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借天改明-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夕阳的最后一丝余光照在东厂番役的身上,把他们映得红红的。他们的身后,则是红霞满天的天空。
此时此景,让登莱明军份外地感到东厂番役原来是如此地亲切。今后谁要再说东厂番役是如何地为非作歹,自己一定要为番役据理力争。
卢象升看到自己带出来的军队终于开始进入峡谷,顿时松了一口气。紧接着一股疲惫感马上涌了上来,身上的几处伤口也开始隐隐作疼。
他望望半山腰处的火炮阵地,忍住了前去拜见中兴侯的冲动,翻身跨上亲卫牵过来的战马,挺直了上身站在原地。
“卢”字帅旗就屹立在他身后,迎风猎猎,告诉还未进入峡谷的明军,他卢象升就在这里,没有先走。
第五百三十六章 峡谷大撤退
皇太极没有等到手下前来禀告,忍不住就驰马靠近观察。
夕阳已经落入了山背后完全看不到了,只留下西边火红的晚霞。
半山上的火炮声已经没有开始那么密集,变得有点稀稀疏疏了。此时大部分明军已经进入了峡谷,建虏还在和未进入峡谷的明军交战,但谁也没有靠近峡谷两侧,因为那边是火炮的轰击范围。
皇太极眼见吃到嘴里的鸭子飞了,顿时气得大怒。刚好这时代善和阿齐格看到汗旗前移,连忙跑了过来。
“大汗,明军悍勇,我部死伤惨重。”代善首先诉苦道。
“大汗,明军的火器太厉害了,镶黄旗死伤大半啊!”阿齐格一张口就哭述。
“闭嘴!当朕是瞎子么!”皇太极从未有过如此失态,大声怒吼道。
代善和阿齐格见皇太极发飙,不敢说话,低着头挨训。
“阿齐格,你部速速绕过峡谷,前去堵住明军的退路。”皇太极强忍着怒火命令道。
眼下战事还没有结束,只能尽量补救,看能不能留下明军。
阿齐格听得一愣,这能绕得过去么?不过他不敢在此时反驳,不让他冒着火炮去攻击明军,他已是知足。
阿齐格知道此时他的手下已被明军的火器给打怕了,此时要是再让他去攻打的话,怕是要杀一批将领了。说实话,他不愿意这么做。
阿齐格马上领命退下,也不管这峡谷绕不绕得过去,先走人再说。
皇太极经过这么一会功夫,已经控制住了自己的怒火,用上了敬语,却带着不容拒绝地语气道:“大哥,你派人从北面粘上明军,如此就难以让明军的火器发挥威力。谁若敢怯敌不战,一律阵前斩首。”
代善知道此时只能无条件服从大汗的指挥,这是大金的规矩。想当年父汗还在的时候,浑河血战,也曾有这种情况发生。父汗两话没说,直接砍了一批畏敌怯战的将领,才重新扭转了大金军的士气。
“好。”代善简单回答了一句,便告辞而去。虽是遵令而行,但他还是不怎么乐意的。
皇太极扭头看向边上的多铎,点名道:“多铎。”
“在,大汗。”多铎骑在马上,一抱拳回道。
“你部从正面和南面替下正蓝旗,粘住明军,能杀多少就杀多少。”皇太极盯着他命令道。
多铎看到战场形势,知道自己也肯定要上,因此很爽快地答应了一声,便领军去了。
皇太极的安排并没有起到多大效果,进入峡谷的明军,只要配备了弓箭的,都留在了峡谷内,爬到两侧的山上,准备等同袍进入峡谷后,抛射建虏。
半山腰的新军炮兵营地,此时已不再发炮,还是三个人负责一辆跑车,两人在前面挡着,一人在后面拉着,从之前上来的那条小路下去谷底。
钟进卫通过望远镜最后一次扫视了战场,在长达十几里的路上,那些倒在地上的尸体,大明将士占了一大半。但他注意到一个细节,绝大部分大明将士都没有面朝西侧趴卧。也就是没有逃跑被杀,而是战死的。
他收起望远镜,暗自叹息了一声,又有多少大明将士永远沉睡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这片原本属于他们家园的土地。
随即一股怒火升起,该死的汉奸,拿这么多同袍的命献祭给他的新主子,真是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侯爷,该走了。”李老四在一边出声催钟进卫。
他被钟进卫丢府里学了一段时间识字后,这次终于把他带上了。
钟进卫也不耽搁,点点头,便下山而去。
当所有的明军都退到峡谷口之后,满山口的明军弓箭手在卢象升的指挥下,开始不要钱似的抛射弓箭,也不需要准头,只需要箭支越过同袍的头顶就成。
建虏根本无法接近,很快便被明军的箭雨隔离在峡谷外,眼睁睁地看着明军步军全部退入了谷中。
“当当当”地鸣金之声在谷中响起,刚还是满天箭雨的天空一下不见了一支箭支。
建虏一见之下,发一声喊,又开始狂吼冲锋,企图追上明军的弓箭手。
可在这时,峡谷两侧的山上传来几声巨大的“轰轰”声,随后石块、树木什么的随之滚下谷底,把跑得最快的建虏压死在了谷中。
原来钟进卫事先已让新军士卒在两侧山上埋了火药,等弓箭手一撤,便引燃了火药,炸塌峡谷,堵住建虏的追兵。
这时,天也已黑,没法再从山上越过去追赶。皇太极无奈,只能鸣金收兵。
想起自己花了那么多心思,布置了这么大一个陷阱,结果在最后时刻,却还是逃走了很多登莱明军,没有达成自己预定的战略目标。这功亏一篑的感受,让皇太极的血压为之升高,仍至有种吐血的感觉。
不说皇太极最终吐不吐血,单讲明军穿过峡谷后,就到了鸭绿江边。
鸭绿江上密密麻麻地船只正等着他们到来,已有部分船上的水兵在岸边,指挥着刚到的明军依序上船。
登莱明军上满了一艏船后,便开往江心去。直到此时,船上的明军才松懈下来,顿时感到又累又饿,浑身乏力,许多明军将士很快就坐着睡着了。
在峡谷出口不远处的一处岸边悬崖,停着三艏大海船。船上火把熊熊,照亮了周围很大一片地方。不管是船只上的旗帜,还是船上的水兵,都能看出不是属于登莱明军的。
新军士卒撤出来后,径直往这几艏大船而来。船上的水兵一见,连忙忙碌起来,搭起舢板架到悬崖上,帮忙把炮车拉上船。
钟进卫则不用操心这些事情,回到船上后,就让人去找卢象升前来。
卢象升是最后一批撤出峡谷的,他看到军队正井然有序地撤上船到江心去。一颗心便放了下来。
只要士卒都上了船,建虏就是追过来,也只能干瞪眼了。
他这时才想起中兴侯,忙抬头寻找。一眼就看到了与众不同的那三艏大船,便明白中兴侯肯定在那里。
这时,正好一个东厂番役看到“卢”字帅旗所在,过来向他传令。
卢象升很快来到钟进卫所在当大船,进了舱门一眼便发现坐在上首的钟进卫正在朝着他笑。
顿时他的脸一下变得通红,满脸都是惭愧之色,高大的身躯直接跪倒在舱门口:“侯爷,下官无能,遭此大败,有负侯爷的举荐之恩,辜负了皇上重托。”
第五百三十七章 猪头参将
钟进卫闻声看过去,发现卢象升的战袍上全是血迹,身上多处有包扎,连忙说道:“快快起来,九台,来,这边坐了说话。”
虽然现在战损还没有统计出来,但大致还是能看得到。卢象升想起自己中了建虏奸计,枉死了那么多将士,虎目含泪。仍然跪着,抬头向钟进卫说道:“下官戴罪之身,无颜再受侯爷礼遇。下官回去就写请罪奏章,请皇上降罪,全无怨言。”
钟进卫一听,收起了笑容,严肃地说道:“不错,你是要负战败之责,但此战最大的责任不是你。先起来吧,坐着说话。”
卢象升听得一怔,自己是登莱最高长官,战事也是由自己亲自指挥。这打了败仗,最大责任怎么会不是自己呢?
“难道要我下来请你坐么,还不快起来!”
钟进卫的话让卢象升不得不站起来,他已是力竭,身上多处负伤,刚又情绪激动,这一站起来时没站稳,身子晃了一晃才稳住身子。
钟进卫一见,忙对自己身边的顾百川道:“快去扶九台坐了。”
“是,侯爷。”顾百川答应一声,上前几步扶住了卢象升。
卢象升自恃勇武,那好意思让东厂的大档头来扶。连忙道谢了一声,轻轻摆脱了顾百川的手,几步走到座位上坐下。
顾百川也不在意,自个仍站回钟进卫身侧。
这时,外面的一个番役进来禀告道:“侯爷,所有人等都已上船。”
“那就开船吧。”钟进卫吩咐道。
等传令的番役出去,他才关心地问卢象升道:“你身上的伤怎么样?”
“都是小伤,并无大碍。”卢象升一听,连忙回答道。
他上战场都是穿三层战甲,手舞七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全副武装起来的卢象升,就是冷兵器战场的人形坦克。
卢象升在回答完自己的伤情后,惦记着钟进卫刚才所说的话。他以为中兴侯是看重自己,想给自己开脱罪责,因此才说此战失败的最大责任不是自己。
他有点惭愧,向钟进卫一抱拳道:“下官有负侯爷的举荐,不愿再连累侯爷。请侯爷无须再为下官操心,该是下官的罪责,下官绝不会逃避。下官在给皇上的请罪奏章中,也定会如实叙述。”
钟进卫听了一愣,过了好一会才明白卢象升话中的含义。
他当即哈哈大笑起来,自己怎么可能会为卢象升开脱罪责而向皇上撒谎。也不看看自己的护卫中都有什么人,东厂番役,说不定里面还有廉政公署的人。自己要这么做了,这里面的人说不定就马上把实情报到了崇祯皇帝那里。
卢象升被钟进卫笑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而且不但中兴侯在笑,他的护卫们也是带了一脸笑意。他隐隐感觉到好像自己理解错了,有什么情况自己不知道的,才是事情真相所在。
钟进卫笑够了,就对王鹏道:“去把那人带过来给九台见见,他就明白了。”
“遵命。”王鹏抱拳答应一声,便出了舱门。
卢象升此时确认肯定有自己未知的事情,有点好奇地看向钟进卫,期待钟进卫先行解惑。
可钟进卫却端起李定国刚端上来的茶,慢条斯理地喝了起来。
李定国接着也端了一杯茶放在卢象升边上的案几上,然后说道:“请中丞用茶。”
卢象升看着李定国,又看了下站钟进卫身后的另外三个大小孩。心中猜测,该不会是张献忠的四个义子吧?
李定国本想借机问问义父的情况,刚想开口,可又想起现在是叔父他们议事的时候,不方便打听私人事情,便强忍了下来。
这时,从舱门处进来两人,前面的那人被反剪着双手,被后面的王鹏押了进来。
进了船舱,王鹏一脚踹到那人的腿窝处,一边喝道:“跪下。”
卢象升盯着这人,感觉熟悉,可一时又想不起来。这人已被打成了猪头,面目红肿难辨。
“侯爷饶命啊,侯爷饶命。。。”那人一跪倒在地后,就磕头求饶。
卢象升听得声音也是熟悉,猛然间想起一人,但还是怀疑地问道:“这是祖参将?”
祖大乐一听卢象升也认出他来了,索性也向卢象升磕头:“中丞救命,中丞救命。。。”
他身后的王鹏听烦了,看了钟进卫一眼,然后一脚踹到祖大乐的背上,把他踹了个狗趴,一边喝道:“闭上你的鸟嘴。”
卢象升一时想不明白怎么回事,便抬头看向钟进卫。
“九台,此人才是此次战事战败的罪魁祸首。”钟进卫指着祖大乐,给卢象升说道。
“这?”卢象升还是稀里糊涂地,不明白为什么祖大乐变成了罪魁祸首。
难道是他逃跑了?可就算他逃了,也没造成全军的溃退。而且就算祖大乐不逃,也难改败局。
钟进卫一听,知道自己不细说,卢象升怕是不会明白。于是他就给卢象升解释道:“此人早就暗地里投靠了建虏,从一开始就设了一个陷阱,引着你往陷阱里跳。”
“什么?!”卢象升一听,惊叫出声,人也从椅子上猛地站了起来。
因为动作过猛,卢象升身上包扎的几处伤口又有渗血的迹象。伤口崩裂,也不可谓不疼,可卢象升丝毫没有感觉。
钟进卫所说的这个事情实在太让他意外了,这跟他发现中兴侯突然出现在战场上一样让他意外。
看到钟进卫向他点点头,卢象升仍然有点不相信,这怎么会这样的呢!
他踏前几步,来到刚挣扎着重新跪起来的祖大乐面前,沉声喝道:“侯爷说得可是实情?”
祖大乐抬头看着高大身躯的卢象升,正怒目注视着自己,等待答复。
“中丞,末将鬼迷了心窍,末将。。。”祖大乐未说完,发现卢象升有抬腿的动作,连忙奋不顾身地往边上一滚。要是被卢象升一脚踹身上,这条小命就交代了。
卢象升想起那么多将士的性命,就断送在这贼人之手。如果不是中兴侯的突然出现,登莱明军怕是要全军覆没了。一想到这,他便怒火中烧,整个人如同杀神一般,便要再追过去,发泄心头的怒火。
但王鹏一闪身,拦住了他的去路。没有中兴侯的命令,这祖大乐还不能死。
“九台,过来坐吧,回头再收拾他也不迟。”钟进卫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卢象升并没有丧失理智,他恨恨地回到了座位上。同时,他忽然想起,自己都不知道这贼会投靠建虏,中兴侯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第五百三十八章 如何天降
钟进卫向王鹏挥了下手,王鹏随即捞起祖大乐的胳膊,便带了出去。
祖大乐巴不得,躲着卢象升,赶紧配合着出去了。
“侯爷,下官愚昧,敢问侯爷是如何发现这贼竟然投靠了建虏?”卢象升想破脑袋也没想明白中兴侯是怎么发现的,只好抱拳询问道。
钟进卫呵呵一笑道:“说起来,发现他竟然是建虏,也有凑巧的成份。”
接着钟进卫就给卢象升原原本本地说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也免了他一会再问自己怎么又突然出现的问题。
原来,那天夜里,钟进卫猛然想起了历史上对皇太极的评价。
要说满清几百年,最有本事的皇帝,不是他们那太祖努尔哈赤,也不是那什么跟韦小宝有一腿的康熙,更不是什么十全老人乾隆,而是皇太极这个胖子。
就连很不爽满清的钟进卫,在了解到历史上皇太极的作为后,也是暗自佩服。可以这么说,满清要不是皇太极,最多就是在辽东犄角旮旯的地方蹦跶一些年而已,绝无可能有后面的纵横。
试想这么一位人物,知道那批粮食对于辽东来说,是救命的粮食。还会不防备登莱明军的再次劫粮么?
要说建虏现在莽古尔泰当家的话,说不定还有这个可能。可皇太极作为一个在政治、军事方面都有很高成就的人来说,绝对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这么一来,就算卢象升带了全部的登莱明军前去劫粮,能不能打赢建虏就绝对要打个问号了。
钟进卫越想越不安,万一登莱明军有个好歹,这后果就严重了。
于是,他再也睡不着,连夜赶往紫禁城去求见崇祯皇帝。
也幸亏是钟进卫去求见,虽是深夜,守门的禁卫也让内侍代为传达。
崇祯皇帝一听是钟进卫连夜求见,知道有急事,便传见了他。
被钟进卫一说后,崇祯皇帝也很担心,连夜派出信使前去警告卢象升。
钟进卫还是有点不放心,便向崇祯皇帝建言,由他带着新军前往皮岛。一是可以当作新军的一次拉练,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些判断,以他的地位和身份,卢象升便不会一意孤行。
崇祯皇帝有点担心钟进卫的安全,在得到保证绝不冒险之后,便同意了钟进卫的请求。
于是,钟进卫也没回家,连夜赶到新军营地,紧急结合。
刚好兵仗局在白天的时候补充了弹药,因此当即便走。
这支五百多人的骑军,拉着炮车连夜赶往天津卫。
征用了停在天津卫的三艏大海船,这些船正待命准备前往北美航线上核实补给点的,因此能马上出发。
原本钟进卫还担心路程太远,来不及赶到。可刚好顺风,日夜不停的兼程航行,比预估的速度快了不少。
当钟进卫赶到獐子岛附近海面时,遇到了明军留守的哨船。一问之下当即大急,登莱大军已经出发了。
于是,三艏大海船也不停留,便继续沿着海岸线赶往鸭绿江。
有一点钟进卫就犯愁了,他发现登莱明军已经登陆。此时卢象升在何地,他也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带着新军登陆,前去追寻卢象升所部,钟进卫一时拿不定主意。
海船没有得到新的命令,就只好沿着海岸线进入了鸭绿江,继续往前航行。
也幸亏钟进卫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先去找运送登莱明军的船队再做打算。
结果他刚好在鸭绿江上遇到了正打算返航的船队,三艏大船一拦,便堵住了去路。
中兴侯的旗号一亮,东厂的番役一现身,那些船队便禀告说獐子岛参将祖大乐逃回船队,并说中丞已全军覆没,建虏很快就要攻来,因此返航。
钟进卫不信,要找祖大乐问个明白。
而祖大乐根本就没想到钟进卫会出现,他原本的任务是在战事开始的时候,就寻机先回,带着船队返航。
这么一来的话,就算卢象升的明军侥幸冲破了大金军队的包围,到了岸边后也是无船可乘,照样是被大金军队追上灭掉的结局。
另外登莱明军全军覆没,高级将领都战死,那么祖大乐这个参将就是登莱所剩唯一的高级将领了。
不管大明朝廷怎么想,后续是否派人,登莱明军中,祖大乐将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左右登莱的军事。
如此一来,建虏就能放心登莱,再也不用操心了。而祖大乐则领着大明所给的俸禄,暗地为建虏效力,不管这天下如何变,他都安然无恙。
现在船队被突然出现的三艏大船所阻,祖大乐想撕破脸打,却又不能。先不说船队上的明军会不会听他向朝廷的侯爷攻击,光那大海船上的战备,就不是登莱这些运输船能抵挡的。
因此他只好登船向钟进卫撒谎,以期望能骗过钟进卫,领船返回獐子岛。
但登莱明军全军覆没,而祖大乐全须全尾地逃回,这本身就是一件难以解释的事情。
钟进卫原本想着祖大乐是临阵脱逃,想着大明尽是这样的武将,想起卢象升被坑死,怒火中烧就要处死这些逃兵。
万万没有想到,祖大乐的一个亲卫为求活命,把祖大乐给出卖了。还告诉钟进卫,朝廷派来的信使在卢象升到达獐子岛的当晚,已追了上来,却被祖大乐暗中所杀。
钟进卫在庆幸卢象升还活着之余,又对这种卖国求荣,出卖同袍的汉奸恨之入骨。因此,祖大乐的猪头就有钟进卫的一份功劳。
他连忙细问了战场的情况,再详细问了船队中熟悉周边情况的人后,派出胡浩带着夜不收去查探战场情况。
杀声震天的战场很好找,胡浩很快就返回报告了情况。就有了钟进卫带着新军,如同神兵天降,出现在峡谷策应登莱明军撤退的事儿。
卢象升听了,不由瞠目结舌,没想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钟进卫在说完之后,也是感慨得说道:“九台,也真算你运气。这中间只要出了一点点差错,少了一份运气,你就交代在辽东大地上了。”
第五百三十九章 战后
次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东方的海面才上露出一点鱼肚白,一艏快船便停靠到了獐子岛的港口。
船一靠岸,便下来了一队明军,看军服就知道是从辽东调拨到獐子岛的关宁军士卒。
码头上有两个穿同样军服的兵丁马上凑了过去,认得下船的那队士卒中,走在最前面的那人乃是自家老爷的亲卫。两名兵丁便在走近了之后低声询问道:“如何,老爷的事成了么?”
此时在他们的心中,此问已是多次一举,人都来了,怎么可能没成呢!
可他们万万没有料到,那亲卫并不回答他们,转头媚笑着对跟在他身后的那些军卒说道:“他们两个都是祖贼的亲信。”
话音一落,两话没说,后面马上有四个军卒越过那个亲卫,直接上前拿刀抵住了两名迎接上来的兵丁。然后押着两名先是诧异,而后是恐惧的兵丁往船上而去。
其他军卒则继续在祖大乐亲卫的引导下,一言不发,快速往祖大乐的参将府而去。
到了参将府门口后,看到有人,只要反正的亲卫一指,便马上有军卒上前抓人。
在这个行动中最多有个一两声的“回来了?”或者“怎么回事?”,接着便没有声音了。
其余军卒在亲卫的带领下,径直来到后院的一处厢房。
让人有点意外的是,厢房内还映有烛光,里面不时传出推杯换盏之声。
亲卫看看身后的军卒,靠近了厢房大声问道:“宁先生,孙先生,你们在么?”
厢房内静了下,接着马上传出一个惊喜的声音:“我们在,有消息了?得手没有?”
那名亲卫身后的军卒见亲卫向他们点点头,便几步向前,一脚便大力踹向厢房的木门。
只听“咔嚓、哐当”一声,那厢房的门被整个踹开,且从门轴上脱落,斜掉到了地上。
门口的军卒马上持刀一拥而入,闯进了厢房。
只见厢房内有两人坐在炕上,面前一张摆着残羹剩菜的小案几,手中拿着酒杯正要碰杯,脸却因为巨大的声响而有点惊愕地转过头看向门口处。
闯进房的军卒如狼似虎地猛扑过去,一边用刀抵住了宁完我和孙得功的脖子,一边马上反剪了他们的双手,把两人绑了起来。
“档头,这两人就是建虏派来的细作。这个就是宁完我,这个是孙得功。”亲卫媚笑地向顾百川介绍道。
顾百川点点头,对军卒说道:“带走。”
这次行动算是顺利,獐子岛上剩余的汉奸全部抓获,一个没漏。
天色大亮之后,登莱明军的船队便开始出现在獐子岛兵卒的视野内,领头的三艏大海船格外醒目。
甲板上站着一些人,其中一个手拿望远镜看了一会,见到码头上有约定的彩旗标志后,便转头对站身边,精神略微有点萎靡的卢象升道:“好了,都抓到了。”
卢象升点点头,对这人说道:“真是多亏了侯爷,没想到建虏竟然还有这手。下官一时失察,以致登莱大败。”
他原本还是想引咎辞职,但钟进卫劝说了他,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谁能保证百战百胜。再说吃一堑,长一智,你卢象升还会再犯这种错误么?
现在朝廷中也没有人比卢象升更合适担任登莱巡抚,如果卢象升不当这个登莱巡抚,其他人来了,不但要重新熟悉登莱情况,而且对建虏的了解也没有他多,一切从头再来。那么登莱明军就等于是真得废了,短时间内再难给建虏造成影响,这也正中了建虏奸计。
并且卢象升除了这次败仗之外,之前的成绩都不错。不管是内政还是对虏战事,都是能拿得出手的成绩。
在钟进卫的劝说之下,卢象升终于改变了想法。他决定向朝廷上奏折请罪,同时恳请戴罪立功。
这点上面,钟进卫毫无疑问也会帮卢象升说话。而且这是公事,是实际情况,崇祯皇帝从另外的渠道了解到事实后,也不会认为钟进卫有偏袒之意。
至于朝廷中的御史,叽叽歪歪地人肯定是有的,钟进卫对这一点也有点头疼。当初孙承宗执掌辽东的时候,也是因为败仗而被御史弹劾去职。卢象升的这次败仗,比起孙承宗的那次,只大不小。
此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反正一定要保住卢象升的登莱巡抚之职为好。
船队陆续靠岸,一船一船疲惫不堪的登莱明军从船上下来,然后在港口集合整队,统计战损情况。
统计结果在两个时辰之后,送到了钟进卫所在的大船上。
登莱明军能回到獐子岛的大概只有一半人,并且损失了一些高级将领。如登莱明军总兵黄龙、皮岛军游击刘兴治、参将徐敷奏、石城岛都司尚可喜等人。
卢象升的标营损失最为惨重,只剩下大概三分之一的人,其中卢大、王嘉、高迎祥皆战死。
至于受伤将领,或者说不受伤的将领,几乎没有。当然了,祖大乐就不算了。其实要说起来,他也受伤了,伤成了一个猪头。
登莱明军之所以伤亡如此惨重却还能逃回这么多人,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建虏太过贪心。
这古代的军队,当伤亡超过三层,基本就崩溃了。但建虏为了以后直接控制登莱明军,为了不让卢象升逃脱,采取了围而歼之的策略。
这么一来,登莱明军中的怕死鬼就是想崩溃也无从逃起,只好随大军继续抵抗了。当然了,能有这么一个结果,卢象升身体力行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虽然这次的战事,登莱明军也杀伤了不少建虏。可明军是以敌人的首级计算战功,大家能逃回来已是不错了,哪可能还记得割建虏的首级。而且同袍的遗体,有不少还是有亲戚关系的同袍,都未曾带回。因此,这些幸运明军的士气很低落。
卢象升带伤在码头上巡视,看到这个情况,他心中也很是黯然。
说起来,如果不是自己一心截粮,贪图成功后所带来的巨大好处,就会小心谨慎,说不定就会发现陷阱,避免这次的失利。
钟进卫站在甲板上,通过望远镜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心想如此下去必然不行。
他想起后世的一些做法,心中一喜,便有了主意。
第五百四十章 大明万胜
这时,顾百川出现在甲板上,看到钟进卫的所在,便过去呈上一份供状道:“侯爷,那俩汉奸把事情的原原本本都招了,都在供状上。”
汉奸一词是钟进卫最先喊出来,众人听了觉得贴切,不自觉地就用上了这个称呼。
钟进卫顺手接过了顾百川手中的供状,一看还蛮厚的,不由笑着道:“坏事还做了不少嘛!”
说完之后,他就进船舱去看供状。在甲板上没法看,虽说风不大,但好歹是在海上,一个不小心,供状被吹海里也是件麻烦事。
钟进卫的大部分护卫也都跟进了船舱,不过四小不在。得钟进卫允许,跑去找张献忠了。
顾百川就站在钟进卫面前不远,看着中兴侯在看供状。
说实话,当他知道这些汉奸做的事情后,是恨得咬牙切齿。很多事情,就坏在这些汉奸的手里。要是光靠建虏,那会成那么大气候。
顾百川以为钟进卫看这些供状,也会和他一样的情绪变化。他还准备好了说辞,劝中兴侯不值得与这些汉奸生气,回头一刀咔嚓了他们就得了。
没想到钟进卫看着供状,看着看着脸上却露出了笑容。这让顾百川有点诧异,不知道中兴侯怎么会笑得出来呢?
钟进卫全部看完之后,把供状一合,抬头看着顾百川哈哈笑了起来,笑得顾百川莫名其妙。
其他护卫一见,也有点好奇,围了上来看着钟进卫,不知道侯爷是不是气极反笑。
这时刚好卢象升巡视完了一圈,情绪低落地回到了钟进卫所在的大船上。
钟进卫刚好看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