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投机者-第5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坦克装甲车和飞机。”

贝利亚小心翼翼的看了斯大林一眼,他很清楚由于新疆的失败,斯大林对他很是不满,他必须要找机会来挽回斯大林的信任。

“斯大林同志,中国同志的担心主要在战后,增强他们的实力,可以拖住蒋介石,国民党在蒙古有几十万部队,后勤都是从国内运来,八路军新四军根据地正好卡在他们的后勤运输线上。”贝利亚边说边看斯大林的脸色,随着他的话,斯大林的脸色渐渐和缓,他的信心也渐渐增强:

“我们在蒙古战役和远东战役中缴获了大量日制武器弹药,另外也缴获了不少德制武器,这些东西红军用不上,处理起来也挺麻烦,不如将这些武器交给他们。”

说完之后,贝利亚看着斯大林,斯大林开始没有任何表示,渐渐的脸上浮现出笑容。

“这个提议好,很聪明,”贝利亚刚刚松口气,斯大林却又补充了句,让他立刻又紧张起来:“比在新疆要聪明多了。”

敲打了下贝利亚后,斯大林才扭头对莫洛托夫说:“我就不见他们了,告诉他们,我们现在没有多余的坦克装甲车飞机,可以提供给他们一批德制和日制武器,至于数量,……”

斯大林忽然停住了,莫洛托夫和华西列夫斯基都看着他,斯大林皱眉思索着,显然他有个想法正在慢慢成型。

三人安静的站在那里,不敢打搅斯大林的思路,过了一会,斯大林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他问贝利亚:“在北满,八路军占领了相当大一块地区,如果我们追击日军残余进入这块地区,延安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莫洛托夫一愣,他看看华西列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微微闭了下眼睛,莫洛托夫心下明白了,斯大林想在东北挽回颜面。

可莫洛托夫随即想到,中国政府肯定会作出反应,相比中国在东北的兵力,远东方面军居于劣势。这又是一场冒险,莫洛托夫迅速作出判断。

但斯大林早已经在党内军队形成绝对权力,无论多少人反对,只要斯大林一句话便能决定一切事。

夏日的阳光照在克里姆林宫的塔尖,塔尖刺破光线,细碎的光线四散,照在窗户上,形成点点光斑。

莫洛托夫看着窗户上的亮点,心里开始默默算计,该怎样才能挽回斯大林的决心。

华西列夫斯基同样在思考,通过八路军新四军的防区进入东北,这未尝不是个好办法,但,然后呢?中国军队如果不接受政治解决,坚持进行反击,就像在新疆那样,又该如何解决呢?

“延安不会反对,”贝利亚应和道:“他们和我们有相同的信仰,而且,他们对我们的要求更多,红军进入东北,可以更直接为他们提供帮助。”

斯大林满意的笑笑,华西列夫斯基心中大骂,贝利亚完全不顾事实,如果同为共产党人便是理由,那么当初毛泽东便不会拒绝斯大林的要求。

“莫洛托夫同志,在与中国同志会谈时,将我们的意见告诉他们,并取得他们的谅解。”斯大林根本没有征求莫洛托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的意见便作出了决定。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一章 朝天阙 第五节 曙光(七)

“夏日骄阳让整个锦州的温度烤得烫人,前线传来的消息让这个城市的温度变得更高。

今天,战区司令部新闻发言人宣布,东北作战胜利结束,这个作战历时二十六天,消灭日军六万八千人,击毙日军中将师团长山本健一,少将旅团长神田正三,光复全部东北领土,东北三千万人民从此摆脱亡国奴之命运,他们在日本统治期间,渡过了艰难的十三年。

毫无疑问,东北会战,在歼灭日军数量上远不如华北会战,甚至不如自1942年以来的历次会战,然而从胜利来看,这次胜利却更加辉煌,光复的领土远远超过历次会战。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原因还是,战争形势已经转变,以往是日本军队寻求决战,中国军队力避决战;现在的情形正好相反,中国军队要求决战,日军力避决战。

从进攻山海关开始,关东军便步步后退,空降哈尔滨后,关东军便开始大踏步后退,连续放弃锦州,沈阳,长春,鞍山,等重要城市,一直撤退到中朝边境的山区,才组织了一次像样的抵抗。

这次抵抗很快被粉碎,日军主力侥幸逃入朝鲜,中国军队随即进入朝鲜。

吉普车有些颠,日军败退之时,炸毁了辽西的几乎所有桥梁铁路,中国政府正抓紧一切时间修复道路,沿途可以看到,有十多万民众在铁路公路沿线加紧工作。

这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啊,十多万民众用肩扛臂挑,将铁轨枕木抬到工地上,由于中央政府财政紧张,工人们只能拿象征性薪水,但即便这样,也无法阻止人们涌向工地的步伐。

这样的场景,在过去七年,我看到过很多次。

淞沪抗战时,上海民众踊跃支前,组织了上千支支前队,奔赴各个战场。

南京会战,南京市民在南京周围的群山上构筑阵地。

此后的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鄂北会战,河南赈灾,山东会战,华北会战。

这一路走来,中国人在艰苦中战斗,珍珠港事件以前,中国只有西南有薄弱的工业基础,连前线士兵枪膛的子弹都无法保证。为了从西方购买子弹,这个贫穷的国家贫穷的人民奋起捐款,从富豪到城市平民再到山村农夫,纷纷解囊。

这样的情况在七年中数次发生,为了支援前线,农民将的粮食贱价卖给政府,工人无偿在工厂加班。激烈的战场上,到处闪动支前队的身影。

中国人的坚韧,顽强,忍耐,在这次战争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有的西方记者认为,是西方的帮助,才使中国获得胜利,可是,我认为这是错误的!绝对错误!

帮助中国打赢这场战争的是,五千年的闻名,也是五千年的沉淀。

1938年,出了南京后,我采访庄继华将军时,他曾经告诉我,这个民族或许有很多缺点,但这个民族绝不会屈服于外来民族的统治,无论他是来自东方还是西方。

或许有人说,在最近百年,西方无数次击败这个衰落的帝国,他们从这个国家掠夺了无数财富,但回过头来看,他们真的胜利过吗?

看着眼前的情景,我想起了,七年前的南京大撤退,几十万南京市民和军队,在日军进逼下,撤出南京。

市民们背着行囊,带着他们仅有的财物,在寒冬中离开家园;士兵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满身硝烟,离开他们曾经奋战的城市。

难民队伍有数十里长,他们衣衫褴褛,他们沉默无语,他们茫然无助,但你绝不会从他们的眼中看到绝望。

绝望!是的,绝望!在七年战争中,中国人从未绝望。无论是沦陷区的国民还是大后方的国民,他们默默的忍耐着各种痛苦,直到今天,他们看到了光明。

现在,已经无人怀疑,中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是近百年来,中国在抵抗外来侵略中取得的首次胜利。

从吉普车的车窗向外看,在公路沿线的民众们正欢快的喊着号子,抬着长条石块,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洋溢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可是,未来真的美好吗?

在同盟国各个国家中,只有中国未来的情况不明朗。

经过了七年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国人民希望能结束自1911年以来的混乱。在那场以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最终结果却是造成整个国家的混乱,国家始终无法形成权威的,受各方拥戴的中央政府,军人们征战不休,人民承受着极大的痛苦。

七年战争,政治力量在分分合合,可最终能决定未来的,毫无疑问只有两个:国民党和共产党,蒋介石和毛泽东。

应该承认,国民政府在政治改革中已经走出坚实一步,在去年,重庆十六县进行了民主选举,这是在中国推行的首次全民选举,这次选举获得了极大成功。

可延安在抱怨。

延安认为,这次选举是不公正的,国民政府认为共产党采取秘密党员制,隐瞒了他们的政治观点,所以将他们排除在选举之外。

这引起了延安的愤怒!他们发出了威胁,没有共产党人参与决定的任何法令命令都是非法的。

抗战就要胜利了,可中国上空的战争阴云依旧……”

韦伯正写着,后面传来一阵急促的喇叭声,一辆吉普车违反规定,从他的吉普车旁边驰过,尘土飞进车窗,韦伯禁不住连声咳嗽,他有些厌恶的瞪了眼这辆打断他思路的吉普车。

吉普车没有理会沿途的骂声,依旧高速驶过,喇叭急促鸣叫,两边的民众纷纷躲闪,几个脾气火爆的司机跳下吉普车便破口大骂。

吉普车在庄继华的车旁停下,王小山从车上跳下来,几步便跑到庄继华的车窗前,庄继华心里咯噔一下,能让王小山如此失态的情报肯定非同小可,他推开车门跳下车。随着他跳下车,整个车队都停下了。

“司令,紧急报告。”王小山向庄继华敬礼后,却没有从公文包内拿出任何东西,而是上前一步:“中共通报,苏军有意以追击日军残余的借口,侵入黑龙江北部,新11军控制区。”

王小山说完之后便看着庄继华,庄继华的神情有些奇怪,既有愤怒又有欣慰,两种表情不断在脸上变幻。

“你详细说说他们是怎样说的。”庄继华将王小山拉到一边低声问道。

这份情报是在冀东的李安国传来,中共冀东地区领导人黄明诚紧急拜访他,传递出这份情报,李安国启用紧急通讯方式,将情报传到锦州。

“他们不肯用书面的方式,只愿口头通报,”王小山说:“这个情况还没有证实,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会是假的,”庄继华很肯定的摇摇头:“他们用不着制造这样的假情报,这肯定是真的。他们之所以这样,不过是因为他们正在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王小山露出疑惑的神情,庄继华又解释道:“他们和苏俄的关系纠缠不清,而且,在战后,他们很需要苏俄的支援;但如果任由苏军进入他们控制的区域,后果同样严重,这将导致他们在国内威信下降,别忘了,当年张学良东北军的事,所以,这次他们是真碰上难题了。”

“那,他们通报我们,是不是希望我们出兵?”王小山问道。

“应该有这种想法。”庄继华想了想说:“电报李安国,继续与黄明诚保持联系,另外,电告新11军,请林彪将军和陈赓在最短时间内赶到长春,我有要事和他们商量。”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着王小山,忍不住摇头,王小山依旧一脸迷惑,而且他的这道命令也下错对象了,应该给徐祖贻或何畏。

“司令,我有个想法,”王小山左右看看低声道:“我们可以利用这次机会沉重打击他们,我们按兵不动,让他们自己决定如何取舍。”

庄继华露出一丝笑容,什么话也没说便返身上车,王小山呆了阵,正要转身上车,背后传来庄继华的声音:“不能那样作。”

庄继华说完后便不再管王小山了,他扭头对宫绣画说:“立刻起草命令,让林彪陈赓赶到长春,我有事和他们商议。另外把徐参谋长请来。”

宫绣画什么也没说便下车,到后面的车上将徐祖贻请来。

“燕谋兄,我们的担心可能要变成现实了,”庄继华当头便说:“立刻电告杜聿明,所有进入朝鲜的部队停止前进,第一机械化集团军和新一军立刻掉头北上哈尔滨。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三个集团军也全数北上,嗯,再把鲁瑞山夏阳林加上,这样有五十万部队了,苏军可不同日军,必须重兵对待。

命令新六军立刻北上哈尔滨,二十四集团军立刻在长春集结,暂编十九军,一零八军,即刻渡江进入朝鲜,电告黄伯韬,第一集团军即刻集结,而后南下部署在中朝边界,哦,对了,让黄伯韬派出一师兵力,去接替五十一军,继续包围大连旅顺,告诉他不用进攻,围着就行了。

四十九集团军,四十九集团军,”庄继华迟疑下说:“将骑兵第二军留下,其余部队即刻赶往长春集结。”

庄继华自顾自的下令,却没有注意到,徐祖贻已经神色大变。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一章 朝天阙 第五节 曙光(八)

徐祖贻心中无比震惊,刚才看见王小山匆匆而来,就知道有大事发生,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事。

斯大林窥视东北,这不是什么秘密。自从德黑兰会议后,便不断挑起事端,在新疆策动叛乱,在内蒙古武力相胁,均受到国民政府的强硬拒绝,双方关系濒于破裂;在美国调停下,才在重庆达成协议,维持住这个脆弱的和平。可任人都没想到,协议墨迹未干,斯大林便再度挑起事端。

庄继华这样部署显然是以强硬对待,可苏俄不是日本,比日本强大十倍。更何况,经过东北会战,部队十分疲劳,消耗的物质还没有补充,邱清泉从北到南,再从南到北,行走上万里,坦克装甲车的磨损和战损,消耗的油料炮弹,都没有补充,就这样匆忙北上,十分危险。

“怎么啦?燕谋兄,有什么为难的吗?”庄继华终于注意到徐祖贻的神情不正常。

“司令,我不太清楚这个情报的来源,可要调这样多的兵力北上,朝鲜怎么办?还有部队连续作战,十分疲惫,不少士兵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部队需要休整。”徐祖贻说得十分委婉,眼中的焦虑却丝毫未加掩饰:“两线作战乃兵家大忌,苏军来犯兵力有多少,装备如何,这些情况,我们都不清楚,司令,我们应该慎重。”

庄继华嘴唇紧闭,苏军的兵力有多少还不知道,部队连续作战十分疲劳,两线作战极为不利,南线主力北调后,日军可能趁机反攻;物质紧张,后勤压力极大,这些情况都很不利。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事情又是另一回事。

东北会战,作战强度不大,真正进行了激战的只有正面进攻山海关的第一集团军,郭勋祺和邱清泉不过牛刀小试,五十一五十二两个集团军根本没打,第五集团军、新八军等部队同样如此,可以这样说,他的主力依旧完好无损。

其次,苏俄对德作战尚未结束,主力还在西线,东线兵力并未增加多少,他依然占有兵力火力优势。南线日军,冈部直三郎在东北会战中损失不小,即便反攻,强度也不大,更何况,南线还有二十三集团军,二十二集团军,第二集团军,暂编十九军,一零八军,现在又增加第一集团军,兵力并不少,总兵力超过四十万,至少可以阻挡日军反扑。

最让庄继华满意的是延安的态度,延安此次能及时通报苏军的计划,这说明延安的最终选择。

“司令,这个情况还必须向委员长报告,最好能不动刀兵,在外交层面解决。”徐祖贻再次提醒道。

这个提醒也是有理由的,即便是在战区内,这样大规模的兵力调动,也必须得到蒋介石的批准,另外也是向中央政府报告,让中央政府有时间作出反应。

“我不作张学良第二。”庄继华轻声说,却如同霹雳在徐祖贻脑海炸响,他立刻意识到庄继华的处境不妙。苏军进攻,如果他没有作出反应,不抵抗将军的罪名立刻落到头上;可一旦抵抗,打败了,蒋介石可以顺势解除他的职务;可如果打胜了,后果也不一定好,蒋介石同样可以外国压力,解除他的职务,就像在缅甸那样。

“把这个情况向委员长报告,特别说明,情报来自中共。”庄继华说,宫绣画立刻插话:“司令,暂时不要,中共现在还不希望这样。”

宫绣画将徐祖贻请来后,伍子牛便下车将为之让给了她,同时,司机也一块下车,车上就剩下徐祖贻和宫绣画了。

徐祖贻丝毫不奇怪宫绣画有这样的举动,战区司令部成员都知道,宫绣画是少数几个可以让庄继华在发火时平静下来的人。但宫绣画平时很低调,在人多时,从未这样干预庄继华的决定。

庄继华明白宫绣画的意思,延安既然是直接通知他,那就说明,延安不希望将这个情况公之于众,目的很简单,他们依旧想保持与苏俄的关系,同时避免带来党内军内的思想波动。

“好吧,可以这样说,我们得到情报,苏军有可能以追击日军残余之借口进攻我北满三省北部,我已经开始着手调兵北上,请校长定夺。另外将我们刚才的兵力调动部署,上报参谋总部和军事委员会。”

这次没人反对,徐祖贻就在吉普车上起草电报,车队停留的时间已经够长了,何畏从后面也过来,最终他还是没有去朝鲜担任杜聿明的参谋长,而是让高松元担任了这个职务。

战争进入朝鲜之后,北线指挥部便撤销了,孙震留在长春,兼任长春市长和警备司令,同时还兼任战区副司令。

何畏在得知苏军将进入东北后,心情很是复杂,作为前共产党人,苏俄曾经是他心目中的圣地,他也曾经在五角红星下流血战斗,可时移势易,现在他不得不面对,他曾经想极力避开的事情。

“何处长,你立刻带人去长春,会同孙副司令,建立前进指挥部,我在沈阳要耽误几天,北上所有部队,归前进指挥部指挥。”

庄继华说话始终紧盯着何畏,何畏什么话也没说,转身便回到他的车上,随后吉普车超越队列疾驰而去。

“他行吗?”宫绣画有些担心的问。

“有些坎只能自己迈。”庄继华的语气不容置疑,徐祖贻很快起草好电报,庄继华在电报上签好字:“出发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什么大不了的,斯大林,哼,看来,他受到的教训还不够,这一仗打好了,可以给东北带来三十年和平。”

车队再度启程,可没开多远,便停下了。两边的民众早就注意到这队车队的不同,警卫比其他车队要森严得多,车上的军官金星闪烁,将星璀璨。在车队停留时,便悄悄向士兵们打听,结果还真被他们打听出来。

“是庄司令,庄司令来了!”

消息不翼而飞,整个工地轰动了,民众将车队拦下,叫声欢呼声响彻原野。

庄继华苦笑下摇头,准备下车安抚,宫绣画再度将他拦下,伍子牛也不赞成:“司令,场面太乱,还是小心点,他妈的,是谁走漏消息的,警卫团应该好好整顿下。”

警卫团是庄继华的嫡系,前后数任团长都是庄继华亲自选定;警卫团的各级军官也都要报庄继华批准才能任职,士兵全部是久经战阵的老兵,多数都曾经获得过勋章。

庄继华的行踪是绝密,非相关人员根本不知道他在那里,要去那里,行进路线是什么。现在居然被民众给围起来了,这不能不说是有人严重泄密。

“没什么大不了的。”庄继华推开车门下车,伍子牛急忙从另一边下来,下来便发现,吉普车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他根本无法从这边挤到另一边,急中生智下,他从车头翻过来,还在车头上,便看见警卫团长叶文化带着几十个士兵在人群中挣扎。

伍子牛看到禁不住大骂混蛋,现在才过来,这里面要混进去几个心怀不轨的家伙,司令早出事了。

他迅速挤到庄继华身边,从后面的车上也挤过来几个卫士,伍子牛连忙指挥他们在庄继华吉普车的外面构起一道防护线,将激动的民众拦在外面。过了一会,叶文化也带人赶到,将整个吉普车保护起来。

庄继华这才推开车门站在门边向民众挥手致意,庄继华试图让人群安静下来,可人群看着他出现了,情绪越发高涨,更多的人向这边涌来,呼唤声不绝于耳。

伍子牛有些急了,把叶文化抓过来,在他耳边大声咆哮:“赶紧将你的人叫过来!疏通道路!让司令的车走!记住!不准开枪!用人推!明白吗!”

叶文化连忙挤出人群,刚出来便看到副团长封从带了一个连的士兵在外围,正准备向里挤,他连忙将他们叫过来,让封从再去调一个营过来,然后带着这个连便挤进人群。

“同胞们!乡亲们!司令还要赶往沈阳!指挥战斗!请大家让条路!请大家让让!”

徐祖贻何畏一左一右站在庄继华的车前冲人群大声叫着,何国柱也过来了,努力在向民众解释。而庄继华这时却已经坐回车内,通过车窗向外挥手示意。

叶文化带着人挤进来,伍子牛立刻指挥他们开路。毕竟士兵的力量要强得多,很快将民众挤到一边,开出一条通道,司机立刻发动吉普车,顺着通道缓缓前进。宫绣画悄没声的松口气,这要是在外面埋伏两个枪手,刚才庄继华就交代了。

庄继华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可吉普车刚刚驶出人群,他的笑容立刻消失,神情显得有些严肃。

“怎么啦?还不满意,要不我们停下,让你再享受一次。”宫绣画揶揄道。

庄继华微微摇头没有答话,良久才慢慢的说:“好险!好险!看来这样的事得少做。”

“知道危险你还出去。”宫绣画责备道。

“不是的。”庄继华答道,就在刚才,民众欢呼着冲过来时,他们脸上的那种神情让他有种莫大的满足,骄傲从心里升起,恍惚中,他有种自己飘然于云端,仿佛光芒万丈的神明,正俯看着地面的蝼蚁,他们是这样渺小,就像一粒尘埃,在空气中飘荡;他们是这样不起眼,只要自己愿意,可以随时改变他们的命运。

我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一切都在我掌控之中!那一瞬间,庄继华的自信膨胀到极点!

“他们把我当神了,刚才我也差点以为自己是神了,这太危险了。”庄继华叹道。

宫绣画这才明白庄继华说的危险是什么,联想以前庄继华的一些言论,她明白了庄继华此刻的感受。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一章 朝天阙 第五节 曙光(九)

神,无所不能,骄傲而强大,让一切苦难烟消云散,让春雨降落,让细风吹佛,让孩子们欢笑,让歌声在人间飘荡。

可,这是神展现的美好一面,当它展现暴虐一面时,制造的灾难,比魔鬼更可怕。

最大的问题是,连神自己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美好,什么时候可怕。

人间,没有神,老百姓便制造神,于是,人便登上神坛,在万众的欢呼声中飘飘然,于是灾难便在欢呼声中降临。

庄继华在那瞬间得到的满足,让他感到恐惧,那是一种,俯览众生,藐视一切的感觉;不是这种感觉带来的恐惧,而是那些激动的脸,带给他的恐惧。

那是信任!那是期待!那是渴望!

没有什么救世主,可这些普通的,晒得黝黑的脸上,分明写着,你就是我们的救世主!你就是我们的神!

“好危险!”

这是从心底发出的叹息,谁能拒绝这样的拥戴呢?当人们要把你推上神坛时,古往今来,有几人有拒绝的理智呢?

“当年第一次东征收复潮汕,农民集会上,彭湃上台演讲,底下的民众便高呼,让彭湃当皇帝。皇帝是什么?是天子,是上天之子,不是人,是神,可人怎么能当神呢?”

“很多人在说民主,说自由,可民主自由究竟是什么呢?有多少人懂得呢?是不是多党制便是民主自由呢?我看不见得。”

良久,庄继华才自言自语道,宫绣画和伍子牛默默的听着,没有插话打断。

“民众有些时候很盲目,也很轻信,他们的判断很简单,却往往容易给出结论,这其实非常危险。”

庄继华一直在自言自语,语气中充满担忧,宫绣画微微叹口气,终于开口打断他:“文革,有些事情不是一蹴而就,要慢慢来,你不是说过,重要的是教育。”

庄继华沉默一会,才叹口气:“这比抗战还难,需要持续数十年时间。”

“我看不一定,”宫绣画淡淡的摇头:“我和韦伯聊过,美国在推行普选时,好多人也一样是文盲,好些人也不懂得如何行使手中的选票,可只要坚持不懈的推行下去,总会有进步,迟早会懂得。”

庄继华沉默后点点头,任何事情只有做过之后才知道,如果永远不做,仅仅停留在嘴上,那么便永远不会有进步。

车队在天黑之后到达沈阳,这免去了很多麻烦。前来迎接的只有杨森和上官竣等寥寥数人,杨森明显变瘦了,原来有些胖的两腮已经凹下去,占领沈阳后,杨森便兼任沈阳警备司令,二十四集团军分布在辽北地区,今天接到庄继华的电报后,王陵基正从辽北赶回沈阳途中。

“文革,全军正在集结,到底出了什么事?我们这样走了,地盘怎么办?”杨森见面便着急的问道,二十四集团军没有参加南满的战斗,但任务却不轻。

八路军先遣队在挺进东北的过程中,在辽北留下不少游击队,这些游击队的规模不大,东北会战开始后,日军全面收缩,辽北空虚,游击队趁机发展壮大,在很多地区建立了根据地,杨森与他们冲突不断,杨森强行收编了数支游击队,驱散了两支游击队,他担心一旦集团军主力离开,当地的共产党组织便会死灰复燃。

“这事我们过会再聊,”庄继华说:“上官参谋,司令部安排好没有?”

“报告司令,准备好了。”上官竣心中一紧,庄继华下车便问司令,说明情况很紧急,战区司令部选在原张作霖的大帅府,杨森知道战区司令部随时会迁到沈阳,早就将原张作霖的大帅府整理出来,司令部搬来便可住进去。

庄继华得知在原大帅府不由楞了下,皱眉想了想说:“不行,不能进大帅府,按照民国法律,这房子还是张学良的,将来还得归还张学良,另外再找地方。”

说到后面,庄继华的语气中已经有些不满了,上官竣心里一沉,大帅府是沈阳城内最好的建筑,有六栋三层高房屋,地下还有一层,整个帅府不但宽敞还很坚固,是荷兰建筑公司修建的。

“文革,这黑灯瞎火的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先将就吧,明天再另找地方,要不然,我把我的司令腾给你,先将就两天。”杨森在旁打圆场,选择大帅府其实也是他的主意,在他看来,张学良已经不可能返回东北了,这大帅府空着也是空着,先拿来用了再说。

庄继华看看天色,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赶了整整一天的路,所有人都很疲惫,再作出调整也不妥,于是便点点头:“东西就不要卸车了,直接拉北大营,子惠兄,让你的弟兄帮忙看着。以后,司令部就设在北大营。”

庄继华说完之后让杨森随他上车,留下一脸沮丧的上官竣站在原地。

杨森上了庄继华的车,此刻他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他在辽北与八路军发生数次冲突,庄继华有一向以亲共著称,担心受到他的责备。

“子惠兄,辽北的事干得漂亮。”让杨森有些意外的是,庄继华对此居然很赞赏:“有些时候强硬点也有好处。”

杨森精神一振,一张脸笑得像开花一样:“就是,就是,老子又不是耙豆腐,轮得到他们捏,不发点威,不晓得马王爷有三只眼。”

“斯大林要来了。”

杨森一愣,有些糊涂的看着庄继华,庄继华又重复了一句,杨森这才反应过来,他一拍大腿:“X他妈的!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