊到天亮。

第八十七章 漱口

眼见清晨的亮光透过窗户印了进来,又听到屋外面有动静,知道是天亮了。

反正聊得高兴,睡不着,索性就不睡了,钟进卫和阎应元两个人都起了床。走到了院子中。

钟进卫在伸懒腰,阎应元却走到院子左边角落,双手各拿起一个大的石锁,开始练起了臂力。

顾百川和王鹏这个时候也起床了,来到院中。看着阎应元举石锁,暗暗吃惊,这石锁一看就不轻,但看中兴伯的大舅子举的丝毫不吃力。

阿奇昨晚也是很晚睡的,但因为习惯,所以这个时候已经起床和嫂子在操劳早餐了。

听到院子中有动静,阿奇就跟嫂子说了下,走了出来看情况。

钟进卫听到声音转过来一看,发现阿奇已经换了个粗布衣服,一身朴素气迎面而来。和昨日貂皮大衣的富贵样比起来,各有各的美,钟进卫不由赞道:“阿奇,你穿什么都漂亮!”

阿奇没想刚出来看到公子,想招呼的时候,迎面一个马屁已先拍了过来,不由得微微白了钟进卫一眼,心里却是很高兴。

“公子还没梳洗吧?奴家去给你准备。”阿奇的声音比平常甜了一分。

钟进卫点点头,看着阿奇返回厨房。

没过一会,阿奇端着热水过来了,另有一杯,给钟进卫漱口的。

钟进卫接过杯子和一个小包,打开一看,这漱口的食盐有点粗,和自己在宫里漱口用的完全不能比。不过做客要有做客的样子,也没让换,就开始漱口了。

蘸了点食盐,然后塞到嘴里去刷牙,结果一阵苦味刺激大脑,一下没忍住,就吐了出来。

既然吐出来了,也不想再继续刷牙了,直接喝水漱口。

见到钟进卫这动静,院子里的几个人都围了过来。

钟进卫对阿奇解释道:“这盐有点苦味,一时没想到,吐了出来,我不是故意的。”

阿奇点点头,相信钟进卫。昨日忙了一个晚上,还没来得及去买精盐。

顾百川在一边说了:“公子,小的那里带有精盐,我去拿点过来。”

钟进卫点点头,顾百川就返回自己住的房间去取精盐。像他们这种老江湖,出门总会带些必备的东西,包括精盐。

钟进卫刚好看到大舅子关切的注视着他,就笑着说道:“你们平时就用这么苦的盐来刷牙,受得了么?”

阎应元苦笑了下,摇了摇头道:“你也真是没住过平常百姓家,从小没吃过苦吧。普通老百姓谁会用盐来刷牙。”

钟进卫小时候当然也是吃过苦的,只是因为时代的不一样,再苦也是有牙膏的。

“那你们用什么刷牙?”钟进卫疑惑着问道,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一直是用精盐刷牙的。

“用木枝或者茶水漱口。老百姓用不起你平常用的精盐的。”阎应元解释道。

“盐有那么贵么?”钟进卫没有概念。

虽然觉得钟进卫这个话有点刺耳,但阎应元和钟进卫聊了一个晚上,知道他心地善良,这话应该是真的不知道盐的贵贱。

于是,就细细的跟钟进卫解释起来:“一个平民一两五钱银子左右就能过一年了。一个人一年大概需要盐五十斤才能维持身体不会虚弱。盐价平时不定,五十斤盐,贵时需银五钱多,贱时也要四钱不到点。你说这盐钱所占的份量大不大?”(这个其实是宋应星的估计,此处假阎之口,相差不会太多。)

钟进卫心里暗自算了一会,按照阎应元的说法,竟然占了一年生活成本的百分之二十七到百分之三十七,不由大吃一惊。

“那岂不是平时的银子就是用来买盐和粮食了?”钟进卫惊讶道。

阎应元点点头,看看一边的王鹏,心里估计了下,就压低声音,对钟进卫道:“这还是官盐,私盐混着买的结果。”

这盐价也太高了吧,钟进卫转身对王鹏说道:“你们东厂有没有对全国盐价的调查报告,包括官盐和私盐的?”

王鹏伸手挠挠头,回道:“小的不清楚。”刚好顾百川返回院子,钟进卫就一边接过顾百川递过来的精盐袋子,一边重新向顾百川问了一次。

顾百川看看阎应元,心里马上就有了计较,也不隐瞒,说道:“天启年间的时候,有过调查。”

“向王公公能要到这个报告么?”钟进卫问道。

“只要皇上允许,应该能看得到这报告。”

钟进卫点点头,不再说话,心里想着,等回了京师,要第一时间把这个报告拿过来看看,心里有个朦胧的建议,需要这份报告的佐证。

当下就不再说此事,先梳洗了再说。

吃完早餐后,开始忙阎应元的事情。

因为要把阎应元推荐给卢象升,所以得先去通州县衙把阎应元的差事给先辞了。

担心阎应元自己去的话,县衙刁难不放人。所以钟进卫决定陪阎应元一起过去。顾百川和王鹏当然就随行了。

他们一行人就在阎老太她们高兴的送到门口后,前往县衙而去。

到达县衙门口的时候,刚好捕头出门,看到阎应元过来,赶紧过来打招呼。昨天的事给了他深刻的印象,京师来的天使都对他家恭恭敬敬的,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得罪。

钟进卫也不上前自我介绍,就站阎应元身后一点,顾百川和王鹏一左一右伴随着钟进卫。

见捕头没有为难阎应元,反而显得很殷勤,钟进卫就放下了心。

捕头没有权力决定这件事情,就把他们让了进去,然后去禀报县尊。

县令刚送走了昨天来的天使没多久,正在后堂歇息,一边在想着心事。

他在酒席上探出了天使过来的前因后果,当下,对他治下的阎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原本只是因为阎家男丁阎应元有点武夫的本事,没想阎家闺女还得了救驾之功,又要嫁给皇上面前的红人,中兴伯。实在不是自己一个小小的县令能得罪了,要是攀上了中兴伯这棵大树,什么时候在皇上面前提提自己,有个印象,前途就光明了。

正在计划着什么时候过去拜见下阎家老太,捕头就进来汇报了。

县令一听,马上更衣迎了出来。对于阎应元的要求不敢不满足,而且,还一个劲的夸奖阎应元的功劳,苦劳,惋惜失去了一个人才,一条臂膀。

就这么和和气气的圆满完成此次来县衙的目的,钟进卫从头到尾都没说话。

阎应元却很有感悟,觉察到自己一家从昨天开始,已经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而这一切,大概都是自己身后这位妹夫的功劳吧。

此时,在京师保定侯府的书房外面,几丈远的地方站着一个家丁,警惕的看着四周,不让任何人靠近书房。

而在书房里面,却是保定侯梁世勋和另外一个人在密谋。

“李福,你没传达错,那个中兴伯真的去了通州了,这两日会赶回京师?”

“是的,我们家老爷就是这么让我说给侯爷听的。”

“知道带了多少人么?”梁世勋继续了解情况。

“就只带了东厂两名护卫。”

“好,好!”梁世勋从座位上站起来,兴奋的一边开始来回踱步,一边搓着双手。

想了想,他对李福说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诉李公公,就说我会按昨日所说行事,定不让他失望。”

李福见此就拱手一礼告辞而去。

梁世勋在书房站了一会,然后对着天花板哈哈大笑道:“真是天助我也!”

第八十八章 年夜饭

梁世勋笑完后,觉得痛快,走过去拉开书房的门,对外面那个站岗的家丁道:“你去把梁彪找来,侯爷我在书房等他。”

然后梁世勋回到书房,拿出前些日子画的钟进卫的画像,意吟着钟进卫如何跪地求饶,而自己绝不答应,百般羞辱后再杀了他泄恨。

过了一刻钟左右,书房门外响起一个声音:“侯爷,梁彪前来求见。”

“进来吧。”梁世勋一听梁彪到了,就开口道。

一个矮小的身影敏捷地串门进来,顺手又把书房门给关上了,一系列的动作,显得很自然。

名字里有个彪字,不知道的人以为是个彪形大汉,没想却是一个瘦矮之人。此人是保定侯府中的家生子,从小就培养为干些见不得光的事,练就了一身的精明,有广泛的黑道人脉。

梁世勋转身盯着他道:“以前使用的那处马贼是否在京师附近?”

梁彪有点不解,不过还是如实答道:“建虏和勤王军云集京师附近,他们不敢出来活动,正待在巢穴里。”

“好,我要杀一个人,这两日会从通州回来,我要你在路上把他劫杀了。这次赏银一万两!”梁世勋说这句话的时候,透着一股狠意,赏银又是如此之高,让梁彪感觉到此人是非死不可了。

“是,侯爷。”

“我要杀的这个人,叫钟进卫,在大明没有丝毫根基,只是被皇上宠信,前些天才被封为中兴伯,身边有两个东厂番子护卫而已。”

梁彪听了心里不禁有点嘀咕:在大明没根基?在大明还有比皇上更大的根基么!不过他可不敢让梁世勋发现他的想法。

“你要做的干净点,毕竟是朝廷的伯爵,那群马贼动手就更好了。让人以为他只是死于意外,明白么?”梁世勋不放心的叮嘱道。

“侯爷放心,属下从来没有出过差错。”梁彪保证道。

梁世勋满意的点点头,他却没想民间有句谚语:做人不要说过天话;夜路走得多了总会遇见鬼的。

“好,那你尽快去安排吧,联系那群马贼,别让他再回京师。”

“是,侯爷。”

梁世勋看梁彪一点没走的意思,不由眉头一皱:“还不快去!”

梁彪一躬身道:“侯爷,咱不认识那中兴伯。”

梁世勋一拍自己脑门,然后拿起桌子上的画像,递给梁彪道:“就是此人,认仔细了。”

“是,侯爷。”梁彪接过画像后,抱拳告辞而去。

“等等。”正当梁彪跨过书房门槛的时候,梁世勋又把他喊住了。

梁彪只好再转回来听还有啥吩咐。

“万一事败,千万不能让人察觉是我们干的,你明白么?”

“属下有数,侯爷放心好了。”梁彪只好再次保证。

梁世勋点点头,挥手让他可以走了。

钟进卫浑然不知,一张针对他的网在快速布置着,要他的命,也不知道他的命已值一万两纹银。

此时,他正乐呵呵的在通州购物。阎家的生活条件不好,这次他带来的两口箱子里,有五百两纹银放在其中的一个箱子里,购物的银子就来自此。

第一次进行古代购物,还真是很新鲜的。

顾百川和王鹏对钟进卫的行为有点不理解,让下人去做就是了,没想堂堂中兴伯爵,却做的很开心,感觉像是在玩一样。

不过他俩跟着钟进卫也有一段时间了,对于钟进卫一些不同于常人的言行举止,都已经有点麻木了。

阿奇和她嫂子在前面扫货,钟进卫抱着阎家小小子,不停的逗他笑。阎应元手里拎着不少东西,无语地看着钟进卫和儿子,心里却很欢喜。自己这个妹夫跟一般的达官贵人完全不一样,完全没有架子,跟自己家亲的就像真的一家人。

总归现在建虏退去未久,市面上的物资并不充分,有些店铺甚至都没开门。

钟进卫逛到后面,就有点疲了,加上阎家小小子刚好一泡尿赏给了他,大家只好打道回家。

回到阎家,阎老太,阿奇和阎家媳妇三个人就开始忙碌,直到天色将暗之时,晚餐才准备好。

这么长时间的准备,晚餐当然非常的丰盛,自家的桌子摆不下,就从邻居家借了两张过来,拼成一个大桌。

阎老太坚持让大家都上桌吃饭,钟进卫也很同意,旁人自然不会再推辞。于是,阎家老小,包括顾百川和王鹏都坐一起,共吃晚餐。

菜肴估计是阎家有史以来最丰富的一餐了,有鸡鸭鱼,猪肉,羊肉,素菜有萝卜,豆腐,甚至还有绿豆芽,黄瓜,韭黄。

这个寒冬时节,又是物资短缺之时,菜肴之丰富,连顾百川和王鹏都为之惊奇。当下,王鹏不禁问哪里能买到羊肉,和时鲜蔬菜。刚才陪着出去购物的时候并没有见到这几样。

阎老太呵呵一笑,解释道:“这几样是县尊让人送过来的,本不肯收,对方死活留下了才走,说是贺喜老婆子的一点心意。”

大伙儿听了,心里都有数。王鹏也打消了买点回京师过年的念头。

时鲜蔬菜,市面基本是买不到的,哪怕是京师,都是有钱人自己搭暖棚子专门种出来的,产量很小。

在天启朝的时候,倒不愁没得吃,现在的情形不同,家里老母都惦记了很多次过年吃时鲜蔬菜。

阎老太看大家都坐好了,清理了下嗓子。众人听到,知道老夫人有话要说,就都安静的听阎老太发言,连小小子也不闹,看着奶奶。

“阎家这几天,翻天覆地的变化,老身都看在眼里。虽说老身年纪已大,但还未老眼昏花。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老身心里一清二楚。”

阎老太一边说一边看向自己将来的女婿。大伙都知道这点,也看向钟进卫。阿奇在母亲身边坐着,有点害羞,唯一一个没看钟进卫的,只是低着头。

不等钟进卫说句谦虚话,阎老太又说了:“你当我家女婿,老身是十二分的满意,不是说你的地位,钱财。而是老身看到你的心地善良,对我家闺女又好,老身还是知道的。”

钟进卫一听丈母娘当面赞成这门亲事,而不是只是因为皇上的赐婚,很是高兴,打蛇随棍上,当下叫了声:“娘!”

“嗳,好女婿!”阎老太笑呵呵地答应了一声。一边坐着的阿奇,头更低了,像是要去找脚底那不存在的蚂蚁。

其他人见此纷纷向钟进卫贺喜,钟进卫笑呵呵的一一回应。

等大家都乐了一回后,阎老太又说道:“你明日就要回京师,老身知道你有很多事情要做,过年是来不了通州。因此今日这餐,就当是今年的年夜饭,一起过个年。”难怪这顿这么丰盛,原来是当年夜饭吃了。

阎老太发言完毕,就开始吃了,大家看着丰盛的菜肴,肚里都有反应,特别是阎家小小子已经等的不耐烦了。

大家有说有笑的吃了一会后,钟进卫有话要说,大家就静了下来:“娘,有一个事情想跟您说下。”

阎老太点点头:“女婿有话尽管直说就是。”

“眼下国事糜烂,百姓困苦,皇上号召文武百官,京师各色人等节约共度国难。我已跟皇上奏明,我的婚礼一切从简,只是有点委屈了阿奇。”

阿奇在钟进卫说话的时候,就偷偷着看着他。听了他的话,也不等母亲说话,直接道:“奴家不在乎这些,能跟着公子就是奴家的福分了。”

“哄”的一声,饭桌上响起一片起哄声。不过阿奇这回并没有低下头,而是就看着钟进卫。

阎老太自己先止住笑,然后罢罢手,让大家静下来,才对钟进卫道:“女婿国事为重,那是尽忠,老身能理解,这套虚礼就不要计较了。”阎应元在历史上视满清的荣华富贵如粪土,誓死不降满清,就有阎老太平时教导的功劳。

钟进卫本来有点担心的,毕竟古人更看重这些礼节。现在阎老太表态了,心里就放下了一块石头。

大家就又开始吃了起来,期间,阎家儿媳妇去端了面过来分给大家吃。吃完后,就和阎老太,阿奇就下席了。

几个大男人这才开始大吃大喝起来,一边吃一边聊,这样才痛快。

这晚就没有再聊天亮,而是吃完后很快就睡了。一则昨晚没睡,二则明天要赶路,可不能再通宵了。

第八十九章 危险临近

北风呼呼的吹,却基本没有影响到京师东面一座山的山坳。这处山坳外面看不大见,背风,又不易找到,因此成了这一带马贼的聚集地。

现在占据此处的是这一带比较有名的“捅破天”马贼帮,他们敢在天子脚下做买卖,真是有泼天的胆子,同行由此送给他们一个“捅破天”的外号。

这伙马贼帮鼎盛时候约有四五十人之多,心狠手辣,没把握的不抢,一动手抢就不会留活口,不过抢的次数不是很多,因此地方官府围剿几次都不成功,主要是抓不住他们的踪迹。

后来因为抢到一个他们惹不得的人,下重金设陷阱引诱他们,终于围到了他们,但却被他们在协助抓捕的京营防区突围,只留下十来具尸体。

之后就再也抓不到这伙马贼,就像变成狗了一样,鼻子灵的很,遇到危险就消声匿迹,没有危险的时候又会出来干一票。官府再也奈何不得他们。

“捅破天”马贼帮现在正在山坳的窝里一边喝酒吃肉,一边骂鞑子。正是因为鞑子几个月来的肆虐,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买卖。

大手大脚惯了,一下没了收入,感觉很是拮据,当然就很不爽了。

这伙马贼很是小心,就算如此寒冷的天气,在山顶都有望风的喽啰。

喽啰正卷着身子在算着自己的换岗时间,忽然发现远处有一辆马车往这边过来。由于太远,看不大清楚情况,所以他也没报警。

过了一会后,终于看清了,是只有一辆马车,和两个骑士。喽啰赶紧转身到旁边的一处凹地,丢了一块早就准备好的石头下去,不一会,就听到下面“叮”的一声清脆的铁器声。

然后喽啰继续盯着远处看,再近一些,终于看清了,马车上面插着一面红白相间的旗子。他呸的吐了口吐沫骂道:“天寒地冻的,那个王八蛋还没事跑来骚扰。”

骂完之后转身连续丢了两块石头到那个凹处,就再不管那过来的马车。

山坳处的人也骂成一片,一惊一咋的好玩么。大部分人不再理会,继续喝酒吃肉,只有一个马贼在首领的吩咐下出了屋,骑马出了山坳。

那马贼离马车近了之后,看清了跟在马车边上一个瘦小骑士的脸,吓了一跳,赶紧上前媚笑道:“是什么风把您老人家给吹来了。”

这人正是梁彪,他没回应这个马贼,只是吩咐道:“去通知莫大,就说我到了,有事要交代。让他到议事厅去。”

然后他熟门熟路的去了山坳的一处孤零零的大屋子处,翻身下马,自个进去了。马车和另外一个骑士就守在外面。

随着一阵“蹬蹬蹬”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议事厅的门很快就被推开,一个声音随着开门声传了进来,含着一股亲热讨好:“梁兄有事吩咐,尽管使唤我们在京师的三弟就是了,还劳梁兄亲自来。”

梁彪看着眼前这个跟他差不多个子的人道:“此次干系重大,需要你们去干掉一个人。八千赏金,外面有四千,你自个去数数。老规矩,事成之后,付另外一半。”好家伙,嘴巴一张一合,就私吞两千两纹银。

莫大一听,真是瞌睡遇到枕头,正愁钱的时候,买卖就送上门来了。

不过赏银比平时高出不少,点子应该比较扎手,但天底下还没有自己不敢接的活。

“没问题,只是具体情况还得梁兄详细交代下。”莫大做事还是有谱的。

“对方有爵位,新近封的中兴伯爵,带了两个东厂的人去通州了。我要你在他们返回京师的路上干掉他们。那中兴伯爵必须死!”

莫大才不管对方是啥官呢,就是皇帝,他也敢去捋虎须。对方只有三个人,那还不手到擒来。

“何时回京师?”莫大继续问道。

“二十九日之前已经一定会回来,你们得去路上侯着。这次我会随同你们一起去,确认他必死才行。”

莫大稍微有点不满,怎么能怀疑“捅破天”的能力和信誉呢。不过虽然他不知道顾客是上帝的俗话,但梁彪不能得罪还是知道的。当下就答应下来,马上就去安排一帮子兄弟出发,免得那点子在他们还没到的时候就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