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借天改明-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太极想过突然回师把追上来的明军骑军给解决了,但每次他要这么做,那些明军就溜得贼快。

看得出来,后面跟着的明军,他们的第一要务是保全自己。跟在大金军队的后面,只是有便宜能占就占,不能占就不占的心思。

到了昨日为止,已经深入大金境内,那些明军便不敢再跟了,到现在为止在后方已经再没有宁锦明军的踪迹。

但皇太极还是不能安心,他刚接到阿济格转送来的信使,知道了明军有一支小规模军队在辽阳祸害大金的粮食,另有大约四、五万的明军则已逃往丹东地区。

皇太极在听完禀告后,只是挥挥手让信使下去休息了。他本人并没有被这个消息所吓到,因为只要稍有点头脑的人就知道,明军绝对没有四、五万人。就是登莱明军连守门扫厕所的都派来辽东,怕也没那么多人,这点皇太极是可以肯定的。

皇太极稍微一想,便zhidao是怎么回事了。那四、五万人的里面,怕是绝大部分都是那些被他们救了的汉人包衣。至于为什么手下会禀告说有四、五万之多,他倒是没有怀疑手下故意骗他,因为他们不敢。那缴获明军装备的仓库就是皇太极安排的,他就那么一想,就想到这个上面,自然也就清楚了。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就是再一次的选择,他要做出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决策。

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罗地网

皇太极有点拿不准,那个打着“卢”字旗号的人到底是不是登莱巡抚卢象升本人。如果真是他本人的话,竟然敢一直留在辽阳一带贪图战果,显然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

但是按照常理来推断,这支部队很明显是一支掩护的部队,目的怕就是为了吸引自己的注意,以便让那支大部队能逃走。

这么一来的话,这支小部队就会很危险。登莱巡抚在这支队伍里,好像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皇太极想来想去还是判断不出来,不过他也不慌,既然判断不出来,就当卢象升在两支明军中都存在好了。

他想着现在已经有多铎一部往辽阳而去,阿济格所部追逃窜的明军。就兵力来说,应该是足够应付了。

而且自己还明令莽古尔泰在丹东地区布防,按照那支逃窜的明军所走的方向,就是丹东地区。这么一来,就算逃过了阿济格的追杀,那支明军也难免会落入莽古尔泰的嘴里。

皇太极想到这里,便对这一路放下了心。不过他因为想到了莽古尔泰,心中又有了不满。

自己一开始就给了莽古尔泰军令,让他去丹东地区布防,为地就是掩护大金的后方,不让登莱明军有捣乱的机会,结果还是被登莱明军给偷袭了盛京。这说明莽古尔泰漠视自己的军令,拖拖拉拉,才导致登莱明军先行过了丹东地区。

看来自己把盛京失陷的责任转移到他头上,并没有冤枉他。等自己把这次的事情平息之后,一定要把不听话的莽古尔泰搞掉才行。

皇太极想着想着,觉得自己有点想偏题了,便又想眼前的事情。

卢象升直接率领下的登莱明军,比起之前的毛文龙来,不管是从士气、装备、战力都只强不弱。也就是说,卢象升对大金后方的侵袭危害,远高于毛文龙。

这次他是打算无论如何都要把卢象升留在辽东,否则下次自己再有行动,那厮肯定还会再来捣乱。

于是,皇太极做出了决定。反正手中的兵力够多,他决定再派出一部分兵力前往追击那支逃窜的明军。

他马上把济尔哈朗传了过来,把情况给他一讲,然后命令他道:“明日一早,你领本部人马加蒙古正红、正蓝俩旗前往追击那支逃窜的明军。记住一点,别的可以不管,一定要把卢象升给朕带回来。死活都要!”

济尔哈朗觉得皇太极真是非常重视卢象升,竟然又加派这么多人马前去追杀卢象升。对于这一点,他虽觉得皇太极有点小题大作,杀鸡用了牛刀,但那卢象升是攻陷盛京的人,这只鸡还是必须要杀的。

因此他向皇太极保证道:“大汗放心,只要卢象升在那支明军中,他就必死无疑。”

第二日天一亮,皇太极就把乌超哈真,连同火炮等笨重的东西一起留在了海州卫。

在看着济尔哈朗带着两万多人马出发后,皇太极自己也领着剩下的大军赶往辽阳。

但在中午时分,一人双马的加急信使就从大军前方往中军所在急驰而来。

这两天都是阴天,天气不是很热。皇太极就骑马赶路,因此他第一时间就看到了那信使。

肯定不是什么好事,皇太极心中下了个定论。虽是这样,他却也还沉得住气。或者可以说,他是麻木了,这些天就没有一天是顺心的。

果然,那信使被皇太极的亲卫查验之后,便来到他的面前,打千奏报道:“大汗,辽阳战报,请大汗速派援军。”

一边的亲卫不用皇太极吩咐,马上就把那战报拿了过来呈给了他。

皇太极的双眉皱成了团,还要自己派援军,难道多铎竟然败了?

他迅速展开战报一看,果然,多铎战败逃进辽阳城。还有阿济格竟然中途转向辽阳,和多铎一起守城。

皇太极看完了战报,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得那个信使以为大汗傻了,或者自己递上去的战报被什么捷报之类的调包了。

“好你个卢象升,朕还真小瞧了你,竟然敢留在辽阳。”皇太极笑完之后,自言自语地道。

没有人敢搭话,等着皇太极怎么处理。

“那支奇怪的火器军队是一个年轻人的?他比卢象升的地位还高?”皇太极马上就低头看着那个信使问道。

信使用力点头,同时回答皇太极道:“据两位贝勒爷推断,确实如此。”

皇太极一听,不再问话,脑中急转,开始想着这个事情来。

这年轻人的地位比登莱巡抚还高,那应该是个位极人臣的大人物了。自己好像没听说过明国有这么一个人,莫非这个年轻人的长辈或者靠山才是真正的大人物,卢象升因为那人的关系才对这个年轻人恭敬有加?

皇太极想来想去,觉得这种可能性大。如果是位极人臣的大人物,怎么可能带这么少的一点兵,留在大金腹地呢!

因此这个年轻人肯定是某个大人物的子侄或者其他什么关系的人,跑来捞军功。年少张狂,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大金军的真正实力,还把卢象升给拖累了。

真是天赐大金机会,可以趁此把卢象升给解决了,顺便还能把那支奇怪的明军一锅端了,缴获他们的那些火器给大金使用或者参照着打造。

明国真得是自己不做死就不会死,派了如此莽撞的一个年轻人前来辽东,结果还祸害了登莱巡抚卢象升。

“来人。”皇太极马上发布命令,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抓住这个上天给的机会。

他的亲卫马上上前应道:“在,主子。”

“一,速去给济尔哈朗传令,让他不必去追那支逃窜的明军了,兜圈过去堵住辽阳明军的退路。”

“二,传令给多铎和阿济格,务必咬住辽阳明军,不能让他们有逃走的机会。”

“三,大军全速行军,务必明日一早能到辽阳。”

“是,主子。”几个亲卫答应一声,便分头行动起来。

皇太极不顾自己身子太胖的事实,跟随大军一起全速行军。他心中暗想着,朕布下了天罗地网,看你们还往哪里逃!

第六百一十七章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赶了一天的路,人累得要死,皇太极却还是比较满足的。明日就能到达辽阳,一举围歼了那支嚣张的明军。

有一句话叫屋漏又遭连夜雨,只要一事不顺,就是事事不顺,皇太极马上就体会到了这个感觉。

傍晚时分,多铎和阿济格的信使又到了。说是那支明军失踪了,找遍了辽阳地界,都没有找到踪迹。

这个消息让皇太极想抓狂,满心期待的东西一下没了,真的是非常失望。他一脸的阴沉,对阿济格和多铎已经是恼怒异常。

之前的时候,说被明军伏击,但战败的主要原因是明军火器太过厉害的原因。关于这点皇太极认了,因为他在以前的时候就曾看到过那支明军火器的威力。

但不管如何,明军一共才三千人左右,而多铎和阿济格加起来有八千大金军队的精锐。他们俩不但打不赢明军,甚至还让明军给溜了,连个报仇的机会都没有,如何不让皇太极恼怒!

大金大汗一发怒,就连累了整支军队。因为皇太极下令连夜进发,一定要明日一早到达辽阳。

幸好这些地方对于建虏来说,都是熟悉的路。虽因阴天的缘故,天黑没月亮。但打起火把,沿着官道行军,还是没问题的。

当天色微明的时候,皇太极就到达了辽阳城外。他并没有让大军进城,只是传多铎和阿济格过去问话。

其实不用皇太极去传令,当大军到达的时候,多铎和阿济格就已经候在城外了。还有辽阳城守将纳木泰也跟着来了,不过是由他的亲卫抬着来的。

纳木泰的屁股被打已经过了两天多了,多铎的亲卫也有手下留情,不敢真把他打残了。这时候的他,其实也能下地走路。不过他却还是赖在床板上,想着让皇太极看看。一旦问起来就可以哭述,多铎为他不出战而打他,结果多铎自己也躲进城里不敢和外面的明军交战,他这顿屁股打得太冤枉了。

可惜他这个如意算盘打了,却没打响。因为皇太极就仿佛没看见他的伤势,只是问他们有关明军的事情。

“明军可有下落?”皇太极带着一丝希望问道。他想着又过了一夜,说不定多铎和阿济格已经找到明军的下落了。

阿济格和多铎互相对望了一眼,谁也不想开口。但阿济格看到皇太极盯着他看,就只好回答道:“还是没消息,应该是逃远了。”

皇太极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脸上的温度一下骤降,泼个水上去估计都能结冰。

多铎一见,连忙补充道:“不过我们已经查明这支明军的最高官员是谁了!”

皇太极一听,连忙问道:“谁?”

“明国中兴侯钟进卫,也就是那支新军的统领。”多铎连忙回答,希望能以此消息来消消皇太极的气。

这名字很耳熟,皇太极想了一下,马上就想起了。关内的大金军撤退的时候,就是被他给挡住了,还活捉了阿敏。

还有,张家口范永斗等人也是他带人去抓的,生生掐断了大金的物资供应和情报来源。

自己将一举歼灭登莱明军的时候,也是他领着那支奇怪的军队撕破了防线,把卢象升救了出去。

现在甚至还攻陷了大金的都城,代善也死在了他手中。

皇太极想起这些,忽然发现这个中兴侯好像凭空冒出来,然后每一下都打在大金的要害上。

他有一种感觉,这个中兴侯将会是自己一辈子的敌人。如果自己不能战胜这个明国的中兴侯,大金很可能会不复之前的威势。

自己之前其实应该早就想到,卢象升在朝中的靠山就是这个中兴侯。因为在明国的清水明月关之战中,卢象升就是那个中兴侯手下的第一号战将。

“还愣着干嘛,还不快给朕找!”皇太极想到这里,忽然对眼前的几个人怒喝道。

阿济格没想到禀告了这个消息后,反而引来了一声怒吼。他有点失望,却也不敢顶嘴,和多铎一起答应一声,连忙转身去安排了。

皇太极接着下令大军就在城外扎营,反正农田上的粮食都已经被明军烧了,倒是给大军腾出了空间。

皇太极现在就寄希望于济尔哈朗那一路,他估摸着那中兴侯肯定带着卢象升已经逃走了,不会再傻待在这一带。

济尔哈朗从那边兜回来,就有可能会撞到。如果那样的话,就能一举歼灭那支明军,把那中兴侯和卢象升都消灭掉。

但最终皇太极又失望了,济尔哈朗在中午时分也到了辽阳城,他并没有在路上遇到明军。

皇太极明白,怕是那支明军在那一晚扎营给多铎和阿济格看了后,就已经连夜撤走了。

应该是那支明军逃走之后,济尔哈朗的军队才兜了过去,因此没有兜上。

皇太极当即下令让阿济格和济尔哈朗领军往丹东地区追击,务必追到那支明军。

他自己则在休息了半日之后,又领了一半军队前往盛京。

此时的他,已经知道盛京并没有被明军烧毁。但大金的什么妃子、格格之类的都已被明军抓走了。代善的尸体在箭楼上被发现,只是少了脑袋,还有自己的儿子豪格和代善的儿子硕托也都被明军杀了。

皇太极一夜白了不少头发,整个人看去,仿佛老了很多。这次出去,不但没捞到任何好处,反而被明军偷袭了一把,损失极大。真是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皇太极到了盛京后,整个人一声不响,仿佛从地狱中刚出来一般,让人感到很是恐怖。

他只是默默地向自己的皇宫而去,一边注视着两侧的房屋,感觉物是人非。

这期间,建虏抓到了不少未走的汉人包衣。这些人幻想着自己编个故事,如何与明军搏斗,或者为大金保存实力,期望主子能重新收留他们。

皇太极对于这些人,根本就不看一眼,也不听一句话,只是用手一挥,就仿佛赶苍蝇一样地挥了下手。

他的亲卫鳌拜懂得主子的意思,让人把这些汉狗都结果了。

当皇太极来到他的崇政殿,看到到处都被人或画或写的时候,人就气得有点抖了。

等他看到自己的龙椅后面的墙上,在那显眼的位置写着“大明中兴侯到此一游”时,一口老血就喷了出去。

当朕的宫殿是厕所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随后皇太极就晕倒了。

第六百一十八章 忧心

“杨卿,你是兵部尚书,在秦地统兵经验也足。你给朕说说看,钟师傅为何到现在还没有消息?”文华殿内,崇祯皇帝一脸担忧地问杨鹤。

杨鹤一听,暗自吃惊,原来崇祯皇帝把自己传来只是为了问这个事情。没想到中兴侯在皇上的心中会有如此之重,竟然让皇上牵挂至此。

“陛下,辽东太过遥远,中兴侯的消息传回,势必过海路到山东,而后才能传回京师。现在没有消息,也是正常。”杨鹤想了一下,就安慰崇祯皇帝道。

崇祯皇帝听完点点头,然后埋怨道:“这个钟师傅,胆子也太大了点!那么少一点人马,竟然想去打建虏的都城!”

杨鹤听到崇祯皇帝的“抱怨”,心中暗自想道:确实,那个中兴侯的胆子也太大了!这事放任何人身上,都不大可能做出来。他贵为大明中兴侯,可以说荣华富贵已经到手,却还如此拼命,真是难以想象!

而且这个中兴侯干这事是有前科的,在京畿之战的时候,他就已经干出过匪夷所思的事情。

中兴侯竟然带着八百民壮,就去偷袭建虏占领的清水明月关,还以此为凭借把八千建虏堵在了关内。

杨鹤一想起来,就觉得中兴侯做事太疯狂了!但他转念一想,又有点佩服他,竟然为了大明,可以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

因为杨鹤已从自己的手下那里,也就是现在接替自己位置的洪承畴那里得知了钟进卫的那番话。

“我来这个世上的意义,就是要让大明百姓过上好日子,中兴大明,让大明屹立在世界中心,受万国敬仰,让华夏文明遍及世界!”

当时他听到这段话时,也是久久无语。

如果是说漂亮话的话,杨鹤相信,他和其他人能说出比中兴侯漂亮百倍的话也不会是难事。但真要为自己的话而身体力行,甚至冒万险去做,恐怕就没几个人能比得上中兴侯了。

“杨卿,杨卿。。。”崇祯皇帝没想杨鹤竟然在发呆,只好连叫了几声,终于把他唤回了现实。

“请陛下恕罪,臣想起中兴侯的一些事,竟然有些痴了。”杨鹤略微尴尬地马上解释道。

崇祯皇帝一听,先放下了自己的问题,有点好奇地问道:“杨卿想起了钟师傅的何事,竟然会如此表现?”

于是,杨鹤就把刚才所想给崇祯皇帝说了一遍。

中兴侯是皇上面前的大红人,他这么说一是投其所好,二是卖中兴侯一份人情,至少也表达出对中兴侯的善意。不管如何,都是好事来的。反正这事他也不是编出来的,因此说得很是坦荡荡。

崇祯皇帝其实已经从其他渠道知道了钟进卫说得这番话,而且他比杨鹤了解得更多。

但现在他听杨鹤又说起这些话来,不由得颇为感慨。真不知道上天竟然会如此垂怜大明,在大明多灾多难的时候,让钟师傅出现在了朕的面前。

有的时候,崇祯皇帝一度怀疑,这是不是祖宗保佑,才会有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

崇祯皇帝自己也呆呆地想了一会,心中更是担心起钟进卫的安危来。他甚至想着,要是钟进卫这次平安回来,就再也不让他出征了。钟进卫的作用,对于大明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崇祯皇帝想到这里,记起刚才想问杨鹤之事,就问他道:“杨卿,你说钟师傅这么莽撞,会不会有危险?”

杨鹤一听,这事还真不好说。就那么一点兵,深入建虏腹地,要说没有危险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总不能说很危险去吓崇祯皇帝。

因此,杨鹤斟酌了下言词,然后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钟师傅乃是大明的福将,看似凶险万分的事情,他却能安然无恙,还能屡建功勋,清水明月关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这次也应该不会有事,陛下尽管放心好了。”

崇祯皇帝先是点点头,但马上又摇了下头。他想起一句俗语,夜路走得多了,总会遇到鬼。因此,刚舒展开的眉头又皱了起来,还是很担心。

杨鹤一见,就再次奏道:“中兴侯看似鲁莽、其实很有分寸。他已得知建虏的兵力部署,又方方面面做了安排。臣以为,建虏的伪都或许攻不下来,但全身而退却还是可以的。”

“朕也不要钟师傅攻下伪都,只要他能平安回来,以后大可以带大军前去。”崇祯皇帝听了杨鹤的话,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杨鹤听崇祯皇帝这样的话,都已经听得麻木了,他又给崇祯皇帝分析道:“孙阁老也已经让辽东巡抚袁可立牵制建虏主力,把建虏主力吸引在宁锦一线。从这方面来讲,至少中兴侯也能多一份安全。”

崇祯皇帝点点头,孙师傅这么做,确实能对钟师傅的安全起到一定的效果。但那奴酋手中的兵力太多了,如果他只是分一部分回去,钟师傅应该也吃不消的。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还是有点担心。

正在这个时候,孙承宗的信使又来了,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陛下,建虏主力全军撤回,肯定是中兴侯在建虏腹地闹出了大事,奴酋才不得不无功而返。”杨鹤听完孙承宗传来的消息后,马上向崇祯皇帝奏道。

他有点激动,因为他想起很可能是中兴侯攻下了建虏的伪都。不过好像这不大可能,因此他才没有说出这个猜测。

谁知崇祯皇帝却一点都不开心,他担忧地道:“朕其实不关心钟师傅闹出了多大的事情,朕担心的是建虏大军回援,钟师傅能否安然归来!”

杨鹤一听,心中也有点为中兴侯担心,不过他还是以安慰为主,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辽东巡抚已勒令关宁军拖延建虏主力的行军速度,中兴侯应该会没事的。”

崇祯皇帝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还是之前担心的问题,建虏主力的兵力太过强大,哪怕是有关宁军的骚扰,奴酋只要派出一部分兵力,也是钟师傅吃不消的。

他在杨鹤这里得不到实质性的说法,只能暗自祈祷,希望钟师傅能早日平安归来!

第六百一十九章 好想看电影

“侯爷,又有三辆炮车散架了,怎么办?”李老四从队伍的前头跑到队伍中间向钟进卫禀告道。

“以后不用过来请示了,按照之前的例子,找个隐蔽的地方挖坑埋了。下次再来的时候,再取出来。”钟进卫有点累但精神还是很好,马上就给李老四做出了指示。

李老四之所以还过来请示,是觉得这火炮太过重要,一下又坏了三辆炮车,这个事情有点大。

现在听钟进卫这么直接地明确指示,便抱拳答应一声,又跑前面去了。

钟进卫想了一下,对身边的卢象升道:“九台派人过去看看埋在什么地方,或者回头你派人过来挖了去用吧。”

卢象升一听,当即大喜,连忙回道:“多谢侯爷。”说完,他连忙让自己的亲卫去追李老四。

卢象升看着亲卫跑远,就转过头来看钟进卫,想再说句道谢的话。

因为他这些天来是亲眼目睹了这些火炮的威力,关键还能用马拉着走。登莱明军如果有这野战火炮,战力就会增强很多。

但他一看钟进卫,见他很累得样子,心中不由得有点担心,就建议道:“侯爷,我们已经跑了两天一夜了,现在天色差不多就快黑了,要不就歇息了吧?”

卢象升想着,反正按照预定计划,今晚也是要休息的。

钟进卫知道卢象升是担心自己的身体,但对现在的新军和登莱明军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因此钟进卫还是摇摇头道:“趁着现在天还亮,能多赶一点路就多赶一点路吧。等天完全黑下来了,我们再歇息一晚恢复体力。”

卢象升也知道现在时间的金贵,见中兴侯坚持,便不再相劝。

钟进卫转头看看一直跟在身边的四小,有点担心这四人的身体,就对他们说道:“再忍一会就可以休息了。”

“叔父,我们没事。”孙可望马上回答道。

李定国也在一边说道:“我们以前跟着义父跑惯了,没事。”

李文秀和艾能奇也纷纷表示这点难度的跑路,对他们来说是小意思。

钟进卫看看他们的神态,好像确实还可以,至少比自己要强一点。心中不由微微苦笑,没想最后还是自己的体质最差了。

当下他也不再多说,埋头赶路。

等到天完全黑下来之后,明军便在路边找了个地方,草草吃了点东西,便倒头就睡。

钟进卫原本还想学后世电影电视剧中的统兵将领般,巡视下士卒的情况,说说话,谈谈心,最后才休息。

可没想到的是,嘴上还吃着东西,瞌睡就上来了。最后也不知道吃饱没吃饱,钟进卫就已经睡着了。

这其实也能想得到,钟进卫在后世的时候,是技术型宅男,工作之余上网的时间居多,身体锻炼自然就落下了。

来到明朝之后,又是一开始就抱了崇祯皇帝的大腿,吃住无忧。虽说不再像后世那么宅,运动量也上来了,身体素质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钟进卫一下从宅男换成操劳、东奔西跑的日子,就不可避免地在慢慢透支自己的身体。

这一次来辽东,先是连续行军五天多到了沈阳。接着又是一连串的战事,现在为了赶时间,又是连续跑了两天一夜。钟进卫的身体就有点吃不消,疲惫感马上就出现了。

顾百川等人看到中兴侯的这个样子,无不为之动容。他们从没有见过一个王公贵族,名望爵位都已有了,却还在如此拼命。要说图荣华富贵的话,早就可以待在京师享福了。

顾百川让人安排了一处舒适的地方,轻轻地搬动钟进卫,让他睡得更舒服一点。

夜色越来越深,钟进卫睡得真香。忽然感觉到地面有震动,他一个激灵,马上醒了过来。地震?不是,是建虏追上来了。

他连忙看看四周,发现所有人都睡得死死地,没有一个人发现建虏已经追近。

钟进卫急得连声大喊:“快起来,快起来,建虏追来了,快。。。”

“侯爷,侯爷。。。”一个声音传来,紧接着有人摇动钟进卫的身体,让他醒了过来。

钟进卫愣了愣,仔细听了听,并没有任何马蹄声。倒是有不少呼噜声,远近高低声都有。

“我是做梦了?”钟进卫稍微有点尴尬,看着模糊的身影问道。

顾百川就在钟进卫的身边,是他摇醒了钟进卫。

此时他见钟进卫问起,只是从侧面回答道:“侯爷放心,我们撤回的速度够快,建虏没那么快赶过来的。”

“嗯,大家都休息吧。”钟进卫拍了下自己的脑袋,使劲揉了揉脸,然后说道。

他知道应该是自己心里一直惦记着建虏追兵的事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钟进卫重新躺了下去,发现自己好像躺在一个比较舒适的地方,地上都有衣服之类的东西铺着,他知道应该是顾百川等人给他铺的。

他躺在那里,并没有马上就入睡,想着刚才梦里的事情,就好象发生在眼前,栩栩如生。

忽然,钟进卫想起要是有地雷的话,自己一边跑一边埋雷,就不用跑得那么辛苦了。

他想到这里,暗自决定,这次回去后,一定要让兵仗局研发地雷。如果能成功,对于登莱明军这种游击战的部队,或者是夜不收这些侦察部队的帮助,将会是非常大的。

钟进卫想着想着,就又想起了著名的地雷战。过了一会,他暗自叹道:“好想看电影啊!”

不知不觉地,钟进卫又进入了梦乡。

第二日一大早,天色刚有点蒙蒙亮,值勤的士卒就把全军都唤醒了。

所有人都抓紧时间吃东西喝水,然后又抓紧时间赶路。这个不需要钟进卫或者卢象升来说,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在逃命,逃自己的命。

这一日中午时分,新军和登莱明军的联军正在一处树林中休息。

此地已是丹东地区,离鸭绿江还有半日的路程。如果不是因为战马受不住了必须休息,钟进卫就会带着全军直接上了船再休息。

不过此时的钟进卫,并没有因为临近鸭绿江而放松心情。反而他此时的心情,恰恰是很紧张。

他很怕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倒在黎明的前夕。

他不但是担心来自屁股后面的追兵,还担心登莱步军和朝鲜军能否拖住莽古尔泰的军队。万一没有拖住的话,自己这支疲惫不堪地军队一头撞上莽古尔泰的大军,就算自己是小说中的主角,带有主角光环,怕也得是悲剧烂尾了。

有的时候,你担心什么,就会来什么。

正在钟进卫这么想的时候,从鸭绿江方向的官道上忽然隐隐传来了马蹄声。慢慢地越来越响,听其声音,为数还不少。

第六百二十章 胜利回归

不止是钟进卫听到了,其他人也都听到了。有反应比较迟钝的人是有点好奇,而那些比较敏感的人则开始紧张起来。

明军休息的这片树林并不大,而且就在官道边。如果那支骑军过来的话,一定会发现明军。

逃是不可能的,不但是没时间,而且战马还没有恢复过来。硬是逃跑的话,估计跑个几里路就得步行了。

既然不能跑,那就战!

钟进卫马上传令新军中的燧发枪手来到外围戒备,炮兵自己安置阵地准备支援。

这个时候,火枪手的一个好处又体现出来了。就是火枪手再累,却只需动动手,装填下弹药,扣扣扳机,做下这些并不需要多大力气的活,就能狠狠地杀敌。

而那些使用冷兵器的人,却因为连续跑路,体力同样消耗巨大。如果遇到那些体力充沛的敌人,就算战斗技巧再高,怕也要饮恨沙场。

因此,这个时候的登莱明军,只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