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纳妾记-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清水一听问的是这个。心里咯噔一下,有些猜到很可能这上面出什么纰漏了,低下头嗯了一声。
宋同知一拍桌子,喝道:“胡说!你。你娘子周氏那一晚,分。分明在二姨娘处聊天,聊三姨娘白天出丑的事情,又,又如何能与你作证呢?”
杨清水顿时脸色苍白。支吾着不知如何作答。
这临时大堂里没有惊堂木,宋同知只好又一拍桌子,手掌都有些疼。喝道:“使奸耍滑,来人。给我拖出去重打三十大板!”
众捕快齐声答应,上前就要拖杨清水。
杨清水吓得从椅子上滑了下来,跪坐在地上,连声叫道:“大人恕罪!我说,我说。那晚我是翻墙出去了。”
宋同知追问:“有正门你不走,翻墙出去?非奸即盗,说!你是不是跑来小阁楼里杀三姨太来了?”
“没有,没有,我没有杀三姨娘,我先前说地都是真的,我虽然气恼她背信弃义,嫁给了我爹,但那也只是一时气恼,后来也就认命了,如果我恨她,就不会帮她说话,还害得被我爹暴打一顿,一个多月下不了床。”
这倒是实话,如果他恨三姨娘,根本不会管三姨娘的事情,甚至可以借刀杀人,让二姨太他们几个去对付三姨太,自己坐山观虎斗,岂不痛快。
杨秋池问道:“那你究竟翻墙出去干什么?难道不是到小阁楼来吗?”
杨清水低下头,有些伤感:“没错,我是到小阁楼来了。因为我担心三姨太,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她会想不开。”
杨秋池一听来了兴趣,问道:“你是什么时候来地?”
“将近四更地时候。”
杨秋池心里猛地一跳,四更?那不是估计的三姨太被杀的时候吗?连忙追问:“你当时在哪里?看到什么了?”
“我在小阁楼院子门口,没进去,只是看了看就走了。”
“小阁楼的院子门不是从外面锁上了吗?”
“我去地时候是开着的。”
杨秋池一惊:“什么?小院子门是开着地?谁开的?”
杨清水微微一迟疑,低声说道:“我不清楚。”
他肯定知道!只是这个人他不能说出来,杨秋池心中雪亮,微一思索,马上想起一人,不过,杨秋池不急于追问这个问题,先轻轻绕开这话题,转而问道:“小院子的门是谁从外面锁上的,这你该知道吧?”
“是老太爷让庞管家锁上地。”杨清水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钥匙在……在我爹手里。”
“你在小阁楼外面呆了多久?”
“转了一下就回去了。”杨清水说的很小心,声音很低。
“你不是准备来看看三姨太有没有事的吗?怎么刚到就回去了呢?”杨秋池追问,“是见到什么人在小阁楼了吧!”
宋同知听出了味道,杨清水如果那时候看见有人在小阁楼出现,那个人很可能就是凶手!眼看要有重大突破,不由心跳加快,喝道:“快说!你,你究竟看见了谁?”
杨清水神情更是慌乱:“没,没看见谁。”
宋同知手一挥就要动刑,杨秋池摆手阻止。问杨清水:“你故意来看。三姨娘,院子门本来是锁上地,现在却打开了,你前面不是说跟关心她,甚至要准备将她金屋藏娇吗?怎么都不看看是谁进了小阁楼就走了呢?好像和你前面说的不相符哦。”
杨清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地,不知如何作答。
杨秋池微笑着说道:“其实,我知道你很为难,因为这个人这时候出现,很明显是来对三姨太不利的,而此刻最恨三姨太的,除了在二姨太房里的那四个人之外,恐怕就只有老太爷了。”
“也只有老太爷能让你看见之后。就象老鼠见了猫似的赶紧开溜,片刻都不敢停留。因为如果让老太爷知道你晚上跑到三姨太小阁楼来,恐怕就不是一个月下不了床的事情了。我说的对吧?”
杨清水惊呆了,这位堂弟怎么什么都知道。好像没有什么能瞒得过他似地。
从杨清水面部表情。宋同知和宋芸儿就已经知道,杨秋池猜的是准确的,不由得呆了,难道。搞了半天,竟然是老太爷杀死了三姨太?
很有可能!杨老太爷对三姨太非常宠爱。如果他不是太过喜爱三姨太,也不会跟自己的儿子争小妾了。但三姨太发花痴丢人现眼,败坏了杨家门风,杨老太爷冷静之后。对这件事情地处理感到非常为难,想来想去,只有三姨太自杀。才能勉强换回一点面子。
于是杨老太爷深夜来到小阁楼,先用迷香将奶妈吕氏和丫鬟知春迷倒。然后从窗户潜入房里,勒死三姨娘,伪装上吊自杀。
现在涉及到杨老太爷,就有些麻烦了。宋同知凑过头去低声问杨秋池:“贤侄,现在如何是好?抓杨老太爷来问吗?”
杨老太爷案发时就在杀人现场,又有杀人动机,所以有重大犯罪嫌疑。不过,如何进行审讯,这可难住了杨秋池。
按道理,杨秋池是杨家族人,他审理族长小妾被杀案,已经不太合适,好在是受宋同知地委托,算是协助宋同知查案,所以,他提审杨家同辈或者晚辈都可以,甚至于他提审二姨太这种妾的身份的准长辈,都还勉强说得过去,他要敢提审大奶奶甚至杨老太爷,可就是大逆不道了。就算杨老太爷有罪,也轮不到他杨秋池来审讯。
所以,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可得好好想想。来到明朝这么些日子了,他开始学着用明朝人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让宋同知他们来审也不妥当,宋同知与他是同年,再说了,如果能确认杨老太爷就是凶手,那倒也无妨,但如果弄错了,仅仅是怀疑,这开堂审下来,自己就别指望在杨家村过年,也别指望进祠堂祭祖了,百分之一百二会马上被赶出杨家村。那丢人可就丢大了。
想了想,还是不能冒这个险,先从旁查证,如果确定是杨老太爷作案再说。
杨秋池让杨清水退下,提审了二姨太,核实了杨艾筱和周氏地说法,她们四个当晚的确在一起谈论三姨娘发花痴地事情,一直说到五更。另外,那一晚大奶奶让庞管家一直在旁伺候着,五更的时候,大家吃了庞管家安排的宵夜之后才回房睡的。
杨秋池和宋同知他们除了中午简单吃了一点饭之外,整整一天都在审讯,审到现在已经是傍晚时分。
杨秋池和宋同知商量之后,决定再提审庞管家核对一下,然后就吃晚饭。至于怎么对杨老太爷和大奶奶进行调查,宋同知也认为得想好了才行,不能草率行事。
庞管家被带上来之后,笑呵呵到处点头。
杨秋池心想,这管家当得很不错,待人接物很有分寸。如果杨秋池知道自己顶替地那个杨石头以前没少挨这管家欺负的话,肯定要找个机会题杨石头出出气。
庞管家坐下之后,杨秋池问道:“庞管家,三姨太死的那一晚,你在什么地方?”
“回秉老爷:我在二姨太房里服侍大奶奶她们四个聊天呢。”这管家有啥说啥,到没有隐瞒。
“你说一下经过。”
“是,那天三姨太发花痴被送回小阁楼之后,我要安排仆人去请来了村里郎中准备给三姨太瞧病,老太爷说不用了,所以郎中只是帮我包扎了一下手指头就走了。”
“包扎手指头?你手指头怎么了?”
“那天三姨太发花痴,抱了大少爷被拉开之后,又要来抱我,我躲闪地时候摔了一跤,把院子里花架子上的花盆给碰掉了,碎瓷片划伤了我地手。”
“你的手伤了?伤到什么地方?”
庞管家举起右手:“手掌,不过伤口比较浅,”顿了顿,又补充道:“还伤了中指。伤口有点深,流了好多血。”
杨秋池点点头,示意庞管家继续说。
庞管家续道:“吃过晚饭,老太太去二姨太房里说话。路过我那里。顺便叫我一起去,说是三姨太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老太爷很不高兴,大家在一起想想办法。看看该怎么办。”
杨秋池心想,这老太太分明是叫大家凑在一起幸灾乐祸话三姨太。还找了这么好的一个借口
庞管家接着说:“老太太有令,我怎敢不从呢,便跟着一起去了。我记得那天有老太太、二姨太、大少爷媳妇周氏、还有杨艾筱姑娘四个人。”
杨秋池有些好奇地问道:“你们老太爷呢?他怎么没去?”
“三姨太出了这档子事,老太爷正伤心呢。哪还有心思鼓捣这个。”
“老太爷不是很生气吗,还要拿三姨太治罪,他怎么会伤心呢?”杨秋池明知故问。
“怎么不伤心啊!”庞管家叹了一口气。“老太爷自从纳了这一房小妾,爱地真如同掌上明珠一般。那可真是拿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喜欢得跟什么似的。天天围着三姨娘转。”
“既然这样,老太爷怎么会让三姨娘受人欺负呢?”
“受人欺负?没有啊!”庞管家瞪大了眼睛,一付很茫然的样子。
杨秋池说道:“庞管家,我知道你很为难,不敢得罪老太太他们。不过,三姨太怀孕的时候,她们用脚踢三姨太地肚子,是你带着老太爷去抓了个现行,老太爷发火,她们这才有所收敛,山儿这孩子才最终保住了。算起来你还是杨家地功臣呢。有这事吧?”
见自己装傻被揭穿,庞管家老脸微微有些发红,点点头,又叹了口气,这种事情他可不好说什么。
杨秋池继续问道:“老太爷伤心三姨娘出了这等事情,那一晚他在干什么?”
庞管家想了想,说:“老太爷让我锁了院子门之后,从我手里把钥匙拿走回他房里了,我要跟上去伺候,老太爷说不用了。后来我就到二姨太的房里伺候老太太她们了。一直到五更,我准备了宵夜众人吃了才各自散了。”
“中途有人出去过吗?时候比较长的那种?”
“没有,我记得没有。”
“你能肯定?你一直在场吗?”
“嗯,我一直在旁伺候着呢。”
杨秋池感叹了一声:“庞管家对我杨家可真没得说的。”看着庞管家花白地头发,走了过去,伸手在庞管家头上拨了几根白头发,捻在手指间,啧啧了两声,说道:“你们瞧瞧,庞管家操劳得头发都花白了。真可谓赤胆忠心,劳苦功高啊。”宋同知等人都点头称是。
杨秋池如此夸奖,庞管家真有点感激涕零,连称不敢当。
杨秋池随意问道:“庞管家,咱们杨家村打更的多吗?”
庞管家还沉静在刚才被杨秋池夸奖地幸福里,回答道:“就一个,叫杨牛,都叫他老牛头,年轻的时候腿摔瘸了,干不了重活,老太爷就安排他打更,好多年了,就住在咱们外宅,也很辛苦的。”
杨秋池又赞道:“庞管家对下人也真没说的,这更是难得啊。”
庞管家高兴得脸都要笑烂了。
现在,只剩下杨老太爷和老太太两个人没有排查。看来,为了查明真相,说不得,也只好摸一摸老虎屁股了。
正在这时,有丫鬟上来禀报:“我们老太爷说,各位老爷连日审案辛苦了,已经准备了酒宴,请各位老爷到前厅赴宴。”
杨秋池等人便起身前往前厅。路上,杨秋池将南宫雄叫到身边,低低地嘀咕了好一会,南宫雄点头离开,然后众人来到大厅。
此刻,天色已晚,客厅里灯火通明,几大盆炭火烧得旺旺地,虽然外面寒风刺骨,屋里却温暖如春。
杨家上下都参加了酒宴。大家入座之后,先客套寒暄几句之后,便闷头吃喝,过了好一会,杨老太爷终于打破了沉寂,问杨秋池:“贤侄,案件侦破进展如何啊?”
杨秋池看了一眼宋同知,这才回答:“老太爷,我们查出,三姨娘去世的那一晚,四更天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人去过小阁楼。”
杨老太爷轻叹了一声:“那个人是我。”
杨秋池和宋同知都很意外,还没问,这杨老太爷自己就先承认了。不过,从这一点来看,杨老太爷很可能不是凶手,因为假如事情没有最终败露,没有哪个凶手会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到过现场。
杨老太爷接着说:“三姨娘本来好好地,怎么会突然那样呢,我当时很恼怒,冷静下来之后就觉得很奇怪了,我想去找三姨娘问个究竟。”
杨秋池小心地问道:“三姨娘怎么说呢?”
杨老太爷摇摇头:“我没见到她,我到了门口,又不知道见了面该说什么,便没有叫,只是站在窗户边上听,听见她微微的鼾声,知道她睡着了,不想打扰她,便决定第二天再问她,然后我便回去了。”
“唉~!”杨老太爷长叹一声,“我怎么也没想到,我走了之后,她却死了。早知道这样,我……,唉~!”

第二卷 第一百六十五章 滴血认亲
宋芸儿有些好奇,问道:“三姨娘睡觉打呼噜呀?”
杨老太爷点点头。
杨秋池也问道:“伯父,你能从鼾声确定是三姨娘吗?”话问出来杨秋池就有些后悔了,老太爷和三姨娘两人一个枕头上睡了一年多时间,怎么会不知道呢。
果然,杨老太爷说道:“是她的呼噜声,没错的。”顿了顿,又续道,“她死之后第二天,我到她房里睡,人家说人死了七天之内会回魂,想着她会不会见我可怜,托梦回来看看我。我好和她说声对不起……”
说到这里,杨老太爷话语有些哽咽了。看来,杨老太爷对这小妾的感情的确很深。
杨秋池偷偷看了看大奶奶,只见她脸色淡漠,好象没听见杨老太爷的话似的,嘴角却露出了一丝鄙夷的冷笑。
杨老太爷停了半晌,这才续道:“那晚上我靠在床头,迷迷糊糊睡着了,突然听到有呼噜声,很轻,却很熟悉,一点没错,就是她的。我心中一喜,醒了过来,就看见她一身白衣——她以前就很喜欢穿这样一身白衣——就躺在我身边。”
“我惊喜地叫了声,伸手去摸她的脸,没想到摸了一个空,她整个身子平平地飞了起来,然后慢慢立在了床前,我坐起身,正要走过去,就看见她脸上的肌肤一块一块往下掉,变成了一个血淋淋的骷髅头!”
“我吓得不停地大叫,那白衣骷髅变得越来越大,血淋淋的,慢慢向我走来,然后我就被吓昏死过去了。醒来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杨秋池听完杨老太爷对见鬼过程的描述,心中一动,和自己第二次见鬼的情景很相似。说明,杨老太爷也是被下了致幻药。
杨秋池问道:“伯父,三姨娘去世那一晚,您去小阁楼的时候。大概是几更?”
“四更!”杨老太爷很肯定地说。“我就是听到外面梆子响四更,想起山儿出世地时候也是四更,这才想去看看她。”
四更,也就是估计的作案时间。那时候杨老太爷还听到三姨太的呼噜声,说明三姨太当时还没有死。说不定。杨老太爷前脚走,这凶手后脚就进了小阁楼杀死了三姨太,杨老太爷这最后一面都没能见着。
大奶奶插话说道:“老爷,咱们先不要说这些了吧。光顾说话不喝酒吃菜。这菜都凉了。”
“对对,吃菜,吃菜!”杨老太爷招呼道。然后吩咐庞管家安排下人们去将饭菜都热一热。这大冬天的,饭菜容易凉。
庞管家前前后后招呼着。忙得不亦乐乎。杨秋池有些感慨:“庞管家真是里外一把好手。”
大奶奶也赞道:“是啊,家里这些丫环婆子多,却没一个中用地,你不看着他,马上就躲懒去了。没有庞管家还真不成,外面这收租收帐,迎来送往,甚至一日三餐,还都依赖这庞管家照应着。”
庞管家听大奶奶夸奖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接着去忙去了。
杨老太爷不说这些伤心事之后,大家又举杯换盏畅饮起来,这冬天里喝酒,舒筋活血,吃得人热血沸腾。
正喝着酒,南宫雄回来了,在杨秋池耳边低声说了几句。杨秋池脸上露出了会心地微笑,也低声在南宫雄耳边说了几句。南宫雄点点头,退到杨秋池身后几步站着。
酒席散的时候,杨秋池等人又有些喝醉了。照例,杨老太爷吩咐上红糖绿豆汤醒酒。
不一会,丫环们用一个大托盘将醒酒汤端了上来。庞管家又亲自从托盘里将醒酒汤一个个端到了杨秋池等人面前。
宋芸儿舀了一小勺尝了尝,皱了皱眉,说道:“好淡,一点味道都没有。”扭头对庞管家说道:“哎!帮我拿点红糖来。”
同知大人的千金有指示,庞管家赶紧哈着腰答应,吩咐丫环去拿。宋芸儿脸一沉:“怎么,我叫你去拿,你却叫别人去拿,你的架子还蛮大地嘛!”
宋同知喝道:“芸儿不得无理!”
宋芸儿噘着嘴巴身子一扭,哼了一声,老大不服气的样子。
见同知千金生气,庞管家有些惶恐,赶紧哈着腰小跑着出客厅去拿红糖。
这时,门厅前方房梁上地一盏灯笼突然掉了下来,砰的一下落在地上,顿时烧了起来。
大奶奶和周氏、杨艾筱等惊声尖叫起来,慌乱地站起来到处躲。杨老太爷也有些慌了,站起身连忙叫仆人们去扑火。
那灯笼的火倒也不大,只是突然掉下来燃了起来,把众人都吓了一大跳,稍稍有些慌乱。仆人们很快就把灯笼的火给扑灭了。
好在有惊无险,另有仆人赶紧拿来新地灯笼换上。
这时,庞管家端了一碗红糖回来,宋芸儿接过,舀了一大勺放在碗里,又给杨秋池的碗里也放了一勺,才大口喝了起来。
杨秋池在宋同知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宋同知点点头,将庞管家叫了过来,端起自己的那一碗红糖绿豆汤,站起身说道:“庞管家,你,你是杨老太爷地左膀右臂,我听杨老太爷说,他,他一直把你当兄,兄弟一般。刚才小女言语不当,庞管家切莫在意才是。庞管家辛苦了,就,就请饮了这碗醒酒汤,算是本,本官犒赏你吧。”
宋同知可是朝廷五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地委常务副书记,给一个小管家赐饮,算是给了他天大地面子了,庞管家受宠若惊,连称不敢。猫着腰,恭恭敬敬将那碗红糖绿豆汤接了过来,一口气喝干,连声感谢。
旁边丫环又给宋同知另外端来一碗醒酒汤。
杨秋池等人也都各自把醒酒汤喝了。正要散席回去休息,就见到一道黑影闪了进来。钻进桌子,来到杨秋池脚下。杨秋池一低头,惊呼一声:“小黑!你怎么来了!”
那道黑影正是杨秋池心爱的小黑狗小黑。
杨秋池他们这一次到老家是省亲来了,来的时候没有破案任务。所以就没有带小黑。再说了。先在杨秋池可是县太老爷了,怎么还能到哪都带条小狗呢,那有失官威。
小黑狗亲热地围着杨秋池脚边乱转,小尾巴摇得呼啊呼的。杨秋池弯腰抱起小黑狗,问道:“小黑。你怎么来了?”
小黑狗汪汪叫了两声,算是回答。伸着舌头去舔杨秋池的手,好痒。
正在这时,一个仆人急冲冲跑进来说道:“老太爷。各位大人,杨夫人他们从宁国府回来了。”
啊,小雪回来了?杨秋池和杨母都是有惊又喜。原来还以为他们要第二天才能来到呢。小黑肯定是冯小雪他们带回来的。
杨秋池抱着小黑狗迎出门外,就见到远远过来一群人。当先一个正是自己地娘子冯小雪。
“小雪~!”杨秋池欢喜地叫了声,放下小黑狗。
“夫君!”冯小雪小跑着迎了上来,拉着杨秋池的手,满脸欣喜,仿佛分离了很久似的。小黑狗在他们两脚下绕着圈欢蹦乱跳,汪汪乱叫。
“你们怎么今天就到了,我还估计着要明天才能到呢。”
冯小雪身后的女护卫头领夏萍说道:“夫人说少爷急着要用这宝贝,我们便连夜赶路,所以提前到了。”
杨秋池心疼地拍掉冯小雪身上地白雪,说道:“你看你,找什么急嘛,天都黑了,山路又不好走,万一要摔着了,那可怎么办嘛。”
此刻,宋芸儿也搀扶着杨母跑了上来,杨母说道:“小雪,这黑灯瞎火地你着什么急嘛,明天一大早再来就行了啊。”
冯小雪过去搀扶着杨母,说道:“娘,我担心夫君急着要用,我们这不是没出什么事嘛,您别担心。”
宋芸儿过来亲热地挽着冯小雪的手臂,说道:“嫂子,快进屋吧,外面好冷的。”
“对对,快进屋!”杨母说道。左边挽着宋芸儿,右边挽着冯小雪,将杨秋池丢在一边,三人并肩说笑着走进了大厅。
杨秋池这下成了跟屁虫,跟在她们后面进了客厅。
冯小雪他们还没吃饭,大奶奶赶紧吩咐庞管家重新置办酒席。
冯小雪他们吃饭的时候,杨秋池吩咐庞管家准备一个干净地桌子,摆上香炉,并准备一个用来滴血认亲的瓷碗。
冯小雪他们吃饭地时候,杨秋池沐浴更衣,做好准备。他们吃完饭,一切也准备停当了,接着净手焚香,开始进行滴血认亲。
小丫环知春将山儿抱来之后,杨秋池从冯小雪带回来的法医物证勘察箱里取了两片采血刃,用灯火烧过消毒之后,分别在杨老太爷和小少爷山儿手指上扎了一下。鲜血冒了出来。
山儿哇哇哭着,给这滴血认亲蒙上了一些灰色。
从法医物证勘察箱里拿出两根玻璃吸管,分别吸取了两人的血,将玻璃吸管放在一个托盘里,然后将那准备用来滴血认亲的瓷碗也放进托盘,称自己要独自一人祈祷神灵保佑,然后进行滴血认亲,这样才能灵验。
杨秋池提着法医物证勘察箱进了厢房,关好门。好半天,才神色凝重地托着那放着两根玻璃吸管和一个瓷碗地托盘,小心翼翼走了出来,恭恭敬敬放在桌子上。
又点了一支香,默默祷告一番之后,才转身说道:“我现在要检验山儿究竟是不是老太爷的儿子,我会将他们刚才的血滴在碗里,如果是,他们地血会溶合在一起,否则,就不能相溶!”
对于生者与死者之间是否有亲子关系,早在三国时代就记载了滴骨认亲事例:当时陈业的兄弟渡海丧命,同时遇难者有五、六十人,待发现尸体时,尸体已经高度腐败,不可辨认。陈业心想。如果是亲人,一定会所不同,于是便割臂流血洒在骨上,果然一骸骨上血液浸入。其余骸骨则血液不入。
宋慈《洗冤录》记载了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地生亲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并规定了详细的操作方法。
对于活体检验亲子关系的方法,即合血法。也就是俗称的滴血认亲(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里地那种),则是在明朝才出现的。
明末的《检验尸伤指南》、清初的《福惠全书》和《校正本洗冤集录》都有完全相同地记载:“亲子兄弟或自幼分离,欲相识认,难辨真伪。令各刺出血,滴一器之内,真则共凝为一。否则不凝也。”
所以,杨老太爷他们也听说过合血认亲这种说法。但没见过。
刚才杨秋池郑重其事沐浴更衣、净手焚香、独自祷告,已经让他们感到了某种神秘地力量。待到后来杨秋池拿出的那两根玻璃吸管,更让他们非常的惊奇。他们从没见过透明玻璃,也没见过橡胶。见杨秋池手一捏,这长长的透明地管子就将血吸了进去,更是惊讶,心中都充满了敬畏。
人就是这样,总是敬畏那些神秘的东西,许多地神话传说就是来自于这种对神秘的敬畏。杨秋池这一番故作神秘的做作,就是要引起杨老爷子他们的敬畏,从而相信滴血认亲地结果。
听杨秋池这么一说,大家都知道,最关键的时刻来了,杨老太爷等人都围拢过来,凝神观瞧。
杨秋池从托盘里拿起一根玻璃吸管,将血滴在碗底,又拿起另一根吸管,慢慢将管中鲜血挤了出来。
那鲜红鲜红的血从尖嘴头冒了出来,缓缓凝成一个小血滴,落了下去。
这一滴血下去,山儿地命运将由此决定。
血相容,他就升入天堂,会得到杨老太爷无微不至的照顾,真正过上小少爷地幸福生活;如果不能相容,他将堕入地狱,这样的封建大家庭是绝对不可能容忍孽种的存在的,其命运自然可想而知。
碗里的两滴鲜血虽然挨在一起,却像两个闹了别扭的小孩,背靠着背在赌气,等了半天,还是各自独立,没有融在一起。
杨秋池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杨老太爷的目光变得异常的冷峻,鼻孔里重重地哼了一声,抬起头,死死盯着小丫环知春怀里的山儿,咬着牙吐出了两个字:“孽种!”
大奶奶和周氏、杨艾筱三人相视一笑,仿佛对这个结果早在意料之中。
大奶奶满脸鄙夷地看了一眼山儿,走到老太爷身边,撇着嘴道:“我早就说这狐狸精不是什么好东西,伤风败俗,也不知道是哪里招来的野种,败坏……”
“够了!”杨老太爷大吼了一声,把众人都吓了一跳,“庞管家,给我把这野种拿出去扔到粪坑里溺死!”停了一下,没听到庞管家答应,扭头一看,只见庞管家面如死灰,嘴里喃喃念着:“不会……不可能……不对!”
杨老太爷正没好气,见他对自己的吩咐没有反应,大喝道:“庞管家!”
庞管家浑身一机灵,这才回过神来,答应道:“是,老爷,您叫我?”
“搞什么!我让你马上把这孽种拿去粪坑里溺死!你没听到吗?”
庞管家的脸更是惨白,答应了一声,慢慢走到丫环知春面前,哆哆嗦嗦将枯瘦如柴的小山儿接了过来,紧紧搂在怀里。
山儿不知道已经大祸临头,伸出两只长满老茧的小手,去抓庞管家的脸。
“孩子~!”庞管家低低地悲声呼唤,任由山儿的小手在自己同样粗糙的老脸上抓挠着,两颗浑浊的泪水从眼角滚落下来。
杨老太爷更是烦躁,吼道:“庞管家,你没听到我的话吗?”
庞管家紧紧抱着孩子,生怕别人把他抢跑似的,走到杨老太爷面前,咕咚一声跪倒,抱着孩子磕了一个头,说道:“老爷,求求您,饶过这孩子吧。孩子是无辜的啊。”
“无辜?”大奶奶在后面阴阳怪气说道,“骚狐狸生的野种,就不该留在这世上,更不能留在我们杨家,没得污了我们杨家的名声。”
听了这话,庞管家抱着孩子又磕了几个头,惨然道:“如果老爷、太太能发慈悲饶了这孩子,老奴愿意辞去管家之职,这些年的工钱我也不要了。我带着这孩子离开杨家村就是了。恳求老爷、太太成全!”说罢,又磕了几个头。
旁边杨清水的娘子周氏恨声道:“不行!这孩子是杨家门里出来的野种,只有处死,才能洗掉这耻辱!”

第二卷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两难选择
“就是!”杨艾筱尖声附和道,“只要这孽种还活在世上,人家就会指我们的后脊梁说,我们杨家村族长,举人大老爷的小妾生了个野种,还让管家带着到别的地方偷偷养着,这叫我们的脸往哪里搁?叫我们还怎么见人!”
杨艾筱的娘张氏就是因为下毒要杀死这孩子才被抓起来的,现在既然这孩子是野种,那张氏的罪过就要小得多,说不定老太爷反倒感激张氏这样做,出钱替她通关系。所以,杨艾筱火上浇油特别来劲。
听了他们的话,杨老太爷更是气得脸色铁青,浑身哆嗦,扭头指着身后几个男仆说道:“你们几个,快去把这孽种拿去粪坑溺死,然后把尸体拿来我看!做不好我就打死你们!听到没有!”
那几个男仆答应一声,跑过去和庞管家抢孩子。
庞管家虽然身材干瘪,却很精干,力气也很大,才一划拉,两个男仆便跌了出去。
不过,猛虎还怕狼群,更何况他还远远不是猛虎,六七个男仆一起上来,庞管家便不是对手了。他抗拒不住,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